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會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會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在會考歷史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合理並利用好有限時間來回答問題,以免顧此失彼,做不完題目,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會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1、答題時必須抓住重點字句,如時間、年代、人物、事件、區域地點等,明確試題要考查的是歷史的現象、本質、或是因果關係、影響。

2、注意分析題乾和題肢的關係,有的題肢的內容是對的,但是與題乾沒有關係,不能選。

對於沒有把握的題目,多讀幾遍,找到關鍵的字句去分析,把明顯的錯誤選項排除掉,選擇與重點字句相關的選項。

3、有的是反向選擇的要注意,即選擇不正確的或者不符合題意的,這要特別注意。

4、不要憑經驗答題,說不準題目跟你做過的題目考察的角度不同。

憑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仔細答題。

5、選擇題選好以後,如果沒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動,相信你的第一感覺。

會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1)否定型選擇題(又稱逆向選擇題)。一般採用推理解答,排除不正確選項,找出正確選項,即爲答案。

(2)排序型選擇題。首先可採用逐個序號判斷法解答,以時間先後,人物、事件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即可得出正確答案。其次還可採用首尾判斷法解答,找出最先(早、快)、最後(晚、慢),確定正確答案。

(3)比較型選擇題。注意尋找比較點,找出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加以分析,確定答案。對事件性質、特徵、作用等方面都可進行比較。

(4)因果型選擇題。它首先是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即題幹爲果,備選項爲因。考查原因時,常見的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內因、外因等。其次是由原因推斷出結果或影響,即題幹爲因,備選項爲果。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一般要靠平時對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來定。所以注重平時掌握好歷史史實,把握歷史主體知識,對歷史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論和認識,就很容易解答了。

(5)時空型選擇題。它是在題幹中設置一定的條件,要求選擇出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重要歷史人物活動的時間和地點等。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時間的推算,包括公元紀年的推算和世紀的推算的識記,再現認知歷史事件能力。一般注重平時熟練掌握,對重要歷史年代、歷史地圖等時空概念的記憶,加強強化訓練。

(6)最佳型選擇題(又稱程度選擇題)。這類題難度較大,一般是從原因,性質、目的、作用等方面出題。其特點是提供的選項都有一定道理,但其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其他選項因不夠全面或不合題意而不能稱爲最佳選項。它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歷史知識理解掌握的準確性,闡釋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高度概括能力。回答時注意依據題幹要求,分析題干與選項之間的邏輯思維關係,運用優選法,逐個比較、分析備選項,確定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會考歷史解題技巧

找聯繫

找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繫。

1、因果關係。

歷史事件之間都存在因果關係,因此要注意探尋事件之間的前因後果。例如:工業革命對世界、對中國的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對中國的影響;國際格局的演變與中國,啓蒙思想對中國的影響。

2、比較關係。

比較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能力。在歷史考題中,比較題是最普遍的題。例如比較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比較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等。

3、古今聯繫。

無古不成今。歷史專題都是從古至今,自成體系。

4、中外聯繫。

學習中,要注重中外歷史聯繫,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要置於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學習。

抓地點

通過尋找材料中的重要地點,可以順藤摸瓜找到相關的歷史事件及其相關的內容進行解題。

如考題中出現過的:錦州、陳官莊、大別山、西柏坡、北平、地中海---大西洋、西屬拉美等地點。

看時間

會考歷史試卷中33%的問題都與時間有關。時間問題分爲三類:

1、具體時間:如鴉片戰爭1840---1842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於1931年9月18日,這類時間需要進行記憶。

這類時間多是標誌性和重大歷史事件。

2、世紀年代:考生對於世紀年代類的時間問題比較陌生,主要是世紀和年代需要換算。

另外只要出現世紀年代,多是考查宏觀問題,如歷史階段特徵,考生不易把握。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多關注世紀年代背後的重大事件。例如以下世紀年代就在考題中經常出現:1500年、14----16世紀、17---18世紀、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上半期、19世紀60、70年代、19世紀70年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3、時間範圍:如“近代史上”“改革開放後”“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這類題目也是變相考查考生對時間的記憶。

例1: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下面不屬於改革開放後創新舉措的是【C】

A.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設立經濟特區

C.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D.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

例2:1953—1956年,我國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下面不能反映這一歷史事件的詞彙是【D】

A.生產合作社

B.贖買

C.集體化

D.大包乾

會理解

1、分析原因(條件)。

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內因與外因、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如一戰的爆發、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辛亥革命的失敗原因。

2、比較歸納總結歷史特徵(或主題)。

如: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中外文明的交流、中古時代的歐洲、歐美國家的社會鉅變、拉美民族解放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資產階級革命的鞏固和擴大、國際格局的變動、中東問題等,複習時注意歷史專題的名稱。

示例:某旅行社設計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這樣一條紅色旅遊線路,你認爲這條線路設計的主題是爲了展示【D】

A.土地革命戰爭

B.解放戰爭

C.抗日戰爭

D.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

3、分析影響與作用。

要辯證分析,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如拿破崙戰爭、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國內影響與國際影響,如新中國成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二重性:如美國獨立戰爭的雙重性,殖民主義的二重性。

4、理解性質。

如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美國獨立、一戰、二戰。

5、領悟不同的表述。

如“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鉅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鉅變的起點”分別指什麼?五四運動中革命領導權的置換指的是什麼?甲午中日戰爭後各派別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機的?

示例:史學家陳旭麓認爲:“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極大的困難中產生的。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鴉片戰爭後,漸知諸事不如人,只有學習西方。第二次則是反思何以學了西方仍然失敗。”其中“第二次反思”開始於【B】

A.經濟技術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軍事強國方面探索

6、排除干擾項。

如問歷史事件的影響,其中一個選項講的是經過,就很容易排除。

用方法

1、圖文結合法。

會考歷史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圖片出現。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注意圖文結合,相互印證。讀圖時,要抓住關鍵信息,如圖例、重要地點進行突破。

2、史論結合法歷史學習講究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尤其是材料解析題,史學界的新觀點教材上沒有,但考題的材料中有,就要依據材料進行歸納總結,不可照搬教材上的觀點。

3、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把歷史人物與時代背景相結合、一分爲二進行分析。

人物評價==屬性+事蹟+影響(進步+侷限)+結論

4、圖示法和列表法。

重大問題或複雜問題可通過圖示、列表等方法解決,既方便快捷又一目瞭然。

5、製作年代尺、年表法。

會考試題中每年都有大量這樣的試題,關鍵是時間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