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牙周炎的症狀表現是什麼(通用多篇)

牙周炎的症狀表現是什麼(通用多篇)

牙周炎怎麼辦 篇一

1、第一階段應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這適用於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對於出現急性齦膿腫、急性牙周膿腫、急性壞死性齦炎等急症的患者,應根據情況加以處理。拔除無望保留的牙齒,以保持較長時期的牙周健康。進行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齦上、齦下的菌斑,牙石及壞死牙骨質。必要時進行鬆動牙暫時性固定、調合、藥物輔助治療。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加強患者意識。因此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指導,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等十分重要。應使患者瞭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如正確刷牙方法及正確使用牙線、牙籤、間隙刷等菌斑清除工具。基礎治療後要對療效進行再評估。

2、手術治療

基礎治療後2-3個月對牙周狀況再評估,若某些牙位的探診深度仍在5mm以上且探診出血,或根分叉病變I-II度,或牙齦及牙槽骨形態不良,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牙周手術不但可在直視下進行徹底的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組織,還可以糾正不良的牙齦外形、不良牙槽骨形態、根分叉病變,並可進行牙周組織的再生性治療。

牙周炎的修復和正畸治療是在牙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改善患牙的鬆動、移位及咀嚼無力等症狀。此階段的治療必須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的條件下進行,一般在治療後(手術後)3個月進行。其根本目的是分散合力、消除創傷,建立協調的合關係,建立穩定的平衡合;固定鬆動牙,修復缺失牙,控制病理性的鬆動移位,促進牙周病變組織的癒合,恢復咀嚼功能。

3、維護期治療

牙周炎患者經過治療後,仍應終生自我維護牙周健康,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專業維護,以防止牙周炎的復發。此爲牙周治療的維護期。

4、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的治療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發病機制比較複雜,病情通常兇猛而且嚴重,需要仔細的檢查,認真的診斷,及時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多學科聯合治療。我們對這些疾病的認識還遠遠不夠,治療也還不盡完善,需要我們更多的努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牙周炎怎麼治療 篇二

1、清洗牙石、菌斑

出現牙齦紅腫、刷牙出血時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診治,明確診斷後,可通過潔治刮治的方法將牙面上的牙石、菌斑清除乾淨,並在醫生的指導下,認真進行每一天的刷牙和菌斑控制 。

2、進行牙周手術

對於已經形成的牙周袋,可進行牙周袋內藥物治療,如袋內沖洗、袋內置入緩釋藥物等。還可以進行牙周手術消除牙周袋,改正牙周軟硬組織的外形,形成有利於患者控制菌斑的生理外形。

3、拔除過於鬆動的牙齒

鬆動的牙齒尚有保留價值的可以通過調整咬合、鬆牙固定的手段進行治療,而過於鬆動的嚴重患牙,若確定沒有保留價值,應儘早予以拔除。

牙周炎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篇三

早期自覺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只有激發生性牙齦出血或口臭的表現,與齦炎症狀相似。檢查時可見齦緣、齦乳頭和附着齦的腫脹、質鬆軟,呈深紅色或暗紅色,探診易出血。隨着炎症的進一步擴散,出現下列症狀:

1、牙周袋形成

由於炎症的擴展,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可用探針測牙周袋深度,X線檢查時可發現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2、牙周溢膿

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症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故輕按牙齦,可見溢膿,並常有口臭。

3、牙齒鬆動

由於牙周組織被破壞,特別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

此時患者常感咬合無力、鈍痛,牙齦出血和口臭加重。當機體抵抗力降低、牙周袋滲液引流不暢時,可形成牙周脹腫。此時牙齦呈卵圓形突起,發紅腫脹,牙齒鬆動度增加,有叩痛。患者感局部劇烈跳痛,有時同時出現多個部位的膿腫,稱多發性牙周膿腫。此時患者可有體溫升高、全身不適,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等症狀。

牙周炎的症狀表現主要有哪些? 篇四

⑴ 牙齦紅腫、出血:如果患有牙周炎,那麼患者牙齦的顏色會變紅或暗紅、點彩消失,探查易出血。

⑵ 牙齒鬆動:牙周炎會破壞牙周膜,進而導致牙槽骨吸收,使牙齒失去支持功能,從而出現牙齒鬆動,咀嚼功能障礙。

⑶ 形成牙周袋:由於牙周膜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面分離,齦溝隨之加深,超過3mm以上則稱爲牙周袋。

⑷ 形成牙周膿腫:當牙周袋內的炎性滲出液排流不暢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會導致急性炎症發作,進而形成牙周膿腫。牙周膿腫嚴重者,還可導致全身不適、發熱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出現。

⑸ 牙齦溢膿:牙周袋有炎性肉芽組織及潰瘍形成,牙周袋形成後,受細菌感染會出現慢性化膿性炎症。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會使牙周袋溢膿,進而使牙齦溢膿。

⑹ 牙齦萎縮:正常齦溝底的位置在釉牙骨質界處,但受局部的炎症、牙石刺激或不正確刷牙等因素影響,會導致牙齦向根方退縮,進而出現牙齦萎縮現象。

牙周炎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患上牙周炎怎麼辦,它是由什麼引起的呢?下面就來看看它的具體相關介紹吧。

牙周炎症狀

牙周炎的主要臨牀表現是牙齦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鬆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牙周病患者牙齦顏色暗紅,由於水腫顯得比較光亮。不僅在刷牙時出現牙齦出血,有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要出血,偶也可有自發出血。在炎症早期,輕探齦溝即可出血,探診出血可作爲診斷牙齦有無炎症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健康牙齦的齦溝深度不超過2mm,超過兩毫米則爲牙周袋。牙齦病可能會由於牙齦水腫出現“假性牙周袋”,使探診深度超過2mm。而牙周炎患者,由於纖維變性破壞、結合上皮向根方增殖而形成“真性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說明炎症已從牙齦發展到牙周支持組織,使較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慢性破壞,膿性分泌物可以從牙周袋溢出。牙齦退縮也是牙周炎的症狀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覺。當齦退縮造成牙根面暴露時,患者對冷、熱、甜、酸食物或機械性刺激都可能出現敏感的表現。早期的牙周炎牙齒不鬆動,只有在慢性破壞性炎症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牙槽骨大部分吸收,牙周組織支持力量大爲減弱時,纔可以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