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學經典之《中庸》全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國學經典之《中庸》全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章(正道直行,默默無聞也不後悔 篇一

【原文】  子曰:“素隱行怪(1),後世有述焉(2),吾弗爲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4),唯聖者能之。”(第11章)

【註釋】 (1)素:據《漢書》,應爲“索”。隱:隱僻。怪:怪異。(2)述:記述。(3)已:止,停止。(4)見知:被知。見,被。

【譯文】  孔子說:“尋找隱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誕的事情來欺世盜名,後世也許會有人來記述他,爲他立傳,但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有些品德不錯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讀解】  鑽牛角尖,行爲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規範,自然是聖人所不齒的。  找到正確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來,這也是聖人所不欣賞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條大路走到底,這纔是聖人所讚賞並身體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這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這也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  以上幾章從各個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論反覆申說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這一概念,弘揚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讀《中庸》心得 篇二

《中庸》選自《禮記》,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經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經》中,講究陰陽的相生相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剛柔並濟的。孔子自己也說過,說自己學習中庸太晚了,要是早點學習就好了。在書中,孔子對“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進一步發揮,認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就能生長繁育了。

我們常常說“中庸之道”,什麼纔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這個章節中,孔子並沒有給中庸下一個定義。只是說,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難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頤的話給中庸下定義,認爲:“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是一種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動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張出世,這種心理活動必然要外化爲一種符合仁愛與禮儀的外在表現。

中庸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標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有很多。孔子重視自身修養,把中庸作爲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重視自身修養,認爲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養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親,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纔可以瞭解人,瞭解了人才可以侍奉雙親,侍奉雙親纔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種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種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就是說,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們很少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聖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比如顏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隱惡揚善,擇其兩端,用於民。而一般人很難真正達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國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稱讚舜是時候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

孝是什麼?孔子用舜的例子來闡釋“孝”:他具有聖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貴,擁有整個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這麼說:“夫孝者,善繼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 是指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贊述先人的業績。

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篇三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爲聖人,尊爲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1),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篤(3)焉。故栽者培之(4),傾者覆之(5)。《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

【註釋】 (1)宗廟:古代天子、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饗(xiang):一種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詞,指舜。(2)材,資質,本性。(3)篤:厚,這裏指厚待。 (4)培:培育。 (5)覆:傾覆,摧敗。(6)“嘉樂君子……”:引自《詩經·大雅·假樂》。嘉樂,即《詩經》之“假樂”,“假”通”嘉”,意爲美善。憲憲,《詩經》作“顯顯”,顯明興盛的樣子。令,美好。申,重申。

【譯文】  孔子說:“舜該是個最孝順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聖人,地位上是尊貴的天子,財富擁有整個天下,宗廟裏祭祀他,子子孫孫都保持他的功業。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應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應得的財富,必定得到他應得的名聲,必定得到他應得的長壽。所以,上天生養萬物,必定根據它們的資質而厚待它們。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詩經》說:‘高尚優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讓人民安居樂業,享受上天賜予的福祿。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給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會承受天命。”

【讀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總有一天會受命於天,擔當起治國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時,名譽、地位、財富都已不在話下,應有的都會有。就像前蘇聯故事片《列寧在十月》裏的主人公瓦西里說的:“麪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由此看來,儒學並不是絕對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對那種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換言之,儒學所強調的,是從內功練起,修養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後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地獲得自己應該獲得的一切。  這其實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而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篇四

【原文】 天命之謂性(1),性之謂道(2),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4);發而皆中節(5),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第1章)

【註釋】(1)天命:天賦。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這裏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並無神祕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這裏是“沒有什麼更……”的意思。見(xian):顯現,明顯。乎:於,在這裏有比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

(5)節:節度法度。(6)致,達到。

【譯文】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讀解】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裏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着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後,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範疇,進入全篇的主題。

作爲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以下十章(2-11)都圍繞本章內容而展開。

中庸是治國管理的理念 篇五

由個人推及到社會國家,由微觀擴大到宏觀,中庸精神一以貫之。在治國管理方面,“執兩用中”的治國理念和“五·三·九·一”的管理理念最爲實用。

章(道不遠人,遠人非道 篇六

【原文】 子日:“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1)’執柯以伐柯,睨(2)而視之,猶以爲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3),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5)?”(第13章)

【註釋】 (1)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引自《詩經·豳風·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則,法則,這裏指斧柄的式樣。(2)睨:斜視。(3)違道:離道。違,離。(4)庸:平常。(5)胡:何、怎麼。慥慥(zao),忠厚誠實的樣子。

【譯文】   孔子說:“道並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實行道卻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實行道了。”   “《詩經》說:‘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樣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應該說不會有什麼差異,但如果你斜眼一看,還是會發現差異很大。所以,君子總是根據不同人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錯誤實行道就行。”   “一個人做到忠恕,離道也就差不遠了。什麼叫忠恕呢?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君子的道有四項,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兒子應該對父親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臣民應該對君王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弟弟應該對哥哥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朋友應該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儘量謹慎。德行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己努力;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爲,行爲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怎麼會不忠厚誠實呢?…”

【讀解】  道不可須臾離的基本條件是道不遠人。換言之,一條大道,歡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歡迎所有的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歡迎所有的人走一樣。相反,如果只允許自己走,而把別人推得離道遠遠的,就像魯迅筆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準別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條基本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從不同人不同的具體情況出發,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性,又能夠適應不同個體的特殊性。這就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對人求全責備,而應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爲他人着想,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他人。因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說人家,就是自己,不也還有很多應該做到的而沒有能夠做到嗎?所以,要開展批評,也要開展自我批評。聖賢如孔子,不就從四大方面對自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嗎?那就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哪裏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呢?說不定還深沉得很呢。  不過也不要緊,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離道不遠了。說到底,還是要“言顧行,行顧言”,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這就是“中庸”的原則,這就是中庸之道。

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發揮“中庸”的作用 篇七

中庸是寶貴的精神遺產,但在某些方面,由於理解或處理不當,中庸就容易走入誤區,因此有必要深入瞭解中庸,走出誤區,防止中庸精神變異。

“中庸之道費而隱”[23],也就是說中庸道體隱微,難以準確把握其“度數”,不易實踐,因此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容易出現庸俗化理解。有人將中庸庸俗化理解爲平庸,這是最大的誤讀。中庸所講的“平常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篤行中道,而非要人平庸。中庸之道是有理想、有奮鬥的“篤學、審問、慎思、明辨”的精神,平庸則是無理想、無進取的可怕狀態,二者完全不同。二是易走錯路線。中庸之道以和爲貴,以中爲本,而非各打五十大板的折中主義,若在實踐中將中庸之道簡單化、庸俗化,則易走向簡單折中的中間路線。三是易導致做事無原則。中庸雖說“有餘不敢盡”,是主張做事留有餘地,是爲了把事情做得更圓滿,也爲了規避風險着想,而絕非做事不需原則,如果拿捏不好,則在實踐中易出現做事無原則的情形。四是易走向無所作爲。中庸講明哲保身,對人生的起伏可以取一種“無所謂”的達觀態度,是一種哲學的至高境界,其內涵不是“不爲”,而是“其默足以存”,是積攢能量以待機會,目的是“將以有爲”,如果以消極的態度行之,極易無所作爲,碌碌終生。五是易走向“滑坡”。中庸強調的是一種溫和的處世修身態度,其中包含許多中性的品質,這些善惡不明顯品質如若過度則易出現滑坡,甚至滑向負面產生消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