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桂花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桂花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一

設計理念

本文教學時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在師生、生生對話交際的過程中進行。教學中充分考慮文本的特點,教學時緊扣課文的語言,讓學生在文字與情感中走個來回。憑藉文本,挖掘教材資源,在想象、誦讀、體驗等語言實踐中,引導學生將文本語言轉化爲會運用的“活”的語言。

整節課抓住桂花香、搖花樂、悟鄉情、思故鄉四個板塊,因勢利導,通過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層次的讀、寫、說的訓練,努力令課堂飄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現快樂的搖花童趣、盡顯濃濃的樸素鄉情,纏繞絲絲縷縷的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⒈知識和能力

自學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能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⒉過程與方法

咀嚼重點詞語,理解文本內涵;藉助情境對話,想象搖花的快樂;通過寫話,體會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瞭解桂花,導出課題,簡介作者

⒈(出示課件桂花)同學們,這是什麼花?——桂花(師板書:桂花):課前同學們已經瞭解過桂花,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⒉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叫————桂花雨(板書:雨齊讀課題)

大家已預習過課文,誰來說說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麼?

⒊師:(課件出示簡介)同學們,有這樣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溫州人,12歲隨父親來到杭州,60歲移居美國,她一生漂泊,84歲纔回到故鄉溫州,就是這樣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久久難忘家鄉的桂花,久久難忘和我們小朋友一樣年齡時感受過的——生齊讀課題《桂花雨》。

⒋師: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經歷的奇妙的桂花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聞桂花

⒈自學要求: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大聲的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麼讓作者久久難忘?

⒉交流,整體感知:

教學預設:桂花香、搖花樂、花雨美、母親對桂花的關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⒊引出重點:

那麼在這麼多的難忘中哪個畫面在琦君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的?

教學預設:搖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⒋初聞桂花香:的確,那是發生在金秋十月,桂花盛開的時候,滿樹的桂花金燦燦的,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句子: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⑴讀完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麼?(板書:花香)從哪些詞感受到?

⑵通過個別讀——齊讀的形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師點撥讀好“沒有不”的停頓和“香飄十里”的濃濃花香。

⑶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瀰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裏似的。)

⑷如果你是琦君的鄰居,你有什麼感受?

教學預設如下,教師適時引導如:聞着花香,你想幹什麼?如果那時你在吃飯,你覺得——

(我覺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來泡泡茶。如果我在吃飯,我覺得飯也香了。我覺得我的人也香了。我覺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讓村裏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搖桂花。)

⑸再次齊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浸在桂花香裏,說明香味太濃了,整個村子都瀰漫着濃濃的桂花香味。教師通過理解詞義,品味解讀,想象感受,朗讀體味的方法讓學生彷彿身臨其境一般,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三、自讀自悟,局部深究,浸染桂香

⒈體驗快樂

⑴自學品讀。師:桂花盛開的時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望着星星點點的桂花,她多麼想快點搖桂花啊!讓我們讀讀搖桂花這一部分(請大家默讀第五小節),找一找,劃一劃哪些句子能感受到“我”當時的迫不及待。

⑵交流句子。

課件出示: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⑶師生演一演,情境對話,體會到“我”當時的迫不及待,我渴望看到桂花雨落下的美景。

⑷走進這場桂花雨,齊讀這段話,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⑸師生對話體驗情感:

①師: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桂花像什麼一樣落下來?

教學預設:(桂花像雪花一樣從樹上飄飄悠悠落了下來。)(桂花像春天的細雨密密地、綿綿不斷地落下來。)(桂花就彷彿是一個個金光閃閃的螢火蟲,向我紛紛飛來。)(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來,頃刻間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花地毯。)(桂花就如一隻只飛舞的蝴蝶,小花落滿地,地上就如鋪了金子一般。)

②師:紛紛揚揚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肩上

③師:此時桂花落在你的頭上、頸上、身上,你有什麼感受?

教學預設:(桂花輕輕落在頭髮上,像母親在親切地撫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頸間,有一股癢癢的、酥酥的感覺。多舒服啊)(桂花落滿一身,我就像天宮裏的花仙子,我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宮裏的桂花樹。)

④師:此時此刻,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課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樂、激動,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閉着眼睛、陶醉)

⑹齊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⑺想象說話:天真爛漫的琦君,使勁地搖呀搖,桂花像雨一樣落下來,她和小夥伴們蹦跳着,歡笑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多麼美麗而又溫馨的畫面。同學們,簡簡單單的3個字,搖啊搖,搖出了什麼?板書:快樂

課件出示說話:我們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呀搖,搖出了。

教學預設:搖出了朵朵完整、新鮮的桂花,搖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搖出了滿頭滿身都是桂花香氣的人們,搖出了一杯杯飄散桂花香氣的清茶,搖出了一塊塊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餅,搖出了童年的歡樂和喜悅,搖出了故鄉的親切與溫馨,搖出了童年時代的樂趣,搖出了快樂心情,搖出了童真,搖出了對桂花的喜愛。

〔設計意圖〕“搖花樂”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也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段落。教師採用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說一說等方法使孩子們身臨其境,使孩子們讀出情味,使孩子們心馳神往,使孩子們領會其精妙所在。

⒉感受鄉情

⑴師:就這樣搖呀搖,讓前後十幾家鄰居浸在馥郁香氣中的桂花都紛紛揚揚地搖落了,可在琦君的筆下,卻說: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課件: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⑵品讀“全年”“整個村子”

師:同學們,桂花只在秋天開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裏種着桂花,那爲何說是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呢?請你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找到依據來說一說。

生: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

師: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涼涼的桂花茶,頓時心曠神怡;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冒着熱氣的桂花茶。

生:我們用桂花泡茶,一年四季都喝,我們可以做做桂花糕,在燒菜時灑點桂花,做糕點時放點桂花。

師:除了泡桂花茶,做桂花糕,還可以幹什麼?一年四季都可以享有,怪不得琦君說——你來讀

師:只有琦君家的院子裏有桂花,那整個村子又作何理解呢?找到依據——只送給胡家老爺爺,毛家老婆婆嗎?只送給他們兩個嗎?還會送給誰?說得真好,村子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所以說,全年——。人人都可以泡上一杯濃濃的桂花茶,這香真是沁人心脾,男同學讀——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可以嘗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這花香脣齒留芳,彌久不散,一起讀——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僅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氣裏,更是沉浸在了——(濃濃的鄉情)裏。

板書:鄉情

〔設計意圖〕由“浸”字帶動全句,通過品讀詞語,激情引讀等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裏。它的香,已不受季節的束縛,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四、走進作者,昇華情感,品悟鄉愁

⒈提出矛盾處,引發認知衝突。

難怪,背井離鄉時,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給母親,母親總是說,(引讀出示母親的話):

“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補充滿覺隴資料感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

⒉讀懂母親的話,體悟一份濃濃的鄉情。同學們,可就是這樣一個賞桂勝地,母親卻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其實母親也道出了我的心聲,這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香的僅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嗎?這香裏還蘊涵着我和母親許許多多的情感,那你說香的還有什麼?(快樂,鄉情,記憶,思念等)板書:思念

⒊寫話練習,多少年來,琦君漂泊他鄉,可家鄉的桂花總是讓她魂牽夢縈,難以忘懷,又是一箇中秋節的夜晚,皓月當空,琦君又想起了什麼,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下來。

(課件出示,並伴有音樂。)又是一箇中秋節的夜晚,皓月當空,琦君。

師小結: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對童年的懷念,其實也都是源自我對故鄉的——思念。

⒋走進內心,昇華情感

(音樂響起)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煙愁》中所說:(師深情訴說)

課件出示: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故土,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愛,我也珍惜自己對他們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樹似的,誰能沒有根呢?

師:的確,正是因爲對根的追尋,84歲那年,她又回到了故鄉。看到故鄉的一草一木,不禁淚水漣漣。其實琦君她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故鄉,因爲故鄉就在——她的心裏)

〔設計意圖〕抓住母親說的話,在矛盾衝突中來體會桂花香的豐富內涵,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並通過寫話練習把情感推向高潮。最後適時地補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鄉語段,在濃濃的思鄉情中結束這堂課的教學。

五、板書設計

桂花雨

花香

鄉情思念

快樂

六、作業設計

課後你們可以寫一寫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關琦君的其他作品,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讀一讀。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二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寫的這篇文章的確非常優美。初捧這篇文章,我便愛不釋手地讀起來,如淋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不過,要理解琦君那份濃濃的思鄉情,需得多次品讀,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所以一定要將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那番思鄉情,童年樂。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課堂上的三點小小的體會:

一、激發興趣,直奔主題:

課前,我先讓學生在校園裏看桂花,聞桂花,對桂花有了初步的瞭解,由此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學生通讀了全文,做到讀通、讀順、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直奔課文的主要段落——第三自然段。

二、指導學生讀出快樂:

課文的第三節是重點段落,在這節中,我着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搖花樂”、父親的“豐收樂”、母親的“助人樂”以及母親和全村人的濃濃鄉情。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樂的大事?學生髮言熱烈,覺得很開心,這時學生融入課堂中間,接着讓後學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學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搖花時的句子和纏着母親要搖花的樣子,學生很放得開,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連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學生一起喊,一起讀。

三、指導學生讀出真情

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這兩段的學習後,我設計了幾個題目:(1)外面的菜再香,也沒有媽媽燒的菜好吃,那是因爲          。(2)小明家的狗再可愛,也沒有我養的那條狗可愛,那是因爲               。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不用多講,他們就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

簡單地讀,讀出喜愛,讀出快樂,讀出真情,我想這是我上這節課最大的收穫。課文學完後,我又推薦了一篇文章《月光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不過遺憾的是學生現在已經四年級,應該讓他們動手寫一下自己童年快樂的事,這樣真正做到了語文教育的聽說讀寫。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三

崇文實驗學校第三屆開放周展示活動12月11日至15日舉行。開放周旨在爲青年骨幹教師搭建成長的舞臺。崇文實驗學校邀請在本屆開放週上作展示的32位青年骨幹教師提前一週入駐崇文,在特級教師、專家的引領下經歷磨課的全過程。所以,本屆開放周的32堂展示課是青年骨幹教師與特級教師、專家共同智慧的結晶。

五年級語文《桂花雨》一課;指導:虞大明;執教:馬建興(崇文實驗學校杭州市教壇新秀)。

這是人教版五年級選讀課文《桂花雨》,是一篇情感濃郁、意蘊豐厚的散文,閱讀教學的設計以言語生命的自覺爲旨歸,以文本內在的情感爲主線,以重點句爲憑藉,以誦讀、感悟、言語表現爲手段,追求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協調發展。既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精神境界,體驗作者強烈的思鄉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又注重對語言的欣賞、品味,強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體現語文課的特質。在馬建興老師的引領下,深深品讀文本,我和學生一樣愛上了作者琦君的家鄉,愛上了這篇散文,對作者及她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整堂課散發了濃濃的語文氣息。

現摘錄教學片段如下:

大屏幕出示:

作者琦君,中國臺灣女作家,原籍浙江溫州。她擅長散文和小說,代 表有:《煙愁》、《細沙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等。

(這粗略地介紹作者琦君是和結尾相呼應的)

師:作者爲什麼喜歡桂花?

生1:因爲桂花特別香。

生2:因爲桂花可以做糕餅,泡茶很香。

生3:搖桂花帶給我快樂。

師:課文是怎麼寫桂花的香的,自已默讀,找一找描寫桂花香的句子。

生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生2: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生3: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生4: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5: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

大屏幕出示這5個句子。

師:好好讀,告訴我們香得怎麼樣?

生1:香得我快暈倒了。(笑)

生2:桂花香飄十里(帶着感覺讀一讀: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

爲襯托家鄉桂花的香,當生讀“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這一句時,師巧妙地說:能不能再慢些,讓花香久久地瀰漫在那裏。生1接着讀,讀得慢,深情。生2讀得更慢更深情甚至於有點誇張(似乎被陶醉了)。師又巧妙地說:“是呀,自己陶醉了,老師也陶醉了,可母親還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怎麼還比不上呢?那家鄉院子的桂花該有多香呢?看來我們還要細細讀讀描寫家鄉桂花香的句子,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比滿隴桂雨還要香。”多機智的質疑啊!

自然地引入到品讀家鄉桂花香的句子。生深情地讀桂花香的句子。大屏幕出示:(其中一句)全年整個村子浸在桂花的香氣裏。(這是牽動全文的發力點和切入口 。)

師質疑:全年?桂花應在秋季開放?

生1:因爲他們把桂花曬乾收在鐵盒子裏了。

生2:曬乾之後過年時可以做糕餅,泡茶。

生3:那裏的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品嚐着桂花。

師:他們那裏生活得怎樣?

生1:生活得太香了!

生2:生活得逍遙自在!

生3:生活得幸福!

生4:生活得非常快樂!

生5:家家戶戶都聞得到桂花香!

生6:每個地方都能聞到桂花的香!

生7:他們一定生活在花的香氣裏。

(別說是作者琦了,就連我們在場的老師及學生也向往那個地方,嚮往那逍遙的生活。)

師又巧妙地引:哪些人物浸在桂花的香氣中。讀一讀,找一找。

(生的回答完全超乎了我們的想象,一個個大城市裏的孩子,他們此時的心已在作者琦君的家鄉了。)

生1:胡家老爺爺和毛家老婆婆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生2:作者的父親母親浸在桂花的香氣裏。作者自己也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生3:小動物們也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小麻雀昆蟲也聞得入迷了。

生4:耕作的牛也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生5:來這兒遊玩的客人也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生6:那個盛桂花的鐵盒子也香了。

生7:那些不起眼的黑黝黝的泥土也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是呀,何止是人,學生能想象每一個生靈甚至於是每一個物體都美妙地享受着桂花香,這該有多香,這該有多美!我們能不被吸引嗎?)

這麼多人物浸在香氣裏,在這麼多想象之後師又一次巧妙地說:“總之,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師質疑:爲什麼用“浸”而不用“聞”字?

生再一次深入品讀。

生1:“浸”不是聞的,而是感覺到的。

生2:“聞”單單用鼻子,“浸”是陶醉了。

生3:“浸”就是沉浸在裏面,“浸”是陶醉了。

生4:“聞”平淡,“浸”體現得更香更濃。

生5:“浸”到處都是桂花香,“浸”我們一般說是浸在水裏,現在桂花香像水一樣包圍了,到處都是桂花香。

生6:“浸”就是滲進去了,到裏面去了,就像水滲入木頭一樣,單單聞說不好了,這樣更香更濃。

……

(此時我們也像“浸”在桂花香中了,陶醉了。)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琦君的家鄉。

出示:我彷彿看了:

父親( )。

母親( )。

胡家老爺爺( )。

我( )。

風兒( )。

蝴蝶( )。

……

(配樂,寫話)

生1:我彷彿看到胡家老爺爺一邊打着桂花年糕,一邊喝着桂花茶……

生2:我陶醉在桂花的香氣中,對大自然感到特別親近。

生3:我彷彿看到了蝴蝶翩翩起舞,一會兒飛到……一會兒飛到……

生4:風兒爲了讓大家都能聞到桂花香,它讓桂花香久久瀰漫在村子裏……

生5:我彷彿看到鳥兒在桂花樹上安了家,天天和桂花爲伴……

……

(孩子優美的語言和天真爛漫的想法我是無法描寫和表達的)

師:自由讀“搖花樂”的句子,看看能不能體會到“搖桂花”的樂趣。

生1讀得快輕;師:他搖得急,可力量不夠大。生2讀得特別有力響亮。男生女生分別讀讀。

師:你們搖出了什麼?

生1:搖出了快樂。

生2:搖出了童年心中的快樂。

生3:搖出了快樂,甜蜜。

生4:搖出了美味。

正當我們也沉浸在“桂花的香氣”中,沉浸在“搖桂花的快樂,沐浴在桂花雨中”時,師:可惜,快樂依昔而去,作者已遠離家鄉……投影出示琦君的浪跡天涯的一生經歷:……作者琦君,中國臺灣女作家,原籍浙江溫州。她擅長散文和小說,代表作有:《煙愁》、《細沙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等……

師:現在你讀懂了嗎?爲什麼母親說這裏的桂花沒有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香?

生1:因爲在家鄉可以用桂花做糕餅送給爺爺婆婆,大家在一起高高興興的,現在闊了父老鄉親,心裏難免會不舒服……

生2:並不是這裏的桂花不香,而是家鄉的這種桂花香包含着作者對家鄉的思念。

師:這種香有着對故鄉和童年永遠的思念。

【反思】

馬建興老師的《桂花雨》圍繞作者家鄉桂花的“香”,首尾呼應的兩次介紹作者。導入時介紹琦君的簡介,結束時介紹琦君浪跡天崖細細品味琦君一生,其實都是有目的的。包括在一開始讀杭州桂花的香,是在襯家鄉桂花的香,從側面粗略感受香到細細品味每一個代表家鄉桂花香的句子,濃濃的桂花香,濃濃的故鄉情。層層遞進,把學生及在場所有的聽課老師從“聞香”進入到了作者琦君“思鄉”的精神家園。

“半截蠟燭”可謂牽動全文的線索,馬建興老師在充分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非常準確地找準了發力點即“家鄉桂花香,思戀家鄉”這一思想感情,並通過教學的展開很好地了體現自己對於文本的獨特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 ,體現以學生爲主導的意識。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內容由於教師引導得法,學生的體驗也是豐富的,特別是對於“全年”、“浸”、“搖花樂”這些字眼的理解 ,還有對“人們可能做的事的想象及什麼人浸在桂花香裏的想象”學生的想法波瀾起伏,並遠遠超乎了教師的想象,何止是每一個人,每一個生靈,每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都在學生的口中都成了這桂花雨的分享者。

反覆研讀文本,注重文章的整體性。怎樣合理地整合全文,化整爲零,更好地將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一直是我們語文課堂上值得探究的問題。馬建興老師在全文教學接近尾聲之時 ,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你讀懂了嗎?爲什麼母親說這裏的桂花沒有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香?”這一問題看似不經意,其實卻是匠心獨具 ,它很好地串連了全文,讓學生再次走入文本,將全文有機整合。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3、在體悟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創作小詩,練習寫作。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小詩創作。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小詩創作作業紙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這丹桂飄香的季節,我們的課堂也飄入陣陣芬芳,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作家琦君筆下的《桂花雨》,——齊讀課題

二、感受桂花香

1、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那作者眼中的桂花是什麼樣的呢?

(讀句體會,通過“笨笨拙拙”“找”“不與繁花爭豔”等詞感受桂花自然樸實,不好張揚的內在品質。)

2、桂花自然質樸,不與繁花鬥豔,但它的香味卻是那麼——迷人!你們從哪兒感受到的呢?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讀第一句

a“浸”字體現出了桂花香的濃郁持久。

b 看圖感受桂花開的最茂盛的情景,指導讀好句子

4、作者喜歡桂花是因爲桂花迷人的香味兒,它不與繁華鬥豔,你知道嗎?更重要的是因爲——那樂趣無窮的“搖花樂”和陣陣令人情牽夢繞的桂花雨。爲什麼要“要桂花”呢?

(學生讀第二句)

“搖花樂”又是樂在哪裏呢?當陣陣桂花雨紛紛落下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搖桂花,同作者一起享受那落英繽紛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三、體會“搖花樂”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想從哪兒感受到作者那麼地喜歡搖桂花,從中獲得了無窮快樂的?用線畫出體現“搖花樂”的句子。對於那些你感受較深的詞語也可以圈圈點點,適當寫寫你的理解與感受。

2、討論交流(課件出示幾個句子)

(1)“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

討論點:

a、“老是”“纏”這兩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那麼喜歡搖桂花,盼着搖桂花。

b、注意這句話後面的感嘆號,體會作者心情的急切。

c、指導朗讀,讀出這種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

(2)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a、把握幾個動詞“幫着”“鋪”“抱”“使勁地搖”

b、由這幾個動詞你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呢?(說說表情和動作)

c、指導朗讀,讀出這種快樂、忙碌的景象讀出來,讀出那種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畫面。

(3)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此時桂花落在你的頭上、脖子裏、身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讓我們也走入這片桂花雨中,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音樂起)

b、學生漫談各自的想象的情景與感受。

c、指導朗讀。

(a)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b)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把心中的興奮、激動、快樂盡情地喊出來吧——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過渡:這是一場期盼已久的桂花雨,作者怎麼能不興奮快樂呢。感受着這份快樂的難道只是作者一個人嗎?還有誰,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呢?(父母)

(4)指名讀(出示課件,點擊“洗淨、撮” )

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則——點上檀香,爐煙嫋嫋,兩種香混合在一起。於是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 “細細香風淡淡煙,竟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a、寫母親動作的詞“洗淨”“撮”說明什麼

b、你從父親的詩中讀出了什麼呢?(課件單獨出現父親的詩)

c、指導配樂朗讀  (“搖桂花”給我和我的家人帶來了無窮的快樂,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在忙碌了一天後,一家人沉浸在桂花的幽香中,不知不覺,消去了一身的疲憊。

(5)指名讀第4自然段,

a引讀: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先   ,然後     ,再    。桂花曬乾了就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可以      ,過年時還可以      。全年,整個村子都      。

b 課件出示: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俗話說,好花不常開,再好的花兒都有謝的時候,爲什麼這裏的桂花全年都香呢?看來不僅僅是指桂花本身的香了,那是什麼的香呢?(針對“全年” “整個” “都” 提出疑問  )

c 學生交流看法( 出示課外原文摘錄“母親每天都要在院子裏走一遭,送給別人……”,輔助學生理解)

母親與鄰里之間相處多麼融洽,那細小的桂花傳遞的是一份濃濃的鄉情,此刻,桂花香不僅傳遍了整個村落,也香到了人們的心裏去了!  再一次讀這句話

四、感悟“思鄉情”

作者十二歲時就和母親離開了老家,也離開了這給他帶來童年快樂的桂花樹,以後作者從外地回家時,總要給愛桂花的母親捧上一大袋……

1  .[出示課件]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

a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嗎?

b那麼爲什麼就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呢?(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思鄉情)

總結:是啊!家鄉舊宅院子裏的桂花,有着作者童年美好的回憶,有着一家人的快樂,也寄託着一份濃濃的思鄉情,在母親的心中,是任何一個地方的桂花都無法比擬的,無法取代的。——母親是這樣,我又何嘗不是呢?

2 課件出示第六自然段,引讀每到這時——

3  配樂朗讀第5、6小節

四、拓展內化

今天,我們跟着作者一同分享了芳香四溢的桂花雨,一起感受了童年的搖花樂,一起品味了濃濃的思鄉情,相信同學們在交流是一定有很多的感受,現在就請你把你的感想,體會都融入到這一首小詩中吧!

試着作小詩:

我抱着桂花樹,

使勁地搖,搖啊搖,

搖出

搖出

搖出

啊!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五

一  我能快速地在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家鄉(        )觀賞(        )認真(        )

擔憂(        )趕忙(        )時期(        )

二 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誇張   比喻   擬人

1.一山的桂花樹開花時,那纔是香飄十里。(        )

2.我一搖,桂花紛紛落下,真像下了一陣桂花雨。(        )

3.笨笨地桂花樹可惹人喜愛了。(        )

4.鐘山只隔數重山。(        )

三 我能照樣子寫句子。

例:這的確是一次偉大的奇觀。      這是奇觀。

1.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2.我又想起了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四  我知道下面兩句話應該讀出什麼語氣。

1.“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呀?”         (        )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

五  讀了課文,我也想起了一些難忘的人和事。

聽到_______________,我總會想起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

看到_______________,我總會想起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六

《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充滿着濃濃鄉情的優美散文,文中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美好的回憶。文章緊扣 “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這句,以童年時代的眼光展開敘述。學生讀後,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共鳴,特別是“母親”常常說的一句話更讓人回味無窮。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搖花的樂趣,難點是體會母親對故鄉桂花的懷念。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然後從課文插圖入手,讓學生說說圖畫上的內容,再從文中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朗讀後劃出重點語句,然後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對於“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後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這篇課文以清新的語言,描寫了作者兒時在家鄉搖落桂花的情景,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設計時我儘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爲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並在讀書、思考、討論和交流中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的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利用評讀來滲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的寫作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 的時候,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樂的事情?學生髮言熱烈,覺得很開心。這時學生融入課堂中間,有的還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於是我接着讓學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讓學生扮演作者,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反思這節課,我感到有一些不足:

一、重點詞語教學上的不足

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這樣一句話。我準備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過孩子們的品讀並不到位,比較他們在理解重點詞語前後的朗讀,沒能發現明顯的區別,證明這一環節效果沒達到。我通過“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與“全都浸在桂花香裏”的換句式訓練來強調桂花香,卻忽視了一個“浸”字的獨特作用。尤其是一個“浸” 字,這裏可以嘗試學生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來代替“浸”字,通過他們自主的比較,體會詞語的含義,比可培養他們推敲詞語的良好語言習慣。

有人說語文教學應該少一點知識的灌輸,少一點理性的分析,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指導並幫助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上來,這是語文教學本體的迴歸。我覺得這話說得好,我今後的教學在這方面一定要加強。

二、將語文活動融入到生活中時,不夠深入形象

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可是在學習這幾個重點詞語時,詞語的含義孩子們體會得不夠深。我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這時有個女孩子提到了自己纏母親帶自己去市區玩的經歷,我順着那位女孩子的思路來深入引導體會,效果不錯。但在引導學生體會“搖花樂”時,讓學生想象情境,顯得不夠深入。我想,如果讓學生們站起來加上動作搖一搖,接着說“那伴着陣陣芳香的‘桂花雨’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去思維,去深入想象,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喊”時的心情,再次加上動作來喊一喊,相信學生們的情感就能徹底激發出來了。

三、學生體驗文章情感的過程過於粗糙

課文最後我試圖通過母親心思的討論,母親話語的品讀,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可是這麼多的問題一個個套給孩子,卻始終沒能達到學生與文本的共鳴。我想或許由於課堂時間有限的原因,越學到最後,就越擔心課堂時間把握不住。所以這個環節顯得過於急促而粗糙,生生對話和師生對話過少。應該多給點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去體會,要相信他們的能力。可是,學生預讀、思考習慣不夠好,課堂時間有限,這確實是一個矛盾。

我想,今後在課堂效益上要有提高,必須狠抓學生的預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桂花雨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第7課的一篇閱讀課文。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於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的迷人的香氣,接着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後寫了離開家鄉後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讀着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瀰漫在字裏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裏行間。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目標: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由於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認讀生字,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桂花給作者帶來了什麼快樂。然後,細讀課文,體會“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後,與同學進行交流。從交流中,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正是從“我”對有關桂花的童年小事的回憶及母親的話裏表現出來的。最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讀出搖花帶給作者的快樂,以及無窮的回味。應該說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文中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生活美好的回憶,我除了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外,還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誦,抄寫下來,以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七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人教新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的第7課。課文以“桂花雨”爲題,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課文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開篇明旨,寫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因爲“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寫童年的“搖花樂”。五六自然段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我”愛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桂花樹下搖桂花的歡樂的情景。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想象搖桂花的歡樂,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組課文都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爲了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這一學習目標融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於一體。如認識生字、讀記詞語是知識維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學習課文的應該達到的能力目標,又和自讀自悟、與同學交流一樣,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既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是感情滲透的目標。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會存在多大的困難,但同時他們的語文素養現狀決定了他們很難對語言文字形成豐富的想象。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三、說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

本文教學時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在師生、生生對話交際的過程中進行。教學中充分考慮文本的特點,教學時緊扣課文的語言,讓學生在文字與情感中走個來回。憑藉文本,挖掘教材資源,在想象、誦讀、體驗等語言實踐中,引導學生將文本語言轉化爲會運用的“活”的語言。整節課抓住桂花香、搖花樂、悟鄉情、思故鄉四個板塊,因勢利導,通過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層次的讀、說的訓練,努力令課堂飄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現快樂的搖花童趣、盡顯濃濃的樸素鄉情,纏繞絲絲縷縷的思鄉之情。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開課伊始,出示荷花、梅花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與這兩種花有關的詩句,然後利用一首古詩,引出桂花,導入新課,從而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引導學生大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讀的過程中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桂花的什麼讓作者久久難忘?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印象,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自讀自悟,局部深究。

這一環節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體驗快樂,二是感受鄉情,引導學生通過觀看插圖,經歷智慧碰撞,在不同視角和不同個性的解讀中,豐富想象,形成畫面,使文中桂花樹的樣子,母親送桂花的情景,搖桂花的情景等畫面能真正地鮮活起來,文本的形象能真正實現立體化。

(四)走進作者,昇華情感

1、提出矛盾處,引發認知衝突。

2、讀懂母親的話,體悟一份濃濃的鄉情。

3、出示琦君在另一部作品《煙愁》中的一段文字。

(五)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使學生的生活與文本的內容得到溝通,既即時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的心與課文融爲一體。

五、說作業設計

1、寫一寫童年的趣事。

2、看看琦君的其他作品,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讀一讀。

這兩項作業的設計使語文學習由課內走向課外,由閱讀走向習作、並把讀、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桂花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授課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簡介作家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1、課件出示荷花、梅花的圖片,學生說出想起的有關詩句。

2、老師這還有一首古詩,詩中描寫的也是一種花,你知道是哪種花嗎?(課件出示古詩,學生讀,說出桂花)

3、(出示桂花圖)師:你們看到過桂花嗎?誰來說說,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讓學生們初步瞭解桂花。

4、師:(課件出示作者簡介)有這樣一位作家,名叫琦君,一生漂泊。她生於溫州,12歲隨父親來到杭州,32歲去了中國臺灣,60歲移居美國,84歲回故鄉溫州,就是這樣一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久久難忘家鄉的桂花,久久難忘和我們同學們一樣年齡時感受過的桂花雨。

5、師: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經歷的奇妙的桂花雨。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桂花雨》的課文朗讀視頻,提出自學要求(想想桂花的什麼讓作者久久難忘?請你選其中的一處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學生認真看、聽。

師:想不想自己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拿起書,自由地、大聲地、認真地朗讀課文。

2、交流,整體感知:

3、引出重點:

那麼在這麼多的難忘中哪個畫面在琦君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給我們在坐的同學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初識桂花樹、聞桂花香。

的確,那是發生在金秋十月,桂花盛開的時候,滿樹的桂花金燦燦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桂花樹,認識桂花樹的樣子。

師:哪句話寫了桂花的香?生讀: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 1)通過個別讀——齊讀的形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師點撥讀好“沒有不”的停頓和“香飄十里”的濃濃花香。

(2)讀着讀着,哪一個字讓你覺得用得特別好,覺得特別耐人尋味?(板書:浸)

(3)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

(4)如果你是琦君的鄰居,你有什麼感受?

(5)再次齊讀這句話。

三、自讀自悟,局部深究

1、體驗快樂

(1)自學品讀。師:桂花盛開的時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望着星星點點的桂花,她多麼想像剛纔小朋友說的那樣快點搖桂花啊!讓我們讀讀搖桂花這一部分,找一找,劃一劃印象深刻的句子,慢慢品味,細細咀嚼。

(2)交流句子。

課件出示: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師生演一演,情境對話,體會到“我”當時的迫不及待,我渴望看到桂花雨落下的美景。

(4)走進這場桂花雨,齊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師生對話體驗情感:

師: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桂花像什麼一樣落下來?

師:紛紛揚揚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說是落得我們——

師:此時桂花落在你的頭上、頸上、身上,你有什麼感受?

師:此時此刻,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齊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6)想象說話:天真爛漫的琦君,使勁地搖呀搖,桂花像雨一樣落下來,她和小夥伴們蹦跳着,歡笑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多麼美麗而又溫馨的畫面。同學們,簡簡單單的3個字,搖啊搖,搖出了什麼?

2、感受鄉情:

(1)師:就這樣搖呀搖,讓前後十幾家鄰居浸在馥郁香氣中的桂花都紛紛揚揚地搖落了,可在琦君的筆下,卻說: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2)品讀“全年”“整個村子”

師:同學們,桂花只在秋天開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裏種着桂花,那爲何說是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呢?請你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找到依據來說一說。

學生找到相關的語句。

師:只有琦君家的院子裏有桂花,那整個村子又作何理解呢?找到依據——只送給胡家老爺爺,毛家老婆婆嗎?只送給他們兩個嗎?還會送給誰?說得真好,村子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所以說,全年——。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僅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氣裏,更是沉浸在了——(濃濃的鄉情)裏。

四、走進作者,昇華情感

1、提出矛盾處,引發認知衝突。

難怪,背井離鄉時,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給母親,母親總是說,(引讀出示母親的話):

2、讀懂母親的話,體悟一份濃濃的鄉情。

同學們,可就是這樣一個賞桂勝地,母親卻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真的只有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香嗎?找到描寫家鄉和杭州桂花香的句子讀一讀,你覺得哪裏的桂花香?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師:其實母親也道出了琦君的心聲,這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香的僅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嗎?這香裏還蘊涵着琦君和母親許許多多的情感。

師:如果有人對母親說:“香港的山真綠啊!”母親會怎麼說?如果有人說:“美國的水真清啊!”母親會怎麼說?(學生仿照母親的語氣回答)(學生配樂朗讀母親的話。)

師小結: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對童年的懷念,其實也都是源自我對故鄉的——思念。

3、走進內心,昇華情感

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煙愁》中所說:師深情訴說:課件出示:

(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故土,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愛,我也珍惜自己對他們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樹似的,誰能沒有根呢?)

的確,正是因爲對根的追尋,84歲那年,她又回到了故鄉。看到故鄉的一草一木,不禁淚水漣漣。其實琦君她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故鄉,因爲故鄉就在——她的心裏。

五、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

附板書設計:

桂花雨

聞花香

浸      思鄉情

搖花樂

搖花樂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採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自讀自悟;細讀悟情;品讀體會。

課前準備

學生已學了兩篇回憶性的文章,可以根據學生家庭的實際,讓學生聽聽長輩講的關於小時候家鄉生活的故事,豐富他們的感情體驗,進一步體會人們的思鄉情懷。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琦君(1918—)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臺灣,在司法部門工作了26年,並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定居美國。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內有《煙愁》《細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峯》《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

3、介紹桂花:桂花:也稱木犀,木犀科。常綠小喬木,高達15m,冠卵圓形。葉對生,硬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具疏齒。花簇生葉腋或頂生聚傘花序,黃色或白色,極香,花期中秋。核果橢圓形,藍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產我國西南、華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變種較多,有金桂、銀桂、四季桂。是傳統的名貴香花,城市綠化、美化的重要樹種。桂花經蜜餞後,可做各種甜食。

(二)檢查預習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桂花的名句。

因爲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歷代文人墨客經常用美好的詩詞歌頌它。你們讀過哪些有關桂花的名句來跟同學交流一下好嗎?我們卻從未聽說桂花會下雨。

2、抽名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桂花雨”是什麼意思?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三)自讀自悟細讀悟情

1、自讀自悟(出示思考題)

(1)默讀2──6自然段,看看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勾出有關的詞句。

(2)把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2、細讀悟情(討論交流)

重點理解句子: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乾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瀰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裏。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2)爲什麼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3)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爲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讀體會

1、八月桂花,十里飄香。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爲什麼?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着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穫桂花,體驗着饋贈桂花的快樂,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麼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瞭。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2、“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深深的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爲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設計

7、桂花雨

桂花飄香十里

搖花真像下雨

愛花賞花拾花

彷彿回到故里

點評:

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後,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着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鬥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爲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羣策羣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麼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複,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國小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穫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箇中原因自然是很複雜的,但我以爲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國小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並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並沒有消失,他們爲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爲自己以後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爲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桂花雨》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生字,閱讀過程中理解重要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桂花香、桂花帶給我們的快樂以及字裏行間濃濃的鄉情,進而體會母親和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現出來,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和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出課題,簡介作家

1、同學們,我們都說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難忘的,一個人長大以後,回憶童年的快樂往事,更是回味無窮的。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中國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經歷的奇妙的──《桂花雨》。

2、簡介作者: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於浙江永嘉縣,十二歲,隨父母遷居杭州,讀中學。1949年去中國臺灣,後來一直定居在中國臺灣。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讓我們用心讀讀課文,把屬於自己的生字念準,把課文讀通,讀到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次。

2、交流生字和難讀的句子,並檢查學習情況。

三、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感受文本所蘊涵的豐富內涵

1、同學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也就是說我們一節課就能讀完。讀這種課文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們先讀一讀課文上方的閱讀提示。我們可以抓住哪兩個問題來學習課文呢?──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2、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從中體會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3、交流:

⑴ “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裏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從我“喜歡”桂花,“仔細地在樹叢裏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是啊,開花的時候,細細地在樹叢中尋找,終於找到了這麼精緻的小花,散發着那樣迷人芳香,怎能不令人快樂呢?)

⑵ 第五自然段內容:

(重點體會快樂)“是件大事”,“總是纏着母親”可以感受到我急切地盼着搖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指導朗讀:是啊!這就是搖花的樂趣,桂花雨的奇妙。可是老師覺得你還不夠“樂”,能更“樂”一些嗎?能再“使勁”些嗎?這麼搖,可搖不下桂花啊!──是啊,老師帶大家一起去享受搖花的快樂,桂花雨的美麗吧。請大家輕輕閉上眼睛。教師範讀:“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聽着聽着,你笑了,能告訴大家你爲什麼笑呢?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好美,好生動的畫面啊!所以我喊着──沒有喊出來,喊得快樂些啊!──同學們,就讓我們想象着這樣美麗的畫面,再來讀讀這段話──能背下來嗎?)

⑶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仔細地品讀這兩句話,發揮想象從中感受體會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

(“沒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縷,而是空氣中都散滿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氣裏。“十幾家鄰居”說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聞到桂花香。引導朗讀:是啊,每當桂花盛開時,滿樹生香,花香飄逸,瀰漫四方,我們沉浸在花香裏,真讓人陶醉。)

(“全年”感受到不光是開花季節香,人們還把桂花做成了各種食品後,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個村子”可以感受到,我們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戶戶都可以分享。指導朗讀:是啊,泡上一杯清香的桂花茶輕輕地呷上一口,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難忘!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一讀;讀──過年時嘗一口香香甜甜的桂花糕,這花香脣齒流芳,彌久不散,誰來表達這樣的香?讀──這是多麼快樂的享受啊!)可結合教師的範讀。

是啊!不管是否開花,我的家鄉整個村子全年都好象被浸泡在花香裏似的,人們被這濃濃的花香深深地陶醉了,怎能不讓“我”感到快樂呢?讓我們來陶醉一下吧(老師引讀,齊讀後兩句話)

四、和同學交流讀了“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的體會

1、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第3、6、7自然段,細細品味文中的詞句,想想母親說這話的原由。

2、同學先自己默讀,在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並組織語言準備交流。

3、交流:

⑴ 引導:

“這裏”是指哪裏?描寫杭州的桂花香的是哪句話?

“杭州有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

說說你讀懂了什麼?(杭州的桂花很香,從“全是”和“纔是香飄十里”感受到)

⑵ 那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又有什麼杭州的桂花所沒有的呢?

(豐收樂、饋贈樂)

“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

(朗讀指導:對啊!這是豐收的喜悅!在太陽底下曬着桂花,打開鐵盒子,聞着花香,一想到清香撲鼻的桂花茶和香甜可口的桂花糕,這都來自於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樹啊!)

“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一回,嘴裏念着:‘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薄餅做得多。’”

(指導朗讀:這又是怎樣一種快樂呢?對這是一種把好東西與大家分享的快樂!正因爲如此,全年,整個村子纔會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浸在融融的快樂裏,更浸在一份濃濃的──鄉情裏。誰能來讀讀這段話)

⑶ 現在,同學們領悟到母親爲什麼這麼說了嗎?

(出示母親的話。)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有異曲同工之妙。母親每年都聞着院子裏的桂花香,關注桂花,收穫桂花,體驗着豐收的喜悅,饋贈的快樂……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間。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親生命中的一部分,還有什麼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母親其實是對家鄉的一種什麼情懷──思鄉。所以當我把一袋桂花給她時,母親深情地說──我把母親的話也記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指導朗讀母親的話)

⑷ 母親的這番話,這份情,自然影響着我,於是──(引讀第八小節)我是不是偶爾想起童年的美好回憶?(不是,“又想起”說明我時常想起)哦,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對童年的懷念,對母親的依戀,其實也都是源自我的一種什麼情懷──思鄉──

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那……

童年……

故鄉……

(我又想起了什麼呢?童年和故鄉留給了我什麼呢?寫在自己的這張紙上──交流,讀)

五、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1、許多年過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別了童年,早已離別了母親,遠離了家鄉50多年,如今,她已經89歲高齡,可是她依然喜歡用自己的筆寫童年,寫母親,寫故土。別人問她爲什麼,她這麼說:“我總是不能忘卻舊事,我一輩子最愛寫的就是故鄉,親人,朋友,花草樹木。這魂牽夢縈的故土,這難以割捨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來,藏在記憶的花園裏,我想一定是一朵朵常開不敗的花。當我們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很溫馨,那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麗的人生。”(幻燈片出示)喜歡這段話嗎?原來琦君寫桂花雨,其實是在記錄美麗、難忘的人生啊!

2、感謝琦君,感謝桂花,她讓我們深深地感到了童年的美妙,故土的美麗,人生更是美好的。讓我們挑選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或是琦君她說的這些話再讀一讀,記一記,把它們留在你記憶的深處吧!

【教學板書】

桂花雨

快樂

浸 思鄉

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