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芒種節氣的習俗有哪些(精品多篇)

芒種節氣的習俗有哪些(精品多篇)

芒種前後養生注重原則 篇一

1、多喝水,要午休

我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懶散。

小極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

2、適當藥浴,美容健身

藥浴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爲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陽熱”易於發泄。

小極提醒,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洗浴以藥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藥浴的方法多種多樣,作爲保健養生則以浸浴爲主。芒種時節以五枝湯(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將等量藥物用紗布包好,加十倍於藥物的清水,浸泡20分鐘,然後煎煮30分鐘,再將藥液倒入浴水內,即可浸浴。

3、飲食宜清淡

飲食調養方面,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爲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

小極提醒,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爲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清淡祛暑、清熱解毒食物如:

利水祛溼類食物:黃豆、綠豆、金針菜、冬瓜等;

清熱祛暑類食物:西瓜、荷葉、絲瓜、黃瓜、芹菜、莧菜、甘蔗等;

清熱利溼的食物:茼蒿、茭白、竹筍、菜瓜、荸薺等;

健脾利溼的食物:蠶豆、赤豆、青魚、鯽魚、鰱魚、扁魚等。

4、穴位按摩

芒種節氣適當的按摩和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我們讓身體健康和輕鬆。

穴位按摩可選擇脾經原穴:太白穴,是補脾的重要穴位,此穴的主治範圍廣泛,對與脾虛相關的胃痛、腹脹、吐瀉、痢疾、月經不調等症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大力指壓該穴還能治療溼疹。該穴位於足部,找穴時手沿着足大趾內側向下摸,會摸到一個凸起的骨頭,下方有個凹陷,就是太白穴了。按摩本穴要有一定的力度,每天按揉3-5分鐘即可。

芒種時節的習俗 篇二

一、送花神

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此俗今已不存,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

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頂端綴有犛牛尾的旗,旌與旄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它由五彩折羽裝飾,幢的形狀爲傘狀。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爲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二、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爲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爲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三、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四、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五、端午節

此節氣裏,我國有許多習俗,每隔兩年就有一次端午節出現在芒種期間,其中,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四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重午、天中、朱門、五毒日。端午節有喝雄黃酒、吃糉子、吃綠豆糕、煮梅子、賽龍舟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