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多篇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多篇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篇1

李建軍,一個普普通通的記者,在別人的生命陷入危機時,他挺身而出,以年僅28歲的年輪譜寫了一曲壯麗的人生。他有他的夢想,他有他的熱血,他有他簡單而又淳樸的愛心,而現在,他卻無法面對親人,無法實現希冀,無法揮灑豪情,無法書寫人生。但他的整個人生,卻是以神勇的壯舉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李建軍的事蹟被媒體披露後,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們爭相傳頌他的義勇之舉,無不爲他的行爲大加讚賞。在人們廣爲追求物質條件的當今社會,仍然還有這樣能夠見義勇爲、挺身而出的人,已經太少了,而他,作爲普通的記者,他卻能夠做到,在關鍵的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生命於人而言,是最崇高的,我們可以放棄這,放棄那,而對於生命,從不輕言放棄。然而,在緊要危機關頭,我們沒有任何機會細細思考,但我們可以在瞬間作出決斷,這樣的選擇只有一次,也只有一個,當別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李建軍可以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若換成你、我、他,則又會是怎樣的決斷呢?所以,我爲他的勇氣深深折服,也被他的行爲深深打動,對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當我學習他的事蹟後,我無不爲他的義勇之舉而發自內心的感動。

在清點李建軍遺物的時候,人們在他的口袋裏發現了一沓名片,一個採訪本、一個u盤和一支筆。這幾樣簡單的行頭,是他爲新聞事業奮鬥的見證,也是他英雄背影的寫照。我相信,這個縱身一躍的身影必將在人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這個生命的定格必將在今後閃耀着奪目的光芒,照射着每一個爲事業奮鬥前行的人。他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也還有許多心願未了,他走得太匆忙了,甚至沒來得及脫下毛衣和鞋襪,更不能和白髮雙親告別……就這樣,帶着遺憾無聲地走了。生命最完美的演譯是延續靈魂送出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誠意是捨棄自身置換他人。死去的人,他是真的永生了,而活着的人,承載了他的靈魂。

李建軍同志在深秋時節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救人,在生死考驗面前,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英雄讚歌。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作爲一個公民,更是作爲一名記者的道義與責任,爲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學習李建軍同志無私無畏、捨己爲人的高尚情懷,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的進取精神,堅定信念、牢記宗旨的思想境界。體現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學習榜樣,化悲痛爲力量,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告慰英雄。

我們要以李建軍爲榜樣,忍住悲痛,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踏着英雄的足跡,立足工作實際、崗位實際,爲全面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努力工作、踏實工作。今天,我們學習他,就是需要我們在挫折中奮鬥,在逆境中崛起,在悲痛中振作,我們教育系統每一位教育工作人員要堅決按照各級黨委政府的要求,繼續發揚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百折不撓的工作作風,以英雄爲榜樣,以英雄精神爲動力,圓滿完成本年度教學目標任務來體現向英雄學習的成效,來告慰英雄的在天之靈。

學習李建軍就是要學習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崇高風範,把“不顧個人安危、無私奉獻、勇往直前”變成自覺行爲,尤其是教師隊伍中的廣大黨員幹部要無愧於職務職責,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對得起黨和國家的關懷;學習他立足平凡崗位,爭創一流業績的進取精神。通過對李建軍英雄事蹟的學習,我和其他老師一樣,都被他那崇高精神所感動,李建軍身上崇高的精神和品德,不僅體現了英雄魅力,更體現了人格自身的魅力。我要做德才兼備的教師,關愛生命,關懷學生

二、英雄的力量激勵了廣大教師對學生的深切關愛。

縣委書記王樹華作了深切而重要講話,這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英雄的沉痛追思和敬仰。李建軍事蹟是對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最好的鼓舞和激勵。王書記在報告會上的講話鼓舞了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必將指引和激勵我縣廣大師生把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習搞得更好。育才雙語學校報告會上明確發出了向英雄學習的強大號召,強調在全校積行動起來深入宣傳學習李建軍英雄事蹟,在學習中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就教師自身價值觀、教育觀寄予了殷切希望,對全校教育工作者幹好本職工作等各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對我校教育持續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世界上有一種力量,看不見,聽不着,卻可以打動人心,感化世界。在關鍵時刻不計個人安危,把他人生命放在第一位,李建軍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支撐這些行爲的愛心就特別可貴,也特別值得提倡和學習。他用生命演繹了愛的真諦,如果缺少愛心,就如同生活在無味的沙漠中。愛心是那樣寶貴,現在又有短缺的趨勢,所以李建軍顯得可貴,他的確是我們的楷模。李建軍生命雖然短暫卻又久遠,他不顧個人安危,他把“他人生命高舉於自己生命之上”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在別人生命受到威脅時,他奮不顧身跳入湖中,自己卻永遠不能再回來了,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精神激勵了當今一大批的優秀教師。他的精神更加難能可貴。與許多典型人物有所不同的是,他給予人們的,並不僅僅是一種感動,而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的啓迪。學習他英雄的事蹟,教師的“亮點”就是一些平凡的“堅守”精神: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追求,堅守自己的師德,堅守自己的信條。教師學習他就是“爲人師表,品德高尚、無私奉獻”,我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更要深刻地領會學習他精神的精髓所在,作爲新世紀的教育者和建設者就應該有這樣的精神。如果更多的人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學習他,就要“師有愛心,盡職盡責”,作爲一名教師,師魂的鑄造是職業人生意義的見證。李建軍的人生故事和英雄事蹟,是昌樂全縣教師學習的`楷模,更是一種時代的精神和象徵,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下來的民族之魂,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公民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我們的教育事業和學生上,在這就要求我們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

三、要愛崗敬業,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李建軍的英雄事蹟告慰我們廣大教師在今後要更進一步把“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無私奉獻”作爲教師一生追求的永不停息的最高境界和價值取向。

對新時期師德精神的內涵要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要契合師德建設的實際要求,也符合廣大教師的人生價值追求,使廣大教師更加明確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養、提高教書育人水平的努力方向。要從敬業(社會責任)、勤業(治學態度)、創業(創新精神)、樂業(道德情操)等方面強化人民教師的師道。作爲教師,要自覺養成良好的師德師風,愛崗敬業、勤奮好學、嚴謹治學,以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來感染學生,言傳身教、思想育人、榜樣帶人,爲黨和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樑之才,愛崗敬業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和稱號。其實,我們的身邊就有無數個優秀教師,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着當代教師的精神道德風尚:看看我們的周圍吧!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老師,在教學第一線默默耕耘着的老師們,意氣風發,你追我趕的年輕一代……,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學習的結果。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實際行動學習他。我們學校奉行愛心教育,努力讓每一位學生擁有一個快樂,自立,能夠張揚自己個性,那就需要我們用愛心教化人格,細節養成習慣,從而使我們的同學們懂得愛自己,自立自強,愛他人,尊重關愛,愛生活,樂觀開朗,愛集體,勇擔責任。他的精神意義在於爲我們展示了一位普通工作者的精神光輝,它讓我們看到了教書育人的崇高與神聖,讓我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浪潮中找到了精神家園的方向,讓我們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相信以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會涌現出更多的像李建軍一樣“平凡”的人,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更堅定的信念。

作爲教師中的一員,我一定要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等師德的具體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嚴謹的治學態度,以良好的自身修養教育、感染、培養學生,更要用心感受、在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成爲最受學生尊敬和最值得學生信賴的人;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做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優秀教師。

英雄去了,但他的靈魂還在,他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裏,作爲活着的我們,更要堅守崗位,做好每一件事,讓我們替英雄去把他的每一個願望變成現實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篇2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一個社會承載着一個時代,時代在變遷,社會亦隨着改變。人類作爲影響社會發展的最大羣體,人類的言行舉止都影響着社會的發展。

社會是我們大家共同生存的大環境,它需要的是人們的真、善、美,而不是假、惡、醜。在這個金錢與權力交織的社會,作爲一個80後,對於現在的人類羣體,我最深的感觸就是現在的人們變得冷漠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淡了,金錢味濃了,許多人的人性恍若由一個“小家碧玉”變成了“土豪金”,不再單純可人。

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但是現在的社會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某某地某某人好心把一位摔倒在路旁的老人扶起來反而遭到誣陷,被老人的家人誣陷成肇事者,就連今年的春晚都上演了這樣的“好戲”!所以現在就流傳了路邊扶老人的一些笑話,一隊國小生放學回家的路上發現有一位買菜的老奶奶暈倒在路上,這一隊孩子中只有一個小孩跑過去扶老人家,其他小孩着急地說:“擔心騙子”。那小孩子居然會說:“不怕,我家有錢,我敢扶,不怕她騙”。因爲人們這樣的心理,所以就算在路邊有人是真的摔到,一般人都不敢去扶,只有開寶馬的人去扶,而且扶起

之前還要拍照。發現地溝油祕密的記者被殺身亡,死時身上被刺了十幾刀!外企工作人員地鐵站暈倒半個小時無人扶起,導致延誤治療時間失去了年輕的生命。除了這些實例,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問題:小偷、騙子等的猖狂與放肆都值得人們好好的反思自己的人性與良知何在?是否人們變得懦弱、膽怯了?是否在面對邪惡行爲的時候人人都會選擇的是明哲保身。

雖然某些人的某些行爲給人們帶來了打擊,但是我們也要堅信:世上還是好人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鼠輩。我一直都崇拜敢於與黑暗與邪惡作鬥爭的人,而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也是很多的,雖然發現地溝油的記者被殺身亡,但是他的作爲給人們帶來了正能量,現在仍然有許多正義的記者與他身前做着同樣的事情。除了他們也有許多這樣的人存在,這些人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爲迷失的善良點亮了迴歸的路。

前不久,在我身邊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那天,我的一個同事和他的家人去寨落街上辦事,剛剛走到河邊的時候看到一箇中學生被二十幾個社會上的小混混追打,那些小混混的手段非常殘忍:拿起木棍、磚頭、石頭直往那個學生身上砸去,那個學生忍不住疼痛都調到河裏去了他們還不放過他,又把他從河裏抓出來拳打腳踢。旁邊圍觀的人雖然很多,但是缺沒有一個站出來爲那個學生說一句話,有的人還說:“肯定是他先幹了什麼壞事情,所以人家才這樣對他”。我的這個同事一直都是個心地善良的人,看到這樣的事情他甚至都還沒有考慮到他帶有自己的妻子和兒{見義勇爲的文章}。

子,就急忙衝到那個學生的面前擋住那些人,他站在那裏的時候那些人還想來打那個學生,他就大聲說:“再打就要出人命了,不要打了”,那些人看到有個大人站出來說話就罵罵咧咧地走了。他的妻子回到學校告訴我,當時她怕極了,她害怕那些人傷到我們同事,也怕那些人來傷害她和他們的孩子。她說如果真的這樣的話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的心裏找到了許多安慰,我也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好人太少,而是我們沒有遇見,這樣的人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其實,見義勇爲需要的只是勇氣與擔當,在邪惡的面起我們都應該挺身而出,如果大家都不在畏懼邪惡,那麼我們任何人都可以爲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正能量,把我們的社會鑄成愛的天堂。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篇3

前不久,在我的身邊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

一個星期六的上午,我正在家裏做作業。突然,外面傳來了一陣喊聲:“捉小偷呀,小偷搶我包啦……”我站起來,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瘦矮個子的中年男人手裏緊攥着一個女士挎包,向着居民區南方的公路跑去,她的後面跟着一位阿姨緊追不捨。我心想:“如果讓這個小偷跑掉,那麼,不僅阿姨的包被搶,而且這個小偷更會得意忘形,繼續去偷他人的`東西;如果這位阿姨追上小偷,小偷在情急之下,可能會對阿姨的安全構成威脅……”怎麼辦呢?我又一想,自己站在高處,幫助阿姨一道喊,肯定會有人幫忙的……於是,我便躲在窗簾後面大聲喊道:“捉小偷啦……捉小偷啦……”這時候,從小偷的左側跑出一位高個子叔叔,一個箭步搶到小偷的前面,擋住了他的去路,周圍的羣衆也都聞訊趕來,將小偷逮了個正着……

看着眼前的這一幕,我心裏激動不已,不只因爲自己也在暗中進了一份兒力而感到高興,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爲我看到了在這個社會裏見義勇爲的人還很多。是呀,當我們大家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是不是都能見義勇爲呢?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努力去爲他人着想,那麼你的生命就很有價值——見義勇爲不正是如此嗎?所以,我最欽佩的一種行爲就是見義勇爲。當然,我欽佩的還不止這些……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篇4

世界上最該讓人敬畏的是什麼?是生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以生命爲賭注,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的“見義勇爲”是對見義勇爲片面而盲目的解讀。雖然見義勇爲的“英雄譜”上鐫刻的每個英雄名字都散發着一道道的道德光芒,但這背後卻常常隱藏着許多不爲人知的悲劇:看到有人偷竊女同學的揹包,19歲的大學生秦佔豐衝上前抓小偷,結果被連扎3刀不幸身亡;11歲的國小生曹楊,因爲見義勇爲去救一個落水的同學,不幸溺水身亡;高三學生程乾,在學校門口因見義勇爲被刺,刀捅中胸部死亡……那麼,“見義勇爲”,到底爲還是不爲?如何爲?

魯迅說過:“無謀之勇,非真勇也。”在我們的社會裏,應當在弘揚見義勇爲精神的前提下,大力倡導“見義智爲”。那麼,何爲“智爲”?筆者認爲,所謂“智爲”,應該是以生命爲本,自衛自護,量力而爲。20見義勇爲800字高中作文年,四川達州市郊蓮花湖景區,有一女性不慎墜湖,28歲的吳波立即潛水救援,但由於對方太重,無法將其救起,他爲求自保而最終選擇了放手……救人是爲了讓更多的人活着,當施救者發現有人落水需要救援的時候,沒有半點遲疑,入水救人,這就是義的力量。在救人的同時力求“自保”,面對“也會把命搭進去”的險情,選擇“放手”,這樣的放手並不代表軟弱,而相反代表着他們堅強立於世,代表責任扛於肩。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匹夫之勇也。而救人之命不應逞匹夫之勇,應理智救人,不要因爲救人而釀成更大的悲劇。

從爲救集體的羊羣而遭凍傷截肢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爲撲救山火而犧牲的少年英雄賴寧淡出中國小課本,到《中國小生守則》擬刪除“見義勇爲”,並不意味着“見義勇爲”不應該成爲未成年人學習的榜樣,它更多地告訴我們,見義勇爲不再是一種標準、準則,它更應該作爲一種價值觀存在:量力而行,見義智爲。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篇5

“見義勇爲”,曾是大家膾炙人口的一個詞。如今,卻已漸漸淡漠了。“哪有少年不輕狂”,有時,我也想見義勇爲啊!

“哪有少年不輕狂”中“輕狂”並不是指少年蠻橫驕縱,而是熱血!曾幾何時,讀書看報知道哪位烈士因爲見義勇爲而爲國爲民捐軀了。十分羨慕,說以後也要這樣;曾幾何時,知道那些因爲見義勇爲而慘遭兇手的新聞,卻又暗自搖頭,誰不想見義勇爲啊!

十月黃金週,我坐車去圖書館看書,途中遇到了盼望已久的事。

哪怕已是金秋十月,午後的驕陽依然十分驕橫,散發着難擋的酷熱。苦等了半個多小時,苦在心頭的我們翹首以盼的公交終於慢慢悠悠的駛來,大家看了都不禁抱怨,“十月一大家都出來旅遊,我們青島還是旅遊城市,公交卻如此之慢,這真‘對得起’人們啊!”身旁一正義感富足的青年嘆道。我聽到也暗暗點頭。

公車上人擠人,擠死人啊。我那被太陽烤的“意亂情迷”的大腦一激靈:身後的一位彪形大漢正把那賊手伸向一位女士的包內。我見了,就像立刻制止。不料,他一回頭,瞪着我做出口型:別管閒事!還揚起了另一個碗口大的拳頭威脅着我。我見了,情不自禁的後退一步,卻覺得這一幕有點熟悉……

“小l,快看新聞:公交上一小夥因爲制止他人行竊,被一頓胖揍,現場卻無人制止,小偷猖狂下車。”“不會吧!媽,現在人怎麼這樣!不是號召見義勇爲學雷鋒嘛!要是我在現場我肯定跟那小夥一起。”我皺着眉頭大義凜然地說。“可別啊!你見了這樣的事,你可千萬別管。出了事,你讓我和你爸怎麼辦?”媽媽扭過頭對我關切又着急地說。“正好,你倆再給我生個妹妹,你們不就想要個女兒嗎……”

正在回憶卻被一聲大喝驚醒“拿開你的走!”之間剛纔一起上車那位青年也看到了那位大漢,大聲喝止。只聽“嘭”的一聲悶響,那位大漢一拳擊倒了青年。旁邊人連忙閃開。“還有誰?”他囂張地說。車到站時,他大搖大擺的囂張的下了車。旁邊的乘客把青年扶起。失主對他說了聲謝謝後也匆匆下車。

其實我也想見義勇爲,但是因爲實力不夠而退縮。那位青年的做法毋庸置疑是好樣的!但是圍觀羣衆中真的沒有學過武術或身體健壯的嗎?這卻不一定。而那位失主的做法也着實令人心寒,只說了聲謝謝,也不帶他去醫院檢查,這是對的嗎?答案顯而易見。

在這,我以我這綿薄之力向大家發出號召:人們應該充滿正義,學雷鋒做好事,碰到這種事大家一起動手他一定不會還手。因爲寡不敵衆嘛!大家也應該感謝那些幫助自己的人,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就不會“想見義勇爲”,而是“做見義勇爲”!

見義勇義心得體會篇6

立春時節,乍暖還寒,有這麼兩位“80後”小夥,給了我們新年的第一份感動,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爭分奪秒,換取了一幢樓居民的平安。他們的善舉猶如一股暖流,感染着我們每一個人。他們是救火英雄——殷繼偉和袁洲。

2月3日夜裏11點多鐘,鹽城市建湖縣一小區內一戶17樓的居民家起火,樓內的居民紛紛逃生,濃煙很快封鎖了整個樓道。這時,隔壁樓的兩位男子殷繼偉和袁洲發現火勢較大,有可能困住逃生居民,於是他們徒步爬上17樓,挨家挨戶敲門,最終將16層的兩位腿腳不便的老夫妻背了下來。因爲被濃煙嗆得太久,加上體力透支,他們暈倒在地,後被送醫救治,殷繼偉在重症監護室一直到5日上午出院。

17樓一居民家冒出熊熊大火

事發小區名叫京城國際小區,位於建湖縣城。“當時所有人都在睡夢中,突然,小區樓下傳來陣陣嘈雜聲,有人在呼救:24號樓17層失火了。”據小區居民介紹,當時起火的人家兩邊窗戶都冒出熊熊大火,火勢非常大,“這樣一燒,這個家肯定被燒光了。”

很快,有人掏出手機撥打了119,但大家也擔心失火的那家人,如果家裏有人,恐怕此時非常危險。在119趕到現場前,居民們看到,有兩位男子衝進了樓梯過道,挨家挨戶敲門提醒注意安全。

這兩位男子是殷繼偉和袁洲,兩人是朋友,當晚一起到23號樓的另一朋友家吃晚飯,正好看到了起火,於是下去看個究竟。“朋友的妻子幫我們做了蛋炒飯,剛坐下幾分鐘,就聽到外面有呼救聲,通過窗戶還能看到外面有一片火苗。”袁洲說,救人是他當時的第一想法。

“發生火災的是24號樓,就在隔壁。我是建湖本地人,對路線比較熟悉。”殷繼偉說,因爲考慮到失火,不能使用電梯,他和袁洲到達24號樓時,是徒步爬上去的。他們很快從樓梯口進入了大樓。當朋友發現他們時,兩人已經快速進了樓道。

挨家挨戶敲門疏散居民

殷繼偉和袁洲首先到達發生火災的17層,找到失火人家,發現裏面的人已經逃出,便想方設法滅火。“我們當時的第一想法是撲滅火,不讓火勢蔓延。”袁洲介紹,幸虧火勢不嚴重,他們分工協作,找到自來水滅火,在控制部分火勢後,發現濃煙四起,他們開始挨家挨戶敲門疏散居民。

“當時從17層到14層,都被濃煙籠罩着,加上照明工具毀壞,都是漆黑一片,我們只能根據聲音辨別。”殷繼偉說,每層樓都敲門確認,在16層有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還在睡覺,並不知道發生火災。

當時,殷繼偉和袁洲叫醒兩位老人後,立即帶着老人下樓,剛下了一層樓的時候,發現老爺爺身體不便,不能獨立行走。於是,兩個人就一人揹着一位老人下樓,直到一樓,他們又再次返回現場。

“具體我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了,17層往下每一戶都確認,是否還有居民在裏面。”袁洲憨憨一笑,“後來我怎麼去的醫院,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