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多篇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多篇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篇1

最近認真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作爲一名教師,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反思等,可說到收穫卻不大。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這本書中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博覽羣書,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爲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贏得自身的發展。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着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爲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讀書學習,從中總結更多經驗,發揚優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成績。

一、讀書提高內在素質。

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同時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動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讓人們切實感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動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讀書提高教學水平。

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在學生眼裏成爲“老古董”。這樣教師在學生眼裏就失去了威信,而威信是維繫師生關係最牢靠的鎖鏈。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容就越生動有趣、海闊天空,教師的魅力在於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澱,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

讀完這本書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也讓我知道了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爲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爲一個合格並優秀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篇2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理論結合實際運用的,具有鮮明指導性意義的教師輔導書籍。全書理論結合時踐,生動地進行了闡述,使人受益非淺。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學習的體會。

(一)作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當老師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說明師德的重要性。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先決條件就是要熱愛教學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還有教師這個行業“傳道、授業、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這些都足以吸引我們全身心的投入這個行業中。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在對業務的認真鑽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既要樹立威信又要使人樂於親近。

(二)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認真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步要寫好教案,這裏面要注意要對教學對象定位。同時要儘量多的佔有素材,寫教案時要備有多種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要從多種教科書中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種講法學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徹。教案內容上則應該不斷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這樣的態度寫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對自己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和提高,不僅是對教學工作對於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其次,在寫好教案的同時,每堂課之前還要做好上課的準備。要預先對內容進行安排,列出提綱。對於青年教師來說,因爲教學經驗不夠導致對教學的控制能力不強,因此最好能夠在每次課前,自己試講一下。

再次,要重視輔導和答疑工作,這樣把本門課的內容進行系統的複習同時可以吸收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問題也可以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查遺補缺和深化理解,甚至有可能幫助你在該領域作出創新。

2、講課時注意的一些事項

首先,要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師有良好的教風,作爲教師要更加嚴格遵守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儀容和穿着應端莊大方。

其次,具有突出的口頭表達能力,具有很高的說話藝術。說話不僅要求做到條理分明,生動、流暢、準確,而且要求做到嚴謹、縝密,同時在聲音上則儘可能聲情並茂,生動活潑。

再次,板書整齊美觀的佈局都能給學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最後,內容要有邏輯性,最好能在開始時簡單回顧上次課的內容,並順勢引出本次課的內容,在本次課結束前對當堂的內容進行總結,爲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要注意多和學生進行互動。

3、對多媒體教學的一些認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好處顯而易見,教師應該儘量掌握以便於營造教學情境,鞏固教學成果。

4、教師還應該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有較爲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最好通過教學加以系統化,加以完善。

讀書幫助了我學習了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增加的工作的經驗,使我受益非淺,以後我將盡量的多讀些書,不斷的充實自己各方面的學問,爭當受人歡迎的優秀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篇3

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啓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從微觀細節方面扼要談談三點讀書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

何爲教師素養呢?蘇霍姆林斯基從三個方面闡述教師的教育素養: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廣博的知識。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教育素養還有一個方面,談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這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是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麼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以後需要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教育素養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塑造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教師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學生髮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

感悟之二:成功教師應善於引領學生

關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爲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後,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例如,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那樣,我們若能把帶有遊戲性質的作業、科技知識、百科知識、趣味故事、趣味實驗等列入教師備課的內容,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感悟之三:成功教師應善於思考

善於思考纔能有創新,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們可以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着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我覺得善於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五條提出“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源來源。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來看,第二套大綱是保證第一套大綱順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通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藉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爲只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盪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篇4

本書共分七輯。書中的建議是她們日常工作的經驗提升,內容全面,涉及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方面面。本書從文風上來說是親切的、可讀的;從專業上來說,是實用的、有益的、能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

在書的第三輯“聽孩子的話”中上海市宋慶齡幼兒園徐冰老師的一文《聽孩子的話 》給我留下了較爲深刻的印象。正如她在文中所說:“傾聽充滿了無窮的魅力。”雖然傾聽孩子的心聲對於幼兒教師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來說可能有點奢侈,但傾聽其實只需要教師作出一些小小的改變:如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和孩子聊聊天或聽聽孩子間的聊天,教學中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多互動、討論,有時可多追問一句“爲什麼”等,而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幼兒教師還要善於把握契機,去耐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解開心結、釋放情懷、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當孩子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今天當班時,我發現小a坐在鋼琴邊,眉頭緊縮,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我走過去關切地問他:“怎麼啦?爲什麼不開心呢?想和我說會兒悄悄話嗎?”小a主動拉起我的手,來到閱讀長廊裏坐下。他悄悄告訴我說:“爸爸媽媽要離婚,我跟媽媽,媽媽讓爸爸給20萬,可爸爸不肯給……”可憐的寶寶!我把他輕輕摟在懷裏,輕聲細語地安慰着他:“這是爸爸媽媽的事情,相信他們會處理好的,無論怎樣你要知道爸爸媽媽心裏都是愛你的……”當小a離開我的懷抱時,他又恢復了往日純真的笑臉和清澈的眼神,我也舒了一口氣。是啊,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善於察言閱色,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當他們傷心煩惱的時候,要主動去聆聽孩子的心聲,適時幫助孩子解開心結,釋放情懷。

二、當孩子遇到困難發脾氣的時候,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小b是豆豆班的寶寶,正如他奶奶所說:“小b樣樣都好,可就是愛發脾氣,稍有不順,就哇哇大哭!”那如洪水般決堤似的突然爆發,真讓當班的老師有些措手不及。記得有一次元宵節,我讓寶寶們做小湯圓,做完後,讓他們自己數數做了多少個。正當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悅時,小b突然大哭起來。經過我的耐心詢問,終於瞭解了小b哭泣的原因。原來,小b做了許多小湯圓,可一時數不清楚,他就急哭了。於是,我就建議小b先給小湯圓排好隊,然後再一個一個數……當小b終於數完自己做的小湯圓,臉上露出帶着淚花的笑意時,我鬆了一口氣。是啊,面對這樣的寶寶,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必須沉着應對,悉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只有當我們瞭解了孩子的心聲,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促進他們快樂成長。

三、當孩子的作品(或行爲)不合乎常理的時候,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小c是個活潑天真又調皮的寶寶。他喜歡畫畫。有一次,他在巧手坊作畫,藍天白雲、房子小花……顏色鮮豔、畫面豐富,佈局合理。我當即就表揚了他。可當我在講評時想讓他來介紹他的作品,卻發現原本清晰豔麗的畫面被黑色的線條繞得亂糟糟的,當時我真有點兒暈,但轉念一想,還是先聽聽他的說法吧。小c興高采烈地拿着畫上來介紹着: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小姑娘在草地上玩,媽媽在家裏做飯,煙囪裏的煙飄出來了,飄呀飄呀,飄到了天空裏、飄到了草地上、飄到了小姑娘的身上……隨着小c的介紹,他的畫在我的眼裏產生了一種朦朧的美、可貴的美,但我知道,其實更可貴的是孩子的心聲,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不合乎常理的行爲或作品時,千萬不能主觀武斷,而要細細聆聽他們的心聲,因爲這樣你可能會收穫一份感動和一份欣喜!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們的心聲也是古靈精怪、精彩紛呈的。我們要善於捕捉契機去聆聽孩子的心聲,那我們的教育才會煥發生命的活力和無窮的樂趣。讀完這本書,我真的收穫多多。雖然我只拿了書中的其中一文來反思,但今後我還會細細品讀,慢慢回味,讓自己不斷從書中汲取營養,感悟教育的真諦、領悟教育的藝術、啓迪教育的智慧!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64篇5

不管任教哪個班,總會有優秀生和後進生,優秀生對學習具有極大的興趣,有着非常好的學習;那些後進生對學習缺少熱情,不感興趣,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抱着某種消極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於是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解,家長用物質獎勵做誘餌,但都無濟於事。我們也經常發現,有的孩子不講學習,他什麼都好,愛勞動,禮貌好等,說起學習,讓人頭痛。其實,每個孩子在入學前,都是羨慕着哥哥姐姐能揹着書包上學,自己也會揹着小書包學哥哥姐姐的樣子,非常想進入學校讀書。那爲什麼有孩子會從一開始的無限嚮往學習到後來開始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學呢?我覺得除了孩子的自身、家庭原因外,作爲老師的我們恐怕也要找找問題。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之五十三條建議——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使我受到了不少啓發。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這樣說到:“掌握知識和獲得實際技巧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複雜的認識活動。強烈的學習願望、掌握知識的願望,是這一活動的重要動因。”動因就是產生動力動機的原因,學生投入學習活動中的動力原因,最重要是來自於他自身的願望和興趣。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教學目標之第三大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這樣說到:“在培養學生學習和取得更大成績的持久而牢固的願望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種精神振奮的、生氣勃勃的”情調“,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對“情調”理解就是我們的數學課堂,要尊重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起點,學生已有經驗中就激發他自身的願望;我們要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就是要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自然而然產生想親近想投入的願望。我們數學課要創設情境,讓孩子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課堂中要讓每個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每個孩子養成聆聽別人的回答。我在課堂上給孩子“智慧論戰”的機會,我始終把握的是讓他們在交流中思維碰撞,最終形成正確的認識,並及時反思。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這樣說到:“教師工作中的另外一個重大缺點,就是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着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的不好的回答沒有觸動教師,沒有迫使他去認真地思考學生知識薄弱的原因。教師帶着同樣冷漠的心情給學生打‘五分’、‘三分’和‘二分’,因此,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而認爲是碰巧;對不及格的分數並不認爲是失敗,而認爲是‘正好碰上了難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任何一種表現,都要認真思考,分析原因,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要肯定他。對孩子來說,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個常常有挫敗感的孩子,基本上不會產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因爲他們的道德品質還處在發展階段,他們的自信得不到滿足,內心會產生不良情緒,對學習活動產生不了自然而然想親近的願望。其實,就算一個大人也大多如此,很多成功的人,就是因爲一些些小成功,而更用心的向上伸展。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這樣說到:“我們研究了學生的知識和教師的提問方式,看出教師總是有意無意地給最差的學生提些比較容易的問題,而對較強的學生提出的總是難問題。這套‘辦法’造成的結果是,當學生一聽完教師面向全班提出的問題後,就能大致估猜出它是要求誰來回答的。有一些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在學習上沒能力的牢固概念。既然教師平時很少向這些學生提問較難的問題,那麼他們怎麼會不形成這種想法呢?”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也經常是這樣做的。我總是會把難的問題讓優秀生回答。在我心裏一直這樣認爲反正後進學生不會的,叫他們回答浪費課堂的寶貴時間。讓後進學生回答最簡單的問題。我還一直認爲自己的做法非常正確。我卻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扣上一頂無形的,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的帽子。因爲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美麗,每一個綠兒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獨特的,孩子都是最棒的自己。有時候,不用老師說,周圍的環境,已經讓孩子們無形中感受到了這頂帽子的存在。作爲老師,要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要消除孩子們的這種想法,建立班級平等的同學觀,讓每個孩子都自信輕鬆的環境中進步、成長。

當然,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離不開激情的課堂,關愛的眼神,鼓勵的話語,肯定的表揚和。但要解除學生學習態度上的“寒冰”自然也不是一日之事,這可能需要所有老師付出長期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