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

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簡析

1、有關運算定律的知識相對集中,有利於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2、從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運算定律,便於學生理解和應用。

3、重視簡便計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難點: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策略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習的遷移。

2、加強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3、注意體現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學課程改革精神,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二

一、教學內容: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二、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出示:

口算:

73+27、138×100、100-64、64×1、8×9×125、(4+40)×25

(二)、新授

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繼續研究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出示102×()

學生任意填上一個兩位數。

老師迅速說出它的得數,而不用筆算。

出示:計算102×43小組討論完成。

學生可能出現:

(1)(100+2)×43、(2)102×(40+3)

在對比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題目的特點,以及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從而使學生明確:兩個數相乘,把其中一個比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與一個數的和,再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練習:

(1)計算102×24

出示:9×37+9×63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2)9×37+9×63

=333+567

=900

(3)9×37+9×63

=9×(37+63)

=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進行板演。

引導學生對比兩種方法,重點理解、說明第二種方法。

小結:這類題目的結構形式的特點是算式的運算符號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兩個積的和。

在兩個乘法算式中,有一個相同的因數,也就是兩個數的和要乘那個數。

另外兩個不同的因數,一般是兩個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練習:(80+8)×25、32×(200+3)、35×37+65×37、38×29+38

討論:這個題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結構形式嗎?你能把它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嗎?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訂正時,說明怎樣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

引導學生小結:我們運用乘法分配律間算時,一定要認真審題,觀察算式的特點,有的不能直接簡算,只要將題型稍加改變,就能進行簡算。

(三)、鞏固練習

1.師生對出題。

我們運用剛纔學過的知識對出題,你出一個乘法算式,我出一個乘法算式,但這兩個算式合起來要能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

2.根據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連接起來。

23×12+23×88、(35+45)×12、(11×25)×4、25×(4+40)

討論:2、3題爲什麼不相等?要使等號兩邊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應該怎麼改?

3.P38/5

(四)、小結

談收穫。

(五)、作業:P38/6—8

課後反思: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三

課程標準:

1.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運用數學的思維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從現實生活或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什麼是速度、時間與路程,知道速度的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構建速度×時間=路程的數學模型,理解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

3、運用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係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熟悉和掌握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對速度,速度單位的熟悉和掌握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具備了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歷過路程、時間與速度,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一定關係,這些知識、能力及經驗爲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

教學策略:

1)助學單先行,以學定教,教師的教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學。學生對這個課題已經知道多少、存在哪些障礙?如何做能協助學生輕鬆、有效的實現目標?這些是我進行教學方法設計的出發點與着力點。

2)體現“五主一輔”原則。本節課我遵循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思維訓練爲主線,以教材素材爲主載,以學生情感的昇華爲主旨,以趣味性的故事情節和多媒體資源的聲像圖爲輔的原則,創設問題情境,啓迪學生的抽象思維,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的發展,最後達到建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和你的家人從網上買過東西嗎?

師:那你們知道我們買過的東西是怎樣交到我們的手裏的嗎?

師:其實快遞也是物流,關於物流,老師這裏有一段視頻,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學生觀看視頻)

師:正是因爲物流中心有着這麼多的作用,所以每天那都是車來車往,你看摩托車、大貨車,小貨車都在趕着往物理中心送貨呢。

師:你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麼數學問題?

生1:車站與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師:經過觀察,咱們發現並提出了數學問題,下面咱們就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活動促思

1.探究速度時間與路程

師:同學們,這是助學單的第一個問題,先請大家回憶一下,你昨天是怎麼想的?現在請大家在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師:哪個小組願意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

學生小組展示,並且進行互動

師:同學們討論的非常熱烈,剛纔大家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幾個詞(板書速度、時間、路程),請大家結合實例想一想什麼是速度?什麼是路程?

同學們緊互動交流。

總結:這樣我們把每分鐘、每小時等等這樣的時間可以叫做單位時間單位時間行駛的米數或千米數就可以叫做(速度)

師:那速度單位應該怎麼寫呢?哪位同學願意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學生講解

師:學會了嗎?那老師可要考考大家。

課件出示:騎自行車走了9千米,這裏的9千米表示的是騎自行車的速度。

師:看來表示速度的時候,一定要表示清楚那個單位時間行駛的速度

課件出示:劉翔的速度是9米/秒,蝸牛的速度是9米/時,兩個速度相等

師:哪裏錯了?

師:我們如果讓劉翔和蝸牛比賽,滴答一聲誰出去了?誰還在後面慢慢的爬呀?

2.探究三者之間的關係

師:剛纔我們認識了了速度、時間和路程,想一想老師接下來會提問什麼問題?

學生猜測

師:沒錯,我們開始解決助學單的第三個問題,結合實例說一說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現在先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一下。

學生互動交流

師:同學們經過互動交流,我們理清了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師:現在請同桌兩人再互相說一說。

三、拓展延趣

師:看大家學的這麼認真,老師獎勵大家去玩一個闖關遊戲,看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可是可愛的熊大熊二被光頭強綁架了,你們願意參與營救活動嗎?

四、鞏固練習

1、第一關:先說說路程、速度、時間的關係再填寫下表(課本100頁的1)

師:這是三種交通工具的形式情況,仔細觀察,解決第一個你打算用到了什麼關係式?

生:因爲路程÷時間=速度,所以用30÷2=15

師:第二個有關摩托車的,你能解決嗎?第三個呢?

師:恭喜大家順利闖過第一關,下面進入第二關

2、第二關:甲地離乙地有240千米,一輛汽車的行駛速度是60千米/時,從甲地到乙地行駛了4小時,

(1)60×4=240米

(2)240÷4=60千米/時

(3)240÷60=4小時

師:請問第一個表示什麼意思?第二個?第三個?

師:同學們真厲害,這兩道題都沒難住大家,接下來我們接受更大的挑戰,請看

3、第三關:平均每小時可以做紙花25朵,3小時可以做紙花多少朵?

生:25×3=75朵

師:說說你的想法

師:每小時做得朵數×時間=一共的朵數

小明打作文,平均每分鐘打100個字,5分鐘可以打完,他的作文有多少個字?

生:100×5=500(個)

師:你能像上個題一樣說說這個題的關係式嗎?

生:每分鐘打的字數×時間=一共打字個數

師:恭喜同學們成功營救出熊大熊二,老師爲你們點贊。

師:仔細觀察剛纔解決的這兩個問題,然後回憶下剛上課時我們解決的這個問題,你發現他們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

師:老師等等你,仔細考慮一下

師:在數學上能用聯繫的眼光看待問題,這對我們的數學學習非常的重要。

師:這麼多不同的數學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個關係式上。希望你帶着發現的眼睛繼續去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五、總結回顧

師:這節課馬上要結束了,回一下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同學們的收穫可真不少,課下請把本節課知識整理在思維導圖本上,善於總結的孩子纔會有更大的進步。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P17—18。

學習目標

1.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學習重點:

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學習難點:

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學習準備

課件、學習單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暑假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好多人都旅遊去了,當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麼去的?課件出示:

生:騎自行車。

師:你們看的真準,再仔細看看,你從圖中還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週。

生2:李叔叔上午騎了40km,下午騎了56km。

2.師:根據瞭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生2:李叔叔今天上午比下午少騎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探究加法交換律

1.列式計算

師:今天我們選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來做我們的學習材料,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列式?

生1:40+56(板書)

師:還可以怎樣列式?

生2:56+40(板書)

師:它們之間可用什麼符號連接?

生:等號。(師板書等號)

師:爲什麼可以用等號連接?

生1:因爲它們的和都是96千米。

生2:因爲它們都是求的李叔叔一天行的總路程。

2.課件出示:

123+377Ο377+123

1124+76Ο76+1124

師:這兩道題,它們的算式之間的能用等號相連嗎?請你算一算!

生:能

師:爲什麼?

生:因爲它們的和都相等。

師板書:

3.師:觀察這三個等式,你發現了什麼嗎?

生: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從剛纔的發現中,你們會猜想到什麼呢?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呢?

(板書: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4.師:口說無憑,你打算怎樣驗證咱們的猜想?

生:我們可以再舉幾個例子來驗證一下。

師:那請大家拿出本子來,舉幾個這樣例子來驗證看看!

(生獨立舉例驗證)

5.師:誰來上臺說說你是怎麼舉例驗證的?

生:(百以內的加法、多位數的加法、小數加法……)

師:通過剛纔這兩位同學的舉例,都能證明我們的發現是正確的。誰有沒有發現交換加數位置和不相等的情況嗎?

生:沒有。

師:也就是說,我們舉不出反例,那證明我們該剛纔的發現是正確。

師:誰能夠再一次總結一下我們剛纔發現的這個規律?

生: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旁邊的問號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師:這個規律,數學家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加法交換律”

(板書加法交換律)

6.師:剛纔同學們舉了那麼多的例子,這樣的例子能舉完嗎?

生:舉不完。

師:是啊,像這樣的等式我們能寫出很多很多來。

(師邊說便在等式的下面板書“……”)

師:既然像這樣的等式寫不完,你能否開動你的腦筋,想辦法用一個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嗎?試一試,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寫出來。

(學生嘗試)

7.師:誰來說一說你是用一個怎樣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換律的?

生1:甲數+乙數=乙數+甲數。

生2:△+□=□+△

生3:a+b=b+a

師:這三位同學的方法能表示出所有的情況嗎?

生:能。

師:這三種方法,你更欣賞哪一種?

生:第三種。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爲第三種更方便、更簡潔。

師:其實咱們的數學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謀而合,也是a+b=b+a。

(師板書a+b=b+a)

師:你覺得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數?

8.師:同學們現在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探索出“加法交換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們是先觀察發現,再舉例驗證,最後是總結規律。

師:很簡單明瞭,還有誰來說一說?

生2:我們第一步是觀察發現,我觀察這三個等式,發現了任意兩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第二步是舉例驗證,我們舉了好多例子,證明我們是正確的,最後一步是總結規律,總結的規律是“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說的好不好?把掌聲送給他!

(板書:觀察發現→舉例驗證→總結規律。)

9.師:我們剛纔是通過觀察發現,然後是舉例驗證,再總結規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剛纔大家經歷了一次像數學家一樣做數學的過程,那你能不能用這種學習方法去探索其他的運算定律呢?

生:能。

(二)探究加法結合律

1.師:現在請大家自學<學習單一》,自學之前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學習錦囊,誰願意大聲讀一遍?

生:

一。觀察發現。

仔細算出每一組題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二。舉例驗證。

你能再舉出幾組這樣的例子嗎?

三。總結規律。

你能用符號表示這個運算定律嗎?

2.師:下面就請大家按照自學錦囊上的提示自學,開始。

(生獨立完成)

師:完成的同學同桌交流一下。

3.師:都完成好了嗎?誰願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學收穫?

生:我發現第一組算式都等於288,第二組算式都等於273,第三組算式都等於507,它們都可以用等號來連接。

師:每一組題的兩道算式的計算方法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和第三個數相加,後一道都是先算後兩個數的和,再和第一個數相加。

師:剛纔這位同學分享了這麼多自學的收穫,那你還發現了什麼?還其他的發現嗎?

生:我還發現這三組題,後面的題都改變了運算順序。

師:運算順序改變了,那麼什麼沒有變?

生:和不變。

師:還有沒有什麼不變?

生:數字的位置沒變,只是運算順序變了。

4.師:剛纔通過這三組算式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那這個規律對不對還需要我們怎麼樣?

生:舉例驗證。

師:那誰來說一說你舉的例子?好,你來!

生1:(24+76)+28=24+(76+28)(師板書)

師:誰再來分享一下你舉的例子?

生2(8+7)+3=8+(7+3)

師:誰再來舉一個?

生3:(325+178)+22=325+(178+22),他們都等於525.

5.師:謝謝大家的分享。剛纔,我們大家進行了舉例驗證,你們驗證我們發現的規律對不對?

生:對!

師:有沒有舉出反例的?

生:沒有。

師:那由此可以說明,我們該發的規律是……

生:正確的!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我們發現的規律齊讀一邊,預備,起!

生::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師:剛纔發現這個重要的規律,我們把它叫做加法結合律。

(板書:加法結合律)

6.師:這是我們發的第二個運算定律,那你能用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嗎?

生:(a+b)+c=a+(b+c)。

7.師:今天這節課,我們採用觀察發現、猜想驗證、總結規律的學習方法,發現了兩種的加法運算定律,現在你還有什麼不懂得、想提出來供大家研究嗎?

生: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這個問題很有研究的價值,下面就請大家小組內交流研究,開始!

(生小組交流,師巡視)

師:哪一位同學到前面來分享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

生1:我們小組發現的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是加法,和不變;不同點是加法交換律的加數是兩個數,加法結合律的加數是三個數。加法交換律是數字的位置變了,加法結合律是運算順序變了。

師:你們同意嗎?還有和這一組不一樣的嗎?

師:好的,看來其他組的同學的發現同他們是一樣的,我們班的同學觀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強,那下面,我們就運用我們學會的本領來練一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下列等式各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2.你能()中填上適當的數嗎?

3.今天我和媽媽一起逛超市,看到體育用品櫃檯有下列物品:

4.小明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目:

四。課堂總結。

1.本節課你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2.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非常出色,用自己善於發現的眼睛和聰明的頭腦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規律,認識並理解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你看,數學家能總結出來的運算定律我們也能總結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勤動腦、多動手,一定可以把數學學得更棒!

五。板書設計

四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五

教學內容:

課本62—64頁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

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出示劉翔跑步圖片

師:同學們,圖中跑步的是誰呀?你們認識嗎?(劉翔)

師:對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飛人劉翔。

師:同學們,劉翔跑得怎麼樣?(很快)這裏的快指的是劉翔的什麼快?(速度)(出示成績表)

師:從成績單中,他們都跑的這110米是什麼意思?(出示:路程)

那麼他們的12.91秒,13.18秒,13.20秒這些是什麼?(出示:時間)同學們,通過這個表格來看,爲什麼是劉翔贏了呢?(他用的時間最少)師:(出示並觀察這兩個表格),那麼通過剛纔的兩次比較,你發現速度的快慢與什麼有關係?(時間、路程有關係)到底什麼是速度?速度與路程和時間又有什

麼關係?今天這節課就一起來研究(板書:路程時間與速度)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師:剛纔呀,咱們在比快慢的時候知道了如果路程相等的時候,誰用的時間少,誰就快。如果路程跟時間都不相同呢?怎麼比快慢?下面請看這樣一組信息:小卡車2小時行駛了120千米,大客車3小時行駛了210千米,哪輛車跑的比較快?

(1)師:你們能從圖中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哪輛車跑的快些?你們能試着解決嗎?

(2)你可以通過計算,也可以藉着畫線段圖的方法來分析數量關係,解決問題,清楚了嗎?做完後可以和同桌交流,開始

(3)彙報各自的解決辦法。(指名板演)

(4)同學們比的都不錯,那麼剛纔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同學們都沒有用線段圖,其實呀,畫線段圖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理解數量關係,解決問題,那麼怎麼畫線段圖呢?你們想不想學習呀?

師:好,請看。我們先畫一段線段,用它表示小卡車行駛的路程,小卡車行駛了多少千米呀?(在黑板上畫下表示120千米的線段)

然後我們再畫一條線段,用來表示大客車行駛的路程,那麼在畫的時候要注意左端對齊,那麼同學們,跟這條線段相比,應該畫多長呀?

強調:應該按照一定的比例適當的長些。

(黑板上畫了210千米長的線段)

那麼大客車行使了多少千米?(210千米、標上)

師:小卡車的120千米是多少時間行駛的?(生反饋:2小時)

師:那麼怎麼樣在線段圖上表示它1小時行駛的路程?

師:恩,在一半的位置來畫,就是把線段怎麼樣?

師:平均的分成兩半

(教師在黑板上分)那麼這裏的每一份表示小卡車1時行駛的路程,我們這樣來表示。那麼怎麼樣在線段圖上表示大客車1時行駛的路程呢?

(在黑板上比劃了不同的3段)可以嗎?怎麼分?一起說。

師:把它平均分成3份,同樣,這是每一份表示大客車1時行駛的路程,同樣,我們取這一段來表示。

(教師在黑板上分)那麼從線段圖上來看,哪輛車1時行駛的路程長?師:大客車行駛的路程長。大客車就跑的快。

2、講解速度的讀法、寫法

師:在剛纔的比較過程中,我們無論是通過計算,還是通過畫線段圖,都是比較兩輛車多長時間行駛的路程?

師:對了,他們每小時或1時行駛的路程就是他們的速度,那麼像這樣小卡車1小時行使了60千米,也就是小卡車的速度是60千米/時,

(板書60千米/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來表示速度的單位,誰來說一說這個單位是是由哪些我們學過的單位組成的?

師:對,速度的單位是由路程單位和時間單位組成的,中間用斜線隔開。讀作每60千米每時。(指名讀)

你知道每小時60千米表示什麼嗎?

那麼你能不能這樣來表示出大客車的速度?在練習本上寫一寫(指名板演)

3、經歷公式形成的過程。

師:很好,剛纔呀,咱們求出了小卡車和大客車的速度,那麼結合這個算式和線段圖來看一看,速度和路程還有時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和你的夥伴交流交流。好,開始。

(彙報,結合120÷2=60(千米)來講解。板書:速度=路程÷時間)讓學生讀一讀。

4、理解單位時間,理解速度的意義。

同學們,那麼通過這個關係式來看,如果要想求出速度的話,我們需要知道什麼?(路程與時間)知道了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我們就可以求出速度了。好,請同學們在下面小聲的讀題,然後口答下列各題中物體的速度,開始。師:請寫出下面各物體的速度

①一列火車2時行駛180千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_________

②自行車3分鐘行駛600米,這輛自行車的速度是_________

③一名運動員8秒跑了80米,這名運動員的速度是________

師: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三個速度,它們分別是這些物體在多長時間內行駛的路程?

師:其實他們每時,每分,每秒行駛的路程就是他們的速度,我們把這樣的像一時、一分、一秒…這樣的時間叫做單位時間。你對速度是怎樣理解的?物體在單位時間(一時,一分,一秒…)內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自己練習說一說。

5、經歷公式形成的過程。

現在咱們知道了什麼是速度,也知道了速度等於路程除以時間,那麼同學們,時間該怎麼求?路程又該怎麼求呢?我們一起結合下面的問題來試一試。(出示題目1)你能從中獲得什麼數學信息?

那麼根據這些信息,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你能說一說求路程的關係式是怎麼樣的?

時間=路程÷速度

路程=時間×速度

師:同學們太厲害了,通過這個關係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求出速度,就必須知道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

師:那麼求時間和求路程也是一樣的,必須要知道相對應的另兩個量,你看,路

程,時間和速度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呀。

三、實際運用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

師:速度不僅在咱們的課堂中有,在咱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咱們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嗎?讀一讀,感受一下。出示看一看圖片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

2、解決問題

小紅和小明約好到少年宮玩,如果她倆同時從家裏出發,誰會先到達少年宮呢?

(出示只有距離沒有其它條件的題目)

師:那麼同學們,你說如果看路程的話,能不能確定誰先到少年宮?師:還需要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