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多篇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多篇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1

紅玫瑰和白玫瑰,魚和熊掌,月亮和六便士。安逸的時候,想冒險。驚險連連的時候,想安逸。

很多時候,我們活在“別人認爲幸福”的生活裏,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敢想一想究竟什麼纔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包括我,我也不知道答案。人的一生,確實漫長無比。因爲,哪怕我們僅僅想安逸的過完此生,亦是多麼大的難題?人生不如意,在處處埋伏,伺機而動,而我們有時候,還想要主動的去冒一點險,想去擁有一朵紅玫瑰。他還說,如果把降臨人世的那一刻,視爲擁有全部的時間。那麼現在便是在失去時間,時間已經不多矣。如此想來,我們的人生又是何其短暫!我們難得片刻安寧,幹嘛要去找什麼紅玫瑰,爲何不珍惜這白玫瑰?然而轉念一想,當我們在糾結紅玫瑰和白玫瑰時,糾結月亮和六便士時,說明,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我們看起來貪心無比的時候,說明我們其實迷茫無比。在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面前,沒有紅玫瑰、沒有白玫瑰、沒有月亮、沒有六便士,只有他想要的那個活法,只有他想要的那個選擇。也許,過程很苦楚。但那就是他想要的。有人問,他會後悔嗎?我想說,當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或者哪怕他沒得到,只要他知道自己是不斷的靠近心中所想的時候,他不會在意苦楚的。

一個人,有了夢想,並且走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便無所謂苦楚了。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2

?月亮與六便士》是以著名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爲素材。小說的主線情節比較簡單: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倫敦證券經紀人,高收入,有着漂亮的妻子,聰明健康的孩子,這在外人看來是令人羨慕的生活,人生贏家。突然有一天,他放棄工作,拋妻棄子,只爲追尋繪畫的夢想。

有人認爲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冷漠無情,自私。爲了自己的夢想,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僅僅是留下一張字條,寫着:“晚餐準備好了”。當他被問到:“難道你不愛你的孩子們嗎?”他回答道:“我對他們沒有特殊感情。”再被問道:“難道你連愛情都不需要嗎?”他說:“愛情只會干擾我畫畫。”

他是自私的,沒有責任心,但也很無辜,他的眼中不僅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他是個被夢想俘虜的人。

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選擇追逐自己的夢想,這需要巨大的勇氣。追夢的道路異常艱辛,他窮到連顏料到買不起, 落魄到看不起病,幾次差點餓死,但卻一直如癡如醉堅持畫畫。即使失明瞭,他依然堅持着,畫畫那是他的生命。

毛姆在這本書中寫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便也決定了他選擇生活的道路。

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看似落魄潦倒,但也是幸福的。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擡起頭看到了月光。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3

誰不曾有過夢想,夢想就如空氣,沒有它,生活也會嚼之如蠟,失去光彩。但可曾想過,如果你處於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頭現實卻在向你招手,此時,面對理想,你敢不顧一切嗎?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理想等同於幻想,因爲有現實因素的束縛,理想也變得蒼白無力,也總會有人在你耳邊說,醒醒吧!別再做夢了。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力作《月亮與六便士》問世後,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成爲20世紀的.流行小說。小說情節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這也更加增強小說的神祕色彩。

我喜歡“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書名。墨黑般的夜空上,只有月亮能散發皎潔的光芒,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微不足道的六便士便是那現實。我們或許可以仰望月亮,感嘆它的魅力而忽視腳下的六便士,但我們卻不能放棄六便士的生活而選擇整日仰望月亮生活。

此時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張“高級白領放棄舒適的生活選擇在街上賣煎餅果子”的圖片新聞,雖然最後記者還原了事實真相,證實主人翁只是鬧着玩,隨手發的微博,但是此微博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都羨慕其有如此的勇氣,也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與厭煩。

或許“自由自在地賣煎餅果子”是每個忙碌白領的夢想,說來卻好笑,這夢想如此小,然而面對現實的壓力,我們卻連實現這一個小小夢想的勇氣都沒有,因爲我們還有房貸沒還,生活還得繼續,高工資不能放棄。

小說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原是位證券經紀人,人屆中年後突然響應內心的呼喚,捨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傑作。那股爲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讓人豔羨。我也常常思考,爲何理想總與現實對立?爲何現實總是會束縛理想的翅膀?我們不能改變現實,那麼就改變自己吧,找一個現實的理想,或者說找一個現實的目標,免得可望而不可即時生髮的無線失落感。

理想與現實就如愛情與麪包,或許只有睿智的人才能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只是,我還是很羨慕,那種爲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那樣的勇氣是我沒有的,卻始終找尋的。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4

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以法國著名畫家保羅·高更爲原型,寫的是年過四十的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拋家棄職去巴黎畫畫,幾年後去了南太平洋島塔希提,在那裏度過餘生並創作出了價值非凡作品的故事。

月亮代表夢想,遙遠卻皎潔!每個人都看得到卻很難觸及;六便士代表財富,咫尺但難免俗氣,它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向。選擇月亮的人很難爲別人所理解,即使得不到金錢,追夢人依然快樂、享受!作者毛姆透過小說表達了夢想和財富的選擇關係。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擡起頭看到了月光。怎樣的驅動,才能不要六便士,賞着月光,衣衫襤褸,包不果腹?可惜,我們還是被六便士所困,擡頭看見月光,低頭撿起了六便士!

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

可惜,我們中的不少人大概都不清楚自己的夢想吧。如果沒有夢想,那可不可以退而求其次,明白到底想要什麼,想過怎樣的生活,想成爲怎樣的人?太多的束縛,太多的需求,太多的逃避,最後我們就這樣走完了一生。

也許所有人在小的時候都追逐過夢想,可家人,朋友的不支持,嘲諷,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地不再擡頭望月亮,而是踏踏實實低頭撿地上的六便士。也許還會偶爾幻想,擡頭看看皎潔的月亮。可最終還是低頭。太多人給我們出謀劃策,那我們還是自己嗎?我們都應該擡頭看看月亮,追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活成自己不想要的樣子。他人是爲了我們好,可我們不是他們。也許我不是他們心中想要的樣子,但我一定是我自己想要的樣子。

人生就這點,不冒幾次險怎麼知道不會成功?別給自己留下遺憾!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5

“我想美是一種玄妙而奇異的東西,只有靈魂飽受折磨的藝術家才能從混亂的世界中提煉出來。”這是《月亮與六便士》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我認爲大概這是對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爲了尋找美,爲了尋求某種精神意義的提要。

當我看完這本小說,覺得他是一個奇怪的人,像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在迷惑的過程中,但也同時爲這個藝術家所震撼。他原是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生活雖不富裕,但日子也算平平淡淡。他有美麗漂亮的妻子與一對聰明的兒女。有一天他突然獨自跑到巴黎去了,別人都以爲他是出軌了,其實不是,他說:“我要畫畫兒”。讀到這裏,我認爲他是個冷漠無情的人。

在別人以爲他只是一時興起,在無味的生活中想要尋找點樂子,誰知這個決定改變了他以後的生活。這個年過四十的男人就像是着了魔一樣,如飢似渴的在尋找着什麼,他對美好生活裏的六便士視而不見,而是一個轉身堅定的擡頭看見了月亮。

這條路並不順利。他雖爲了畫畫,可從沒有把畫賣出去過於是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對人冷漠,但我認爲這只是他的一個面具。施特略夫是個滑稽的胖子,他收留了思特里克蘭德,但卻被他背叛,然而他卻心滿意足的畫出了自己所需要的美。

在後來他與一個土著人一起在島上生活,在這裏他一心一意的畫着畫,卻再次遭遇了命運的考驗——他得了可怕的麻風病,儘管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畫畫,並在臨終前完成了自己的願望,收穫到了精神的滿足。

要我說,他的一生最偉大在於就是他從未後悔過,即使生活的磨難讓他低於現實,但他並不放棄,仍然堅持着自己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不屈於人下,不卑於命運。“命運讓他扼住了咽喉,但並未讓他窒息。”

讀到最後讓我迷惑不解的是他爲什麼要燒掉這間畫滿了人類原始社會、帶給人美的無窮享受的屋子,我想着一位奮力尋求表現手段的備受折磨的靈魂最後終於解脫了自己,這是他的夙願。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6

你想要月亮,可給你六便士又嫌少。——題記

作者說這個標題是他隨手起的和主題無關,但我覺得這個標題起的太妙了。在無數的選擇中,是擡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去撿六便士,這兩個選擇也直戳新聞人的胸口,是理想還是現實?

書中的斯特里克蘭德和掙扎的凡人不同,他轉身追尋理想再也沒有回頭,可以說是荒誕的可笑的。一個毫無繪畫基礎四十歲的中年大叔執意作畫,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家庭以及安穩的工作。

他在乎成名麼,不,他根本不在乎。他所有的錢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畫畫,甚至連生理慾望被他厭惡。他只想要內心的寧靜。他被譏諷,被唾棄,可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新聞理想新聞真實,新聞人掛在嘴邊的東西,哪一個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證絕對做到?最初選擇這條路靠着的是理想,支撐走完卻需要麪包。所以,是不是最後都會向生活妥協,但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可以反抗生活。

我想如果斯特里克蘭德死後他的畫沒有出名,那麼就是一場悲劇,可即便他死後變成了矚目的畫家,那一把被他安排的大火燒光了他所有畫作,依舊是一場悲劇。所有可能的傳世經典都註定湮滅,但世人的評價他纔不在乎。

書裏我最喜歡這樣一段話。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裏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希望做新聞人的我們,在月光下更孤獨勇敢。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7

看這本書的前半段,一直很不理解斯朱蘭拋棄家庭,不是說不理解他拋棄安逸的環境追求自己的內心,而是不理解他對和自己朝夕相處甚至有血緣關係的人可以拋下責任置之不理。不理解他一面享受着別人的關懷,一面對這關懷無所動容反而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到後來,看到那段關於有人生來就生錯了位置的描述,竟覺得一切都可以理解了。當內心迸發出最原始的力量時,不是人自身不想去多多關注和熱愛週遭事物,而是這周遭本就從未走進自己的內心,而那力量卻一直叫囂着要擺脫現狀所有的桎梏。

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去評判別人的人生與追求,因爲你所謂成功幸福的標準不過是建構在自己的價值體系之上的。

所渴望的,所極力想要爭取的,所認爲是世間唯一珠寶的,也許在另一個人看來不過是街邊的石子微不足道反而還會嫌它硌腳。所以,在去批評他人不求上進時,有沒有先思考過自己內心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想我想要的不過是有人愛有書讀有字寫,也許在你看來最爲俗氣,但在我這裏若永久達到這三樣就會很滿足,就會感到不虛此行了。

書中還有讓我不理解的是作者關於對女性的一些看法,但這得等我瞭解作者以及看過作者其他書之後再來進行整合。

讀月亮和六便士心得體會篇8

塔西提是個巍峨的綠色島嶼,島上有許多蔥鬱的線條,大概是安靜的峽谷吧,那些幽深的溝壑散發出神祕的氣息,谷底有這潺湲的冰冷溪流,你會覺得在那些林蔭茂密的地方,人民依然按照古老的方式過着古老的生活。

一不小心,看完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早就聽說,而且也放在我的圖片架上,但一直沒看。原因是近來的時間的碎片化,和越來越懶惰的生活作息,不想去觸及長篇。另外從多個角度看來,覺得這是一本好書,不能象看武俠一樣草率,隨手翻翻,看完所有文字,就認爲自己看過了,所以一直沒翻頁,甚至連嚐鮮就沒有,怕不小心看了幾頁,如同沒準備好約會樣,沒有準備得妥帖,就與思慕已久的戀人相會,失去了天時地利人樂的情調與滋味。

看完最後一章的前夕,我停頓了好久(一二天),對比之前看書的節奏而言,我慢了許多。因爲有之前的經驗,我沒有象之前,用盡一切閒餘,如飢似渴地看完它,反而是信手在一週之內的緩緩地看完這個中篇小說。看完後,沒想到它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長,也沒想到它的內容會比我想象中的更精彩。我再一次手不釋卷地看書了,如同我之前看《紅樓夢》或者《二月河的三部曲,雍正,康熙,乾隆》一樣,而且在心中讚不絕口,並時常沉思掩卷,自以爲感觸良多。

文字的優美的確是出人意外的,沒想到譯本也有這麼好的文辭。很多時候,我竟然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繪的優美的風景中,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繪細緻感受裏,去體味文字中我的非凡體驗。毛姆的確有着非凡的表達水平,就如同《文心雕龍》所言述的一樣,作者可以言人心中所感,但口不能言之語。表達完成時有一種暢盡的歡快。對就是這個意思,我只想這樣說,然後他就表達清晰了。這樣的文辭表達,讓人倍感貼切。同樣因爲文字的優美,所描述的風景純淨芬芳,人物鮮活光亮,我徜徉其中,如同真實旅行了一番,感受到新鮮和沉浸,回頭看來,意味深長。當你看到某篇某章時,你一定會同感這一句,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當然,最最重要的閱讀體驗,不在於文字,而在於文意。先講幾個我熟悉的其它人物的聯想。首先,bbc記錄片《人生七年》中的布魯斯,在七歲的時候,就充滿了夢想,將來去南亞某個島國去教學傳道。沒有爲什麼,在他35歲的時候,大學畢業,真到了孟加拉去支教,生活顯現出貧窮,雜亂,但安詳平和。如面容一樣樸實的他就實現他兒時的夢想。看到那一集的時候,我心思雜亂的,他們在追求什麼,而我呢?接下來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中的最後一章節,徐宏祖,也就是我們深知的徐霞客。在那本詼諧歡快的小說裏面,在跌宕恢弘地撰寫一部帝王將相的大傳後,只是平鋪直敘地講了徐霞客的一生,從小就不愛好功名,但愛讀書,而且突然就愛起了驢行,反正哪裏沒去過,好看,就去哪。就這樣,家境並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儉樸的衣服,沒有隨從,沒有護衛,帶着乾糧,獨自前往名山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捱餓,一年只回一次家,只爲攀登。一直到終老,無家無子而亡。圖什麼,沒說,作者只是悠悠地說了一句檯曆的文字:最完美的結束語: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而另一個名篇,阿甘呢,你們自己去看看。

終於我還是不落俗套地說一句:滿大街都是便士,爲何只盯着月亮。致敬這本偉大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