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關於合理開發利用某河水資源的議案(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合理開發利用某河水資源的議案

關於合理開發利用某河水資源的議案(精選多篇)

關於合理開發利用某河水資源的議案

xx城,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的xx古城,有着深厚的蒲騷文化底蘊,有着豐富的石膏、地下鹽、溫泉資源。近年來,xx城市“三大板塊”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績,但在xx城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同時,xx城作爲地處xx平原北部的一座城市,同樣面臨着水資源缺乏的尷尬境地。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水,人民的生活依存於水。從2014年起,我國的西南地區包括xx平原,一直遭受着旱災的困擾,作爲xx城的生命之河xx河,也經常出現斷流、乾涸、水質差等現象。

一、主要問題

1、水資源貧乏的問題

受全國氣候影響,xx平原很多地方都出現間歇性旱災。由xx流經xx城的xx河,上游有高關、短港等大中型水庫,氣候的原因加上這些上游水庫的常年蓄水,使xx河經常出現斷流、乾涸等現象。我市自來水取水點一般設在xx河,碰到乾旱氣候,城區13萬居民的生活用水都很緊張,再加上工業用水的消耗,讓xx城的發展時刻遭受水資源貧乏的影響。

2、xx河水質差的問題

xx河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城區污水污染。目前,城區生活污水主要排向老縣河和城區周邊的一些死水堰塘,由於老縣河和這些死水堰塘容積有限,最終還是通過閘口排向xx河,造成xx河的污染。一個是工業廢水污染。xx河下游的鹽化化工公司的工業廢水主要排向cc的xx河,當工業廢水積蓄過多,而上游水流量不急時,xx河裏污水就會倒灌到xx河,對xx河造成較大污染。最後一個污染源頭是xx河上游,河兩邊興辦的畜禽養殖場的污水大量排向xx河,也對xx河造成較大污染。

二、解決辦法

1、治理水污染。一是將市內xx河兩岸的畜禽養殖場儘快搬離。二是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資金補貼的模式建設一定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城區居民生活產生的污水排向老縣河和死水堰塘,短期看起來成本低,但從一個城市的長遠發展來看,不具備持續性,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污水的處理,會日益困擾xx城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早投資早受益,該工程應列爲市委市政府重要實事工程儘快落實。三是增強鹽化工企業污水再處理功能,督促鹽化工企業拿出專項資金,改造污水處理設備,實現污水在企業內部內循環,重複利用,達到減污排污目的。

2、留住水資源。根據水利部門測算,全市水資源分佈是東南多西北少,5-8月份多其他月份少,年內分配不均,過境客水量大,但利用率低。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爲xx億立方米,過境客水總量年均達約xx億立方米,利用率僅佔x%。留住過境客水,是解決xx城水資源貧乏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一是深挖xx河,增加xx河xx城段的容量,讓它成爲一個大型水庫。二是興建橡膠壩。橡膠壩,又稱橡膠水閘,是用高強度合成纖維織物做受力骨架,內外塗敷橡膠作保護層,加工成膠布,再將其錨固於底板上成封閉狀的壩袋,通過充排管路用水(氣)將其充脹形成的袋式擋水壩。壩頂可以溢流,並可根據需要調節壩高,控制上游水位,以發揮灌溉、發電、航運、防洪等效益。橡膠壩運用條件與水閘相似,與常規閘壩相比又有以下特點:一是造價低。可減少投資 xx%~xx%,可節省鋼材xx%~xx%,水泥xx%左右,木材xx%以上。二是施工期短。壩袋只需3天~15天即可安裝完畢,多數橡膠壩工程當年施工當年受益。三是壩體爲柔性軟殼結構,能抵抗地震、波浪等衝擊,且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可用於城區園林美化。四是維修少,管理方便。橡膠壩袋的使用壽命一般爲15~25年。建議將橡膠壩建在xx河與xx交界處,橡膠壩建成後,不光可以解決xx河蓄水的問題,還可以有效阻止xx下游工業廢水對xx河倒灌的問題。

xx河是xx城人民的母親河,她爲xx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關心母親河,善待母親河,改造母親河,她會回饋給我們更加豐厚的回報

第二篇: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第三單元 第三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編寫孫振審定劉亞曉

一學習目標

1水.資源的概念及分佈特點

2. 合理利用水資源,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二 學習方法

1. 閱讀課本,完成基礎知識梳理

2. 結合課本資料,總結水資源的時空分佈特點。

3. 討論完成問題探究。

學習重點

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產和發展的意義

三基礎知識梳理

1.水資源的定義:

(1)廣義:包括水圈內的___________

(2)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___________

(3)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___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_

2.水資源的分佈:時空分佈___________

(1)具體指標: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的豐謙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來衡量

(2)從大洲(南極洲除外)來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徑流總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從國家來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徑流總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我國居第___________位

3.水資源的數量會影響___________的大小

4.水資源的——————也會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效益

5. ___________的進步促進了人水關係的發展,拓展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6.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___________,人類活動排放的___________不斷增多,導致水體污染;可用的水資源___________

7.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開源措施: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___________;開渠飲水;___________、人工增雨等

節流措施: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___________;重視改進農業—___________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___________等

四問題探究

(1)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環境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嗎?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資源由少變多的?

(3)從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奇蹟中,我們可以的得到什麼啓示?

(4)以吐魯番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爲例,說一說如何解決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五課堂檢測

1.(a級)有關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的水資源在空間分佈是西部少,東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國的水資源在空間分佈是西部少,東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佈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佈是春夏多,秋冬少

2.(b級)以下選項能體現水資源數量影響經濟活動規模大小的是() ①我國南方水量充足,氣候溼潤逐漸發展成爲著名的水稻種植區

②我國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農業的發展

③我國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較少,內河運輸業不發達

④飲料廠建在水質優良的地方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⑤我國南方河流流程長,支流衆多,內河運輸十分發達

a.①②③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⑤

3.(c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資源的數量能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b.水資源的質量更能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c.水資源的質量會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效益的大小

d.水資源的質量能不同,開發利用方式不同,開發利用過程中在成本投入就不同

4.(d級)讀“我國水資源分佈圖”和“我國水資源和世界比較表”,回答: 我國水資源與世界比較表

(1)從總量看,我國水資源是_________,但人均佔有量__________。

(2)我國水資源總量僅比美國少2700億立方米,但人均佔有量卻不及美國的_______,這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佈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間分配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水資源問題嚴重的是________地區和__________地區,我國爲解決這些地區的缺 水問題,正在實施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答案:1.b 2.a 3.b

4. (1)豐富少

(2)五分之一我國人口總量大約是美國人口總量的5倍

(3)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水多,西部水少

(4)夏秋降水多,水資源較豐富;冬春降水少,水資源較貧乏

課後反思:

第三篇:淺談如何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

淺談如何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

一個大部分被水覆蓋的星球面臨着水資源危機,這似乎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說法。然而在地球上,這的確是事實。我國嚴峻的水資源問題早已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任重而道遠。

1.水資源的認識

1.1水資源的認識

水資源變化大的原因有兩方面,一個是氣候、自然的變化,我們應採取適應性的對策,一個是對人類活動影響的變化,我們應採取人、水和諧的措施。總的原則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避免所謂的人定勝天”。水資源發展措施的基本方針是節水優先、治污爲本、多渠道開源,節水就是一個適應性的政策,多渠道開源包括了一些非傳統的水源,比如城鎮的水源、圍田水、再生水,甚至於海水的利用也是非常好的。新的概念與內涵探討,首先要考慮的是水循環,水圈中各水體,包括氣、液相、固相等轉化與交換。現在的水資源包括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和災害水,要把水資源合理的調控和調度,不要洪水來了就防洪,要有機地聯繫起來。用水對水資源影響的控制,一類是強耗水,一類是弱耗水。強耗水,水經過使用以後大量的損失掉。發生用水以後,大量的水還存在,消耗的水量很少就是弱耗水。強耗水的情況下,比如農業灌溉,通過大氣的蒸發作用,水灌溉到農田以後全部蒸發掉了,只有1%的水量進行光合作用形成了產品,水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不可能回收。我們要調整農業用水,而不應該讓農業用水浪費,要抓好水源、輸水渠道、以及田間的節水。弱耗水,比如生活與工業用水,我們每天大量的生活用水是洗澡、洗菜等,這90%以上的水都要排出去,排出去的都是污水,工業用水也是污水大量排放,我們要做到“供、用、耗、排、治”,對用水做深入的研究,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水資源。

1.2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水是人類生存的生命線,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命線,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水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的根本保證,也是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1988年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四次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動的基本法。它的頒佈實施標誌着我國水利事業進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時期。《水法》頒佈實施14年來,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與《水法》相配套的水法規體系;基本理順了水資源管理體制,強化了水資源的統一管理;以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爲重點,建立和完善了各項水資源管理制度,使我國水資源管理逐步納入法制軌道,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水利建設和防治水旱災害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必須看到我國的水資源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已經成爲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首先,我國主要江河的防洪標準普遍偏低,洪澇災害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近10多年來,我國一些地區多次遭受洪水的襲擊,都給當地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打亂了國民經濟的部署。其次,水資源短缺在一些地區已經成爲制約經濟社會發展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而且在時空的分佈上又極爲不均。現在,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2014年和2014年,北方一些地區在遭受多次沙塵暴之後,又接着遭受大旱,我國水資源緊缺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暴露出來。據初步統計,2014年全國農作物因旱受災面積3846

萬公頃,成災2370萬公頃,絕收642萬公頃,因旱糧食損失548億公斤,經濟作物損失538億元。第三,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38%。全國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4]水環境的惡化,破壞了生態系統,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隨着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水資源形勢將更爲嚴峻,以水資源緊張、水污染嚴重和洪澇災害爲特徵的水危機已經成爲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成爲實現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黨和國家把水資源問題同糧食、石油一起作爲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提出了“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興利除害相結合,開源節流並重,防洪抗旱並舉”,“開源節流並重,把節約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爲核心,全面推行各種節水技術和措施,發展節水型產業,建立節水型社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一系列水利建設的方針,政策。把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放到重要的位置,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水資源的基本特點

我國水旱災害比較頻繁。人均水資源佔有量較低,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水土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佈局不相匹配。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持續增長,這也給中國的水資源和水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防洪能力偏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問題還比較嚴重。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完善治水思路,積極探索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有效途徑,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方面,我們加快水利事業發展,以適應經濟社會對水的需要;另一方面,改進經濟社會的用水方式,以適應水資源的條件。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勻,與人口、耕地、礦產資源分佈不相協調,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難度很大。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切實做好水資源的治理、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工作,使水資源和人口、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是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我國江河衆多,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萬多條,1000km2以上的約有1500多條。但受氣候和地形的影響,河流分佈很不均勻,絕大部分河流分佈在我國東部溼潤、多雨的季風區,西北內陸氣候乾燥、少雨,河流很少。

我國有1 km2以上的湖泊2300多個,總面積7187 km2,約佔國土面積的0.8%;湖水總儲量約爲7088億m3,其中淡水量佔32%。

我國還有豐富的冰川資源,共有冰川43000餘條,集中分佈在西部地區。總面積58700km2,佔亞洲冰川總量的一半以上,總貯量約52014億m3。

我國平均年降水量爲61889億m3,平均降水深648.4mm,年均河川徑流量27115億m3,合徑流深284.1mm。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由冰川補給的只有500億m3左右。我國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爲8287.6億m3。

根據分析計算,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別爲27115和8288億m3,扣除二者間的重複量7279億m3後,則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8124億m3。[3]我國水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1、水資源總量多,人均佔有量少。我國水資源總量不少,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由於中國人口衆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低。2、河川徑流年際、年內變化大。我國河川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在年徑流量時序變化方面,北方主要河流都曾出現過連續豐

水年和連續枯水年的現象, 海河流域在八十年代也出現了連續枯水年。這種連續豐、枯水年現象,是造成水旱災害頻繁, ,農業生產不穩和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的重要原因。3、水資源地區分佈與其它重要資源佈局不相匹配。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佈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相差懸殊,與人口、耕地、礦產和經濟的分佈不相匹配。

3.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制止向大自然無節制索取的做法,自覺約束人類活動,努力實現人與水和諧相處。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大力推進節約用水,努力保護生態和環境,既滿足當代人對水的需求又給子孫後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防洪工作中,加強綜合治理,開展風險管理,規範人類活動,給洪水以出路。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退牧還草,充分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方面,高度重視工程帶來的生態影響,充分發揮水利工程保護生態的作用。科學合理地規劃河流的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做到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有序開發,讓河流永遠爲人類造福。

我們還要認識節約用水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重大意義,節水有兩大功能,一個是保護了水資源的量和質,一個是減少廢污水的排放,降低環境成本,所以節水有一箭雙鵰的功能。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我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水文特徵,決定了防洪問題在我國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國大約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上百座大中城市、許多重要交通幹線和工礦企業處於江河洪水位以下幾點,受江河洪水嚴重威脅的地區的工農業產值佔全國2/3。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洪水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大江大河一旦出事,勢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打亂整個國家經濟的佈置,影響社會穩定。因此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按照《防洪法》的有關規定,規範各種水資源開發利用活動。

4.水資源的保護

爲了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有關部門正在加大節約和保護工作的力度。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就提出,要轉變以往比較注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對水資源的配置、節約、保護重視不夠的局面,要把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作爲一項重大國策,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實現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水利的轉變。

保護水資源也就成了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爲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佈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啓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引黃”?南方水污染瞭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爲我們自覺的行爲準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

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範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採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採中每採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溼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衝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槓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通過加強水資源管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1980年到1993年,我國年平均供水增加7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爲1.41%,同時期按可比價格計算的gdp增長速度爲9.53%,供水對於gdp的彈性係數爲0.133,明顯低於國際上同發展階段國家的0.2~0.3。低供水增長維持高速經濟發展,爲水資源的有效供給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經驗。在此期間,我國工業節水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1980年工業萬元產值用水約600立方米,到1997年工業萬元產值用水下降到103立方米,北京、天津、青島等地低於100立方米。全國的用水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所佔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11.9%提高到1993年的24.6%。近十幾年來主要通過節約用水和調整用水結構,維持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對水的需求。

儘管我國水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的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生態環境惡化三大問題仍十分突出,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展望21世紀,水資源配置問題,水資源節約問題,水資源保護問題,還將是中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重要任務。

淺談發展節水灌溉是節約水資源的有效途徑

水乃生命之本,生存之源泉,世界的萬物都離不開水,我們無法想象沒有水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如今我們正面臨着水資源緊缺的現象,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視,水危機就會產生,因此,提高土地灌溉技術、杜絕水資源的浪費已是當務之急。

一、發展節水灌溉的重要性及意義

濮陽市是缺水的地區,部分市縣屬高亢區,用水需求量大,生產生活離不開黃河水,對黃河水依賴性強。由於黃河水沙年內分佈不均,水、沙年際變化大,連豐、連枯特徵明顯。

因此,黃河下游水資源緊缺與沿黃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黃河防斷流和引黃供水形勢十分嚴峻,加之目前灌溉設施建設標準低,更新維護不足,部分設施老化失修嚴重,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量在輸水過程中因滲漏而損失,田間灌溉方式和技術落後,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相對較低。所以說發展節水灌溉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發展節水灌溉,一方面“計劃用水”與“訂單用水”相結合,以“計劃”與“訂單”用水來制約水資源的過量開採和不合理使用,防止水環境的惡化,使有限的水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和土壤水,發展集雨節灌,通過挖掘雨水資源和土壤水資源的潛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可促進發展優質、高效、高產農業,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節水灌溉的普及,還可促進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強農業發展的後勁,對農業生產力整體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發展節水灌溉,選擇正確的節水方法及措施

1、合理佈局,井渠結合,地表水與地下水相結合

井渠結合既可重複利用灌溉水的滲漏量進行灌溉,達到開源作用,又可減少地表水的取水量,起到節流的作用,還可解決地表水供水與作物需水在季節上的矛盾。目前,在地表水灌溉量中,有1/3左右補給了地下水,在地下水沒有開發利用的地區,灌溉對地下水的補給將引起地下水的無效蒸發,招致土壤鹽漬化。特別是遇到乾旱降雨偏少的時候,陽光直射,30多度的高溫使地下潛水蒸發更加嚴重。在井渠結合的灌區,不僅灌溉對地下水的回補量可以充分利用,而且可以減少潛水蒸發,到了雨季還可騰出“地下水庫”蓄存降雨。但也要防止過度打井,要根據各個地方的地理特徵,氣候變化以及灌溉需求,防止“一刀切”而導致打井過多,類似“蜂窩煤”,井打的越多,抽水總量就會減少,既破壞了水環境,也提高了生產成本。要按照“採補平衡”的原則,合理佈局,使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最佳統一。濮陽市兩大灌區主要以農田灌溉爲主,採取了井渠結合的方式灌溉,既節約了水資源,也緩解了灌溉高峯期的供需衝突。

2、改變輸水方式,逐步實現輸水管道化

輸水方式的發展趨勢是逐步實現管道化。灌溉水的輸送方式有三種,即土渠、防滲渠道和管道。國內外的大量實踐證明,近距離土渠輸水的損失爲10%-40%,而遠距離土渠輸水的損失甚至高達50%以上。防滲渠道可以減少或避免滲漏損失,但仍然存在蒸發損失,泄露損失也比管道輸水嚴重。管道輸水可使渠系水利用係數提高到0.95以上。加大推廣低壓管道灌溉技術的力度,實現井灌區管道化。採用免燒管代替農、毛渠道,節水效果好,成本也較低。因此,在農業節水灌溉的發展中,應重點發展管道輸水,逐步實現輸水管道化。

3、成立澆地專業隊

澆地專業隊是用水戶協會招聘的灌溉用水專業隊伍,是灌區農村抗旱的服務組織。用水戶協會對澆地專業隊可以實行目標管理,也可以實行單項承包。

灌溉用水期間,改進放水方式,把傳統的溝(畦)一次放水改爲間歇放水,進行間歇灌,

由澆地專業隊進行統一護渠和灌水。在灌溉站的指導下平衡各用水戶的利益,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實行“小畦灌溉,二八改畦”的節水方法。解決因計量設施不健全、戶與戶之間“喝大鍋水”而造成的大水漫灌問題。使用水戶均衡負擔、均衡受益,達到節約用水、降低成本的目的。

4、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加強節水管理,合理收繳水費

通過政府和市場宏觀調控手段,逐步調整傳統的農業種植結構,適當擴大高效優質節水作物種植比例,選用抗旱優質品種,合理改土施肥,改進工作制度積極開展節水高產灌溉制度的研究,進行灌溉需水測報及預報,對缺水地區採用非充分灌溉,推行科學計劃用水制度,提高水分生產率,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斷完善秸稈還田、地膜覆蓋等保墑措施,科學灌水,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更大效益,推進高效農業的發展。另外,應不斷完善水費制度,使過去按畝計收水費的灌區逐步過度到按方計費。對水費較低的灌區,應逐步提高水價,運用市場經濟的槓桿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使灌區逐步達到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5、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灌溉制度。

灌區需要實施自動化測水量水技術,利用計算機網絡實行信息化管理、科學化管理,在數據採集、數據計算機處理的基礎上實現灌區自動化監測控制;改進和完善灌溉制度,用節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導灌水,制訂和完善有利於節水型的政策、法規。建立節水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健全灌區管理組織和完善節水管理規章制度,把節水管理責任落實到每項工程,每個幹部職工、每個農民要及時總結交流推廣先進經驗,舉辦不同層次的節水技術培訓班,普及節水科技知識,加強節水宣傳,使節水觀念深入人心,成爲每個職工、每個羣衆的共同意識和自覺行動。

三、加強管理,建立良性運行機制

近年來,通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灌區經營管理工作的再認識,灌區上下對實施節水灌溉形成了共識,認爲節水灌溉關係到灌區農業持續發展,是水管單位實現良性循環的需要。建立適應灌區特點的節水灌溉模式,對改善灌區農業生產環境、減輕農業生產災害、保障農業穩產高產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時還可以降低農業灌溉成本,減輕農民負擔,這樣水管單位才能長久地從用水戶的收益中得到回報,形成以經濟利益爲紐帶的雙贏關係。在目前形勢下,水源緊缺已成定勢,開源不通只有節流。而實現節流,除了解決認識問題,採取工程節水技術措施外,更根本的是改變粗放的管理模式。其關鍵在於建立利益驅動激勵機制,即在灌區節水過程中,國家、管理者、用水戶三者之間要圍繞水資源利用建立一定的聯繫,構成權利、責任、利益關係體系,協調、理順灌區經濟管理中的各種複雜的利益關係,充分調動職工管水的積極性和用水戶節水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節水灌溉是系統工程,應該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從實際情況出發,以提高效益爲中心,因地制宜地採取經濟、技術、行政、法律、宣傳等配套措施,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既緩解乾旱缺水問題,又能取得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第四篇:142142青海省格爾木河流域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按要求修改稿-1

格爾木河流域地下水數值模擬

寇文傑

(北京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100195)

摘要:格爾木河流域是西北乾旱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典型地區,爲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需要,本文針對《青海省格爾木河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提出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需求量,分析其是否對下游鹽湖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影響。根據流域概況建立格爾木河流域水資源數學模擬模型對平均水文序列變化趨勢及各種典型年的水資源狀況進行預測,通過預測結果, 探討在不影響下游鹽湖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格爾木河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關鍵字:水資源 數學模型 生態環境

格爾木河是柴達木盆地徑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在整個柴達木盆地內,格爾木河流域對水資源的利用量最大,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水環境問題最爲突出。下游平原區既是柴達木盆地最重要的地區,也是西北乾旱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典型區域[1]。由此,本文將探討柴達木盆地南緣即格爾木河流域的合理開發利用模式(圖1)。

1水文地質概況

格爾木河是柴達木盆地徑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具有西北內陸盆地水文地質的一般特徵,河流出山後,經戈壁礫石帶,河水以懸河的形式,大量入滲補給地下水;穿越細土平原區,在衝洪積扇前緣形成泉集河;流經鹽沼平原區,最終匯入終端湖泊蒸發排泄。在此過程中,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構成了西北內陸盆地典型的河流——含水層系統。地下水不僅沿徑流方向流動,而

圖1研究區交通位置圖

sportation of the study area

大面積的垂向入滲或蒸發;細土平原區含水層水平徑流相對較弱,細土平原區的含水層具有較強的大面積自下而上的越流,承壓水通過越流補給潛水,並最終以蒸發的方式排泄。(圖2)。

格爾木河流域巨厚的第四系鬆散沉積物爲地下水的賦存和運動提供了空間,形成流域內孔隙地

圖2格爾木河示意圖

showing the geermu river

且沿着軸部向兩側運動。在衝洪積扇的不同部位,地下水運動形式有較大差異。礫石平原區含水層具有很強的水平徑流,除河道外,不存在通過包氣帶

下水系統。根據地質條件和研究目的,將流域研究範圍的地下水系統範圍大致確定如下:南自崑崙山前第四系的基岩交界處,北到達布遜鹽湖,東西兩側至格爾木河流域的分水線。

細土平原區分佈於青新公路、寧格公路兩側,寬約10km呈東西向展布。地下水在細土平原前緣溢出地表。按其含水層系統的宏觀結構,可進一步劃分爲四個含水層(組):表層潛水、淺層承壓水、中層承壓水及深層承壓水含水層(組)[2]。

戈壁礫石區分佈於青新公路以南1-2km至乃吉里水電站以北礫石戈壁平原帶。在垂向上分爲兩個含水層(組),以上部潛水含水層(組)爲主,具有厚度大、富水性強、水循環速率快的特點;深

部爲循環較慢且富水性較差的深部承壓水含水層(組)[2]。

鹽殼湖沼平原地區爲砂和亞砂土、亞粘土互層的多層含水層。地層平緩,地下水水平流動滯緩,以垂向運動爲主。潛水埋藏淺,直接消耗於蒸發排泄。

從山前到鹽湖區,含水層厚度變化較大,山前含水層埋藏較深,經過礫石平原區,地下水埋藏較 淺,含水層頂板埋深在1~5m(圖3)。

1-卵石;2-礫石;3-粗砂;4-中砂;5-細砂;6-粉砂;7-粉質粘土;8-花崗岩;9-砂泥岩;10-斷層;11-推測地質界線

圖3格爾木河流域衝洪積扇地下水含水系統剖面圖

fig.3. section of groundwater aquifer system of the geermu river drainage basin alluvial and proluvial fan

2水文地質概念模型的建立[3-5]

本次南以乃吉里電站水庫大壩爲界,北至東達布遜湖、新湖、大別勒湖,西至清水河與托拉黑河之間的分水線,東至格爾木東河與諾木洪河之間的分水線,爲一獨立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研究區南北方向長112km,東西向寬72km,邊界範圍內有效面積5197 km2。

研究區南部以山區與平原區的分界線爲界。該邊界對水資源系統有影響的水文因素主要有:格爾木河入境流量(在地表水模型中進行概化)、乃吉里水庫大壩河谷地下潛流、山前季節性溝谷洪水入滲以及基岩裂隙水側向徑流等。

北部以察爾汗鹽湖南側平均水面周邊爲界。邊界帶附近地下水水力坡度平緩,徑流緩慢。有少量地下水通過該邊界流向湖區深部,流向鹽湖方向的徑流受湖水位和邊界水力坡度的控制。該邊界向湖區的徑流量近似處理爲不隨時間變化的流量邊界,其大小取年內平均值。

東西邊界爲分水線構成的隔水邊界,當研究區內水資源開發與調配引起分水嶺有少量的變動時,根據不同地段含水層導水特徵,近似估計出單位水頭變化所引起的單寬流量變化值,以此值線性外推估計邊界流入(出)量的變化,即所謂“第三類邊界條件”。

地下水頂部邊界(潛水面邊界)最爲複雜,影響因素多,地下水資源模型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頂部邊界的處理與概化的合理性。頂部邊界與外界交換水量因素有:淺埋帶地下水蒸發、河水滲漏、泉水溢出、渠系與農田灌溉滲漏、大氣降水入滲等。

研究區地下水循環,在空間上可進一步分爲強

烈循環帶和緩慢循環帶。強烈循環帶分佈在礫石平原大厚度潛水含水層、細土平原上部潛水含水層、淺層與中層承壓水含水層中;緩慢循環帶包括礫石平原深部的承壓含水層、細土平原深層承壓含水層以及鹽殼湖沼平原250m以深的承壓含水層。

結合格爾木河流域平原區水文地質條件,將含水系統概化成以下宏觀結構,其概念模型如下圖(圖4)。山前礫石平原區爲單層潛水模型層區;細土平原區和鹽殼湖沼平原爲雙含水模型層結構,上部爲淺部潛水模型層,下部爲等效承壓水模型層(模擬淺層承壓與中層承壓含水層綜合導水能

fig. 4.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 of groundwater aquifer system

model

力),兩模型層之間以等效半透水層將其分割(模擬承壓水與上部潛水以及承壓層組內部夾層的垂向等效阻力),承壓水模型層水位代表淺層與中層承壓水平均水位,徑流量代表兩層總通量。

3數學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3.1地下水運動數學模型

基於建立的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可將地下水流系統的數學模型描述爲:

上部潛水含水層地下水流微分方程

??

?x??k?h?h1????h?11?hb??x????y??k1?h1?hb?1?y?????(h2?h1)?f1(x,y)wr??q?h1i?(x?x1i,y?y1i)?f2(x,y)ws?e(x,y,t)??1

i

?t(x,y)?g,t?0h1(x,y,t)?h10(x,y),(x,y)?g,t?0k?h11(h1?hb)

?n

??1(h1b?h1)?q10,(x,y)??3,t?0

?3

下部承壓水含水層地下水流微分方程

???h2????h2??x??t?x????y??t

?y?????(h*?h2

1?h2)??q2i?(x?x2i,y?y2i)??i?t(x,y)?g,t?0h2(x,y,t)?h20(x,y),(x,y)?g,t?0t?h2?n

??2(h2b?h2)?q20,(x,y)??3,t?0

?3

其中:

f,y)=??1(x,y)?河牀?1(x,y)?泉、沼澤

1(x?0(x,y)?非河牀,f2(x,y)=?

?0(x,y)?非泉、沼澤w?(hqr?

r?min???r?h1),wrmax,b?

r?w???

??h1?hs?,h1>hs

s=??0,h1<=hs

??

e0(c,t),h1??hfe(x,y,t)??

?e?0(c,t)(1?)m ,h?

?f?h1?hf??0

??

0,h1??hf??0式中:

h1,h2,hr,hs,hf

-潛水水位、承壓水位、河水

水位、泉(沼澤)溢出高程、地形高程;

h1b,h2b,h10,h20-潛水與承壓水含水層第三類

邊界參照水位,潛水與承壓水含水層初始水位;

k1,t-潛水含水層滲透係數、承壓水含水層導水系數;

??-潛水與承壓水含水層之間的越流係數、邊界導水系數;

?1,?2-潛水與承壓水含水層第三類邊界流量增量係數;

?,?*-潛水含水層給水度,承壓水含水層貯水

係數;

q1i,q2i-潛水井開採量,承壓水井開採量;

q10,q20-初始條件下潛水與承壓含水層邊界單寬流量;

wr,ws-河流與潛水含水層水量交換強度、泉及沼澤與潛水含水層水量交換強度;

qr,wrmax,br,?-河水流量、河牀極限滲漏強度、河牀水面寬度、河牀漏水系數;

hs,?-泉水(沼澤)溢出高程、泉水(沼澤)

溢出係數;

e0(c,t),e(x,y,t)-水面蒸發強度、潛水含水

層蒸發強度;

?0,?,m-潛水極限蒸發深度、潛水位埋深、包

氣帶巖性蒸發特徵指數;

n-邊界外法線方向; g-計算區; ?3-第三類邊界;

f1(x,y),f2(x,y),f3(x,y)-河牀分佈函數,泉水(沼

澤)分佈函數;

3.2河水流量數學模型

描述河流流量數學模型爲: ?qri?l,t?

?l

??wrbr(l,t)??qrj(t)?(l?lj)

j

qri?l,t??0

qr(來源好範 文網)i?l,t??qri0(t),(l=0)

式中:

qri(l,t)-第i條河流流量;

qri0(t)-第i河流入境流量;

qrj(t)

-第j支流匯入流量;

wr,br(l,t)-河牀滲漏強度、河牀水面寬度;

l,lj

——河流流程長度、第j支流匯入點流程

長度。

本次模擬採用pmpro中的modflow模塊,並對模塊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對上述數學模型進行求解。

4模型識別與校驗[6]

經過調試,使模型區地下水流場、水位變幅、潛水與承壓水的水頭差、地下水位的演化過程等達到了較好擬合。80年代泉集河溢出水量爲2.43×108m3/a,沼澤溼地溢出水量爲0.73×108m3/a,蒸發蒸騰量爲2.99×108m3/a,其餘各水資源均衡要素均與識別值一致。(表1)。

表1水資源均衡要素模擬識別結果表

table.1. simulation identify result of water resource balance element

地下水循環要素 識別值(108m3/a)

地下水均衡差

0.00 地下水開採量佔總補給量百分比 2.8% 尚未利用地下水資源量

6.15

80年代中期淺層地下水流場擬合情況見圖5。80年代中期承壓水流場及鑽孔承壓水頭對比擬合

情況見圖6。1985-1996年典型觀測孔水位變幅擬合結果見圖7。

圖580年代中期淺層地下水流場擬合圖

fig. 5. fitting curves of shallow ground water flow field of middle 80’s

-404-404-404-404-404

計算曲線

實測值觀39孔觀21孔觀14孔觀11孔觀6孔

圖680年代中期模擬承壓水流場與實測承壓水頭對比圖 fig. 6. comparison diagram of simulated confined flow field and observed head of middle 80’s

-4

觀1孔

198819921996

04-4

198819921996

觀2孔

198819921996

04-4

198819921996

觀3孔

198819921996

04

19921996

觀4孔

-4

19921996

041996

觀5孔

198819921996

04

1996

計算曲線實測值

圖7部分觀測孔實測水位與計算水位對比曲線圖

arison curves of observed water head and calculated head in some observation wells

從擬合情況可以看出,淺層地下水流場與地下水長觀孔動態過程擬合較好,數值模型可宏觀代表該地區地下水狀態與地下水動態過程。承壓水流場的擬合,呈現了從上游到下游宏觀趨勢與分佈規律

相似。從整體上看,模型能夠極好地模擬整個計算區的潛水與微承壓區承壓水,對於多層承壓水區域,雖所模擬的承壓含水層流場有一定的隨機誤差,但承壓水流場的宏觀趨勢與空間分佈規律是正

確的。由此,可以用本數值模型來進行預測。

5模型的預報

爲了使經過識別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數值模型預報未來的狀態,需要將未來的各種變化因素設置在模型之上,建立地下水數值預報模型。水資源開發利用及水利工程等,基本上能夠事先預見。自然環境因素的變化帶有一定的隨機性,目前只能對其平均變化趨勢或典型年做出預測。因此,建立的數值預報模型,主要預測預報平均水文序列變化趨勢及各種典型年的水資源狀況。

需水量等。

5.2人類活動影響因素

人類活動影響因素主要是指在發展格爾木市工農業的前提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規劃。在模型中,主要根據青海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的《青海省格爾木河流域水利綜合利用規劃報告》。預測模型環境參數格爾木流域水資源需水量進行設置[3]。

5.3結果分析

預報模型採用迭代法進行計算,共計360個時段,時間步長1個月。輸出計算結果:

按平均值法(水文序列1)計算,多年平均入湖水量爲2.91×108m3/a。現狀年東達布遜湖入湖水量爲2.43×108m3/a,在滿足一期採滷用水量0.6×108m3/a的鹽湖生態用水情況下,按年均蒸發量

1015mm/a計算,可維持鹽湖184km的鹽湖面積;近期2014年東達布遜湖入湖水量爲3.27×108m3/a,在滿足近期採滷1.4×108m3/a的生態需水情況下,可維持154km2的鹽湖面積,遠期2014年東達布遜湖入湖水量爲2.88×108m3/a,在滿足遠期採滷1.6×108m3/a的生態需水量的情況下,可維持鹽湖面

積126km。可滿足規劃要求近期維持鹽湖150km2遠期維持100 km2的鹽湖面積。

5.1自然環境設置

對於模型未來的自然環境變化,目前尚無法作出準確的長期的預測。而較長時間序列的平均值變化不大。基於此,根據歷史較長序列的觀測資料,採用:(1)平均值法,即求得歷史觀測資料的平均值;記作水文序列1(2)歷史重現法,即認爲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各種情況,今後還會出現。按歷史重現法,選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豐、平、枯等各種典型年逐月徑流量資料,並且使得所選系列的平均值不偏離歷時觀測系列的多年平均值,作爲預報模型的水文序列,(分別記作水文序列2,水文序列3)該水文序列包括歷史上曾經觀測到的對湖區生態用水和水資源開採最不利的連枯年份和容易釀成洪澇災害的連豐年份。預測不同豐枯年份的水資源變化情況,驗證鹽湖入湖水量能否滿足其生態

表2各規劃年採滷規模

table2. brine developing scale of every layout year

預測預測年份 採滷規模(108m3/a) 預測預測年份 採滷規模(108m3/a) 預測預測年份 採滷規模(108m3/a)

1 0.6 11 1.4 21 1.5

2 0.6 12 1.4 22 1.5

3 0.7 13 1.4 23 1.5

4 0.8 14 1.4 24 1.5

5 0.9 15 1.4 25 1.5

6 1 16 1.5 26 1.6

7 1.1 17 1.5 27 1.6

8 1.2 18 1.5 28 1.6

9 1.3 19 1.5 29 1.6

10 1.4 20 1.5 30 1.6

據典型年組合(水文序列3)計算,多年平均入湖水量3.05×108m3/a,東達布遜湖區多年平均面積170.7km2。不同水文年,入湖量及湖區面積隨河水流量而變化,按設定的採滷規模(表2),

最枯年份湖區面積僅35.0km,已接近乾涸。

據典型年組合(水文序列2)計算,多年平均入湖水量2.95×108m3/a,東達布遜湖區多年平均面積161.4km2。其中有3年湖水面積小於30km2,且有兩年乾涸。考慮到湖水自身及地層晶間滷水有一定的調節能力,按3年平均計算湖區面積,後期將有4年小於30km2,考慮湖底的地形特徵,即使採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也不可能將所有的入湖水量全部轉化爲滷水採出(類似於死庫容),暫按30km2湖區面積不能採滷進行估算,即有4年不能滿足採滷量要求。

據上述對比分析,採滷量及湖區面積能否達到預期規劃目標,與格爾木河的水文徑流過程直接相關。若利用平均水文序列進行模擬計算,由於人爲“放大”了鹽湖自身的調節能力,所得出的結論過於樂觀,除所預測的鹽湖面積演化趨勢有實際意義外,不能作爲規劃採滷之依據。從保護鹽湖生態的角度來說,最大采滷規模應有一定的設計餘量,若將遠期採滷規模由原來的1.6×108m3/a調整至1.2×108m3/a,即使重現典型年

組合(水文序列2)水文序列最不利的連枯年份,

3年滑動平均湖區面積均大於30km2。由此建議遠期採滷規模有一定的彈性,豐水年、平水年、偏枯年二期採滷規模仍爲1.6×108m3/a,特枯年與連枯年採滷規模減至1.2×108m3/a。

不同水文序列入湖水量變化曲線及鹽湖見圖8,在相應採滷量(表2)的情況下,可維持面積見圖9。

10 m /

水 文 序 列 1

83

水 文 序 列 2

水 文 序 列 3

051015201430年

水文序列1-平均值法 水文序列2-先豐後枯

水文序列3-先枯后豐 圖8入湖水量變化曲線圖

tity change curves of inflow water

(3)有效控制鹽湖採滷工業湖水的引水量,確保鹽湖以及周邊地區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永貴,李文鵬等,柴達木盆地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總體設計書[r], 青海: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2014.

[2]

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綜合地質勘查大隊,格爾木河中下游衝洪積扇地下水數學模型及環境地質研究[r], 青海: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綜合地質勘查大隊,1990. [3] [4]

薛禹羣,地下水動力學[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 wolfgang kinzel bach, 3d-groundwater modeling with pmwin[m], spring 1990. [5]

青海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青海省格爾木河流域水利綜合規劃報告[r],青海:青海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1993. [6]

寇文傑,格爾木河流域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作用轉換關係及其合理開發利用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圖9預測年鹽湖面積直方圖

fig. ogram of the salt lake area in predict year

6結語

格爾木河流域具有西北內陸盆地的一般特點,從河流出山,經過戈壁礫石帶,穿越細土平原區,同時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溢出,最終匯入終端湖泊。流域內水資源在時空分佈上很不均勻。根據本次模型的研究,得出:現狀年及近期遠期規劃用水條件下,維持下游生態環境的水資源量可以滿足規劃的水資源量要求。

根據模型分析,有以下建議: (1)在格爾木市以南地區,建立大型水源地,開採地下水,以供格爾木市城市工業和生活用水。

(2)在細土平原帶,開採淺層地下水進行農業灌溉,減少從格爾木河等地表河流的引水量,以保證達布遜湖的入湖水量。

abstract

the geermu river drainage basin is a type area of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arid region. for the need of water resour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water resour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rogramming of the geermu drainage basin of qinghai province”, we analyze if the water resource demand for the aim of developing will make a devastating difference on the entironment of downriver of the salt lake. a mathematic simulating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geermu river drainage basin is built to predict the change trend of average hydro sequence and water resource status in difference type year, and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making no difference on the entironment of downriver salt lake to discuss water resourc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geermu river drainage basin basing on the predicted result.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mathematic modelentironment

寇文傑(1980-),男,說是研究生,工程師,主要從事地下水數值模擬研究及地下水水文相關研究。 e-mail:

第五篇:中國農業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中國農業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摘要: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80年代以來,中國的水荒由局部逐漸蔓延至全國,情勢越來越嚴重,對農業和國民經濟已經帶來了嚴重影響。發展節水農業是關係到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具有緊迫性。儘管我國節水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節水農業技術不普及、理論認識上存在偏差、節水農業創新水平不高、農業節水系列標準不完善、節水技術綜合集成程度不高和農業節水投資力度不足,爲此節水農業發展方向爲:進一步確立節水農業的重點、建立完善的用水計量體系、建立長效的節水農業機制、將節水農業作爲戰略性工程實施、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等。

關鍵字: 農業經濟 合理開發 循環利用 水資源

我國淡水資源的總儲蓄量爲2.8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擁有水資源量處於世界中等水平,是可以支持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是要改變用水方式,提高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在這方面,以色列這樣一個地處乾旱和半乾旱區的國家,人口從65萬增長到680萬,人均gdp從300美元增長到15000美元,便是值得借鑑的成功例子。(1)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而農業是一國之本,如何處理好民生問題是支持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前提。瞭解我國農業當前用水現狀並提出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建議也將是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

1、中國農業用水資源的現狀

我國水資源整體上短缺。我國年平均降水總量約6.188萬億立方米,年水資源總量約2.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佔有量僅225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畝均算只有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農業用水每年虧缺300億立方米,農村有2014萬人口飲水困難。水資源短缺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資源環境問題之一。

據預測,在2014前後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高峯,需要糧食增長到6.4~7.2億噸才能滿足需求,按照現有水平預測,爲了滿足這種糧食需求,灌溉面積需要發展到9.0億畝,此時,用水量將從現狀的4000億m3增長到6650億m3。(2)

2、中國農業用水的發展方向

從目前我國水資源供需狀況來看,如此大量的農業水資源供給是不可能實現的。出路只有一條,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節水農業的發展是必由之路。

(3)

目前,我國的耕地灌溉率已經高達40%,農田灌溉用水總量3600~3800億m3,佔全國總用水量的65%。據中國工程院預測,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條件下,2014年全國缺水高達1300~2600億m3,其中農業缺水500~700億m3。如果我們把農業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0.45提高到發達國家的0.7,則僅節水灌溉一項即可節水900~950億m3!不僅可以解決7億噸左右食物生產的用水,還可以富裕出400~500億m3的水用於國民經濟的其它重要領域。因此,我國農業節水已經成爲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農業用水的發展方向。

3、我國節水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節水農業技術不普及農業用水浪費嚴重

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與粗放低效利用的狀況並存,而水資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程度。目前,農業灌溉用水約佔全社會用水量的70%,但由於輸水方式、灌溉方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我國農業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區只有30%~40%,機井灌溉區也只有60%,和一些發達國家(達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時,我國目前農業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單位淨耗水的糧食生產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發達國家單位淨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黃河流域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的92%,大約有4/5的面積是大水漫灌,節水灌溉面積僅2276萬畝,佔總灌溉面積的20%。我國西部地區普遍缺水,其中西北乾旱少雨,西南土層瘠薄,農業生態環境脆弱。但現狀是農業用水浪費嚴重。

3.2理論認識上存在偏差

目前,在我國節水農業發展問題上認識還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節水農業看技術含量,認爲高新節水技術才識節水,研究、推廣得到足夠的重視,而那些技術實用性強,效率比較高的“土”技術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第二,注重工程節水,忽視農藝節水,主要表現在將節水農業等同於農業工程節水,把節約水在輸送和灌溉過程中的浪費作爲主要技術內容,節水農業技術應該包括農藝、工程和管理技術,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綜合利用各種農業節水措施的技術集成;第三,節水灌溉農業和旱作節水農業分離,目前由於管理的原因,在節水灌溉農業和旱作農業方面存在分工,水利部門基本注重灌區,農業關注旱區,兩者有不相往來的趨勢,旱作節水與灌區節水發展不平衡,制約了節水農業的發展。

3.3節水農業創新水平不高

但從整體上看,我國節水農業技術引進的多,自主開發的少,產業化程度低,整體配套性差,如噴微灌設備、節水作業農機具、難以滿足顯示需求。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水高新技術還很少,推廣國外產品,成爲一些技術推广部門的經營的主項目,提高農業節水創新水平,滿足我國農業節水的需求,是擺在我國節水面前的重大課題。

3.4農業節水系列標準的不完善

農業節水系列標準是衡量節水農業的尺子,具有可操作性的東西。儘管目前採取了多種節水農業技術措施,但如何進行衡量和度量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指標體系,很多。如投資與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節水效益優的,效益的衡量的時空範圍多大,都沒有明確界定,這樣,對於衡量節水農業是導致衆說紛紜。對於一個節水工程而言,局部是節水效益高的,但從整體上來考察則是不節水無效益的。

3.5注重單項技術,缺乏深入的節水技術綜合集成

目前在我國節水農業發展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單項的工程技術如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噴灌和微灌的推廣,缺乏將這些技術和農業措施緊密結合的綜合集成技術,導致單一技術的推廣出現困難,甚至夭折現象的出現。工程節水技術與非工程節水技術相結合,形成高度集成的綜合節水技術體系是當前節水農業技術發展的方向,也是許多國家研究的熱點。

3.6農業節水投資力度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節水農業資金不足,制約了節水農業的發展。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九五”期間在全國建設300個節水增產重點縣。全國在此方面已投入節水灌溉資金250億元。在旱作農業示範區建設方面,目前國家每年爲此投入的資金,大約爲2014萬元左右。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共投入資金約580億元,對213個大型灌區和23個重點中型灌區進行了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開展了150個節水示範項目、50個牧區節水灌溉試點和99個山區雨水集蓄利用項目建設。但這些資金同巨大的資金需求相比相差很大,投資不足,依然制約節水農業的發展。

4、我國節水農業發展方向

4.1進一步確立節水農業的重點

確立節水農業的重點。目前,我國節水農業的重點是在灌區的節水工程上,應該進行戰略性地調整,確立我國節水農業發展灌區和旱區節水農業並重的節水方針,節水的重點是田間。

無論是旱區還是灌區,節水重點應該放在田間,通過農藝等多種措施,減少無效蒸發,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4.2建立完善的用水計量體系

計量體系,是節約用水的基礎性工作。國家對“配套的”投資政策進行評估,科學地評定起合理性,促進國家有限資金的高效利用。

4.3建立長效的節水農業機制

通過機制的建立,促進節水農業的長效的發展,是目前我國節水農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4.4將節水農業作爲戰略性工程實施

節水農業的發展不僅是農業本身的過程,而是涉及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大系統工程,國家將其作爲一項戰略性工程來實施。完善其法律法規。加強其領導,運用科學的發展觀統籌節水農業的發展,將其納入國家的發展規劃並嚴格的加以實

施。(4)

4.5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

我國的農業基本國情是地塊零碎的一家一戶土地承包制、農業發展不均衡、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域廣闊、農民的掌握科技的整體素質不高等,節水農業技術體系的建立必須建立在這個基本的國情之上,只有適合我國農業基本國情,農業節水技術才能得以普遍推廣,才能產生明顯的效益。

5、加快發展節水灌溉的措施

5.1 改革現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採取的措施:對小型灌溉工程採取承包、租賃、拍賣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大中型灌區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區)管理模式;加大灌區用水者協會、農村供水協會、農民合作社等各種羣衆組織參與灌溉工程管理經驗的總結推廣和規範力度。

根據實際情況,供水單位可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一是按照《公司法》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二是非公司法人性質的非贏利企業;三是事業單位實施企業化管理。廣泛吸收用水產參與灌區經營管理,明晰產權,合理確定灌區專管機構與用水產協會的責、權、利,改革運營機制,以充分調動與激發用水產參與管理的積極性。

5.2 全面推行農業節水獎懲機制

認真執行 “農業灌溉用水定額”標準,對灌溉超定額用水要加價收費。對節水灌溉工程要根據其節水效果並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給予補償,要使農民對節水灌溉的投資獲得不低於社會平均投資利潤,利用經濟槓桿推動節水灌溉發展。

5.3 多渠道融資,加大投資力度

改革灌溉工程建設和維護的投資體制,積極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水利資金高效利用、滾動使用的合理方式,開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資、獨資等各種資金渠道,實行“多元化”融資,改變過去灌溉工程建設和維護過分依賴政府的局面。

5.4 擴大非充分灌溉與調虧灌溉面積

實施非充分灌溉或調虧灌溉,人爲地控制水量供給,不僅能夠減少作物的奢侈蒸騰,抑制作物莖葉生長,有利於改善作物品質,而且可以將節約出來的水量用於擴大灌溉面積,實現灌區作物總產最大。據試驗,對於小麥、玉米連作區,可以減少小麥苗期的灌水量,正常年份每公頃可減少750m3。棉花可在苗期或絮期減少灌溉水量,正常年份每公頃可減少700m3。水稻可在分櫱期減少灌溉水量或不灌。

5.5 進一步搞好節水灌溉規劃

要根據各地區經濟、水資源、土壤、作物種植等具體條件,選擇適當的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規劃,切忌盲目引進、盲目搞不適合當地推廣的“樣板工程”。要根據加入wto後國際市場的需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蔬菜、花卉、果樹和珍貴經濟作物灌水技術的研究,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5.6 搞好中低產田節水灌溉

中低產田改造已列爲今後幾年農業的主攻方向,向中低產田要效益,擴大節水灌溉面積。對丘陵薄地重點搞好雨水利用,加強雨養農業和小水源綜合利用研究。對鹽鹼地搞好以水衝鹽、以水壓鹼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適宜的沖洗定額和節水技術措施。

5.7 加快節水灌溉設備產業化建設

根據發展節水灌溉的總體規劃,扶持和培育相應的節水灌溉設備產業,形成規格化、系列化,做到配套齊全,價格低廉,服務及時,爲發展節水灌溉提供可靠的保證。

6、發展節水灌溉技術的政策建議

6.1提高發展節水灌溉技術的認識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隨着人口增加、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農業灌溉用水要在用水總量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只能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灌溉必須走節水型的發展道路。因此,我們應加大對發發展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教育力度,使全社會都來關心節水灌溉技術,形成一個較好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環境。

6.2形成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內在機制

通過制定和運用好水價、水權這些經濟手段,對農業用水需求進行有效調控,削弱低效益膨脹型的用水需求,杜絕無效益浪費型的用水需求,促進節約農業用水的需求,從而推進節約灌溉技術發展。

6.3節水灌溉技術發展要符合農業生產實際

節水灌溉技術發展不僅是工程問題、技術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節水灌溉技術如果不能使農民從中得到實惠,就不能得到廣大農民的真正擁護,就不能持續快速地發展起來。

6.4促進節水灌溉設施製造業發展

一項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有可能帶動一個新的產業發展。伴隨我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節水灌溉設備製造業也可望能形成一個有相當規模的行業,成爲中國加工製造業一個新的增長點,政府部門應使用財政、金融等經濟手段加以引導和支持。

隨着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業節水灌溉的不斷推廣,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在不斷的好轉,在黨和政府的方針指導下,相信我國在農業用水方面會取得可喜的進步,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亞欣,《經濟佈局不可忽略水資源條件》 ,長江日報(武漢);

(2)姜文來,唐曲,雷波,《水資源管理學導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3)姜文來,《水資源價值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4)姜文來,《水資源價值論》,北京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