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歷史大學聯考真題選擇題多篇

歷史大學聯考真題選擇題多篇

歷史大學聯考題目 篇一

1、每題選出答案後,用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

2、本卷共15題,每題3分,共15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單項選擇題I:1~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井田制下,村社內的土地分爲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給村社成員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換,村社成員要隨份地變動而遷居,即“三年一換土易居”。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進行交易買賣 B.收穫全部上繳國家

C.屬於小農經濟範疇 D.所有權歸國家所有

2、北朝民歌《木蘭詩》在北宋時被收入《樂府詩集》。詩中描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其中“策勳十二轉”是唐代對軍功的獎賞。由此能夠確定《木蘭詩》( )

A.記載了古代政治制度的變遷 B.屬於宋代文人創作的詩歌

C.在流傳中融入新的歷史內容 D.沒有研究歷史的史料價值

3、有學者認爲,在中國古代社會,官府對縣以下的鄉村管轄,基本限於徵徭課稅和維護治安,對鄉村的其他事務並不過多幹涉,鄉村基本實行自治,這種自治社會也是一種自律社會。可以作爲這一觀點依據的是( )

A.國家政權的長期穩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認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備 D.鄉村社會脫離政府的管控

4.1910~1911年間,當鼠疫波及華北之時,頗有影響的《大公報》刊載了天津官院的來稿,詳細介紹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狀以及預防鼠疫的方法;還開設專欄介紹防疫知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報刊宣傳( )

A.加速了清朝防疫體系的建立 B.開啓了對疫情的專業研究

C.推動了公共衛生意識的增強 D.控制了疫情的暴發和擴散

5.1894年,《點石齋畫報》刊登了描繪甲午海戰的時事畫。1931年末,上海《良友》畫報重刊此畫並配文寫道:“國難日亟,甲午慘劇重現目前……國人當如何造成光榮之歷史,供後世讀史者之回憶乎!”《良友》此舉意在( )

A.以史爲鑑呼籲和平B.藉助時事鼓動變革

C.抵制戰爭避免慘劇 D.激勵民衆共禦外侮

6、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次會議召開的地點位於下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經濟極其落後的基礎上,開始大規模工業建設,各行各業掀起勞動建設高潮。1955年3月,天津製表業的工人們在缺少資金設備、沒有圖紙資料的情況下,奮戰數月,研製出第一塊國產手錶,用智慧的雙手結束了“中國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歷史。由此可以看到當時( )

四名工人在簡陋的條件下研製手錶

A.國民經濟恢復的重要成果 B.工業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

C.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D.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

8.1978年,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率先包乾到戶。此後,四川、貴州、甘肅等地的包產到戶也在摸索中發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區的羣衆要求包產到戶,“應當支持羣衆的要求,可以包產到戶,也可以包乾到戶,並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這反映了黨和國家( )

A.決定實行農村多元化經濟所有制 B.嘗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順應並肯定了羣衆的要求與探索 D.引導全國各地農民走向共同富裕

9、有經濟學家認爲,按照國際工業經濟一般的衡量標準,中國從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時間就達到或接近了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水平。這主要是因爲中國在這一時期( )

A.經濟建設不斷推進 B.對外開放日益擴大

C.市場經濟逐步完善 D.城鄉差別顯著縮小

10、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爲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權利並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梭倫、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執政時期,“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 )

A.取得行政官職的限制最終取消 B.與自由民身份的區別已不復存在

C.不再履行自備武裝服兵役義務 D.進入議事會的資歷條件逐漸提高

11.1751~1780年,法國學者狄德羅等主持編撰的《百科全書》陸續出版。該書編撰的經濟來源,不是通常的資助人出資,而是約4000位訂購者的預付款。到1789年,該書售出兩萬多冊,創造了上百萬裏弗的利潤。由此可以看出( )

A.啓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會的追崇 B.新的生產經營方式發揮重要作用

C.思想文化領域的大變革即將開始 D.資本主義剩餘價值學說深入人心

12、美國總統胡佛爲應對經濟危機,繼續增加聯邦政府對公共工程建設的投入,鼓勵各地擴大在修建水壩、橋樑及清除貧民窟等方面的貸款;允許各州銀行實行“銀行休假”。上述做法與羅斯福“新政”措施的差異主要在於(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追求的根本目標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關注的社會問題不同

13、下圖是不同類型國家的進出口依存度變化示意圖。該圖適合用來說明( )

A.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增長 B.世界經濟區域化的發展

C.發達國家經濟陷入了滯脹 D.世界貿易全球化的加強

單項選擇題II:14~15題,每題3分,共6分。每一選項的分值分別爲3、1、1、0分。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

14、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及五四運動,國民革命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縱觀近代中國百年鉅變,前後相繼,波瀾壯闊,從中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近代中國( )

A.歷史演變的主要線索 B.歷史進步的基本趨勢

C.歷史過程的因果關聯 D.歷史變化的循環往復

15.20世紀60年代末,基辛格說:“一個統一的歐洲對世界事務大概會堅持一種特別的歐洲的觀點——這就是歐洲將對美國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權挑戰的另一種說法。”這一看法出現的深層背景是( )

A.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 B.歐洲威脅到美國全球霸權

C.世界多極化趨勢顯現 D.美國與歐洲關係發生變化

歷史大學聯考真題 篇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銅農具,有犁、耜、斧、鏟、鐮等,種類較爲齊全。某些類型的農具還是首次發現,更無使用之痕。不少農具鑄有云紋、獸面紋、蟬紋等具有神祕意義的紋飾,絕非一般農具所能鑄刻。這反映出( )

A.青銅農具最早出現於江西新干 B.成套青銅農具有利於精耕細作

C.青銅農具基本不用於農業生產 D.全國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

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應當像大禹那樣“使勞者得息,亂者得治”,認爲察“聖王之事”得“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學派能夠興起的主要原因在於( )

A.恢復前代禮樂制度 B.代表下層平民利益

C.強調社會等級和諧 D.適應兼併戰爭需要

3、有學者認爲,如果說安史之亂以前,唐詩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麼安史之亂以後,則已代之以沉鬱悲壯的情調了。對這一評論理解正確的是( )

A.社會變遷影響唐詩創作 B.盛唐氣象推動唐詩演變

C.唐詩全景再現社會真實 D.安史之亂導致唐詩衰微

4、孟子講“覺”,佛教講“悟”,程顥、程頤兄弟則將二者圓通。北宋僧人契嵩認爲儒和佛“心則一”,佛教“亦有意於天下國家矣,何嘗不存其君臣父子”。這反映出北宋( )

A.儒學統治地位動搖 B.儒學與佛教的融合

C.理學成爲官方哲學 D.陽明心學影響深遠

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華堂日記》中,反映土地租佃關係的記事有4條。在日記中,關於墾田挑泥、種麥等往往有發給“工本”和“工銀”的記載,他的田莊產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場。該日記可以佐證( )

A.農村僱傭勞動基本普及 B.地主剝削程度有所減輕

C.地主收入依賴家庭副業 D.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多樣

6、自19世紀中葉洋紗大量進口後,農家不再自己紡紗,逐漸購入洋紗織布。手工織布不但沒有在機織棉布面前立即敗退,反而得到一度的興盛和繁榮,日益從農家分離出來而成爲一個獨立的生產行業。到1894年,手工織布工場已相當普遍。這主要反映了( )

A.傳統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 B.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初步發展

C.進口機織棉布在中國滯銷 D.傳統手工業專業化程度提高

7、《申報》曾報道,“奉天爲我聖祖神宗當日發祥之地,今雖勢不能敵,豈可輕以尺寸與人”,還有旅順、威海皆軍事要地,因而“中國萬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請”。與此報道相關的戰爭應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8、光緒帝之死,歷來衆說紛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光緒生前診病的脈案非常詳細,從中可以斷定光緒因病死亡。又據《清宮檔案揭祕》記載,1980年通過化驗光緒的頸椎和頭髮,發現無中毒現象。現在高科技手段則檢測出光緒體內有砷中毒現象。據此可以得出( )

A.原始檔案比研究文獻更接近歷史事實

B.歷史研究可以通過多種手段探尋真相

C.通過文獻記錄最終能夠還原歷史真相

D.綜合多種歷史記錄即可確認客觀事實

9、下圖爲《勞動音》創刊號的封面《革命火種》。該刊物封面上是一個火炬照耀下的錘子 ua ,鐵鎬、齒輪、禾苗、稻穗所組成的圖案,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如同緊握的拳頭。該封面內容( )

A.表明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

B.寓意着工農大衆團結起來

C.明確反映出黨的中心任務

D.爲國共合作營造輿論氛圍

10.1927年11月1日,在時任中共中央農運委員會書記、江蘇省委負責人王若飛的組織領導下,宜興縣各路農民隊伍舉行暴動,宣告成立宜興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隨後江陰、常熟等地共產黨人先後暴動予以響應。這一革命鬥爭重在( )

A.推動國民革命運動進程 B.開闢武裝奪取政權道路

C.嘗試開展中心城市暴動 D.探索建立農村革命政權

11、全面抗戰爆發後,“晉南(根據地)一帶在敵區用關羽的忠義來喚醒民衆、鄉士不做漢奸”;歌唱岳飛的歌“長江大水滾滾流”飄蕩在延安的上空。對這些現象解讀最爲合理的是( )

A.華北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萌發 B.藉助通俗文化增強抗戰意識

C.運用革命理論武裝根據地羣衆 D.廣泛動員民衆爭當抗日英雄

12、建國初期,一位老大爺談到種痘運動說:“現在的國家真好,共產黨毛主席處處關心我們,從解放後,沒聽說哪個地方鬧天花,也看不見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個孩子,要是在過去請‘花先生’栽‘花',頂少也得一石來糧。”這則材料作爲例證,可用來說明( )

A.社會主義改造成效顯著

B.新中國獲得民衆政治認同

C.民主政治建設紮實推進

D.衛生防疫體系的全面建立

13、下圖是創作於1964年的宣傳畫。該作品旨在( )

A.宣傳黨開展合作化運動的方針政策

B.表達農業服務國家工業建設的訴求

C.倡導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風尚

D.說明青年成爲農村建設的主導力量

14、公元前430年雅典發生瘟疫後,伯里克利成爲雅典民衆發泄怨氣的對象,將軍職務被罷免,並被判處鉅額罰款。但是雅典人不久後又選舉他爲將軍,並且把國家事務交託給他處理。這一現象說明雅典( )

A.平民權力至上 B.民主制度達到高峯 C.實行輪番而治 D.採用直接民主方式

15、美國1787年憲法對最高法院權限的規定籠統,也沒有明確它對國會立法的司法審查權。聯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約翰·傑伊(1789—1795年在任)情願回紐約去當州長,也不願意繼續留任。據此判斷,當時美國( )

A.三權制衡機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獲得各州認可

C.聯邦政府處於無權地位 D.權力部門間存在尖銳矛盾

16、馬克思說:“資產階級的統治不僅使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本身的鬥爭中得到嶄新的武器,而且還給他們創造了一種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們已成爲一種公認的力量。”在馬克思看來( )

A.資產階級統治具有其合法性 B.無產階級鬥爭缺乏科學理論指導

C.無產階級革命必然取得勝利 D.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已成熟

17、在西方繪畫史上,有些畫家“以表現罕見的或帶有異邦情調的景象,或表現理想化的山水風光爲主。在構圖、用色、造型等方面均加以主觀處理,並將濃厚的個人激情寓於風景的描繪之中,使人觀後聯想無限,回味無窮”。他們的創作風格應屬於( )

A.浪漫主義 B.現實主義 C.印象主義 D.現代主義

18.1873年12月,英國倫敦出現了持續一週的大霧,許多人有強烈的窒息感,約有1150人在此次毒霧中喪生。當時來到倫敦的一位作家在給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應繼續在倫敦演講,但霧快要捏碎我的心臟。”這位作家的抱怨( )

A.源於機器大工業生產活動 B.揭露了壟斷資本主義罪惡

C.表現出西方社會精神危機 D.是由於汽車尾氣污染環境

19.1921至1922年蘇俄農民要上繳的實物稅有18種。1921年蘇俄約有79個省級行政單位,完稅後能實現自由交換和買賣糧食、飼料的省份,約佔總數的一半多,而能夠自由交換和買賣馬鈴薯、乾草的省份各只有16個。這反映出,新經濟政策實施初期( )

A.餘糧收集效果良好 B.數省保持經濟獨立地位

C.農民稅收負擔較重 D.農民無權支配稅後糧食

20、在科索沃危機期間,歐盟堅持召開朗布伊埃和談,希望在歐盟的主導下解決問題。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歐盟決定設立外交和國防總代表一職,充分表現了獨立解決歐洲問題的決心。這表明( )

A.歐洲已實現政治一體化 B.歐盟在多極格局中佔據主導地位

C.世界多極化格局已形成 D.歐盟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往年曆史大學聯考真題 篇三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2,共60分)

1、如果要再現我國古代先民在原始農業發展中的突出貢獻,最好選擇

A使用鐵鋤清除雜草 B展示耒耜的發明過程C使用青銅器鬆土 D用鐵犁翻耕土地

2、從西周的“田裏不鬻”到戰國時期的“民得買賣”所反映出的實質問題是( )

A私田開墾越來越多 B.鐵農具和牛耕出現,生產效率提高

C 國君承認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權 D.封建生產方式比井田制進步

3、“精耕細作”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技術的主要特點。下列關於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促進了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 B. 提高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C.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小農經濟 D.特點是少投入多產出

4、唐代詩人王績在《田家》一詩中寫到:“倚牀看婦織,登壠課兒鋤。”對詩中反映的生產模式表述錯誤的是

A.生產中存在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 B. 以家庭爲生產生活單位

C.生產目的是爲了生活的需要和繳納賦稅 D.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5、中國古代賈思勰所著農書《齊民要術》中說:“捨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飢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這說明賈思勰編著本農書的目的是

A.反駁“賢者”的錯誤理論 B.總結當時農業生產經驗

C.鼓勵商人的經營活動 D.發展農業以保障生活需求

6、“田盡而地,地盡而山。山鄉細民,必求墾佃,猶勝不稼”。反映的農業生產方式是

A.小農經濟 B.莊園經濟 C.套種複種 D.水旱輪作

7、公元1世紀時。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說:“雖然鐵的種類很多。但沒有一種能和中國的鋼相比美。”中國的鍊鋼業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春秋 C. 戰國 D.西漢

8、相傳,北宋的哥窯在浙江龍泉,以冰裂紋瓷器最爲有名。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哥窯所產冰裂紋瓷器應屬於 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 D.琺琅瓷系列

9、央視播出的《喬家大院》展現了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致庸的傳奇一生,這一時期以晉商爲代表的商幫出現的歷史條件主要有

①小農經濟與市場聯繫加強 ②小城鎮經濟空前繁榮 ③政府放棄歧視商人的政策 ④專賣制度被廢除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清朝後期“處處皆關,則關關有稅”;“如有打造雙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隻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俱發邊衛充軍”。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販運 B.抑商、海禁 C.重農抑商 D.保護森林、漁業資源

11、茅盾的小說《春蠶》寫到:“洋鬼子怎樣就騙了錢去,老通寶不很明白。……河裏更有了小火輪船以後,他自己田裏生出來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而鎮上的東西卻一天一天貴起來。”以下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農經濟受到沉重打擊 B.列強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

C.中國的自然經濟已經瓦解 D.列強憑藉特權打開中國市場

12、以下爲商代出土的青銅器所包含的信息有( )

戈 母已簋(食器) 角(酒器) 耜 犁

①商代青銅鑄造業發達 ②青銅器具涉及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 ③人類進入金石並用時代 ④青銅農具廣泛應用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春秋後期,魯國某貴族擁有封地400畝,另闢300畝。按當時的規定,他應向國家交稅的畝數是

A.400畝 B.300畝 C.700畝 D.100畝

14、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國商人發海外渡船證 明書(見右圖)的主要目的是

A.保護中國商人經濟安全B.加強外航海管理

C.嚴格限制中外貿易往來D.打擊海上走私活動

15、“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這句話反映了

①專業市鎮的發展 ②區域分工加強 ③經濟重心南移 ④資本主義萌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李鴻章說“古今國勢,必先富而後自強,尤先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其體現上述思想的活動是

A.創辦發昌機器廠 B.創辦江南製造總局C創辦北洋海軍 D.創辦開平煤礦

17、《漢書》記載:“過(趙過)能代田。其法爲:田畝分爲三溝、三壟,溝壟相間,播種於溝中。苗生三葉以上稍壯,則耨壟草,睫壟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風旱。次歲則溝壟互易,是爲代田。而一歲之收常過無溝壟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記載說明代田法的先進之處爲

A增加了種植面積 B.休養地力,保苗抗旱C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

18、一位美國曆史學家這樣總結道: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

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們。對這一觀點最恰當的解釋是

A.否認了航海家們的貢獻 B.突顯了企業家的作用

C.企業家爲航海活動提供了物質支持 D.資本的發展是海外擴張的根本原因

19、從15世紀中期到18世紀末,殖民主義的特點主要表現爲

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擴張手段 ②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產生是其主要動力 ③採用商業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貿易公司 ④掠奪財富、屠殺土著人、搶佔土地是其主要活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電影《泰坦尼克號》描述的是英國的一艘豪華巨輪與冰山相撞而沉沒的一次重大海難。當海難發生時,船上曾通過無線電發出求救信號。下列說法最確切的的是

A.它是18世紀以前的輪船B. 它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C. 它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結合的成果D. 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1、從19世紀末開始,如果你在英國居住或者到英國去,那麼你可以

①開着自己的汽車在馬路上逗風 ②乘坐火車外出旅行 ③看到電燈照亮千家成戶 ④打電話聊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史學界認爲,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的出現是一種社會進步。對該說法表述正確的一

A.壟斷組織使人類社會進入到電氣時代 B.壟斷組織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C.壟斷組織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D.壟斷組織提高了國家干預經濟的能力。

23、歷史上的工業革命浪潮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我們習慣上分別稱之爲“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這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機械特色不同B.構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動力不同

24、甲午年狀元張謇被甲午戰爭的敗局震驚,毅然掛冠從商。此舉表明他

①把救亡圖存作爲當務之急 ②視創辦實業爲救國之要途 ③用實際行動來批判科舉制度 ④認爲經濟是政治改革的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洋務運動最大的歷史侷限是

A.一心“曲全鄰好”,不敢輕言戰事 B.“中體西用”限制了西風東漸向政治領域的擴展

C.沒有通過長期努力,爭取修改和廢除不平等條約

D.熱衷於“以夷制夷”,缺乏將中國融入世界的遠大目光

26、民族資本家“火柴大王”劉鴻生說:“我在重慶辦的中國毛紡織廠、火柴原料廠等都有官僚資本的投資,我原來在上海是大老闆,到了重慶卻成了大老闆的夥計。”劉鴻生的話說明了

A.官僚資本對民族工業進行排擠和打擊 B.官僚資本壯大了民族企業

C.輕工業不適合在重慶發展 D.劉鴻生不適合當大老闆

27、“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後,江南海關每年進口的洋布就減少了10萬匹。”這個變化說明洋務運動

A.極大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C.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培養了一批技術工人和科技人員

28、“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唐詩中的名句。然而樓蘭古國在唐代以前已銷聲匿跡,留下了千古之謎。樓蘭國的興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

A.絲綢之路的開闢B.農耕文化的發達C.旅遊業的發展 D.戰略位置的重要

29.19世紀末中華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其原因之一是

A.晚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B.中華實業團等各種發展實業的團體紛紛涌現

C.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 D.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30、與“農爲天下之本,而工賈皆其末也”觀點不一致的是

A.“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爲末,妄議抑之”D.“捨本逐末,賢者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