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課題研究報告怎麼寫_課題研究報告參考【精品多篇】

課題研究報告怎麼寫_課題研究報告參考【精品多篇】

課題研究報告 篇一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正在成爲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也都是逐漸將信息技術教育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英語教師必須進一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來輔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到國小英語學科教學中,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爲核心的信息技術對基礎教育所產生的促進和變革作用,對學校和教師實施新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地運用信息技術成爲教師實施新課程的重要素養之一。爲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國小教師必須進一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與國小英語教學進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新的課程觀讓我們重新審視延續多年的教學觀、質量觀、發展觀、人才觀,深刻影響着教師長期習慣的教學行爲。同時隨着以計算機爲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對學校教育教學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宏觀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還是微觀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最終都在因之而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體現了在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必將成爲教育改革的着力點和發展方向。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通過“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課題的研究,我們力求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共同推進,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增強師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進的教育技術,促進教與學的革命。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方向,怎樣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有效將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其應用價值是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與國小英語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同時也讓教師能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英語學習更貼近生活。

教師要改變以課件製作、電腦輔助教學即爲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整合的片面的教學觀念,努力貫穿開放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尋求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相結合的最佳切入點,從而實現人與機、人與人、課程與信息的高度交互,並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實現,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真正還給學生,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自主式地學習,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中自由發展。

三、課題研究組織分工

負責人:

成員:國小一級教師(英語)

國小高級教師(語文)

國小高級教師(語文)

學一級教師(數學

國小一級教師(語文)

國小一級教師(數學)

國小一級教師(數學)

國小一級教師(語文)

分工安排:

課題總負責:

制定課題方案:課題組全體成員,

資料蒐集整理:課題組全體成員

階段總結:

最終成果總結:課題組全體成員

四、課題研究方法步驟

“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採用綜合運用、文獻研究、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課題組成員帶領教師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加強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會反思、學會批判,在實踐中邊學習邊總結,一方面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把全新的課堂帶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力。

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學習相關理論,確定研究課題,組建課題組,制訂相應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明確分工。瞭解國內外對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學科整合教學研究的現狀,進而認識本課題研究的價值。

2、實施階段。在保定市現代教育技術“xx”課題研究的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時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分別在2個年級實施課程計劃及學期方案。分析總結階段性教學成果寫出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學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關論文。通過課堂教學、問卷調查等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再次分析、總結教學成果,調整原教學計劃,寫出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相關論文。

3、總結階段。

(1)系統整理過程資料,總結研究經驗、成果,形成論文。

(2)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3)撰寫課題研究報告;並申請結項。

五、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經過一年的認真學習,努力實踐,我們的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師生信息技術素養得到有效的發展提高,會應用計算機等工具進行信息收集、處理,絕大多數教師能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將計算機作爲自己教和學生學的工具,學生的信息素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2、教師通過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都有了新的變化,學生的主體特徵凸現,動手慾望加大,創新意識增強,達到較之以往更高的學習水平。

3、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上,初步構建了符合我校學情的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4、通過課題研究,鍛鍊了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學校涌現出了一批信息技術運用比較熟練的師生羣體,如在我鎮總校擔任現代教育技術組長的張海遷老師等,有在安新縣文體教育局舉辦的文字錄入比賽中獲獎的楊子軒季明偉等學生。

5、通過課題實驗,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都得到加強,新的課程觀、質量觀、教學觀逐步形成。廣大教師認真總結自己在實驗中的心得體會,撰寫的論文分別在各級各類雜誌上發表或評比中獲獎。

6、課題研究的開展,促進了教師改變長期習慣的教學行爲,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變化,讓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證了學校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

六、課題研究的特色及價值

從宏觀上講,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必然會帶動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改革。從微觀上看,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可爲我們教與學構建新的平臺。因爲網絡的交互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的超文本性可實現課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體的外部刺激多樣性容易激活學生的積極思維。教師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利用信息技術,既可以構建個別化學習環境,也可以營造協作化學習氛圍。信息技術教育與國小英語課程的整合,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力求凸現信息技術和網絡的顯著特點,在互動化、網絡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從目前情況看,要真正把計算機網絡技術融合到國小英語的教學中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教學改革任務。我們首先狠抓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立足於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其次是培養骨幹,建設隊伍;再則就是選擇帶頭教師,力爭以點帶面。在實驗中,我們力求突出信息技術的特點,圍繞教學內容的難點,尋找整合實驗的關鍵點。

七、我們的反思

1、要有課程改革的大視野

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必須要有課程改革的大視野,必須要以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爲目的。也就是說,整合是在課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進行的。

2、要有全體師生的高素養

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很大程度取決於師生的信息素養,因此,要從教師培訓機制、學校課程設置、人員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改革,切實扭轉不利局面,爲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提供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臺

對每一個教師而言,在保持和發揚朗讀、演講、板書、繪畫等傳統的教學基本功的基礎上,應當隨着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學習新的技能和方法。如蒐集、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課程要素、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等等。

八、未來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術與國小英語教學的整合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們還決心在下階段進一步深化研究。學校的校園整體改造已正式啓動,在不久的將來,當新的“三機一幕”進入教室後,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將會向更高層次開展。

1、加快校園網絡環境的建設。

在校園整體改造中,學校將建成一流的網絡設施,學校將繼續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來建設學校的網絡環境。除了硬件建設外,學校將完善已經建立的國小英語教學資源庫,開發學校網絡教學平臺。

2、加強對教師網絡信息技術的培訓

首先是積極、認真參加上級培訓,加強管理,加強考覈;其次是繼續進行校級培訓,要求四十週歲以下的老師都要較爲熟練的掌握信息技術,堅持每年進行電教使用的活動,並不斷豐富內容。

3、繼續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利用網絡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將研究課所探索的教學模式不斷擴大,應用於平時的常規課教學,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網絡環境下得到進一步的開展。

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各位專家的引領下,在兄弟學校的幫助下,我們的思路一定會越來越清晰,我們南地國小的科研之路也一定會越走越寬廣。以上就是我們要報告的情況。

課題研究報告 篇二

一、問題的提出

陝西省委、X政府做出了關於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決策,提出要力爭早日把西安建成開放包容、產業高端、功能完備、宜居宜遊、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陝西省第十二次黨代X也提出要真正把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要求落到實處,提出到20xx年西安市要建成爲人口規模1000萬國際化大都市,實現經濟實力新跨越,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涌入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不難預料,在未來生態環境問題和生態承載力問題會成爲西安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生態瓶頸,以相對脆弱的生態承載力容納既定的人口數量目標,實現西安市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

二、研究目標

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將生態足跡理論與城市人口規模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生態足跡模型,測算西安市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人口——資源評估預警機制,爲西安市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爲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這是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在運用生態足跡理論研究區域適度人口規模這一領域,目前國內學者分別研究了南京市、杭州市、貴州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適度人口規模,而對作爲西部重要省會城市的西安尚未有人用這一理論研究其生態承載力範圍內的適度人口規模,評價其可持續發展程度。本課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理論空白。

2、實踐意義:在西部大開發和構建關中——天水經濟區,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涌入作爲絲綢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探討其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評估預警機制,以實現西安市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框架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2、西安市概況

3、西安市20xx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4、西安市20xx年可持續發展狀況和生態安全分析

五、研究內容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1)生態足跡理論概述

生態足跡分析理論是由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通過度量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和自然所能實際提供的生物物理量之間的差距,來衡量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程度的較爲通行的方法。這些年來,由於這一理論具有較爲科學、完善的理論基礎和精簡統一的指標體系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應用。

生態足跡理論的具體運用則是通過建立生態足跡模型來實現的。即:用生態足跡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用生態承載力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生物物理量的供給,將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進行比較,就能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生產消費活動是否處於當地生態系統承載力範圍內。當區域的`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時,稱爲生態盈餘,則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處於生態承載力範圍之內,生態環境處於可持續發展狀態。反之,生態承載力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稱爲生態赤字,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超出了生態承載力的範圍,說明區域發展在空間或時間上是不可持續的。

(2)生態足跡指標的計算:

生態足跡(生態資源需求)爲:

EF=N×ef=N× ∑rjAi= N ∑(ci/pi)

式中EF爲區域總生態足跡(公頃);N爲人口數;ef爲人均生態足跡(公頃/人);rj爲均衡因子,i爲消費項目的類型;Ai爲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佔有的生物生產面積(人均生態足跡); Pi爲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公斤/公頃), ci爲i種消費品的人均年消費量。

生態承載力(生態資源供給)爲:

EC=N× (ec)=N×aj×rj×yj

式中,EC爲區域總生態承載力(公頃);ec爲人均生態資源供給(公頃/人);N爲人口數;aj爲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爲均衡因子;yj爲產量因子。

如果ef>ec,即出現生態盈餘,如果ef<ec即出現生態赤字。

2、西安市概況

(1)自然概況 西安市古稱長安,是陝西省省會,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依秦嶺。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

積1066平方公里。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西安市平原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溼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溫暖、乾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年平均氣溫13. 0℃~ 13. 7℃,西安境內地層發育複雜,構造類型多樣,爲各種礦產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大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分佈在南部秦嶺山區。

(2)社會概況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啓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基礎設施優厚,交通條件發達,通訊便利,經濟發展迅速,截止20xx年底西安市戶籍人口數806.93萬人,人均GDP56988元。

3、西安市20xx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運用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依據20xx年西安統計年鑑中的相關數據,對西安市20xx年的本地生態足跡進行計算,分別建立20xx年西安市生態足跡計算中生物資源賬戶和化石能源賬戶(表1、表2),再根據均衡因子、產量因子,按生態生產性面積類型進行彙總,求出人均本地生態足跡和本地生態承載力(表3)。其中世界平均生產力選用WWF組織1999年的數據。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由於牧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水域面積最新數據難以獲得,而且考慮到這些數據近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因此生態承載力數據採用《20xx-2020年西安市土地整治規劃》中20xx年統計值。生態足跡的供給反映了西安市的生態承載能力,即資源的有效供給。按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建議,應留出12%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在計算江蘇省生態足跡的供給時扣除了這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課題研究報告 篇三

爲了促進我縣中國小及幼兒園立項課題的深入研究,認真做好結題工作,撰寫好結題報告,現蒐集以下結題報告範例,供老師們在課題研究中參考和借鑑。

範例1:

《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結題報告

張家港市朱建榮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可見,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先權應屬於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

現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大量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變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於此,我確立了《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後,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通過互批互評來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

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爲習慣,以提高寫作的能力。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內容

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能力

本課題系蘇州市中國小指導學生自學微型課題,課題編號1009059,組長:朱建榮。主要研究成員:施路平、鄭詠梅、蔡秀蘭、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培養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並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進行調查研究,並加以分析綜合,爲課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爲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範、合理。

經驗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律,來指引今後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0月: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課堂的文章。醞釀製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情況,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並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積極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後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理論,基於蔡明的生態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爲主的生態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髮展的有效途徑。

日常活動

09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幹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10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徵細緻描繪》

10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10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說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有三點評價,港區國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後注重應用,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養成了一種市進修學校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後與進修學校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學校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課標》特別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也符合葉聖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於課堂,恰好符合張家港市生態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爲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鑑賞,又是對課文鑑賞的複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註,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表明鑑賞能力越來越高。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範符號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積極中肯的發表意見。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能力。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於自己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接受,其價值能被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爲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有鑑賞能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表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建議。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裏就輕鬆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積極思考,大膽發現,大膽發表意見。學生的日記可以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鑑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能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它激發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了教師的知睏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睏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後的評價一直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爲了分數早就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理想創作能力和批評鑑賞能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後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昇華和再創造。這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一直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內容性的再現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達到了文意的自然統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鍊了孩子的審美能力。一直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願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讓孩子發現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現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孩子的接受批評的能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則是教育的永恆追求。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作文教學。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則,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爲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能力。

20xx年10月朱建榮老師對全市骨幹教師上了一節以學生爲主體的的作文評講課。受到老師和專家們的好評,也爲小組內教師作了示範,20xx年上半學期研究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在學校開了一節課題研討課。通過開課、研討,大家的指導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我們總結了很多文章,朱建榮《學生評講作文一舉多得》和《生態課堂給學生的天空》發表在《中學生學習報》她還總結有論文《樂學樂教生態作文師生的精神風貌》、《高素養生態課堂的基本要求》、《學生互批互評作文顯示了生長性原則》(已發表)、《學生互批互改作文體現了生本性原則》、《學生互批互改作文豐富了讀寫結合的含義》、《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課》、《我是怎樣教學生互批互評的》等(待發)。施路平《對作文評改的幾點建議》發表在《中學生學習報》。另外朱建榮開了兩次市級作文評講公開課(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在20xx年11月施路平和鄭詠梅各開了一節作文指導市級公開課。

朱建榮指導學生史明珠作文《因你而美》發表在《作文導報》(09-5-14)瞿希能的《那一幕夕陽見證》發表在《科技信息報》(20xx-3-7)指導印夢嬌市作文(20xx年結題報告)競賽一等獎。(20xx年1月)聞興羽的作文《那一次我真傷心》發表在《現代教育報》

積累了很多資料。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優秀作文和學生優秀的批改作文。也積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經驗。尤其是對於學生評講,由粗糙到細緻了。有了訓練寫作互批互改互評完全以學生爲主的教學模式,也有由簡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訓練思路,評講也有了系統性。老師們的反思也積累了起來。

我們的課題研究得到市教研室高度重視。著名特級教師蔡明和我市教研室書記袁建忠、市學科帶頭人朱治國、還有市基教科副科長顧松鶴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課後都認爲值得推廣。10年11月份教研室又推薦朱建榮面相全市開了一節展示課。我們的做法已得到很多老師的認同,也在逐步推廣中

九、課題研究反思

我們的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有很多東西有待進一步鑽研。比如說作文訓練要有計劃性、系統性。課堂上對課文的批註能力要進一步訓練。批改作文也要由淺入深,步步爲營,一次一個點來互批。學生評講要堅持,評講也要有針對性,也要有計劃的進行。

課題研究報告 篇四

一、課題研究概述

將信息技術考試與學生信息素養進行整合,找到信息技術會考與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最佳結合點,形成新型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編著信息技術考試與信息素養培養相統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什麼是信息素養,信息技術和信息素養的關係;

在20世紀80年代,信息素養是一種綜合的能力與素質,隨着時代信息化的發展,經過短短的幾十年,信息素養的含義已很明確的演變成此時代的所需的一種品質與素養。

由此我們即可總結出新的信息素養的含義:信息素養是人認識、創造利用信息的品質和素養。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信息道德、信息意識、信息能力。

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目標。信息素養的培養實質上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和再學習的能力,而且學會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高效率地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1、學科課程教學爲“主食”

學科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開好《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主食”,學生在學科課的學習中增加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儲備,掌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採取“任務驅動”、“主題性研究”等教學模式與方法,加強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學科課程整合爲“配菜”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去學習其它課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學科的學習效率,而且對提高信息素養也起了不斷補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

3、各種傳媒爲“佐料”

電腦報刊、雜誌和相關的電視頻道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正確地引導學生運用好這些資源,學生將受益非淺。

例如,如果學校給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班級規定了讀報時間,讓學生定期學習相關讀物。若學生在學習《電腦小神童》,IT行業成功人士的經歷,以及對製造病毒程序人員的懲罰過程中,不斷提高信息素養。

4、建好學習環境“生力軍”

學校、家庭和社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機組合體,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方面努力。

5、學校教育是“主力軍”

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學校必須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加強硬件、軟件和潛件建設。由於對信息技術教育認識上的不到位,大多數學校只重硬件建設,忽視軟件和潛件的發展,導致硬件設備成了擺設,信息技術教育成了口號,學科教學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必須加強“三件”的建設,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齊頭並進,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的教學環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軍”

現今,電腦進入了大多數家庭,家庭教育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地方軍”,我們通過“校-家”聯合培養的方式取得了較好效果。

7、社會教育是“游擊隊”

社會培訓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我們可以引導對信息技術有興趣的學生參加社區教育或少年宮的電腦愛好者俱樂部,鼓勵他們參加少兒計算機水平考試,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實踐證明,當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參加水平考試,拿到了證明自己學習水平的證書時,學習的興趣更濃了,勁頭更大了。這樣,信息技術也實現了因材施教。

8、搭好學習形式“表演場”

若是脫離實際講一些信息技術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只有以多種學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其學習鋪路搭橋。

9、建設生活應用“主舞臺”

提高信息素養最終是爲學生適應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形式時,應儘量使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接近,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信息技術。

10、組織個性發展“分會場”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個性特長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爲偏愛信息技術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空間,是促進信息技術課程發展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方式。

(2)結合課例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規律,通過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具體來說,應該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評價、判斷、組織信息的能力;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課例的研究,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動態幻燈片》是選自河北大學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第四章第三節<播放效果>的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初點具備利用POWERPOINT創作。編輯多媒體作品的能力,這節課是使演示作品由靜態的變爲動態,這樣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所以這一課採取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辦法,實現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結合。

能過這個典型課例讓學生能夠對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並學會幻燈片設置切換效果。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提高學生比較,表達,探究等方面的能力,並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讓學生享受到探索的樂趣,從而樹立自信心;同學們之間交流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適時的提出願望,將課堂內容進行延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信息技術素養。

現在的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但多數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於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整體表線膚淺,不求甚解,老師點則通,不點則不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讓學生敢於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讓學生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同時注重間接興趣的作用,在平等才愉悅的氛圍中通過聯繫生活和實踐操作體會來實現對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和掌握。

(3)落實《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如何將建構主義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學理念應用於教學中,在提高信息技術會考過關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進行了很大的調整,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既是新課程的基本目標也是總的課程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信息素養?對學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信息技術新課標中對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具體要求爲: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和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及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在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內化信息倫理,使高中生髮展爲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公民。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要以學生爲主體,所以對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主學習必須以充分的信息資源作爲保障,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幾本習題集是遠遠不能滿足自主學習的需要的。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爲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爲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國小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教育部頒佈的《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了中學要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畢業考試科目,考試實行等級制,《綱要》從指導思想上確立了信息技術課的地位,突出了對信息技術課考查的操作方式(無紙化),側重考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縱觀近幾年的高中信息技術會考的模式,大致經歷了從Dos(筆試)到Windos(上機操作)的一個過程,形式上立足於計算機網絡,採用工作站/服務器的網絡化模式,體現了對學生能力要求的發展性。這體現了信息技術教改的一個發展方向,也預示了對學生信息素養的要求將越來越高。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肯定該課題在本校或本地區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研究該課題的背景。以課題負責人爲核心組建一個長期穩定不變的研究團隊。確定總課題的研究目標,達成度及總體方案。以課題負責人具體分工落實各項研究任務。

2、結合本校,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總課題的研究目標下確定自己的了課題,每一子課題都要有一具體負責人,由總課題負責人進行協調。子課題的研究提倡大題小做,以小見大,同樣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研究重點。

3、課題研究是一個長期。動態。複雜的研究過程,需要課題組全體人員創造性的勞動,持之以恆。團結協作才能達到課題研究的總體目標。要避免開題轟轟烈烈,過程冷冷清清,結題拼拼湊湊的現象發生。課題研究的過程重點要做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開展了課例研究。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把握課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教學事件和處理的全過程如實記錄下來,寫成“案例過程”,然後圍繞案例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或集體研討,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值得研討的問題,最終形成教學案例。具體地說,課堂教學案例研究經過前期準備、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等步驟。

(1)前期準備。課題組成員認真瞭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通過有關的調查,蒐集詳盡的材料(如閱讀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訪談等),同時初步確定針對課題案例的研究目標、研究任務,初步確定案例的體例、類型、結構等。還針對性地作一些理論準備。

(2)收集材料。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學案例研究的基礎,課題組成員收集案例材料的具體方法有課堂觀察、訪談與調查。⑴課堂觀察。觀察是一種較爲基本和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自然狀態下,通過感官和輔助工具對師生的教與學行爲和學生的參與狀態等教學現象進行觀察研究。收集課堂教學第一手資料,藉助攝像機等作爲輔助觀察的手段,以提高觀察的效果。在課堂觀察中事先經過精心設計和組織,這樣對教學情景的洞察可以獲得一般觀察無法達到的深度和廣度,對觀察的資料,逐字逐句整理成課堂教學實錄、教學程序表、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表等,這樣爲後續分析案例提供詳實的原始材料。

(3)訪談與調查。對一些課堂教學不能觀察到的師生內心活動,如教師教學的目的、教學程度的意圖、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教學達標的成效度等一些需要進一步瞭解的問題,我們通過與教師的交談和學生的座談,以豐富、充實課堂教學觀察的材料;從這些訪談、調查的材料中,分析課堂教學的現象,發現造成各種課堂教學現象與教師教學行爲之間的因果關係,然後具體尋找在哪個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從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分析研究。圍繞案例材料作技術分析,教師自己進行課後反思,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理念進行研討,圍繞教學理論進行闡釋。注意對課堂教學作整體的考察和深層次的分析,體現案例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同時採用集體討論的方法,發揮教研組等集體的作用,集體攻關,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進行文獻分析,文獻分析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從過去和現在的有關研究成果中受到啓發,從中找到課堂教學現象的理論依據,從而增強了案例分析的說服力。同時,通過有關教育理論文獻的查閱,去進一步解讀課堂教學的活動,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5)形成案例。在對案例材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按一定的結構進行表述形成教學案例。撰寫教學案例,經過以下步驟:撰寫——討論——修改——再討論的多次反覆的過程,不斷完善。撰寫案例做到目標明確,描述真實具體,情節合情合理,材料適當,案例構思巧妙,文字表達力求生動。

2、尋求信息技術考試與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最佳結合點。教學中力求將信息技術會考與學生信息素養並重,實現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1)以階段性目的而言,信息技術會考是高中階段計算機教育水平的衡量尺度,而且是最直接的尺度,使學生掌握考試的方法和相關知識無疑是重要的目標。就這一點來說,需要教師在觀上先於學生完成對課程脈絡的提煉,而這種精練的直接指向就是課程的考覈內容,並把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微觀上,分清該課程知識的核心性知識和外延性知識的界限,以及兩者的內在聯繫,理清形成知識體系的知識點各自的外延。

(2)在豐富考覈點以提高知識含金量、豐富學生知識體系的目的下,在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下,又需要教師以點帶面,將課堂內外打通,深入細緻的瞭解該門課程的核心知識的具體應用狀況,以及未來可能涉及到的更高層次的知識。

(3)由教師在課堂上先用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相關話題引出課題,然後講授核心知識,並且明確諸如哪些是考試重點內容等,再介紹相關的外延性知識,在介紹的同時,對前面的基礎性知識點進行應用形的回顧,帶領學生進行復習,這時學生的興趣也應該隨之達到新的峯值,隨後做一些鞏固性的練習,就會加強該知識的掌握程度了。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卻實際上吸收了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優點所在,對教師備課以及備課之前的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師生比喻成金字塔,那麼教師這個塔基的寬厚程度,就決定了學生這個塔尖的高度。

3、開展信息技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課題組專門成立了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每週開展活動,涉及信息瀏覽、信息查詢、信息的加工處理、信息的分析傳遞、信息的報告和總結等各個方面,其中結合學習、生活製作電子報刊、Powerpoint演示文稿、網頁設計、FLASH動畫製作、圖片處理等內容,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內容,調動了大多數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運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提高了信息技術技能,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意識,使不同愛好的學生能在不同的領域得到自主發展。並且在保定市、涿州市教育局等舉辦的中國小生電腦製作比賽中有幾十名學生獲獎。

4、根據《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和河北大學版《信息技術》教材,結合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和信息技術會考大綱,自行編制符合教學客觀實際需要的習題集。將《大綱》中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信息素養的培養落實、分解到各章節知識的學習中去,實現日常教學信息技術會考和信息素養養成的結合。

5、發表研究成果論文多篇:《淺議網絡互動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多媒體課件製作的基本要點》;《淺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任務”設計》;《信息技術課上的提問設計》;《關於學生上網現象的思考與對策》;《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等。

二、課題研究主要過程

1、組內討論並確定課題

開題的方式一般是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由課題負責人報告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組成員進行討論,統一認識,確定任務,明確分工。做好課題的選題、申報及立項、論證等工作。做好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評選工作。組織課題開題,舉辦課題研究人員培訓班,結合課題內容與本校課程改革的實際,對學校學生舉辦如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培訓,增強對本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進一步明確研究目標,掌握相關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期間教師做好充分準備,教師通過相關的理論學習、轉變觀念。學生課外學習,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有意識的進行有意義的信息活動。教師校本培訓;軟件、硬件設備的建設、維護。

2、查找資料

課題組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數據資料,並進行統計分析

(1)怎麼蒐集資料

堅持圍繞研究主題的指導思想,根據課題研究需要,設計資料收集、數據採集的計劃;設計科學、明確的蒐集資料的工具;採用適當的科學的方法,主要通過查閱文獻檔案、調查訪問、發放問卷、實驗觀察、實驗測試、學生作業等多條渠道、多種手段,傳統手段、現代手段,廣泛蒐集能夠反映研究對象實際的包括文字、實物、聲像等各種資料;按計劃進行收集和採集,力求收集基礎材料,採集原始數據;注重資料、數據的客觀性。

(2)設計調查問卷

一是題目,要與調查目的相符,不要給被調查者以不良的心理刺激;

二是指導語或說明信,包括稱謂、調查目的、調查意義及與被調查者的利益關係、回答問題的要求、兩方的責任,最後註明聯繫人、聯繫地址及電話等;

三是問卷的具體內容有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意見、情感、動機、觀點等);

開放式問卷,就是不事先給出問題選擇答案有由問答者自己作答的一類問卷。這種問卷任由調查對象發表己見,更有利於反映真情,瞭解調查對象的獨特觀點、思想;但數據不標準化,處理就困難。對於不能用幾種簡單的答案就能概括清楚而要詳加討論的複雜問題,使用開放式問卷比較恰當。

3、課題研究

通過開展信息技術與信息素養的相套的課題研究,使學習能夠進入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交互學習狀態。尋找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強調考覈、考試形式多樣化。以作品、論文,會考成績作爲評價標準。能夠使用各種會考內容所要求的應用軟件表現自己所要表達的信息。應考能力水平進一步步爲營提高。

通過信息技術活動課外小組的實踐活動使學習能夠寫出一定水平的論文,提高利用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信息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並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規律。

教師通過編寫適用於信息技術考試與信息素養培養的習題集,強化訓練學生的應考能力。

4、進行資料整理並着手寫論文

開展信息技術實踐活動,從中進一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編著將信息技術考試與信息素養培養相統一的校本教材;發表有關研究成果的研究報告和論文;形成新型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推廣。提高教師新型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

5、結稿

課題組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做好課題結題工作。並請領導對項目質量進行終結性測評。評選優秀研究成果,結集出版優秀報告及論文集。召開課題研究成果總結表彰大會,推廣應用優秀研究成果。

最終成果:

1、學生會考及格率達到80%以上,

2、學生信息素養得到了提高

3、編著將信息技術考試與信息素養培養相統一的校本教材

最終成果轉化:

1、學生能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

2、學生能熟練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軟件

3、學生能掌握網絡的有關操作

4、學生信息素養有了提高,動手能力增加

5、形成新型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推廣。

6、提高教師新型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

三、課題研究取得的成績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論文:《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發表在教育教學與管理叢書;論文《淺議網絡互動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在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中獲市級一等獎。賈新穎的論文《多媒體課件製作的基本要點》獲市級三等獎。

2、優質課、教學設計:魏麗的教學設計《網頁動畫》獲市級優質課評選二等獎;教案《函數運算》獲市級三等獎;孫文嬌的教案《EXCEL入門》獲市級教案評比三等獎;魏麗指導的作品《透視環境》獲市級一等獎並獲市級“三八”紅旗手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標兵”稱號。

3、型課例、主題性學習網站:

典型課件《動態幻燈片》獲保定市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主題性學習網站《信息檢索》獲三等獎;

4、課件:《計算機硬件組成》在保定CAI課件評比中獲高中組三等獎;《FLASH動畫製作—符號繪製》、《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Internet基礎知識》均獲獎。

5、在20xx會考中取得參考1194人、獲A等爲539人佔參考人數45%,獲B等爲499人佔參考人數42%,獲C等爲137人佔參考人數11%,獲D獎19人佔參考人數2%,其中優秀率爲98%,不合格率爲2%。

6、競賽獲獎情況:在20xx年保定市中國小生電腦製作比賽活動中,教師魏麗、孫文嬌、屈建偉、尹鈺、陳笑竹、賈新穎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學生王凱軍獲高中組一等獎、殷躍、羅淼、於顥柏、侯穎、白玉寶獲高中組二等獎、邢辰軒、趙晶晶、康舉、朱祺龍、董昊銘、李棟、趙乾宇、馬龍、景巖柳獲高中組三等獎。

四、經驗體會、問題與不足

更新觀念提高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

曾經作過一次書面調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爲信息技術課就是勞技課。在大學聯考指揮棒下團團轉的人們很難理解信息技術的普及對即將走進大學校門甚至社會的學子們有多重要。人的主觀意識落後於客觀現實,這是不爭的事實,觀念的更新十分困難,但要認識這件事很重要並不容易。在傳授知識這方面,學校教育正逐漸失去優勢地位。在中學中,計算機課程受到忽略的情況並不鮮見。

小平同志1984年就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在信息時代,人們不僅要學習一般的知識,還應當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既是人們從事各種工作不可缺少的現代工具,也是當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網絡環境通過人機對話和人工智能化,突出了學習的交互性,改變了世界了界限。從課程的發展的角度看,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的整合研究已成爲當前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因此,信息技術不僅只是中學的一門課程,還應該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工具。作爲學校更應看清形勢,超前思維,樹立現代教育新觀念,積極創造條件,引進現代教育技術及現代先進教育設施、設備,加大現代教育技術推廣和運用的力度。

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培養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相關學習理論的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構建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爲中心”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爲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建構者。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灌輸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教學媒體不再是充當灌輸的工具,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討論交流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的工具。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任務驅動、主題探索、研究性學習、分組協作、創設的情境、任務、激勵機制來進行問題探究、協作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