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多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多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

一、設計意圖:

這幾天我會經常聽到小朋友在說:"爸爸媽媽昨天帶我去親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媽媽會去超市買很多禮物。"其他孩子聽到了也紛紛表示也去親戚家做客了,也買了很多禮物。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購買禮物非常感興趣,並且有的幼兒還可以說出具體的購物過程,再加上我們班開了家"天天菜場",我們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裏親自體驗購物的感受。於是,我就創設了爲好朋友明明購買禮物的情景,從中即能讓幼兒體驗到購物的樂趣,又能讓幼兒瞭解合理安排錢幣的重要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運算錢幣,使物品價格與錢幣相等。

2、體驗購物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統計圖,一些商品的圖片並標明價格

四、關鍵點: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

五、活動過程

1、你們平時去朋友家做客,一般送些什麼禮物?(幼

兒自由討論)

2、明明的好朋友想到的禮物有:水果、飲料、糕點、積木、娃娃、鍋、碗……等.這些禮物有的是用的,有的是玩的,有的是食品(可以吃的)。每件禮物的價格都不一樣,有的便宜,有的比較貴,大家一起來看看。(出示這些禮物的圖片及價格)

1、現在你們每人有20元錢,可以爲明明挑選2~3

樣商品,但總價不超過20元。

2、幼兒開始挑選禮物,將選中的商品圖片貼在自己的任務單上,並計算總價。(列出算式)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選擇的商品:你爲明明選擇了

什麼禮物?一個多少錢?

1、你們發現了嗎?那種商品被小朋友選的最多?

2、有什麼好辦法讓大家看得清楚?

3、出示統計圖:請幼兒看看說說橫、縱向座標各表

示什麼意思。

4、請幼兒把自己選擇的商品貼到統計圖上,數數每種

商品各有多少,並寫上數字。根據統計結果,講講最

受歡迎的商品是什麼。

我們就從這最受歡迎的商品中挑選2~3種送給明明,總價價不超過20元

購買禮物

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麼禮物,爲什麼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

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

整個活動以購買夾子這一遊戲主線串聯起來,爲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動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運用着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和具體的實例聯繫起來,使他們學得愉快、學得主動,他們不認爲是在做枯燥的數學題,而是覺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遊戲,從中體驗着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熱情高漲,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認爲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數學也是比較枯燥的,但只要我們以遊戲的形式來組織活劫,孩子們一定會興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光靠一兩次的集體活動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隨機靈活地引導運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驚喜。

活動目標:

1、複習4以內的加減。

2、學習記錄相應物體的價格,並學會做適當的表述。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記錄紙,筆、小籃子,四元(4個圓片代替)

2、情景設置"超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發散幼兒的思維。

師:今天是某某小朋友的生日,你想送什麼給她呢?請幼兒一一回答,發散幼兒的思維。

二、參觀超市。

師;你們想送的東西可真多呀!那我們一起先去超市逛一逛,看看有沒有大家剛纔說的東西。(師生共同逛超市,教師介紹超市的各種規則。)

師:這是自選超市,我們看看價格。(這兒提出等會買的規則。)

三、設計單子,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師:超市裏的東西真多呀!在買禮物之前,我們要來做一份購物清單,就是把自己想買的禮物畫在紙上,這樣一看就明白想買什麼了,我們來動手吧!(幼兒動手設計,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買禮物

1、師:購物清單設計好了,等會買的時候,我們要把價格記雜相應禮物的下面,這樣就能搞清楚自己用了多少錢,還剩幾元。(教師示範)

2、師:出發之前,摸摸口袋裏的錢在不在了。告訴我你一共有幾元?(幼:4元)

3、幼兒出發買禮物,教師巡迴指導。

五、評價

1、師:自己看一看,禮物都買齊了嗎?

2、師:那誰來說說,你買了什麼禮物,一共用了幾元,還剩多少?你怎麼算出來的?(用算式表示)

六、送禮物。

時間差不多了,請大家拿好自己買的禮物,我們給某某小朋友過生日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門牌號碼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學習用數字表示。

2、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爲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體驗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掛圖(一)中1~10的數卡(2~3套),教學掛圖(四)中小動物樓房。

2.學具:操作材料,1個空白信封,鉛筆。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教師: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許多數字,你在哪裏見到過數字?它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2、引導幼兒從時鐘、電話、汽車站牌、商品標價等多方面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瞭解門牌號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教師:你家的門牌號碼有數字嗎?門牌號碼上的數字可以告訴我們什麼?如果我們家中的地址沒有數字,會發生什麼問題?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四)及信封,以“小狗郵遞員來到小動物樓房前不知道把信送給誰”爲由,引導幼兒討論分析原因。

三、討論明確門牌號碼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關係。

1、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隔壁鄰居家的門牌號碼及樓上和樓下鄰居的門牌號碼又是多少。教師隨幼兒的講述進行記錄。

2、引導幼兒觀察教師記錄的門牌號碼,如401、402、503、604等。

四、教師:你知道這些小朋友家住在第幾層樓第幾間房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1、討論:小朋友的家是401,隔壁是402,爲什麼前面的數字都是4呢?爲什麼小朋友的家是401,樓上是501,樓下是301呢?爲什麼後面的數字都是一樣呢?

2、引導幼兒發現門牌號碼前面的數字表示的是樓層,後面的數字則表示樓層中的第幾間,401、501樓層不一樣,位置一樣,401、402樓層一樣,位置不一樣。

五、嘗試給小動物家設計門牌號碼。

1、教師出示“小動物樓房”的作業單,交待設計門牌號碼的規則與要求。

六、教師:看看小動物住在新樓房的哪一層?然後爲每家設計門牌號碼。每家的號碼不能相同,要讓別人能從門牌號碼中看出每隻小動物住在幾樓,誰和誰是隔壁鄰居,誰和誰是樓上樓下的鄰居。

1、幼兒爲小動物家設計門牌號碼,教師對出現困難的幼兒給予引導和幫助。

七、展示佈置設計結果,相互學習同伴間的各種設計。

1、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門牌號碼展示在絨板上,並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

2、觀察個別幼兒的作業單。

八、教師:這幢樓房都有哪些門牌號碼?它們一樣嗎?從門牌號碼中能夠看出××(如小狗)住在幾樓嗎?哪些門牌號碼是它的隔壁鄰居?哪些門牌號碼是它的樓上樓下鄰居?

1、幼兒相互交流各自設計的門牌號碼,感受數字在表示門牌號碼時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關係。

活動延伸:

將幼兒設計好門牌號碼的一幢幢樓房組成一個小區,引導幼兒爲整個小區內的每幢樓房設計樓號。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將數字進行不同的組合,排列不同的號碼。

2、引導幼兒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3、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故事掛圖《大森林裏裝電話》數字圖片。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家中的電話號碼,通過比較各自家中的電話號碼,發現號碼與數字的關係。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號碼有什麼特點呢?”

“這些號碼都是由哪些數字組成的?”

“每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呢?”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大森林裏裝電話》,講故事並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每個小動物的電話號碼你都認識嗎?”

“小動物們該如何整理電話號碼呢?”

二、集體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讀出故事掛圖中小動物們的電話號碼。

2、教師引導幼兒重新爲小動物們編電話號碼,每一個號碼都不能重複並進行區域劃分。

教師:“是的大王讓小動物們怎麼整理電話號碼呢?請你幫幫他們吧!”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每種動物住的區域。教師:“小動物們都住在哪裏?”

(2)教師引導幼兒爲住在水裏的小動物們編電話號碼、

(3)教師引導幼兒爲住在樹上的小動物們編電話號碼。

3、教師出示不同種類的數字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數字。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代表價格的數字和單位。

(2)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代表重量的數字和單位。

(3)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代表時間的數字和單位。

(4)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代表身高的數字和單位。

(5)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代表車牌號的數字。

三、操作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爲住在山裏的小動物們編電話號碼,並讓幼兒大聲說出來。

四、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編手機號碼。

(2)教師引導幼兒編車牌號。

(3)園內完成《操作冊》第17、18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現身邊的數字,並讀出這些數字。

(2)家庭完成《親子冊》第17、18頁。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幼兒掌握左右,能以自身爲中心區別左右,並能用語言完整描述左邊和右邊籮筐的物品;

2.初步學習以物體爲中心,區別物體的左右;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籮筐三個、蔬菜圖片(土豆、蘿蔔、白菜若干)、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以故事的形式欣賞繪本片段,導入活動【看課件)

二、引導幼兒以自身爲中心,區別左右,緊緊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這一點進行聯繫

問:小朋友們,我們吃飯的時候是哪隻手拿碗?哪隻手哪筷子呢?

小結:我們都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

三、練習以自身爲中心區別左右

1.請幼兒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2.舉手,請幼兒聽老師的口令,舉起左手或右手。

3.拍肩,請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用左手拍左肩或右手拍左肩。

四、學習以物體【籮筐、蔬菜)爲中心區別左右

1.出示三種蔬菜圖片,每個幼兒聽老師的指令操作,將蘿蔔放在中間,把土豆放在蘿蔔的左邊,把白菜放在蘿蔔的右邊。看看誰放得又對又快。

2.幼兒操作將蔬菜裝進籮筐。出示三個籮筐,讓幼兒觀察左、中、右擺放的籮筐。幼兒聽口令將土豆放進左邊的籮筐,白菜放進右邊的籮筐,蘿蔔放進中間的籮筐。

3.幼兒說說左邊的籮筐裝了什麼蔬菜?右邊的籮筐裝了什麼蔬菜?教師檢驗對對錯。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區別兩者的不同。

2、能熟練地運算7以內的加減法。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

7以內加減式題若干、正方體、長方體的積木各若干、每人一張作業圖、一張製作正方體的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7以內的加、減法式題,集體、分組、個別的進行運算練習。

2、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

(1)、觀察:每人三塊積木(一塊正方體、兩塊不同的長方體),讓幼兒進行觀察,找出每塊積木在形體上的特點。如:三塊積木各有幾面?教師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告訴幼兒:六面都是同樣大小的正方體;長方體也有六個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面是長方形,兩面是正方形。取出兩種不同的長方體讓幼兒觀察。

(2)、找找正方體與長方體。幼兒在桌上的一堆積木中,根據教師的指令,拿出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積木。

幼兒運用積木建構簡單物體。請幼兒數數自己用了幾塊正方體的積木,幾塊長方體的積木。

(3)、想一想。教室裏、幼兒園裏有那些東西像正方體,那些東西像長方體?

3、幼兒操作活動:

(1)、每人一張作業圖。數數每一個圖形是由幾塊積木組成的,並在旁邊的圈中寫上相應的數字。

(2)、每個幼兒用準備好的紙製作一個正方體。

4、教師點評幼兒操作結果,並對整個活動進行小結。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6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裏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着幼兒。爲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情景”中,並通過參觀、遊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瞭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人民幣的概念仍較模糊,於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遊戲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紙幣,學會使用紙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5元、5角、1元的紙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

(1)佈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物品卡片,並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係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裏面裝着什麼。”(幼兒打開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麼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誌。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着“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着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着1元。

遊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遊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老師發佈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

(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

拿着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活動過程中,教師藉助實物,通過遊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徵入手,引導幼兒準確

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幼兒帶着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爲5角錢或1元錢),併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

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

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

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

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

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裏還藏着這麼多祕密。我們剛纔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裏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着錢盒去購物吧!”

評析:教師在幼兒認識了1角、5角、1元三種硬幣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了親身購物的機會,進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種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每個幼兒都只有在付錢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買到商品。幼兒必須先觀察商品的價格,然後思考該如伺正確付錢,並將付

錢方法粘貼在展板上,最後通過課件梳理幼兒經驗,爲下一環節做鋪墊。

3.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mi)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爲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裏。)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不同形狀的物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萌發對等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綵帶一條,剪刀,提供每個幼兒不同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紙。

2、作業紙,卡:二等分、四等分

活動過程:

一、學習將物體二等分,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1,出示禮物袋:喜羊羊送來的禮物,接電話。

2,教師先從禮物袋裏出示--綵帶,提問:把這根綵帶送給我們班最乖的兩個乖孩子,那怎樣分才能使兩個乖孩子拿到的綵帶一樣長呢?

A、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

B、教師是否講綵帶兩頭對摺,剪成一樣長短的兩根綵帶,幼兒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得出結論:二等分

二、幼兒探索將不同形狀的圖形進行二等分,進一步感知而等分的含義。

1、逐一出示不同形狀的物體,在黑板上展示,發放每人不同形狀的物體,幼兒操作探索。

小結:將正方形、長方形的紙對摺,就可以折出兩個相同的長方形。

幼兒繼續探索還有什麼方法。

小結:還可以角對角對摺,就可以折出兩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每人一把剪刀,將物體二等分剪開,比較和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三、在二等分的基礎上,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德經驗分享、交流。

2、比較四等分後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麼不一樣?

四、作業紙:練習。隨音樂出活動室。

課後反思: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於動動,做做,非常感興趣,於是我根據幼兒興趣、需要以及年齡特點擬定了我本次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我沒有任何灌輸形式的教法,而是採取鼓勵幼兒主動積極探索、同伴間互相學習的方法達成教學目標。雖然整堂課的時間顯得稍微長了一些,但小朋友們始終保持着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引導他們發現等分多種的方法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小朋友操作的材料比較多,上課的時間也顯得比較長了。如果讓孩子分組操作那孩子的合作能力也可能會在其中表現出來。

1、在活動第一環節的操作後可以不用在再次去強調多種等分的操作方法,然而顯得有的重複。

2、由於在平時也沒多時間給孩子去操作紙工,所以在操作中顯得有點不聽指揮就一味的操作中練習,動手能力有點差。在以後教學中,孩子的動手方面能力也不可疏忽。

所以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有很多的地方要去琢磨和發現。要想成爲一個全方面合格的老師還要不停的去學習,不停的去鍛鍊。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蒐集生活中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

2、能熟悉長方體何圓柱體的形狀特點。

3、能知道長方體有兩種形狀,學會區分圓柱體與長方體。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蒐集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體,圓柱體若干

3、一張圓柱體和一張長方體的圖片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徵,並組織幼兒分類

二、用遊戲“誰的眼睛最雪亮的遊戲”方法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第一場比賽開始了,現在我們來看看誰的眼睛最雪亮請你們看屏幕上有什麼東西?

三、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比較一下這些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2、他們能滾動嗎?

3、你們可以把它們進行分類嗎?可以分幾種呢?哪兩種呢?

四、讓幼兒觀察物體特徵

1、遊戲“誰的腦袋轉的快”讓幼兒思考並欣賞能滾動的玩具的什麼樣子,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麼樣,並能找到能滾動與不能滾動的區別。

2、讓幼兒自己選擇一個玩具並說一說自己的見解和玩具的特徵

3、讓幼兒觀察教室裏有什麼東西是長方體有什麼東西是圓柱體

五、用遊戲“搭房子”讓幼兒更加深入的瞭解長方體與圓柱體的特徵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手上的玩具搭一個房子並說出你們房子都是用什麼形狀搭出來的。

六、活動延伸

1、鞏固練習:小朋友們今天都很厲害哦!那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圓柱體有什麼不一樣的啊?那長方形呢?

2、佈置家庭作業: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家裏有幾個圓柱體的物品,有幾個長方體的物品請把數字寫在後面。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概念,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在教室裏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課件準備:小動物相關圖片、1-10數字圖片。

紙面教具:打印1-10數字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請幼兒進行“玩找朋友”遊戲,引出單雙數。

——現在所有的小朋友可以2個2個互相找朋友。

小結:2個2個找到朋友的是雙數,還有沒找到朋友的數是單數。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單雙數。

——動物也玩找朋友的遊戲。看看都有誰?各有多少隻?誰是單數?誰是雙數?

小結:小猴可以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雙數。像小雞兩個兩個圈到一起後,還多出一隻小雞找不到朋友的叫單數。小鳥也能兩個兩個圈在一起,所以也是雙數。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根據已有認知,來進行單雙數判斷。

——更多動物都來了,他們各自回到了單數的家和雙數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

——數字寶寶也來參加遊戲,我們來幫數字寶寶回家吧?

出示教具,通過幼兒實際操作更深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小朋友們,你們每個人椅子邊都有一盒卡片寶寶,小耳朵聽,快快快,快快拿出單數來。小朋友聽數拿出卡片來。

——快快快,請你找出雙數,讓幼兒再次領會單雙數的含義。

出示圖片,進一步鞏固如何區分單雙數。

——請小朋友爲單雙數數字寶寶打鉤。

——小朋友們認識單雙數還能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現對嗎,來我們唱起來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恆。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爲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隻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爲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裏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爲什麼?

c你們可以怎麼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現了什麼?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徵。

2、發展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三張白紙上分別畫好幾何圖形。

2、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紙;每桌几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教學過程:

一、興趣激發:

1、師:今天,請來了一些朋友要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師出示正方形、圓形)問:正方形有什麼特點?(有4條邊,而且一樣長)圓形有什麼特點?(沒有菱角)

2、咦!有什麼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麼高興呢?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許多朋友要來祝賀。你們看!它們是誰?(師分別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3、師:喲!這麼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圓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二、興趣體驗:

(一)觀察探索

捉迷藏三角形雖然沒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願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

(1)找圖形並填表格。師巡迴指導。

(2)說一說找到什麼圖形有幾個。師:小朋友真能幹,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裏?

(二)趣味遊戲

1、變魔術現在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小圖形娃娃來。

(1)變魔術(大圖形變小圖形)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麼圖形變成哪些小圖形?

2、拼圖案師:你們變出這麼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我們就用小朋友變出的小圖形和爲你們準備的圖形拼一幅漂亮的畫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它們好嗎?

(1)拼貼(師巡迴指導)

(2)說一說用什麼圖形拼成什麼送給正方形、圓形娃娃。

三、活動結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圓形娃娃要回家了,我們趕快把禮物送給它們吧!

四、活動延伸:在活動區投放幾何圖形,自願組合幾何圖案。

教學反思:

通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標記爲種子分類,知道隊伍的長短和種子的大小有關。

2、活動中能自己探索尋找答案,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圖譜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看看,桌上有什麼?

(2)小種子齊心協力造了間三層小樓,你猜猜第一層誰住?住幾顆?

(3)第二、三層呢?住了幾顆?

(4)教師小結

二、玩“分家家”的遊戲

第一次操作:

看看從那裏起排隊?

從紅旗處開始排,一個跟着一個,整整齊齊的排在線上。

你來講講有什麼新發現?誰地隊伍長,誰的隊伍短?

討論:一樣長的隊伍,爲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

教師:因爲花生最大,所以隊伍最長: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隊伍不長也不短;紅豆最小,所以隊伍最短。

第二次操作:

房間太大了,變小一點。

請你猜猜如果在一樣大的房間裏來隊,哪個種子用的多?哪個種子變的小?

請你自己動作操作,尋找答案。

活動結束:

腳跟對腳尖,一起從起點走到終點,看看誰用的步子多?誰用的步子少?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分法。

2、感受並體驗8的組成中所分的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數字1-8及分合號若干套,放大的記錄單。

2、幼兒用書第1頁的小橡皮圖卡8張,小盒子2個,記錄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分橡皮。

2、剪貼格子。

3、翻片片。

二、歸納總結8的分合記錄

1、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分合記錄,引導幼兒檢查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複或遺漏,分和記的是否一樣。知道8的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答案。

2、請幼兒根據記錄單上相像的兩組答案做出的標記,說說8分成兩份的7個答案中分別有那兩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學習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

1、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記錄單上的那幾組分合式可以省略,爲什麼?

2、啓發幼兒思考並說出理由。(如3和5與5和3這兩組答案相像,可以將5和3省略,因爲看到3和5就會想到5和3)

四、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與分享。

1、請幼兒選擇1張自己做的記錄單,將該記錄單上的7組分合式全部剪開,並把兩組相像的調整到一起,再嘗試拿去幾組相關的分合式,最後將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貼在白紙上,說說省略了那幾組分合式。

2、展示個別幼兒重新調整黏貼後的記錄單,請幼兒猜測,並說出該張記錄單上省略了那幾組分合式。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4

背景分析:

1、活動價值:

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來看,直觀的物質世界的萬物,都是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實體世界發生了接觸,同時也就意味着開始了與隱藏在實體的物質世界背後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聯繫。兒童憑藉着“數”和“形”的中介,實現着對於周圍世界的基本結構與秩序的認識與把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向兒童進行數學教育的十分重要的途徑,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滿數、量、形知識的內容進行數學教育可以使兒童在既輕鬆又自然的情況下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引發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選擇了孩子最熟悉的逛超市活動,逛超市買東西本身就是一項社會活動,可培養孩子與人交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所買食品包裝袋上的數字,可進一步鞏固對數字字形的認識;在填寫調查表的時候,孩子要動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去猜測所觀察到的數字的實際含義,如果猜不出來也學會了另一種學習的方法——詢問;所有的前期調查準備工作很好地利用了家長資源,利用家長實現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在活動設計中體現了各領域的整合,幼兒在談論調查表的時候用語言描述了他是如何填寫調查表的及是如何獲得新經驗的,幼兒在設計包裝袋時又融入了自己的審美情趣和操作能力;

2、幼兒相關經驗:

本班孩子正出於中班下學期,他們能夠認識數字1——10,通過製作數字標記、數物拼板遊戲知道它們的外型特徵,知道數字與物體的等量關係,這就爲本次活動中認讀包裝袋上的數字並猜測數字的可能含義打下基礎。他們會正確點數10以內的物體,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這爲藉助掛曆等輔助物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做好鋪墊。他們還初步瞭解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但僅限於數字表示數量,今天活動中所涉及的數字表示天數、表示日期、表示重量、表示電話號碼對於他們來說正是最近發展區。他們還會用印章做數卡,這又爲孩子設計包裝袋提供了操作基礎。

活動目標:

1、觀察超市食品袋上的數字,繼續瞭解數字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能大膽表達自己對生活中數字的相關經驗。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前期調查準備:發給每個孩子一張調查表,請家長帶着幼兒操作、填寫。

2、物質準備:調查表、孩子買的食品盒(袋),掛曆、印章、白色信封

活動過程:

一、共同交流調查表及包裝盒上的數字。

1、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物品和調查表,介紹上面的數字及其作用。

“你到超市去買什麼了?你發現上面有什麼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幼:“我發現了數字83184355,這是廠家的電話號碼。”師:“你怎麼知道的?”

幼:“我猜的,因爲它像我們家的電話號碼”)

(幼:“我找到數字20040208”

師:“這表示什麼意思?”

幼:“我媽媽告訴我這是日期。”

師:“你知道是哪年哪月哪日嗎?”

幼:“恩……”答不上來,

師:“有哪位小朋友知道?”

幼:“是20xx年2月8日”,教師出示一份20xx年的掛曆,

師:“哪位小朋友來找找這個日子在哪裏?”一幼兒上來找,

師:“從哪裏看出這是20xx年?2月在第幾張?8號在哪裏?”)

(幼:“我找到一個10天,這是保質期的意思。”

師:“你買的是什麼?”

幼:“酸奶”。

師:“酸奶的保質期10天有多長呢?”

幼:“一個星期吧?”

師:“一個星期有幾天呢?”沒有聲音。

幼:“是不是5天?”我又拿出掛曆,請孩子們觀察,

師:“一個星期中黑色表示我們上幼兒園的時間,紅色表示休息日,黑色加紅色,我們數數一共多少天?”

幼:“7天。”

師:“那麼,我們從這掛曆上數10天看是多長時間?”

幼:“是一個星期還帶3天”。)

2、幼兒自由結伴,相互交流。

(幼:我這上面有32,表示3塊餅乾和2塊夾心奶油,這是我自己猜出來的。)

3、集體討論:你還有哪些看不懂的數字?

(幼:“我看不懂150是什麼意思?”我拿過他的調查表一看,原來是150克。

師:“是表示你買的東西有150克。”

幼:“150克有多重呢?”別的孩子也來了興趣,我請那位提問的孩子把他買的餅乾給全體孩子輪流掂量了一次,孩子們一副很滿足的樣子。)

(幼:“我這上面有很多數字,915231110012,是什麼意思呀?”幼:“是條形碼吧。”

師:“條形碼,條形碼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件商品都要有自己的代號,用數字來表示,就像我們小朋友的名字一樣。)”

二、操作遊戲:設計包裝袋。“在信封上貼上一個標記,表示是什麼商品,再用印章印出數字,印好了以後告訴大家是什麼意思。”幼兒操作。

三、教師小結,激發幼兒繼續關注生活中數字的興趣。

活動反思:

1、數學教學整合化。課程是統整的,提供兒童領域均衡發展的機會,在數學活動中融入社會調查、語言描述、表達自己觀點及動手操作能力。

2、學習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爲兒童準備一個可以活躍探索以及與成人、同伴、教材互相作用的環境。在本活動中,沒有教師事先備好的教材,有的是孩子與家長的前期探索經歷、有的是教師提供一個向同伴講述自己的發現、向教師提出疑問並在教師幫助下解決疑問的機會。

3、教師在語言和材料上提供支持,促進並加深加廣兒童的學習。教師事前對食品包裝袋上的數字進行了研究,發現了時間和日期是涉及較多的問題,想到用掛曆來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數概念,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那麼多孩子看一份掛曆,看不清楚,應保證每個孩子都有一份檯曆,可便於每個孩子都能動手操作。

4、學習活動與材料是具體的、真實的,並與兒童的生活有關。數學教學首要的任務即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具有自然性、實用性與意義性的特點,不僅可增進兒童概念理解,而且還可以縮減兒童對數學的心理距離,不致對數學產生懼怕。

5、教師協助兒童嘗試着自己做推論,並以具體操作物、圖畫、表格或語言來討論並證明他們的推理。比如說在談到“10天是多長時間時,教師先鼓勵孩子進行猜測,然後提供操作物——掛曆,討論並證明他們的推理,孩子們很有興趣。但在孩子對重量的討論中,我在活動中的處理模糊了一些,讓孩子們掂量一下150克重的商品,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提供一杆秤,讓他們在操作中加深對重量的理解。我想如果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可以把秤放在活動角,讓孩子繼續探索。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5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菜市場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菜市場裏各種各樣的菜吸引着幼兒。我們班在區角開設了“貝貝菜場”這一區域,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場景”中,讓孩子們瞭解菜市場的結構,體驗買菜的快樂,感受菜市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當促銷員、理貨員,顧客,不喜歡當收銀員,很顯然孩子們不知道要收多少錢,不會算賬,對於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概念模糊,於是我就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買菜》。旨在創設一個“菜場買菜”的遊戲情景,在多次去“菜場買菜”的過程中認識錢幣,學會使用錢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買菜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買菜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2、掌握菜場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感受菜場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佈置“貝貝菜場”,貨架上擺上各種菜,並標明價錢。

2、20個1元、4個5元、2個10元仿真人民幣,幼兒人手一份。

3、幼兒人手一張記錄表。作業單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複習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看看袋袋裏面裝着什麼?”師:“哇,好多錢!都有哪些錢啊?”(1元,5元,10元。)

2、遊戲:取錢

老師發佈號令,幼兒取相應的錢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錢的遊戲:老師說多少錢,請小朋友快速從袋袋裏取錢,取出後就舉起來,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

二、幼兒第一次買菜,探索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係

師:“小朋友,你們家的菜都是誰買的?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錢,也來學做小當家,去菜場買菜。去菜場時,小朋友要注意什麼?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着錢到1號貨架買菜。”

1、幼兒帶着錢,到1號貨架選菜(師設計的每一種菜價均爲5元或者10元),併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菜。)

2、集中梳理經驗,知道錢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1)師:“誰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花了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元錢的兩種付錢方法:用1個5元來付錢,用5個1元來付錢。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元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元錢付錢,有的用5個1元付錢。”

黑板上出示錢幣,進行梳理:5元錢之間的換算關係:“5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是5元錢;1個5元的紙幣也是5元錢。”

(2)師:“誰買的是10元的東西?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0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0元的XX,用一個10元的紙幣付錢”“用10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2個5元的紙幣付錢。”“用了1個5元的紙幣和5個1元的硬幣付錢。”

黑板上出示錢幣,梳理:10元錢之間的換算關係:1個10元;2個5元合起來是10元錢;10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是10元錢;5個1元的硬幣和1個5元的紙幣合起來也是10元錢。

師:“原來錢裏還藏着這麼多祕密。我們剛纔只買了5元、10元的菜,菜場裏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菜,你們想買嗎?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後回到位置上,將你的付錢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三、幼兒第二次買菜,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1、幼兒到菜場選菜,將付錢方法記錄在表格上。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

(1)6元錢的菜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元和1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也是6元,這種付錢方法比前一種簡單一些。

(2)8元錢的菜付錢方式:用8個1元錢來付錢,用1個5元錢和3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元錢。後一種付錢方法簡單一些。

(3)師:“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2元的,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元或者10元來付錢呢?”

師小結:“可以直接用12個1元的硬幣來付;可以用7個1元1個5元來付;可以用1個10元2個1元來付;可以用2個5元2個1元來付。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很多種付錢的方法。”

四、操作作業單,鞏固幼兒經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元、5元、10元的錢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菜場買了好多菜,真開心!米米小朋友也來到了菜場,她一共有1個10元,3個5元,10個1元,想買一條魚,一條魚18元,小朋友,想一想米米有幾種付錢的方法?請把這些付錢的方法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