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1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議中不止一次地論述過“手”對於一個人思維的促進關係。在第28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即給我們指出:兒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條“動手和智慧”中,蘇霍姆林斯基進一步闡述了他關於勞動促進智育的觀點。

在這一條建議裏,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動手的勞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當然,他在這裏的動手可不是一般的、隨便的勞動,就像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一樣,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與動腦的動手勞動,對思維的促進是沒有什麼幫助的“他們的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出體力勞動能量的器官,而遠非一種創造的工具” 針對許多老師(包括家長)總擔心孩子從事勞動而耽誤了寶貴學習時間的情況,他說:雙手無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幹一樣,這兩種做法對於少年的智力發展是同樣有害的。他說,在人的大腦裏,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這些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麼大離的這些區域就處理沉睡狀態。在間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麼它們就永遠不會覺醒了。爲此,他主張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通過孩子們動手,使他們瞭解了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鍛鍊了他們的思維,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推測能力。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2

暑假期間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書中用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後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啓發。現在我就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教學中應該怎麼做:

一、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他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就會充滿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爲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能放棄,絕不能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而要達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尊重他們,關懷他們,讚美他們的每一個進步和成績。

二、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探索欲,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想如此做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我都講了好幾遍了,學生怎麼還不會呀"這種情況了。因爲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有時會忽略學生能過理解什麼、應該理解什麼。教師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以此發現學生存在的阻力與困難,引導學生客服困難並解決問題。學生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會真正的掌握的牢固,真正成爲他們的財富。

三、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能把握住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在學習過程中"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學生不在少數,注意力不集中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備感頭疼的問題。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要想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就應該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並使他們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一種自豪感。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條建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有一定的困難。我們教師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儘量選擇生動活潑、與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鼓勵和少批評等方法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等等。

以上是我在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時所獲得的一些粗淺的體會,我要努力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提升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帶領學生們共同進步與發展。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3

在閱讀教育類書籍時,經常看到一個響亮的名字——蘇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經典名句,可從未真正靜下心來閱讀過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剛好遇得一本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它真是一本好書!

其中一篇文章《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提到,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就應成爲教師的精神需要。

《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後,我真的觸動很大。我也常抱怨沒有時間,每一天早早到校,很晚才離開學校。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問題,已有點應接不暇,還要忙着生活中瑣碎的事情。正當我看不清方向時,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答案——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爲什麼那麼多優秀教師,課堂上總是那麼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不管學生出現什麼突發事件,他們都能巧妙引導,讓課堂因生成煥發精彩。想想自己的課堂,也做了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但課堂上卻總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費力。這才恍然大悟,優秀教師是平時的點點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練,借鑑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用一輩子來備課,而我只用課前的幾個小時來備課,“書到用時方恨少”,效果當然不一樣。

一位優秀的高級教師曾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爲優秀教師的”。讀書能夠提升自己的教育的愛心和社會的良心。這是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有人說‘沒時間讀書’,關鍵還是他不想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那就是喜愛讀書的精神。”

讀書吧,讀蘇霍姆林斯基,你會感到教育能夠一生追求。老師們,你不讀書,怎能讓你的學生與書爲友?讀書吧!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4

感謝工作室提供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讀完以後倍感親切、深受啓發。書中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像一面鏡子,給人啓迪,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現在我就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學困生轉化的幾點做法:

一、心存關愛,尊重信任

學困生一般都有比較嚴重的自卑情緒,與老師和同學在思想感情上有較大的距離。在教育中,儘管有時教師爲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並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願違,收到相反的結果。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考慮孩子的自尊心。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爲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穫。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他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就會充滿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爲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能放棄,絕不能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

因此,教師必須在生活中熱情地關心學生,耐心地幫助學生,課堂上,鼓勵他們回答,並及時加以表揚,使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克服畏難情緒,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二、轉變角色,正確引導

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抱怨:“這道題我都講了好幾遍了,爲什麼你還不會做?”事實上,不能完全責怪學生,我們在講解時,有時忽視了學生應該理解什麼,在思考過程中應達到什麼目的。那種認爲把教學內容講得越清楚,越明白,學生的問題就會越少,他們的知識就會掌握得越牢固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好老師決不會越俎代庖地替學生解決難題,他們對學生的關心首先表現在讓學生明白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是什麼,要想克服困難,不僅僅需要孩子們集中極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們付出極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識,不僅僅要在學生面前揭示教材內容的本質,而且要教給學生怎樣思考,讓他們獨立地自覺地深入到教師的詳細講解中來。

“無論一個兒童感到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爲他的快樂的源泉。語言應當進入他的精神世界,成爲他個人的財富。”從書中我也深深地領悟到,我們教師要重視自身角色的轉變,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當有些知識在學生中有人瞭解,有人不懂時,教師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學習落後的兒童,我們在幫助他們時,不是直接給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導他去自己尋求答案,使他學會思考。

三、調動情緒,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麼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任何一堂課,只有先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纔會讓他情緒自然高漲。學習興趣是學生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在學習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備感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學困生的思想特別愛開小差。

教學中,我們可以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除了讓學生舉手發言以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動筆練習等形式,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取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目的。除此之外,“一隻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方式逐漸過去,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爲最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製作課件,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的音樂背景,妙趣的益智遊戲,會把學生帶入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會學、願學和樂學。在問題的設置上,還要適當降低要求,低起點,小步子,從而使學困生逐漸進步。

書中說道:“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慾望,而且還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因爲這種成功的情感體驗會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促進學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成爲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

四、加強閱讀,養成習慣

“許多學生之所以掌握不了知識,是因爲不會快速而用心地閱讀,不會邊讀邊想。”“讓學生變聰明,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知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點滴的積累。只有當閱讀成爲一種習慣,面對書本,學生才能夠細細地品味,深入地思考。學困生成績提高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不愛閱讀,不會閱讀。閱讀過程中什麼也無法領會的學生,實質上是不會邊讀邊想,而這恰恰不能稱爲用心地閱讀。

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激發閱讀的興趣。當兒童產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其次,還要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教師要求、鼓勵學困生多讀書,開展多種讀書活動,鼓勵學困生參加,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穫。如:讀書彙報會、好書交流會、閱讀欣賞課等等。在多彩的讀書活動中,讓學生感到讀書的樂趣,讀書的收穫,把讀書行爲從需要外在的刺激轉變爲內在的需求。“把每個學生引導到書的世界中,培養他們熱愛書籍,使書籍成爲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燈——這有賴於教師,有賴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什麼地位。要使課外閱讀成爲學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須讓他們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豐富,確信你今天沒有重複昨天說過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還得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學生的讀書行爲。只有熱愛讀書的老師才能培養出熱愛讀書的學生。教師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熱愛讀書、勤於讀書的榜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以上是我在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時的一些粗淺體會,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思想,還有待於往後的精心閱讀、細細品味。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呵護孩子幸福的童年。

關於《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5

又要寫讀書心得了,最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這本書之初,我是門外漢。讀完整本書,我開始對教師這份職業感到從未有過的敬佩。看完全書,我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想法:

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作爲老師,也許應該有這樣一個信念——我需要讀書。書讀多了,心胸也就寬闊了;書讀多了,眼界也就跟着作者擴展了;書讀多了,心也明瞭。

我們要關心兒童身心的健康。我們都做過孩子,我知道那種渴望被關注被關心的心情。我小的時候,不管生病與否,不會請假不去上課。孩子們都有啓蒙早晚的問題,因此班級學生自然會存在參差不齊的學習能力,作爲老師的我們該怎麼做顯得很關鍵。自尊這個東西,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實實在在的存在。

我們要學會去讚美孩子們。在學校裏,學生聽的最多的是批評,看的最多的也是教師怒髮衝冠的樣子。凡受過讚美的人,都曾感受到甜蜜,相較於受人指謫,人們從心底裏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到他人誇獎,大人都如此,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學生呢?學生需要通過表揚來豎立自己的自信心,體驗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價值。不管是差生,還是優秀生,都是需要表揚,也渴望受到表揚的。特別是差生,如果能多一些肯定,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他們的信心會慢慢恢復的,學習,多少是會好一點的。我們教師應該多讚美學生,讓學生的心裏充滿陽光。

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