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精品多篇】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精品多篇】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一

我的家鄉在湘西,那裏風光迤儷,民風淳樸,有美食、佳釀,是觀光遊覽的絕佳去處。那裏的山民們心靈手巧,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物產怎樣貧乏,他們都能運用4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把尋常的肉食、蔬菜,甚至野草做成各種美味的食物,哺育了一輩又一輩湘西人。

先說說這裏的名菜吧!我們的苗族同胞有一種獨具地方風味的美食,這就是鮮爲人知的“酸魚”。什麼是“酸魚”呢?就是將捕捉到的新鮮小魚,破肚4洗淨,裹上米粉(米粉中要放適量食鹽,調勻),然後放進菜壇內,醃製三至五天,等到有酸味以後再挖出來,可以直接1從壇內取出來生吃。但是,爲了衛生,人們大多用茶油或其它植物油炸熟。出鍋的魚色澤金黃,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酸魚”是湘西人待客的名菜,主人平常都捨不得吃,除非有貴客到來。

“泥鰍鑽豆腐”是湘西土家人喜愛吃的一道菜。燒製方法是:先把活的小泥鰍放在缸裏或罈子裏,倒清水並放少量的食鹽,餵養一夜,等泥鰍吐盡肚子裏的泥沙和其它雜質,再用清水沖洗,並將活鮮鮮的泥鰍倒入嫩白豆腐內,讓它們亂鑽,等到把豆腐鑽出若干個小眼,再下油鍋燉煮,並加上花椒、蔥花、味精、生薑末、醬油等佐料。這道菜營養豐富,味道鮮嫩,叫人難以忘記。

小吃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田坎邊的魚腥草,山頭上的野撅菜,地裏的白菜幫子,蘿蔔皮都可以進行醃製,再拌上炸得噴香的油辣椒,那味道叫人一想起來就口水三尺長!單因爲這些美食,我的家鄉已經足夠可愛了!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二

糊湯粉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田恆啓粉館是一家主營武漢風味糊湯粉的小吃店,其糊湯是用鮮魚配料熬製的魚湯加澱粉而成,在糊湯內再配以胡椒、香蔥,以其糊湯微稠、米粉潔白、細長有勁、魚香汁濃、滋味鮮美而名揚武漢三鎮。

糊湯粉的“粉”就是普通的圓米粉,它的獨特就在於這“糊湯”上,最初的“糊湯”可不像現在是用鮮鯽魚甚至鮮鱔魚熬的湯,那時用的魚都是傍晚到菜市場的水產攤子上收集來的賣不出去的爛魚、魚雜、魚頭,經過徹夜熬煮,魚熬得骨化肉碎,爲了除去或遮掩腥臭味,加大量胡椒,又因爲顧客多是在碼頭上做搬運工的苦力,爲了抵餓,再加上生米粉起糊,起稠。冬天的早晨,苦力們吃上一碗帶點葷腥的、熱呼呼、辣呼呼,又能暫時頂餓的稠稠的糊湯粉,也算是一種享受,不知哪天哪位吃客沒吃飽又有幾分閒錢,在隔壁攤上買了一根炸得金黃酥脆的油條,掰成一截截地泡在剩下的糊湯裏吃,於是,極具武漢碼頭文化特色的糊湯粉配油條就誕生了。過去糊湯粉只有在秋冬季才能吃到,因爲天熱的話,到晚上收攤時魚就全腐了,完全不能吃了,而且,糊湯粉不配上油條吃,也沒有多大意思,經驗主義還不是壞東西。

來武漢也要嚐嚐我們的美食哦!糊湯粉不僅可以配油條也可以配其他油炸食品哦!很美味的,好吃佬都要去嚐嚐!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三

什麼是美食?在我看來,美食大致可以分爲三種,即感官上的、情感上的和文化上的。

感官上的美食,就是純粹的美味食物,它至少需要具備色、香、味、型四要素。這樣的美食是最爲人們所熟知的。我們可以將它們按照國家、地域、流派等分類。如:奢侈的法國大餐;精緻的日本料理;濃郁的印度菜……我國更是因爲地大物博,菜系也很樣。尤其是近年來,四大菜系中的川菜以自身——麻辣鮮香的特點倍受人們青睞,滿大街的川菜館和絡繹不絕的食客就是它獨佔鰲頭的最好證明。而作爲本土菜的蘇邦菜也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合現代人的口味,精益求精,將它的小巧、精緻、細膩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同樣,我們也可以按照食材來講其分類。例如:經營各種生猛海鮮的酒樓;以素菜爲主打的齋菜館;吃農家菜的“農家樂”……或者按照烹飪方式來分類,如:各色的燒烤店、火鍋店、幹鍋店等。

感官上的美食,更多的是享受吃的過程,而情感上的美食則更加側重於食物以外的情感體驗。

過年了,在外漂泊的孩子,終於吃上了母親燒的年夜飯,其實也就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但是那種熟悉的、滿懷親情的味道是外面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我還清楚的記得,和小夥伴們搶着吃蠶豆、花生米那些小零嘴兒,現在舌尖還能清晰的感覺到它們的香甜。雖然沒有經歷過愛情,但我仍舊相信,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即使再粗糙的食物,甚至只是一杯寡淡的白開水,喝在嘴裏也能嚐出甜蜜蜜的滋味兒。

情感上的美食,本質上未必有多麼的美味。因爲很多時候再昂貴的燕窩敵不過生病時媽媽親手熬的一碗白粥;再新鮮的南非鮑魚也不如自己釣上來的魚鮮美……但就是這些飽含在情感的食物總是讓人念念不忘,而且其滋味是無法向外人所道也的。

文化上的美食較之情感上的,它更多了地域不同所帶來的差別和歷史變遷而凝集的厚重。文化上的美食涵蓋了太多太多,也許只有真正的美食家才懂得,不是我能夠用三言兩語說清楚的。但成爲一名真正的美食家一直都是我的追求,相信總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語言告訴大傢什麼是文化上的美食!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四

古人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當熟嚼,常學淡食。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切忌;飲酒過多,飽食即臥。”這句話充分說明古人在飲食上的習慣。雖然在古代沒有現代的發達科技,但古人對飲食的控制也是相當好的,反觀現代人,也許是因爲生活節奏快,大家都不怎麼注意飲食健康

現在很多人都把路邊的燒烤奉爲美食,可我不喜歡這種所謂的美食,你們知道嗎?燒烤中含有亞硝酸鹽、櫻樹油等有害物質。亞硝酸鹽在人體中易跟蛋白質中的胺類物質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亞硝胺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極少,最易引起胃癌、食道癌和肝癌,也會引發鼻咽癌和膀胱癌。新聞上也曾多次曝光燒烤的不衛生,但這也阻止不了廣大人民對其的“熱愛”,因爲每個人都會有僥倖心理,認爲自己吃了那麼多了都沒啥事,再吃一點也沒事。但有害成分會不斷在身體裏積累,遲早會表現出來,到了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我還是希望那些存在僥倖心理的人不要再吃路邊的燒烤了。身體的健康纔是最重要的。

作爲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我們可是有很多既好吃也營養的美食的。例如:四川的豆花、山東的煎餅、蘇州的蘇式糕點、北京的榆錢飯等等。這些都是飽含人們的智慧與汗水的結晶。但他們卻被無情的拋棄,反而那些對我們身體無益,只是能滿足我們嘴頭的享受的垃圾食品更受青睞。這是一種諷刺,既是對民族文化的諷刺,也是對人們的諷刺。

總之,我覺得對美食的追求應該多注意安全性和營養價值,注意食用方法的科學合理,決不能甜了嘴,卻傷了身。美食之所以稱之爲美食,是因爲他的美,如果連最基本的美都沒有了,那還怎麼能稱的上美食呢。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五

對美食,我沒有多大的研究。我的炒菜技術不高,在家裏也幫不了爸媽多大的忙。但是,對“糯火肥腸”這道菜,我有一定的研究。

“糯米肥腸”,可想而知,“糯米”和“肥腸”是其中的兩大主料。肥腸儘量要用大點的。肥腸在炒之前要用清水浸泡,放些醋、鹹或鹽,用高壓鍋壓十十分鐘,那樣腥味就會被除去,肥腸也煮熟了。糯米在煮之前浸泡一小時,然後在鍋內蒸半小時。

肥腸切成兩公分左右比較合適,然後準備下鍋,鍋裏汕要多放點,因爲糯米本身也要吃油。油溫八成熱,把生薑片放入,再放點鹽,使生薑的香味容易出來。然後放入肥腸。把肥腸炒上三分鐘,然後盛到盤子裏,鍋裏的底油先不要倒出來。

然後再把幹辣椒和大蒜放在肥腸上,灑點米灑酒那樣會更香。如果沒有米酒,可以放白酒。再話點醬油。這些弄好之後,把底油澆上去,再把澆的底油倒入鍋中,那樣,就會更入味。鍋裏的底油用來炒糯米,這時候要把火鍋小一點,那樣纔不會把糯米燒焦。把鍋裏的糯米找散,在米中加點鹽,再把肥腸倒入鍋中,一起翻炒。加入雞精,放入香蔥。最後就可以出鍋了。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糯米肥腸就這樣出來了。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六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那裏有非常多的小吃和佳餚,但我只喜歡一種。它是在甘肅土生土長的美食,這就是蘭州牛肉麪。蘭州牛肉麪講究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子油紅)、四綠(香菜綠)、五黃(麪條黃亮)的五大特點。

蘭州牛肉麪做工非常精細。如果在蘭州吃牛肉麪,這種麪條要選在蘭州本地產的麪粉,這種面十分筋道,吃起來有嚼勁。還要準備:辣椒、花生米、香油、芝麻醬、鹽、香菜。剛出鍋的牛肉麪就像碗裏裝着一顆牡丹,紅得是辣椒,綠得是香菜,白的`是麪條,讓人看了以後,食慾大增,真是色香味俱全。

牛肉麪在其他地方都叫蘭州拉麪或者牛肉拉麪,但是在蘭州,就是牛肉麪。牛肉麪的做法也有很多種,有香辣牛肉麪,有酸菜牛肉麪,每天早上起來去牛肉麪館,遙遠的就能聞到牛肉麪的香味,不禁讓人萌生食慾。走進麪館,唉?誰在空中舞白練?莫非是魔術大師在表演?哈哈,原來是拉麪師傅技不凡;在蘭州,拉麪根據粗細要分成很多種,拉成二細似弓弦,拉成三次似麥稈,拉成毛細似棉線。還有韭葉、大寬、二柱子等等。下進鍋裏團團轉,撈進碗裏真的是一朵牡丹!美美實實吃一碗,物美價廉不花冤枉錢!真是這樣的,蘭州牛肉麪在蘭州真的只要六塊錢。

吃牛肉麪的時候,我喜歡用筷子夾住很多面條,然後,一口咬下去,這樣那些調料就都融入口裏。一嚼,滿口生香,辣的、香的,美味啊!其滋味簡直不能用言語所形容!

這蘭州牛肉麪呀,真是人間美味!一碗美味牛肉麪,讓我走到哪裏都感覺像他的味,讓我永遠樂呵呵!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七

在我看來,美食和星座一樣是一種生活方式。美食是一種心情。我並不是一個美食家,但是我是一個對吃很講究的人,我從不亂吃東西,我吃東西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考慮的,只要是對身體健康有利的東西,不管是好吃還是不好吃,我都要吃,而且我在飲食的過程中還會注意各種膳食的合理搭配,比如:肉類與素菜的搭配呀,水果與雜糧相配合呀等等,現在許多人都在追求所謂的綠色食品,這表明人們對美食的要求已經上升到了對健康有利的概念了。

我吃東西也講求變化,就算是再好吃的美食,要是天天重複吃,也不會覺得好吃了,有些東西偶爾難得吃上一兩回的時候,那纔算好吃,畢竟物以稀爲貴吧。

再就是活到老,吃到老,有些人吃食無講究,只講求填飽肚子就行了,或者只要是味道好就什麼都吃,我覺得這樣吃只能飽口福而不算是會善待自己,因爲這樣吃東西根本不能合理滿足身體各方面的營養需要,只有那些四處奔波勞碌只圖一日三餐吃飽的人才會這樣吃,不過也有些有錢人只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酒佳餚,常常把自己撐得大腹便便,到頭來還弄得周身是病,這樣又何苦呢?我覺得美食是一種文化,一種學問,只有研究着吃東西,才能吃出健康的身體來。這些就是我對美食的一些獨特的見解。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考試 篇八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民以食爲天,食以味當先。”這充分體現了美食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我來談談自己家鄉的美食吧。我是一名客家人。客家美食有很多,如釀豆腐、釀苦瓜、甜粄、醃面等等。

在我的家鄉,最出名的美食是釀豆腐。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時,釀豆腐幾乎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來說說釀豆腐的過程吧。釀豆腐是非常講究手藝的。首先,要準備好肉餡兒。肉餡兒通常由五花肉、香菇、蔥等組成。把這些食材放進一個盤子裏不斷攪和,最終才能形成像樣的肉餡兒。豆腐、肉餡兒都準備好了,接着纔是重頭戲。用筷子把豆腐挖一個坑,然後把肉餡兒夾進豆腐坑裏。這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比較麻煩。用力過大會把豆腐坑弄穿,肉餡兒也就掉了。太過溫柔的話,要麼很難把肉餡兒塞進去,要麼塞不穩。所以說,釀豆腐這道手藝是非常有講究的。只要做得好,味道美得簡直無可挑剔。這絕對算得上是我家鄉的特色美食。

再來說下甜粄。通常在春節的時候纔會吃到甜粄。在過年之前,客家人一般都會蒸甜粄。甜粄不同於年糕,蒸好之後還要切成片狀,然後放到鍋裏進行油炸。油炸後的甜粄,口感特別好。一家老小吃甜粄,甜甜蜜蜜過大年。對喜愛甜粄的客家人來說,“無甜粄,不過年”。

在家鄉以外的地方,我也品嚐過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我覺得,最適合自己口味的,依然是家鄉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