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 篇一

教要教得有效,學要學得紮實

課上完後我馬上看了一遍自己的課堂錄像,然後對照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反思。新課程改革在進行深入反思的時候,我們應該呈現給孩子們一個什麼樣的課堂,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理想狀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着,同時我也在常態的教學下不斷的實踐着,我在努力追求一個體現學生真實發展的課堂,追求一個能夠展現學生真實學習過程的課堂。語文課我想需要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字詞句段篇,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學習字詞句段篇的方法,因此教師要教的有效;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不僅是要學習一篇短小的文章而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藉助語言的範例來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來提高自己的綜合語文素養,因此學生要學的紮實。

這篇課文我沒有讓學生提前閱讀,我想學生能夠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從識字朗讀到積累背誦,運用學習的語言進行表達,這纔是學生真實學習過程的體現。縱觀這節課的教學應該說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真實的,學生的發展也是清楚可見的。從學生第一遍讀課文出現的字詞障礙,經過詞語教學等環節,學生不僅能夠比較有感情的讀文,至到學生能夠藉助板書進行課文背誦,利用教師提供的句式較規範的進行說話練習,足以展現了學生真實學習的過程和學生實實在在的發展。在教學中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學習語言來設計的,因此這種課堂是真實而又有生命力的課堂。

《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二

《桂花雨》是蘇教版第七冊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以“桂花雨”爲題,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搖桂花”是本文的重點段。教學時,當學生讀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體驗到“我”搖桂花時的歡樂,我笑着對着孩子們說:“孩子們,搖桂花多帶勁呀!咱們也來搖一搖好嗎?來,伸出我們的小手,盡情地搖吧。媽媽是不會怪你們的!”孩子們一聽都勁頭十足,不禁伸出小手“搖”了起來。“嘩啦拉,嘩啦拉……”我搖了搖頭,故作嘆息道:“唉!太可惜了。這麼點力氣哪能搖下這桂花呀?快!再用勁!加油!”這下,孩子們真的放開膽子了,看,個個搖得搖頭晃腦,小臉蛋紅撲撲的,搖啊搖,孩子們咧嘴笑了。我看時機成熟,問道:“孩子們,快擡頭看哪!你都看到什麼啦?”

小A說:“我看到桂花飄落下來,好美!”

小B說:“啊,桂花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就像一隻只黃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小C說:“老師,老師,我覺得我身上落滿了桂花,成了一個桂花仙子,還渾身散發着香氣呢!”說着,小C竟離開座位不由自主地在我面前旋轉起來,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

“老師,我覺得桂花還像個調皮的孩子,看,它還悄悄鑽進了我的頸脖子,溼溼的,癢癢的!”小D迫不及待地叫起來。

聽着孩子們美妙動聽的描述,我已深深感受到他們已都沉浸於“搖花樂”中了,此時,他們都已經成了作家筆下的“我”了。而我也被他們的這種真誠與天真感動了感染了。

在我們的新課標指引下,我們的教師可以針對課文的內容,採用多種方式方法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領悟文章的內涵及主旨等。而教師如果能善於挖掘教材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點,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進行語言實踐,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充滿個性的閱讀中與文本對話、與主人公的思想產生共鳴,將文本語言轉化爲會運用的“活”的語言,那這對學生今後感悟語言文字,品讀新的作品將大有幫助。

《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三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爲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後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我教學時設定的本課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一、課前準備兩問。

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電教法。由於孩子們對掛花很熟悉,我通過圖片和描寫桂花的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達成第一個目標,我在給學生出示自學提示後,引導其自讀課文,之後再檢查自讀情況。檢查中及時糾正讀錯的字詞。

二、課堂教學兩問。

在檢查讀字詞和課文時發現少數同學都連朗讀的最基本要求“正確”都做不到,掉字、加字、把字讀錯了。

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描繪的生活情境。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情緒,“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但是在學習這幾個重點詞語時,詞語的含義學生體會得不夠深。而我用自我的講解讓學生理解,而沒有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如果能夠讓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有助於學生理解用詞準確。

本節課中孩子們朗讀的形式只有齊讀、小組讀和自由讀的三種方式。而這樣的朗讀形式很明顯不利於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談不上到達以讀促悟的效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觀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來挑戰他人或小組的衝動,可我卻忽略了這一點。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採用過這種挑戰式的朗讀,效果甚好。

三、課後反思兩問:

我的課堂教學總體來說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母親說的這句話時,出示杭州的桂花圖片,十分美十分香,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母親還是認爲家鄉的桂花更香更美呢?迴文再讀,再次品味那搖花樂,那桂花香。

於是這份快樂更樂,這份花香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鄉的層面,讓學生深入體會母親比的不是桂花味道的濃淡,比的是感情,與其說母親談的是桂花,不如說母親在表達自我的思鄉之情。

四、作業佈置兩問。

作業佈置如下:

1、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這兩項作業學生都能完成,能兼顧到班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3、完成練筆:介紹家鄉。

五、學生輔導兩問。

針對學困生,在學習中可能會讀不準字音和書寫倒筆順。課下請小老師檢查其朗讀情況。教師重點檢查聽寫、背誦課文。

《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四

《桂花雨》這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她小時候搖桂花的樂趣,寫了桂花很香,香得香飄十里,至少有十幾家鄰居都浸在桂花的香氣中。到了國中,全家到了杭州,那裏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秋天,作者總要去那裏帶一大袋的桂花回家。聽到母親的話,想起了小時候的搖花樂,還有那陣陣的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的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讀,從讀懂的地方入手,因勢利導,然後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對於“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後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五

《桂花雨》主要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這篇文章非常優美,使人讀後真的象浸潤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

文章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不讀就無法理解其中豐富的意蘊,不讀就未能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情感。因此,我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以讀促情的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抓文本用心讀

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接觸範文,仔細揣摩,反覆體味,內心融入。

第一,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都要有目的,不白讀;

第二,選好讀的重點去讀,一篇課文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須選擇有助於進行詞句訓練的、有助於挖掘文章主題的、有利於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內容作爲重點來讀。我採用範讀、朗讀、默讀、自由讀、引讀、配樂讀、師生互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若能長期堅持這項訓練,讓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在理解中美讀

在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味來。

1、爲什麼說母親說:“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呢?我讓學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寫桂花香的句子,哪個句子最能體現桂花香呢?學生找出: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這兩句。引導學生扣住關鍵詞體會的這兩句不同,這些詩句對桂花的形態、特點進行了恰當的描繪和解讀。學生通過與文中的語句進行進一步的對照,就更深刻地去理解母親所說的話了。

2、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我問“老是纏着”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着,我讓學生試着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爲了理解“纏”這個詞,我用情境導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起來就比較到位了。

三、在感悟中讀美

1、課文的第三小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理解“使勁地搖”搖出了什麼?。自己盼望已久的事情發生了,應當是怎樣的心情呢?讓學生帶着歡樂的心情讀文,學生歡樂的心情體現得不夠充分,我又讓學生把歡樂的詞語帶到句中讀。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

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着畫面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歡樂情景。通過同桌共同享受着歡樂時刻,師生合作說話,來進一步享受“搖花樂”這一快樂時光。

2、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爲什麼?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凝聚着母親的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作者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六

本課着重從“桂花之香”、“搖花之樂”、“思鄉之情”,三個方面分析課文,“搖花之樂”這一段是課文內容的重點。這部分的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我先讓學生讀,從讀懂的地方入手,因勢利導,然後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

對於“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想象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後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

這堂課,我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在設計教學環節方面,可以更科學。

《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七

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課文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在“搖花樂”這一情景中,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樂趣以及作者淳樸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作者爲什麼喜歡桂花”這個問題貫穿課堂,從三個原因引出桂花香、搖花樂、思鄉情三個板塊,把“搖花樂”作爲重點讓學生感悟作者童年時候的歡樂。

一、感受“桂花香”

課文一、二自然段主要寫了桂花的香味。對於學生來說,桂花並不陌生,所以我在教學之前先讓學生講講他們自己對桂花的認識,學生能說出桂花的香味很濃,桂花小小的,很不起眼……這時,再讓學生讀這兩個自然段,學生能很自然地聯繫到自己,理解作者喜歡桂花的原因是因爲桂花香。教學過程中,也能看到學生把相關的語句都找出來了。在這一部分,我重點讓學生理解了“浸”這個字,讓學生聯繫游泳時候自己浸在水裏的感覺以及海綿浸泡在水裏的狀態,體會人們浸在桂花香味中的感覺。

二、感受“搖花樂”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我沒有按照課文中的順序來講,而是先讓學生找出直接寫作者搖花的快樂的句子,讓學生找出句子中的關鍵詞,特別是一些動詞,讓學生做一做這些動作,和作者一起感受這份快樂。搖了之後,花自然會落下來,此時再讓學生聯想花落下來的情景。同時,屏幕上出示一張桂花落下來的圖片,幫助學生聯想,學生能聯想到像下雨、像蝴蝶、像落葉……再讓學生把這份快樂喊出來。在充分感受搖花快樂的前提下,再回到第三自然段的開頭讓學生體會作者期盼搖花的心情,就更容易理解了。在這裏,我和學生一問一答,學生也彷彿走進了課文,和作者一起期待,一起急切地盼望搖桂花的那天。搖桂花的快樂,不僅僅是作者的,作者的父母也是快樂的,我讓學生找一找,讀一讀,繼續沉浸在搖桂花的快樂中。

三、感悟思鄉情

這是這篇課文的難點。直接讓學生自己體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從母親的話入手,“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詢問學生是不是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鄉的桂花香,學生都知道肯定不是,但是還不能直接聯繫到思鄉情。於是我補充了關於作者的一些資料,又設置了幾個情境讓學生通過說話訓練來一步步體會這種鄉情。最後,還給學生補充了作者其他寫鄉愁的散文片段,讓學生讀一讀,進一步感受這種思鄉情。

學生在課堂中,感情得到了薰陶,所以朗讀方面情感也很豐富很充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忽略了寫作手法的指導,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仔細地琢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