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一

今天早上,我讀了法國最著名、最偉大的作家維克多·雨果的著作——《悲慘世界》。讀完後,我想了很多很多。

《悲慘世界》是維克多。雨果在一八六二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冉。阿讓的青年因偷了一塊麪包而判五年苦役,他多次企圖越獄,但結果是被判處十九年苦役;結束了苦役生活後,在回家途中被一個善良的神父卞福妝留下過夜,但他恩將仇報,偷走了神父家的東西,在街上被警察抓住。但神父免去了冉。阿讓的罪行,冉。阿讓內心原本的人性覺醒了,他洗心革面,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以前,我總是不明白愛的意義,直到讀了《悲慘世界》這篇長篇小說,我才明白:愛,能溫暖整個世界,而愛,是永遠存在的,任何人生來都是善良的,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把愛塵封起來了,只要有人用愛去溫暖他,就是以邪惡出名的希也可以變成向孔子一樣的大善人。

黑暗中也有光明,憎恨中也會有愛,讓我們以愛換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 的人間;讓我們與愛爲伴,帶着愛,面迎陽光,伴着春風出發。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二

在假期中我讀了雨過寫的《悲慘世界》,令我很有感悟。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失業的短工由於偷了一塊麪包就被判進監獄,做了十九年苦役生活。出獄後,所有人都討厭他,於是,他不再相信任何人,性格也變得兇狠而孤僻。之後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定重新做人,一心爲善。其間,還與警察沙威發生數次衝突。因爲一個毫無血緣,不相干的老人而再一次宣佈自己是冉阿讓,又進入監獄。爲了窮人芳汀和她的女兒,他以終身苦役來做賭注,又越獄了。爲了照顧珂賽特,就過上了四處逃亡的日子。最後,珂賽特獲得了幸福,而冉阿讓也在孤獨中死去。

讀完這本書,使我明白;在生活中一定要真誠待人,即使以前有過不足之處,也要努力改正,要勇於奉獻,要以幫助人爲樂趣,要熱情待人。給身邊那些貧苦困難的人,給予溫暖。如過你是那種心存惡意的人終究會受到報應的。而善良的,爲人民服務的人終會感化世界任何一個人。而且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虛僞的。

在生活中同樣也有一些樂於助人的好人。在網上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胡立唐是東陽人,曾入過獄,一直找不到工作,家人也不知去了何處。後來在鄉校食堂工作的王荷花收留了他,對他格外照顧。就像一家人一樣。又在鄉校裏教書。時間過得很快,王荷花夫婦年紀大了,膝下有沒有兒女,胡立唐就像兒子一樣照顧他們。胡立唐退休後,待在大嶺村,一直照顧王荷花,無怨無悔。

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的陽光!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三

在我真正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深入細緻地瞭解了本書的作者,法國著名作家,世界級文學巨匠——雨果。在閱讀之前,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併發自內心的認爲,這必是一本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在感悟這本小說之前,深入細緻地瞭解一下它背後的故事。

《悲慘世界》是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在法國小說乃至世界小說創作史上的又一座豐碑,而且可以說是更加巍然聳立的豐碑。雨果作爲世界傑出小說家的聲譽從此穩固確立了。說它較之《巴黎聖母院》更爲重要,是基於這樣的事實:《巴黎聖母院》以中世紀末期爲故事背景,通過曲折的手法反映當時的法國社會,而《悲慘世界》則直接描繪了十九世紀初期,即復辟王朝時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法國社會,因此更具有現實感。《悲慘世界》寫作時間很長,畢竟是雨果嘔心瀝血之作!從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雨果便對社會問題產生濃厚興趣。他爲死刑所困擾,參觀了一些監獄和苦役場:一八二七年參觀了比塞特爾的監獄,一八三四年參觀了佈列斯特的苦役監,一八三九年參觀了土倫的躉船。而他創作這部小說的直接動機來自於這樣一件事實:1801年,一個名叫比埃爾·莫得窮苦農民,因飢餓而偷了一塊麪包,被判5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找活幹又處處碰壁。到了1828年,他又着手收集有關米奧里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這樣,他就掌握了這部小說的原始素材,開始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到一位聖徒式的主教的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到了1832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然而,作者還遲遲未動,繼續收集素材,在此基礎上還發表了幾部小說,目睹了大量的社會現實。到了1845年11月17日,雨果纔開始創作,直到1862年,這部鉅著終於問世。而從小說的構思到出版,期間延宕三十餘年。在這三十年間,物是人非,發生了很多,也經歷了很多。他從一位文壇領袖、一名政壇顯赫變成了一名一文不名的流亡者,生活與社會地位的鉅變使這位文學巨匠以一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反思一切,重新審視這個社會,洗禮自己的思想與靈魂。

正是經過了如此多的艱苦與磨難的洗禮,收集了大量的社會現實資料以後,雨果才寫出了《悲慘世界》這部人類歷史上永恆的瑰寶,而這寫作的過程與經歷本身就是一部悲慘史,這也印證了一句話“好的文學作品總是取自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

討論了令人感動的寫作經歷與背景之後,讓我們領略一下這高於生活的文學作品帶給我們的感悟與思考吧。

《悲慘世界》一書中,雨果用其卓越的藝術手法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僞。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由於被逼無奈爲其外甥偷了一塊麪包,殘酷的社會與法律判處他苦役十九年。出獄後,他處處碰壁,沒有一個人感收留他,哪怕是個吃飯的地反也沒有,他已經徹底地被這個社會所拋棄。當他如此無助的時候,一個主教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放棄了邪惡的念頭,樹立起了重新做人的信心。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於他的仁慈與善良,又成爲馬德蘭市的市長。天真純潔的少女芳汀,被惡濁的社會玷污後,受到了衆人的嘲弄,她的女兒珂賽特也被別人當作奴隸,遭受百般折磨。最後還是被越獄的冉阿讓所救……

作者以冉阿讓坎坷不凡的一生作爲線索,爲讀者揭露了當時社會大量的現實,我使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感悟一:

當時的冉阿讓,這麼一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既然會爲了給自己的外甥填飽肚子而去偷竊一塊麪包,難道社會連一個小孩也養不活嗎?難道這麼一位年輕人連養活自己和一個小孩的機會都沒有嗎?難道這就是當時所有窮人要面對的現實嗎?可想而知,當時的法國社會窮苦潦倒到了什麼程度,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腐敗到了什麼程度。再者當冉阿讓被捕後,居然被判了19年的苦役,這樣的量刑不是太重了嗎?而且他的動機是情有可源,難道不該從輕發落嗎?這個社會的同情心在哪裏?它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在哪裏?這難道不是對當時社會最強有力的控訴嗎?

感悟二:

當冉阿讓刑滿出獄以後,這個社會對他的態度令人不可思議,似乎這樣的人就沒有生存的這個社會上的權利了,飯館容不下他,百姓害怕他。這樣的待遇使他沮喪痛苦到了極點,他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想要報復這個社會,他不該受到這樣的待遇。在這樣的時刻,我想可能只有上帝能夠拯救他了。在與一位唯一可以接納他的主教接觸後,他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那個已經被仇恨所包裹的自我,那個當初願意爲一個小生命而去偷竊的自我。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儒家學派的大師,孟子說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是這個社會的醜惡現實使我們自己丑化了,我們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感悟三:

冉阿讓在受到主教的感化以後,他便隱姓埋名並轉型爲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打算以德報怨,儘量地用自己賺來的錢去幫助那些窮人,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正是由於這種高尚的德操,他受到了當地人民的愛戴並極力地推薦他當市長,這樣一位勤政愛民的馬德蘭市長出現了。本來當個小商人也就相安無事了,可偏偏又當上了市長,成爲了當地真正的風雲人物,這就惹來了很多人的注意。好景不長啊,一位名叫沙威的警探發現了他的密碼,認出了馬德蘭市長正是當年的苦役犯冉阿讓,於是乎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較量就從此拉開了序幕。一個無怨無悔依舊老老實實地爲社會出錢出力,一個死死地認定這樣的一個苦役犯不可能痛改前非,他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兩個人之間就上演了一出出貓捉老鼠的遊戲。沙威警探絕對是一位盡心盡職的好警察,可他受這個醜惡社會的薰陶太久了,變成了這個社會統治階級的工具,他們養的劊子手,他只對這個社會普遍價值觀服務,似乎怎麼也容不下一位洗心革面的苦役犯。雖然在後來的較量當中他也看到了冉阿讓那令人敬畏的表現,但他始終還是很難相信,因爲他見過太多的這種人了,沒有一個會真正變成好人的,他似乎就不覺得這裏會有一個意外。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沙威警探的錯誤判斷是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以及社會制度的侷限。我們不能過多的要求他,要知道他也是社會的犧牲品啊,從他最後的結局中我們就能看出。

感悟四:

晚年的冉阿讓似乎有過那麼一段幸福的時光,他與自己收養的小女孩珂賽特度過了一段相依爲命的日子。但是老天似乎還是不太眷顧這位“滿身是傷”的老人,他還是被認識的人發現了,因此他也差點就葬送了女兒的幸福。在這種抉擇的時刻,他再一次選擇犧牲自己,在心愛的女兒和女兒的幸福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他寧願一個人孤獨終老。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內心還是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女兒,爲自己對社會所奉獻的愛無怨無悔……

他這種在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真的很令人感動,有人說愛是自私的,而我說愛應該是無私的。他活着,儘管命運離奇多磨難;他安息,只因失去天使才閤眼。生來死去,是人生自然地規律;晝去夜來,也同樣是這樣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醜惡社會對人性的摧殘,也看到了“愛”對於社會的重要性。我很幸運能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家庭裏,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當然我們的社會也還存在着很多問題,比如公平的問題、貧富差距的問題、道德文化缺失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全社會的成員齊聲爲這個社會的進步發展吶喊助威,並給出自己實際的貢獻,那麼更美好的共產主義就離我們不遠了。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四

《悲慘的世界》就本書而言,讓瓦爾讓的悲慘遭遇終究還是由法國當時的社會制度,人們普遍的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造成的。爲了生存的需要而偷了一塊麪包,卻要用整個生命來作爲代價,這未免太悲慘了吧!我想雨果先生的初衷也是爲了喚醒人們的良知,發掘出人性中本該存在的光輝,道德標準,價值取向而著此書的吧,絕對不要被已經存在的社會制度和評判標準所矇蔽,所左右,因爲世界上沒有一樣絕對完美的事物,更何況是這些本來就帶有感情色彩的東西呢!

用將近6周的時間讀完了《悲慘世界》,是我對歐洲的某些方面有了更深的瞭解,尤其是法國,在拿破崙時代,法國的社會狀況,人情冷暖都是頗有感觸的。漫步在圖書館中,無意中看到了《悲慘世界》,也想起了維克多雨果,這個傳奇的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爲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在他的作品,你可以看得到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悲慘世界》的背後是雨果先生在1801年,看到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麪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1828年,他又開始蒐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最後便有《悲慘世界》的誕生。

這篇可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是讀後感了,曾經度過雨果的悲慘世界,但是或許是年幼無知,學識淺薄(省略一系列自謙的語句)。當時只是覺得主人公冉阿讓很可憐,並沒有太多的感觸,前些日子閒的無聊,就瘋狂看經典的電影,除了把一系列的哈利波特都看完,也看了1978年版的電影悲慘世界(再之前的畫面實在不敢恭維)。小說有些地方比較冗長,或許是當時的我沒理解那些伏筆吧,重新再看一遍不太可能,但是,還是可以發表一下感想的。

具體的故事情節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熟知,主人公冉阿讓因爲打破一塊玻璃,偷了一個麪包,被判了19年的苦役,這使他不再相信這個世界,可是在他出獄之後,一個主教的行徑,又再次使他相信世界有愛,而且愛就在眼前。雖然冉阿讓之後做了很多好事,但始終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一個當過苦役犯的人,在當時的社會是不可能再翻身的。就連馬呂斯這個共和派也接受不了冉阿讓是苦役犯的事實。冉阿讓屬於當時社會最底層的人,苦役犯。無論他做多少努力,也無法擺脫這個身份。一個社會無法讓人通過努力去擺脫社會對他原來的身份,我想這大概就是悲慘世界最可悲之處了。

在小說中,雨果極力想表現出人人平等,這和他所處於的歷史環境應該有很大的關係,或許他改變了當時人的認識,可是在現在的社會中,爲什麼人還是不平等呢?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五

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這寧靜的黑暗裏,冉阿讓結束了一生的痛苦與磨難,滿載欣慰與幸福,走向未知世界的光明。

緩緩合上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我的心似乎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悲痛在流淌,冉阿讓永遠的走了,卻留下了他光輝聖潔的靈魂,回想起他一生走過的坎坷艱苦,不得不讚嘆那是一部傳奇——爲偷一塊麪包,他服役9年,當他終於獲得了自由,卻不能被這個社會所接受,走投無路的他,遇上了好心的教主,冉阿讓的一生由此而改變。幾年後的冉阿讓發跡成了受人尊敬的馬德蘭市長,他不忘教主的仁慈和善良,常常對窮苦的人施以援手,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然而命運卻讓他遇上了警探沙威……他再一次被捕,被戴上了終身監禁的帽子,但是命運嘲弄了他,他不顧再次戴上越獄的罪名,逃了出來,爲的就是爲了完成芳汀的遺願,從德納第手中救出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小珂賽特……在法國革命的戰場上,在槍林彈雨中救了珂賽特的情人馬呂斯,在女兒有了歸宿後,帶着贖罪的愛與欣慰長眠。

什麼是人性的美麗?善良的主教告訴了我們“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冉阿讓從一個心存歹念的囚犯變成一個充滿愛心的慈善家,就是主教的對於萬物的博愛之心感召了冉阿讓心底的那份仁慈,冉阿讓做了一生的逃犯卻做了一生的善事,是主教的那份寬容與言傳身教,支撐着他勇敢向前,是主教用愛制“惡”造就了冉阿讓這一爲大靈魂。他的身上散發着人道主義的光茫。

世態炎涼,人們或許變得醜陋貪婪,也許亂世出英雄,這樣的背景下誕生恩佐拉革命青年的領袖,風度翩翩,在策動的起事中壯烈身亡。不管怎樣這世上還是有正義存在。爲正義而亡,也算死得其所。我覺得主教也是一個人道主義形象,把冉阿讓引入正途,讓人深刻體會到仁愛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能感化所有冰冷麻木的心,這也是小說一大亮點所在。

小說以冉阿讓爲線索,反應了法國大革命前不同階級的人民的不同命運,而芳汀和珂賽特的悲慘遭遇,揭示了窮苦人民的悲劇,讓人心痛不已。作爲一個母親,芳汀每天不辭辛勞的工作,僅僅想讓女兒過上幸福的生活。迫於壓力,他不得已將心愛的女兒託付給德納第,但是德納第卻只把珂賽特當做騙取錢財的工具,珂賽特在德納第家度過了苦難的童年生活,而芳汀卻沒能見到女兒最後一眼。但是正是這樣一段故事,告訴了我們,苦難只是暫時的,要相信光明終能夠驅散黑暗。同時,也讓人們看到母性的光輝是任何時代都泯滅不了的印記。

雖然《悲慘世界》已成爲那個時代的標誌,但它並未被這個時代所遺棄,它永遠散發着人道主義的光芒。我們這個世界,何嘗沒有像芳汀一樣窮苦的人民?何嘗沒有像德納第一樣唯利是圖的小人?何嘗沒有像教主一樣博愛的人?何嘗沒有像馬呂斯一樣爲愛癡狂的人?也何嘗沒有像冉阿讓一樣改過從善,成就一翻偉業的人呢?公平、自由、幸福是每個時代的追求與信仰。

世界上還是有光明的,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的陽光。就像雨果一樣,雖然他已經去世了,但是也留下很多東西。

雨果走了,卻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光明與自由,仁愛與善良,他的思想將成爲一代又一代的理想與追求。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六

年輕的冉阿讓被抓了,因爲偷了麪包,爲了快要餓死的侄兒侄女。警官們不考慮他爲什麼偷麪包。就像有個店家抓到了偷食物的流浪兒,氣憤地出手,打斷他的胳膊,周圍人一片叫好:“打得好!看他以後還偷不偷!這是爲他好,他要吸取教訓,做個好人!”沒人想到這個奄奄一息的人,爲什麼偷的不是貴重財物,僅僅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兒食物。

他天生是壞人嗎?能想的辦法他都想了,但是侄兒侄女還是沒有吃的,眼看着要餓死了,他只能鋌而走險去麪包店偷麪包,卻被抓,判了刑,這一關,就是19年。在監獄裏,沒見過善良美好,沒有人善待他。出獄後也一樣。大家都認爲他不是好人,被所有的人拒絕和歧視。力氣比別人大,幹活比別人賣力,收到的報酬卻比其他人少得多,質疑卻只得到冷冷的一句:你只配得到這麼多。

冉阿讓從火中取出一枚滾燙的銀幣,握在手心灼傷自己,悲痛欲絕後悔萬分,後悔自己搶了一個路過孩子的銀幣。這件小事,比他坐牢時遭受的痛苦,還要讓他刻骨銘心。因爲搶一個孩子的銀幣,是他真實犯的錯,也是他下意識的行爲。所以他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恥辱。這一段顯示出人生髮展的慣性:一直被別人凶神惡煞地關着、管着,被認爲是兇惡、不知悔改之徒;出獄後,無人收留入住、到處不賣東西給他吃;用自己的力氣盡心幹活,做的最多,結果卻只拿到最低報酬,質問爲什麼扣他的錢,卻得來不屑的回答:你,只能拿這麼多。希望一點點地被蠶食了。當他到神父住所,受到熱湯、麪包的款待時,他用着慣性粗魯地吃東西、惡狠狠地對話,還理所當然地偷走神父的銀餐具。當他因爲銀器被抓回時,神父爲他解圍並把一對銀燭臺也送給他。與他平時遇見的人和思維完全不同。這種善和理解,應該是他內心一直渴望和認同的,卻從來沒有人給過他、沒有人向他展示過,他第一次動搖了。這個猛烈的心靈衝擊,讓他有些受不了。他在鄉間路上休息和思考這種矛盾。這時,一個窮孩子路過,掉下一枚銀幣,他立刻惡棍上身般,鬼使神差地搶下這枚銀幣,還兇狠地威脅讓那孩子滾。這符合人們對他的一貫定位和認識,他也認同了,所以一有機會,他就立刻顯示這種慣性。但是,他內心的本能,讓他立刻意識到:這是錯的。他馬上跳起來喊那個孩子。但是那個孩子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想反悔也沒有機會了。

全書中,更衝擊我內心的,是沙威:忠於職守、道德楷模,最終卻在認清冉阿讓的真實面目後不能饒恕自己,悔恨到無法呼吸、無法再活下去。.。.。.問這世間,會有幾個人,因爲自己的錯誤而後悔自盡?放眼望去,處處多的是這樣的人:即使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也能吃得下,睡得着,還想各種辦法爲自己辯解、貼金,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認爲他是最好的。

有的人,註定光芒萬丈。沙威,連上帝都爲他的死垂目。這是改變人生觀的一本書。有的書、有些人,慶幸遇上。

我小時候在縣城長大,大多數人家住平房。我家住的那一片平房,矗立在小城的西南邊,一大片。相互串門很方便,哪一家電視聲音開大了,附近其他家就當收音機聽了。那時到平房乞討的人挺多。住平房白天不會關着門,比樓房討到錢的概率高,因爲住樓房肯定是關着大門的,陌生人敲門大多是不開,當然也不敢隨便開。討飯的,男女老少都有,給他什麼都行。到門口開了口或者還沒開口,我家不管誰在家,從不會讓人空手而歸。一碗米、一把山芋幹、五分錢、一角錢、舊衣物等。遇到飯點,我家肯定會給盛上熱飯熱湯,還搬個凳子讓他坐下來慢慢吃。舉手之勞。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麼做。一大片的平房,不給的,斥責的,給了還要教育兩句的,佔多數。我媽說,有人上門來討要,一定不能讓人家空手;給東西時不能扔;面目言語要和善如平常……稍微能過得下去,誰好意思開口向人要啊!那是被逼到什麼份上了,纔會拋棄自尊開口。我小時候,農村老家有一位老師,家裏三個孩子。他的老婆曾經被逼無奈出去討飯。每天去很遠的地方,找沒人認識的地方去討,因爲要顧忌到丈夫當老師的臉面。丈夫肯定知道啊,因爲每天的飯都是百家米——一個米口袋帶出去,人家給點什麼就裝什麼,帶回來後也無法分出來。

經常有人推着板車走鄉串巷賣貨物,有衣物、蔬菜、蜂窩煤什麼的。有一個山東小夥子,二十出頭,經常推了板車來賣生薑。後來好久沒見到。有一年,有一個年輕乞丐來門前乞討,低着頭,沒什麼力氣的樣子。媽媽給他盛了飯讓他坐下來吃。他一聲不吭地低頭吃着。突然我媽認出他:你不是那個賣生薑的嗎?!小夥子說是的。我媽繼續問,你怎麼不好好賣生薑,出來討飯?小夥子回答,出來賣了好幾年生薑了,突然生重病,攢的錢都花了,沒錢回去,家裏也窮……後來媽媽給他一點錢,還找了幾件衣服送他,媽媽邊找衣服邊抹淚。小夥子感謝後走了,從此再也沒看見他。媽媽時不時地想起來,說他是不是後來就沒了?那時候家裏條件不好,也沒有能力幫助他。他在前幾家的拒絕和呵斥聲後,來到我家,他可能很艱難地努力開口討。也許,看到這麼熱心的媽媽,他不好意思再來打擾,又或許,眼淚讓他想起來自己的媽媽,他也不忍心再來。我寧願相信他渡過了難關,終於回家了。

我的孩子出生後,媽媽過來幫我,每天出門買菜。那時住六樓,沒有電梯。冬天裏的一天,她買菜出去,很快又空手回來。急急忙忙問我,上次誰送來的那包衣服呢?找到後她跟我說,我們孩子還小,這包衣服嫌大,我先拿去送人。急急忙忙又出了家門,我都來不及問她什麼事,帶着孩子也沒辦法陪她去。好久後,她帶着菜回來了。原來,在菜場門口,有一個年輕男子帶着三四歲的孩子在乞討。媽媽見孩子穿的單薄,趕緊讓那人等她回家拿衣服給孩子穿上,還買了煎餅給他們。她說那個男的流淚給她磕頭了,她邊說邊抹淚。現在,流浪者和乞討者在光鮮亮麗的現代化城市裏很少見到了。

我的外公資助過很多學生和窮困老人;我媽媽呢,半輩子操持着一大家子,很不容易,但是凡是能幫的,她從來都是先幫了再說。今年春節,跟往年一樣,有很多小輩來看望我父母。我生氣那些外地回來的,不看新聞,不知道自我隔離,卻去給我父母拜年。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受過我爸媽恩惠的,他們一定要來給我爸媽拜年了,才心安。我外公和爸媽是善行一輩子,很多人記掛和感謝着他們。他們自己沒覺得做了什麼,也遺憾自己沒有更多的力量。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回報”二字。他們按照自己天生的品行行事而已,無所求。

如今我和孩子在路上遇到乞討者,會蹲下來輕輕放硬幣;自己剛買的食物會放到路邊乞討、賣藝人手裏……不過最近兩年,在鬧市區很少見到乞討的了,城市的規劃和安全有序佔了上風,也沒什麼人再討論:看到乞討的人到底給不給他們錢。眼不見了,還有什麼討論意義。現在經常遇到有人挑了水果在路邊售賣,一般都是晚上遇見的居多。水果店網店鋪天蓋地的,貨比三家,非常方便。但是我遇到路邊攤,還是會買,比如炒板栗,烤紅薯,賣水果。還遇到過幾次很老的老人向路人兜售針頭線腦、日曆等。我和孩子都是他們的顧客。

這是家族價值觀的傳承,耳濡目染的慣性,沒什麼,但是,很重要,是一個人,一個家安身立命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