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第一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大泊中心校沈春華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問題不管對於教師來說還是對於學生本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而關鍵的問題,因爲沒有學生的腦力勞動,就不可能有他的發展,也就談不上教育的技巧,因此,蘇霍姆林斯基用了兩個章節來談。他主要是從課堂上來對教師提的建議的。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腦力勞動素養決定着學生的腦力勞動的素養。

在課堂上,學生對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這裏面儘管學生有其自身的動機所在,但教師的引導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的勞動素養乃是教師的勞動素養的一面鏡子。”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看出學生的腦力勞動如何並適時地進行引導,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而要想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須對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瞭解,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纔有精力去顧及學生,纔會根據學生的腦力勞動情況而隨時自己將要採取的措施。

二、要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爲學生自己的知識。

何爲掌握知識,如何是將教師所講的內容或課本上的知識原封不動地裝入學生的腦袋,那不叫掌握知識。“讓事物和事實現象和事

件在一定童話上成爲少年學生自己的東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識是他的智慧努力的結果。他就能獲得並同時運用這些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思想的自由,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真正領會知識其實質。特別是對於那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我們更是要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並認真分析他們是在哪個思維點了斷了線,我們要想方設法地幫他結上。

三、關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問題。

儘管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但我們必須要關注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因爲抽象思維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持續發展的一條必以之道。有些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比較好,而到了高年級學習卻落後了,“這正是由於沒有藉助抽象思維來發展他的頭腦所造成的可悲後果。”“要使學生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而脫離開具體的東西。”要想使學生脫離開這具體的東西,必須建立在對事物、事實和現象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理解的識記和在此基礎上的概括對兒童來說都是有害的。

四、關於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問題。

首先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現在用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不合適的運用,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是有

害的。“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地追求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過度興奮,這時教師不得不提高聲音,壓倒學生的喧鬧聲,學生就會更加興奮。其次,教師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因爲這關係到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及在頭腦中的保持,同時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東西之間的內部的深刻的聯繫——這是激發興趣的奧祕之一。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用了一個比喻,把課堂的教學活動比作是師生建立的一座高樓,當教師將新的知識這塊磚遞到學生手上的時候,學生應該知道放在哪個位置,並且它還應該站在遠一點看看,這塊磚與上一塊以及整個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將這塊磚(新的知識)放好。要將已學過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一個工具。

五、關於知識的鞏固問題。

有些教師認爲,知識的鞏固就是重複,因此,做過的題還要反覆做,背會的課文還要反覆背,會寫的單詞還要寫上十遍二十遍。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對複習課越來越反感。“如果我們確知全體學生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某一教材,那就既不用着再佈置課後去學習它,又用不着以其他方式去複習它。順便指出,檢查家庭作業常常進行得沒有趣味,正是因爲它是機械地重複早已不止一次地複習過的東西。”

第二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捧讀此書,不由自主的有一種感覺,一位慈祥,睿智的長者,坐在你的面前與你聊天,他的豐厚學養,他的理論,他的實踐,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滿慢滋養者你的心靈,提升你的智慧。這時候,大師的形象依然模糊,但是大師的指引卻是那麼的具體。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實際的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這本書的主要思想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智育問題提出了建議以及論述教師協調各種教育力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方法。注重用書籍去影響學生的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現在用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不合適的運用,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地追求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過度興奮,這時教師不得不提高聲音,壓倒學生的喧鬧聲,學生就會更加興奮。其次,教師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因爲這關係到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及在頭腦中的保持,同時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東西之間的內部的深刻的聯繫——這是激發興趣的奧祕之一。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用了一個比喻,把課堂的教學活動比作是師生建立的一座高樓,當教師將新的知識這塊磚遞到學生手上的時候,學生應該知道放在哪個位置,並且它還應該站在遠一點看看,這塊磚與上一塊以及整個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將這塊磚(新的知識)放好。要將已學過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一個工具。

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帶着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

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例如,有些孩子上課愛說話,有些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有些孩子不願意聽課,其實在抱怨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讀了這本書,我們不妨仔細地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的課備得充分嗎?我們的課堂是不是激發了每一個孩子的探索知識的慾望?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這麼想想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所設計的每一堂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是令人嚮往的,師生互動的,氣氛熱烈的,和諧積極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雖然我知道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付出努力來設計探索,有時候可能不會那麼盡善盡美,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努力,我們應該真正動腦筋來設計我們的課堂,那麼我們的抱怨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少了很多。

在“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條建議中,那位歷史教師的話讓我記憶深刻,“對於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身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多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突然之間,我明白了爲什麼有的老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所以,讀書吧!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要把書當成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實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能在書本前坐下來,深入的思考。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師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在閱讀中享受教育的樂趣,找到思考的快樂。

第三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前段時間,我閱讀了由前蘇聯作家——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的《給教師的建議》。書中談到了100條建議,從多個角度對如何當好一名教師進行了闡釋。

本書第一條“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中,提到這樣的問題:爲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該問題後,直接了當地從教師的角度做了解釋:這是因爲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實際上,蘇霍姆林斯基在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孩子沒有智力差別,沒有優劣之別,有的只是我們老師的教育方法的區別。

這就要求我們要尊重每位學生的特異性。在書中,蘇霍姆林斯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又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當儘可能地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應該成爲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還表現在教師教學的“因材施教”上。而要做到此點,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瞭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並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爲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 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纔會“點燃起成爲一個好人的火花”。

此外,書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如作者談到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的問題,教師採取的措施是:“輕輕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雙手,把他從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獨木船上引渡到全班學生乘坐的認識的快艇上來。”從教師採取的態度,輕輕,獨木船等,可以看到教師是多麼注意運用巧妙的手段來教育引導學生,同時既體現對學生的理解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集體教學中,教師的如此舉動對促進良好的師生互動和情感建立是多麼重要。

又如,作者在談到關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時說,“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細細琢磨,作者的策略在今天的教學中,也顯得如此正確。的確,我們應該讓兒童成爲第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從中需要教師的不斷扶植和鞏固學生的這種願望。兒童天生具有好奇、好問、好探究這一特性,教師要努力扮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們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

第四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1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部力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並論述教了師如何協調各種教育力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方法,讀這本書,不僅瞭解了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使我逐步接觸和領會了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

捧讀此書,不由自主的有一種感覺,一位慈祥,睿智的長者,坐在你的面前與你聊天,他的豐厚學養,他的理論,他的實踐,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滿慢滋養者你的心靈,提升你的智慧。這時候,大師的形象依然模糊,但是大師的指引卻是那麼的具體。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實際的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一百條建議之首便是作者在反覆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瞭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裏,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要個別對待.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麼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爲什麼在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差生等級?

爲什麼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麼也學不會,現在我終於明白原來我沒有在備課會考慮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麼,沒有因人而異,爲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使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原來就因爲我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解決了我初爲人師的困惑。

二.他要求我們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智慧。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秀經驗,取得他們的優秀信念,深入思考優秀教師的經驗,將有助於我們看到: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要取得某種結果,都取決於哪些因素。

讀到這些建議,突然很懊惱自己的消極,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

理。曾經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己,但是現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爲什麼不能在閒暇之餘讀讀手邊的書,爲什麼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爲什麼不能在晚上清閒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蘇霍姆林斯基的諄諄教誨讓我茅塞頓開,他書中那個用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的歷史老師也讓我領悟到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妙,我終於明白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帶着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三.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現在用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不合適的運用,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地追求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學生過度興奮,這時教師不得不提高聲音,壓倒學生的喧鬧聲,學生就會更加興奮。因此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是一項藝術。用得好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用的不恰當,反而適得其反。

四.教師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因爲這關係到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及在頭腦中的保持,同時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東西之間的內部的深刻的聯繫——這是激發興趣的奧祕之一。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用了一個比喻,把課堂的教學活動比作是師生建立的一座高樓,當教師將新的知識這塊磚遞到學生手上的時候,學生應該知道放在哪個位置,並且它還應該站在遠一點看看,這塊磚與上一塊以及整個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將這塊磚(新的知識)放好。要將已學過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一個工具。

五.這本書同樣給教師對學生進行智育培養提出了建議以及論述教師協調各種教育力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方法。注重用書籍去影響學生的心靈。例如,有些孩子上課愛說話,有

些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有些孩子不願意聽課,其實在抱怨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讀了這本書,我們不妨仔細地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的課備得充分嗎?我們的課堂是不是激發了每一個孩子的探索知識的慾望?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這麼想想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所設計的每一堂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是令人嚮往的,師生互動的,氣氛熱烈的,和諧積極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雖然我知道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付出努力來設計探索,有時候可能不會那麼盡善盡美,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努力,我們應該真正動腦筋來設計我們的課堂,那麼我們的抱怨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少了很多。

六“教育的才能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個兒童。”這句話使我感觸很多,作爲經常與學生打交道的老師,我們會經常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學習成績好的,也有學習成績差點的,有讓你喜歡的,也有讓你感到頭疼的等等,但我們面對任何一類學生都應該充滿希望,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充滿信心,絕不能放棄對每一個學生的期望。正如文中所說:“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因此,每一個決心獻身與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也就是說,我們要允許孩子們犯錯,對他們所犯的錯要能夠理解,不能一棒打死,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大膽的去承認錯誤,亦步亦趨的去感化和教育他們。再有“教師的藝術和水平正表現在是否善於把熱忱和智慧結合起來。”是的,作爲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缺少了熱情,對待學生們總是抱着一種冷淡的態度,那麼他是不適合做老師的。正如“教師教師不能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所以我們作爲教師要學會如何去接近學生,學會去關心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家庭以及他們的課餘生活一步一步走進他們的心靈,取得他們的信任,要讓學生就像待知心朋友一樣的對待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使學生“敬而遠之”,不利於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中間,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文中提到關於教師的健康問題,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現在我國對學生的健康問題提到一個重要位置,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到“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爲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學校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的體育工作。”而我們教師卻很少去考慮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在我們教師羣體中有很多的職業病,如:慢性咽炎、頸椎病、雙腿靜脈曲張以及一些心理障礙等,有資料說明,有人曾

對重慶市500餘名一線教師進行了詳細調查,結果發現76.9%的教師感覺壓力大,51%的教師落下“職業病”,37%的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所以我們教師應在工作中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不要使自己總是或長期處於過於激動的狀態。教師的工作是勞其心,費其神的,學生讓教師生氣的地方實在太多,如:上課搗亂、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如果我們面對這些不會調控情緒的話,恐怕一天下來就會讓你吃不消。書中對消除激動和氣憤提出了幾條建議,我們不妨在實際教學中作一嘗試。

說道神經衰弱,這也是在教師羣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狀,防止神經衰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常有一顆童心,使自己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同時還要學會去關心別人,與學生心連心,使師生共處在一個美好和諧的氛圍中,就像書中所述“我親愛的同行,這種心連心的感覺、善於看到別人的內心,就是使你保持健康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現在用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不合適的運用,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地追求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過度興奮,這時教師不得不提高聲音,壓倒學生的喧鬧聲,學生就會更加興奮。其次,教師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因爲這關係到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及在頭腦中的保持,同時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東西之間的內部的深刻的聯繫——這是激發興趣的奧祕之一。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用了一個比喻,把課堂的教學活動比作是師生建立的一座高樓,當教師將新的知識這塊磚遞到學生手上的時候,學生應該知道放在哪個位置,並且它還應該站在遠一點看看,這塊磚與上一塊以及整個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將這塊磚(新的知識)放好。要將已學過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一個工具。

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帶着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在“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條建議中,那位歷史教師的話讓我記憶深刻,“對於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身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多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突然之間,我明白了爲什麼有的老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所以,讀書吧!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要把書當成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實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能在書本前坐下來,深入的思考。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師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在閱讀中享受教育的樂趣,找到思考的快樂。

最後,我想以《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第七十五條建議結束。“老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說到:“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作爲一個教師,應該懂得,學生雖然是孩子,但也有自尊心,只有尊重他們,他們纔會在信任中更好地學習,接受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師生間相互的尊重、信任,才能營造出和諧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教得自信,學生學得快樂。

第五篇:《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摘抄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摘抄

1、每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都向往創造性勞動的歡樂,以及由於勞動的創造性而帶來的生活上的充實。

2、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3、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4、對每一節課,都要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5、在你的科學知識大海中,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6、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

7、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8、爲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

9、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

10、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成爲讀寫無誤的人。

11、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爲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

12、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儘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

13、評分寧可少一點,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

14、如果學生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這對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壓抑。

15、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16、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

17、複習是學習之母,不要讓它變成後孃。

18、複習時要放過細節,抓住要點。

19、觀察是思考和記憶知識之母。

20、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1、書寫不好的人,總是那些閱讀也不好的人。

22、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儘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着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裏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該引以爲榮的事。

23、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24、明智的善於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時間。

25、學習要在一種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下進行。

26、閱讀應當成爲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

27、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

28、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29、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30、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