靈感範文站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第一篇: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生本教育”對生命的禮讚,對生命的尊敬,它讓我們重新來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郭思樂教授說出了我們多年來一直想說而又說不出的說話,教育應該使學生健康地快樂地成長,郭教授說:“滿載着不完美不滿意地蓬勃地成長”。“生本教育”首先是教育觀的問題,教育不應當是圍繞分數轉,爲了升學轉,應當迴歸到它的根本:人的成長,人的發展。試想今天我們強加給學生的這一切真正是他們想要的嗎?真正對他們一輩子有用嗎?他們之中即使少數的人成功了,但他們付出了太沉重的代價。郭教授提出的依靠學生自主地學習,可主宰、獨立、自由地獲取,是自然合理的教育新思路。

“生本教育”理念下我們如何開展教學? 郭思樂教授提出了讓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由教師提供一個最根本的,最簡單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的成果),班級交流學習(提出更深刻的問題),熟悉學習(鞏固學習內容)四步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引領着學生,既能讓學生夠得着,又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教師的設計要把握知識的要點,又要把握整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激勵者。郭教授指出,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才能走出師本,走向生本。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第二篇: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道口鋪中學郭記平

我不曾遷移戶口,我們不要越區就讀,我們讓孩子讀本區的國民中學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中學,我努力去信任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爲賭注來信任的——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孩子,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這是一位家長髮自內心的呼喚。這句話讓我困惑並不斷的思考,是的,我不敢保證三年後我的學生是怎樣的青年。

今天邱子華主任的“好教育:人人能學好,人人能教好”報告讓我大徹大悟。他說:“好教育能使人變好。”現在我們都在提倡郭思樂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爲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生本教育的特點是: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裏

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

我們經常會發現在教學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發現自己失敗了學生不領情,因爲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樹苗對學生進行外在的改造,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開展教學活動!郭思樂教授提出了讓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由教師提供一個最根本的,最簡

單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的成果),班級交流學習(提出更深刻的問題),熟悉學習(鞏固學習內容)四步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引領着學生,既能讓學生夠得着,又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教師的設計要把握知識的要點,又要把握整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激勵者。郭教授指出,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才能走出師本,走向生本。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教育改革已成爲時代教育的主題。及時的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來,我們的教育才有出路。

第三篇: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湟源職校張青

從2014年9月,我有幸接觸到了“生本教育”這一理念,隨後,2014年寒假校本培訓期間專門聽了4場生本教育的報告,初步感受了生本理念,再通過集體學習、個人閱讀生本教育的書籍、上網查找資料,和其他老師一起開始學着備“生本課”,結合自己的實踐,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裏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學生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一個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我才意識到,我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 1

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上了一段時間的“生本課”,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說些什麼不該說些什麼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自己儘量不敢多說話,但是後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並不是什麼都不說,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上繼續努力學習。

三、生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通過看教學視頻,發現生本課上的孩子們都是自信的、快樂的,現在我有時候體會到這一點,當學生從自己研究和探索中發現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悅。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憋着一股氣,每次都在想:孩子們怎麼這麼不會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怎麼這麼欠缺?每次做總結時怎麼總是說不在點子上,還那麼囉嗦?實際上,他們的現狀其實很正常,因爲在前期,我們並沒有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這些方面的好習慣,現在,我們剛剛開始接觸生本教育,作爲老師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夠,又何況是孩子們呢?但是,通過看他們的變化,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衝勁十足,自主意識很強,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識,更多的是學習上的創新意識,我深切的意識到,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

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爲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你爲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覆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爲學習的主人。自己也要學着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

第四篇: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通過去廣州學習,我對生本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生本”既是指以學生爲本,也是指以生命爲本,尊重生命發展規律。而生本教育則是在尊重生命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爲學生好學而設計的一種教育。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爲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利用“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等多種方法,纔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學,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聽觀摩課、聽專家講座、與名師交流、上網查生本教育的資料,我簡單談一下自己對生本教育的幾點體會:首先,生本教育的理念非常關鍵。

不僅要使教師認識到什麼是生本,生本的重要性,而且要讓學生了解生本的含義。只有理念灌輸好了,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堅持。針對我們學校的學情,生本教育實施起來肯定會有難以想象的阻力,所以一定要灌輸好理念,讓教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的信念,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做到堅持不懈。

其次,生本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課堂,精彩的是學生,他們纔是課堂的主人。作爲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完全擁有自學的天賦和潛能,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很多的知識,並能在自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與快樂。在生本的課堂上,學生是那樣的投入,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等,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多了,自然就會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人人想展示自己,人人有事做這樣的課堂纔是真正的課堂。總之,在生本的課堂上,所見到的學生,個個都處於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在課堂上,他們可以發揮想象,積極思維,對事物都有着執着的探索精神。這種課堂,讓學生充滿了自信,讓課堂呈現出精彩,學生活起來了,快樂起來了,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學到了新知識,同樣,對於他們的綜合素質,創造力的培養也有莫大的好處。

第三、生本課堂中,學生是主人,教師是引領者。

生本課堂主張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給學生學習儘可能的自主。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是課堂的策劃者,教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而學生在課下的準備工作也有趣而生動了,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在生本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下面三點:

1、設置好前置小研究。

生本教學的原則是“不學不教,先學後教,讓學生有備而來”。這“有備”就是指提前做好預習作業,做好上課的準備。在廣州學習的過程中,我曾聽荊志強老師說過:他的學生有的回家“備課”,這應該是前置的最高境界了。你想啊,學生都在想如何去教,那他學起來會是怎樣的輕鬆。通過“前置性作業”的形式,提前佈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學生通過先做後學,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因此設計佈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我對前置研究的設置有以下幾點認識:

① .在設計前置性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思維規律,佈置的幾個問題要有梯度,而且要符合“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做到讓學生“好學”。

② .教師要提前整合教材,可以的話,要讓學生通過前置作業做到溫故知新。

③ .前置作業一定要批改,通過批改,瞭解學生的自學情況,便於組織課堂, 如果發現問題,也好及時作出補救措施。 總之,前置研究的設置就像一座大廈的地基,教師一定要用心。 2 、組織好課堂學生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課堂上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交流、探究。分成兩個大組,每個大組分成幾個小

組,每組選出組長,負責本組的紀律、任務分配等事務,組內成員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解決不了的去找大組長,確實無法解決的問題既是現階段的超綱題目,可以暫時先放一放。如果問題具有普遍性,可由教師和全班同學交流,展開全班性的討論,這樣做真正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也讓教師得到了解放。交流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全員參與,全員思考,全員發表意見。通過交流,產生思維碰撞,在碰撞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 學生積極展示,成爲課堂的主導者。

通過第二階段的交流討論,每個小組找出一或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向全班同學展示。問題可以重複,但思維不能重複,每個人對問題的看法都將不同,在展示過程中,如果有其他意見或看法,可以補充,如果出現問題,其他同學可以加以指正。這是學生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階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好自己的作用,適時適當的給與學生誇獎或點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高漲的熱情,並激發學生對與知識,對於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說過,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如果學生都能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我,那他們的信心將會不斷樹立。

4、 教師點撥。

生本教育課堂的主人是學生,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畢竟

有限,所以教師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在整節課中,教師要注意引領學生,在正確的範圍內展開討論與展示,而在最後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尤爲關鍵,除了對知識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外,對於語言的組織能力也有較深要求。教師要做到,通過點撥,讓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上升到另一個高度,但也不能過於拔高,避免出現揠苗助長的現象。

第四,選擇恰當的激勵機制。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與小組之間量化評比,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尤爲有效。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爲表現、學習成果的展示、小組完成任務表現等。每個小組長都有一個評價本,每天負責登記評價得分。一星期一總結,看哪個小組得分最高,然後獲得一定的獎勵。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麼行爲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儘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爲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生本課堂看似簡單:1、佈置前置性作業。2、小組討論。3、學生展示。4、教師點撥指導。可實際上,要想上好生本課,是很不容易的。我認爲生本課堂的關鍵在於教師點撥時的“收”和“放”,教師要有獲取並靈活運用課堂生成資源的能力,通過點撥,讓學生

向更深處邁進,也就是“放” ;通過點撥,讓學生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把學生引到正軌上來。收放自如,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激揚生命,真正做到以學生爲本,以生命爲本。其實,這一點一撥,並不是太好把握。這需要教師有較深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瞭解學生,這需要教師有駕馭課堂的教學藝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上正確的道路。引導學生自己學,教師只起到幫學的作用,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教師怎樣引導學生學,教師在什麼時候幫,教師在引導的同時還應該做什麼,所有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

總之,通過學習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對我們的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嘗試用生本課堂教育模式教學,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獨立發現問題的時間,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更深的發展。

第五篇: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生本教育學習心得

西渠中學葉靜穎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的大型教育整體改革的實踐。生本教育主張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轉變,並總結出 “一切爲了兒童,高度重視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教育理論,大膽提出要解放老師、解放學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導旨在張揚學生天性,讓學生寓學於樂,寓學於自然天性的釋放,以實現“教育者對生命的皈依”。

我們經常會發現在教學上我們太自作多情,太自以爲是了,很多時候我們以長者的身份,以過來人的姿態爲學生們設計着我們所謂的正確的人生,但很快便發現自己失敗了,學生並不領情,因爲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樹苗對學生進行外在的改造。在過去新課程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採取集體備課、課例評析、案例分析、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等多種研究方式來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當我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讀本和學習了網上許多有關生本理論、生本課堂實錄和生本教學課堂模式的資料課例之後,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許多新的認識與理解:生本教育倡導“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從而達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成了生本教學的靈魂??由此,我感到我們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多時間把目光停留在教師如何去教的問題上,對學生如何高效的學考慮得還不夠,可以說有些欠缺,而在生本教育課堂中,提出了讓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由教師提供一個最根本的,最簡單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的成果),班級交流學習(提出更深刻的問題),熟悉學習(鞏固學習內容)四步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引領着學生,既能讓學生夠得着,又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教師的設計要把握知識的要點,又要把握整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激勵者。郭教授指出,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才能走出師本,走向生本。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學要注意:低入(簡單、根本、開放),多做,深思,高出。就語文教學來說,方向是閱讀,整體感知,然後品讀,並在課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培養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生本課堂裏,精彩的是學生,不是老師。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蒐集回來的資料。學生站起來表現自己的機會很多。我們爲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機會,而老師是要努力做到“不現自我”。老師上課要做的不是講解課文,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組織學生交流他們的預學所得。我們經常外出聽課,感覺老師是站到一邊,但其實對老師觀察課堂,適時點撥,駕馭整個課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生本教育中,教師是引導學的領路人,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教師在生本課堂上,必須做到不見自我,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服務者,讓教學成爲幫學。在小組建設中,具體工作有以下幾項:

(一)、培養合作組長。培養小組長關鍵在於讓學生明確當小組長的要求、職責培養他組織小組活動的能力,如怎樣進行預習檢查,怎樣組織討論,怎樣提問同學,怎樣指揮操作等,尤其要關心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向老師彙報情況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同時,要樹立小組長的威信。

(二)、前置作業的設置。生本教育強調的是先學後教,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預習作業(前置作業)必須做好,課堂上纔能有話可說。每節課上課前,教師都要先給學生設置一定的前置作業,也就是要學生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在上課時“有話可講”,不至於課堂上死氣沉沉的,也給老師減輕的上課負擔。

(三)、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合作學習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教師的講授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不宜講得太多,應保證有15—25分鐘讓學生合作學習,主要是釋疑、討論。在學習新課時,問題的設計要使得學生好學,使知識的難度恰好落在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可以達到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愉悅感。

(四)、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要參與討論,參與合作探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前認知能力作基礎,而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代替的。只有在學生思考到達一定的程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纔有可能出現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時,纔有可能出現觀點的針鋒相對和正面交鋒,這樣才能找到最佳答案。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一片思維天空,在此基礎上再

合作交流,這時的交流纔是體現個人創造性的高質量的合作。

(五)、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更多地表現形式應該是語言的交流。教師要根據數學科的不同特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內容,說給大家聽並說說理由;並說出你解題的感悟??

總之,生本教育理念的精髓是“在學習中學習,在學習中探討,在探討中成長”。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學者,搞好小組的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實施生本教育的前提和基本的條件。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老師們在生本教育的探索實踐中,只有不斷的總結和反思纔會能使生本理念擁有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