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精品多篇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精品多篇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 篇一

物理,這個並不陌生的代名詞。物理科學作爲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

隨着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範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汽車頭燈裏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爲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就比如說還有,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滷汁裏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生活離不開物理,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經講過:將來人類的知識將會大大增長,今天我們想不到的新發明將會屢屢出現,我有時候幾乎後悔我自己出生過早,以致不能知道將要出現的新事物。100多年來,人類的科技只能用突飛猛進這樣的詞彙來形容,如果讓一個1900年的發明家來看今天的世界,他會認得汽車、電話、飛機,他也能想象出宇宙飛船、深海潛艇,但他絕對會對計算機、互聯網、基因工程、核能、超導磁懸浮一無所知。“物理乃萬物之理”。物理的創新與發現對科學技術的進步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富蘭克林的閃電實驗吧?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電能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電網的容量越來越大,供電密度越來越高,電網向超大規模方向發展,對供電質量和電網的穩定可靠性要求也越來越高。超導材料可以用於製作超導電線和超導變壓器,從而把電力幾乎無損耗地輸送給用戶,超導電力技術克服了常規電力技術固有的缺陷,並將帶來電力工業的重大變革。超導電力技術主要包括超導儲能系統、超導限流器、超導電纜、超導變壓器、超導電機和基於超導技術和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及控制技術而產生的靈活功率變換和調節技術。其應用對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改善供電品質,並提高電網輸電能力、降低網絡損耗,提供可靠的基礎保障和技術保障。據統計,目前的銅或鋁導線輸電,約有15%的電能損耗在輸電線路上,光是在中國2007年的總髮電容量(7億千瓦)爲例,可以節約的損耗相當於兩個三峽電站的總髮電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可觀,這樣一來可以大幅度降低電價,讓廣大的人民羣衆真正享受到科技發展與改革開放帶來的實惠,二則這將使我國沿海地區不再爲缺電而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爲全國的快速發展與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是可以關停一些火電廠,充分利用水力發電與核電,爲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塊煤、留下一桶油、留下一座青山、留下一片藍天。

上次看到關於愛因斯坦的視頻,讓我不經意想起他的《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建立以後,對物理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並且深入到量子力學的範圍,成爲研究高速粒子不可缺少的理論,而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還有就是量子論的建立。量子力學爲描述微觀自然現象提供了全新的框架,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而且也是化學、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的基礎。在應用方面, 量子力學還催生了半導體、光通訊等新興工業的崛起, 併爲激光技術的發展、新材料發現和研製以及新型能源開發等開闢了新的技術途徑。 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物理和半導體器件研究的進展爲計算機革命鋪平道路,而計算機革命給人類社會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

隨着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創立及其應用的深入,物理學對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乃至人類思維本身產生了愈來愈重要的影響,如人們利用航天技術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祕,通過電子顯微鏡能看見組成分子、原子,還有納米技術、激光技術、信息技術的應用等皆已經並繼續對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當然在科學技術爲人類社會帶來福音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如能源危機、全球變暖和臭氧破壞等。如何有效地其應用物理學的新發展,避免負面影響,如何提高未來公民的科學素質,樹立正確的科學觀等,這些皆對物理學界和物理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20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提及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但在1929年,埃德溫·哈勃做出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觀測:不管你往那個方向看,遠處的星系正急速地遠離我們而去。換言之,宇宙正在膨脹。哈勃的發現暗示存在一個叫做大爆炸的時刻。

隨着對宇宙的瞭解,人們開始對太空的瞭解也越來越深了。1957年10月4日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961年4月12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乘坐這艘飛船的航天員是加加林; 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員是蘇聯的捷列什科娃乘“東方”6號進入太空,在軌道上運行了70小時50分鐘,繞地球48圈……古人對自然的奧祕發出過多少質樸的發問:天體是怎樣運行的?我國航天技術持續的不斷髮展,爲我國空間科學的發展以及空間探測奠定堅實的基礎。空間的物理學研究將不僅帶動我國基礎科學研究,而且將引領我國航天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有效促進空間科學與航天科技水平的協調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利用“神舟”號飛船和返回式衛星,在空間材料和流體物理以及空間技術研究等領域開展了大量實驗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根據我國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將利用返回式衛是進行微重力科學實驗,同時探討進行引力理論驗證的專星方案。空間的物理學研究涉及空間基礎物理、微重力流體物體、微重力燃燒、空間材料科學和空間生物技術等學科領域。空間基礎物理涉及當今物理學的許多前沿的重大基礎問題,在科學上極爲重要,在我國還是薄弱領域。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應該適時地安排引力理論家驗證的專星研究。正是自然界美妙而複雜的現象,激發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探索自然現象背後的本質,而物理學的每一個科學概念的產生都充滿了探索和創新,還包括對已有錯誤觀念的批判。

今日的物理學並沒有終結,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探索,物理理論的技術應用更有廣闊的創新天地。

從文化的角度看,物理文化是一種高品味的科學文化。物理文化是由人和物構成的綜合體。物理學作爲人類認識自然的偉大成果,無論其內容、方法和結構都是人類創造智慧的集中體現,優秀的物理學家羣體和物理應用工程師在物理學探索過程和技術應用中閃耀着科學創造之光。物理教師作爲物理學活的載體通過物理試驗儀器、設備,物理書籍、論文、

軟件等在學校中創造出一種物理文化環境。這種環境充滿探索、發現、創新,充滿好奇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青年人通過體操和走路訓練了他的肌肉和體力的耐久性,以後能適應體力勞動。思想的訓練以及智力和手藝方面的技能鍛鍊也類似這樣”。所以,物理教育作爲物理文化的組成部分,要充分體現創新的特徵,教學過程要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始終放在重要地位,把物理知識和方法的教學作爲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

總之,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怎麼說了,就好像事魚離不開水一樣。

我想,隨着物理在生活中不斷的應用,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喜歡上它的!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 篇二

我認爲在國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應該把物理知識的教學溶入到生活當中去。因爲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讓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於生活,寓於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

一、從生活走向物理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爲基礎的科學。物理知識的形成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更便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1.善於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

國中學生已具有相當多的生活經驗,其中包含着大量的與物理有關的現象或者問題,例如:雷電是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鍘刀的手柄越長越省力;爬山是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鋒利切東西越快等等,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這對學習新的知識,形成新概念會幫助極大。在講授槓桿的應用一節時,我就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對學生提出了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會想到的一些問題,例如:阿基米德說過,給他一根足夠長的槓桿,他能把地球翹起來,這可能嗎?家中門的把手爲什麼安在門邊緣處?自行車如果沒了車把,汽車沒有了方向盤,我們直接去轉中間的那根圓杆能行嗎?在上課時我準備了一些日常用品:羊角錘,剪子,指甲剪,天平,起子等,先讓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分別說出如何使用,然後運用槓桿平衡原理,引導學生自然解釋這樣使用的理由。這種教學雖費時費力,但學生學習勁頭高漲,課堂效果很好,便於理解有關知識。

2.讓學生積極地進行生活體驗

學生在生活中體驗物理知識既有利於理解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同時有的也爲學習新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後,要求學生在坐火車或汽車時,在車站觀察並排的車的運動情況,體驗由於運動的相對性而帶來的神奇的現象,並在開車和剎車時體驗由於慣性使人體向後倒和向前傾的現象。自行車是同學們的重要交通工具,對它非常瞭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麼方法增大和減小的?同學們都有這方面的親身體驗,對學習摩擦的有關知識幫助甚大。

3.讓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

國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識就在學生的身邊,佈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無疑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學習液化知識前,佈置讓學生觀察從冰箱剛拿出的飲料瓶外有水珠的現象。觀察燒開水從壺嘴向外噴“白氣”的現象,並思考爲什麼離開壺嘴一段距離纔看出“白氣”?讓學生思考早晨霧是怎樣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樣形成的?爲什麼冬天往手上吹氣手就會感到冷,而往手上哈氣手反而會感到暖和?等等,這樣既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也使學生思考問題有針對性,學習時更加得心應手。

二、從物理走向生活

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物理學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物理課的教學設計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物理規律,同時還應將學到的物理知識及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實踐及其應用結合起來,讓他們體會到物理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樂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心社會的意識,利用正確的價值觀處理社會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學習物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同時也是適應於社會。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慾望。

1、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中肯定要遇到許多困難,有一些是完全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自行解決的。例如

學生安裝一些簡單的電路,排除一些簡單的故障等。怎樣計算家用電器的耗電量。在學校裏,怎樣做到安全用電,對課本上的實驗怎樣利用學校現有的器材進行改進,在生活中怎樣改進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減少大氣污染。

2、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物理知識緊密相連

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物理知識緊密相連的,例如: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爲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電風扇利用電能轉化爲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而且要接地是爲了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廚房的爐竈是將化學能轉化爲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菜刀的刀刃薄是爲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往保溫瓶裏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爲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鋒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利用以上事例進行教學,學生就不會感到物理是神祕的,可以產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把生活──物理──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體現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想,使學生不再認爲學習物理枯燥無味,真正做到教師利用教材教學生學知識,教會學生學習,這樣將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堅實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 篇三

民諺俗語中的物理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民諺、俗語,這些民諺、俗語蘊含着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平時如果注意分析、瞭解一些民諺、俗語,就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深化知識,活化知識,這對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下面列舉幾例:

1、小小稱砣壓千斤——根據槓桿平衡原理,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分之一,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倍。如果稱砣的力臂很大,那麼"一兩撥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鏡不能重圓——當分子間的距離較大時(大於幾百埃),分子間的引力很小,幾乎爲零,所以破鏡很難重圓。

3、摘不着的是鏡中月 撈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鏡成的像爲虛像。

4、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6、真金不怕火來煉,真理不怕爭辯——從金的熔點來看,雖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溫度爲800℃左右,由於火焰的溫度小於金的熔點,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大風來臨時,高空中氣溫迅速下降,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相當於許多三棱鏡,月光通過這些"三棱鏡"發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暈,故有 "月暈而風"之說。

礎潤即地面反潮,大雨來臨之前,空氣溼度較大,地面溫度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爲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鹽分容易吸附潮溼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預示大雨將至。

8、長嘯一聲,山鳴谷應——人在崇山峻嶺中長嘯一聲,聲音通過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迴音,經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迴音。

9、但聞其聲,不見其人——波在傳播的過程中,當障礙物的尺寸小於波長時,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一般圍牆的高度爲幾米,聲波的波長比圍牆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繞地高牆,使牆外的人聽到;而光波的波長較短(10-6米左右),遠小於高牆尺寸,所以人身上發出的光線不能衍射到牆外,牆外的人就無法看到牆內人。

10、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水沸騰之前,由於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後,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11、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對稱,因此豬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樣",仍然是個豬像,自然就"裏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質燃燒,必須達到着火點,由於水的比熱大,水與火接觸可大量吸收熱量,至使着火物溫度降低;同時汽化後的水蒸氣包圍在燃燒的物體外面,使得物體不可能和空氣接觸,而沒有了空氣,燃燒就不能進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中航行,時間的流逝會比地球上慢得多,在這個"洞中"生活幾天,則地球上已渡過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

14、千里眼,順風耳——人們利用電磁波傳送聲音和圖像信號,使古代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爲現實。並且人類的視野已遠遠超過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萬裏——由於地球的半徑爲6370千米,地球每轉一圈,其表面上的物體"走"的路程約爲

40003.6千米,約8萬里。這是毛澤東吟出的詩詞,它還科學的揭示了運動和靜止關係——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體沸騰有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如果"抽薪"以後,便能制止液體沸騰。

17、牆內開花牆外香——由於分了在不停的做無規則的運動,牆內的花香就會擴散到牆外。

18、坐井觀天 所見甚少——由於光沿直線傳播,由幾何作圖知識可知,青蛙的視野將很小。

19、如坐鍼氈——由壓強公式可知,當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人坐在這樣的氈子上就會感覺極不舒服。

20、瑞雪照豐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許多鬆散的空隙,裏面充滿着不流動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當它覆蓋在農作物上時,可以很好的防止熱傳導和空氣對流,因此能起到保溫作用。

21、霜前冷,雪後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驟然變冷(溫度低於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覺。雪熔化時要需吸收熱量,使空氣的溫度降低,所以我們有"雪後寒"的感覺。

22、一滴水可見太陽,一件事可見精神——一滴水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透過一滴水可以有太陽的像,小中見大。

23、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24、紙裏包不住火——紙達到燃點就會燃燒。

25、有麝自然香,何須迎風揚——氣體的擴散現象。

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線發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後,其表面平滑,光線發生鏡面反射。

27、扇子有涼風,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時,加快了空氣的流動,使人體表面的汗液蒸發加快,由於蒸發吸熱,所以人感到涼快。

28、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往低處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條客觀規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響由高處流向低處

29、水缸出汗,不用挑擔——水缸中的水由於蒸發,水面以下部分溫度比空氣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外表面就產生了液化現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時由於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少,雖然也會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發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氣潮溼,水蒸發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於汽化,就有水珠出現了。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當然不需要挑水澆地了。

30、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氣凝華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華、凝固都是放熱過程,化雪是融化過程,要吸熱。

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氣溫低於山下平地氣溫,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時融化。所以下同樣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的結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氣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摻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32、冰凍三盡,非一日之寒——水的溫度在0℃~4℃之間是熱縮冷脹,4℃時水的密度最大。當整個水溫都降到4℃時,水的對流停止。氣溫繼續下降時,上層水溫降到 4℃以下,密度減小不再下沉,底層水溫仍保持4℃,上層水溫降到0℃並繼續放熱時,水面開始結冰。由於水和冰是熱的不良導體,光滑明亮的冰

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熱傳遞的三種方式都不易進行,冰下的水放熱極爲緩慢,結成厚厚的冰,當然需要很長時間的天寒。

33、火場之旁,必有風生——火場附近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遠處的冷空氣必將來填充,冷熱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34、一石擊破水中天——平靜的水面如一塊平面鏡,可看到天的像,石塊投入水中破壞了平靜的水面,形成層層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擊破了。

35、瞎子點燈白費蠟——人們能看到世上萬事萬物,是因爲太陽光或用來照明的光照射在物體上被物體反射後的光線進入人眼,反射光線進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見物體。

36、早虹雨滴滴,晚虹曬臉皮——我國的降雨雲大都是由西向東移動的,早晨看到的虹,是東方射來的太陽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層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顯然,西虹是本地天氣將要降雨的預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來的陽光照在東方天空降雨層的水滴上而形成的東虹,它預示着西方天空已沒有降雨雲了,天氣必然是晴朗的。

37、朝霞不出門,晚霞走千里——(參考上則)

38、虹高日頭低,早晚披蓑衣——當“日頭低”時,太陽光線和地平線是非常接近的,這時出現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線,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個圓弧。若此時空氣中水滴很多,分佈的空間很廣,那麼除了可以看到虹外,還可以看到霓,霓頂的半圓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頂,也預示着降雨雲已經移近天頂,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

39、照相的底片——顛倒黑白——照相機是應用物體放在凸透鏡兩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製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與人是顛倒的。底片上塗有感光劑,人照相時,由於淺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強,反射光進入相機的暗箱與底片上的感光劑發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於吸收光的能力強,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這樣淺色部位在膠片上感光強,深色部位感光弱。膠片沖洗時,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劑基本沖洗掉,所以呈淺色,而感光強的部位由於發生了光化反應衝不掉,所以呈深色。

40、磨刀不誤砍柴工——減小受壓面積增大壓強

41、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42、一隻巴掌拍不響——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隻巴掌要麼拍另一隻巴掌,要麼拍在其它物體上才能產生力的作用,才能拍響。

43、四兩撥千斤——槓桿的平衡條件,增大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較小的動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體。

44、水銀落地——無孔不入——水銀的密度大於組成地面各物質的密度,水銀又具有流動性,故它總是沉在其它物質的下面。

45、泥鰍黃鱔交朋友——滑頭對滑頭——泥鰍黃鱔的表面都光滑且潤滑,摩擦力小。

46、雞蛋碰石頭——完蛋——蛋殼承受的壓強遠小於石頭能承受的壓強,雞蛋碰石頭,雞蛋先破。

47、大船漏水——有進無出——液體內部存在壓強,船破後,船外的水被壓進船內,直到船內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內的水也不會向外流。

48、水上的葫蘆——沉不下去——葫蘆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從詩文中學物理

你讀過這些詩句嗎?它們肯定曾給你留下過深刻的印象:①“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②“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遠上白雲間”、“八有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④“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⑤“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現在站我們從物理學的角度研究下下這些詩句,發現它們分別描述了:①平面鏡成像;②地球不停地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相對性);③廬山瀑布水和黃河水以及流動的空氣蘊含着大量的機械能;④聲源的位置聲音傳播的距離;⑤機械運動的相對性。

從上面的各例可以看出,許多詩文辭句可以與物理知識聯繫起來,編成問答題,在鞏固我們物理知識的同時,又能考查我們的人文素養與能力。

比如:“我國古書《考靈曜》中記述:?人在舟中閉牖(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請解釋其中原因。”題中雖引用古文,但其意淺顯,它生動地說明了描述物體機械運動必須有合適的參照物。給這樣的題目作答,既能領略古人作文時的洞察力,又讓人對古人掌握自然知識的能力而折服。

又如“我國古代啓蒙讀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說?雲騰致雨,露結爲霜?你贊成其?露結爲霜?的說法嗎?爲什麼?”此題既要求正確區別液化、凝固與凝華現象,又啓示我們對古代文化遺產應持正確的繼承觀。 巧妙地融理於文,還能增強文章的表現力,給讀者以意料之外的作文技巧的教益。鮶,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社戲》中去趙莊看戲行船途中的一段描述:“兩岸起伏的連山彷彿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不正是運用了“運動的相對性”來襯托“我”看戲的急切心理嗎?課文《挑山工》中描述挑山工們上山時走“Z”字形路線,恰恰爲我們學習“斜面”的知識打下了伏筆。

汽車上的物理知識

一、力學方面

1、汽車的底盤質量都較大,這樣可以降低汽車的重心,增加汽車行駛時的穩度。

2、汽車的車身設計成流線型,是爲了減小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

3、汽車前進的動力——地面對主動輪的摩擦力(主動輪與從動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4、汽車在平直路面勻速前進時——牽引力與阻力互相平衡,汽車所受重力與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5、汽車拐彎時:①司機要打方向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②乘客會向拐彎的反方向傾倒——由於乘客具有慣性

6、汽車急剎車(減速)時,①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②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慣性 ;③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槓桿原理;④用力踩剎車——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⑤急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由滾動變摩擦成滑動摩擦

7、不同用途的汽車的車輪還存在大小和個數的差異——這與汽車對路面的壓強大小相關

8、汽車的座椅都設計得既寬且大,這樣就減小了對坐車人的壓強,使人乘坐舒服

9、汽車快速行駛時,車的尾部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這是我們常常能在運動的汽車尾部看到捲揚的塵土形成原因

10、交通管理部門要求:①小汽車的司機和前排乘客必須繫好安全帶——這樣可以防止慣性的危害;②嚴禁車輛超載——不僅僅減小車輛對路面的破壞,還有減小摩擦、慣性等;③嚴禁車輛超速——防止急剎車時,因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過長而造成車禍

11、簡單機械的應用:①方向盤、車輪、開窗搖柄等都是輪軸,②調速杆,自動開關門裝置是槓桿

12、汽車爬坡時要調爲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時,降低速度,可增大牽引力

13、關於速度路程,時間的計算問題;參照物與運動狀態的描述問題

14、認識限速,里程,禁鳴等標誌牌,瞭解其含義

二、聲學方面

1、汽車喇叭發聲要響,發動機的聲音要儘量消除(發動機上裝配消音器)――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爲減輕車輛行駛時的噪聲對道旁居民的影響,在道旁設置屏障或植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3、喇叭發聲:電能――機械能

三、熱學方面

1、汽車發動機常用柴油機或汽油機——它們是內燃機——利用內能來做功

2、發動機外裝有水套,用循環流動的水幫助發動機散熱——水的比熱容大

3、冬天,爲防凍壞水箱,入夜時要排盡水箱中的水――防止熱脹冷縮的危害

4、小汽車的後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電熱絲——它可以防止車內形成的霧氣附着於玻璃上並凝結

5、剛坐進汽車或有汽車從你身旁駛過時,會聞到濃濃的汽油味——擴散現象

6、空調車車窗玻璃設計成雙層的――防止傳熱

7、環保汽車使用氣體燃料,可減小對大氣的污染

四、電學方面

1、汽車的發動機常用低壓電動機起動:電動機是根據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的道理製成的,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爲機械能。

2、汽車電動機(汽車電機)常用車載電瓶(蓄電池)供電,汽車運行過程中可以利用的車輪帶動車載發電機發電,給蓄電池充電。給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爲化學能儲存起來,此時蓄電池是用電器;用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時,化學能轉化爲電能,此時蓄電池纔是電源

3、車載蓄電池還被用來爲汽車上配裝的空調、電扇、收錄機、CD機及各種用途的電燈供電,方便地電能轉化爲機械能、聲能、光能等等

3、油罐車的尾部通常要掛一條鐵鏈直達路面,這樣做有利於使運輸過程中因顛簸而產生的電荷迅速傳到大地上,避免因靜電放電而帶來災難

4、車燈發光:電能――光能

五、光學方面

1、汽車旁的觀後鏡,交叉路口的觀察鏡用的都是凸面鏡,可以開闊視野

2、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車內一般不開燈,這樣可防止車內乘客在司機前的`擋風玻璃上成像,干擾司機正確判斷

3、汽車前的擋風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盤高大的車除外),這是因爲擋風玻璃相當於平面鏡車內物體易通過它成像於司機面前,影響司機的判斷

4、汽車尾燈燈罩:角反射器可將射來的光線反回,保證後面車輛安全

5、汽車頭燈:凹面鏡反射原理,近距光燈絲在焦點附近,遠距光燈絲在焦點上

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

你知道自行車上有哪些物理知識嗎?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1、自行車上的摩擦知識。

①自行車外胎爲什麼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摩擦力的大小跟兩個因素有關: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行車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這是通過增大自行車與地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爲了防止自行車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