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篇一

最近,我利用假期空閒時間,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又細細研讀了一遍。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國小語文姓“語”,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的統一;國小語文姓又“小”,是教會少年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的教育。通過學習,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新版課標的內容發生的一些重要變化。

首先,這一版課標裏邊提煉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明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的重要內容,如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等。

第二,在這一版課標裏,課程目標和內容更加明確,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第三,這一版課標裏邊新增加了學業質量,這是這麼多年來在我們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當中首次出現學業質量。

最後一個變化是在課程實施部分增加了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

二、2022年版課標中的5個變化

(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

1、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正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各個國家的教材當中都會強化這一方面的教育內容。

比如說,在課程性質部分強調: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2、構建素養型語文課程目標

在目標的定位上,2022年版的課標構建了素養型的語文課程目標。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

(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主要變化的第二個方面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當中,首次單獨設定了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成爲一個獨立的板塊呈現。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分爲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羣:基礎型學習任務羣,包括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用6個學習任務羣呈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這是我們國家課程標準,歷史上首次明確呈現語文課程的內容,這應該說是研究的進步,也是實踐的進步。

(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

學業質量的基本框架從大的框架來說,要關注這樣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語文實踐活動,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還包括識字與寫字。

第二個方面是語文學習情境,是日常生活、文學文化和跨學科三個情境。

第三個方面是學生在情境當中、在不同的實踐活動的整合當中表現出來的關鍵表現。

(四)增強了指導性

指導性主要在課程實施部分能夠有比較突出的體現。

1、核心素養

2、評價建議

3、學習任務羣的評價:教、學、評一體化

4、教材編寫建議

5、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

(五)加強了學段銜接

在課標內容的呈現上,主要在這三個方面呈現了不同學段的銜接。

首先是注意幼小銜接,減緩坡度,降低難度,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這是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的。

第二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學段的銜接,分3個層面設置6個學習任務羣,每個學習任務羣均貫穿4個學段。

總之,我們一線國小語文教師要在新版課程標準的引領下,用新的教學理念,在新的師生關係中,與學生共同成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篇二

2022年4月21日,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教育部發佈會發佈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通過學習,我感到豁然開朗。通過學習新課標,我學到了不少新的教學理念。《新課標》主要是對教師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在以往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突出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在課程學習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學生的作用,還注重教學法的指導。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地研究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白新課程“新”在什麼地方,怎樣才能體現“新”字。

“2022版課標”相較於“2011版課標”在許多方面都提出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要點,在此,我只想就整本書閱讀淺談自己的感受。

在新課標頒佈之前,就有專家一直在強調“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而閱讀又是語文的基礎”。“2022版課標”相較於“2011版課標”創新地指出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且要系統規整和整體安排,教材選文要體現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要把整本書閱讀作爲教材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可見,2022版新課標特別重視整本閱讀,而且關於整本書閱讀也有一定的指導和變化,比如:一二年級的與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的書目,沒有圖畫書。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要讀哪些圖畫書,這又是新的內容了;《愛的教育》,原來是六年級上學期快樂讀書吧的內容,現在是第二學段的整本書閱讀任務了;《十萬個爲什麼》原來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內容,現在變成了第三學段;第三學段要求學生閱讀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相對降低了一些難度。五年級下冊的《西遊記》閱讀,課程標準說得非常清楚,這是第四 學段的,而《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國小乃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沒有要求學生閱讀,相信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的“我國四大名著”的閱讀,看來也要有所改變。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的課餘時間明顯增多,我們學校積極營造書香氛圍,引導孩子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閱讀方面十分重視,不論是高年級的共讀一本書,還是低年級的特色閱讀記錄,每個年級都能根據學生不同特點,不同層次引導學生讀書,並將閱讀收穫及時記錄下來。我想經過國小几年的積累和沉澱,無形中一定會讓孩子們有質的蛻變的。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篇三

教育,是有目的的,自古而然。2022版新課標,從國家層面,明確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讓全體教育工作者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落實到每一個一線教師,教育的執行者,其實最關心的是“怎樣培養人”,也就是學科怎麼教的問題,教法問題。所以筆者作爲一線教師,也主要從語文學科教學“教什麼、怎麼教”的角度來解讀新課標。專家們解讀新課標高屋建瓴,橫看成嶺側成峯。我只是“管窺蠡測”,頗有盲人摸象的意味,難免井蛙之譏,卻也顧不得了。

在認真研讀、比較新老兩版課標,並認真學習了多位專家的解讀之後,我們可以發現,2022版課標,變化的部分,一是與愛國教育、文化自信等有關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核心素養”“課程內容”上。二是關於學習方法方面,強調單元主題教學,任務羣、多學科的綜合、整合性質的學習方法。三是增加了關於學業評價和教研指導方面的內容。而基本不變的,除了關於教學目標方面的內容,還有就是語文學科教學永恆不變的訓練重點——聽說讀寫訓練,即“語言文字運用”。這一點,在課標的各個部分字裏行間處處都體現出來。

一、課程性質——運用工具

先引用課標中的表述:

(1)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3)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4)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5)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養。

從以上這些表述,我們能提取到以下信息:

1、第(1)(2)句有一個共同的詞語“工具”,工具是幹什麼的?使用的!語文教學,教“語言文字”工具的使用的。

2、第(3)(4)(5)句反覆出現的詞語是“運用”,反覆出現了五次。第一次在第(3)句,說語文課程是學習語言運用的;第二次出現在第(4)句,說語言文字的運用,存在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後面三次都出現在第(5)句,說要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進行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從這句中的“同時”一詞,我們能體會到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第一位的,文化自信、思維能力、審美情趣等等,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的累加,或者說擴展。再結合上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一句,工具性纔是語文課程的最核心的特點。

那語言文字運用指什麼?“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對於國小生來說,主要就是聽說讀寫四項能力。思維、審美呢?是運用的結果,聽說讀寫的結果!所以,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是爲一切其他功能起到的奠基作用的,是最最基本的最最核心的能力。

二、課程理念——情境中整合運用

這部分講了五個理念:

三、課程目標——運用能力

這部分內容分爲核心素養內涵、總目標、學段要求三部分。總目標和學段要求除了一些順序調整、表述細微變化,基本延續不變,主要變化就在“核心素養內涵”這一塊。

核心素綠色作文網養內涵爲2022年版課程標準新增內容,是這樣定義的:

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還是採用提取關鍵句的辦法,我們提取以下句子:

(1)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2)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

繼續提取關鍵詞語:關鍵能力、語言運用

從這裏,我們讀出什麼?核心素養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文化自信、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都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都是附着在語言文字學習和運用之上的。通過閱讀積累而認同、熱愛祖國文化,培養能力;通過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維和進行審美創造,最終達成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四、課程內容——任務羣中實踐運用

這部分主,要講的就是關於學習任務羣,開頭是這樣表述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提取關鍵詞: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什麼?聽說讀寫,具體情境中的語言文字運用。用課本爲例子爲切入點,教語文學語文用語文。特別強調的是,這個運用,“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五、學業質量——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表現,其評判標準,當然是“以核心素養爲主要維度”,“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文字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核心素養四個方面,自信、思維、審美,都必須通過語言文字這個載體這個工具的運用表現出來,所以質量檢測的核心,當然只能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還是聽說讀寫,在具體情景中的聽說讀寫。所進步的地方,是更強調綜合性、實踐性,也就是具體情境中的整合。後面的教學評價、學業水平考試,也基本一以貫之這個思想。

比如“命題原則”的第一點:“堅持素養立意。以核心素養爲考查目標,通過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全面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

再如“命題要求”中的表述:“考試命題應以情境爲載體,依據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評定其素養水平。”“日常生活情境指向真實具體的社會生活,關注學生在生活場景中的語言實踐,凸顯語言交際活動的對象、目的和表述方式。文學體驗情境側重強調學生在文學作品閱讀中體驗豐富的情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創意表達;”

趙孟頫在書法上有一句名言: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我們可以借鑑來說明語文教學。教材的內容和各種資源,儘可以隨着時代的發展而更新變化,但語文學科所要學習的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能力,卻是“千古不易”的,將來必然也是如此。從素養到核心素養,語言文字,作爲核心的核心,其工具的屬性永遠也不會改變的。但是,“運用之妙在於一心”,如何在課標指導下,不斷研究,找到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確是需要我們“上下而求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