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多篇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多篇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篇1

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其崇高建立於對每一顆稚嫩生命的呵護和關愛,對每一份生命尊嚴和質量的扶植,對每一顆純潔心靈的理解和尊重。當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時,許多學校的課桌有了,精神沒了,樓房高了思想矮了,純粹、人文、博愛----這些教育的本真被滾滾紅塵淹沒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質,是應該被還原的教育夢想。

曾幾何時,年少的我懷揣着激-情和夢想,從學生跳上講臺去追尋自己的夢,也是從那一刻起,心中的教育夢想就像是被針輕輕的次過的氣球,再也無力膨脹,剩下的只是日益被磨滅的激-情還有就是謀生的本能,對教育的人士也停留下來,失去了那股鑽研到底的勁頭,原來教育就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抄寫與練習,原來心中的神聖地位也被考試蒙上了灰色,也曾深深的發問是什麼改變了教育?還是教育改變了什麼?

所幸的是在內心的希望並未完全破滅的時候新教育來了,感謝新教育的新,正是一個新字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曙光,是我自己找到了方向,正如新教育人所說的那樣,堅持上路,就會收穫奇蹟,就會遇到慶典。爲了心中的夢想,只要學生得到的更多一些,更全一些,更高一些,更美一些,我們不是也會笑得更燦爛一些嗎?又有誰會在意那慶典是否隆重呢?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圓自己的教育之夢。

在局長和校長帶領下,我們去石家莊市新教育實驗學校去學習,聽了晨誦課、繪本課、還觀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很受啓發。之後校長又給我們買了朱__的《新教育》一書,細讀了以後對新教育實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爲起點,以六大行動爲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爲目的的教育實驗。其基本思想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爲了一切的人,爲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纔有奇蹟”。

三、四種精神:1、追求理想的執着精神。2、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

四、五大理念:1、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3、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4、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5、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

五、四大改變:1、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2、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3、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4、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

六、六大行動:1、營造書香校園。2、師生共寫隨筆。3、聆聽窗外聲音。4、培養卓越口才。5、構築理想課堂。6、建設數碼社區。

通過閱讀和學校的實驗我的體會如下:

朱教授認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他說,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着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晨誦—午讀”(包括晨誦、讀寫繪、整本書閱讀)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是新教育實驗在我校開發較早也是迄今爲止最爲成熟的一個項目,無論是那些開啓黎明的美麗詩歌,還是那一本本被反覆甄選出來的經典著作,都被孩子們、甚至我們老師深深的喜愛、着迷。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這些美好而永恆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爲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

另外,朱教授認爲,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人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爲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爲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舞臺,成爲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反戰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爲,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爲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爲之奮鬥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纔有奇蹟。

教育永遠沒有,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教師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篇2

在讀《家庭教育》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好的孩子總是好的,不好的孩子總是不好的,至於爲什麼好爲什麼不好一直沒有深究,覺得或許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命,而是和教育分不開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的潛移默化纔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這也就是爲人父母最大的壓力,所以要培養教育好孩子,就先得從自身做起。

現代的許多年輕父母十分自私,打着給孩子創造富裕生活條件的幌子,擺着疲於奔命的姿態,好像是爲了孩子願意付出一切,但其實卻很少捨得多爲孩子花一點心思。孩子是人不是動物,動物尚且需要關愛更何況是孩子。既然把他帶到這個世界就有責任關心他愛護他。現在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不在父母身邊長大,而是由老人們代爲看管,很多父母只是定時去看望一下而已。其實孩子小的時候是特別需要父母的關愛,倒不是說長輩們不關愛他們,但是此愛非彼愛。慚愧地說,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時也抱怨也覺得很累,看着別人在瀟灑的享受生活,我過着圍着家庭轉的日子,而且還總是有個小尾巴跟在身邊。現在想來,幸好由於種種原因,我不得不自己帶孩子,如若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身邊放手不管,將來我一定會後悔的。以前孩子都因爲讓老人帶慣的不聽話,脾氣太犟了,還好現在孩子還小,改正還不晚。千萬別小看孩子,別以爲他小小的,貌似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心裏都明白,只是說不出來而已。

這本書的很多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也非常羨慕作者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書中談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有想過,但是沒有那麼透徹。讀完這本書可以說給我上了非常有意義的一課,也是對我這個不太稱職的媽媽啓蒙教育了一翻。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從個體教育而言,沒有標準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適自己孩子特質的教育方式。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相信我們做父母的只要選對了正確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關心教育孩子,那麼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會是最出色的。

家庭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4

今天,我的女兒已經成爲一名中學生了,走入了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正處於由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期,有其獨特的心理髮展特點及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因此,這一階段的我們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它不僅對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響,而且對提高整個社會素質也有一定的影響。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只是想把自己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說出來,目的於與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粗淺認識。既然做好中學生家庭教育是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家長們要怎麼做才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重視孩子的“健康”。這裏的“健康”不僅指身體的健康,更爲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養從自己的行爲習慣做起,克服煩躁心裏和怕苦畏難心理,糾正粗心大意的習慣;生活中按時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亂花錢,不亂拋亂扔,不以自我爲中心,要經得起批評與挫折。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第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在家裏我一是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有相對獨立的、安靜的學習場所。以平常心對待孩子,與孩子交朋友,讓孩子感到親情,驅除壓力感,有話樂意向你說,有苦願意向你訴;二是採取鼓勵爲主,批評爲輔的方法。多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溝通。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貪玩是天性,我們大人也一樣,一天工作累下來你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們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對於孩子的貪玩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快些把手頭的學習做完了再去玩。不定時的檢查作業,抽查功課讓孩子知道我們在時刻的關注着他。家長在有些時候還是要做出犧牲的,陪着孩子看看書、看看電視,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懷和愛意,我相信“有失必有得”,你會發現孩子的心和你近了,孩子也變得懂事了,你還會發現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以前,兒子不愛和我交流,有事不主動說,問起來他也不知道,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問得多了,他也慢慢注意觀察了,學會思考了。現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他都主動跟我講。三是培養健全的人格,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如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我建議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參加讓他們有強烈的團隊協作精神。因爲只有在活動中孩子們才能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樂!

第三,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流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爲: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爲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常對孩子講“我們不求無怨無悔,但求問心無愧”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踏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四,積極配合老師和學校。老師是孩子的知識傳授者,道路指引人,做爲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配合學校做好工作。老師也不是聖人,和我們家長一樣無法做到完美無缺,而且老師都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試想,在家裏只有一個孩子,我們經常都感到很累人,很難教育,一個班也有幾十個孩子,其責任之大,難度之大應該是可以想象的。我們家長只有與學校積極配合,才能與學校形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大合力,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第五首先,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在當今這個以升學率來衡量教育成果的時代,家庭教育的實質往往被學業成績所掩蓋。大多數家長只關心中學生的分數,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導中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從而走向成功。其實,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並不都是學習成績好、考試分數高,就一定能體驗到成功。是體驗到成功,還是體驗到失敗,還取決於學生對考試成績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只要平時上課用心聽講,學習認真、努力,無論最後考試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進步了,就都應該感到滿意。因爲,進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種成功。

第六,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通過親近自然、接觸社會,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鍛鍊了身體,錘鍊出了堅強的性格,培養了對大自然、對人類的博愛之心;他漸漸懂得了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真切地認識到自然與生命的價值,感受到人生的奧祕,開始了對理想的追求。

當然,作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不是找一本教育方面的書來看看就是學習來,學習是與時俱進,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的,她的想法會變,教育的理念要求會變,時代的要求也會變。我喜歡大方、瑞思等教育機構爲父母創造的交流學習的平臺,享受在湖北圖書館聽國學大師、教育專家的講座,在北京心理學課堂迴歸當一名學生,和家長們聚會交談孩子們的趣事、在網上接受網友的推薦讀一些好書瀏覽一些博客美文、留下一點時間和空間爲孩子的事情思考……我因爲孩子,又有了學習的動力和收穫。爲人父母,我們其實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爲家長,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我知道,她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她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篇3

假期裏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如何成爲最好的教師?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我,成爲最好的教師。”強調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斷地超越自我——我今日備課是不是比昨日更認真?我今日上課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誠懇?我今日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機智……”。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遺憾,但每一天都這樣自我和自我比,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我想只要我爭取每一天多讀些書,每一天都有點提高,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提高,我想我必須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倘若當教師的,自我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於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教師”呢?編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分別進行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作爲教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十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齊,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1)時刻堅持對學生的愛;(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爲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傑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我還是對學生。”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職責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所以,教師的職責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終排擠掉自我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都說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母親之後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母親,有了自我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我母親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說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先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我認爲“可愛”的孩子,而應當懷着一種職責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供給幫忙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學校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禮貌習慣的“養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同時,這種愛對不一樣的學生有不一樣的資料,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爲最好教師的基礎。作爲班主任的我,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展!要爲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對於懷着“做最好的自我”心願的教師們,爲達成所願“做最好的教師”,還應當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經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教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所以,僅有把教育作爲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師”。

現實生活中,最好的教師,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這是爲什麼?難道說做最好的教師、成爲名師真的就這麼難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了勇氣與自信,更缺少了作爲純粹教育人的那種活力!要做最好的教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我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爲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我進行心理調節,歡樂地應對自我的人生和事業,應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僅有堅持這種進取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我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篇4

大量的閱讀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專業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爲,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爲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我願把自己一路走來的反思提出來,與廣大教師共勉。

1.讀書一生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古典文學修養和哲學修養的不足,決定了我要以爲學生生命奠基爲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永不幹硬的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取。

2.激情不老

這應該成爲爲師品格的重要追求。馬克思說,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對象世界的一種本質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師的激情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對教育的激情,應該從現在的外在表象化爲內在的精神氣質。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

3.寧靜致遠

一個好教師不全是靠培訓成長起來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教師很苦很累,比如各類名目繁多的學歷進修,課改通識培訓,市級的、省級的甚至國家級的教學比賽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教師自由發展的空間,已被剝奪殆盡──整天忙着讀人家的“書”,自己的“書”卻沒有讀。這種過重的外在負擔將導致“膚淺後遺症”。因此,與其忙忙碌碌,不如圍繞自己的特色鑽研下去,深化,細化,創造屬於自己的心靈財富,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心境,並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

4.以寫促思

寫作不僅是積累經驗的一種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於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因懂得這些,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仍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衝動的我不斷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讓實踐的我不斷接受理論的我的提升。

5.慎獨養身

個人獨處,他人不知,能嚴格按照慎獨去做,沒有其他雜念,實實在在按照道德準則去做。面對榮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別人的譭譽,而要自信自醒,打擊你的力量就是前進的力量。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竭盡全力,就是勝利。可以說,慎獨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6.伸展個性

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蹈矩是自己成長的最大敵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應成爲我們爲師的座右銘。我想對自己說的是,人云亦云的儘量不雲,老生常談的儘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風”跑。對自己的教學,不要考慮完美,要考慮最有特色。

7.愛在細節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爲教育就是一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裏”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爲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8.海納百川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誰走在我的前面,誰就是我的老師,包括學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師──敬業,博學,鑽研,激情,嚴謹,刻苦等教育傳家寶,已經成爲我們“通向現在和未來美好教育境界的階梯”,把我們引領到當今課程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我心中永遠銘記他們,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時時記得向周圍的教師學習。

9.合作同進

如果說以前的成長靠的是個人奮鬥,那麼新的時代與環境,強調的卻是團隊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沒有合作之心的人,內心是焦躁而絕望的,也不會取得什麼真正的成功。你有什麼樣的情懷,就有什麼樣的處世方式;你有什麼樣的期許,就有什麼樣的行爲。因此,強調個人發展與競爭,一定要依靠環境和夥伴的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以減少由於孤立而導致的個人行爲。

10.海星角色

教育,不變的永遠不會變,改變的必將會改變。創新不是推倒歷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設大廈。回顧過去是有益處的,如果我們對前人視而不見的話,我們身上的獨創性不會很好地保存下來並取得快速的發展。教師要成爲一名真正的審視者、反思者、繼承者,但應當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顆海星的角色──也許這是一種理性狀態。

一路走來,感慨良多。雖然從教18年,但前程漫漫,我將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長的路上,爲自己的生命奠基,爲學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關懷,教育叢書的引領──而這將是我前進的動力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篇5

閱讀了鄭金洲博士的《教師如何做研究》,使我對“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認識和定勢,他認爲個人有四種類型的研究,即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經驗概括和實踐加反思,最適合教師在學校中的研究,應當是實踐加反思型的。因爲,第一,“研究的問題是產生於實際的工作情境中的,並且研究的進程是從實際情境出發,根據實際情境的需要,隨時檢討,不斷修正的。”第二,“研究是教師對自身實踐所進行的有意識的、系統的、持續不斷的探究反思”,“研究過程始終都貫穿着對教師自我反思的要求”。據此,作者給出了教師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種表達形式:教育日誌、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學課例。

對比自己以前一提起研究,就覺得無所適從,因爲總認爲這是專家的事情,自己上好課麼就行了。回顧自己的教育教學,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學後記、教學反思寫過就算完事,而沒有從根本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一批批的畢業,但問題、我一切依舊。現在我明白,應該是問題出現了,把它作爲起點,給自己確立一個目標,鼓勵自己堅持不懈地圍繞這一目標去實踐,去探索,去研究,那樣纔會進步。而成果的表達方式也有很多種,並不需要長篇的學術論文,“教育日誌、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學課例”等其實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教育日誌”這種研究方式中還包括“備忘錄”“描述性記錄”“解釋性記錄”三種形式,通過這些形式來展現的話,我想我不會再爲寫長篇大論而感到頭疼,更重要的是,它會帶給我更多地反思,幫助我更好地解決問題,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然而要使自己不斷成長,我清醒的認識到並非寫一些教育日誌、教育反思、教學案例就認爲自己在真正研究了,我覺得更關鍵的是要讓自己學會反思,提煉出有效的方法,再進行實踐。學會思考,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參與,不斷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學會質疑,在教學實踐中找出自己的困惑。

研究中要找問題。選擇一個我們在教育學生當中感到非常困惑的問題,如:低年級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等等,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教師去探索、去研究。

教師不能僅僅用知識,更要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精神去工作,教師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對問題的選擇要小、實、活。當然,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有大有小,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總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實不宜虛,宜活不宜死。就是說應儘量選擇小課題,以小見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題小做,浮光掠影,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不選擇抽象空泛的問題,要隨着改革的發展靈活選題,也可以根據實際研究需要對原課題的內涵做適當調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變。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只有不斷爲之努力,纔會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讀書教育書籍心得篇6

偶然中在博客裏看到了一本好書《好教育好人生》,這是北京師範大學肖川教授從他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教育的使命與責任》和《教育的情趣與藝術》四本書中精選出一百來篇編成本書。

收錄在這本集子中的文字表現出作者對歷史、社會、人生和教育問題的明睿洞察,對教育理想的熱切追求,對人類不滅良知的深沉呼喚,對人生當有境界的祈望與希冀。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爲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爲自由社會培養人”,成爲本書的主線和靈魂,字裏行間彰顯出作者力圖用熱忱與真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護正義與光明的良苦用心。

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對原來我們固有的思維和做法進行了批判,也給我們今後如何更好地從事教育指明瞭方向。思想即行爲。我們的教育教學計劃有很多,關鍵是我們的思想定位是什麼,願用肖川先生文中的三句很有啓迪的話與大家分享,同時也是勉勵自己,促進學習與提高。

第一句:一個不難確認的真理是:任何一個學習者,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或者懷疑所學知識的價值,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相反,好教育要着力培養學生對自己學業成敗的責任感,學會放棄,能夠放眼未來,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