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抽屜原理的教學反思(通用多篇

抽屜原理的教學反思(通用多篇

抽屜原理的教學反思1

《抽屜原理》應用很廣泛且靈活多變,可以解決一些看上去很複雜、覺得無從下手,卻又是相當有趣的數學問題。但對於小學生來說,理解和掌握“抽屜原理”還存在着一定的難度。所以,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設計時着眼於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動手操作、小組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反思我的教學過程,有幾下幾點可取之處:

1、情境中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前“搶椅子”的小遊戲,簡單卻能真實的反映“抽屜原理”的本質。通過小遊戲,一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覺得這節課要探究的問題,好玩又有意義。

2、活動中恰當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設計中,我着重學生經歷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4枝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的結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讓學生通過放一放、想一想、議一議的過程,把抽象的說理用具體的實物演示出來,化抽象爲具體,發現並描述、理解了最簡單的“抽屜原理”。在此基礎上,我又主動提問:還有什麼有價值的問題研究嗎?讓學生自主的想到:鉛筆數比文具盒數多2或其它數會怎麼樣?來繼續開展探究活動,同時,通過活動結合板書引導學生歸納出求至少數的方法。

3、遊戲中深化知識。

學了“抽屜原理”有什麼用?能解決生活中的什麼問題,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試一試環節裏,我設計了一組簡單、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這些現象,有效的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還原於生活”的理念。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練習的梯度考慮不周全。練習題3的難度太大,應在學習例3後再出現。另外,課前的遊戲簡短有效,在結束新課前,用“抽屜原理”來解釋,會有一種前後呼應的整體性,但由於時間的安排,一直到課後,再沒提及,有點遺憾。

抽屜原理的教學反思2

《抽屜原理》教後反思一堂好的數學課,我認爲應該是原生態,充滿數學味的課;應該立足課堂,立足知識點。本節課我讓學生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初步瞭解了抽屜原理,並能夠應用於實際,學會思考數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時,我以四人一小組的形式玩搶凳子的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初步感受至少有兩位同學相同的現象,這個遊戲雖簡單卻能真實的反映抽屜原理的本質。通過小遊戲,一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覺得這節課要探究的問題,好玩又有意義。

二、活動中恰當引導,建立模型

採用列舉法,讓學生把4枝筆放入3個筆筒中的所有情況都列舉出來,運用直觀的方式,發現並描述、理解最簡單的抽屜原理即鉛筆數比筆筒數多1時,總有一個筆筒裏至少有2枝筆。

在例2的教學中讓學生藉助直觀操作發現,把書儘量多的平均分到各個抽屜,看每個抽屜能分到多少本書,剩下的書不管放到哪個抽屜裏,總有一個抽屜比平均分得的本數多1本,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這一數學規律來表示。

大量例舉之後,再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這一類抽屜問題的一般規律,讓學生藉助直觀操作、觀察、表達等方式,讓學生經歷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抽屜原理。由於我提供的數據比較小,爲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發現抽屜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特別是通過學生歸納總結的規律:到底是商+餘數還是商+1,引發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並通過討論和說理活動,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初步的數學證明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邏輯能力。

三、通過練習,解釋應用

適當設計形式多樣化的練習,可以引起並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如從撲克牌中取出兩張王牌,在剩下的52張中任意抽出5張,至少有2張是同花色的'。試一試,並說明理由。在練習中,我採取遊戲的形式,請3位同學上來分別抽5張牌,然後請同學們猜猜,至少有幾張牌的花色是一樣的。學生興趣盎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不足之處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課堂中,數學語言精簡性直接影響着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教材中不管怎麼放,總有一隻抽屜裏至少放進了幾個蘋果?對於這句話,學生聽起來很拗口,也很難理解;通過思考,我將這句話變成不管怎麼放,至少有幾個蘋果放進了同一個抽屜中?這樣對學生來說,相對顯的通俗易懂。因此,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嚴謹準確地使用數學語言,發現並靈活掌握各種數學語言所描述的條件及其相互轉化,以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增強提問的指向性、目的性。

抽屜原理的教學反思3

《抽屜原理》是義務教育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師生互動與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我依據學校的新課堂理念,注重先學後教,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初步瞭解抽屜原理,學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思考:

1、通過一道世界名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產生一種需要認識和學習的心理。

2、“激趣導入——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模式。本節課運用這一模式,讓學生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的一般模型,並能夠應用於實際,學會思考數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3、本節課的教學,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讓學生理解抽屜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在學生解決了“4枝鉛筆放進3個盒子中”的問題後,繼續思考類推,得出一般性的結論。這樣設計,循序漸進,提升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當然,本堂課還有許多值得商榷和不足的地方,課後,在聽了張校長的點評之後,更是對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有了更深的認識:

1、世界名題的設計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相對偏難,應該在設計上下點功夫,深入淺出。

2、課前的先學部分,可以設計一張導學單來代替看書,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把4支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中”所有情況,進而得出結論“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文具盒中至少放進2支鉛筆”,緊接着再回過頭去解釋結論,從而重點引出“假設法”。通過“操作——總結——解釋”等一系列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興趣和自學能力。

3、在課堂設計中,應更注重突出假設法。這樣對後續的學習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