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馬原名詞解釋整理(精品多篇)

馬原名詞解釋整理(精品多篇)

馬原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前言:當今社會大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學習態度和動力卻嚴重不足。學生們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其他方面,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阻礙了自身的發展,也爲我學校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帶來了許多難題。而與此相對,大學高等教育卻承載着無數重擔。一方面是關乎國家科教興國,祖國未來。另一方面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農村孩子還主要靠讀書來改變命運,實現全家脫貧致富;學生身上承載着千百萬家庭的殷切期望和社會親友的密切關注,關乎民生。所以提升大學生學習動力成爲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爲此我小組選定此課題,並分別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途徑查閱了衆多相關資料和文獻,閱讀、借鑑了與此有關的衆多調查分析。從而對活動進行了嚴密計劃,對問卷進行了周密設計,對各方面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於20xx年11月15日,在教室、圖書館、宿舍等地進行了,以我校大學生學習動力爲題的問卷調查。想以此發現影響我校學生學習動力的各項因素,從而爲學校瞭解我校學生學習動力提供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一、調查結果展現: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我校大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源於以下十三項因素:

(1)將來能夠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54%

(2)自我奮鬥自我完善56%

(3)成爲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受到別人尊重10%

(4)喜歡所學專業,希望發揮自己的才能22%

(5)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12%

(6)爲贏得異性的愛慕、青睞50%

(7)順利畢業,拿到學位3%

(8)讓別人看得起自己,讓老師重視28%

(9)不辜負父母、親人對自己的期望52%

(10)擁有一技之長,具備社會競爭力46%

(11)爲進一步深造做準備30%

(12)光宗耀祖、爲父母爭光25%

(13)通過自己的成績證明自己的價值30%

影響我校大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因素調查結果柱狀圖展示:

影響我校大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餅狀圖展示:

源於對調查結果的統計與分析,我們又將動力從總體上劃分爲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兩項,以下是我們給予調查結果統計對我校大學生學習動力問題的具體分析:

1、內在動力方面:

內部動力是指產生於學習者自身需要的推動其學習的一種力量,它以動機爲核心,包括學習目的、興趣、自覺性、努力程度、對專業的認可度等主要因素。調查發現:

我國當代大學生學習目的不是特別明確,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主要是對大學學習的錯誤認識以及心態不端正,質疑學校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意志薄弱,易受外界誘惑。在學習目的方面,例如,針對“學習好了是否可以找到好工作”這一題目,48%的同學不認爲學習好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由於大學裏老師僅起到教學作用,和學生很少交流,學生缺乏鼓勵,在“學習好是否可以得到老師重視這一問題”上,42%的同學不認爲學習好可以得到老師重視。在自覺性方面,想學卻因爲外界因素(如遊戲睡覺)干擾而沒時間學的佔了44%。另通過分析“對專業學習要求瞭解”以及“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如何”兩項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總體情況是不甚良好。對於“所學專業興趣”的問題,選擇回答“興趣一般”的同學竟然佔了60%。“專業學習要求瞭解”選項中很清楚的僅佔了6%,知道個大概的佔了86%,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是不明確的,沒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和進取心,這樣的學習動機是沒有力量的,是學習動力的主要問題,也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重點。上大學對

他們來說成爲一種無意識的行爲,這必定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首先,部分大學生的知識價值觀出現了偏差,片面理解學以致用,重物質輕精神、重現實、輕未來、重顯性、輕隱性,只要是他們認爲沒用的就不願意學。其次,大部分大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求知慾望不強,大多數學生從國小到大學,學習的方式方法一樣、好壞的評價標準一樣,都是頂着沉重的升學壓力死學苦學,學習成爲成長過程中的負擔,因而喪失了學習興趣,產生了厭學情緒。再次,部分大學生對搞好學習的自信心不強。例如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你會怎麼辦時”這一問題中,從不放棄的同學僅佔了36%,還不到一半。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後在與衆多強者的競爭中成績落後,無法找回在中學時的出衆感覺,自信心受到打擊,產生了心理失衡。他們不從主觀努力上和學習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認定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問題,產生力不從心之感。還有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自己感覺低人一等,並將自卑情緒帶入學習當中,影響了完成學業的信心。

2、外在動力方面:

外在動力是指由外界客觀環境、要求或激勵因素等誘發出的一種學習動力。這種動力主要來源於受到外界的激勵或壓力所推動,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因素施於的激勵作用(包括正強化和負強化激勵)。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迅猛發展時期,但社會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卻相對經濟建設黯淡了許多,高校難免受社會上的一些消極因素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的衝擊,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同時,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仍存在着不公平競爭,如靠關係走後門、重學歷輕能力、性別歧視等,也嚴重挫傷了部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部分教師責任心不強,不懂教學規律和學生心理,缺乏高超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呆板教學,也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者,互聯網的出現和大量使用,在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社會娛樂化的當代中國。

在外在動力方面的調查中,大學生認爲最大的壓力來自於社會競爭的壓力。例如爲了將來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學習的佔了72%,這表明大學生已經認識到社會的競爭壓力,有很強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這種心理需求,將這些外部壓力轉化爲學生的學習動力,則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

另外,在上大學驅動因素的調查中,屬於自主決斷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本人強烈的求知慾望”者佔62%,表明隨着心身發展的不斷成熟,大學生的自主決斷意識越來越強,是他們的學習動力的最大影響因素。但自主決斷表面上是爲自我,實質要受到社會發展和環境的左右,是家庭、社會、學校等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個人價值觀的集中表現。

戀愛也是影響大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爲愛而學、因愛厭學、無愛廢學的人大有人在。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戀愛觀的主流趨向是理智和成熟的,具體表現爲學業重於愛情,愛情爲學業服務,愛情左右學業的驅動力在逐漸減弱。

二、出現結果的原因: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學習比中學生更復雜更高級,同時也更爲自覺、更爲獨立,因此,學習動機的強弱對大學生的學業成就有着極大的影響。調查發現,造成大學新生學習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來自三個方面:

(1)上大學前後的“動機落差”。

在高中階段,學生以考上大學爲唯一的學習目標,一旦目標實現,容易產生鬆解心理,希望在大學裏好好享樂一番,沒有及時樹立起進一步的學習目標,造成了考上大學前後的“動機落差”。

(2)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受別人的影響。

大學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有時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高年級學生的做法。有的大學生經受不住暫時失敗的考驗,因爲一次考試成績落後就一蹶不振。還有的大學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滋生厭學情緒,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3)大學新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深層原因。

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只有明確了“爲什麼活着”,“爲什麼上大學”等根本問題,學習動力的不足纔可能得以根除。

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由其學習需要引起並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心理傾向和態度。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採取問卷的方式,調查了他們的學習動機,根據調查結果就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容談幾點認識,探討影響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原因。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心理動力。動機以需要爲基礎,當一個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並將學習需要轉化爲自身的需要時,同時又具備了滿足這種需要的客觀條件的情況下,需要就會變成活躍的狀態,促進大腦中樞放出一定的能量,引發內驅力,成爲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三、根據調查結果我組綜合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一)對學生自己而言

1、正確的學習動機纔有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觀意圖,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習動機是提高學習效果極其重要的因素。但是過高或過低的學習動機都不利於學生髮揮自己的潛力和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動機水平適中,學生纔有學習的主動性,學習勁頭大,能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

2、培養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指在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過程中,伴隨着一定的情感體念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是學習過程中一種很積極的心理傾向。

學生要想在學習中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要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培養濃厚的興趣,纔會心向神往,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中做樂。

3、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對於學習的較爲持久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通常可以從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傾向與意志狀態等方面來加以正面判定和說明,如喜歡還是厭倦、積極還是消極等情緒情感。對答卷的分析清楚地顯示出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爲學習是爲父母而學的,對學習成績不在乎,整天就想着玩,應付式上課,缺乏主動性,還有平時沒有花時間去學習,採取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因此學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而學習態度受學習動機的制約,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端正學習態度的根本就是要有正確的學習目標。很多學生因爲過高的目標有可能使學生自己遭受屢次失敗而產生厭倦感,對自己失去信心;而過低的目標又使自己太容易達到而使自己沒有動力。同時,學校和老師不要爲了追求升學率而鼓舞他們定製過高的目標,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要根據個體學生的具體情況去指導學生制定符合他們的目標。

(二)對學校而言

爲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學習的意義與價值,學校可以經常邀請一些社會上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來校演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此外,學校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懂得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成才,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改變命運,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四、調查場景:

1、在教室調查。

2、在宿舍調查。

2、在圖書館調查。

3、在校園裏調查。

馬原名詞解釋整理 篇二

1、哲學:世界觀的理論形態,或者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世界觀:對人與世界關係的根本看法、根本觀點。

3、方法論: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與世界觀是統一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

4、哲學基本問題:存在和思維、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哲學基本問題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派別的依據;第二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依據。

5、唯物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哲學派別。唯物主義有三種歷史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現代辯證唯物主義。

6、唯心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哲學派別。唯心主義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種形式。

7、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無產階級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8、一元論與二元論: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學派別。認爲世界本原是一個的是一元論哲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一元論哲學。認爲世界有物質和意識兩個獨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論哲學。

9、可知論與不可知論: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個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學派別。凡認爲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學派別都屬於可知論哲學,認爲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性的哲學是不可知論哲學。

10、物質: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物質的根本特徵是客觀實在性。

11、運動:物質的存在方式,是標誌物質世界一切事物和過程的變化的哲學範疇。

12、時間: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它的特點是一維性或不可逆性,即時間只能沿着過去、現在、將來的方向進行。

13、空間:運動着的物質的廣延性,指事物的體積、形態、位置、距離和排列次序等。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任何物體都有長、寬、高三個方向。

14、意識:自然界和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稱機器思維,本質上是對人的思維的模擬。

16、唯物主義一元論:凡是把世界萬物的本原歸於物質的,都是唯物主義一元論。

17、唯心主義一元論: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質歸結爲精神、意識的,是唯

心主義一元論。

18、主觀能動性:又稱自覺能動性,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的活動能力。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行爲特徵。

19、實事求是:本義是指嚴謹好學、務求真諦的一種認真的治學態度。毛澤東對之作出馬克思主義解釋,並用之來概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即“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規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實踐:人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實踐是人與世界關係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類世界轉化的基礎。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體: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

22、客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客觀事物。

23、自在世界:人產生前的自然界和人類實踐活動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類世界:又稱屬人世界,在人類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統一體。

25、辯證法:關於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學說,是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觀點來考察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法有三大規律,即對立)本站●(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肯定否定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26、形而上學: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觀點來考察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7、聯繫:事物或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

28、發展:事物從低級向高級、從量變到質變的運動變化過程。發展的最本質含義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9、肯定:事物內部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確定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別的事物的方面。

30、否定:可以在三重意義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環節,即把事物的發展和聯繫統一起來的環節;三是否定的階段,即否定之否定規律發展的第二階段──從肯定到否定的階段。

31、辯證否定:又稱“揚棄”,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發展環節和聯繫環節的統一,是新事物對舊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變: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表現爲事物不顯著的變化,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連續性。量變是事物在度範圍內的變化。

33、質變: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表現爲顯著的變化,是事物連續性的中斷。

34、度:事物保持其質的穩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質與量相統一的哲學範

疇。區分事物質變和量變的標準,就是看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了度。

35、規律:事物發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

36、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發生、發展和滅亡過程中兩種不同趨勢的哲學範疇。必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37、現象和本質:揭示事物內在實質和外在表現之間關係的哲學範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是事物外在的表現。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本質是與必然性、規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學範疇。

38、矛盾: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兩個方面的對立和統一及其相互關係。

39、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統一性是指雙方依存、相互貫通的聯繫和趨勢,包括兩個基本含義,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矛盾雙方相互滲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轉化的趨勢。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的屬性,體現着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鬥爭性作爲哲學範疇包括自然界、社會、思維領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異、對立和鬥爭。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稱矛盾的共性,有兩層含義,其—,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簡言之,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稱矛盾的個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41、基本矛盾: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之始終並規定事物及其過程的本質的矛盾。

42、主要矛盾:在許多矛盾構成的矛盾體系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則是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過程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43、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雙方中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則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44、內因: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內部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原因。堅持內因論也就把事物的運動發展看做是事物自我運動、自我發展。

45、外因:一事物與他事物的對立統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46、反映論: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它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發,明確指出客觀世界是認識的源泉,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

映象,人的認識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反映論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路線”。

47、能動的反映論:馬克思主義反映論的根本特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之所以是能動的,是因爲它把實踐引入了認識論,把辯證法貫穿於認識過程。

48、先驗論:唯心主義認識論的根本特點。它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前提出發,把人的意識說成先天就有的東西,是先於物質、先於實踐的東西,物質世界反而是這種意識的產物。先驗論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路線”。

49、感性認識:認識的初級階段。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一種關於事物現象、事物外部聯繫、事物各個片面的認識。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認識的特點。感性認識有三種形式,即感覺、知覺、表象。

50、理性認識:認識發展的高級階段。人們對感性認識材料進行抽象和概括而產生的一種關於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部聯繫的認識。抽象性、間接性是理性認識的特點。理性認識有三種形式,即概念、判斷、推理。

51、真理:標誌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52、客觀真理:真理的客觀性。有兩重含義,一是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二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也是客觀的。

53、絕對真理:真理的絕對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觀的,這一點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二是人類的認識按其本性能夠認識發展的物質世界,認識每前進一步就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一次接近,這一點也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54、相對真理:真理的相對性指人的認識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因而總是有侷限性的、不完全的。

55、價值:客體以自身的屬性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用關係。價值是主體性和客觀性的統一。

56、社會存在:又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指構成社會生活的物質因素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其中,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生產方式則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社會存在的根本內容。

57、社會意識;指社會生活中的精神現象及其過程,包括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也包括社會心理與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

58、神學歷史觀:指對社會歷史進行了神化,認爲“上帝”是主宰國家興亡、民族興衰的力量,否定社會的客觀性,也否定了人的主體性,對社會的本質作神學目的論歪曲的社會歷史觀。

59、唯心主義歷史觀:把社會精神化了,認爲社會本質上是人的意志、意識

活動的產物。唯心主義歷史觀看到了社會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進行的活動這一特殊性,但它們誇大了這一特殊性,認爲人的意志、意識決定社會的發展。

60、自然主義歷史觀:指把社會的本質歸結爲自然條件,歸結爲社會所處的地理環境。沒有看到自然條件既不能決定社會的本質,也不能成爲決定社會制度及其變更的原因。

61、生產方式: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謀取方式,即物質生產具體的、歷史的表現形式,它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體。

62、生產力:標誌人類改造自然的實際程度和實際能力的哲學範疇,是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生產力由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三大要素構成,其中勞動資料中的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程度的測量器和指示器,是生產力發展程度的主要標誌和集中體現。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63、生產關係: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經濟關係。從靜態上看,生產關係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和產品分配關係所構成,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是生產關係的基礎,從動態上看,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構成了生產關係,其中,生產這一環節居於主導地位。

64、社會經濟結構:又稱經濟基礎,與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其中,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決定經濟結構的性質。

65、階級:指特定經濟結構中的人羣共同體。階級的劃分是由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和結成的不同關係決定的,區分階級的根本標誌,是看其同生產資料的關係,是否佔有生產資料,是否佔有其集團的勞動。

66、社會政治結構:建立在經濟結構之上的政治法律設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關聯的方式,包括政黨、政權機構、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和關於政權的組織形式、立法、司法、憲法和規程等,其中,國家政權是核心。

67、國家: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工具,是一個階級鎮壓另一個階級的暴力工具。儘管國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會事物,但其目的是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

68、上層建築: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的政治、法律、宗教、藝術、道德、哲學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適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軍隊、警察、法庭、監獄、政府部門等設施。前者叫思想或觀念上層建築,後者叫政治上層建築。

69、社會文化結構:又稱觀念結構,指哲學、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觀念、宗教、藝術等意識形式的聯結方式。在階級社會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識形態性。

70、社會基本矛盾:由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兩對矛盾共

同組成,社會基本矛盾決定着社會發展的形式、內容和方向。

71、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及其變革的方向;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同時這種反作用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這一規律通過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表現出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

72、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運動中,經濟基礎始終是決定的力量,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取決於並服從於經濟基礎的性質、水平和要求。

73、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

74、階級鬥爭:利益根本對立的階級之間的對立、衝突和鬥爭。階級鬥爭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和特殊表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75、人民羣衆:在量上指大多數,在質上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人民羣衆是以勞動者爲主體的大多數人。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

76、生產力標準:指把是否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爲判斷我們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作爲判斷我們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作爲判斷社會制度是否優越和進步的根本標準。

77、羣衆觀點: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觀點,其基本內容是,堅信人民羣衆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羣衆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羣衆學習的觀點。

78、社會形態: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是社會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的統一體。

79、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屬性。歸納起來,人的本性主要有三個方面,即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精神屬性本質上屬於人的社會屬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爲兩個方面: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80、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81、人的價值:人對自身的意義,即人能夠創造價值以滿足人自身的需要。

82、自由:就人的活動而言,自由表現爲人的一種自主力、判斷力和選擇力,這種自由是相對制約人類行爲的必然性而言的,在這個意義上,對必然的認識和世界的改造。

83、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必然王國是指人被物化的社會關係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會狀態;自由王國指人支配自己的社會關係即人支配物的社會狀態。

馬原知識點總結 篇三

一、內容和形式

原理:

(1)內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內在要素同這些要素的結構和表現方式的關係範疇。

(2)內容是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礎。形式是內容諸要素相互結合的結構和表現方式。

(3)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內容,沒有無內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純粹的內容。事物的內容是無限豐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4)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於內容。當形式適合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着消極的阻礙作用。

方法論:

在把握內容和形式這對範疇時,既要重視內容,根據內容的需要決定形式的取捨、改造和創新;又要善於運用形式,發揮其積極作用,利用和創造必要的形式,適時地拋棄與內容不相適應的形式。

二、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及其關係

原理:

(1)唯物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

(2)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本身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主觀辯證法是指人類認識和思維中的辯證法,即認識和思維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亦稱爲概念辯證法。

(3)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關係: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本質上是統一的。

方法論:

第一,唯物辯證法爲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觀點和方法。

第二,唯物辯證法的方法同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辯證法的觀點運用到思維和工作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中,矛盾分析方法居於核心地位,是根本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