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黨課:與時俱進 守正創新 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

黨課:與時俱進 守正創新 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

黨課:與時俱進 守正創新 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

同志們: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心任務的開啓,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提出了時代要求。守正創新作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也爲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提出了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守正創新包括“守正”與“創新”兩個方面,“正”即正道,體現的是事物的原則、本質和規律;守正,就是堅守正道,堅持按規律辦事,體現爲堅守方向的根本性問題。創新意味着因時而進,在內容、形式、方法等多層次、多維度實現新突破和新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即是在堅持正確的方向、立場和原則的基礎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揭示的是“變”與“不變”的關係,二者統一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進程之中。這裏,我講幾點意見,與同志們共同交流。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之必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呼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展。“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堅持守正創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國情、根植歷史、堅守正道的必然要求,是統籌“兩個大局”的必然選擇,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應然之舉。

1.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

我們黨歷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認爲思想政治教育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激發人民羣衆不斷奮鬥、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的強大動力。回顧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史,可以看出守正創新是貫穿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主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圍繞爭取實現革命勝利的主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在逐步克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本本主義中加強對工人、農民、學生羣體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革命理論宣傳教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圍繞着大規模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要求、實踐任務,在教育系統設置多門社會主義教育課程,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凝聚起在黨的領導下建設新中國的統一意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展開,推進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向規範化、科學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爲國家發展貢獻精神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承繼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經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標和要求,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徑,使其日益科學化、體系化。總的來說,黨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時用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廣大幹部和羣衆,爲實現黨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而奮鬥。這一基本經驗體現了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守正”和“創新”,守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之正,結合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具體任務進行政治理論教育和創新。在這一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黨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漸確立起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組織領導機制、思想教育機制、工作管理機制等,不斷在堅持“守正”中“創新”發展。

2.統籌“兩個大局”的時代之需

在新時代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是統籌“兩個大局”的時代之需。當今時代,最爲鮮明的時代特色,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交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是國內大局,即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國際大局,即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體系處於深刻變革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影響着世界未來的走向,與中國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息息相關,“兩個大局”的共同特點是“變”,深刻影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外環境。一方面,國際上“西強東弱”的傳統格局正在被改變,以中國爲主要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綜合力量逐漸增強,但西方敵對勢力妄圖“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不會改變,對中國的意識形態滲透也不會停止,甚至會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加大滲透,將加劇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這要求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守社會主義之正、守馬克思主義之正、守立德樹人之正,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另一方面,以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爲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孕育興起,世界政治格局、經濟格局、軍事格局、全球治理體系等領域正在發生深刻調整,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令人應接不暇。在這樣的背景下,按部就班、因循守舊就會捉襟見肘或被淘汰出局,突出創新成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場域和空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吸引力方面保有高度的自覺,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兩個大局”相互交織下的背景下,堅守思想政治教育“不變”陣地,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同時不斷實現創新發展,以更好地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3.培育時代新人的應然之舉

黨中央曾明確提出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從理想信念、道德素養、文化水平和行爲規範四個方面提出的育人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考察清華大學時又提出了培養時代新人的“四大”標準:“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意味着育人目標隨着時代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從“有理想”到“立大志”,強調的是從“小我”之志向“大我”之志的轉變。“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青年人就是要立志做大事。馬克思在中學時代就表示要選擇最能爲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周恩來在少年時期就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鴻鵠之志。青年人只有樹立了遠大的社會理想,才能自覺將追求小我價值融入實現大我夢想之中,自覺爲祖國、爲人民而矢志奮鬥。從“有道德”到“明大德”,強調的是從注重個體的道德素養轉變爲國家層面的“明大德”、社會層面的“守公德”與個體層面的“嚴私德”的協調統一。從“有文化”到“成大才”,強調了民族復興需要的青年人才素質從基本的“有文化”提升爲更高層次的綜合要求“成大才”,把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擔大任”則是對青年人“守紀律”的突破性成長要求,表明了新時代青年的歷史擔當與責任使命。當今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指明瞭道路方向,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標和要求的新變化。時代新人育人目標的提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一方面,以發展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武裝頭腦,爲時代新人提供豐富的精神養料,推動時代新人學習新知識、新理論,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中爲民族復興作出貢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而創新,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新方法、新思維引領時代新人的進步與成長。

二、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之要義

面對新時代的諸多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守正”與“創新”、“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中展現出新樣貌。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之要義,對於更好把握方向、創新實踐,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向前發展呈現出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話語維度:守社會主義之正,創中國式現代化之新

科學構建和創新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有助於增進話語共通、思想共識,進而增強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政治認同。新時代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決定了其在話語表達的主體內容維度必須旗幟鮮明地堅守社會主義的話語體系,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同時增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對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引領力、影響力,努力實現培育“時代新人”目標。這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守住的根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歷史和現實表明,社會主義在中國日益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並不斷開闢出新境界。在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國大地發生歷史鉅變,我們無比堅定,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堅守社會主義方向,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爲內容建構話語體系,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人心,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但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表達也要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創新,實現“變”與“不變”的統一。

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體系,堅定話語自信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的構建,有助於打破“現代化=西方化”話語迷思。受西方壟斷話語霸權的影響,人們逐漸形成了現代化等同於西方化的誤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彰顯出當今現代化模式的多樣性。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又凸顯基於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爲中心、兩極分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文明新形態。從“現代化=西方化”轉換到“現代化≠西方化”,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的道路。如何構建自己的現代化話語體系,打破西方現代化話語霸權,一直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現代化亟待破解的難題。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如何對外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理念,講好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故事話語體系的形成則相對滯後。在這個方面,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大有可爲。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作爲一套全新話語體系,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構建機制與條件的優化完善,我們將逐漸改變在話語權力場的“少語”“失語”等被動狀態,積極向“發聲”“留聲”的狀態轉變,構建擁有強大國際話語權的現代化話語體系,實現對世界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這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的重要指向。

2.內容維度:守馬克思主義之正,創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之新

梳理中國共產黨領導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曆程,其中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它爲黨領導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確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活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必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原則基礎上開展。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堅持羣衆的觀點,把以人爲本的理念和要求貫徹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爲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用透徹的道理爭取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要求。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羣衆;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使理論具有充分的說服力。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供了理論支持。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來回應並解決發展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更好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科學的真理,也是開放性的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隨時代的發展煥發出新的理論光輝與實踐價值。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優勢,取得更大的實效,務必要堅持“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開闢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之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必須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的主要內容,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六個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使之落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工作中。特別要指出的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必然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精髓,是民族特色之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爲公、民爲邦本、爲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只有將馬克思主義植根中國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

當然,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要釐清兩者的共性與差異,把握兩者內在相通的部分,從內容融合、文化心理溝通、表達形式融通以及傳播路徑暢通等方面實現兩者從“契合”到“結合”的適時轉變。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兩個結合”,才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科學回答“四個之問”,才能創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之新。

3.旨向維度:守立德樹人之正,創培育新時代好青年之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樹人是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概念。“立”即培育、踐行之意,對“德”的理解則因道德的時代性和階級性而處於變動之中。新時代“立德”所要“立”的是社會主義道德,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德”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又可以分爲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次。“大德”指向的是國家層面,“公德”指向的是社會層面,“私德”指向的是個體自身修養層面。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就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爲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樹人”即“培養”“造就”“鍛鍊”人。樹什麼樣的人,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新時代,“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是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好青年。“立德”強調的是人之爲人的根本,“樹人”指向的是人才培養目標,“立德”是“樹人”的前提和基礎,“樹人”是“立德”的目標和結果,兩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是對教育根本問題“培養什麼人”和“如何培養人”的回答。要把立德樹人作爲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貫穿到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前提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回應時代的要求創新發展,把培育新時代好青年作爲具體的育人目標。青年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爲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這一論述爲新時代青年賦予了光榮使命,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瞭方向。堅定不移跟黨走,做新時代好青年,首先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把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相結合,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將“小我”融入“大我”中。其次要敢擔當。新時代好青年要堅持以民族復興爲己任,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爲己任,敢擔當、勇作爲,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再次要能吃苦。新時代好青年要不怕苦、能吃苦,學習革命精神,深入基層、紮根基層,磨鍊意志、錘鍊毅力,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最後要肯奮鬥。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好青年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投身於祖國的偉大建設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矢志奮鬥,爲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的目標指向,也是中國式現代化人才培育的重要路徑。

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之方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等科學方法,這些要求和方法從世界觀和方法論高度,系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好、運用好這些立場觀點方法,使之成爲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法寶”,對於有效推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守正創新動力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是黨的理論發展的重要前提,是解決新時代遇到的新問題的重要思維方式。“問題”代表着理論中需要聚焦的主題、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工作中出現的障礙等,“導向”則是指事物的發展方向,事情的發展趨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複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鉅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堅持問題導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是科學認識、準確把握、正確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阻礙的關鍵,是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動力之源。具體而言,堅持問題導向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首先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中長期存在着形式主義和理論學習不繫統、不深入等傳統問題,也存在着西方思想的衝擊、新媒體與短視頻的不良引導、消費主義與享樂主義雜糅等新問題。承認並直面問題的存在,是分析、解決問題的前提。其次,要以正確的邏輯理路處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當前,全黨全國大興調查研究,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嚴格的過程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調查研究,爲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提供事實判斷,有助於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頑瘴痼疾。再次,要在正確處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長遠問題”與“眼前問題”、“大問題”與“小問題”等關係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

2.堅持系統觀念,提升守正創新自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繫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堅持系統觀念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的重要方法論,一方面,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存在論、認識論、方法論和實踐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內容,即要堅持以系統的觀點看問題,以普遍聯繫的觀點認識和把握事物,堅持以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思維看待問題等;另一方面,系統的觀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天人合一”“家國一體”等哲學思想無不體現出以系統的觀念看待宇宙變化、家國發展的思維方法。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了中國共產黨堅持系統觀念的戰略佈局,即“我們要善於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係,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爲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這“五對矛盾”和“七種思維方式”爲我們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方法,爲更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提供了啓示。首先,要以全面的、聯繫的、發展的觀點看待守正和創新,在守正的基礎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次,堅持以“五對矛盾”爲抓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守正與創新的過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和局部的關係,考量當前工作與長期工作的關係,從宏觀和微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分析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與一般規律等。再次,以“七種思維方式”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長遠發展,包括以戰略思維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以歷史思維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衍變,以辯證思維分析“守正”與“創新”的關係,以系統思維佈局思想政治教育,以法治思維增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以底線思維評判思想政治教育的紅線,全面、綜合、系統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的自覺性與自信心。

3.堅持胸懷天下,開闊守正創新視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迴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爲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鑑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視野來看,胸懷天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的思想交匯之處。從“抽象的共同體”“虛幻的共同體”“虛假的共同體”到“真正的共同體”,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歷史的縱深處探索出一條推動人類自由全面發展的路徑,這與中國哲學思想中建立“大同社會”的觀念不謀而合。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胸懷天下的理念,積極迴應各國關切,爲解決人類共同問題做出努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要求我們胸懷天下,以廣闊的視野賦予思想政治教育新表現和新內涵。首先,胸懷天下的理念開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打開視野,既要關注個體、社會和國家的前途與發展,更要爲全人類社會的發展謀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其次,胸懷天下的理念有助於培養時代好青年,要更好地引導青年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結合起來,培養青年胸懷天下的志向、情懷、擔當、眼界,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同志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只有堅持“守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堅守初心,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不日新者必日退”,只有堅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可與時俱進、不斷髮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在守正中創新,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更爲磅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