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多篇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多篇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篇1

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這本書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藝術,需要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啓發和深思,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的細節,讀罷此書,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那麼多的地方做得不夠好。每個修煉都可以成爲我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在這裏我要介紹自己體會最深的幾點:

一、教師要注意自身形象

有道是“形象就是宣傳: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務: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新世紀的教師形象應該富有時代的朝氣。這種朝氣,集中體現了當代教師應該更懂得美、追求美、體現美。講究外在的美、儀表的美、風度美的教師對學生有着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學生的喜愛。整潔、得體、典雅、美觀的着裝,也是完成教育任務的需要。教師站在學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爲“審美的客體”,通過自己形象的示範,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作爲教師本身就是美的傳播者。因此,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是當代教師自我形象塑造應該追求的理想目標。

二、教師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因爲思考可以化解矛的癥結,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養成了善於思考的習慣。可關鍵是平時該怎樣做?這裏的意見爲我指明瞭方向:要持續不斷、讀思結合、以寫促思、系統性。

三、教師語言要有親和力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要使語言具有親和力,就要注意平時言談要和藹可親如春風化雨細細密密潤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做到活潑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澀;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下可以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教師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篇2

最近品讀了於漪老師所著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讀者就願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願意與之交往。一個教師擁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正如《學記》所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教育魅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輕易達成的,它需要經久的修養和鍛鍊。教育魅力的形成和提升,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儒家說:人人皆可爲聖賢;佛家說:明心見性,自行成佛。那就是說,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成爲魅力教師,都可以擁有一份獨具鮮明個性的教育魅力。

如何成爲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在品讀《教育魅力》後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睿智、幽默的。其表現在老師自身應該有豐富的語言和很好的表達能力,富有詩情畫意,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引領學生去感受生活與學習中的美,使學生能快樂、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學科裏學習、生活、成長。正如書中學生所說“幽默的老師

會帶來歡樂,使課堂不致單調”。

(二)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寬容的,他能和孩子們心貼心,善於鼓勵賞識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善於循循善誘,在和學生的交談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啓發、引導學生,他應富有責任感,能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教育魅力》一書中有一段

美國學者威帝以學生口所吻闡述的教師的寬容標準:“她裝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將來也是這樣”“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樣會發脾氣,不過我從未見過”。教師們要以寬容的心對待所有學生,要知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不應該因爲他們一方面的缺點而全盤否定他們。

(三)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擁有淵博的學識。博學的老師能讓孩子們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全面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跟着這樣的老師學習,學生們會不斷地進步。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調的老師,而是喜歡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會像一塊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成爲學生效仿的榜樣。

教師的教育魅力在於教育實踐,在於與學生朝夕相處、春風化雨的過程中。從教師教育魅力中啓發:教師要關心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篇3

案頭上的這本《教育魅力》是我在20xx年學校讀書節活動中得到的戰利品。起初封面上“青年教師成長”幾個字比較扎眼,想想自己都快從教20年了,“青春”難再,談何“成長”,翻看的念頭猶如缺水的崖壁上的芊草,乾枯瘦小。加之當時職稱上不了;一把年紀還要繼續擔任班主任工作;常常爲了準備第二天的課,朋友聚會時歉意實足地提前退場,聽着身後“教了幾十年書還要備課”的質疑調侃聲越發覺得無奈。那一段時間前途寡淡現實忙亂,倦怠感如潮水般涌來。網絡上有一則傳瘋了的短文《我只是個老師》,乍看起來還真能慰藉在現實的困境中掙扎的靈魂,但是短暫麻木之後仍會騰起深深地不安,因爲教師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

人生行途路遇霧靄幽惑時,亟需提燈導行的前路人。《教育魅力》一書,尤其是“葉瀾、張汝倫的高端訪談”部分正如穿雲透霧的霞光,在我漸趨迷茫的職業生涯裏漾開了絢爛的圖景。在這裏,我遇到了一個詞,充滿誘惑和使命感的一個詞:“創造”!縱“魅力”之說各家萬千,但在我眼中都不及它:“你問我教師的魅力在哪裏?就在於創造”,“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者,他跟孩子一起創造他和他們的每一天的學校生活,也爲學生的未來生活作創造”(葉瀾)。爲什麼會覺得“創造”契合於心?彷彿找尋已久的新知,初相遇卻覺長相識。也常常問詢自己:“憑藉什麼站住講臺,讓學生‘讀你’千天不厭倦?”回答當然可以冠冕堂皇地說每一課都有新知識!然後就心安地做一名勤勤懇懇的知識搬運工,這樣真能撐住場面麼?而今獲取新知識的渠道是多元而暢通的,見多識廣的高中生足以用他的不屑不耐煩來消費我的每一堂課。

馬克思講得深刻,只有創造性的工作纔會有尊嚴。葉瀾先生則直接指明瞭教育魅力的生命之源——創造!“教師的創造跟工程師的創造不一樣,跟建築師的創造不一樣,跟作家也不一樣,它是一種爲了和直麪人的生命發展的創造。”這令我想到黃克劍先生說的,要“以生命治學,爲生命立教”,當初覺得這是大情懷師者的教育誓詞,直到讀了葉瀾先生的“創造”之說後,頓悟,這也是平凡教師應有的追求。從教以來對教師工作性質一直缺乏清晰的認識,幡然醒悟之際,細品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再讀《師說》,才明白韓退之早已爲師者立了高標,“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傳道解惑意在爲生命成長除荊斬棘引領牽行。“爲生命立教”,先秦諸子教師在獨創與借鑑中出彩,魏晉教師於無爲世界裏務實報國,隋唐教師勇爲風氣先,宋代教師居敬持志,沿此以往,代代出新,魅力無絕,師古變今、務本求實、教育圖存、兼容幷包,教育魅力留芳千古、遺韻流轉,傳承發展中締造了民族生命。

收穫“創造”魅力,心念之,且爲人師的每一天裏如何與孩子們一起創造他們的也創造自己的生活?我和我的學生,這樣的創造主體是獨一無二的;我和我的“這一屆”也是不可複製的,我與全班跟我與某一個也是不能等同的,我們的今天與昨天明天還是有區別的,細細想來,真真是創意無限。如何“創造生命發展”,呈現教育魅力,摸索實踐也許才能貼近那樣恆久的幸福。慶幸自己還擔任着班主任,之前的牢騷在一段時間的改變中顯得可笑了。我通過qq創立班級家長羣,建設班級空間,隨拍學生在校生活的鏡頭,與家長分享轉瞬即逝的動人表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用心關注學生在校的諸多活動,從早讀開始,琅琅的書聲裏是否有疲倦無力的雜音;端正坐姿中是否有倦意未開的疲憊身影;整潔課桌上是否有放着口服的藥未吃完的早餐。看着看着,能分明察覺到他們在負重前行時不同的狀態,一改以往例行公事到班點名後萬事大吉的粗糙,才明白教室裏坐着51位爲了成長而努力的個體,每一天,缺一不可。班會課成了分享日常點滴的寶貴時間,那些被相機定格的瞬間,拼接起隨時間流逝不可再現的影像:爲什麼那時我在微笑?爲什麼那時我眉頭緊鎖?原來我和他可以這麼美好地並肩站立……原來我們會忘了這麼多優雅的時刻,蹉跎這麼精彩的瞬間,原來看似重複單調兩點一線的生活裏充盈着美好!就如葉瀾先生關注自家的那株白玉蘭一般,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一點細節又一點細節,原來每一個生命都如每一朵花,從孕育到綻放要經歷很長的過程,而我們都習慣聚焦那盛放的時刻,生命慢慢積攢滋味的過程就這樣被觀念的定式遮蔽了。通過半年時間的刺激、喚醒、交流,原本對周遭許多現象漠視麻木的學生也常常有發自內心的小激動,班級順勢開展“曬曬我的小確幸”活動以及20xx年元旦送祝福活動,當時溫馨的話語伴隨朵朵幸福之花開滿心田,往日揹負着的理科實驗班壓力也似乎得以化解,整個班級如冰雪消融後的春山,生機騰騰。

“創造”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對於普通教師而言,該如何保持不竭的“創造力”?目前班級面貌的變化究竟是不是理想中的“創造”出來的我和他們每一天的校園生活?除了班級管理,那專業課堂又該如何駕馭呢?“恆久魅力”是否有保鮮妙招?“教育的魅力恐怕不僅僅限於教師已形成的人格和學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教師應是不斷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的人,在幫助別人完善的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這纔是魅力創造的關鍵。如何堅定地行進下去呢?很慶幸有溫暖的團隊在引領——“福州1+1讀書俱樂部”、“李華政治德育工作室”,一路走來,鍾情教育魅力打造的老師們通過讀書、思考、交流、實踐,相互欣賞彼此鼓勵,在最爲便捷最爲寧靜的方式中爲心靈驅散迷霧迎向光明。“迷戀學生成長”的李華前輩於我啓發甚多:勤勉地讀書,以微小之力帶起閱讀大節奏;熱切地生活,無論晨曦暮雲、山花野草、郊田江海、都市新貌、古巷庭院在她鏡頭裏無不成畫,這是一個與生命同在的無止境的過程。大家之言與名師之舉恰好在我心裏爲教師的“創造”下了最美最真實的註腳。

努力做一個時光雖老,生命長青的富有創造力的教師,發展生命、完善生命,願一直奔走在路上!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篇4

讀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是一次學習名師智慧和自我重新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裏我最大的收穫有以下幾點:

一、做有魅力的教師

教師自身的魅力與其教育教學的成敗是成正比的,只有教師自身有了教育的魅力,學生纔會更加盼望與之交往學習,教育效果也纔會更加有效。我覺得教師首先要有對學生的尊重、友善的態度和自身的幽默感等人格魅力,其次要具備一視同仁、愛崗敬業的師德魅力,還得有淵博的學科知識、嫺熟的教學技法和對學生認知的瞭解這樣的學識魅力。做教師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要傳遞、並且始終傳遞給學生正能量,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二、做善於反思的教師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善於反思能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多年的教學磨練使我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同時也容易落入經驗主義的框框中,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反思,以求突破並發現自身的不足。

三、做有親和力的教師

親其師而信其道,做一個有親和力的老師,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去,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我覺得要注意平時言談和藹可親如春風化雨細細密密潤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做到活潑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澀;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下可以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四、做有特色的教師

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儘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臺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充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騁,自由探索。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尋找適合的教育教學方法,有的教師學識淵博,課堂上旁徵博引,征服了無數的學生;有的教師性格溫柔,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調皮的學生被收得服服帖帖;有的教師興趣愛好廣泛,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些都是有自己特色教育風格。在教學中,更應該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尋求與衆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學校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場所,學校裏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是讓孩子生活在批評和諷刺中,還是讓他們生活在鼓勵和認可的環境中?這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作爲教師中一員的我又能給予學生怎樣的環境呢?這不禁讓我感覺到身上的責任重大。閱讀教育名著能夠從中找尋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和教育魅力的門徑。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篇5

炎炎夏日,捧着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我開始重新審視做了二十四年的教師職業。

衝擊力最強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在上海中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說,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國小生,也應該真誠對待。一次,我所辦的《作文月報》馬上要印刷了,由於版面問題,一位男生的習作推遲至下一期刊發。週五課間休息時,他詢問報紙何時印出,因爲他爸爸下週一要過生日,他希望將這份印有他的作文的《作文月報》作爲生日禮物送給爸爸,給他一個驚喜。一份《作文月報》在孩子心中如此重要,我怎能慢待?於是,我臨時調整了版面,將他的作文如期刊發。教室裏,當大家捧着散發着油墨香的《作文月報》,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欣喜,也看到了同學們的羨慕,更享受着成全孩子後的那份滿足。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他們,這就是真誠。

和許多青年教師一樣,我十分景仰於漪老師對教育的滿腔熱忱。1977年,《海燕》向全上海直播,於漪老師的愛人看完直播後說道,你哪裏是上課?你是用生命在歌唱。於老師對教育的'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曾有位作家將教師職業設定爲打磨螺絲釘的計件工,在我身邊,不乏計件工式的教師。的確,教師這個職業做久了,常常會有職業倦怠,常常會生出很多無奈:很多事情,明知違背了教育規律,但依然要去做;很多事情,明知即使做了,也無甚效果,但依然要去做;很多事情,初衷常常是好的,但做着做着,就事與願違,但依然要去做既要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也要讓上級領導滿意,教師常常在讓他人滿意和讓自己滿意之間戴着鐐銬跳舞。然而,教師是塑造心靈的職業,不是計件工。做教師的人,內心深處必須得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須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因爲,對於中國小生來講,教師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讀教育魅力心得體會篇6

?學習,別聽學校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教育家菲拉.費.畢爾肯比爾,他本人說這本書是寫給兩種人讀的,一是抵學校之前的學生父母,二是思想開放的教育工作者。我自認自己教育思想比較開放,自然成爲名正言順的讀者。

只看了一眼,《學習,別聽學校的》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眼球。但我並不驚詫,德國人以嚴謹而著稱於世,更何況,菲拉·費·畢爾肯比爾是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管理人才培訓者和著名作家,她絕沒有鳳姐那種恬不知恥炒作的勇氣。她所說的,定能反映德國學校教育的一些現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聯想到我們國家的教育現實,真的叫人汗顏。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但如此泱泱大國卻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但卻有外籍華人獲此殊榮,真的是在淮南爲橘,淮北爲枳,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教育問題。

肯比爾認爲:“學習等於遊戲”。它的意思是說:爲了孩子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要讓孩子游戲般地學到東西。要使學習過程重新成爲一個有趣的、令人着迷的經歷,而且要爲孩子創造成功的經歷。學習是遊戲,而遊戲同時也是學習。學習應該是快樂的,讓學生樂此不疲的,但隨便問我們的一些學生,有幾個是願意自覺主動學習的。太多的條條框框,太多的要求,扼殺了孩子的天性,也磨滅了孩子的一點點的學習興趣。老師累,學生苦。

肯比爾還主張 “適時合作、討論”、“深入淺出、簡化知識”、“孩子教孩子”、“非教育者到學校”等等。肯比爾也主張,孩子應該走出去,這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是一致的。但如今,在安全第一的情況下,孩子一年一度的春遊也成了奢望。孩子就如囚禁在籠子中的小鳥,縛了翅膀的籠中小鳥。趙德成教授曾講了小雞學飛的故事,其實,有時並不是小雞不想飛,而是小雞被縛的太重。

肯比爾特別向我們介紹了瑪麗亞·蒙特索利寫過一本題爲《孩子不是這樣的》,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孩子……想要完整和獨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大人……阻礙他的工作……(大人)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因爲他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工作法則裏,這些法則不允許他……浪費一丁點兒時間,像例行公事一樣,他給孩子洗澡穿衣,抱在懷裏或者放在車裏,收拾孩子周圍所有的東西,而不讓孩子參與這些事兒……” 的確是這樣的,老師替孩子做的太多,我們大人往往忘記了孩子對他們周圍的世界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幫助我自己去做事”,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我們應該思考這樣一句話“人們越是阻礙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學習並練習他所學到的東西,這個孩子在他的環境裏就越顯得‘不健全’”。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阻礙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學習的太多了,所有的學校、班級都普遍存在,從這一點上,我們的課堂中不健全的孩子的確是很多的。

讓孩子在家裏自由地學東西 。爲什麼?肯比爾說:“孩子在家裏學東西越是自由,他將來在學校裏的壓力就越小。而一個孩子在家裏學習自己動手的機會越少,他日後在學校感到的學習壓力就越大,而且是不由自主的。換句話說:在您幫助您的孩子儘量地自己動手時,您就爲您孩子的未來奠定了一個極重要的基礎,這事兒從鈕釦開始,而到學校的家庭作業也還遠遠尚未結束!”

“沒有自由就沒有知識”這句話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句教師一定要還給孩子自由。但自由不是放任,自由不是替代,自由不是讓他們在家中是皇帝、公主。學校整體來說真的是不自由的`,學校不可能讓全體學生那樣地自由,班級授課制自創辦之日起,其實在某些方面就限制了學生的自由。所以,如果我們一味相信學校,孩子將會忘記自由,忘記了自由,就會把自己的人性忘記,就會做出許多極端的事了。

以上幾個片段,只是書中的一小部分,之所以喜歡這本書還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這本書只有126頁,我一直認爲教育名著應該薄一點,這本書的後面標的是10.2萬字,其實讀下來最多不過七萬字。如果我們目前的教育名著也能夠這樣,那就好了。二、這本書的插圖非常多,讀起來非常輕鬆。三、這是一本操作性非常強的書,只要讀了就想行動起來。四、這本書可以改變我們許多舊有的觀念,讓我們的思考更全面一些。總之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專著,這是一本老師與學生父母都應儘量提前閱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