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培養孩子的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第一篇:培養孩子的經驗交流

培養孩子的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培養孩子的經驗交流:在有效期內 做合格父母

真的很高興能和國小的家長一起聊聊孩子培養的話題,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大家的孩子小,還有很多發現問題改正問題的機會,等到孩子大了做父母的也就失效了,即使明白了教育孩子的道理也屬於後知後覺,來不及了。我看過家庭教育的33個信條,總結的很有道理,有很多條都和我的實際做法不謀而合,其中第27條寫到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爲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鬆,無效的教育是先鬆後嚴。我欣賞的還有一句話:做父母是有效期的,孩子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他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正常我應該這麼介紹自己的兒子,他國小六年12次獲得山師附小的特優生,在班裏是中隊長,學校是大隊委,天天執勤,每週播音,是學校十佳少先隊員,濟南市中小學生信息技術大賽二等獎,山東電視臺少兒頻道優秀小記者。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外國語學校和山大附中,目前是山大附中八年級在校學生,擔任班長,學生會自律部副部長,演講朗誦社社長,第一學期末考試班級第一,級部第九,第二學期期末班級第一,級部第二,獲得一等校長獎學金,多次主持全校大型活動,學校年級辯論賽中四輪勝出,和隊友一起獲得冠軍。但是我更願意這樣介紹自己的兒子,他懂得分享,所有喜愛的東西願意與朋友共享;他遵守秩序,從不亂扔垃圾、違章橫穿馬路;他關愛家人,知道心疼和體貼父母長輩;他明白職責所在,學習自覺自願,追求上進卓越;他禮貌待人接物,能做到爲別人開門、等電梯,在快餐店飯後把餐桌收拾乾淨恢復原樣;他善於溝通交流,聽得進去道理,從不行無禮之事。尤其是進入中學,讓我更加欣慰的是他熱愛運動,喜歡上了籃球,他爲人謙和,熱心公共事務,把大把的精力用在了學習之外,成績上又能保持適當的名次。說起開門等電梯,我想到不久前在微信上傳播的一篇小文章:你有扶門的習慣嗎?歐美國家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在公共場合扶門的習慣,走在前面的人都會回頭看一下身後有沒有人,然後扶着門等身後的人過去,這個小小的動作體現的是禮貌和教養,是郎鹹平教授得出自己不如師弟混得好的大道理。教育無小事,但教育全是來自於小事。教育孩子的經驗我不敢談,想有幾句話和在座的家長們分享,這是我自己的觀點,也是我培養孩子的行動指南:

一、每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父母是最好的開掘者

我們來看一下世界最優秀的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特點吧:1. 優異的學術成績和研究能力;2. 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3. 非凡的特長表現;4. 獨特的個人經歷和背景。組合起來哈佛大學的錄取要求主要是三個方面:學術能力和水平、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個人品質,這其中只有一條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學習好有點兒關聯,但又不一樣,學術成績指的是在某個領域有所創新有所建樹,而絕對不是能夠用別人教給你的辦法解題,也不是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對照哈佛的招生條件,大家覺得是靠學習成績好考上容易些,還是靠獨特的個人經歷上哈佛容易些呢?(比如登上珠峯,比如在山區支教一年,比如騎車環遊中國)

我有一個同學1995年去了美國,在那裏生育培養了兩個孩子,她告訴我,上國小的時候,老師在班裏評出許多個no1,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只是在不同的領域,孩子自己找出自己的優點,老師和父母也幫助孩子發掘並培養孩子的優點,有人是數學王子,有人是歌唱天才,有人棒球打得最好,有人摺紙折得最漂亮。無論將來的理想是做一名卡車司機還是一個麪包師都會得到真誠的鼓勵。無論我們接受與否,事實就是這樣,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學習好、考試棒,將來能成爲專家、官員和企業家也只是鳳毛麟角。但每個孩子一定有他的長處和閃光點,現在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孩子的每一個長處加以培養和鼓勵都有可能成爲我們孩子現在的喜好,和將來謀生、創業以及成功的基礎。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恢復大學聯考以來,各省的文理科狀元都沒有成爲任何一個領域的佼佼者。還有所謂“第十名現象”:第十名左右的國小生,有着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讓他們未來在事業上嶄露頭角,出人頭地。這裏所指的第十名,並非剛剛好第十名的學生,而是指成績中庸的學生。根據研究者解釋,這個羣體的共同特徵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興趣更廣泛。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爲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扼抑了潛能和學習自主性。

所以說比較起來,我們這些所謂優秀孩子的家長,將來孩子的成就很可能比不上排名中游的孩子。無論孩子現在在學校的表現處於怎樣的層次都不代表將來的好與壞,他們都是一座有着無窮潛力的金礦。

二、做父母是有效期的,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不具有可逆性

一篇文章寫道去朋友家的時候見到了他的大女兒,18歲了,和男朋友同居,抽菸、刺青、穿着暴露,對客人沒有禮貌。而十年前,姑娘8歲的時候也在朋友家見過這個孩子,當時她很有繪畫天賦,能夠三兩筆就描繪出酒瓶和櫻花,父母對於朋友們的誇獎很是受用,只是不肯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藝術方面的培養上。文章的作者最後寫道:突然驚覺 10 年過的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我不認爲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 因爲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着自己,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現在纔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爲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過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過期” 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了。 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因爲時間一轉眼就過了。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是呀!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小孩是或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他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有人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分成四個階段:黃金期(12歲前)、生鐵期(青春期)、青銅期(大學到有孩子之前)、白銀期(有孩子之後),非常有道理。0到12歲是黃金期,這個階段,父母是孩子的上帝與偶像,他熱愛你、親暱你、學習你、崇拜你,你對他施加的是一生最初也是最大的影響,孩子是父母的小寶貝、跟屁蟲和好朋友,這個階段就如同燒製瓷器的和泥和制胚階段,幾乎是你怎麼引導他怎麼成形。我的建議在這個不長的效期內讓我們放棄一些應酬、娛樂甚至是對仕途對金錢的追求,當這些與我們教育孩子、引導孩子、陪伴孩子相沖突的時候,你要作出決定:是放棄有效期內父母的義務還是放棄那些20年以後回頭來看不過是過眼雲煙的功(請收藏好範文 網:)名利祿。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接近74歲,50歲以後的人生幸福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在陪伴孩子的前十年做出了怎樣的引領和付出。

三、好習慣是養成的,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父母與孩子一起養成的。

這裏說說我的做法和體會:我很慶幸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工作不太忙,下課後我常常能陪他一起寫作業,姥姥總是第一時間送上一杯水,切好一盤水果,放好牙籤送到孩子的案頭,我的要求是進門可以上廁所、洗手、喝水,除此之外的任何活動都要在作業完成之後,開始的時候我陪着他,同時也是監督他,低年級的拼音是個難點,我的孩子掌握的不錯,但是也有一點我覺得是個失誤,孩子的錯別字比較多,每次考試都要因此失分。上個假期我們一起把一年級以來的生字重新複習了一遍,但是效果仍然不太明顯,顯然是再次印證了初始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和學習的結果一旦形成,改變將會變得十分艱難,所以一定要在我們可以掌控的最初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收益。

我們家還有一個好習慣,在孩子教育方面堅持一致性,從不出現爸爸媽媽兩個聲音,我們堅持小事不苛刻,大事不妥協。大家可能會問大事小事怎麼區分呢?我認爲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品質,性格和世界觀的事叫做大事,大家說還是不好界定,那就舉個例子五一我和朋友一家去長島旅遊,夫妻兩個帶着四歲的女兒,家庭富足,北京上海都有別墅,41歲有的這個閨女,夫妻倆疼愛孩子幾乎不讓孩子喝飲料,白水一直是主要的飲料,因爲有人招待,每頓飯給孩子上果汁,夫妻倆也沒拒絕主人的好意,第三天去景點玩,孩子口渴了,不喝清水,要飲料,到這個時候都是小事情,無論給孩子買還是不買都無關孩子的性格品質的養成。爸爸說不買,從小你就是喝清水長大的,清水最解渴,結果孩子不答應,先是撒嬌後是哭鬧,這個時候就變成了大事。什麼大事,那就是你要做出選擇,將來你的孩子會以什麼樣地方式提出和達成她的訴求,撒嬌、撒潑甚至要挾如果能讓她最初在父母身上得償所願,久而久之當她上學工作之後呢,誰來代替你遷就她滿足她。值得欣慰的的是最終夫妻倆一致堅持給孩子要麼喝白水要麼渴着,最終孩子喝了白水。我可以比較自豪的是我的兒子是個懂事理講道理的孩子,十二年來從沒以類似的方式達成一樁心願,其實四歲以後他就知道這一招沒有用,所以也就不會去嘗試了。

教育男孩可能和女孩有不同的方式,但有一點應該是共通的,那就是教育孩子做一個講道理有擔當的人,我們從他4、5歲開始就和他商量事情,一家人共同作出決定,無論什麼要求我都不會用簡單的行與不行來答覆,而是把爲什麼可以爲什麼不可以講給他聽。他是個男孩子,需要照顧媽媽,只要有重一點的東西需要拿,都會讓他先拿,拿不了的媽媽再拿,我希望他做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還有一個習慣我認爲很好,從兒子開始認字我就常常把要表達的關愛、希冀或者不滿前一天晚上寫下來,放在他書包旁,開始用很多拼音,後來就全成了文字,第二天一早他會認真地看,看完會沉默一會兒,若有所思,我在用行動告訴他,愛不僅僅是內心的牽掛,也要溫情地表達;從七歲開始我在他每一個生日的清晨會寫給他一封長長的信,少的時候3、4千字,多時5、6千言,在信裏我會帶着他一起回顧我們一年中值得記憶的美好片段,我會表達愛意、關懷和自豪,我會和他探討讀書、鍛鍊和旅遊,告訴他什麼是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告訴他我們希望他成長爲怎樣一個男子漢,一點點地傳授給他行事做人的道理,這些信他都會認真地收好,我覺得很多道理他都記在了心裏,也反映到了日常行動中。高年級他有了手機,我會常常給他發一些百科知識、歷史典故、詩詞名句給他,他的收件箱裏存得滿滿的都是這些內容,我想最起碼他會偶爾翻出來看,對他增長知識一定有一些幫助,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閒暇,關鍵是你有沒有帶一本書在身邊,又是否願意動動手指,傳達給孩子一些有用的東西。

我們愛孩子但並不寵他,更不隨時盯着他,我告訴他他有他的主要任務,自己來管理,我們有我們的工作和娛樂,我們來經營,他是我們生活的重點但不是全部,四年級以後我麼幾乎沒有管過他的學習,需要老師簽字的內容他會找姥姥替代,不忙的時候我會約他騎車、打球、打牌、看電影、逛書店,他也會根據自己的安排喜好答應或者拒絕,我們是相親相愛的又保持着距離的一對父子。

四、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舉止、世界觀、方法論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記。

有人教育孩子語言是一套,行動是另一套,時間久了就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你自私自利,時時處處算計別人,愛佔小便宜,孩子怎麼可能成爲大方的人。你闖紅燈、亂扔雜物、公共場合吸菸、高速超速遮擋號牌,你這樣做的時候他就在你身邊,你又怎麼教育他成爲一個遵紀守法道德高尚的公民。我們夫妻倆喜歡看書,家裏的書籍有一千多本,週末我們喜歡逛書店和書市,孩子也跟着我們一起逛,生日和節日他都會收到我們給他買的書籍,久而久之就比較喜歡看書。我們喜歡旅遊,覺得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孩子小小的年紀足跡也到達過歐洲美洲澳洲和亞洲的日本和東南亞。我們在歐洲旅遊時遇到一個好的導遊,他把歐洲的歷史、文化、風土、習俗介紹得頭頭是道,許多人物事件關係如數家珍,我們孩子天天形影不離地跟着他,我就趁機給他講什麼是聽說什麼是知道什麼是懂得什麼是精通,從那以後遇到任何模棱兩可的事情我都要求他記下來,查清楚講給我們聽。從那後他就開始關注德國,勵志學習第二門外語。在旅行的過程中導遊和我們探討信仰,說歐美人最怕沒有信仰的中國人,因爲沒有信仰就沒有底線,我和導遊辯論,從孟子的捨生取義說到范仲淹的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說到苟利天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老百姓都知道離地三尺有神靈,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淵源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理念和信仰,學習他尊崇他也是一種信仰。那一次,導遊接受了我的觀點,孩子也記下了這些名句,而且從此後當我要求他背誦岳陽樓記、琵琶行、長恨歌、將進酒的時候,他很愉快地就答應並且做到了,在特定的環境裏背景下教育孩子,教育的效果就容易達成。愛我們的孩子只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會教育孩子纔是一種本領,本能人人都有,本領卻需要學習。所以說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不斷學習,教育孩子不是說今天你想起一個道理,把他叫到跟前說:來,今天我給你講個道理。孩子越大越不吃這一套,一個兒子的同學進入青春期了,父母說東他往西,說白他說黑,那父母反其道而行之,被他馬上識破,說別來這一套,就跟你心裏想的反着做。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你跟他講大道理,你越講他越煩,適得其反,你想和他溝通,他不和你玩,怎麼辦?溝通要隨時隨地,既要看父母的反應能力又要看你的知識面了。我們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肩負父母這個職能擔當這個崗位,沒有經驗不能嘗試也做不到推倒重新來過,唯有兢兢業業,小心翼翼地用盡心思纔可能把這件百年大計做好,看書學習交流都是一種促進。發現我們自己的不足很難,發現我們孩子的不足並幫助他們改正更難,讓我們更早一點覺悟,更早一點行動起來,爲了孩子漫長而又精彩的人生長路,再多用心一些努力一些。

五、熱心孩子教育不要只看學習成績,很多事情比成績更重要

李開復在2014年以後先後給中國學生們寫了7封信,給家長們寫了一封,信中談到教育孩子和孩子成長的一些建議,我的理解首先要人格完美,然後生活幸福,最後事業成功。這是培養的順序,也是成長的順序。研究表明管理崗位上的人情商比智商的作用大9倍,情商是什麼:是與人相處的能力,是團隊合作的能力,是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的能力,是認知自我評價自我的能力,這些能力在語文數學英語課本上沒有,在鋼琴舞蹈書法的培訓課上沒有,在哪裏有呢?在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在言行舉止中,在潛移默化裏,在身體力行裏。我們常常抱怨這個社會缺少什麼?缺少信任,缺少忠誠,缺少持久,缺少合作,缺少愛心,大家知道物以稀爲貴,現在缺少的正是將來有價值的,如果我們不僅僅把眼光注視在孩子的考分上,培養他做一個正直、誠實、有合作精神、做事持之以恆的孩子,即使他考不出高分,上不了名校,你覺得他的人生會沒有希望會不精彩嗎?看看我們身邊的年輕員工,有些人你會覺得他不會幹活而不喜歡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爲他嗎?你會因爲某些人自私而不提拔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成他嗎?所以說我們的眼睛不要只盯着分數和名次,還有許多更重要其實也更簡單的事情等着我們去發現去培養。

關於課外輔導,兒子一直堅持下來的只有一門英語,一起參加英語課外班的孩子很多半途而廢了,理由就是聽說另一個班比這個好,結果後來另一個也沒堅持下來,就像我們不可能找到一份最滿意的工作,遇上一個對你最好的領導,孩子也不可能攤上一個最好的班主任,培訓班一樣沒有最好最差之分,許多不能改變的事情就要教育孩子和說服自己,接受和堅持,沒有比堅持下來更好的選擇了。所以兒子的英語一直最好,至於其他課程,我也在培訓學校交了錢,只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某些知識某一門課程有聽不太懂的時候,我會跟培訓學校聯繫,讓他們有針對性地給孩子上幾次課。

還有一點建議我不得不提,在山師附小家委會和山大附中家委會爲大家服務時我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而且具有普遍性,那就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過度,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也管,而且有一管到底,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決心。國小我遇到過家長聯合彈劾任課老師的事,國中也遇到過,有成功的但多數沒到達目的,先放下老師是不是合格不說,很多家長通過這個事情給孩子傳遞了兩個信息:1、孩子你有問題爸爸媽媽幫你解決,最具代表性的是夢鴿同志;2、學習不好不是你的問題,應該從客觀方面找原因。前不久孩子班裏也分到了一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老師,很多家長對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滿意,我就這個問題給我的孩子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密歇跟州比猶拉縣附近有一個農場,農場主爲方便栓牛,在莊園一顆榆樹的樹幹上箍了一個鐵圈,隨着榆樹的長大,鐵圈慢慢地長進了樹身裏,榆樹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痕。一年,當地發生了一種奇怪的榆樹病,方圓幾十裏的榆樹全部死亡,唯獨那顆箍了鐵圈、留下傷痕的榆樹卻存活下來。研究結果發現,正是那個給他帶來傷害的鐵圈救了他,他從鏽蝕的鐵圈裏吸收了大量鐵,所以纔對真菌產生了免疫力。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棵樹至今仍鬱鬱蔥蔥地生長在的那個農場裏,充滿生機和活力。不僅是樹,人也是如此,傷害有時會成爲生命的一道養料,讓生命在傷害中變得更剛毅,更堅強,更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同時也讓傷害成爲一個驚醒,把傷害轉化爲歷練自己靈性生命的正能量。每一個在你的生命裏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沒有人是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裏的,每一個人的出現都各有因緣,都值得感激和珍惜!

孩子三年級的時候我做過一次經驗交流,題目叫做《用心去愛、用心去做》。這也是我教育孩子所遵循的法則。健康、快樂、成功、富有,想一想我們對孩子最初的願望和最終的願望是什麼?也許我們會被輿論、環境、面子和自己的虛榮心綁架,我們給孩子的可能不是他想要的人生而是你想要的。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還他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吧!記住:教育的過程可以讓我們發現孩子的短板,教育的目的卻是爲了發揮孩子的長項,不會每一個孩子都成爲佼佼者,但是他們卻都可以也有權利成爲心智健全品德高尚的公民。最後我用一句話結束和大家的交流:人的一世就好比一次乘車旅行,我們的孩子上車時沒有什麼行李,我們要先於他們下車。如果我們能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讓他們習慣優秀,習慣卓越,那就是我們在他們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禮物,我們一定會感到放心而幸福。

第二篇:培養孩子的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各位家長:

今天我最高興的不是我兒子的學習成績,而是看見他能夠很勇敢大方地作爲主持人主持今晚的這次家長會,也許他的主持不太完美,但這對有點靦腆的xx來說是個跨越和很好的開始。羅老師打電話給我,要我講講我們是怎麼培養兒子的?其實,一個孩子的成長僅僅靠家長的所謂培養肯定是不行的,他畢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校園和社會中,學校老師同學對他的影響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對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產生極大地影響。

因此首先我要感謝xx的老師們,感謝你們的辛勤付出和用心。其次,我要感謝xx自己,是他給了媽媽今天站在這裏的榮譽!從國小啓蒙讀書開始,他就沒讓我們做家長的在學習上爲他費太多的心,在九年級以前,我們甚至沒有爲他在學習上花過一分錢的補課費用。因此老師給我出這麼一個題目,讓我覺得很慚愧,因爲至少在讀書學習上,我對xx從精力和金錢上不曾給予過很大的支撐。我給羅老師說,其實在孩子教育方面,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也遇到很多的困惑,更多的是想借這個機會和老師以及各位家長交流。

必須承認,儘管我再愛我的兒子,我也不會把他當成一個聰明絕頂的天才來對待;他像大多數同齡男孩子一樣,好動好玩好奇,並且有着每個孩子一樣天然的性格弱點,他的成長過程一直就是在如何爭取“多玩一會兒”的鬥爭中度過的。

有關xx“玩”的語錄,可以輯錄一大篇文章了,小時候他就把“玩”當成長大後的理想,每天在院子裏玩得汗津津地非得喊回家的就是他;我的同事前年暑假找學生約稿,要他代表國小生寫篇暑假怎麼過的作文,後來我在常德日報上看到他的作文題目就是《我想當個小野人》,文章中直抒心意:“我怎麼也玩不夠……”一下笑倒我的同事們;甚至在國小畢業前夕,他期會考試的作文還毫不忌諱地寫道:“我是小孩子,就一直玩一直玩,能夠玩到死都是我的榮幸。……”試卷發下來,孩子爸爸被雷倒,責怪我一直縱容孩子玩耍,兒子才這樣理直氣壯地把玩當成他的天然權利。

如何看待孩子的玩樂?任何有着一點常識的人都不會否認,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豈止是孩子,成年人也是如此。問題是很多父母視此不顧,一味用讀書做題目擠壓孩子的生活空間。當孩子的生活時間被單調的一兩樣學習方式所限制,他的膩煩和無趣情緒無疑會佔據他的心靈,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對學習興趣的失去,心理健康的缺失。因此,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在玩樂中學習是促進他們身心智力健康發育的有效方法。我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爲好動,這也決定了他的成長方式。

如果硬要說我們值得參考的做法,就是我們從來不把着重點放在孩子對知識的學習上,而是對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在中國當今應試仍然是主導方向的情況下,也需要將孩子的玩樂掌控在可收可放的範圍裏。首先我們告訴孩子,學習也是一種玩樂的方式,它不是我們生活中惟一的內容,但讓我們掌握很多自己從來不知道的知識,贏得別人的尊重。在孩子一年級時我們就幫助他樹立這樣的觀點:在課堂四十分鐘內認真聽講,解決學習問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否則就會影響自己的玩耍時間;這個良好的習慣讓兒子受益至今。在兒子從沒有進行除老師以外的任何作業、試卷和課外培訓的情況下,兒子成績一直不錯。即使兒子偶然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我們也從來不說重話,只是輕描淡寫地要他找出原因,下次注意。因爲我瞭解兒子的性格,他屬於“響鼓不用重錘”的個性,點到爲止。

二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可否認,xx是個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國小畢業進入國中以前,我和孩子交流,告訴他國中學業任務比國小增大了很多,不能像國小那樣瘋玩了。這種心理輔導是很有必要的,對於一個輕鬆學習慣了的孩子,學習的突然加量如果沒有心理預期,容易產生抵抗情緒,影響學習的興趣。還好,這種心理準備讓孩子順利度過了國中的最初階段,並且我驚奇地發現,孩子的學習越來越好,並且他不全部按照老師的指定套路,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我是個職業女性,也是個完美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自然也不例外。但我自己的觀點是,不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用心成就自己的事業,用自己的行爲影響孩子。前不久我還和孩子交流,說好媽媽不一定是含辛茹苦,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和孩子彼此成全。孩子也同意我的觀點。我的工作非常忙碌,生活中孩子父親照顧的比較多,但每天晚上,只要不值晚班,我都在家看書,或者寫點東西,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小時候他最愛說的話就是“我家是書香門第啊。”

本週一晚上近十點鐘,我出差纔回到家,因爲累半天沒有說話。孩子父親問我爲什麼不關心兒子的期會考試成績,半開玩笑說孩子成績滑到了十幾名,我當即回答的一句話是“十幾名也不錯啊!”這是媽媽的心裏話。今天,xx在這裏,媽媽當着這麼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告訴你,成績絕對不是媽媽心目中最重要的東西,你的愛心和善良,你的責任感和寬容,你的自主能力和融入社會的能力,纔是媽媽最看重的。我知道,有時候我們會爲一些問題發生分歧,比如假期讓你和哥哥姐姐一起參加資助寒門學子的活動培養公益心,讓你自助出遊培養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自立能力,讓你孝順爺爺奶奶有擔當,讓你養成課外閱讀習慣豐盈心靈而不只是對網絡產生興趣,等等。希望你也給父母更多的信任和理解。在成績之外,你人生的路上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媽媽希望你既能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看得更遠,爲了未來而不是爲了分數學習。

再次感謝各位老師和家長,也感謝兒子,雖然你今天的主持不是最好,但我看到了你的進步,成爲一個身心健康而快樂的人是媽媽對你的願望。

第三篇:培養孩子能說會道經驗交流

培養孩子能說會道經驗交流

兒童的成長過程是認識世界、感知事物的過程,而認知的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我們國小階段的說話訓練是孩子學習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要想會寫,先要會說。說是寫的基礎。“說”每個人都會,張口便說,但“說”與“會說”有所不同,不但要能“說”,更要“會說”。低年級的看圖說話就是對孩子進行說話教學的重要手段。看圖說話就是對學生進行觀察、思維、說話等綜合訓練,也是爲以後作文打下基礎。因而從低年級就要重視這方面的訓練,使學生經過有步驟的循序漸進的練習,才能逐步培養起他對寫作的興趣和能力。

一、敢說--讓孩子勇敢的站起來說話。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孩子膽小、害羞、沒有當衆大膽清楚地表達的習慣和膽量,一些孩子從小說話愛用方言土語,不習慣用規範化的口語講話,這些都減弱了他們說話的勇氣。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就應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確定不同層次的訓練要求,既讓一部分學生“吃得飽”又要使不膽小的學生想說、敢說。更要特別注意那些性格內向、害怕說錯自尊心極強的學生,多給他們提供說話的機會。當他們能站起來講話時,無論講得如何,都要及時給予肯定,讓全班同學學習他的勇敢精神。使同學們明確敢講就比不講好,使孩子在成功中鼓起說話的勇氣。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會說--交給學生一把說話的鑰匙。

這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古時就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名言,生理學家貝爾納也說過:“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運用天賦和才能”。這就是說只有教給學生說話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的說話能力有所提高。

(一)第一把鑰匙--學會“看”圖

“看”是看圖說話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圖是說話的依據,學習看圖說話首先要學會看。要指導學生看好圖,必須做到看得仔細,看得有序,看得出重點。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圖畫的順序,並教給觀察方法,從而有效地培養觀察能力。一般來說,在定好觀察點後,是按從面到點的觀察步驟分兩個程序進行的。

(1)指導感知面上輪廓性看圖。這種指導看圖,只要求學生獲得畫面事物的表象輪廓。一般採用先從整體再到部分的方法,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從人到物等等觀察順序,去仔細地看圖。如:有一幅圖,上面畫着一個少先隊員和一個小女孩,小女孩正在花壇邊摘花,少先隊員在和她說話。可以指導學生按從近到遠的順序觀察。看那位少先隊員和他身邊的小女孩、花壇,再看遠處的樹、假山、水池、乃至天空、雲朵等。

(2)指導點上有選擇性看圖。這種指導看圖,是從整體到部分看,老師根據圖上所畫內容,讓學生先說圖上主要畫了什麼內容,從整體上感知圖意。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選擇性看。它要求學生在看清畫面事物的基礎上進一步抓住主體,弄清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把觀察認知點往畫面的主旨上靠,達到看懂畫面的目的。例如上面例題中,應選擇少先隊員和小女孩這個主體畫面重看,至於花壇、小樹、假山、水池、天空、雲朵可以略看。重看時設計一些輔助題促其觀察思考,使學生看懂圖意:在花壇邊,少先隊員教育小女孩不要摘花,從而初步受到“愛護公園花草樹木”的教育。

(二)、第二把鑰匙--學會“想”圖

圖畫是形象的,兒童看圖從感知開始,要讓學生對圖的內容有正確的理解,“想”就是學生看懂圖、看好圖的關鍵,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讓他們學會邊看邊想,善於思考,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從靜止的畫面看清圖畫所反應的思想內容,啓發他們會合理想象,善於發揮。

看圖說話一般分爲人物圖和景物圖。人物圖首先指導學生從畫面上的人物姿態、動態去弄清楚圖中的人物是誰,他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怎麼幹的,結果乾得怎麼樣,然後從人物的外貌、衣着瞭解人物的身份,再從人物的表情神態瞭解人物的性格和內心活動,從整體到部分,從這幅圖到另一幅圖的聯繫去看人物、事物的發展變化等。景物圖一般先要從整體上感知圖上畫的是什麼景物,再按照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每一部分,最後有序地把圖意說清楚,重點要說清楚景物的主要特點。

指導學生“想”圖包括兩方面,一是想畫面的內容即根據畫面進行分析判斷的思維活動,要讓學生懂得應想些什麼,想的內容因圖而異,但基本包括:(1)想畫面事件的前部分和後部分,想幾幅圖畫之間的聯繫,以便把事物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弄清楚(2)想人物的行動、心理活動和語言,以便把畫面內容寫具體。(3)想整幅圖或幾幅圖說明一個什麼中心。二是想圖外之圖,即根據畫面的內容展開聯想,發揮想象的思維活動。如有這樣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一個小女孩在吃完香蕉後隨手一扔,一個少先隊員看見了走過去勸說。可以根據畫面上人物的表情動作展開合理想象,弄清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地方,都有誰。從圖中每個人的表情動作看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呢?然後仔細觀察,討論問題:一是小女孩在馬路上亂丟香蕉皮,少先隊員看見了,會對他說些什麼?二是小女孩聽了會怎樣想,怎樣說?啓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少先隊員對小男孩的勸告可以從環保、從社會公德方面想,小男孩聽後的表現、想法,會說什麼也要有所不同。有些特殊的多幅圖,我們還可以打亂順序讓學生任意選擇其中一幅作爲開頭,根據你選擇的開頭用不同的經過把圖串連起來,達到“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如在指導多幅圖《放風箏》一課時,先引導學生先按順序一幅一幅地看要看清楚有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然後把四幅圖連起來,想一想說的是一件什麼事。從放風箏又掛風箏再小鳥取風箏,最後拿到風箏的過程,通過人和小鳥的動作、神態,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麼?拿到風箏後又會說些什麼?把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連貫起來,同時又選擇不同的畫作開頭,讓學生圍繞圖意往下寫,只要合乎情理和事情的發展過程就好。當然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懂得怎樣想;要扣住畫面聯想;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不着邊際地亂想。

(三)、第三把鑰匙--學會說圖

看圖的最終目標是要在培養觀察能力,發展思維的同時,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因此說圖,是在會看圖,會想圖兩個訓練之上高層次的訓練。它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看細了,看全了,理解了,要把圖說出來就有條件。要邊看邊想邊說,要在看懂想好基礎上說,通過思維能用簡短的口頭語言清晰通順地表達畫面內容。

看圖說話的“圖”是學生練說的憑藉。老師可在畫面上做啓發性移動。學生的練說有遺漏時,老師可有意識地指點遺忘部分。如此說圖意,學生便能在直觀頓悟中說清圖意。

看圖說話是由視覺引發的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語言表達活動。練說時應根據兒童智能發展的遷移規律,細心處理好三種過渡。即說話由不完整向完整過渡;由一句向幾句過渡;由單幅簡單圖向單幅複雜圖過渡;這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發揮兒童認知層次的遷移互補,有利於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般來說,畫中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對話、自然界聲響、是無法表現出來的。練說時必須抓住畫面事物間聯繫,引發學生想象。如上面例題中例如:前面有一幅圖,那小女孩在摘花時在想些什麼?少先隊員是怎樣勸?這裏正是合理想象的結果,才能使練說生動具體,把畫面內容展示無遺。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機的引導學生說:a.先把複雜的圖分解成幾個部分,先一部分一部分地描述,然後連起來口述,能把難點分散又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b.按看圖順序邊討論邊板書表示時間或方位等中心詞語,讓學生按板書提示系統述圖,這樣可使學生說得有條理,層次清楚,還可以促使他們理解和運用這些詞語。按順序提出一串問題,讓學生按問題回答,這些回答連起來就成了口述作文了。如一幅春景圖,讓學生看圖說清圖上的景物,春天冰雪融化,小草變綠,花兒開放等特點,再說一說春天還有哪些特點,有的同學看圖後說:春天,青蛙從洞裏鑽出來,小鳥從南方飛回來,柳樹變綠,桃花開了,接着,讓學生想象春天會對花兒、小草、青蛙、柳樹等說些什麼,結果怎樣。學生便會藉助圖充分發揮再造想象進行說話。如:春天對花兒說:“花妹妹,春天來了你應該開放了。”花兒聽話地點點頭,漸漸地展開了花衣裳。學生掌握了方法,就會提高看圖說話的能力。

笛卡爾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讓我們用心的爲孩子打造這一把把開啓看圖說話大門的鑰匙,讓他們都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巧嘴吧!

第四篇: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培養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培養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趙曉斌

懷着對教師的崇拜,懷着對教育事業的憧憬,我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安逸的事業單位,選擇了教師這一甘做人梯的職業。教了十四年書,也當了十四年班主任。期間,我體會到了當老師的艱辛,更體會到了當班主任肩頭那份沉沉的責任。面對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一顆顆等待滋潤的心靈,如何讓這一雙雙眼睛充滿智慧之光,怎樣使這一顆顆心靈健康成長是我工作的目標。今天,我結合多年來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膚淺體會:

一、先育人後教書

唐代詩人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爲人師教育學生爲人之道、處世之道尤爲重要。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這是婦孺皆知的道理。同樣作爲一名教師,不應是人們常說的“教書育人”,而應是“育人教書”。我是這樣認爲的,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是這樣堅持做的。

我從教十四年來,每接一批學生,都要給學生布置一個相同的家庭作業:“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目的是讓學生親自體會勞動的艱辛,進而感受到家長的不易——既要掙錢養家餬口,又要操持家務,從而達到讓學生學會感恩、孝敬父母的目的。這項任務雷打不動。2014年九月份接手路超同學所在班級六三班後,我同樣讓學生每星期回家完成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現在,即使星期五放學時我不說,學生也會主動去做,因爲他們養成了習慣。

一天,焦作日報社的一名記者和兩名主管、一名攝影師來採訪我班路超,緣由是這樣的:星期天,我們班的路超同學完成了家庭作業後,在大街上幫媽媽掃大街的一幕(他媽媽是一名清潔工)正巧被焦作日報社的一名記者看見。見一名國小生幫一位清潔工掃地,以爲是“學雷鋒,做好事”的孩子。於是便停下來仔細詢問,得知他們原來是一對母子時,記者對路超的做法更是充滿疑問。路超含着淚說:“我的媽媽工作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來了。幹完活後,又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家給我做飯、洗衣、幹家務。我們趙老師經常給我們講:‘百善孝爲先’,因此我要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幫家長分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聽着路超同學質樸的講述,記者在大街上都感動地哭了,因爲當今社會上像路超這樣的學生實在是太少了,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樣的好孩子、好學生來擔當祖國的接班人阿!採訪過程中,記者再次問路超:“路超同學,你之所以幫家長分憂,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受什麼啓發或教育呢?”路超說:“我之所以這樣做,是老師和家長共同教育的結果,我有個好媽媽,更有個好老師、好校長。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天上班會課時,趙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首歌《母親》:‘你上學的新書包有人爲你拿,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病在那牀上有人她掉眼淚,你委屈的淚水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就是娘……’聽着聽着,我哭了,我們全班同學也哭了,後來發現,趙老師也流眼淚了。從那以後,我便在心裏暗暗發誓:用自己的所能去報答母親。”

當報社記者問路超:“路超,你媽媽所從事的工作每天要起很早,你那麼小,能起來嗎?”“能,爲了幫媽媽,我精神着呢!我所做的一切和媽媽爲我們這個家所付出的,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不論嚴寒還是酷暑,我都堅持這樣做。”記者又問:“路超,我們報社有個小記者組織,你願意參加嗎?可以免費。”路超搖了搖頭說:“我不參加!”態度堅決絲毫沒有動搖的意思,讓我和在場的校長、記者吃驚不已。路超大概猜中了我們的心思,立刻又接着說:“參加‘小記者’可以提高我的寫作水平,是件好事,可我沒有時間,我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還要幫我的媽媽,她太不容易了!”

記者採訪結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爲路超媽媽有個這樣孝順、體貼的好兒子而感到驕傲與自豪!我爲我能有這樣的學生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二、愛生如愛子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真諦在於愛.

曾看過一篇有關三毛的文章,著名女作家三毛讀國中時,作文極好而數學極差,爲了對得起父母和老師,她硬生生地把數學題死背下來。三次小考,數學都得了滿分,但數學老師認爲她成績提高百分之百是因爲作弊。她是個倔強而又敏感的女孩,並不懂得適度的忍耐更能保護自己,就直言不諱地對老師說:“作弊,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結果,被冒犯了的老師氣急敗壞,單獨給她發了一張她根本沒有學過的方程式試題,讓她當場吃了鴨蛋。之後,用蘸了墨水的毛筆,在她眼眶四周塗了兩個大圓餅,然後讓她轉身給全班同學看,又讓她到教學樓的走廊上走一圈。這一事件對三毛打擊很大,造成如下結果:1、休學在家,自閉了八年。嚴重時,連與家人同坐一桌吃飯的勇氣都沒有了。其二、養成了她終身悲觀、敏感、孤獨的性格。儘管她一生走過四十八個國家,寫了二十六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幫助很多人樹立豁達堅強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終走不出心靈的陰影,後來,自殺身亡。

成績好而又乖巧的學生,哪位老師都喜愛,但成績差而又調皮的學生同樣有得到老師喜愛的渴望。“爲了引起老師對我的關注,我有時故意搗亂。”一位成績差的同學私下裏對別的同學講。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喜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着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爲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如果學生切實地感到教師是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並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你有偏愛之心,他們會在情感上對你採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牴觸的消極態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

所以,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老師這裏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教師怎樣對待學生,影響着學生的成長。”

三、家是撇校是捺,撇捺支撐共育人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目前,大多數家長都普遍存在老師請他們到學校或者教師家訪,一定是學生有問題的心態,造成家校聯繫的誤區。爲了改變這一局面,我積極探索和嘗試家校聯繫“四個一”的新思路。(一)是給家長一個驚喜。變過去有缺點找家長的做法爲有優點找家長,給家長一個驚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教過這麼一個學生,平時毛病很多,學習缺乏自覺性,可是他讀課文聲音很好聽。於是,我把他推薦到學校“紅領巾廣播站”去播音,並請來了這位學生家長,現場傾聽自己孩子的播音和當播音員的感受。由於這位學生表現出色,贏得了其他同學的陣陣掌聲,讓家長和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過了幾周,家長來校感謝我,說:“孩子從那以後,在家裏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還主動要求我給他買作文書。”過後,我表揚了這個學生,還給他發了一個學習進步獎。“孩子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在內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信念。”我經常對自己這樣說。(二)是給家長一個面子。在一次作文批改中,我得知一個學生的爸爸媽媽喜歡打麻將,根本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於是,我決定去家訪。家長見到我後,趕忙放下手中的麻將,把我請到另一間屋裏,我順便叫進了孩子。我說:“我們這代人都很艱辛,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常常不順心,生活中也有許多苦惱。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爲了啥?”學生的媽媽說:“我們這輩子是算了,我們就希望孩子有出息。”這時我讓孩子去做功課,順勢把作文交給家長說:“這篇作文很多老師讀了都很感動,我準備給孩子推薦發表,現在請你們兩位幫忙改一改。”兩位家長一起讀着孩子的作文,母親哭出了聲,父親說:“老師,你雖然沒批評我們,但我們知道錯了,我們做父母的太不稱職。”我說:“我的意思是希望你們少玩一會兒,多關心關心孩子,多瞭解瞭解孩子。”很多時候給家長一個面子、一個臺階,讓家長自已去改正,比直接批評和責備更有效。(三)是給家長一點幫助。去年,我帶畢業班時,有一個學生在家裏很沒有禮貌,對爺爺、奶奶,父母都不尊重,常常出言不遜,有一次還罵了爺爺。當我知道此事後,當天放學便做了家訪,要孩子給爺爺賠禮,並定了幾條尊重老人的規矩。後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裏慢慢變了,變得對老人有禮貌了。通過給家長一點點幫助,取得了家長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四)是給家長一份信心。班上一位後進生的家長,每次見到我總是唉聲嘆氣,對孩子失去了教育的信心。一天放學時,我給同學們佈置了一個任務:找這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不管是哪方面的。第二天收集起來,嘿,還

真不少。於是,我把家長請到學校,在班上花了十分鐘,讓同學們讀這位同學的優點。學生感動的眼淚直打轉,家長說:“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已的孩子還有這麼多優點。”家長由此瞭解到孩子的另一方面,增強了對孩子教育的信心。這個學生後來反省了自已,在週記中寫到:“我沒想到同學們還這樣看得起我,我決心一點一點地改,不辜負同學們對我的信任。”後來這位的確同學進步很大。

四、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每次學校佈置辦手抄報,他不是不辦,就是胡亂一畫了事。爲此,我沒少批評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想:對這個學生採用這種說教的方式恐怕不行了。我記得有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一般的說教無濟於事時,那隻好用最鋒利的匕首去做他心靈的手術了。”當晚,學生都睡了,外面又淅淅瀝瀝地下着小雨,我毫無睡意,翻身起牀,拿出紙筆、藉着微弱的檯燈燈光,攤開紙來,打算給這個學生寫一封信,看能否打動他,讓他有所醒悟。我在信中這樣寫道:

親愛的劉志銘同學:

你好!知道嗎?2014年5月6日的晚上是個特殊的夜晚,因爲今天你破天荒的辦了一份“最高檔次”的手抄報。

我閉目遐思,難道是我用唯物主義辨證觀點對待你,對你抱着期待的心情及永不改的愛心起作用了嗎?

志銘,說實在的,你的手抄報與班裏個別同學所辦手抄報相比還稍微有點距離,但這次卻是截止目前你辦得最認真最出色的一份手抄報。

今晚,儘管外面淅淅瀝瀝地下着小雨,但我的內心世界卻是一片豔陽天,因爲有你帶給我的驚喜——太陽。志銘,我想對你說,你是個很有靈性的男孩子,相信通過這次“手抄報一事”,會改變你在同學老師們心目中的形象,或許對你這一生都將是一個轉變。

志銘,願你在人生的短暫旅途上,一路走好!

永遠關心、支持、愛你!

師:趙曉斌

2014年5月6日晚

第二天下午放學時,我讓班長把信交給他看,我在一旁偷偷看他讀信的表情。起初,他表情驚喜,沒想到在這電話日益普及的今天,老師還用這種最原始的溝通方式。讀着讀着,我發現他的表情變了。先是臉頰微微泛紅,繼而滿臉通紅,大概我所說的話說到他心裏的緣故吧。事後,這名同學交給我一封長信,裏面深刻分析了自己不願主動學習的原因所在,並表示今後絕對不會再這樣了,請老師相信他!從此,這個學生真就像脫胎換骨一樣,變得老師同學都不敢認識了。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教育對象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接受外部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基礎上,在自我教育活動中形成的一種自覺的、能動的自我選擇、內化、反思、評價、調節、規範的主觀能力。由於自我教育能力是建立在自覺意識的基礎上的,不是外力強加的,因而是一種現實的、高層次的能力。具有這種自覺的高層次的理性能力,教育對象才能夠自覺地教育自己、改造自己、規範自己、實現自己、超越自己。批評教育固然重要,但讓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更爲重要!

每週三作文課,我都要用近一節課時間來評講上次的作文。我知道:“作文課沒有評講,學生的習作水平很難上升一個臺階。”課堂上學生們不但要認真聽老師講上次習作所存在的問題及優點,還要自己來評評同學的習作,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哪些地方有待改正提高。

“我覺得這篇文章之所以寫得很成功,是作者把自己融入其中,寫出了真情實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於情’,這點值得我學習。但是我發現這篇文章有個別詞語用得不合適,望作者本人寫完文章後多讀幾遍,仔細推敲用詞的準確性。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作者就是經反覆推敲後才用的。我在寫作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聽了田文帝同學的習作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覺得我就像文中的東東,一點都不知體諒父母的難處,只知道一味地問爸媽要錢揮霍,從來不想爸媽掙錢的艱難。我今天在這裏向大家保證,以後堅決改掉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望老師、同學監督。”

“王思雨的習作,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文章里名言警句、歇後語、古今名著引用的特別到位。讀着文中的優美語句,更是讓人陶醉不已。”

“我平常打打鬧鬧,沒讀過幾本有益的課外書,所以我的知識面窄,一到寫作文時,就跟擠牙膏似的——湊字數,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 ……

聽着同學們一句句發自內心肺腑的話語,我明白: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遠遠勝於苦口婆心的說教。

五、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平常的工作中,我經常留意報刊雜誌中的有教育意義的文章,以此來洗滌孩子們的心靈。

2014年三月——雷鋒月,我在上課前組織學生坐好,拿出事先找好的文章《雷鋒的童年》讀給同學聽。我聲情並茂地讀着,同學們如癡如醉地聽着。讀着讀着,我聽見下面有小聲的哭泣聲,接着哭泣的聲音此起彼伏,而且越來越大。我停下觀看,發現有幾個同學伏在桌上、有的咬牙切齒,緊握拳頭;有的怒目圓睜,滿腔的怒火像是將要噴發的火山;還有的拿着筆在寫着什麼。一下課,左華同學交給我一篇文章《我與雷鋒比童年》,我當即修改,在第二天的校紅領巾廣播站讓她來讀。

由於我校班級較多,一天由一個班來讀稿子,一輪下來將近一個月。一學期,每個班難得有幾次讀文章的機會。於是,我在我們班也成立了紅領巾廣播站分站。這樣,同學們讀作文的機會多了,我也通過此舉發現了許多朗讀較好的同學。周至宣,代書劍曾兩次代表我們班參加校朗誦大賽,均獲一等獎。成立廣播站,主持人由站長和幾名班幹部公開向全班同學招聘。真沒想到,招聘程序還真像模像樣。這下可好,觸一發而動全身,朗讀小天才、優秀主持人、優秀站長、十佳小記者、最有創意撰稿人等一系列的評選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

隨之,我班學生的作文水平也突飛猛進地提高。戴偉《我驕傲,我是河南人》發表在《國小生學習報》上;王思雨的《她很美》發表在《校園風》上;劉鋒同學的《被出賣了》刊登在中國少年網上,並轉載在《中國少年報》;韓璐同學的優秀習作《綠葉與根》參加全國中國小生創新作文大賽喜獲一等獎……我也把這幾年來我班學生髮表的習作整理成冊,出了一本學生作文集《蝶紛飛》(又名 :誰叫 他們是我的學生?!)

一些經久不衰的革命歌曲,同樣被我青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讓我班的組織紀律更加嚴明,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讓同學們學有榜樣,不再盲目崇拜時下火暴熒屏的港臺明星;《紅梅贊》讓同學們像紅巖上的紅梅一樣,千里冰封腳

學生作文集《蝶紛飛》 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東方紅,太陽升》讓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麼來之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才換來的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讓孩子們明白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每週一的班會課,一週一個主題:“地球日”、“我的生日,父憂母難”、“我驕傲,我是河南人”、“殘疾兒童,我們關注”、“印尼海嘯捐款”、“優秀作文展”、“鮮花獻給你—祖國”、“勞動之歌”、“半邊天”、“祖國的花朵”、“黨啊,親愛的黨”、“甘當紅燭照他人”、“新春巧對對”、“就戀這一把把黃土”……開一次班會,使同學們的心靈淨化一次,思想境界提高一次。

六、學分評價學生

爲了更好地調動起每個學生的積極向上的激情,我在班級管理中採用學分考覈的辦法,通過實踐證明:此舉被每一個學生所認可,所有學生都可以自豪地說:“我是最棒的!”具體做法如下:

1.把班裏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由組長參照班規細則對組員進行考覈,或加分或減分。

2.每週班會課上,由各組長宣佈小組成員的學分。班主任彙總後,授予學分最高的學生爲“周冠軍”。所有小組成員當堂對組長的工作做出評價,合格的組長可享受組長特權加分。

3.每個月底,這個月得周冠軍的4名同學參加“月冠軍”的競選。月冠軍的考覈辦法採用答辯、書寫、才藝展示、朗誦、背誦等形式,儘可能的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優秀的學生選拔出來,成爲全體學生學習的楷模。

4.學期末,本學期得月冠軍的同學參加“學期總冠軍”的競選。

考覈辦法除了依照第3條的做法外,另外加上校領導、校大隊部組織的參評。

5.一個學年結束,本學期獲獎的兩個“學期總冠軍”參加“年度總冠軍”的競選。考覈辦法除了依照第3、4條的做法外,另外加上所在社區、街道管委會及相關部門的反應來最終決定“年度總冠軍”。

6.所有“周冠軍”、 “月冠軍”、 “學期總冠軍”、 “年度總冠軍”的評選過程全部公開,不以學習成績作爲唯一的參考依據,注重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考覈,特別是孝敬父母、尊敬所有教師、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品德高尚方面。

七、課堂中運用形成性評價

爲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評價一個學生,我經常在課堂上採用此種評價方式,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評價(老師眼中的我)

教師對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做出及時評價是非常必要的。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表揚會化爲他不斷進取的動力。爲此,教師可以注意收集不同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方式,如學生髮言,回答問題,合作學習等,使教學質量更優化。如,及時的語言鼓勵,適當的物質鼓勵,恰當的親暱動作等等,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愛,從而輕鬆愉快的學習。

2、學生互評(同學眼中的我)

互相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以獨立的學習小組爲單位,依據評價標準,同伴之間對學習條件、過程及效果所做的評價。我們可以讓四五個學生評一個學生,每一個評價者爲某一個學生的學習行爲寫出評語,重點在優點以及改進建議。反過來,被評的學生根據同學和老師的評語寫一個總結,確定自己的改進方案。學生互評的成功和自評成功一樣,需要教師提供榜樣,展示優秀的互評範例。通過評議,學生可以充分理解評價的標準,樹立“我也能做!”的信心。同時,讓他們學會信任他人、誠實、公正地對待他人。同伴評價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對方的學習,包括學習經驗,讓學生意識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及友好氣氛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互評鼓勵學生合作和與他人學習。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可以消除他們的憂慮和困擾,吸取他人的優點,從而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3、自我評價(我最棒)

這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策略,努力程度和學習效果等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的評價和認識。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評價是形成性學習責任感,形成個人獨特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過程中,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上課是否認真聽講;參與課堂活動是否積極;是否 “學以致用”。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能否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主任的工作。

附件:

學分考覈細則

1. 受到老師表揚一次加1分,批評一次扣1分。

2. 校領導表揚一次加2分,批評一次扣2分。

3. 公開場合表揚班級一次每人加2分,批評一次扣2分。

4. 舉報同學犯錯,經查屬實獎1分,犯錯同學扣2分。

5. 週一務必穿校服、戴紅領巾,少一項扣1分。

6. 家庭作業沒按時交或沒完成扣2分,特別好的加2分。

7. 宿舍紀律表現好或差的,由宿舍長提名加1分或扣1分。

8. 餐廳進餐必須安靜,有說話的一次扣2分,倒飯菜的一次扣2分。

9. 集合、隊列前進不整齊、說話的,點名一次扣1分。

10. 教室學習用品、宿舍生活用品擺放不整齊的,點名一次扣1分。

第五篇:培養孩子經驗

家庭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贏得孩子的喜歡和信任,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走好走穩,永遠要記住:沒有不稱職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這是《父母與孩子溝通聖經》裏的一段話。從九月懷胎到兒子出生,轉眼之間十個春秋已過,兒子已經十歲了,現在是一名四年級的國小生了,孩子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現就我把教育孩子的一些膚淺經驗講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教育孩子首先要學會怎樣做人-----堅強勇敢,自信自立,尊重別人,孝順長輩。在我的印象中,兒子從小到大,每次跌倒我們從來沒有去扶過,都是讓他自己爬起來,自己走。上幼兒園也好,出去玩也好,都是自己走,即使小手被刮傷了,流了血,我們會告訴兒子男子漢要學會堅強和勇敢,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不小心造成的,要學會自己承擔後果。

學會自信自立。一個人是不能缺少自信的,尤其是男孩,那麼如何讓孩子有自信心呢?我認爲就是多讓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鼓勵孩子充當帶頭人和領導的角色,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建立起來了。在世界上所有的愛中,父母之愛的酒杯是盛得最滿的,有人說愛的缺失造就了罪惡,然而,“超載的愛”也不是一件好事,也會直接把孩子變成生活的奴隸。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所以現在的孩子依賴性非常強,什麼事都是父母代辦,這樣就造成孩子們什麼也不會做,膽子特別的小。我的兒子也不例外,膽子非

常小,怕黑,面對兒子的膽小,我也曾經很苦惱,最後和老公商量,決定先從兒子獨自睡覺開始着手,兒子在過完5歲六一兒童節後,就已經自己睡覺了,看到兒子一個晚上時常掉在地板上好幾次,我確實是有些捨不得,但想想爲了孩子能夠早日學會獨立,還是狠狠心讓兒子自己獨睡,咬緊牙關度過了那段很艱難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培養兒子獨立去完成各種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大概就是這種培養孩子獨立的做法,兒子在7歲時已經能夠和教練及隊友們單獨去外地打比賽了,而且每次都帶着獎牌勝利歸來。

教會孩子尊重別人,孝順長輩。我特別認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父母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作爲家長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智慧,即使是幾個月大的孩子。大人如果能尊老攜幼,那麼孩子都會看在眼中,記在心中。隨着年齡的增長,自然就會學着父母的做法去做。兒子在每次做公交車的時候,從來都是站在一個可以使自己站穩扶穩的地方,把座位留給別人。在很小的時候,在街上看到乞丐,每次都會和我們要上一枚硬幣送過去,現在兒子已經把這種美德當做是一種習慣。在家中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只屬於孩子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家人一起共同分享。即使是兒子最愛吃的東西,兒子也會讓長輩們第一個品嚐。孝心是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二、學習方面,兒子各方面取得好成績的方法只有一個-----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無論學任何一樣技能都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會有成績,只要我們家長和孩子能hoid住,就一定會有效果的。兒子在所學過

的所有業餘課中,沒有一樣是學幾天,幾個月就放棄的,最短的也堅持了兩年以上,所以,每一項都有不小的收穫。就拿兒子學跆拳道來說,兒子從5歲開始學跆拳道,無論颳風還是下雨,我們總是能把孩子準時帶到道館,道館裏只有教練和兒子的身影……所以說想要取得成績,只有堅持和努力!

三、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正確適度的愛孩子,讓孩子體驗愛的真正力量,適時的給與孩子擁抱與掌聲。父親寬廣的肩膀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母親的溫柔的懷抱是孩子心靈停泊的港灣。從小到大,我經常擁抱兒子,每當兒子取得成績的時候,我會給兒子一個熱情的擁抱,說聲:“兒子,你真棒!”;當兒子沮喪的時候,我也會給兒子一個深情的擁抱,撫摸着兒子的頭告訴兒子不要氣餒。這樣的教育堅持下來,每當兒子看到父母疲憊的時候,也會乖巧的和父母擁抱,用那張甜潤的小嘴親親父母…..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我們的孩子未來一定能夠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