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介紹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介紹材料

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介紹材料(精選多篇)

x村位於託依堡鎮政府駐地西北直距4.7公里處,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296戶,1307人。2014年以前,由於經濟發展模式單一,村集體資產管理不規範,集體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村集體資產負債累累,村集體機動地管理混亂,造成集體資產的大量流失,致使集體經濟的負積累,村幹部的工資常年得不到兌現,出現“撂挑子”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全村工作的正常開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和執政基礎。我們痛定思痛,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村實際,探索創新了以民主管理爲突破,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的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務管理、決策、監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軌道,以“清財、理財、生財”爲着眼點,加大對機動地的清理、整頓、規範力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徹底解決了“有錢辦事”的問題。全村出現了社會穩定,村安民和,幹羣關係融洽,經濟穩步發展的可喜局面。全村共清理機動地1200畝,規範機動地860畝,清退、清理欠款後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0餘萬元。

一、逼出來的思路。

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xxx村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就我們xxx村而言,一是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到位,激發了農民種田熱情,村民“爭田爭地真忙”,直接導致村民之間的利益之爭;二是由於我們的工作仍然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方式方法,村務不公開,凡事幹部說了算,導致村民的牴觸情緒;三是羣衆的民主法律意識和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導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討“說法”。所有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的問題;既有國家階段性政策的調整,又有法律法規的空白;既有我們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誤,又有羣衆的過分追溯,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最終導致村民集體上訪風起雲涌。挫折和失誤教訓了我們,痛定思痛,我們“兩委”一班人,坐下來進行了認真反思,大家一致認爲,廣大村民的集體上訪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民主管理課,出現集體上訪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可以說,過去多年延用的“幹部決策,一呼百應”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只有還權於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換句話說,沒有一方的穩定談何發展,集體經濟怎能得以壯大。我們走民主管理的思路,這是我們背水一戰,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選擇。

二、闖出來的路子

村級民主管理是一項新事物,貴在創新。怎樣尋找村級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結合點上破題,我們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村實際,以開拓創新總攬全局,以操作實用爲出發點,以建立和諧xxx,確保一方平安爲目標,闖出了“四個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村級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創新,一本好手冊規範民主管理。“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搞好村級民主管理,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好制度。爲此,我們首先從制定制度入手。針對村務管理無章可循的問題,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約》;針對村務財務公開不健全的問題,制定了《村務公開暫行規定》;針對村民反映問題渠道不暢的問題,制定了《村民議事規則》。在此基礎上,我們並沒有一蹴而就,而是對這些制度加強反饋,採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辦法,一方面徵求上級的意見,另一方面印發全體村民代表反覆醞釀討論,徵求修改意見達40多條,獲得上級領導和全體村民的一致首肯,並於去年11月27日第25次村代表大會上通過。

(二)運行創新,一張通用箋管好村務活動。我們認爲,村級民主管理是全體村民的共同行爲,但更重要的是村幹部代表全體村民行使村級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動。然而村幹部怎樣去開展公共管理活動,必須有一個可記可查可閱可存的方式。爲此,我們以“五事”活動爲中心,科學設計印製了“通用箋”並高標準製作了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等10個文件夾一切村務活動,全部使用通用箋,一改過去幹部從事村務管理活動說過撂過,或幹部記在本本上,裝在提包裏,雜亂無章,難以保存,不便公開的弊端。與此同時,通用箋具有四種功能:一是規範記錄功能,設計有事項、摘要、處理結果等欄目,真實反映村務活動全貌;二是合同協議功能,如集中議事,對形成的決議,幹部和村民代表均須在通用箋上簽字,具有合同協議性質,幹部和村民都須執行;三是監督督辦功能,如辦理某一事務,由誰負責、什麼時間完成,通用箋上均寫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強了村組幹部辦事的緊迫感和時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據通用箋查詢督辦;四是存檔備查,爲村務管理提供真實依據。截至目前,我們村幹部的辦公桌上放着通用箋,所有村務活動隨說隨記,已經成爲我們村組幹部時刻不離的辦公載體和工具。

(三)機制創新,一套好程序確保高效運行。機制是一切工作高效運行的內在動力和保證,同時它又蘊涵在事物運行的規範性程序之中。對此我們着重建立了四個方面的運行程序。一是財務審批程序,村組所有的財務事項發生後,經手人必須在原始憑證上註明用途並簽字,交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批,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審覈,再報辦事處農村財務覈算中心審計,確認合法、合理、準確無誤後入帳。對不合理開支,村民主理財小組和監督小組有權否決;二是村務公開程序,村組所有財務審批程序後,在每月5日前在公開牆上逐筆公開;三是村民議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項按照《村民議事規則》,由村民委員會提出,交村民代表集體討論,所作決議必須符合四個原則,即政策法規原則,民主決策原則,緊扣主題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四是建設項目發包程序,所有項目必須由村民代表會議首先定出標的,再召開村民會議競標,對中標者村組必須在公開牆上進行公示。上述四個方面的程序,構築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規範性平臺,確保了我村各項事務的高效運行。

(四)評價創新,一張評價表強經民主監督。從一定意義說。我們村組幹部既是村民的公僕,又是村級民主管理的主角,肩負着高標準高質量搞好民主管理的重任。爲了提高村組幹部的爲民服務辦實事的的責任心和緊迫感,我們借鑑民主評議幹部和人大行風評議的作法,在每季度末定期評事中,組織村民代表對村組幹部落實“五事”工作情況,讓村民瞭解全村“五事”的工作全貌。

三、幹出來的效益

實踐證明,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既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得民心合民意的系統工程,又是一項極具可塑性的溢滿芬芳和甜蜜的社會性事業,雖然我村實施的時間不長,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村的社會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風貌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和飛躍,人均純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長,村集體經濟得到積累。

一是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促進了和諧新農村的建設。自我們開展村級民主管理以來,我們幹部心繫羣衆,相信羣衆,依靠羣衆,尊重羣衆,事事同羣衆商量;羣衆享有對村務最廣泛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有事願向我們幹部說,有話願對我們幹部講,長期以來形成的幹羣對立的堅冰被融化,過去羣衆“見了幹部想發火,幹羣說話就吵架,幹部辦事就猜疑”的可悲局面已經成爲歷史,全村出現了幹羣齊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諧新農村的生動局面。

二是凝聚了全體村民的心,增強了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在此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xxx現在是村風正、民心順,全體村民緊緊團結在黨總支周圍,“幹部振臂一呼,村民萬衆響應”的激情燃燒的歲月又回到了我們xxx大地。與此同時,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民主管理,第一季度村組共集中議事26次,村民代表參加議事370多次,到會率95.3%;村民說事19件,提合理化建議27條,被採納24條,村民代表參加與解決二輪延包以及各種問題35件,促進了全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和任務完成。

三是促進了幹部作風轉變,提高了村組幹部的整體素質和執政能力。現在在我們村有兩句口頭禪,一句是我們幹部的口頭禪:“有事找代表”,因爲在幹部心中,羣衆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幹部的執政基礎;另一句是羣衆的口頭禪:“有事找幹部”,因爲在羣衆心目中,幹部是他們的貼心人和公僕,這兩句雙向指代的口頭禪,都集中反映了我們村幹部的工作作風實現了從過去務虛以現在務實的轉變。據統計,第一季度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共81件,已辦理了78件,佔96%;全村維修渠道10條2500米,維修閘口5座,維修道路3條1670米,辦啥啥成,辦事事順,充分反映了我們村組幹部的執政能力取得長足的進步。

四是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轉變,促進了全村社會穩定。俗話說“大亂必有大治”,通過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使我們找到了“大治”的靈丹妙藥。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全由村民集體討論決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體研究決策,當場拍板,共同辦理,杜絕了集體上訪,全村和諧祥和,社會穩定。去年的上訪代表李開付感慨地說:“如果以前村幹部都象現在這樣辦事,我們也不會到北京、到省裏去上訪。”

五是優化了環境,促進了全村經濟健康發展。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使全村出現“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屋檐溝下說是非的少了,議論發展經濟的多了;無事生非鬧事的少了,外出和就近打工掙錢的多了;摸牌賭博的少了,科學種田的多了。

四、取得的成效

通過開展創新式民主管理,民心得到凝聚,機動地的清理工作得到全面的進展,切實解決了“有錢辦事”問題。全村共清理機動地1200畝,較清理前增加980畝,清退、清理欠款後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0餘萬元。盤活了大量資產,壯大了集體經濟。2014年xxx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552.5元,同比增長312.5元,增長11.6。村幹部的工作理念、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農民從中得到實惠。以“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爲載體的村級民主管理制度。激發了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他們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有了明顯改進,由催種催收轉變爲示範引導、提供服務。兩年來,xxx村以“創新

第二篇: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介紹材料

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介紹材料

抓好“三支隊伍”建設鞏固羣防羣治網絡成果

達村現有村民小組2個,總戶數120戶,總人口520人,村級幹部6人,集體耕地面積2509畝,黨員16人,團員32人,後備幹部6人,入黨積極分子13人,民兵12個人,十戶長10人。以前村裏大小事無人問,無人管,社會治安極度混亂。自開展

“三支隊伍”建設和羣防羣治網絡建設,加強對“三支隊伍”的管理力度,嚴厲打擊“三股勢力”,深入發動羣衆參與“嚴打整治工作”,深化平安小區創建活動,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打、防、空”一體化治安防範體系,建立完善羣防羣治工作體系,把矛盾排查工作做到前面,把不穩定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一年來,該村無火災事故,無羣體性上訪,無歸正人員重新犯罪,無一起刑事案件,得到村民和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原創:

一、加強對“三支隊伍”的管理力度,增強對羣防羣治社會穩定重要性的認識。

一是村黨支部堅決推行“三會一課”制度,每月及時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杜絕了個別黨員、團員進清真寺做乃瑪子的現象,黨員的模範先鋒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自覺維護本村的社會穩定工作,自覺加入到村裏的民兵組織中去。

二是積極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根據我村工作實際,在每個村設置了財務、計生、穩定、宗教、廉政、學習教育6個崗位,根據黨員人數多少和黨員自身長處進行崗位設置。根據能力強的無職黨員人數和所設崗位數,靈活採取“一人多崗、多人一崗、一人一崗”三種方式,讓那些已經享受了各種待遇的具有黨員身份的退休幹部和“三老”人員在黨組織建設、維穩等村級事務中發揮餘熱。此舉一方面使村裏各項工作有人幹,另一方面也減輕了鎮村兩級財力負擔,同時也調動了村裏老同志的工作積極性,效果很好。三是大力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村級後備幹部,解決村黨員幹部老化、後繼乏人問題。在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上,一是嚴把資格審查關。大力推行入黨積極分子、黨員、後備幹部公示制,嚴格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和“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把保證黨員質量放在第一位,廣泛聽取羣衆意見,從入黨積極分子、村級後備幹部、優秀青年中擇優入黨。後備幹部培養上,我村在返村學生、復退軍人、農村手藝人、致富能手中篩選確定了6名後備幹部,13名入黨積極分子。制定3—5年培養計劃,指定培養幫帶人進行培養,同時建立健全各項學習制度,組織他們系統地學習了穩定工作在我們新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們儘快投入到維護本村社會穩定的工作中來。平時給他們壓擔子、分任務,並加強了跟蹤管理,定期組織開展思想狀況和工作情況彙報,建立健全乾部成長檔案,有效地緩解了農村幹部後繼乏人的問題。

二、大力加強治安防範工作,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落實,不斷鞏固羣防羣治網絡成果。

一是抓宣傳,強化安全工作意識。爲了加強依法治村的進程,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村“兩委”在每月15日定期召開由黨員、團員、後備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的“三支隊伍”平安工作會議,同時,還利用牆報、橫幅、標語、宣傳圖片等方式進行“四五”、“五五”普法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對打擊“三股勢力”重要性的認識,繼續重點打擊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等三股勢力,全力做好防範工作,最大限度地教育,團結廣大羣衆與民族分裂主義作鬥爭。還在全村普及用電用火安全防範知識;加強對歸正人員進行結對跟蹤幫教,平時注意其動態,及時上門溝通,做好思想工作

二是抓落實,構築要素整合力量。隨着經濟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員不斷涌入,爲經濟發展帶來活力,同時也給農村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外來人員流動性大,治安形勢嚴峻,村“兩委”急羣衆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組建了一支由村班子帶頭,老黨員協助,年輕黨員、團員、後備幹部、入黨積極份子參與;投資3000多元,購買羣防治安裝備,配備了專用迷彩服、警棍、頭盔、手電筒等;保證護村隊員的工作經費,2014年村裏落實8000元專項經費,確保了民兵小分隊的正常工作。

三是抓建制,完善平安建設措施。第一,以黨支部爲核心的工作班子,定期召開綜治和平安創建工作協調會,每月研究部署開展各項工作;第二,對治保、調解、幫教、普法、巡邏、消防等有關安全防範的重大事項,以村民代表會議形式加以規範和解決;第三,對治安、民事調解、巡邏、外來流動人口管理等各項工作,有記錄、有臺帳;第四,在全村開展安全文明家庭評選活動。2014年全村評出安全文明家庭105戶,全年未出現“黃、賭、毒”和家庭暴力案件。

四是抓防範,增強羣防聯動效果。村白天有3名老黨員負責全村的治安巡邏,夜間由民兵小分隊不定期進行治安巡邏、設卡,去年,民兵隊共出動夜間值班巡邏96次,總計出動

人數1052人次。

五是抓管理,增強安全服務能力。村還積極配合鎮派出所做好外來人口的登記、發證,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對外來人員的登記管理,注重內外兼顧,做到外來人口情況明,底子清,同時在民事糾紛上,在維護本村社會穩定過程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網絡的職能作用,積極調處矛盾糾紛,確保(請勿抄襲)了一方平安。

三、取得的成效

過採取以上措施,克西馬達村目前穩定工作有了一個大的提高。建立了一個羣防羣治、上下聯動的穩定工作網絡新體系;形成了一個以“三支隊伍”組成的民兵小分隊、十戶聯防爲基礎,以情報信息收集爲重點,以消除各種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爲目標的穩定工作新局面。保證了社會面控的牢、宗教活動管的住、違法犯罪能預防。原創:

第三篇: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介紹材料

x村位於託依堡鎮政府駐地西北直距4.7公里處,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296戶,1307人。2014年以前,由於經濟發展模式單一,村集體資產管理不規範,集體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村集體資產負債累累,村集體機動地管理混亂,造成集體資產的大量流失,致使集體經濟的負積累,村幹部的工資常年得不到兌現,出現“撂挑子”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全村工

作的正常開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和執政基礎。我們痛定思痛,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村實際,探索創新了以民主管理爲突破,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的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務管理、決策、監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軌道,以“清財、理財、生財”爲着眼點,加大對機動地的清理、整頓、規範力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徹底解決了“有錢辦事”的問題。全村出現了社會穩定,村安民和,幹羣關係融洽,經濟穩步發展的可喜局面。全村共清理機動地1200畝,規範機動地860畝,清退、清理欠款後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0餘萬元。一、逼出來的思路。

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xxx村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就我們xxx村而言,一是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到位,激發了農民種田熱情,村民“爭田爭地真忙”,直接導致村民之間的利益之爭;二是由於我們的工作仍然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方式方法,村務不公開,凡事幹部說了算,導致村民的牴觸情緒;三是羣衆的民主法律意識和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導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討“說法”。所有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的問題;既有國家階段性政策的調整,又有法律法規的空白;既有我們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誤,又有羣衆的過分追溯,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最終導致村民集體上訪風起雲涌。挫折和失誤教訓了我們,痛定思痛,我們“兩委”一班人,坐下來進行了認真反思,大家一致認爲,廣大村民的集體上訪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民主管理課,出現集體上訪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可以說,過去多年延用的“幹部決策,一呼百應”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只有還權於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換句話說,沒有一方的穩定談何發展,集體經濟怎能得以壯大。我們走民主管理的思路,這是我們背水一戰,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選擇。

二、闖出來的路子

村級民主管理是一項新事物,貴在創新。怎樣尋找村級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結合點上破題,我們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村實際,以開拓創新總攬全局,以操作實用爲出發點,以建立和諧xxx,確保一方平安爲目標,闖出了“四個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村級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創新,一本好手冊規範民主管理。“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搞好村級民主管理,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好制度。爲此,我們首先從制定制度入手。針對村務管理無章可循的問題,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約》;針對村務財務公開不健全的問題,制定了《村務公開暫行規定》;針對村民反映問題渠道不暢的問題,制定了《村民議事規則》。在此基礎上,我們並沒有一蹴而就,而是對這些制度加強反饋,採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辦法,一方面徵求上級的意見,另一方面印發全體村民代表反覆醞釀討論,徵求修改意見達40多條,獲得上級領導和全體村民的一致首肯,並於去年11月27日第25次村代表大會上通過。

(二)運行創新,一張通用箋管好村務活動。我們認爲,村級民主管理是全體村民的共同行爲,但更重要的是村幹部代表全體村民行使村級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動。然而村幹部怎樣去開展公共管理活動,必須有一個可記可查可閱可存的方式。爲此,我們以“五事”活動爲中心,科學設計印製了“通用箋”並高標準製作了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等10個文件夾一切村務活動,全部使用通用箋,一改過去幹部從事村務管理活動說過撂過,或幹部記在本本上,裝在提包裏,雜亂無章,難以保存,不便公開的弊端。與此同時,通用箋具有四種功能:一是規範記錄功能,設計有事項、摘要、處理結果等欄目,真實反映村務活動全貌;二是合同協議功能,如集中議事,對形成的決議,幹部和村民代表均須在通用箋上簽字,具有合同協議性質,幹部和村民都須執行;三是監督督辦功能,如辦理某一事務,由誰負責、什麼時間完成,通用箋上均寫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強了村組幹部辦事的緊迫感和時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據通用箋查詢督辦;四是存檔備查,爲村務管理提供真實依據。截至目前,我們村幹部的辦公桌上放着通用箋,所有村務活動隨說隨記,已經成爲我們村組幹部時刻不離的辦公載體和工具。

(三)機制創新,一套好程序確保高效運行。機制是一切工作高效運行的內在動力和保證,同時它又蘊涵在事物運行的規範性程序之中。對此我們着重建立了四個方面的運行程序。一是財務審批程序,村組所有的財務事項發生後,經手人必須在原始憑證上注

明用途並簽字,交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批,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審覈,再報辦事處農村財務覈算中心審計,確認合法、合理、準確無誤後入帳。對不合理開支,村民主理財小組和監督小組有權否決;二是村務公開程序,村組所有財務審批程序後,在每月5日前在公開牆上逐筆公開;三是村民議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項按照《村民議事規則》,由村民委員會提出,交村民代表集體討

論,所作決議必須符合四個原則,即政策法規原則,民主決策原則,緊扣主題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四是建設項目發包程序,所有項目必須由村民代表會議首先定出標的,再召開村民會議競標,對中標者村組必須在公開牆上進行公示。上述四個方面的程序,構築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規範性平臺,確保了我村各項事務的高效運行。

(四)評價創新,一張評價表強經民主監督。從一定意義說。我們村組幹部既是村民的公僕,又是村級民主管理的主角,肩負着高標準高質量搞好民主管理的重任。爲了提高村組幹部的爲民服務辦實事的的責任心和緊迫感,我們借鑑民主評議幹部和人大行風評議的作法,在每季度末定期評事中,組織村民代表對村組幹部落實“五事”工作情況,讓村民瞭解全村“五事”的工作全貌。

三、幹出來的效益

實踐證明,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既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得民心合民意的系統工程,又是一項極具可塑性的溢滿芬芳和甜蜜的社會性事業,雖然我村實施的時間不長,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村的社會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風貌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和飛躍,人均純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長,村集體經濟得到積累。

一是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促進了和諧新農村的建設。自我們開展村級民主管理以來,我們幹部心繫羣衆,相信羣衆,依靠羣衆,尊重羣衆,事事同羣衆商量;羣衆享有對村務最廣泛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有事願向我們幹部說,有話願對我們幹部講,長期以來形成的幹羣對立的堅冰被融化,過去羣衆“見了幹部想發火,幹羣說話就吵架,幹部辦事就猜疑”的可悲局面已經成爲歷史,全村出現了幹羣齊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諧新農村的生動局面。

二是凝聚了全體村民的心,增強了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在此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xxx現在是村風正、民心順,全體村民緊緊團結在黨總支周圍,“幹部振臂一呼,村民萬衆響應”的激情燃燒的歲月又回到了我們xxx大地。與此同時,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民主管理,第一季度村組共集中議事26次,村民代表參加議事370多次,到會率95.3%;村民說事19件,提合理化建議27條,被採納24條,村民代表參加與解決二輪延包以及各種問題35件,促進了全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和任務完成。

三是促進了幹部作風轉變,提高了村組幹部的整體素質和執政能力。現在在我們村有兩句口頭禪,一句是我們幹部的口頭禪:“有事找代表”,因爲在幹部心中,羣衆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幹部的執政基礎;另一句是羣衆的口頭禪:“有事找幹部”,因爲在羣衆心目中,幹部是他們的貼心人和公僕,這兩句雙向指代的口頭禪,都集中反映了我們村幹部的工作作風實現了從過去務虛以現在務實的轉變。據統計,第一季度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共81件,已辦理了78件,佔96%;全村維修渠道10條2500米,維修閘口5座,維修道路3條1670米,辦啥啥成,辦事事順,充分反映了我們村組幹部的執政能力取得長足的進步。

四是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轉變,促進了全村社會穩定。俗話說“大亂必有大治”,通過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使我們找到了“大治”的靈丹妙藥。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全由村民集體討論決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體研究決策,當場拍板,共同辦理,杜絕了集體上訪,全村和諧祥和,社會穩定。去年的上訪代表李開付感慨地說:“如果以前村幹部都象現在這樣辦事,我們也不會到北京、到省裏去上訪。”

五是優化了環境,促進了全村經濟健康發展。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使全村出現“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屋檐溝下說是非的少了,議論發展經濟的多了;無事生非鬧事的少了,外出和就近打工掙錢的多了;摸牌賭博的少了,科學種田的多了。

四、取得的成效

通過開展創新式民主管理,民心得到凝聚,機動地的清理工作得到全面的進展,切實解決了“有錢辦事”問題。全村共清理機動地1200畝,較清理前增加980畝,清退、清理欠款後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0餘萬元。盤活了大量資產,壯大了集體經濟。2014年xxx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552.5元,同比增長312.5元,增長11.6。村幹部的工作理念、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農民從中得到實惠。以“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爲載體的村級民主管理制度。激發了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他們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有了明顯改進,由催種催收轉變爲示範引導、提供服務。兩年來,xxx村以“創新民主管理、壯大集體經濟”,突出優勢資源轉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優化種植業、主攻畜牧業、大上林果業,形成了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多輪驅動的經濟發展好格局。

雖然我們在村級民主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績,集體經濟得到壯大,但是同各級黨委、政府的要求和廣大羣衆的期望還有差距。與此同時,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我們必須精心呵護,謹慎操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虛心學習其他村的先進經驗,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精神,繼續矢志不渝地探索村級民主管理的規律,完善創新村級民主管理的思路,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爲建設和諧新農村而努力奮鬥。

第四篇:鄉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首先,我代表上阿圖什鄉黨委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近年來,上阿圖什鄉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在上級組織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爲指導,以爭先創優爲目標,以制度創新爲動力,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鄉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呈現特色鮮明、“亮點”閃爍的新氣象,有力地促

進了全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爲了同志們和朋友們全面準確瞭解我鄉基層組織建設相關情況,作如下彙報:一、基本情況

上阿圖什鄉位於阿圖什市西南部,距市區35公里,總人口4.25萬人,總戶數1.02萬戶。土地總面積7.8萬畝,耕地面積4.4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1畝。全鄉有16個行政村,211個村民小組,有2個農場(牙孜路、阿克買拉)和1個羊場,20個站(所),25所中國小(其中,高中1所,國中3所,國小21所)。2014年,全鄉生產總值爲8310.1萬元,人均收入1634.52元。

鄉黨委下屬19個村級黨支部,1個機關黨支部,10個企事業單位黨支部,3個學校黨支部。有55個黨小組,黨員總人數1342人(預備黨員67名),其中男黨員1066人,女黨員276人,農牧民黨員669名。全鄉團員總數1826人,團委下屬35個團支部,黨團比例爲1:1.36。

二、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一)抓班子自身建設,造就了一支堅強有力的幹部隊伍。

1、抓好鄉黨委班子自身建設。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五個好”的標準,在總結過去“六好”鄉建設好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支高效廉潔的幹部隊伍。首先,我鄉選準了一個黨性強、作風正、威信高、有很強黨建意識、能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班長。其次,我鄉對黨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合理調整。使一批政治上強、學歷高、懂政策、熟悉農村工作、能用“三個代表”指導工作的幹部進入黨委班子。現在鄉黨委班子成員由11人組成,班子成員中有一名素質高、能力強的婦女領導,結束了我鄉領導班子中沒有婦女幹部的現象。黨政班子成員的知識結構明顯改善,其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的達到99.2,成員的平均年齡由原來的46歲,下降爲現在的35歲以下,50的黨政領導在35歲以下。切實優化黨委班子結構,建立起了一支由老、中、青相結合的黨政領導隊伍,增強了工作合力和工作能力。通過各種渠道的學習培訓,95以上的黨政班子領導均具備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和管理知識,實現了班子成員年輕化、知識化的目標。1999年,我鄉被自治州命名爲“六好”鄉(鎮)黨委。我鄉在“六好”鄉(鎮)黨委創建活動中,重點從3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成立領導小組,健全創建機制。鄉黨委高度重視“五好”鄉(鎮)黨委創建活動,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爲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以鄉黨委書記爲組長的領導小組,並定期召開會議討論研究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鄉黨委書記親自參與、親自過問創建工作。二是進行責任分解,把責任目標落實到各部門。明確了紀檢、宣傳、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工作職責,完善了“一把手”抓創建責任制,與各村、站(所)簽訂了創建目標管理責任書,量化、細化目標責任,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細則,嚴格考覈,獎優罰劣,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五個“好”的標準狠抓創建工作。

2、圍繞“五好”村黨支部標準,認真抓好村級班子建設。我鄉“五好”村黨支部創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整頓後進促轉化。每年年初,鄉黨委都要結合年終考覈對各村進行排隊,逐個登記造冊,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時採取由村幹部述職,村民代表大會評議,民主生活會組織考評等方式,普遍對村級班子的整體情況進摸底,將一批羣衆公認、政治立場堅定、有一定文化素質、頭腦靈活、思想堅定的黨員選進村領導班子。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整頓任務,本着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先解決什麼問題的原則,分村施策。對工作靠上級催、包村幹部幫助才能勉強完成任務的班子,採取績效掛鉤的辦法解決問題;對工作遇事繞道走、瞻前顧後的班子,給予必要的撐腰壯膽和幫助;對結構不合理、配合有問題的班子,通過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組織村民代表評議村幹部的做法,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必要時進行組織調整,2014年我鄉對白依沙克、欄杆、等村的支部書記、村長、支部副書記進行了全面調整;對站(所)領導的選拔引入了競聘上崗機制;二是合理設置支部,進一步優化班子的知識、年齡結構。將農機站和林管站調整建立爲兩個黨支部;將水管站和自來水公司合併成一個黨支部,將機關黨支部、政府黨支部合併爲一個支部。通過黨委一班人認真調查摸底,全面系統的整頓,解決了各支部領導班子成員年齡偏大,工作能力不強,缺乏凝聚力和戰鬥力等問題。使村級領導班子成員的平均年齡由2014年的45歲下降到現在的39.6歲。加速了村級班子的年

輕化、知識化進程,爲新形式下開展農村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2014年我鄉把86名素質好,能力強,敢於吃苦的機關幹部派到各村掛職,把村級有綜合工作能力和素質高的幹部大膽選調到鄉機關工作。從而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幹部的積極性。對村上遺留問題較多,工作邁不開步子的班子,派駐工作組協助工作,限期解決問題。三是陣地建設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採取

由鄉里籌一點,村裏集一點,個人捐一點的辦法,2014年以來,共籌資金55.4萬元,爲我鄉蘭幹、薩依、迪汗拉、奧提亞克、鐵提村新修建了辦公陣地,目前,全鄉16個村的辦公場所都是磚混結構,總面積5171平方米,其中堯勒其拉、迪汗拉、塔庫提村爲兩層樓辦公陣地。四是狠抓制度建設。鄉黨委通過副職包村的辦法,對各村的規章制度重新進行了分類整理,根據工作需要完善了《五好村黨支部創建設標準》、《五好村黨支部創建管理目標》等一系列適用、管用的制度,均實現裝框上牆。以堯勒其拉、迪汗拉、塔庫提村爲代表的一批村級制度建設示範村脫穎而出。各項工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爲規範創建工作秩序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和必要保障。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鄉16個行政村均已達到“五好”村黨支部標準。

3、深入推行“4211”工作機制。在“4211”機制推行過程中,我鄉結合實際,設置了黨政黨建、農村經濟、綜合治理和社會事務三個辦公室。各辦公室設主任1名,由副書記擔任,設副主任3名,由副書記和副鄉長擔任。在具體運作過程中,把實行“4211”工作機制的60名幹部分成兩部分,以10天爲一個輪換期,各辦公室2/4的人員上班10天,1/4的人員參加鄉黨校5天時間的集中培訓,1/4的人員在家安心休息5天。建立完善了《請示報告制度》、《交接班工作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周彙報月小結制度》、《幹部請銷假制度》和《目標責任制度》等80多個相關工作制度,認真開好“三個會議”,緊貼農村實際開展輪訓工作,構建了嚴格的考覈監督體系和目標管理機制,使各部門的示範、引導、服務、協調等功能得到了有效發揮。

不斷加強和完善“五小”工程建設。2014年,我鄉利用上級下撥的42萬元預算內資金,並自籌資金,共計投資108萬元新建了總面積598.02平方米、33間的幹部公寓和120平方米的機關食堂,爲幹部宿舍購置了10臺電視機,爲幹部浴室購置了兩套太陽能熱水器,安裝了容量爲8噸的暖氣鍋爐,建起了3座蔬菜大棚。同時,建起了佔地100多平方米的融學習、娛樂、文化活動爲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室,活動室內有各種書刊、雜誌1萬多本,每年訂閱各種報刊雜誌達15種以上,營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

加大幹部雙語培訓力度,突破機關幹部學習“雙語”的屏障。鄉黨委組織機關幹部每星期五下午集中學習“雙語”,通過輔導老師指導、相互結對子、業餘時間自學等方式,促使幹部在相互語言交流中提高“雙語”水平。

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我鄉推行了五大畢業生、選派生、留疆戰士駐村試點工作,並把該項工作作爲提高機關幹部基層工作經驗和“雙語”水平的重要途徑。按照推行“4211”工作機制的總體安排和運作規程,對五大畢業生、選派生、留疆戰士進行男、女,民、漢之間的搭配分組,採取1名民族幹部帶1名漢族幹部,1名男性幹部帶2名女性幹部的方式,堅持就近、便利的原則,安排幹部到經濟發展較爲滯緩的村駐點,主要協助村級組織認真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精神文明建設、扶貧攻堅、農村黨員電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重點加強“雙語”學習,逐步實現用民族語言與村幹部、農牧民羣衆進行交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不斷提高“雙語”會話能力。

爲把機關幹部的“雙語”學習變“軟任務”爲“硬指標”,每年對所有幹部進行2次以上的“雙語”考試,通過把每次考試成績與幹部年終考評和工資掛鉤,增進幹部主動學習雙語的積極性。目前,有85的幹部能熟練掌握基本的日常對話.

4、黨員電化教育工作情況。2014年,投資建立了鄉黨員電教站,面積120平方米,配備電教專職人員1名,設備齊全(29寸電視機、vcd、放像機各一臺),建立健全了《黨員電化教育領導小組主要職責》、《電教員主要職責》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統一製成牌匾,裝裱上牆。同時鄉電教領導小組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電教工作檢查制度,完善“自查、抽查、檢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提高了工作效能,完善了電教設備、教材的登記,規範了電教片播放記錄。

16個村級黨員電教播放點均配備了電教設備和專職電教工作人員,加強片庫建設,及時購買各種以農牧民實用技術、畜牧業發展等爲內容的電教錄像帶、影碟,形成了黨員電化教育兩級(鄉村)網絡體系。同時,利用有線電視進家入戶的有利時機,每週插播2次電教片,如《來自億元村的報告》、《黨的光輝照新疆》等50多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政治教育片及有助於農民學習借鑑的科技教育片,使全鄉85的農民黨員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70的農民黨員較好地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農牧民的科技意識不斷增強。

目前,全鄉擁有3個黨員電教科技示範基地(克斯勒果園、亞維路克村加工廠、拉依勒克村育肥基地),5個黨員電教科技示範村,137戶黨員電教科技示範戶,形成了以示範戶爲點,輻射全鄉的電教科技網絡。

(二)鄉村黨員幹部隊伍建設

1、鄉村領導班子、幹部隊伍以及“三老”人員隊伍現狀。全鄉享受副科以上待遇的人員有24人。黨委班子成員由11人組成,成員中有一名婦女領導。政府班子成員由10人組成,黨政領導班子的文化程度均在大專以上,成員的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下。村“兩委”班子成員共有188名,平均年齡41.5歲,中專以上學歷78名。全鄉共有1536名幹部,其中漢族幹部25人,站所幹部爲649名,教師780名,在行政村任職的幹部爲116名。有267名符合自治區界定條件的農村“三老”人員,其中,老幹部59名,老黨員207名,老模範1名。

2、幹部管理。一是從完善制度入手。先後制定了《上阿圖什鄉幹部管理規定》、《上阿圖什鄉幹部考勤制度》、《上阿圖什鄉幹部學習制度》等,通過制度的落實強化了幹部管理。二是建立幹部能上能下機制,在站所領導選拔中引入了競聘上崗機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格局,有效地激發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幾年來,我鄉共選派了86名素質好、能力強、敢於吃苦的機關幹部到各村掛職,選派幹部佔村幹部的40。三是強化考覈工作。通過對各項考覈指標進行量化並責任到人,結合年終考評,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對指標落實不好的進行懲罰,有效地增強了幹部的緊迫感、責任感。

3、後備幹部選拔培養。後備幹部的選拔主要是採取層層推薦的方式進行。首先,由各村經過民主討論確定後備幹部人選,上報鄉黨委並備案。其次,強化後備幹部的培養,通過鄉黨校、市黨校、掛職鍛鍊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強後備幹部的培養,提高其綜合素質。今年,按照市委組織部的要求,對全鄉280名大中專畢業生進行了公開選拔,按照4比1的比例,向市委組織部上報了75名優秀的村級後備幹部。

4、黨團員發展及黨團組織的作用發揮。加大團組織“推優”工作力度。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和“向一切優秀青年敞開大門”的工作方針,把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推薦到黨組織中來,幾年來,共推選120名28歲以下的團員入黨。發展黨員嚴把“入口”,疏通“出口”。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重點在優秀團員、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及大中專畢業生中發展黨員,積極培養和吸收其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加大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力度,疏通“出口”,對長期不參加黨的活動、不發揮作用,民主評議不合格的黨員,給予處置,保持了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對農村無職黨員按照各自特點進行設崗定責,使他們成爲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宣傳員,村黨支部瞭解羣衆生產生活情況的信息員,帶領羣衆科學致富的示範員,爲羣衆排憂解難的服務員,羣衆日常糾紛的調解員。今年,我了加強對退休幹部黨員的管理,專門成立了退休幹部黨員黨支部,並定期組織他們學習。

5、激勵“三老”人員、村幹部、宗教人士發揮作用。我鄉積極鼓勵“三老”人員參與村級經濟發展規劃和重大決策的研究及組織實施。對有一技之長、身體狀況允許的“三老”人員,聘請其擔任村顧問、學校的政治輔導員,經常性地向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和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教育,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好下一代。同時,他們還以身作則,大力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新風尚,爲農村穩定、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6、宗教人士的工資來源及發放。宗教人士的工資由市政協、統戰部、民宗委發放。標準爲哈提甫、副哈提甫平均每月250-450元。

(三)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我鄉堅持“強攻畜牧業,調優種植業,規模發展林果業,以小城鎮建設爲載體,加快二、三產業發展”的經濟發展思路,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基礎。2014年全鄉集體經濟收入爲36.92萬元。鄉集體經濟在2萬元以下的村有8個;收入在2-5萬元的村有4個;收入在5-10萬元的村有4個,現全鄉有貧困戶1712戶、8560人。在集體資產管理方面,主要採取租賃承包與集體管理相結合的方法,2014年各村承包費爲36.03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由鄉農經站統一管理,具體開支辦法是:先由各村上報所需開支項目,然後由鄉農經站審查,報經鄉長審批後由農經站支付,農牧民對集體經濟管理反映較好。現鄉應收債款爲410萬元,主要爲各承包單位往來款、個人借款、其他單位借款。負債爲571.71萬元,主要爲銀行貸款40.85萬元,向其他單位借款282.8萬元,個人借款46.29萬元,政策性調工資和新分配人員工資款201.76萬元。清欠辦法是:按照合同規定通過司法部門收回後再行支付。村級應收債款爲329.66萬元,主要爲90年代爲農牧民提供各種服務的費用,負債爲160.81萬元,主要爲近8年來平整條田所欠服務單位的工錢。清欠辦法是:積極組織幹部職工將應收債款收回後支付所欠服務單位的工錢。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爲98.5萬元,鄉分配了36.73萬元,村分配了59.07萬元,主要用於正常辦公和支付工資報酬。在鄉村道路鋪設、防洪設施修建、平整條田等工作中,我鄉嚴格按照“一事一議”的規定來籌集資金,人均收取額均在15元以下,沒有出現超限額的村。2014年通過“一事一議”共籌資58.28萬元。

以上是我鄉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情況。不到之處,請各位同志給予批評指正,並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第五篇:伊寧市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材料

夯實工作基礎堅持創新發展形成聯動合力

構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

——伊寧市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彙報材料

今年以來,伊寧市按照基層黨建“15663”工作思路的要求,以深化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爲基礎,以基層組織集中整頓爲切入點,以構建城鄉黨建工作新格局爲目標,統籌城鄉黨建工作資源,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服務羣衆、管理社區、維護穩定三大職能,夯實黨在城市的組織基礎,推動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主要做法是:

一、抓整頓促轉化,築牢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一是排查梳理分類確定整頓重點。市委高度重視後進基層組織整頓轉化工作,召開專題會議,市委書記親自安排部署。各街道結合年終考覈,組織機關科室負責人深入到各重點社區召開座談會,認真研究分析“兩委”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羣衆骨幹隊伍發揮作用、履行維穩責任等方面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分組織軟弱渙散、居務管理混亂、經濟發展滯後、矛盾問題突出等類別,確定需整頓轉化的社區。重點抓複雜區域“漢人街”片區的社區,從基礎設施建設、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重點人員管控、治安亂點排查整治、治安巡邏防控等十個方面,制定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州市共抽調122名幹部到社區蹲點幫助開展整頓工作。

二是加強基層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去冬今春,針對社區黨支部書記能力弱的問題,選派6名優秀機關幹部到社區任職,對6個班子軟弱渙散社區“兩委”正職進行了調整,充實加強15個社區班子,對因工作責任心差、造成工作失 1

誤的25名社區幹部給予效能告誡。繼續開展大規模培訓基層幹部工作,市委黨校舉辦培訓班10期,輪訓社區幹部1900餘人。在全市挑選8名優秀社區黨支部書記,開展“愛崗敬業”巡迴宣講活動10場次,激勵社區幹部增強敬業精神。加強對基層幹部的政治紀律教育,通過建立政治檔案、黨員幹部作政治承諾、開展形勢教育專題講座、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每名黨員、幹部擺明立場觀點,做到人人過關。加強以黨員爲主體的羣衆骨幹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獎勵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各類積極分子的作用。

三是強化工作延續。按照州黨委組織部要求,制定印發《伊寧市今明兩年進一步加強後進基層組織整頓工作方案》,以提高基層幹部素質爲重點的思想基礎,以深化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爲重點的制度基礎,以增強基層實力爲重點的保障基礎,利用今明兩年時間,着力加強14個後進社區黨組織整頓轉化工作。同時,與整頓轉化工作相結合,在全市街道社區開展“五星級”黨組織和“六型”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管理規範化、制度化。

二、抓管理促整合,爲推進區域黨建工作格局創造條件 一是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構建區域管理模式。爲進一步深化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做實做細社區黨組織實體化管理工作,印發了《伊寧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試行)》,在現行包巷包戶工作的基礎上,按照居民居住區(平房區、樓棟區)、物業區、商業區等不同類型區域,將社區工作人員編製成若干個管理小組,轉變單獨入戶工作模式爲小組集體管理模式,形成以社區黨支部領導、若

幹個管理小組各司其責、巷道長和居民小組爲補充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根據轄區黨員數量,在每個網格都建立黨組織。目前,全市89個社區共劃分386個網格,建立網格黨支部12個、網格黨小組374個。

二是共同召開民情懇談會,合力解決轄區內的熱難點問題。確定每個月的15日-17日爲基層“民情懇談日”,社區黨組織組織居民召開民情懇談會,邀請名譽主任和轄區單位領導參加,廣泛聽取民願民意,解決羣衆訴求難題。社區幹部每天入戶走訪,認真聽取羣衆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反映的熱難點問題,在社區晨會、例會時向黨支部彙報。每次會議儘可能邀請未參加過的人員,爭取通過一年的時間,讓每戶居民家庭至少1人蔘加懇談會。對各族羣衆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彙總梳理,專題研究,制定解決的辦法和措施、落實責任人和辦結時限,做到件件有答覆、事事抓落實。

三是統籌社區資源,發展社區經濟。依託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火種計劃”專項資金拓寬社區財源,社區組織積極與轄區單位、商業網點、致富帶頭人對接協商,統籌轄區可利用的場地、培訓人員、特色經濟等各類資源,開發商鋪、停車場、購物超市、旅遊手工藝品加工等創收項目,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各街道社區組織上報增收項目達19個。目前,通過州級“火種計劃”項目扶持,墩買裏街道新華西路社區開辦手工藝品加工項目,既帶動了居民就業,又爲社區集體創收,實現“雙贏”。

三、抓協調促聯動,規範區域黨建工作體系

一是建立上下協調統籌推進的工作體系。在州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積極推行四套班子領導及部門領導擔任

居委會名譽主任和州市部門包聯社區工作,28名州市四套班子領導擔任居委會名譽主任,258個州市部門包聯社區,定期到基層調研指導,瞭解掌握基層工作情況,從人、財、物等方面爲基層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市委組織部建立並落實組工幹部聯繫點工作制度,每個科室聯繫1-2個街道,每名幹部聯繫2-3個社區。州、市黨委的高度重視,爲社區黨的建設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形成了高位推動、以城帶鄉、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在名譽主任和市直部門的協調下,爲社區提出工作建議209條,爲羣衆辦好事實事428件,幫扶資金達200萬元。

二是建立雙向互動齊抓共管的制度體系。市委實行部門聯動抓基層工作聯繫會議制度,由市委組織部牽頭,每季度組織城建、民政、計生等與基層工作、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35個市直部門召開聯繫會議,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參加,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建立社情民意快報快辦工作機制,對基層黨組織無力解決的重大問題,經分類整理後,轉有關職能部門進行辦理。目前,共收集社情民意2812條,整改落實2320條,佔83%,及時化解羣衆上訪43件。

三是建立保障到位促進落實的黨建責任體系。基層黨工委每月召開一次黨建工作通報會,市委組織部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工作彙報會,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提出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實行月抽查、季督促、年終考覈,加強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將考覈成績與評先選優、幹部使用掛鉤,形成了責任明確、各負其責、狠抓落實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