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範文 篇一

關鍵詞:遞進式問題鏈;高三複習;電解原理

文章編號:1005C6629(2015)9C0031C05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如何在高三複習中,既能達到鞏固基礎、培養能力、加強應用、提升素養之目的,又能激發興趣,增強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在近日舉行的寧波市高三化學複習研討會上,以高三複習課“電解原理”爲例,嘗試採用了遞進式問題鏈驅動化學課堂的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聽課教師的好評和學生的喜愛。

學是從問題開始,問題總是與學習伴行,所有問題解決必定以對問題存在的認識爲開始[1]。在問題的設計中,特別是高三複習課中,教師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學習動機。筆者依據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勒(Keller,J. K.,1987)開發的“ARCS”的動機設計模型來實現問題的設計和佈局,包括注意、適切性、信心和滿意四個方面的內容[2]。本課設計以問題鏈來驅動課堂的互動,爲了使所設計的問題吸引並維持注意,教師運用新奇的或意料之外的事情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行爲或更深層次的興趣,即認知好奇心。其次,所設計的問題必須是適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的,這就是適切性。再次,學生面臨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時應有一定的信心去解決。最後,如果行爲的結果與學生的期望一致,而這一結果又是積極的,那麼學生的動機就會被激發,這就是滿意。只有設計維持注意,適切學生實際,學生有信心解決,且結果比較滿意的問題才能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增強互動性,這也是筆者設計問題鏈驅動課堂互動的初衷。

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鏈,不僅方式多樣,功能也因“問”而異。遞進式問題鏈,是根據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繫,利用正向或逆向的思維方式提出一連串的由淺入深的問題組。對於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教師應該採用分層次由淺入深的提問方式,通過一環扣一環、一層進一層的提問,即問題鏈,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避免學生思維“卡殼”[3]。

電化學在大學聯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電解原理是電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高三複習中,要以教材內容爲起點,結合近幾年大學聯考的相關要求,建構遞進式問題,增強師生間在課堂中的互動,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是本節課的出發點和着力點。

1 環節1 對電解原理的再現――經典案例的變換

問題1 觀察電解飽和食鹽水(圖1)的裝置思考,根據什麼現象可以推斷電解飽和食鹽水的產物是什麼?分別寫出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設計意圖:此問是學生在學習化學1後必須具備的認知基礎,從現象推知產物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最基本的電解問題。而書寫電極反應和電池總反應式,則是學生在學習化學2時的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通過對電解CuCl2溶液的實驗探究,認識電能轉化爲化學能的裝置”[4]。後半問明顯是考查學生對電解原理的遷移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能熟練地根據三個現象判斷出其產物,並順利寫出其電極反應式和電池總反應式。

問題2 如果電解一段時間後,切斷電源,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設計意圖:此問是在問題1基礎上的延伸,由易到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學生能否想到生成物之間的化學反應是本問題的關鍵,這也是教師有意考查學生思維全面性的好點子,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發現有不少學生忽略溶液中含有ClO-。

問題3 若要增加溶液中的ClO-濃度,在其他條件(電解原料、電源和電極)不變的情況下,只改變裝置即可達到目的,你能否設計一個裝置,並畫出裝置圖,說明其原理。

設計意圖:要增加ClO-濃度,首先必須要充分接觸,顯然圖1裝置中,陽極產生的Cl2,不可能與溶液中生成的OH-有充分的接觸,那麼如何通過改變裝置來增大其接觸呢?這就是本問設計的關鍵點,源於生活中消毒液發生器的聯想,一些聰明的學生還是不難想到可以用圖2的形式呈現,並能根據圖2裝置,指出陰陽極,說明產生較多ClO-的理由。

問題4 若要杜絕ClO-的產生,有什麼辦法?

設計意圖:此問題的設計,雖然學生容易想到不讓Cl2與OH-接觸,但不少學生不明白有什麼方法使之分開,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重新回到教材中,通過對圖3的再認,明確陽離子交換膜的功能,爲後續“海水淡化”提供知識背景,進一步瞭解電解反應可通過條件的改變朝着我們所需要的方向進行,滲透學以致用的目的。

這一環節設計的基本目的是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鞏固和加強,特別是成績中等及偏下的學生,給他們再次領悟的機會,使他們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學會最基本的分析問題的方法,使他們也能學會、學通,同時也不讓中上等的學生認爲這只是在“炒冷飯”,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必須考慮原有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這裏從最基礎的電解飽和食鹽水延伸到消毒液的製備,再到離子交換膜的應用,對所有的學生而言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複習課的目的不是單純地儲備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複習就是培養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過程。因此設計習題時,還要從整體把握,看習題的設計是否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我們據此設計了本課的第二環節。

2 環節2 對電解原理的拓展――混合系統的分析

迴歸教材,對單一溶質溶液的電解分析,重在基礎知識的應用是環節1的基本定位,那麼環節2主要是考查多種溶質混合溶液的電解情況,並且涉及到有關定量分析,對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

問題1 將1L物質的量濃度均爲0.1 mol・L-1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用如圖4裝置進行電解,寫出陰陽兩極的電極反應式和電池總反應式。

設計意圖:在環節1中,主要介紹了經典的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案例,學生能不加思考地寫出其電極反應式和電池總反應式。在多種溶質的混合系統中,要正確書寫出其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並非易事,因爲這關係到一個離子放電順序的知識基礎,這也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裏對學生提出的發展要求。本問題除了考查學生在多種離子共存的情況下離子放電先後順序知識外,還要求學生能從定量的角度分析,離子放電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結果。

問題2 若將圖4裝置中的左邊石墨電極更換爲鐵,寫出兩極反應式,並描述電解池中可能發生的現象,寫出有關的化學反應式。

設計意圖:此問顯然是在問題1基礎上的延伸,問題1的認知要求是知道常見離子在電極上的放電順序,但如遇到活性電極時,情況又如何?這給學生提出了新的思維挑戰。而且在活性電極參與反應的情況下,還要求學生能敏銳地觀察到溶液中相關微粒的後續反應,並考查學生是否能根據反應情況用化學用語正確描述實驗現象。

問題3 以問題1爲背景的實驗裝置畫出電解過程中溶液pH隨時間t變化的大致曲線圖(不考慮電極產物的溶解)。電解一段時間後在兩極收集到的氣體在相同條件下體積相同,計算電路中共轉移多少mol電子。

設計意圖:問題1、2是圍繞離子(或活性電極)放電順序爲核心的知識和能力考查,並在此基礎上,從另一維度(溶液的酸鹼度的變化)和學科的重要思想――守恆思想,分別設計了兩個有意義的問題。這不但考查學生在分析混合液電解情況的基礎上,能用圖示法表示溶液酸鹼度的變化(如圖5),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出了一些要求,更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考驗。

本環節的設計旨在使學生在電解原理複習的基礎上對原理有進一步的認識和提升,由簡單(單一組成)到複雜(混合組成),從定性(離子放電順序)到定量(守恆原理的應用)。實踐證明,3個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很快進入到積極的思考狀態中,並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能有效提升學生對電解原理的深度理解。

3 環節3 對電解原理的應用――綜合能力的提升

通過環節2,學生對常見物質的混合物電解情況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面對陌生的情境,學生能否應對?教師設計如下問題讓學生進入電解原理的應用環節:

問題1 人工腎臟可用間接電化學方法除去代謝產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圖6,寫出陽極室和陰極室中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設計意圖:環節2中的混合系統(CuSO4和NaCl溶液),學生非常熟悉,但此問考查學生的“NaCl-尿素的混合組成”卻是一個陌生情境,面對這樣的情境,學生能否順利應對?學生只要知道尿素是非電解質,在溶液中不電離,問題就非常簡單,說是“混合”實則“單一”,學生只要具備前面的電極產物能否發生後續反應的認知基礎,並能仔細閱讀圖中的提示,問題可以輕鬆解答。“陌生會考熟悉,熟悉會考創新”是當前大學聯考命題的走向。

問題2 圖6中質子交換膜的功能是什麼?電解結束後,陰極室溶液的pH與電解前相比(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設計意圖:本問題的設計源於環節1的問題4中的“離子交換膜”的功能遷移,學生如果知道“離子交換膜”的功能就能推出“質子交換膜”的功能,並瞭解兩種膜的區別,問題就迎刃而解,這是近年來大學聯考經常出現的問題,複習時希望能引起學生關注。

問題3 利用本節課複習,請設計一個海水淡化裝置。如果有人設計了圖7裝置來進行海水淡化,你認爲其原理是什麼?

設計意圖:本問題設計是基於前面各環節的綜合考慮,也是本節課的亮點問題。通過此問的設計,主要考查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在課堂中很難有學生能創造出如圖7的實驗裝置。

本環節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主要是使學生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透徹的理解,形成有序的思維認識,將概念中蘊涵的思想、方法內化才能自如運用知識。

好的問題,猶如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好的問題,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層浪花,能打破學生腦海裏的平靜,使之漣漪陣陣,甚至波瀾迭起。因此教學過程中建立一個恰當的、合理的問題系統相當重要。本節課從經典的案例開始,讓學生從電解原理的再認、電解原理的拓展和電解原理的應用等角度,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由單一到綜合,全面梳理知識。並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在一種活躍的狀態。教師在設計問題鏈時,要注意各問題之間的銜接和過渡,既要避免梯度太大,也要避免將問題設計得太細、太具體而導致系統的內容分解得支離破碎,否則既不利於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也不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獨立性[5];既要給學生指出思維的方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又不能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得過死,要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參考文獻:

[1] John B. Best.黃希庭等譯。認知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366.

[2]皮連生等。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282.

[3]王后雄。“問題鏈”的類型及教學功能――以化學教學爲例[J].教育科學研究,2010,(5):50~54.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範文 篇二

一、認清課型定位,制訂教學目標

練習課是指新授課後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一系列訓練、鞏固的教學活動。這種活動是圍繞着以訓練爲主線、以思維爲核心而展開的,是新授課的補充、延續和拓展。它的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鞏固、提升、發展,在練習課的教學中要注意“練爲主線、先練後評、分層交流、練中出新”。我們知道:一個知識與技能的獲得要經過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它需要學生通過幾次反覆,在反覆的過程中深化認知。只有這樣纔有可能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進一步熟練,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也說明教師要通過練習課教學爲學生創設多次反覆的機會,給學生提供及時鞏固和進一步深化的時間。

認清練習課的課型特點才能更好地制訂教學目標,那麼怎樣制訂練習課的教學目標呢?我覺得可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思考。

1.對練習課的總體目標進行思考

練習課的總體目標應該與《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一致,再針對練習課的功能特點提出以下四條: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課標提出的“四基”要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進一步發展課標提出的“四能”要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建立良好的智能結構。

(3)使學生進一步溝通知識間的聯繫,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4) 通過練習及時檢測、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對練習課課時目標的思考

課時目標是逐步走向總體目標的階段性要求,它是在落實新授課教學目標基礎上作適當提升而制訂的。在制訂課時目標時一定要考慮目標的整體性、層次性、發展性和可行性。所謂目標的整體性就是要在整體視角下制訂目標,做到心中既要有某一知識的總目標,又能夠針對一節課的側重點來制訂課時目標。對於目標的層次性,就是課時與課時之間的目標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我們知道練習課可以分爲鞏固型練習課、綜合型練習課和發展型練習課。比如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新課教學結束後,我們可以按這三種課型來制訂練習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節爲“鞏固型練習課”。在這節課中我制訂的目標是:①在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同時,能針對已知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或寬)的長度,計算它的寬(或長)的長度。②能熟練地解決實際問題中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問題。

第二節爲“綜合型練習課”。在這節課中,我制訂的目標是:①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到周長的變化及其與面積的關係,知道當週長相等時正方形的面積要比長方形的面積大,或者面積相等時正方形的周長是最短的。②能計算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簡單組合而成的圖形的周長和麪積。

第三節爲“發展型練習課”。在這節課中,我制訂的目標是:①使學生理解通過長方形或正方形邊的長度變化,而引起的面積的變化和周長的變化,進一步感知周長與面積的關係。②在圖形的觀察思考、畫圖和計算中進一步提高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制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時的思考與前兩節課有所不同,前兩節課是緊扣教材的練習內容來制訂教學目標,而本課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項訓練的素材特意增加的專項訓練課,重在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由此,針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教學後的三節練習課,充分體現了課時與課時之間的層次性和發展性。

二、突出練爲主線,把握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又稱教學結構,它是教學方法具體實施的過程。當某種教學流程在長期採用的過程中逐步適應,這種課型的特點時,通常就成爲這種課型的教學模式。但教學流程不一定都是高效的,而高效的教學流程一定是爲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在充分體現“以生爲本”的教學思想基礎上,合理安排“教”與“學”的時間;高效教學流程也一定具有整體性、針對性、簡約性和可操作性,有利於教師把握和運用。我們知道練習課的主要教學策略是以練爲主線,讓學生先練後組織評價。我們在這樣的教學思想引領下對不同類型的練習課進行實踐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教學流程,把它可分爲以下四個層次:基本練習、專項練習、綜合練習和拓展練習。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學期《解決生活中的有餘數除法問題》(以下簡稱“有餘數的除法問題”)的練習課爲例,談談對這四個層次練習的側重點和教學時間的大致分佈情況。

1.基本練習

基本練習作爲一節課的開始,它是針對本課練習重點設計的基本題,目的是讓學生練習後知道本課要練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因此練習的量不宜過多,時間安排一般爲2~3分鐘。

2.專項練習

專項練習一般是本節練習課的重點環節。在這一環節中要突出本節課主要的訓練點,所以在專項練習的內容設計上要“精”,時間安排一般爲15~20分鐘。

3.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一般要在知識與技能上作出聯繫與整合,進一步提升思維訓練的度,設計的練習內容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時間安排一般爲10~15分鐘。

4.拓展練習

拓展練習的設計是根據教學內容對知識作適當的拓展,在思維能力方面進行適當的提升,因此拓展練習的設計要把好一定的深度和發展度,時間安排一般爲5分鐘左右。

在這裏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上四步教學流程適合大多數的練習課,對於特殊的內容可以作些調整,尤其對於綜合練習與拓展練習,有時也不一定分得特別清楚,只要以練爲主線,恰當地把握好練習層次就可以了。

三、針對內容特點,精心設計練習

提高練習課教學效率的關鍵,是要給學生創設高效的練習素材。怎樣設計高效的練習,我覺得主要是針對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特點,在原有的練習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的整合、聯繫、補充、改編和拓展。下面針對這幾方面的設計策略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1.抓住知識技能的聯繫,整合練習

在平常的課堂觀察中發現教師基本上能做到針對不同內容設計練習,可是見得最多的是每一道練習功能單一,教師沒有進一步去思考怎樣把相關的知識或技能整合在一起。因此出現了在一節課中練習的量雖然多,但效果不佳的現象。我認爲教師善於針對內容特點和教學重點,把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合理整合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合理整合達到以少勝多,使學生在練中進一步引發思考。

2.注意上下環節的溝通,創設練習

在實踐中我們還發現,部分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只注意到練習的層次性,而沒有很好地關注每一層次之間的溝通。出現環節與環節之間的練習形式和練習難度變化較大,不能很好地通過練習素材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總覺得課堂教學環節過渡不和諧、整體性不強。實際上在設計時注意上下環節練習的溝通,也是提高練習課教學效率很重要的策略之一。

比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練習課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步練習:

第一步:不用筆算判斷下面各算式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①42×63=2306 ②23×74=1701

③59×38=15172 ④24×63=1512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交流評講後,明確了怎樣用估算的方法來評定。第①題十位上的兩個數相乘的積是“2400”,所以這一算式的計算結果應該大於2400。第②題個位不會是“1”。第③題的積不可能是五位數。第④題一時很難看出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就讓學生寫出豎式算一算。當學生知道第④題的積正確後,教師隨機引出下面的第二步。

第二步:教師向學生提出:最後一個算式“24×63=1512”在以下情境中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當學生看出算式“24×63=1512”解決了王老師一共要付多少錢的問題後,教師又提出:你還能解答張老師的問題嗎?請你列出算式計算。

當學生列出算式“42×36”,計算後發現結果也是“1512”,教師有意把以上兩算式上下抄在一起讓學生觀察。學生髮現以上兩個乘法算式,在一個算式裏把每一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調換位置後剛好是另一個算式,這兩個乘法算式的積又是相等的。學生產生好奇,這時教師趁機引出下一步的練習。

第三步:教師提出,是不是真的都會相等呢?請你自己寫出其他的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算出它的積,再把這個算式每一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調換後,組成另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再算一算是否真的積是相等的。

這時學生積極性高漲,自編自算後發現積不一定相等。

緊接着教師又提出:那好吧!積不一定相等,下面老師也寫了幾個,你們再算一算。

① 82×14和28×41 ②62×39和26×93

學生計算後發現又是相等的。這時教師又提出:這些相等的算式有什麼規律嗎?

學生的思維再一次被激發,發現只要兩個數個位上的數字相乘與兩個十位上的數字相乘的積是相等的,這樣的兩位數乘兩位數把每一個乘數的十位數字與個位數字調換再相乘,它們的積一定相等。(考慮三年級的學生對於算理的理解可能有一定難度,我們就做了這樣的解釋,至於爲什麼留給學生以後思考。)

顯然以上練習過程環環相扣,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之所以達到如此效果,關鍵是教師敏銳地抓住了數值的特點與規律,並利用這些特點與規律把練習的上下環節串聯在一起了,學生在這樣的自然引導下自覺地投入練習過程之中。

3.分析教材練習的要求,改編練習

我們知道教材是教學的依據,當然練習課也是如此。因爲大多數練習課都是針對教材中的練習要求進行設計的,所以我在這裏要提醒注意的是針對教材的練習不能侷限於簡單的補充,重要的是教師要善於針對原有的練習素材作出創新性的改編和拓展。

比如,我們針對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學期(第130、131頁)的三個大題,設計一節“複式折線統計圖”練習課時,進行了以下改編和拓展。

教材中有一題要求學生根據某商場12個月每個月A、B兩種彩電的銷售量畫出複式折線統計圖,再針對統計圖進行分析。畫出12個月兩種彩電每月銷售量勢必要用去很多時間,而且這樣的畫圖又是重複操作。所以我先呈現前3個月的兩種彩電銷售量,讓學生只畫出這3個月的複式折線統計圖。我覺得畫3個月與畫12個月都能組織評講畫圖的要領,當學生畫圖、評講結束後,再利用投影呈現全年的折線統計圖並進行解讀,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教學時間。

教材上另一題說的是:某校五年級男、女同學在五一期間不同度假方式的統計表,還有某校男、女同學在五一期間參加旅遊人數的統計表。要求學生根據這兩張表所統計的內容是選擇畫複式條形統計圖,還是選擇畫複式折線統計圖。我覺得用這兩組統計數據來區分哪一組應該選用哪一種統計圖,其意義並不大。於是我們將此題改換成一張反映四個商場某月甲、乙兩種商品銷售量的表,另一張表是某一個商場在四個月中每個月甲、乙兩種商品的銷售量。學生根據這兩張表所反映的內容和數據去選擇應該畫成哪一種統計圖比較合適,這樣所產生的對比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教材中還有一題是提供了陳明同學從8歲到14歲每年生日時測量的體重與標準體重比較的複式折線統計圖。此題只要求學生看懂這樣的複式折線統計圖,我覺得思維價值不高,因此,我藉此題的素材作了拓展性的設計,把它改編成如圖所示的三組複式折線統計圖,要求學生根據圖中的數據特點展開想象,每幅圖表示的是張亮與陳明兩位同學的什麼情況,請你給統計圖補充完整。

學生通過對這三幅圖數據特點的分析,從中看出第一幅圖表示的是張亮和陳明同學8~14歲的身高統計圖;第二幅圖表示的是張亮和陳明同學8~14歲的體重統計圖;第三幅圖表示張亮和陳明同學五次考試成績的統計圖。學生在解讀圖的同時對圖重新補上標題,以及縱座標和橫座標所表示的意思。接着教師又藉助投影在第一張圖上呈現8~14歲兒童標準身高的折線;在第二張圖上呈現8~14歲兒童標準體重的折線;在第三張圖上呈現這五次考試全體同學平均成績的折線。再次引發學生觀察這三幅圖,分別說一說張亮和陳明同學與標準身高、標準體重、班級平均分的比較會是怎樣的。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範文 篇三

關鍵詞:板書設計;創新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12-0052-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1008-0546.2013.12.022

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環節,它能形象直觀顯示教學思路,突出教學重點。傳統複習課板書設計以綱要式、表格式爲主,這些板書設計只注重傳授知識,沒有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只是靜態描述知識,沒有展示知識動態發展過程;只是孤立總結知識點,沒有建立知識點的結構聯繫;只以教師爲主導,輕視以學生爲主體[1]。

在高三複習課中,如何創新設計板書,提高複習效率,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一、概念辨析——圖形式板書

在高三複習教學中,常常會遇到許多概念需要辨析。傳統板書常設計成表格形式進行比較,即將兩種概念的不同處填寫在設計好的表格中。這種板書只重視知識結論表達,輕視學生學習過程,雖然能讓學生區別兩種概念,但造成學生記憶的負擔。使用圖形式板書,可以開拓思維、增強記憶、激趣,在教學中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圖形式板書是根據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利用線條、符號、色彩等畫出圖形再配上相應的文字說明加工而成,它形象、直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複習電解質等相關概念時,筆者設計瞭如下板書(圖1)。

這種板書使學生一目瞭然,能迅速抓住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關鍵點——化合物,只要能回憶起這個圖形,學生就會回憶起與電解質相關的一系列概念,極大地減少了學生學習、記憶的負擔。也不需要老師做過多的講解,真正提高複習效率。

類似的板書還有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關係、酯與脂概念辨析、物質的分類、有機化學反應類型等。

二、知識整合——思維導圖式板書

有些知識點在學習時,根據學生能力,設計成螺旋上升式的,這些知識點散見在各章節中,在複習時,要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使用思維導圖式板書能有效地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繫,對知識進行內化和系統化,從而能促進學生高效學習[2]。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茂的方法來表達發散性思維,它用層級圖表現各級主題的相互隸屬關係。這種主題關鍵詞與圖像的記憶鏈接,有利於大腦對知識的統攝,便於學生思考、交流和表達。思維導圖式板書設計就是藉助思維導圖,將原先分散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相關知識體系。

例如,在複習“氧化還原反應”時,筆者用了三課時完成以下板書設計(圖2)。

該板書設計中以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爲核心,以氧化性、被還原、常見氧化劑、得電子爲重點,以氧化性強弱比較、還原反應、反應規律、重要氧化劑爲線索,充分挖掘氧化還原的相關概念、規律、應用等知識,將與氧化還原相關的必修內容與選修內容,以思維導圖式板書進行了很好的整合。

這種思維導圖式的板書設計調動了全腦,因而會增強學生創造力、記憶力,特別是有利於學生回憶信息。此外,它還有利於開發學生的空間智能,培養學生統攝思維和創造性思維[3]。

三、形成體系——網絡式板書

元素化合物知識比較零散,使用網絡式板書可將這些零散的知識串點成線,聯線成面,形成較爲完美的知識體系。

如複習鋁及其化合物時,筆者設計瞭如下板書(圖3)。

由此板書可以非常清楚看出Al、Al2O3、Al(OH)3與酸反應時生成Al3+、與鹼反應時生成AlO2-;Al3+與過量鹼反應生成AlO2-,AlO2-與過量酸反應生成Al3+。整個板書將鋁及其化合物的重點知識進行了高度概括,從知識角度、學生認知角度有效整合知識的邏輯線索。關注學生已有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複習回顧舊知識的過程中促進新知識、新方法的生成。

許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都可以設計成網絡式板書,這些板書設計中應避免那種簡單知識轉換關係圖式的板書,而要體現教師對學生學習建構的有效指導,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與板書設計的表達,不僅能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核心知識,還應掌握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核心思想、核心方法。

四、學生參與——互動式板書

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就意味着學生要主動參與學習的各個環節,包括參與板書的設計與完成。

在複習“有機化學基礎知識”時,筆者引導學生參與設計瞭如下板書(圖4)。

該板書設計過程如下:先板書CH3CH3、CH2=CH2、CHCH三種物質,讓學生畫出它們之間的轉換關係,寫出相關反應方程式。然後再板書出CH3CH2Cl、CH3CH2OH、CH3CHO、CH3COOH、CH3COOC2H5五種物質,再讓學生畫出它們之間的轉換關係和寫方程式。接着讓學生找出第一行與第二行物質的轉換關係,並寫出相關反應方程式。最後給出第三行糖類物質,讓學生再畫出它們之間轉換關係。正好用了一節課時間,當基礎知識複習完時,學生參與的板書也出現在黑板上。

這種板書設計不僅體現學生對知識探究過程,還體現教師對學生學習建構的有效指導。板書形成的過程就是老師引導學生參與、體驗和學習的過程,在落實知識、體驗學習過程的同時,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獲得學習方法。

五、學法指導——流程圖式板書

複習課中會有許多習題課,在習題課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更要發展學生智力。通過展示教師的思維過程,教會學生思考問題方法;通過知識、方法的整理與歸納,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化工流程題”專題複習課中,筆者設計瞭如下板書[4](圖5)。

這種板書清晰展現瞭解流程圖題的一般方法,將題幹文字與工業流程分爲“原料處理”、“分離提純”、“獲得產品”三部分,每一部分涉及到的主要知識做了整理與歸納。學生再遇到此類問題時,思路方法非常清晰明瞭,只需調用相關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即可,再也不用盲目做答,答非所問。

板書設計是教師教學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有科學性,而且還有思想性、藝術性,一幅體現個人風格、具有創造力的板書,需要教師花心思進行構思、提煉、創造。

參考文獻

[1] 周玉明。 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板書設計的優化策略[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10):20-21

[2] 陳心忠。 “思維導圖”在學習“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中的應用[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9): 31-32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範文 篇四

關鍵詞:化學教學;微專題;專題複習;“微專題”複習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12-0067-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1008-0546.2016.12.023

化學複習教學通常可以分爲知識梳理、專題突破、綜合訓練三個階段,其中專題突破階段的複習效果尤其重要。專題複習一方面對基礎知識進行精煉提純、鞏固提升,同時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指導學生學科思維方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解決綜合問題能力。傳統專題複習比如“物質的組成與結構”“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計算”等,其設置切口寬、內容多、跨度大,缺乏針對性、靈活性和選擇性,教學時間和教學效果的關係往往不能令人滿意。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同時考慮到選修學科教學時間限制,在專題複習教學中採用“微專題”複習形式,取得了比較好的複習效果。本文從“微專題”的內涵特徵、“微專題”複習教學的實施流程、“微專題”複習教學的教學反思三個方面展開敘述。

一、“微專題”的內涵特徵

“微專題”是指以某一知識、方法或者某個問題情景爲中心,整合相關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和基本規律,所形成的一種聯繫緊密、邏輯清晰的微型專題複習結構。“微專題”切口窄、內容少,強調知識深度而非知識跨度,學習目標簡明而清晰,其教學時間相對也比較短,一般控制在35-45分鐘左右,課堂複習教學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微專題”容量小因而其數量相對可以多一些,可以將大學聯考考點量化分解設置成若干“微專題”,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如“抓住重點”“圍繞疑點”“關注熱點”等方式選擇性使用。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微專題”複習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往往與綜合訓練穿行,並不一定嚴格區分專題突破與綜合訓練的界限。因此學生通過“微專題”在複習基本知識的同時,深化對知識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形成邏輯清晰的知識網絡和應用體系,有效提升綜合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傳統的高三專題複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和“化學實驗基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在其基礎上設置系列“微專題”如圖1和圖2所示。

二、“微專題”複習教學的實施流程

課堂教學中實施“微專題”複習教學一般按照問題背景、思維模型、問題解決的邏輯順序進行。教學時間根據“微專題”難易程度而定,有些僅需要3~5分鐘,一般需要30分鐘,最長不超過一節課。下面選取圖2所示“微專題10:新情境下物質製備方案的設計”(下簡稱“微專題10”)爲例說明“微專題”複習教學的實施流程。

1. 堅持目標導向,把握大學聯考脈絡

專題複習的時間一般距離大學聯考比較近,因此其目的應該非常明確,必須針對化學大學聯考中出現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微專題”複習教學中首先就必須將每個問題所對應的大學聯考背景揭示出來,其目的在於使學生一開始就能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從而將有限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集中到必須完成的問題情景中。這種目標導向策略,既符合大學聯考考查的實際需求,同時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增強了複習的有效性和參與度。比如“微專題10”可以按照如下教學片段展開問題背景。

[教學片段1]問題背景

考試說明要求“瞭解常見氣體和一些簡單化合物的製備原理和實驗室製備方法;能綜合運用化學實驗原理和方法,設計實驗方案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

大學聯考命題方向:以一定情境下某物質的製備爲背景,要求設計或“補充完整”物質製備的實驗步驟。

2. 構建思維模型,萃取知識精華

“微專題”複習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構建某問題背景下的思維模型,這是每個“微專題”中最爲重要的環節,也是“微專題”能以小見大的原因之一。教育心理學家麥基奇認爲:保持和理解知識的學習策略主要包括複述、精加工和組織策略。“微專題”複習教學通過對已有知識的再現和重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解和優化,進而建立更高級的邏輯認知和更深刻的知識網絡。課堂教學實踐中通常指導學生重溫教材基本知識和基本情景,按照問題中隱涵的邏輯關係進行梳理歸納,最終以思維導圖形式展現出來並加以解讀,對於某些必要的“微專題”還可以輔以某個案例進行說明。比如“微專題10”可以按照如下教學片段展開思維模型教學。

[教學片段2]思維模型

[設計意圖]通過圖3所示思維模型圖可以看出,“微專題10”綜合考查學生對元素化合物性質、物質的分離提純、實驗條件控制等的理解與把握,同時考查思維的全面性、縝密性,以及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規範性。引導學生明確解題時,通常先理順“整體”思路,再進行“除雜設計”,“產物獲取”則需根據物質製備的基本要求和試題提供的信息,分析應如何控制條件。

[教學片段3]案例: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爲Fe2O3、SiO2、Al2O3)爲原料製備綠礬。請結合如圖的綠礬溶解度曲線,補充完整由硫鐵礦燒渣製備FeSO4・7H2O晶體的實驗步驟(可選用的試劑:鐵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燒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 ,得到FeSO4溶液,

,得到FeSO4・7H2O晶體。(已知:Fe2+、Fe3+、Al3+完全生成氫氧化物沉澱的pH分別爲8.8、3.2、5.0)

[設計意圖]首先理順“整體思路”,根據硫酸鐵礦渣中的主要成分,其中SiO2與稀硫酸不反應,可以直接過濾除去,然後設法除去Al3+並還原Fe3+。因此製備FeSO4・7H2O晶體的整體思路爲:首先考慮雜質的除去,獲得FeSO4溶液,其次通過再結晶獲得FeSO4・7H2O晶體。其次進行“除雜設計”,Al3+的除去可以利用NaOH溶液調節pH至5使其轉化爲氫氧化鋁沉澱,還原Fe3+可以利用鐵粉,這裏還需要考慮雜質的除去是否有先後順序。可以有兩種方案實現該實驗的目的:方案一先將Fe3+還原爲Fe2+,後分離Fe2+和Al3+;方案二先分離Fe3+和Al3+,後將Fe3+還原爲Fe2+,無論哪種方案均可獲得FeSO4溶液。最後再分析如何控制條件來獲得FeSO4・7H2O晶體。根據溶解度曲線,應加熱濃縮至60℃得到FeSO4飽和溶液,再冷卻至0℃結晶,過濾、洗滌、乾燥。爲了減少損失,應用冰水洗滌,並採用低溫乾燥。

3. 優化訓練反饋,提升課堂效率

專題複習爲了強化學生應考能力,通常都會設計相關反饋鞏固訓練,以供學生在訓練中反思、反思中提升。“微專題”複習同樣如此,也設計有問題反饋訓練環節,但和傳統專題複習教學又存在不少區別。首先是教學時間安排,每個“微專題”最長不超過一節課,去除目標導向、思維模型教學環節後,剩餘時間當堂完成反饋訓練。其次是訓練內容安排,統籌考慮教學時間安排,要求問題反饋內容精煉、針對性強,一般2-3個問題限時完成。再有問題情景精心設計,限於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的要求,一般不採用原有習題或者問題情景,通常都會對原有問題進行拆分、優選、重組等,要求即能在規定時間完成,同時又要做到與思維模型緊密契合,從而有效提升訓練效率和應考技能。

三、“微專題”複習教學的反思

1. 內容安排靈活

現行江蘇大學聯考模式導致選修學科教學時間,相比過去明顯減少,不可能採用傳統“大”專題複習形式。在專題複習教學實踐中,“微專題”複習教學因其固有特點,自然成爲一種比較適合的教學方式。具體教學安排時,對於學生掌握比較紮實、知識難度比較低的教學內容,可以進行必要刪減以提高教學效率。還有一些“微專題”教學時間很少,遠遠低於一節課教學時間,有的只要10-15分鐘左右,可以將2-3個“微專題”置於同一節課完成,或者利用一些邊角時間完成。事實表明,採用“微專題”複習教學後,專題複習教學效率顯著提升,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2. 學生深度思考

“微專題”切入口比較小,思維專注程度比較高,通過目標導向、思維模型、反饋訓練三個教學環節,逐步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特別是思維模型教學,通過思維導圖展現知識結構,有利於學生回憶梳理相關化學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加深對化學知識本身的理解,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體系邏輯關係的理解。通過典型案例教學,學生思考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層層推進,在案例解決中不斷深化認知、提升能力。通過針對性的反饋訓練,圍繞思維模型,優化問題設計,在訓練中拓展學生思維深度,促使學生思維向更深層面發展,從而形成對問題深刻的洞察力和持久的理解力。

3. 教學方式多元

“微專題”複習教學在實踐中,由於其涉及的知識面相對比較小,學生更容易切入問題的研究,一般而言可以利用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展開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主要針對相關知識的回憶梳理,形成對本專題知識的初步意象;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分析、討論、探究、展示等,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各抒己見,基本達成知識體系的建構和思維模型的建立。同時在思維模型建立的過程中和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根據實際需要,在思維關鍵節點進行點評提升,充分發揮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微專題”課堂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過程,又有合作探究的機會,教師亦有點評提升的空間,整個課堂具有多樣性和生成性,教師和學生都具有相當的思維發展空間,切實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景。

“微專題”以全新的組織形式展開專題複習,有效解決了傳統專題複習內容跨度大、教學時間長、教學效率低等問題。新的目標導向、新的思維模型、新的反饋訓練,都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事實表明,“微專題”複習教學打破原有知識體系、探索優化教學策略,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基本要求,應該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郭建虹。固本浚源 見微知著――“微專題”複習的實踐探索[J].化學教與學,2014(10):19-21,37

複式統計圖教學反思範文 篇五

【關鍵詞】自主 反思 角色反轉 夥伴共研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處於思維發展階段的國小生常常不能一次性把握數學的本質,必須要經歷多次回望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調節才能真正實現兒童意義上的知識建構。數學複習課就是順應兒童學習本性,實現學生深度建構的設計,怎樣上好複習課就成了一個值得研討的話題。

培養學生自主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建構更加牢固,特別是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對於複習課,學生“學有基礎”,但容易對“重複”的內容動機不強,所以一方面筆者極力嘗試“還給學生”,學生的複習課學生做主;另一方面,複習課弱化“重複練習”,側重啓發學生“反思”,引導學生對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回顧思考。通過知識梳理、經驗提煉、總結方法等形式,深化對知識以及方法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溝通知識聯繫,進而產生新的發現。

一、自主板塊整理,反思“聯繫”,建構知識體系

一般複習課,教師往往直接呈現“知識網絡”,學生“被複習”,顯得沒有興趣,又受教師先入爲主的侷限,有“死記硬背”的感覺。其實,學生先前習得的知識都是比較獨立、散亂的,缺乏一定的關聯性和系統性。所以引導學生反思“聯繫”,自主梳理知識網絡尤爲重要。

平日裏引а生養成“一天一小理,單元一大理”的習慣,每天梳理概念,單元結束後嘗試按內容梳理單元的知識模塊、相關內容、方法和要點。學生整理的方式有很多,條目式、樹狀圖、表格、思維導圖……不完整的梳理也是寶貴的學習資源,複習課上讓學生充分交流、肯定和優化,拾級而上,趨於“完整”,達成共識,自主建構起單元的知識模型。

如:學生自主系統整理有關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內容,有學生整理了面積計算公式,有學生整理了推導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有學生用網絡圖整理了它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轉化,教師也欣喜地發現有學生研究了“以盈補虛”,將三角形、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推導出面積公式。還有學生“反向思考”,發現了梯形上底爲0時就變成了三角形,上底等於下底時就變成了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也可以用來計算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對於這些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知識,學生通過反思、研究,觸摸本質,找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繫,以網狀圖的形式“串珠成鏈”,組成“平面圖形家族”,建構了清晰又穩固的知識結構。另外,正因爲這些知識梳理是來自於學生,並且是“夥伴語言”,所以更易於學生理解、消化、產生共鳴。學生也慢慢練就了自主歸納和梳理的能力,並且在層層深入的研究中也容易產生新的發現。

二、典型題摘錄,反觀“相同”,明晰數學方法

學生的學習歷程中,除了數學知識,更重要的就是數學方法,數學方法是讓學生受益一生的。如果僅僅是教師講數學方法,對於學生來說只是“簡單的重複”,複習課上,循着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反觀和感悟思維中的“共同特徵”,才能使方法深入人心。

(一)已學方法理一理

在板塊複習時,筆者會啓發學生圍繞“最有心得的數學方法”,以舉例的方式記錄下來,同時回顧梳理單元典型題和好題,每人挑選一組摘錄下來,並寫下解題方法。複習課上進行交流和深化。

複習近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時,學生結合自己整理的網絡圖,交流了“轉化”這種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認爲在研究新的圖形面積計算時,應先找尋“聯繫”,然後通過割補、平移、旋轉等方法都可以將其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進而推導出解決新知識的方法。

學生採用“將錯就錯”“篩選法”“數形結合法”“畫輔助線法”“倒推法”等方法摘錄一組練習題,通過題目中共同思維過程的“提煉”以及還可以解決哪些數學問題的“舉一反三”,使數學解題方法直觀化、清晰化,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如學生採用“篩選法”,舉了以下的例子,認爲只要先進行一一列舉,再從中選擇符合要求的就可以了,或者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數或式。

①有一個三位小數,精確到百分位是4.80。這個三位小數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②一個等腰三角形,相鄰的兩條邊分別長4.7釐米和9.8釐米。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這樣的反觀,改變了以往看題做題、零散用方法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從“數學方法”的角度將問題進行梳理、分類、應用,這樣做可讓學生的思維深入到問題的本質和方法的本質,同時促進學生平日課堂聽講中關注數學方法的積累。

(二)自創方法共分享

筆者特別注重鼓勵學生自己“發明”好的解題方法,在複習課上“當小老師”,以典型題的形式講解與分享。

如:一張靶紙共三圈,投中內圈得10環,投中中圈得8環,投中外圈得6環,小華投中2次,可能得多少環?

一般學生在解決這道實際問題時,會用一一列舉的方法有序列舉出結果,但往往忘記去掉相同的環數,錯誤率很高。我們班有位學生“發明”了自己的列舉方法。他覺得只要這樣列表依次劃線,就能找到5種不同的環數。

[ 10 8 6 10 20 18 16 8 18 16 14 6 16 14 12 ]

學生在關注方法“通式”的同時,慢慢有了這樣反思和調整的意識,創立了適用的“變式”。只要給學生提供方向和空間,學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也是無窮的。學生在展現自己的精彩和智慧的同時,也享受成爲小老師的成功和喜悅。

三、錯題分析,反芻“錯因”,提升學習能力

錯題是學生學習歷程中的“盲區”,關乎到概念模糊、審題不到位、知識混淆、計算錯誤等多種情況。面對“錯題”,研究“錯題”,化錯爲正確,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完整和穩固,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班級學生每人都有一本“糾錯本”,一般一週集中糾錯一次,主要是把平時教材、練習冊、試卷上的錯題分類“拷貝”下來,先寫明錯因,然後把解題的正確思路、步驟和方法結合教師平時的講解進行相應的梳理和總結。等到單元複習、總複習的時候再拿出來重點溫習錯題背後的“數學方法”,通過這樣有目標的反芻錯題,使錯題分析更有針對性和實效。

(一)易錯題分分類

讓學生整理錯題,不是簡單的摘錄和重做錯題,更重要的是關注錯誤的原因,同時進行規避。所以,整理錯題要根據錯誤的原因進行分類,如知識點混淆、解題思路不清晰、計算錯誤、找不到解題突破口等等。同時,同類型的題目要及時歸類。

比如,學生對於特別易錯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進行歸類,根據錯因歸納了這樣幾類: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小數點沒對齊、商中間有0但漏寫、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沒有同時移動相同的位數等,然後把易錯的要點整理成“友情提醒”記錄下來,錯因整理後,學生這一塊的計算正確率明顯提高了。

另外,對於下圖這樣的經典錯題,學生每次總是出錯,原因是對這種題型解答無從下手,不得要領。筆者建議學生製作“錯題卡”,把搭n個三角形、搭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這一類題目有序整理在一起,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其中共同的規律,由點及線,使學生形成對這一類題型解題方法的整體認知。

(二)辨析}作比較

例如,有一種大豆每5千克可以榨油2千克,照這樣計算,1千克大豆可榨油( )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這種大豆( )千克。

上面這題是“經典錯題”,講過了,做過了,訂正過了,學生仍然出錯,究其原因學生還是常常“依葫蘆畫瓢”或者“碰運氣”,沒有理解問題的核心和解題的要領。

複習課上,就這道題,筆者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以“夥伴共研”的形式,找出“最佳方法”。正因爲有了專題比較,學生進行了“反覆審題”和“反覆思考”,學生推出了用倍數關係想、換有整數倍關係的兩個數據思考、要算榨油多少千克只要把2千克油平均分等方法。比學生的發現更重要的是他們經歷了這樣的一個研究過程,有了明確的思考方向和清晰的認知,同時不同的方法也可以互相用來檢驗結果。

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是很有價值的學習資源,“容錯”並積極“融錯”,可以讓學生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數學思維,並且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自出題練習,反轉角色,實現自主學習

教育心理學的觀點認爲,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分爲幾個層次:初步自學,瞭解表面的直接的意思;通過課堂學習,有了知識基本的貫通融合;學生對知識加入了個人的判斷;學生擺脫教材束縛,有了新的有創造性的見解。經過系統複習的最後階段,學生完全有能力“當小老師”自己出題,提升到上述的第三和第四層次,讓學生真正對知識進行再梳理和再創造。

(一)不同的“角色體驗”

讓學生出題,使學生從被動的“做題者”轉換成主動的“出題者”,一方面新奇的極富挑戰的任務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特別認真。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有了教師的角色定位,促使他們通覽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考慮題型的設計,關注易錯易混淆的題型。這樣的主動思考,有利於學生整體把握學習方法,理解教材,理解教師。同時,考慮出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系統複習、深入挖掘知識、拓寬知識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更顯“自主”和“有效”。

(二)開放的“自主出題”

複習課的自主出題,給予學生較大的自由度,一般的學生可以模仿已有的練習,分析考查的知識點,也可以蒐集認爲比較好的、易錯的題目,或者向教師和同學尋求幫助;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出綜合性靈活性較強、有一定拓展性的題目。出題的過程,也是複習反思的過程,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爲後續的學習和更深層次的理解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對於學生出的題目,首先要進行一次校對、修改和篩選,以4人爲一小組,討論所出的題目是否有價值,是否符合單元的重點難點,表達是否清晰準確,有沒有題型重複的,等等;其次,切磋討論每題的考查點和解題過程;教師在學生有疑問時、難以決策時給予適時指導。這個過程是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過程,促使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學生間的討論和競爭,激發了學生後續學好知識、掌握方法的內驅力。

(三)新奇的“學生老師”

複習後的每次綜合測試都會選用學生出的題目,適當修改數據,讓學生有被教師選中的成就感。同時,爲了測試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一有空就去研究“作業欄”裏展示的各種題目以及解題思路,學生間有了濃濃的學習、研究、複習探討的氛圍。綜合測試後,試卷的講解就由對應出題的學生來擔任,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大增,這種以出題任務爲驅動的數學複習就成爲了學生的“行爲自覺”。

知識要真正地被吸收和運用,只有經過學生自身的“再加工、再創造”,纔可能實現。而複習課讓學生自己做主,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和能力,則是實現“學堂”的途徑之一。怎樣真正實現學生“自主”複習,還是個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話題。

參考文獻:

[1]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鄭小龍。以學定教,自主複習[J].現代中國小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