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新版多篇)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新版多篇)

幼兒園說課稿數學 篇一

教材分析:

《火車火車嘟嘟開》講述了一輛可愛的小火車去旅行的故事,它經過了農場、森林、海邊、城市,每到一個地方它就會邀請那裏的小動物坐上車,和它一起去旅行。

小火車的形象可愛快樂,充滿生機,它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

故事看似很長,但其中的語言簡潔生動、很有節奏,而且重複句式較多,這樣的故事內容符合小班孩子語言學習的特點。

另外通過欣賞輕鬆快樂的故事還可以帶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們以這個故事爲載體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

目標:

今天我們展示的是《火車火車嘟嘟開》主題中的第一次活動。我們把目標定爲:

1、喜歡故事,說說故事中好聽的句子。

2、豐富故事中的角色,並愉快地扮演和遊戲。

環節:

有了目標,在環節的設計上,我們緊緊圍繞小班孩子喜歡角色遊戲這一特點,以三次不同內容和要求的開火車遊戲貫穿始終。

火車開來了--第一次開火車遊戲將孩子們和老師帶入了活動室,這時候的孩子隨着角色的賦予,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活動中來。

火車火車嘟嘟開--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也是故事展開環節所在。如何幫助小班的孩子更好的傾聽故事、理解內容、達到共鳴?我們設計了三步走的方式:

第一步:故事分段呈現。我們知道,小班孩子學習記憶時間比較短暫,通過一小段一小段欣賞這樣的形式可以幫助他們清晰地理解故事裏面的情節,再借助教具的對應呈現,直觀地向孩子們展示了故事的脈絡,使他們對故事的理解變得輕鬆明瞭。與此同時,教師運用提問的方式“火車開到了哪裏停下來”“它邀請誰和它去旅行”“小火車是怎麼邀請的”,在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同時也引出了對句式學習。

第二步:通過前面的分段欣賞,孩子對故事中各個細節都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在此教師運用用另一種形式--動感的PPT畫面完整地講述了故事,給孩子全面感受的同時再一次地將孩子引入小火車的美妙故事中。

第三步:前面孩子一直處於一種靜態的學習狀態,我們希望通過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表演氛圍--請孩子們自己來選擇一個故事的角色,和着故事的講述,身臨其境表演故事。通過這樣一種動態的學習的平臺,給予孩子充分的表達表現的機會,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這是孩子們第二次的“開火車”遊戲。

熱鬧的火車出發了--這是我們的第三個環節,因爲是小班下學期的孩子,我們覺得孩子的知識經驗完全可以支持他們對故事角色進行拓展。教師還是運用提問的方式“你知道還有誰住在農場裏?”“誰也想和小火車去旅行?”幫助喚醒孩子的已有經驗。活動的最後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扮演,這時故事形象變豐富了、火車變熱鬧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更高了。活動也在歡快的第三次“開火車”的遊戲中結束。

整個活動的設計,我們希望孩子們沉浸於小火車快樂的旅行故事中。通過層層遞進的遊戲,在以語言爲核心,滲透健康、社會、科學等領域的活動,使孩子們獲得語言的習得和積極情感的體驗,另外通過對故事角色的創編,給予孩子一定的挑戰,爲後面的主題活動做鋪墊。這是我們二幼教研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希望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導和評價,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數學 篇二

指導思想:

新課程改革中非常注重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當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用數學的樂趣,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概括能力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願意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材解讀:

數學實驗教材第58頁的“用數學”是學生學習了6、7加減法“用數學”以及8、9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學生喜歡的事物設計了“用數學”的情景。教材用同一幅情景反映幾個不同的數學問題,並巧妙的構成了一幅生機昂然的自然風景畫,這更加有利於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繫,美麗的大自然、可愛的小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等人文教育。

由於學生在前面已經解決過這樣的數學問題,他們對這樣的內容已不陌生,也有了一定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這就爲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學設計:

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教材、學生的具體情況,本節課的教學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動畫展示、激發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將第58頁的內容製成動畫,把靜態的畫面動態化,這樣既直觀形象,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使學生處於興奮中。並能根據學生所選的研究對象隨時放大課件內容,以有利於學生觀察。

(二)、改變呈現方式,激活學生思維

用數學這部分內容是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要在生活中運用,這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爲了能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知識素材,我改變了教材的呈現方式,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尊重教材的完整性。教材中的兩個例題與做一做的兩個題目渾然成爲一體,構成一幅秀麗的風景畫,因此,我不忍心打破教材的完整,就把整幅畫全交給了學生,爲學生創設了一幅美的學習的情景,爲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思維素材,給學生以美的薰陶。另外,鑑於書中題目的表現形式學生已不再陌生,因此我把課本中的大括號和問號去掉,這樣設計主要是想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供他們探究交流。如果和課本上的呈現方式一樣,學生無需合作探究和交流,而是一眼就看出怎樣列式解答,這樣就縮短了學生的思維進程,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話。當然,整個過程,放得出去,也應該收的回來。爲此,我在後面又出示課本提供的素材,主要是想讓學生再次明確大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義,明確怎樣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去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

(三)、尊重學生、合作探究

在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根據他們所喜歡的動物選擇研究對象,放手讓學生觀察,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合作探究,讓他們學會合作,並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成長。引導學生依據具體情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相互解決數學問題。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他們經歷了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環節中,我把練習、評價溶入其中,尊重學生的感受,傾聽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質疑,以平等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對於學生的每次發言,我都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數學學習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聯繫生活、培養應用意識

在第二個大環節中,我充分利用周圍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去發現並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聯繫自己的生活,來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

當然,我也沒有忽視教師導的作用。因爲學生年齡小,在語言表達上會有一些不合適的地方,我都及時的徵求學生意見,提出我自己的想法,進行引導,補充。總之,這節課,我想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民主開放、積極參與的活動情景,讓學生從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努力讓學習過程變成學生的活動過程,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以上這些,是我自己對這節課的一些認識和體會。我想努力的把新課標的理念體現在教學中,但實際中亦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我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您的想法和建議,不吝賜教,我熱切的等待着,這將是對我教學的最大幫助。

幼兒園說課稿數學 篇三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班數學活動《分類》

一、說教材1、設計意圖:

分類是根據物品的同和異,把物品集合成類的過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歸併在一起。對小班幼兒來說分類包含兩個層次。

一個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擺放在一起,比如西瓜和西瓜、糖果和糖果。

第二個層次是分類,分類就是把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本節課中就是在找到一模一樣的禮物的基礎上再把禮物分成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書本三大類。

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爲求同時的標準是現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生標準,他們會把西瓜和糖果都放到食物箱裏。所以設計時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循序漸進,再讓幼兒進行分類活動。通過生動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目標定位:

1、讓幼兒能找出相同的物品,並知道擺放在一起。

2、練習將物品分類,並養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3、讓幼兒通過遊戲體驗相互合作、和同伴分享的快樂。

重點:讓幼兒能找出相同的物品,並知道擺放在一起。這個重點是新知識的傳授和接受的過程,讓幼兒明白相同的物品應該放在一起。

難點:學會把特徵相同的物品擺放在一起,養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這個作爲難點的理由是上個環節只是學會分相同的物品,現在要學會分類,把有共同特徵的物品進行分類,並養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爲活動目標更好的服務,所以我準備了食物,PPT,玩具,書本,儲物箱,小動物頭飾。

二、說教法:

遊戲教學法:遊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大家都知道數學是最枯燥無味的學科,那麼怎麼才能讓幼兒喜歡上數學,對數學有興趣呢?只有運用遊戲才能讓幼兒保持興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進行有效的教學。所以我在開始的時候運用遊戲來導入課題,先吸引住幼兒,又在結束的部分運用遊戲,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觀察法:運用PPT讓幼兒能直觀的瞭解畫面,並通過畫面上的物品越來越少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並瞭解相同的物品應該擺放在一塊。

操作法:讓幼兒通過禮物自己動手操作,把同類的物品放到一個儲物箱中。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爲主體,爲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操作法:讓幼兒自己送小白兔禮物,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分類時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體現了自我判斷能力。

遊戲法:讓幼兒在遊戲中愉快的玩,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幼兒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四、說教學過程:

這個活動我共分了三大環節,即感知——認知——分類剛開始設計了情景,在森林王國裏,小兔在珠心算比賽中獲獎了,大家去祝賀它。讓幼兒扮演成小動物,孩子就很有表演慾望,把祝賀的禮物統一放在一起,先感知分類。導入課題。

第二個環節是求同,也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放到一起。出示老師帶來的禮物,觀看PPT,讓幼兒觀察都有什麼禮物,禮物擺放的太亂了,引導幼兒一起整理,先把一種物品拿出來,擺放在一起。再拿出一種物品,擺放在一起。讓幼兒認識並知道相同的物品應該放在一起。

第三個環節是分類,也就是把有具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放到一起。是第二環節的昇華,加深。我運用的是遊戲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把帶來的禮物按照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書本放到有圖標的儲物箱進行分類。能吃的就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有水果、蛋糕和糖果都是能吃的,這就需要幼兒自己判斷,自己操作。讓幼兒在遊戲中反覆體驗,反覆感受,已突破難點。

結束部分:

老師和幼兒擡着食物箱到外面草地上分享食物,讓幼兒在遊戲中歡樂愉快的結束活動。

五、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活動區,投放玩具卡《我會分類》請幼兒操作,並把各個類型的東西放在一起。

幼兒園說課稿數學 篇四

一、說教材:

小班幼兒由於其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遊戲和運動,而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遊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遊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因此我設計這個活動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孩子們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二、說目標:

根據材料,我制定了以下兩個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並初步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並學習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遊戲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

難點:初步學習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三、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各色的蘑菇、籃子一個、魔術盒一個

四、活動過程:

1、嘗試活動

師:兔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兔採蘑菇的遊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麼樣的蘑菇?有紅蘑菇、綠蘑菇、黃蘑菇、很多蘑菇

交代遊戲規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蘑菇,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蘑菇?”

2、提高嘗試——小兔採蘑菇

A、到草地上去採蘑菇,不過小兔要聽媽**命令一邊做動作一邊來到草地上。“拍一下、拍許多下/跳一下、跳許多下/走一步、走許多步/[這個環節是將從戶內到戶外得過程以跳爲主結合一和許多,讓孩子瞭解1和許多的]

B、小兔們幫助媽媽採一個蘑菇好嗎?一邊採一邊說:”我採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蘑菇?“

3、結束講評:

讓孩子表達我採了幾個什麼顏色的蘑菇,聽媽媽口令我們一起回家吧!(跳一下/跳許多下)

五、活動反思:

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特別是小班幼兒由於其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遊戲和運動,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

根據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初步經驗以及小班計算活動中教學的目標,我明確了本次活動的基本要求,即正確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我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鬆、自主。如:一開始運用了”魔術的“方法然後採用”和小兔交朋友“、”小兔採蘑菇“遊戲情景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並通過反覆的遊戲,使幼兒能正確區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在活動的每個環節中我都很注意結合讓孩子感知”1“和”許多“,如:在帶孩子從戶內到戶外的過程,也抓住時機,讓孩子跳一下,跳許多下來到目的地,這樣不僅很好的保持孩子的注意力,也讓他們在過渡過程中得到練習。在活動中,還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1“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動作配語言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1“和”許多“這兩個量的概念。

幼兒園說課稿數學 篇五

一、教材分析

《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究的對象”。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會常常接觸到“1”和“許多”這樣的物體,但對這些現象模糊不清,不能很準確地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爲了幫助孩子能夠進一步地掌握和理解“1”和“許多”,我設計了這節教育活動。

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特點,我選擇了“拔蘿蔔”作爲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在整個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孩子們很熟悉的,而且其中的活動簡單,過程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粗淺的數概念。

二、活動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會區分1和許多個物體,能理解1和許多的關係。

(2)、知道許多是由一個一個組成的。

(3)、培養幼兒愛幫助別人的好習慣。

三、活動重點

活動的重點是會區分1和許多個物體,難點是知道許多是由一個一個組成的。

四、活動實施策略和方法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動爲幼兒創設生動、豐富的情景,伴隨着遊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提問法等。

五、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開始部分:

語言導入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邊講述故事《小兔拔蘿蔔》,邊演示、教具,幫助幼兒認知“1”和“許多”。

2、幼兒做遊戲《幫小兔拔蘿蔔》,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3、幼兒做遊戲《幫小兔把蘿蔔送回家》,感知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總結:“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教說:“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三)、結束部分:

小兔子送水果。

六、活動反思

我在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活動中,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鬆、自主。如:老師採用了“拔蘿蔔”這個情景遊戲,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通過的遊戲,使幼兒能正確區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 篇六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接下去由我代表我們二幼教研團隊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活動的一些設計思路。

教材分析:

《火車火車嘟嘟開》講述了一輛可愛的小火車去旅行的故事,它經過了農場、森林、海邊、城市,每到一個地方它就會邀請那裏的小動物坐上車,和它一起去旅行。

小火車的形象可愛快樂,充滿生機,它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

故事看似很長,但其中的語言簡潔生動、很有節奏,而且重複句式較多,這樣的故事內容符合小班孩子語言學習的特點。

另外通過欣賞輕鬆快樂的故事還可以帶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們以這個故事爲載體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

目標:

今天我們展示的是《火車火車嘟嘟開》主題中的第一次活動。我們把目標定爲:

1、喜歡故事,說說故事中好聽的句子。

2、豐富故事中的角色,並愉快地扮演和遊戲。

環節:

有了目標,在環節的設計上,我們緊緊圍繞小班孩子喜歡角色遊戲這一特點,以三次不同內容和要求的開火車遊戲貫穿始終。

火車開來了——第一次開火車遊戲將孩子們和老師帶入了活動室,這時候的孩子隨着角色的賦予,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活動中來。

火車火車嘟嘟開——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也是故事展開環節所在。如何幫助小班的孩子更好的傾聽故事、理解內容、達到共鳴?我們設計了三步走的方式:

第一步:故事分段呈現。我們知道,小班孩子學習記憶時間比較短暫,通過一小段一小段欣賞這樣的形式可以幫助他們清晰地理解故事裏面的情節,再借助教具的對應呈現,直觀地向孩子們展示了故事的脈絡,使他們對故事的理解變得輕鬆明瞭。與此同時,教師運用提問的方式”火車開到了哪裏停下來“”它邀請誰和它去旅行“”小火車是怎麼邀請的“,在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同時也引出了對句式學習。

第二步:通過前面的分段欣賞,孩子對故事中各個細節都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在此教師運用用另一種形式——動感的PPT畫面完整地講述了故事,給孩子全面感受的同時再一次地將孩子引入小火車的美妙故事中。

第三步:前面孩子一直處於一種靜態的學習狀態,我們希望通過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表演氛圍——請孩子們自己來選擇一個故事的角色,和着故事的講述,身臨其境表演故事。通過這樣一種動態的學習的平臺,給予孩子充分的表達表現的機會,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這是孩子們第二次的”開火車“遊戲。

熱鬧的火車出發了——這是我們的第三個環節,因爲是小班下學期的孩子,我們覺得孩子的知識經驗完全可以支持他們對故事角色進行拓展。教師還是運用提問的方式”你知道還有誰住在農場裏?“”誰也想和小火車去旅行?“幫助喚醒孩子的已有經驗。活動的最後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扮演,這時故事形象變豐富了、火車變熱鬧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更高了。活動也在歡快的第三次”開火車"的遊戲中結束。

整個活動的設計,我們希望孩子們沉浸於小火車快樂的旅行故事中。通過層層遞進的遊戲,在以語言爲核心,滲透健康、社會、科學等領域的活動,使孩子們獲得語言的習得和積極情感的體驗,另外通過對故事角色的創編,給予孩子一定的挑戰,爲後面的主題活動做鋪墊。這是我們二幼教研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希望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導和評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