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多篇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多篇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篇1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幼兒階段“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對於幼兒來說,除了吃飯、睡眠等生活活動之外,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時間就是在遊戲。甚至生活活動也是以遊戲的方式來進行的。幼兒的遊戲不同於成人的玩,遊戲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遊戲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利的象徵。豐富多彩的遊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行,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展智力在遊戲中,幼兒的動機是“我要玩”“我要學”,因此幼兒身心總處於積極主動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魅力主要不是“好玩”,而是幼兒主體性的體現與發揮,幼兒的遊戲與學習是發生在同一活動過程中,遊戲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所以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使幼兒的學習遊戲化,培養和提高他們對學習過程本身的興趣與好感,使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日有長進,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增長知識,就好象春風化雨般使草木生機盎然。

一、合理安排,爲幼兒提供充足的遊戲時間。

教師要確保幼兒在遊戲中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時間太短幼兒遊戲不能盡興,時間太長幼兒會對遊戲失去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掌握遊戲時間的度。在園,教師可利用幼兒的晨間活動。飯前飯後、離園前及其它環節的零碎時間

開展各種遊戲活動。例如:對於年齡小的幼兒,他們正規集體教學的時間較短,那麼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於遊戲活動;相反,對於年齡較大的幼兒,他們正規集體教學的時間長,相對於他們進行遊戲的時間就會縮短,但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都應保持在兩個小時左右。

二、準備充足的遊戲材料

材料是幼兒遊戲的工具,只有豐富的材料才能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會動地玩,在玩中學。

三、營造寬鬆和諧的遊戲氛圍。

遊戲是幼兒的第一需要,爲幼兒的遊戲營造寬鬆的心理氛圍,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身心發展的需要,給孩子帶來快樂。如戶外活動、餐前、餐後、離園前後等,此時,幼兒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氣氛寬鬆愉悅,從而能調節幼兒在各項集體規則活動後產生的疲勞,在心理上獲得放鬆,讓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提高興趣,從而激發幼兒的獨立自主性,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

四、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做遊戲活動的旁觀者。當孩子們在尋找遊戲材料,創造遊戲主題時,教師應該沉默,不主動發表建議,要相信孩子們的創造潛能,讓孩子們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考慮。因爲,在孩子們心理,教師總是對的,教師的話總是應該聽的,教師的發言會打斷孩子們的遊戲思路,扼殺幼兒的創造靈感。不管孩子們想出來的遊戲多麼的幼稚或遊戲主題的選擇多麼的盲目,教師就是應該放手,讓孩子們去體驗快樂、體驗失敗,教師做幼兒自主遊戲的旁觀者、支持者。

做遊戲活動的合作者。當孩子們分配角色,安排任務時,教師應作爲遊戲中的一員,服從遊戲組織者的分配,教師是作爲幼兒的遊戲合作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遊戲,共享快樂。就如陶行知先生說的:教師要“變成孩子”與孩子共享歡樂。教師的童心、童趣會使幼兒倍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營造寬鬆和諧的遊戲氛圍。以合作的身份參與遊戲也有助於教師更深入細緻地瞭解幼兒,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做遊戲活動的引導者。當孩子們在遊戲中碰到了他們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該以幼兒平等身份,發表一些參考性的建議,供他們參考,不發表決定性的意見;當個別幼兒遊戲碰到困難了,教師應象同伴一樣,問問原因,談談自己的看法,但教師的意見、建議必須是一種正確的引導,有助於幼兒受到啓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遊戲是兒童的權力”,是人類對自我解放的追求經過漫長的歷史之後而得出的結論。現在,人們已逐漸認識到“兒童期不只是爲成人期做準備,它具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兒童不能只是爲將來而活着,他們也爲現在而生活,他們應當分享用兒童期的生活,擁有快樂的童年”。兒童的遊戲不應是成人的施捨,而是天經地義的。總之,教師在兒童遊戲過程中可“教”很多東西,包括遊戲本身的.技能也可以用很多方法來“教”。在學前兒童的遊戲過程中的指導是教師利用遊戲教育兒童,促進兒童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職責。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篇2

兩天的智慧課堂學習之行,聆聽了科大訊飛關於助理教育信息化變革主題報告、蚌埠二中校長關於“聚焦智慧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題報告。感受到信息技術對教育帶來的巨大影響和逐步的變革。

第一天參觀了合肥七中和八中這兩所學校,感受了這兩所學校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學習了合肥八中的生物老師的一節課——“基因的表達”。這節慕課中,讓我們看到八中老師們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文化知識教學的智慧。上課的老師在課堂上的知識總結和分析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學生討論、交流和總結。這節課,老師使用平板輔助教學恰到好處,讓學生對比兩種基因表達過程的相同和不同點,然後拍照上傳。平板教學讓老師能及時的瞭解每個學生的思考結果並進行分析評價。

第二天的學習是實驗國小鄧老師的數學課。課前鄧老師讓學生觀看視頻自學;課中,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問題拋給學生,多給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鄧老師則是適時地啓發、點撥、引導。通過學生對學生質疑,慢慢引導學生往正確方向思考,不斷比較總結,最後鞏固掌握規律,並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看別人的課,想自己課的問題”這兩天的學習讓我看到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老師對於翻轉課堂的實施和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把握,也思考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兩者之間的差別和轉變。翻轉課堂作爲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依據,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重構課堂教學流程結構,採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模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課堂。兩天的學習體會到這幾所學校對翻轉課堂的積極探索、用於嘗試,是的,要在教學上取得突破、取得成功,必須有目標、不忘初心,不斷學習和探索。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篇3

幼兒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着爲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不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非常不易的,通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幼兒,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爲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幼兒在園一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與老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組織與實施》就針對此問題展開的深入的研究。學習以後覺得幼兒園保育工作是整個幼兒教育期間的重中之重。在我國。實行保教結合的政策,在通常情況下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同時,儘可能完善幼兒的保育工作。幼兒教育與保育應該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機結合的情況下,纔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也就是說教育中要滲透保育,保育中也離不開教育。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爲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本次學習中張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一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對象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爲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

培訓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老師們學習的興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後積極討論,交流。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篇4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遊戲中能盡情模仿、按自己的意願進入自由的遊戲狀態中,在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滿足。而更重要是,遊戲能促進孩子各種能力上的發展。

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孩子,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的侷限,所以在遊戲中的角色意識缺乏,遊戲的行爲和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遊戲中的隨意擺弄多,與同伴的語言交往少;遊戲的內容情節單一、生成新遊戲少。針對以上孩子游戲的薄弱點,我們老師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來促進小班孩子的遊戲水平、豐富他們的語言交往、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一: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

在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關注的基礎上,爲孩子創設溫馨實用的遊戲環境,尤其是一開始材料的投放,太多,會使孩子無從適從,會這裏擺弄那裏擺弄,不利培養孩子在遊戲中的專注性;太少,引不起孩子對遊戲的興趣,滿足不了孩子游戲的需要。所以材料的投放必須根據孩子當前遊戲水平逐步進入,從簡到難,循序漸進。

二: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

其實就是激發孩子對遊戲的興趣,可以在平時和遊戲前和孩子經常聊聊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有趣的家庭趣事、簡單的生活常識、周邊的小新聞,激發孩子產生遊戲的願望。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和感知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後,孩子的遊戲內容和情節纔會逐步豐富,孩子的角色意識也會隨之增強。

三:參與孩子的遊戲活動

適時地介入孩子的遊戲,老師以某種角色的身份參與孩子的遊戲,角色參與的好處,就是教師和孩子完全融入在一起遊戲,了無痕跡地影響着孩子的遊戲進展,推動遊戲內容的增強;適時的、直接的語言引導方法,更能簡單明瞭地促使孩子明白一些遊戲規則、遊戲行爲的對錯等、及時消除遊戲中的不安全因素,從而使遊戲沿着良好的方向發展。

除此之外,培養小班孩子在遊戲中的關愛行爲、謙讓品質、培養對角色的創造性思維發展,來增強孩子與同伴的語言交往,豐富他們的社會性情感,從而在遊戲中快樂地成長,給他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篇5

啓蒙教育好壞直接關係着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遊戲開設的有效性,爲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遊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採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爲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文件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遊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遊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裏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遊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遊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所謂遊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遊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遊戲精神,將這種遊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遊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遊戲時間,這種遊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儘可能採用遊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遊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遊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遊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後”,讓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遊戲課程化的心得體會篇6

一、從“遊戲中的教師”到“遊戲中的玩伴”

“遊戲中的教師”強調的是“教師”的角色。不管是玩“娃娃家”,還是到“醫院”看病,還是飯前洗手,我都要幼兒照着我說一樣做才覺塵埃落定。然而幼兒不會把老師當成是自己的夥伴,而變的整個過程是由老師控制的,外面應該要改變自己的教師身份,應該是把自己想成我只是幼兒遊戲中的那個年齡稍長一些的玩伴。從教師到玩伴,應該跟着小朋友一起走進遊戲,他們想做什麼事讓他們儘量自己動手,不要按照自己的計劃指手畫腳。但同時我也會給他們一些適當的提示與迴應來幫助他們完成遊戲,能更好的幫助幼兒。

二、從“手把手教”到“讓幼兒自主”

以往的幼兒一起做遊戲,我們總是煞費苦心的去創設各種遊戲。很多遊戲幼兒從來沒玩過也不會玩,我們常常會手把手的去教他們,讓幼兒知道這是什麼,怎麼玩。這些目的主要是爲了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教師不想看到幼兒缺乏經驗而變得“慘不忍睹”的畫面。於是,就出現了教師在遊戲前的示範。在遊戲過程中,通過觀察,沒有教師的指導的幼兒遊戲照樣玩得很精彩,所以我要放棄手把手教的方法,,說不定收穫的真是我們最期望的讓幼兒在遊戲中"想所想,做想做"。

三、遊戲與教學從分離到融合

長期以來在遊戲與教學之間存在着興趣脫節內容脫節的現象。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學習之後,我們開始反思思索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如何發現幼兒的興趣點,挖掘其中的教學內容,並將其轉化爲適合的教學內容,能有更好的收穫。

我們學習到了在遊戲中生成的教學活動不僅順應了幼兒的需要,更提高了幼兒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