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名人孔子的故事新版多篇

名人孔子的故事新版多篇

孔子拜師的故事 篇一

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是他還是認爲自己的知識並不是那麼的淵博。於是在他三十歲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曲阜,來到洛陽想要拜大思想家老子爲師。

但是孔子的家到洛陽並不是那麼的近的,之間的距離恐怕有上千米,於是孔子到洛陽的過程中基本上是都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直到幾個月後,終於來到了洛陽城。準備進洛陽城的時候,他瞧見一架馬車,在馬車的旁邊站着一位將近七十多歲的老人。身穿長袍,頭髮和鬍子全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的樣子。於是孔子猜測這位老人可能是自己要拜訪的老子先生吧!便上前行禮詢問:“老人家,您就是老子先生嗎?”老人見這位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就有些納悶。孔子見老人神情疑惑,於是上前說:“我是學生孔丘,特地前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徒弟吧。”老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你就是仲尼,聽說你要來,我特地在這裏迎你,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可爲什麼還要拜我爲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這以後,孔子每天都跟在老師身旁,有不懂的就隨時問,而老子也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知道的傳教給他。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二

在魯國,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一家三代魯國大夫。

一次,孔子問漆雕馬人道:“先生曾事奉過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說說,哪個要更賢明一些呢。”

漆雕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塊很名貴的龜殼叫‘蔡’。如遇有什麼大事不能定奪,就會用‘蔡’來占卜決疑。在文仲主事時期,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一次。在武仲主事時,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三次。這都是我親眼所見。至於這三位大夫誰最賢明,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聽完笑着說:“先生真會說話!”

孔子回到家裏,跟弟子們談及此事,讚歎不已地說:“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願在別人面前議論主人的賢愚,但卻很巧妙地舉了一個實例,將事情的真相,表露無遺。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智識無力察遠,德慧無足見機,所以纔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問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說,一個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覺洞悉,事物變化的規律。”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三

一天,孔子出遊,途中他的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農人很生氣,捉住了馬兒並把它關了起來。子貢知道後,就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但任憑他好話說盡,低聲下氣,農人卻理都不理。

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豬、羊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爲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音樂)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見了農人便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南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馬兒還給了馬伕。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便來問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貢之力所能解決,爲何不直接派馬伕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讓子貢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貢毫無怨言,也使得馬伕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四

孔子對於周朝文化的繼承,《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公元前518年,34歲的孔子出了趟差,地點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這裏見到了史上最牛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他特意向老子學習禮,課程結束後,李耳老師將孔子送到門外,送了幾句心訣,其中一句譯成現代文就是:人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這話說到要點了,孔子並不把自己的個人命運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個人,而是個人所承擔的文化傳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出自《論語·衛靈公》。啥意思?就是說人能夠弘揚光大“道”,但是別指望着“道”來讓人獲得好處,諸如榮華富貴之類的,傳道的人與所傳的道,未必是互惠的。在道面前,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在這上面,道家和儒家達到高度的統一。

正因爲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時刻以文化,以道爲核心,因此他經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如果反過來,他想拿着文化來博取個人的出路,當成一門換取生存和富貴的專業,那麼,他的氣度和勇氣一下就沒了,周遊列國14年沒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夠他崩潰十幾回了。

受儒家這種以人弘道思想的影響,中華歷史上的聖賢都不計較個人待遇和前程,爲文化,爲蒼生,爲大衆,捨生取義,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對本國的優秀文化有信心,這纔是真正的樂觀,真正的豁達,真正的看得開,是中華文化最優秀的部分。

感謝孔子,在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線上,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樂觀堅定的身影。

孔子名人故事 篇五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纔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纔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六

一個人樂觀與否,不能完全按照平時的表現來判斷,而是要放在最危急的時刻來觀察,指標越嚴格,環境越嚴酷,結果越靠譜。

孔子的腦袋上有個土丘狀的玩意,偏偏陽虎和他長得不是一般的像。而陽虎和匡地的人結了樑子,孔子卻不好彩地到了匡這地兒來,由此“享受”了與魯國權貴陽虎同等的待遇——被當地人圍得水泄不通,怎麼解釋都沒用。

當時的情況危急到連師生之間都不知道彼此的生死。比如顏回就掉隊了,好不容易纔趕上,孔子說:“顏同學,我以爲你死了呢。”顏回答了句蕩氣迴腸的話:“老師您健在,顏回我哪裏敢去死。”

在這種隨時會丟性命的情況下,孔子很淡定,沒有憂懼。而這樣生死關頭的樂觀纔是真正的樂觀。

其實,樂觀來自於孔子對於文化的使命感,來自對文化的樂觀預期。就在匡地被圍困五天五夜的時候,孔子說了一番振聾發聵的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番話算是一個“劇透”吧,孔子的樂觀,都來自於這句話所透露的使命感。

孔子的使命感來自於對文化的傳承。他比較了夏、商、週三朝的文化,覺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備和豐富,是最佳範本,於是決定繼承周的文化,《論語·八佾》記載:“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他自覺地將自己當成周文王事業的繼承人,說: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裏嗎?如果老天爺不想要周朝文化,那麼就不會安排我繼承它。既然老天讓我學習繼承了周朝文化,說明它不想讓我滅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這些人能大過天命嗎?所以,他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孔子的生平事蹟 篇七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時,孔子出生於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也就是當今的山東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學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從宋國逃出來的殷遺貴族的後裔,宋國夏邑是其祖籍,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過着清貧的生活。三歲時,父親就離開人世。母親顏氏就帶着他離開出生地尼山,來到闕里。生活拮据的他,做過許多工作來補貼家用。雖然經濟上困難,但也抵擋不了孔子對求學的熱情。孔子聰明早慧,對知識非常的渴求,經常去拜訪各位名師,請他們指教,向他們學習。

17歲時,孔子的母親顏氏離開人世。孔子多方打聽纔將父母親合葬在一起。19歲時,給貴族擔任職事,管理東西。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後一年便有了第一個兒子孔鯉。23歲,孔子開始招收徒弟,在民間進行講學,開設了私人講學之風,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還到各國去周遊講學,推廣“仁”“禮”的思想,傳播教育文化,開創了儒家思想。除此之外,曾擔任國家官職,與權貴鬥爭;雖然多次遭遇艱險,但還是有幸的存活下來。

晚年被接回魯國,雖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間,他專心編著了《春秋》等書籍。73歲逝世,死後葬在了泗水。

.步入仕途 篇八

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爲鯉,字伯魚。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是年孔子開始爲委吏,管理倉庫。 魯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時候生活艱難,所以會幹一些粗活。 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來到魯國朝見,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所以自稱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這一年,齊景公與晏嬰來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