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第三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進步【新版多篇】

第三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進步【新版多篇】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篇一

大學聯考政治專題歸納: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知識歸納】

1、是什麼(含義)

(1)國家制度:平等;少數服從多數→統治階級中的多數→階級性

2、爲什麼(原因、必要性)

(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2)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

(3)民主程度:不成熟、不完善

3、怎麼樣

(1)要求和任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基層民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

(2)原則

①三統一(根本):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②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

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

(3)制度(政策)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A、優越性: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有利於保證中央與地方國家權力的統一;有利於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

B、堅持和完善:完善人大代表的選舉;加強人大的立法職能和監督職能;密切人大與羣衆的聯繫。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A、相互關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

B、前提保證: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是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民主黨派在組織上是獨立的,與共產黨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C、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D、活動準則: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以憲法和法律爲根本活動準則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典型試題】

1.(06廣東34)某省有一位全國人大代表,爲方便同選民的溝通,設立了自己的全國人大代表聯繫點,並且通過電視廣告向選民徵集議案,這種做法在國內尚屬首次。簡要談談你對人大代表強化同選民溝通的認識。(9分)

(1)強化同選民的溝通便予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自已的合法權利,如提案權等。(2分)(2)強化同選民的溝通便於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義務,(2分)如:主動密切聯繫羣衆;(1分)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l分)(注:若答及“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志”,可給2分。但本要點最高分不得超過4分。)(3)強化同選民的溝通有助於公民行使監督權。(3分)

2.(08年四川38)2006年W市環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協有關環境

保護的議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問題。到2007年底,全國有10多個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販建議和督促下,相繼出臺並實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規定。在總結各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簡稱“限塑令”),並決定於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實施。國務院通知要求,採取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等六項措施,以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自發揮的作用。(8分)

人大代表針對烹購物袋危害環境的問題向人大提交議案,行使了提案權;人大代表對政府保護環境、執行國家法律政策的過程進行了有效的監察和督促,行使了國家權力機關成員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

政協委員針對爲什麼限制塑料購物袋、如何限制塑料購物袋等問題向政府建言獻策,爲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作出了貢獻;對政府部門履行保護環境的公共職能、執行國家法律和政策的情況發揮了民主監督作用。

3.(09上海38)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經走過了55年的歷程。這一制度,植根於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廣闊沃土。產生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爲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進行的偉大實踐,來自於廣大人民羣衆實現民主權利的自覺選擇,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

運用政治常識論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

①人大制度是黨領導人民經過長期探索與實踐而創造的,人大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②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在於人民行使國家權力,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是通過政體即人大制度來來實現的。③人民選

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委以國家權力;人大根據人民意志統一行使立法權、決定權等國家權力,產生“一府兩院”;“一府兩院”根據人大的委託,分別行使國家行政權、審判權與檢察權。由此,實現人民當家作主。④人大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一府兩院”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由此防止國家機關違揹人民的意志,確保人民當家作主。

4.(08上海36)周恩來同志說:我們黨的壽命有多長,民主黨派的壽命就有多長,一直要共存到將來社會的發展不需要政黨的時候爲止。2007年11月15日,國務院發表中國的政治制度白皮書,首次概括了多黨合作制度的價值和功能,即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從十六大到2007年8月止,中共中央召開和委託有關部門召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加的協調會、議政會達93次,其中胡錦濤總書記親自主持27次;從十六大至2006年底,各民主黨派中央就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直接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意見或建議102件,許多提案得到採納實施,成爲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規的重要依據。目前,全國各級人大代表中共人士有18萬多人,有35萬多人成爲各級政協委員,全國擔任縣處級以上職務的黨外幹部有3.1萬人。

請運用我國政黨制度的相關知識對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說明。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政黨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②周恩來同志的有關論述表明了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進行多黨合作有悠久的歷史,也反映了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③中國的政治制度白皮書的發表,是我國民主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白皮書所概括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價值和功能體現了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對於促進我國政黨制度的不斷完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④中國共產黨多次召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協商會通報

會,說明在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處於領導地位,也體現了通過多種形式實行政治協商。一定數量一定比例的民主黨派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民主黨派中央積極建言獻策,體現了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執行,反映了我國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真實性和優越性。

5.(09重慶38)材料一近年來,爲促進渝東南民族地區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重慶市政府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出臺《關於加快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每年安排5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其特色產業和社會事業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做出關於批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的決定,審議通過《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辦法》,並對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市政協多次到該地區調研,形成的多項提案被市政府採納。

(1)結合材料一,談談重慶市推動渝東南民族地區發展的做法體現了政治常識的哪些道理。(12分)

①堅持依法治國原則;②履行經濟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③堅持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④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決定權、立法權、監督權;⑤發揮人民政協的參政議政職能。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篇二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綱)

崔靜

一、民主政治的內涵、基本原則、主要特徵

(一)民主政治的內涵

1、民主:古希臘語demos(人民)和kratelnc(治理),合在一起構成“民主”,意爲“人民的統治”。

2、民主政治:是憑藉公共權力,和平地管理衝突,建立秩序,並實現平等、自由、人民主權等價值理念的方式和過程。民主政治是奉行多數人統治的一種政治制度。與君主制、寡頭制和獨裁製相對立。

(二)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

1、多數原則:少數服從多數。

2、少數原則:尊重個人和少數人的權利。

3、平等原則:沒有特權,人人平等。

4、程序原則:民主政治運行必須遵循預定的程序和規則。

(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徵

1、民意政治

2、責任政治

3、法治政治

4、透明政治

二、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現狀

(一)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經確立

“一個根本政治制度,三個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羣衆自治制度。

(二)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日益完善,煥發出新的活力。

2、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開創了由人治向法治過渡的新局面。

3、強調尊重和保障人權,並把它寫入憲法。

4、保障人民的“表達權”,言論自由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5、幹部制度改革方面成效顯著。

6、黨內民主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深化。

7、從多方面探索和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機制。

(三)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具體制度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1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還存在不足。具體來說:

1、人民的民主權力體現得不夠充分,人大制度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2、權力過分集中的政治體制基本沒有改變,權力制衡機制有待於建立健全。

3、黨內民主發展有待於進一步推進。

4、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規範化程度不高,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

5、民主政治建設所要求的公民意識薄弱,有待於加強對全社會民衆的公民意識的教育和培養。

三、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完善人大制度,切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二)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與制約,保障權力的正確行使。

(三)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示範和帶動人民民主。

(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搞好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

(五)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打造民主政治建設的良好基礎。

四、借鑑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我國民主政治建設

借鑑西方政治文明成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借鑑不等於照搬

(二)避免“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的現象

(三)要注重研究西方國家制度設計的理念

思考題:

1、如何充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2、如何理解加強權力監督主要是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

簡介:崔靜,女,現代科技與管理教研室主任,管理學副教授。2

第三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進步 篇三

第三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進步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我們黨堅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一、社會主義民主不斷擴大,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堅持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不斷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人民民主不斷擴大。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修改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取消了城鄉選舉差別,擴大了基層代表數量,規定選舉時應當設有祕密寫票處,標誌着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頒佈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推動政務公開,廣大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有效保障。

基層民主深入推進。不斷擴大城鄉基層民主,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爲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初步形成。全國農村已建村民委員會59.9萬個,全國城市已建符合新型社區建設要求的居民委員會84689個,已建工會、實行廠務公開制度的企事業單位175.2萬個,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企事業單位183.9萬個。通過發展基層民主,提高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民主觀念和民主素質,豐富了民主實踐和民主形式,有力推動了全社會的民主法治進程。

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堅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爲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莊嚴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章程,頒佈施行首份《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揭開了我國人權事業的新篇章。堅持把生存權和發展權擺在首位,依法維護公民權利和政治自由,不斷完善人權司法保障體系,確保人民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實行民族平等和特殊保護政策,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加大人權領域對外交流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使中國人民享有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充分權利,人權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進步。

二、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步伐加快

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不斷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質量,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正逐步成爲現實

加快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十六大以來,我國在立法理念上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在立法領域上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在立法機制上大力推行開門立法、民主立法,截至2011年8月底,已制定憲法和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706部、地方性法規8600多部,並全面完成對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蓋社會關係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基本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有法可依。

抓好法制宣傳教育,全民法律素質、全社會法治精神進一步增強。我國已經連續成功實施五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計劃,2011年5月,又召開第七次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對“六五”普法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通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紮實推進依法治理,憲法和法律知識得到廣泛普及,全體公民憲法和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在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強。加大依法治理工作力度,“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普遍開展,“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活動逐步推開,基層社會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斷提高。

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按照“轉變職能、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要求,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和制度創新。實施《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保障了人民權益、增強了政府權威。完成國務院第四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審覈,取消和調整了188項審批事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

積極進展。繼續深化投資體制改革,企業投資覈准制、備案制進一步完善和規範。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明顯增強。

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完成。着眼創新管理方式,整合行政資源,降低行政成本,進一步加快了政府機構改革步伐。2008年,國務院機構進行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六次改革,在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等方面邁出重要步伐。2009至2010年,實施全國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實現了從“瘦身”到“健身”的轉變,政府部門更加統一精簡高效。

政府行政制度建設得到加強。頒佈施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行政府績效管理,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加快,執行力和公信力不斷提高。健全對行政權力的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人民羣衆監督機制,推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問責範圍更加明確,問責程序逐步規範,追究力度不斷加大。完善公務員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強化對公務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公務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努力爲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的發展環境,爲人民羣衆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創新行政許可方式和行政許可實施機制,建立2.8萬個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採取“一站式服務”等方式,簡化辦事程序,方便人民羣衆。推廣建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形成了省、市、縣、鄉(鎮)、村(社區)五級政務服務網絡,建設廉潔、高效、務實的服務型政府取得可喜成績。

四、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特點和優勢得到更好發揮

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爲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爲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爲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彰顯。堅持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改進黨的執政方式同步推進,黨的執政能力不斷提升。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正確處理黨和人大、政府、政協和審判、檢察機關以及羣衆團體的關係,支持各方依法履行各自職責;通過把黨的主張上升爲法律,使國家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完善決策規則和程序,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保證了各項政策符合客觀規律和人民利益。

堅持和完善我國的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不斷推進。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作爲國家立法和監督機關的重要作用。堅持和完善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不斷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鞏固。把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確立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更好地保證了廣大人民羣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對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

舉全國之力辦盛事幹大事,社會主義制度政治優勢充分彰顯。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整合社會資源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集中舉國力量,動員廣大羣衆,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開展南水北調、青藏鐵路建設,實施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工程,特別是四萬億投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經濟率先實現回升向好。這一個個大手筆不僅經歷了國內外重大危機和挑戰的考驗,也在應對挑戰中獲得了自我完善和不斷進步,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央政府迅速抽調國家戰略儲備,全國人民手拉手、心連心,數百萬噸食品、藥品、帳篷、工程機械等物資,通過空中、鐵路、公路、水路立體運輸源源不斷地運往救災一線,創造了災後救援的奇蹟。

事實充分證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完全可以相信,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將越來越完備,其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必將越來越充分地展現出來。

爲什麼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篇四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強調指出:“要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穩妥地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重視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始終是高度重視的,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認識是在不斷深化提高的。特別是十六大報告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納入了今後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中,從而賦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更爲重要的意義和更爲深刻的內涵。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礎。民主真正擴大了、落實了,黨的執政基礎纔會更加鞏固,羣衆基礎、社會基礎纔會更加堅實。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途徑。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擴大民主,強化對幹部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也是我們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導。一是把握一個要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二是發揮一個作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通過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好地發揮黨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各項政治體制改革沿着正確的方向進行,始終做到執政爲民,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三是抓住一個關鍵。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關鍵在於制度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使之成爲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保障,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局面。

第20課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新)學 篇五

第20課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學案

一、學習目標: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

2、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在此基礎上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重點:政協制度的建立和作用;人大制度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內容和性質;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義。

難點:人大制度;1954年憲法

二、學習過程:

【 自主學習、構建體系 】

1、背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勝利

(2)中共團結民主人士籌建新中國。

1)初步形成的標誌:1949年9月,中國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

這次大會的主要內容有①通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 的性質

一、政黨制度:政治②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協商制度的形成、過程③確定了新中國的首都、________、代國歌

(2)正式形成:1954年。其職能也發生了變化:1954年之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展:1956年中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針,這一制度發展到新階段。

1、條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規定。

(2)新中國經濟建設大規模展開。

(3)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

新中國的民主、標誌:________年9月,第一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召開,政治建設

二、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的創立主要內容有(1)通過《__________________》。

(基礎是中華①內容: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還規定了國家性質及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人民共和國②特點:體現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兩大原則。的建立)③性質:是中國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類型的憲法。

(2)選舉了領導人,_________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______________爲副主席等。、作用:是中國的_______________政治制度,爲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礎。、背景、目的: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爲了實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依據:《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

三、民族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含義:在______________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當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利。

4、概況:共設立了五個自治區,其中最早的是______年的______自治區,還有一百多個自治縣(旗)。、意義:滿足了少數民族_______________的願望,實現了______________,保證了________________和民族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