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工作彙報(終稿)

近年來,泰寧縣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生態優勢,圍繞“一產二產三產相互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相得益彰”的思路,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將旅遊產業發展列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着力創建生態休閒觀光鄉村旅遊體系,全縣鄉村旅遊產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工作彙報(終稿)

一、鄉村旅遊現狀及表現形式

近年來,特別是2014年以來,泰寧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呈現出長足的發展態勢。截止目前,全縣共建立觀光農業基地2萬餘畝、休閒農莊與鄉村旅遊點100餘個、民宿300餘家、農家餐館150餘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人數每年突破100萬人次,佔全縣遊客總量的30%以上,泰寧被授予全國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示範縣,梅口鄉成爲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鄉鎮。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主要探索實施了“三種模式”:

(一)鄉村旅遊模式。順應全域化旅遊發展新趨勢,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選擇自然環境美、基礎條件好、區位優勢大的5個村,聘請專業團隊科學規劃,通過3年多的精心建設,初步培育形成了漁悅水際、耕讀李家、水趣崇際、花樣音山、鷺嬉南會“五朵金花”鄉村旅遊的亮點典型。一是定位特色化。按照“一村一品”凸顯特色,實現錯位互補發展。比如:崇際村,發揮上清溪上游水環境優勢,做足“水趣”文章,修建鵝卵石護岸、景觀蓄水壩、親水平臺、沙雕和“魚躍龍門”等石雕小品,着力建設泰寧的“白水洋”;音山村,圍繞花樣音山定位,種植向日葵、油菜花、荷花等百畝連片生態農業觀光園,路邊播散花籽,完善觀賞棧道、景觀公園、農家門樓等配套設施,營造四季花海的優美環境。二是風格本土化。不大拆大建、不大挖大填,儘量保留鄉村原生態和古建築,體現濃烈的鄉土氣息、濃郁的鄉風民俗、濃厚的鄉民感性。比如:耕讀李家,對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環境進行原生態保護;對大源古村落和“尚書故里”放坑村堅持修舊如舊;對江家坊古村落實行原樣保護,擬引進有實力的客商進行整體開發。三是功能配套化。圍繞旅遊“吃住行遊購娛”要素,完善基礎設施和業態開發。比如:漁悅水際,組建了漁業、家庭旅館、遊船“三大協會”,開發推出釣魚、賞魚、美味魚加工銷售、有機魚宴、水上木屋、水上高爾夫等業態;耕讀李家,建設禪修中心、閩臺美麗鄉村文化交流中心、創客坊、李家菜地、豬欄餐廳民宿等項目,配套實施7公里長的環形自行車道,道路兩旁花化彩化,讓遊客置身於丹霞田園山鄉的自然美景中吃農家菜、住農家房、觀農家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

(二)特色農莊模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有3個特色農莊。一是茶香金湖。依託和利用金湖湖畔的狀元茗茶、境元茶莊、晟境茶園等茶葉基地,進一步增強休閒觀光功能,實施茶園生態化改造,補植點綴櫻花、桃花等觀賞樹種,建設景觀步道、觀景平臺和休憩亭,遷建移入清代古建築,建設茶文化主題民宿、茶葉品鑑廳和展示廳、茶葉製作觀光等項目,增強茶文化元素,初步打造形成集“採茶、製茶、品茶、購茶、茶景、茶藝、茶食、茶宿”等休閒體驗爲一體的特色茶莊。二是金湖牧歌。也是我縣“春風工程”村財增收行動計劃重點實施的項目,由“6個省選派村+1個項目村音山村”捆綁運作,一期已建設完成15畝的集現代農業種植、科普、觀光、採摘爲一體的智能溫控大棚,每年可爲7個村增加村財收入各5萬元以上;二期將規劃建設生態餐廳、3D汽車影院停車場、牡丹園等項目,着力建設成爲現代農業與休閒旅遊綜合體。三是瑤坪提子園。按照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農業要求,採用鋼架大棚、營養滴灌、生物防治等先進技術,開發形成以美國紅提爲主,日本葡萄、臺灣油桃、櫻桃、楊梅、桑椹等爲輔的名優特水果採摘基地110餘畝,並配套修建餐飲、休閒、垂釣小木屋等設施,努力打造集園藝觀光、果蔬採摘、餐飲住宿和休閒垂釣爲一體的生態農莊。此外,正在抓緊建設上清溪崖壁鐵皮石斛觀光園、梅口玫瑰谷等一批特色農莊。

(三)農業節會模式。積極策劃和舉辦各類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節會活動,提高知名度吸引遊客。比如:大金湖“漁人節”,打響金湖灣度假村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水際村省級水鄉漁村等品牌,利用大金湖豐富的漁業資源,讓遊客親身參與體驗大圍網捕魚、零距離戲魚、多花樣煮魚、無限量吃魚,深度感受泰寧“漁文化”的獨特魅力。特別是2017年“中國靜心·泰寧”垂釣大賽,吸引全國400多名垂釣高手參賽,泰寧大金湖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泰寧“淘氣節”,依託一鄉一品“豆香上青”項目建設形成的大豆種植、遊漿豆腐加工展示、豆腐特色菜等一系列豆腐文化,發揮上青鄉崇際村的水環境優勢,在炎炎夏日推出“撒野趣味跑、五彩水球大戰、千人豆腐宴、經典淘氣遊”四大主題活動,每年吸引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既能在這裏沁涼消暑、肆意放鬆,又能深度品味獨特的上青豆腐文化。新橋鄉“大源儺”民俗文化節,利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源村、革命老區村嶺下村的厚重歷史和民俗特色,通過儺舞表演、傳統祭祀、踩街祈福、遊覽古村落、農業採摘、稻田抓魚、品嚐地方特色小吃和稻田魚宴等精彩節目,向遊客展現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大田鄉農民趣味運動會,設置有“農技比武”“搶收糧食”“水到渠成”“小鴨快跑”等多個極具本土特色的比賽項目,不僅增添了“趣”味,更展現了“農”味,讓遊客耳目一新。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發展不平衡。全縣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目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大都屬於民間民營投入經營爲主,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參與性、娛樂性項目,鄉村旅遊的吸引力不強,遊客滯留時間短,經濟效益還比較低。

(二)特色不明顯。我縣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爲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我縣沒有在這些大自然和先人的傑作上打特色招牌、做特色文章,主要侷限在“山”“水”上做文章,產品相對單一、項目雷同、品位不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趣味性和知識性不足,影響了產品的吸引力和遊客的回頭率。在經營模式上,品牌意識淡薄,經營內容單一,僅限於傳統的農家樂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合理規劃,科學打造。做好科學調研,重點對有發展鄉村旅遊條件或潛力的村落,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分期分批,科學打造。做好合理規劃,主動到鄉村旅遊發展先進的地區交流學習,促進我縣鄉村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二)突出特色,努力開發。根據鄉村地域特色,把民俗文化、農事體驗活動及其它娛樂項目挖掘開發出來,改變單一局面,充分融合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元素,樹立鄉村旅遊特色品牌。

(三)加大投入,規範管理。充分整合資源,利用政策性投入資金打造樣板,將有關職能部門的項目資金集中用於鄉村旅遊點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實力客商投資開發。進一步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管理,同時嚴格監督檢查,加大對全縣鄉村旅遊的規範管理,確保爲廣大遊客提供一個潔淨、安全、舒適的旅遊環境,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