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六年級語文組課例研究《青海高原一株柳》(來自豐慶路國小供參考精品多篇

六年級語文組課例研究《青海高原一株柳》(來自豐慶路國小供參考精品多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實錄 篇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4、正確、規範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展示賀知章的《詠柳》。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齊讀——《青海高原一株柳》。

3、板書課題。

二、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三、檢查讀書。

師: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課文。(5分鐘)看看還有哪些字、詞還不認識或哪個句子還讀不好,及時找幫對。

師:時間到。每小組的4號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同學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其他同學仔細聽,幫對針對出現的錯音、停頓不當、讀的不流暢的句子等要及時糾正。(還有感情表達不當的句、段如標點符號、提示語等老師要直接評價)

師:(讀得不好時)指出錯誤後,師鼓勵:這次能不能把它讀準確?來。

師:嗯,同學們預習的不錯,出現的問題不多,剛纔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都糾正了,現在請同學們再次讀書,相信你會把課文讀得更正確更流利,而且還會讀的更有味道。

師:同學們,通過讀書,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陳忠實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並對其進行了大膽的猜測與想象,讚美了這株柳樹強大的生命力。 )

師:好,同學們,通過讀書,我們對課文已經有所瞭解。那麼,生字會寫嗎?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課後生字,想想怎麼記住它,怎樣才能把它們寫好。

四、寫字

師:好,同學們,課文我們已經讀正確、讀流利了,那麼,生字會寫嗎?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課後生字,想想怎麼記住它,怎樣才能把它們寫好。

師:好了,同學們,請看“虐 韌”這兩個字。

(1)請同學們在課後第2題中描一描這兩個字。

(2)描完後,在後面的田字格里仿寫這兩個字,每個字兩遍,看哪個字寫得好?學生仿寫這兩個字。教師巡視。(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是否美觀。)

師:我發現同學們不僅書讀得好,而且寫的字也越來越漂亮了。

3、寫完後,小組內相互檢查,看小組內哪些同學寫的字有了進步,哪些同學寫的字比較工整、漂亮。

4、其餘的生字課下要認真地書寫在田字格本中。

五、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爲什麼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地步? 請同學們用心讀一讀有關句子,看句子中的哪個字或詞觸動了你的心絃,把自己的讀書體會或感受寫在旁邊空白處。

六、分配展示任務。

1、2、3組重點彙報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

4組重點蒐集有關青藏高原的資料。

5組重點蒐集家鄉灞河柳樹的有關資料。

6組重點彙報作者爲什麼用了許多筆墨寫到家鄉灞河的柳樹。

7、8組重點感情朗讀課文。

9組重點蒐集具有高原柳樹精神的人的故事。

10組蒐集陳忠實的資料。

11組重點說一說學習本課的體會。

12組蒐集勵志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並受到啓發。

教學難點:

品味重點詞句,感悟柳樹頑強的生命力,受到啓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牛郎織女》。(課件出示)

2、請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課件出示)

3、課件出示上一節課的自學提示。

(二)學生交流展示

一、準備

1、請根據上節課的自學提示,各自準備一下分配到的任務。

2、小組內交流:先幫對交流(4、5、6號談,1、2、3號聽)談錯的對子糾正,談不到的對子糾正。

3、小組長在小組內講解,組員認真傾聽,做好補充和更正,組長找好發言人。

二、展示

師:作者爲什麼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讓我望而生畏的地步呢?

課堂預設

(一)感悟柳樹的神奇

1、抓柳樹形象,挖關鍵詞語

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枝葉覆蓋出百十餘平方米的樹陰。樹幹和枝葉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實而堅硬;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鬱,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的感召。

(再讀這段話,這是一段文字,更是一棵樹,一個了不起的神奇的生命,說一說你讀出了什麼?哪個詞語讓你形象地感覺到這株柳樹在與惡劣的環境在與它所遭遇的逆境相抗爭?“撐立”)

2、扣關鍵詞語,悟精神實質

這株柳樹撐立在怎樣的環境之中?

①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峯,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雲團,心頭便瀰漫着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和蒼涼。走到李家峽水電站總部的大門口,我一眼就瞅見了這株大柳樹,不由的“哦”了一聲。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重點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同時彙報有關青藏高原資料)

②這是我在高原見到的的一株柳樹。我站在這裏,目力所及,背後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着赭紅色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樹。沒有樹族的原野顯得尤其簡潔而開闊,也顯得異常的蒼茫。這株柳樹怎麼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

(鐵鑄:生鐵鑄就一般的堅硬冰冷。原地:原地本義指本來的地方如原地踏步,在這裏指沒有任何樹木甚至植物覆蓋的地面。簡筆畫輔助理解“沒有樹族的原野顯得尤其簡潔而開闊”。)

過渡:這是一棵孤獨的樹,這是一棵神奇到令人敬畏的樹。這棵樹是如何生長起來的呢?

③ 風從遙遠的河川把一粒柳絮捲上高原,隨意拋散到這裏,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發了。風把一團團柳絮拋散到這裏,生長出一片幼柳,隨之而來的持續的乾旱把這一茬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一株柳樹奇蹟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來,人們也許年復一年看到過,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乾旱,卻躲不過更爲嚴酷的寒冷。乾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④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甦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幹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麼頑強的精神。

過渡:作者用想象再現了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如何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頑強的抗爭,是如何巍巍然撐立在青海高原之上的。同時,他還用對比來突出這株柳樹的不同尋常。作者用什麼來作對比的?

⑤ 我家鄉的灞河以柳樹名貫古今,歷代詩家詞人爲那裏的柳枝柳絮傾灑過多少墨汁和淚水。然而面對青海高原的這一株柳樹,我卻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鄉灞河邊的柳樹確有讓我自豪的歷史,每每吟誦那些折柳送別的詩篇,都會抹濃一層懷戀家園的鄉情。然而,家鄉水邊的柳樹卻極易生長,隨手摺一條柳枝插下,就發芽,就生長,三兩年便成爲一株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柳樹了;漫天飛揚的柳絮飄落到沙灘上,便急驟冒出一片又一片蘆葦一樣的柳叢。

(同時彙報灞河的柳樹資料)

⑥青海高原上的這一株柳樹,爲保存生命卻要付出怎樣難以想象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相差何遠?

(彙報作者爲什麼用了許多筆墨寫到家鄉灞河的柳樹。)

過渡:雖然如此,但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沒有抱怨命運--(生接讀第末段。)

⑦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終於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壯麗的風景。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命運給予這株柳樹的是什麼?這株柳樹遭遇到的危險和艱難有哪些?又是如何頑強抗爭的?回頭讀讀課文說說課文。)

(二)感情朗讀課文。

(三)課外延伸

師:

1、現在,在你心中它還僅僅是一棵樹嗎?陳忠實站在這樣一株柳樹跟前,他首先想到自己。

簡介陳忠實:

陳忠實,被稱爲“文壇老農”,歷經滄桑、滿臉溝壑的陳忠實樸實得就像一株高粱,的的確確是一位農家子。他家祖輩是讀書人,到父輩家道中落,連供兩個孩子上學的能力都沒有,於是他哥哥考上了中師,他休學一年,於是陳忠實一生與大學無緣。對於好學的陳忠實是一個嚴重的打擊。好在他沒有就此丟開書本,反而加倍的努力,就像風將一粒柳絮捲上了高原,在這貧瘠的土地上,陳忠實硬是開疆闢土,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他撰寫的小說《白鹿原》於1997年榮獲茅盾文學獎,這部小說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堪稱小說叢林中的一棵枝葉茂盛、葳蕤光輝的大樹。還還創作了大量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正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品格意志支撐着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2、站在這樣一株柳樹跟前,你不由得想到了誰?這株柳樹不正是這些人的化身嗎? 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表面寫的是高原柳樹,實際讚美的是——

(彙報具有高原柳樹精神的人)

3、學習本課的體會。

4、組蒐集勵志名言。

人人都可以成爲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培根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一息尚存,不懈努力。——陳毅

應該相信,自己是生命的戰勝者。——雨果

①(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也)要付出的努力!

②(只有)扼住命運咽喉的人,(才)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③(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勇敢面對,成爲生活的強者!

三、課堂小結。

希望同學們做青藏高原一株柳,不做溫室裏的花草。

教學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實錄 篇二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語言優美、寓意深刻的寫景散文。課文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介紹了生長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壯的柳樹,這棵柳樹雖然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望而生畏的、有着頑強精神的、神奇的柳樹,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境抗爭。

全文首先用兩個自然段點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從青海高原這株柳樹生長環境的惡劣和這株柳樹的巍然撐立寫出其強大的生命偉力,繼而猜測和想象那株柳樹存活、長粗的生長過程,進一步體現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頑強毅力,接着又寫了家鄉灞河柳樹的極易生長,從側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於與命運抗爭。最後以震撼人心的話語點明瞭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從而揭示出人生哲理。本課的教學,我運用有效教學的策略,讓學生思維充分活躍,課堂精彩連。

導入部分,爲了引導學生感受青海高原上的極其惡劣的環境,我採用的策略是,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幾組詞語,朗讀中感受蒼涼和惡劣的環境特徵,爲下文感受這株柳樹的神奇作鋪墊。

合作學習的目的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在互動過程中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在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感受柳樹的神奇環節,我讓小組合作學習,圈畫出描寫這株柳樹神奇的詞語,在邊上寫上自己的體會。小組成員每人交流一句,通過朗讀展示。最後上臺交流,並與臺下學生互動。學生在合作中先整體感知後逐句品讀、感悟,學會了學習語文的方式——多讀多想,就能讀懂語言文字背後的東西,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抓關鍵詞語理解談體會。學生通過“兩合抱粗”、“百十餘平方米”、“粗實而堅硬”等感受柳樹外在的神奇。“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鬱,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這兩句抓住“鍛鑄”、“巍巍然”、“撐立”感悟到這株柳樹頑強的生命力和內在的神奇!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合作技能;可以獲得更多的自尊;可以間接提高學業成績。

自主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學習方法。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過程,以取得行爲複雜層次更高的學習成果,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於學生對內容進行推理,解決問題,能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感受柳樹的頑強這一環節,我就讓學生默讀、自學、再同桌交流。這裏主要側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從“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三個“多少”感受到柳樹經受這樣的摧毀次數如此之多,但它卻頑強地“撐立”着,有了一定要撐下去、活下去的信念,才創造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通過“讀句子—找詞語——談體會”的步驟體悟語言文字所蘊含的內涵。交流、補充、品讀……學生體驗獨特,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傾聽者的角色,適時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習作者想象、對比的方式,在想象和對比中進一步感受高原柳頑強、堅持不懈、敢於同命運作鬥爭的精神。課堂上,注重與學生互動,如師生共同板書、配合接讀、朗誦,對於課文中心的感悟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

學到最後,我說:同學們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此時在你心中,僅僅還是一株柳樹嗎?你由這株柳樹想到了什麼呢?請大家來說說:望着這一株柳樹,我想到了……這樣深化了文章中心,引導學生由一株柳想到具有柳之精神的人,獲得人生的啓示。

有效教學策略在課堂上的運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把課堂這個舞臺還給了學生,學生自己承擔起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學生是自己的老師。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課堂更加精彩!

六年級上冊語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導學案 篇三

(一)教學內容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陳忠實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第一篇課文,本文以優美的筆觸,大膽的猜測

與想象,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柳,經過高原風雪,雷轟電擊,卻頑強地生

活了下來,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個壯觀而獨立的風景,讚揚了柳樹偉大的生命力。

本文共9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開篇點題,寫這是一株平常的柳樹。第二自然段話鋒一轉,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樹。第三四五自然段,給我們展示了一株巍巍然挺立於高原之上的柳樹,以其獨特的形象,給荒蕪,蒼茫的青海高原帶來了一方獨立的風景,給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與感召。第六七自然段,通過作者的猜測和想象,演繹了這株柳樹如何在高原嚴寒與雷轟電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的堅貞力量與不屈的生命力,第八九自然段通過與名貫古今的灞河柳樹相比較,讚揚了高原之柳沒有抱怨與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來,在一線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品詞賞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學生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慾較強,一經點撥便能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情感也易被激發。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其一,1.學生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經過培養,學生能夠結合平時的訓練,從整體到局部,從粗讀到細讀,多次對文章品味,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進行精神世界的互通。這不是一日之功,與任教教師平時長期的培養與薰陶密不可分。其二。學生已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並能做出準確地分析和判斷,正確把握文章的內容,抓住重點,語言文字,學生能用自己的話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

其三,.學生已擁有良好的思維品質。由於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注意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給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對話留下了靈動、充分的空間,因此學生能夠在高質量的對話實踐中,思維的深刻性、廣泛性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三)設計思想

一、突出一條主線

“神奇”“奇蹟”是兩個關鍵詞,是全文的文眼。抓住這兩個詞,就可以抓

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這兩個詞就能十分順利地帶着學生去感受“眼中之柳”的神奇,感受“心中之柳”的頑強。整堂課中的回憶主要內容、想象抗爭的情景、感悟文章的中心等環節都直接或間接地指向這兩個中心詞。

二、凸顯一個形象

只有不斷地呈現,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具體的形象。因此,第5小節(柳樹的外形)成爲課堂上反覆出現的內容。前後一共出現三次:在蒼茫的青海高原的背景中,柳樹第一次出現;在持續的乾旱和嚴酷的寒冷中,柳樹再次出現;在經歷了許多的自然災害後,柳樹第三次出現。爲的就是使柳樹的形象在具體的環境中呈現,環境越是惡劣,柳樹的形象就越是高大,學生的腦海中也就能夠產生柳樹高大的形象了。

三、感悟一種精神

首先,感悟柳樹的精神需要扣住中心句反覆讀悟。第9節中,作者直抒胸臆,讚歎柳樹頑強的精神。課堂上分兩次呈現,一是課始階段,請學生試着有感情朗讀,跟作者的感悟進行對話,提出問題。二是在課末階段,通過有感情地,反覆地,有層次地朗讀,加上自我感悟的暢談,使柳樹的精神牢牢地植入孩子的心中。

其次,感悟柳樹的精神需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證明。學生只有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課文內容的引領下想象青海柳與惡劣的環境抗爭的一個個畫面,才能真正感受到柳樹精神的頑強。爲了使學生的想象更加合理,把畫面、聲響、文字等資料引進課堂,成爲學生和文本對話的最好的中介。

(四)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2、通過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夠體會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進而能

夠理解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3、憑藉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熱愛生命、不抱怨命運、敢於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情感。

4、學會本課8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想象青藏高原一株柳的形象,感悟青海高原的環境惡劣,進而品味這株柳樹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難點:1.讀懂“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在全文的蘊涵之義。

2.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夠體會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進而能夠理解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五)教學過程設計(版書設計)

一、揭題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展示賀知章的《詠柳》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齊讀——《青海高原一株柳》。

3、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強化雙基訓練

1檢查生字讀法

2出示詞串:

廣袤無垠 青石嶙峋 深邃的藍天 凝滯的雲團

粗實    堅硬    蒼鬱    深沉    巍巍然

艱苦卓絕    起死回生    頑強    毅力    韌勁

3讀詞語、自由讀、開火車讀。

三、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思考一下這詞串分別描寫了什麼?

第一組寫了青海高原的氣候、環境。——惡劣

第二組寫了這株柳樹的外形。——獨特

第三組寫的是這株柳樹的精神。——頑強的毅力與韌勁

2、找找課文中哪些段落分別描寫了這些內容?

環境惡劣(3-4) 外形獨特(5) 精神頑強(6-9)

3、指名分小節朗讀

誰帶我們進入荒蕪、蒼茫的青海高原?(讀3-4)

誰給我們描述這獨特的高原之柳?(讀第5小節)

誰讓我們感悟這高原之柳的生命偉力?(讀6-9小節)

這是一棵怎樣的柳樹?(讀1-2小節)

四、初見柳樹,走進青海高原。

1、咱們來看看這株柳樹是什麼樣的?(出示:第五節)

2、誰來讀?(指名讀)

3、就是這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邊極其平常的柳樹,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引讀: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因爲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讓咱們走進青海高原吧!請同學們默讀第3、4自然段,細細地讀,將文字讀成畫面。

4、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什麼樣的?給你什麼感覺?你從哪裏讀出來的?

▲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峯,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雲團,心頭便瀰漫着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和蒼涼。

青海高原古時候就是邊塞戰場,詩人們經常將青海高原的荒涼寫於詩中。羌笛的哀婉,長雲的凝重,無不讓青海高原籠罩在蒼涼的氛圍中,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我站在這裏,目力所及,背後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着赭紅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樹。沒有樹族的原野顯得尤其簡潔而開闊,也顯得異常的蒼茫。

你看見了什麼?給你什麼感覺?從哪裏讀出來的?

在這異常蒼茫的青海高原,作者卻驚見了一株柳樹。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株柳樹。

出示:第五節

你們再讀讀,此時此刻,你又有什麼感覺?

難怪作者走到李家峽水電站總部的大門口,一眼就瞅見了這株大柳樹,不由得“哦”了一聲,難怪作者會發出這樣的驚訝,(引讀------這株柳樹怎麼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

5、小練筆: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會想寫什麼?“哦!---_______”

五、總結談話,提升學生能力

今天這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高原之柳所經歷的磨礪,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探究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爲什麼會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平凡神奇 環境惡劣

外形獨特 精神頑強

(六)設計創新處

1.本着“以人爲本,以讀爲主”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動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清文本內容,感受文本內涵,使讀與思緊密結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2. 在自主閱讀基礎上,挖掘語言文字“撐立”、“佇立”的內涵,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讀懂一棵樹,讀懂一種精神,感知這珠柳樹在高原嚴寒與雷轟電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的堅貞力量與不屈的生命力

(七)教學小結與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介紹了生長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壯的柳樹,這棵柳樹雖然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頑強精神的、神奇的柳樹,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境抗爭。

對於課文中的語句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情境體驗才能感受更深。在學習第5自然段的柳樹的外形特點時,出示了江南柳樹的柔弱形象,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對高原柳的外形描寫去想象其高大、蒼鬱和茁壯。爲了幫助學生感受高原時,我拓展了一些古典邊塞詩詞,出示了邊塞畫面,配上古典的音樂,爲他們的理解營造了情境,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高原柳樹生存環境的艱難。重點理解6、7 自然段時,需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跟隨作者的想象去描繪高原柳在生存之時遇到的各種困難。我在處理時給學生一些情境提示,讓他們自己去想一想,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使學生在朗讀感悟中體悟文本傳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