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精品【新版多篇】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精品【新版多篇】

說課稿 篇一

室內設計色彩搭配說課稿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室內色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六個方面來完成本課程的內容。

一、教材分析

1、內容、地位與作用

本節內容取自居室佈置課程第三節《室內設計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在室內設計中有着及其重要地位。我們通過視覺感官感知色彩後,可以產生多種作用和效果。運用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和效果,有助於室內色彩設計的科學化。

其次,色彩作爲室內設計的構成要素之一,它直接訴諸人的情感體驗,影響着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關係到室內生活、生產活動的質量,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爲色彩是室內設計的靈魂。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結合大學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⑴知識與技能:通過PPT圖片欣賞,使學生掌握居室色彩搭配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事通過可能學習增強駕馭色彩的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欣賞、交流、探索與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引起學生對室內設計中色彩美的重視。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居室色彩搭配 “ 以人爲本 ” 的設計思想,努力完成從欣賞美,到追求美,再到創造美的過程。教學重點與難點 ⑴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室內色彩搭配應該尊重客戶的個性化要求,同時要與與整個室內設計風格相適應。學生能基本完成既符合色彩搭配的客觀規律,又富有鮮明個性的色彩搭配設計。

⑵教學難點:如何運用色彩關係進行合理有序的室內設計,同事營造各種氛圍

4、學情分析

優勢:本課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其通過色彩構成的學習,對色彩知識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對色彩的搭配知識也有所認識。劣勢:學生缺乏將色彩基礎理論知識運用於室內設計的實踐操作中的能力。合作協調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學方法

1、教法分析

本課教學以欣賞與歸納爲主,結合情景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共同完成項目學習。色彩在室內設計中有着具足輕重作用,所以本課教學通過各類手法進行賞析,使學生感受到色彩室內設計中運用的不同效果。在課程作業中,儘量簡化細節,體現學生對色彩整體把握效果。

2、學法指導

在本課中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大量圖片的欣賞、歸納小結色彩搭配不同的表現方式,再進行獨立的練習表現

三、教學過程

1、學情回顧 鞏固知識

通過色彩三要素的基礎知識的複習,使室內設計與基礎知識有機銜接

2、觀察發現,激發興趣 通過圖片對比展示提出問題:同樣的居室裝修前後爲什麼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從而引出接着課程學習的主題——《室內的色彩搭配》。從欣賞視頻到課題學習,從學生興趣,到專業知識認知,使學生始終保持着主動學習的激情。在欣賞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己的觀察來歸納小結談感想。

2、觀察分析,合作探究

先通過各類圖片欣賞,使學生明白色彩的冷暖調子、前進與後退、擴張與收縮、輕重感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再由小組談論歸納出,居室設計的色彩搭配的要點。再通過欣賞各種色調的室內佈置,感受不同的色彩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明確各色調所產生的情感意義。

以藍色調居室爲例,討論藍色調居室是如何進行色彩搭配的?瞭解其色彩搭配的三種方法:同色搭配、鄰近色搭配、互補色搭配。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應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自己思考的習慣,而不是等老師的分析結果。

3、動手實踐,積極創新 通過前期知識與方法的探究,學生理論上掌握了室內設計色彩搭配的方法,就可以嘗試讓學生投入實踐學習中了。在實踐之前,向學生提出設計要求:“以什麼顏色作爲室內的主色調,選擇哪種配色方案?”要求學生繪製在作業紙背面繪製草圖設計稿。期間,循環播放經典配色方案的各類圖片,學生可以再這些圖片中,尋找到設計靈感和參考模板。同時,巡迴指導,給出部分修改意見,鼓勵學生嘗試各種方法進行色彩搭配。

利用課堂時間,及時瞭解學生掌握情況,同時,也給學生創造了學習與展示的空間,培養了學生實踐探究的能力。

4、多維評價,拓展思維

過程評價:在學生製作過程中對優秀學生進行正面評價,以激勵中間學生,提點相對落後點的學生

結果評價:對學生的成品進行展示,給出整體評價

5、作業佈置:將課堂草圖設計修改完善,繪製完彩色效果圖正稿

6、總結項目

延伸知識這堂課我學到了什麼?這個草圖哪些地方我還可以設計得更好?

四、本課的時間安排:

導入8分鐘,教授20分鐘,操作指導10分鐘,展示交流5分鐘小結2分鐘,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優秀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二

高中數學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內容說明

函數是中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中學數學對函數的研究大致分成了三個階段。

三角函數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基本初等函數。4.8節是第二章《函數》學習的延伸,也是第四章《三角函數》的核心內容,是在前面已經學習過正、餘弦函數的圖象、三角函數的有關概念和公式基礎上進行的,其知識和方法將爲後續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本節課是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良好素材。數形結合是數學研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和解題方法。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詩句:。.。.。.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可以說精闢地道出了數形結合的重要性。

本節通過對數形結合的進一步認識,可以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另外,三角函數的曲線性質也體現了數學的對稱之美、和諧之美。 因此,本節課在教材中的知識作用和思想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二)課時安排 4.8節教材安排爲4課時,我計劃用5課時

(三)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考慮了以下幾點:

(1)高一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而形象思維在學習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本節要緊緊抓住數形結合方法進行探索;

(2)本班學生對數學科特別是函數內容的學習有畏難情緒,所以在內容上要降低深難度。 (3)學會方法比獲得知識更重要,本節課着眼於新知識的探索過程與方法,鞏固應用主要放在後面的三節課進行。

由此,我確定了以下三個層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結合正弦曲線、餘弦曲線,師生共同探索發現正(餘)弦函數的性質,讓學生學會正確表述正、餘函數的單調性和對稱性,理解體會周期函數性質的研究過程和數形結合的研究方法;

(2)能力層面:通過在教師引導下探索新知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自學能力,爲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3)情感層面:通過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方法,讓學生體會(數學)問題從抽象到形象的轉化過程,體會數學之美,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2. 重、難點

由以上教學目標可知,本節重點是師生共同探索,正、餘函數的性質,在探索中體會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難點是:函數週期定義、正弦函數的單調區間和對稱性的理解。 爲什麼這樣確定呢?

因爲週期概念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理解上易錯;單調區間從圖上容易看出,但用一個區間形式表示出來,學生感到困難。 如何克服難點呢?

其一,抓住周期函數定義中的關鍵字眼,舉反例說明;

其二,利用函數的週期性規律,抓住―橫向距離‖和―k∈Z"的含義,充分結合圖象來理解單調性和對稱性

二、教法分析

(一)教法說明 教法的確定基於如下考慮:

(1)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只有內化的東西才能充分外顯,只有學生自己獲取的知識,他才能靈活應用,所以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

(2)本節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探索、理解正、餘弦函數的性質。教師始終要注意的是引導學生探索,而不是自己探索、學生觀看,所以教師要引導,而且只能引導不能代辦,否則不但沒有教給學習方法,而且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和倦怠。

(3)本節內容屬於本源性知識,一般採用觀察、實驗、歸納、總結爲主的方法,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所以,根據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原則,我採取以問題爲解決爲中心、啓發爲主的教學方法,形成教師點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共同探討的課堂結構形式,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 教學手段說明:

爲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我採取了以下三個教學手段:

(1)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整個課堂以問題爲線索,帶着問題探索新知,因爲沒有問題就沒有發現。

(2)爲便於課堂操作和知識條理化,事先製作正弦函數、餘弦函數性質表,讓學生當堂完成表格的填寫;

(3)爲節省課堂時間,製作幻燈片演示正、餘弦函數圖象和性質,也可以使教學更生動形象和連貫。

三、學法和能力培養

我發現,許多學生的學習方法是:直接記住函數性質,在解題中套用結論,對結論的來源不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應用中不能變通和遷移。

本節的學習方法對後續內容的學習具有指導意義。爲了培養學法,充分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要轉換角色,站在初學者的位置上,和學生共同探索新知,共同體驗數形結合的研究方法,體驗周期函數的研究思路;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幫助學生髮現和總結學習方法,使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高級合作伙伴。 教師要做到:

授之以漁,與之合作而漁,使學生享受漁之樂趣。 因此

1、本節要教給學生看圖象、找規律、思考提問、交流協作、探索歸納的學習方法。

2、通過本課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交流、合作、類比、歸納的學習能力及數形結合(看圖說話)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程序

指導思想是:兩條線索、三大特點、四個環節

(一)導入

引出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強調其含義和重要性,告訴學生,本節課將利用數形結合方法來研究,會使學習變得輕鬆有趣。

採用這樣的引入方法,目的是打消學生對函數學習的畏難情緒,引起學生注意,也激起學生好奇和興趣。

(二)新知探索 主要環節,分爲兩個部分 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部分————師生共同研究得出正弦函數的性質 1.定義域、值域 2.週期性 3.單調性 (重難點內容)

爲了突出重點、克服難點,採用以下手段和方法:

(1)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函數性質,充分體現數形結合的重要作用;

(2)以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課堂提問,啓發學生思維,反饋課堂信息,使問題成爲探索新知的線索和動力,隨着問題的解決,學生的積極性將被調動起來。 (3)單調區間的探索過程是:

先在靠近原點的一個單調週期內找出正弦函數的一個增區間,由此表示出所有的增區間,體現從特殊到一般的知識認識過程。

** 教師結合圖象幫助學生理解並強調 ―距離‖(―長度‖)是週期的多少倍

爲什麼要這樣強調呢?

因爲這是對知識的一種意義建構,有助於以後理解記憶正弦型函數的相關性質。 4.對稱性 設計意圖:

(1)因爲奇偶性是特殊的對稱性,掌握了對稱性,容易得出奇偶性,所以着重講清對稱性。體現了從一般到特殊的知識再現過程。

(2)從正弦函數的對稱性看到了數學的對稱之美、和諧之美,體現了數學的審美功能。 5.最值點和零值點

有了對稱性的理解,容易得出此性質。 第二部分————學習任務轉移給學生 設計意圖:

(1)通過把學習任務轉移給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成就動機,利於學生作自我評價;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給予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主權,促進生生交流,利於教師作反饋評價; (3)通過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使學生成爲獨立的學習者,這也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原則。

(三)鞏固練習

補充和選作題體現了課堂要求的差異性。

(四)結課

五、板書說明 既要體現原則性又要考慮靈活性

1、板書要基本體現整堂課的內容與方法,體現課堂進程,能簡明扼要反映知識結構及其相互聯繫;能指導教師的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同時不完全按課本上的呈現方式來編排板書。即體現系統性、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啓發性、創造性的原則;(原則性) 2.使用幻燈片輔助板書,節省課堂時間,使課堂進程更加連貫。(靈活性)

六、效果及評價說明

(一)知識診斷

(二)評價說明

1.針對本班學生情況對課本進行了適當改編、細化,有利於難點克服和學生主體性的調動。 2. 根據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作出適時調整、補充(反饋評價);根據學生課後作業、提問等情況,反覆修改並指導下節課的設計(反覆評價)。

3.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以問題解決爲中心、注重知識的建構過程與方法、重視學生思想與情感的設計理念,積極地探索和實踐我校的科研課題——努力推進課堂教學結構改革。

通過這樣的探索過程,相信學生能從中有所體會,對後續內容的學習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會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很久以後留在學生記憶中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方法與思想,是學習的習慣和熱情,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結果

高中數學說課稿 三角函數最值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過5·5節後,是在基本內容結束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擴充,目的是爲今後對口單招的知識作一部分補充,同時又是結合函數的最值通過轉化的思想來解決三角中最值的問題。

教學目標:1. 掌握求最值的三種基本方法。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公式、綜合解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

重點難點: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利用配方法求最值。

3.利用輔助角公式及有關函數關係式化簡進行求最值。

研 究 點:學生轉化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分析

本節課主要解決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概念、性質、公式的運用之後,對於三角中綜合運用求最值問題的處理。選一些常見的題型,利用常見的方法求解,達到學生掌握的目的。

通過一些基本的正弦函數的有界性,先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然後進行深化,過渡到較爲複雜綜合型的問題,主要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由較繁的題目轉化爲熟悉的問題進行解決。

在學法指導上,通過學生對於前面知識的回憶、結合,進行引導解題,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斷思考,教師在解題中進行整理思路,力求學生在運用解題上掌握基本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是先由簡答題引入,學生利用公式適當簡化進行回答,然後提出主要題型,學生進行思考解題,教師在解題的同時進行題型的拓寬、深化,達到解題的遷移,同時掌握典例的解法,最後進行歸納,強調最值的基本解法。

中數學優秀說課稿 等差數列

本節課講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數學(上)§3.2等差數列(第一課時)的內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一方面, 數列作爲一種特殊的函數與函數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爲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極限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爲今後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a在知識上:理解並掌握等差數列的概念;瞭解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並能運用。

b在能力上: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在領會函數與數列關係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數的方法遷移來研究數列,培養學生的知識、方法遷移能力;通過階梯性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過對等差數列的研究,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求知精神;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於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爲: ①等差數列的概念。

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應用。

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不完全歸納法,對此並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歸納法推導等差數列的同項公式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同時,學生對―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較爲陌生,因此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難點。

二、學情分析對於三中的高一學生,知識經驗已較爲豐富,他們的智力發展已到了形式運演階段,具備了教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引導、啓發、研究和探討以符合這類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二、教法分析

針對高中生這一思維特點和心理特徵,本節課我採用啓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學法指導在引導分析時,留出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中心各抒己見,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弄清。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由

(一)複習引入

(二)新課探究

(三)應用舉例

(四)反饋練習

(五)歸納小結

(六)佈置作業,六個教學環節構成。 (一)複習引入:

1、從函數觀點看,數列可看作是定義域爲__________對應的一列函數值,從而數列的通項公式也就是相應函數的______ 。(N﹡;解析式)

通過練習1複習上節內容,爲本節課用函數思想研究數列問題作準備。

2、小明目前會100個單詞,他她打算從今天起不再背單詞了,結果不知不覺地每天忘掉2個單詞,那麼在今後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減爲: 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會5個單詞,他決定從今天起每天背記10個單詞,那麼在今後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增爲 5,15,25,35,45 ②

通過練習2和3 引出兩個具體的等差數列,初步認識等差數列的特徵,爲後面的概念學習建立基礎,爲學習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由學生觀察兩個數列特點,引出等差數列的概念,對問題的總結又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能力。 (二 ) 新課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給出等差數列的概念: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於同一常數,這個數列就叫等差數列, 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強調: ① ―從第二項起‖滿足條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後項減前項所得;

③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必須是同一個常數(強調―同一個常數‖ );

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由學生將等差數列的文字語言轉化爲數學語言,歸納出數學表達式: an+1-an=d (n≥1)

同時爲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組數列,由學生判斷是否爲等差數列,是等差數列的找出公差。

1、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個數列公差0,第三個數列公差=0 由此強調:公差可以是正數、負數,也可以是0

2、第二個重點部分爲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在歸納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我採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給出等差數列的首項,公差d,由學生研究分組討論a4 的通項公式。通過總結a4的通項公式由學生猜想a40的通項公式,進而歸納an的通項公式。整個過程由學生完成,通過互相討論的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又化解了教學難點。

若一等差數列{an }的首項是a1,公差是d, 則據其定義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 進而歸納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an=a1+(n-1)d 此時指出:這種求通項公式的辦法叫不完全歸納法,這種導出公式的方法不夠嚴密,爲了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在這裏向學生介紹另外一種求數列通項公式的辦法------迭加法: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將這(n-1)個等式左右兩邊分別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

當n=1時,(1)也成立,

所以對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數列{an}的通項公式。 在迭加法的證明過程中,我採用啓發式教學方法。 利用等差數列概念啓發學生寫出n-1個等式。

對照已歸納出的通項公式啓發學生想出將n-1個等式相加。證出通項公式。

在這裏通過該知識點引入迭加法這一數學思想,逐步達到―注重方法,凸現思想‖ 的教學要求 接着舉例說明:若一個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1,公差是2,得出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an=1+(n-1)×2 ,即an=2n-1 以此來鞏固等差數列通項公式運用

同時要求畫出該數列圖象,由此說明等差數列是關於正整數n一次函數,其圖像是均勻排開的無窮多個孤立點。用函數的思想來研究數列,使數列的性質顯現得更加清楚。

(三)應用舉例

這一環節是使學生通過例題和練習,增強對通項公式含義的理解以及對通項公式的運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例1和例2向學生表明:要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的a1、d、n、an這4個量之間的關係。當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時,可根據該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1)求等差數列8,5,2,…的第20項;第30項;第40項 (2)-401是不是等差數列-5,-9,-13,…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

在第一問中我添加了計算第30項和第40項以加強鞏固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第二問實際上是求正整數解的問題,而關鍵是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an 例2 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項a1與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礎上將例2當作練習作爲對通項公式的鞏固 例3 是一個實際建模問題

建造房屋時要設計樓梯,已知某大樓第2層的樓底離地面的高度爲3米,第三層離地面5.8米,若樓梯設計爲等高的16級臺階,問每級臺階高爲多少米?

這道題我採用啓發式和討論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啓發學生注意每級臺階―等高‖使學生想到每級臺階離地面的高度構成等差數列,引導學生將該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模型------等差數列:(學生討論分析,分別演板,教師評析問題。問題可能出現在:項數學生認爲是16項,應明確a1爲第2層的樓底離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級臺階離地面的高度而第16級臺階離地面高度爲a17,可用課件展示實際樓梯圖以化解難點)

設置此題的目的:1.加強同學們對應用題的綜合分析能力,2.通過數學實際問題引出等差數列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3.再者通過數學實例展示了―從實際問題出發經抽象概括建立數學模型,最後還原說明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的數學思想方法 (四)反饋練習

1、小節後的練習中的第1題和第2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目的:使學生熟悉通項公式,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

2、書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級寬33cm,最低一級寬110cm,中間還有10級,各級的寬度成等差數列。計算中間各級的寬度。 目的:對學生加強建模思想訓練。

3、若數列{an} 是等差數列,若 bn = k an ,(k爲常數)試證明:數列{bn}是等差數列 此題是對學生進行數列問題提高訓練,學習如何用定義證明數列問題同時強化了等差數列的概念。

(五)歸納小結(由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1.等差數列的概念及數學表達式. 強調關鍵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於同一常數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an= a1+(n-1) d會知三求一 3.用―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六)佈置作業

必做題:課本P114習題3.2第2,6 題

選做題:已知等差數列{an}的首項a1= -24,從第10項開始爲正數,求公差d的取值範圍。(目的:通過分層作業,提高同學們的求知慾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五、板書設計

在板書中突出本節重點,將強調的地方如定義中,―從第二項起‖及―同一常數‖等幾個字用紅色粉筆標註,同時給學生留有作題的地方,整個板書充分體現了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 §3.2 等差數列

一、等差數列

1、定義

注:―從第二項起‖及

―同一常數‖用紅色粉筆標註

二、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例題與練習(省略)

桂林山水優秀說課稿 篇三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主要描寫桂林灕江的水靜、青、綠,桂林的山奇、秀、險。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今天語文網小編爲大家收集到了桂林山水優秀說課稿,這篇桂林山水優秀說課稿可以迅速讓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和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做到分塊寫清,分步闡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相信對大家的授課有一定的幫助!一起來看看。

桂林山水優秀說課稿由查字典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25號。

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的課文《桂林山水》。下面我將從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法學法的選擇和教材過程的預設四個方面作簡單的說明。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寫景的文章,全文共四個自然段,以總分總的結構,抓住桂林的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生動得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水的思想感情。很顯然,這是一篇適合對國小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能力也也在不斷提高,能初步養成與他人閱讀感受的習慣。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會讀會認會寫瀾、瑕、翡、巒等生詞,理解並積累波瀾壯闊、無瑕、峯巒雄偉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把握文章大意

3;領會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4;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是培養學生通說讀寫能力的科學,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理解並運用祖國文字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關係,閱讀的重點培養學生理解、觀察、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主要採用以下的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第一我會利用導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用朗讀感悟情境,用聲音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第二,我會採用讀、找、品、誦爲主要訓練方式,鼓勵學生多讀,在讀中促悟,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在學法上,我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交流合作觀察體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髮展。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在上課前,我會這樣導入,先出示多張桂林山水美景的課件圖片,然後問學生,這是哪裏呢,你們覺得這裏漂亮嗎?揭示課題《桂林山水》。接着再問學生,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桂林山水到底在祖國的哪裏呢,它有哪些迷人的風景呢等等。在這這裏,我通過出示圖片,使他們進入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這樣就能很自然的講解下一環節的教學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知

在上一環節中,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引起他們旺盛的求知慾,引導他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由於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我會要求學生先聽教師的配樂朗讀,用聲音渲染情境,儘量讓學生做到身臨其境。在這過程當中我要求學生完成兩個任務,學習本文的生字詞和將文章分段。接着讓學生自己流利、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讀不通的句子,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在教室不斷點拔得過程中,我們就會明白課文以總分總的關係共分爲三大段

3、細讀課文,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首先,我讓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並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觀賞又是什麼意思,這一段在全文當中有什麼作用!

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桂林的水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式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找出描寫灕江水特點的詞語和句子。也就是文章的這句話,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率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提問,這句話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對四年級學生來水,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是司空見慣的,所以很快就能回來出來。

提問,課文明明是寫灕江的水,爲什麼還要寫大海,西湖的水呢?讓學生明白,原來這裏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灕江的水的特點更突出啊!

爲了有利於學生更容易的品讀,誦讀,我會通過教師的泛讀,學生的自由朗讀,指名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來感受灕江水的魅力

教師做總結,這段主要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灕江水的靜,清,綠描寫的如此生動形象。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要適時的運用

教學描寫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我同樣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式,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是學習對詞語的理解,通過配樂朗讀,出示課件圖片等多個方法讓學生聲情並茂、有感情朗讀,體會桂林山的奇特與魅力

最後是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我會以讀代講,讓學生找出描寫山水的詞語,結合課文中的插圖來有感情的朗讀。插圖與文章相輔相成,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更有利於將學生帶入那優美的畫卷,讓學生體會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再聯繫課後問題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以此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在這一部分當中,我主要是通過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把握文章的重點語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拓展練習,總結全文

在拓展練習當中,我會讓學生模仿文章的句子,用課件出示這樣的句子,公園的花真美啊,美得。。。。商場裏的物品真多啊,多得。。。等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再以記者採訪的形式,再次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桂林山水的感受。我趁勢做總結,同學們,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真是美麗無比啊,最後讓我們一起有感情來朗讀一下這篇課文吧,最好能夠把你喜歡的語段給背誦下來!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以上就是查字典語文網小編分享的桂林山水優秀說課稿的全部內容,此分享對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非常有幫助,小編祝教師朋友們工作順利!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範文三:人物的情緒 篇四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並能用色彩表現人物的情緒。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變魔術”遊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遊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啓發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徵。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麼不同?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教師邊聽邊捏出來)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係。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麼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麼表情?”

小結:“表情不僅可以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

4、幼兒製作臉譜,教師巡迴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優秀範文精選相關文章:

★中國小教學教案模板範文

高中數學優秀說課稿 篇五

說課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評委:

下午好!

我的抽籤序號是____,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A版必修1第章第節

我嘗試利用新課標的理念來指導教學,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和教學反思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的設計,敬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2、學情分析 (1)

(2)

(3)

3、目標分析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及分析: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具體貫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在這裏,我們應該 (2)。 這裏我們應該向學生強調: (3)。 這裏要說明的是: (4)。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 4.重點難點分析

結合學情和考綱,本節課的重點應該是:

確定依據是:這部分的內容是本節課的核心,同時又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在中具有重要意義。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可能遇到的難點是: 要突破這些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建議: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

本節課採用的教法是:啓發引導---自主探究-- 合作討論式

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 既有教師的講授與指導又有學生的獨立思考空間,讓學生儘可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真正成爲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靈活應用多媒體手段,以學生爲主體,創設和諧、愉悅、互動的課堂環境,組織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另外,多采取一些來自於生活的樸素而有效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產生一種情感上的感召力,增強了學生參與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過程使學生體會到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 2.學法

學生宜採用地學習方法是: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閱讀自學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學生的學習方式慢慢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單純的模仿與機械的記憶,而是在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索中學生體會到了探索的樂趣,在合作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通過閱讀自學、合作交流,增強對事物的理解能力. 3.教具分析

配合多媒體等輔助教學

三、教學過程分析

下面,我以

爲例,談一談我的教學設計。整個教學流程分爲這麼幾塊: 1.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引導探究,建構概念。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4)當堂訓練,鞏固深化。

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從而實現對知識識的再次深化。

(5)小結歸納,回顧反思。

小結歸納不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對此,我設計了三個問題:(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思想方法?教師最後向學生總結本節課地知識體系及思想方法,並佈置相應地作業,結束本節課地學習。 2.板書設計

板書要基本體現整堂課的內容與方法,體現課堂進程,能簡明扼要反映知識結構及其相互聯繫;能指導教師的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對於本節課,我採用地是

式板書設計。同時可以通過使用幻燈片輔助板書,節省課堂時間,使課堂進程更加連貫。

四、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依據主要是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生過程,讓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相關的知識與經驗自主地在教師的引導下促進對新知識的建構。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從簡單到複雜,從特殊到一般的問題,層層鋪墊,充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交流的形式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同時根據高一學生的特點,可以設計一些選做題和探索題,讓學生在閱讀與思考中,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敬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謝謝!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範文二:七彩花瓶 篇六

一、活動的由來及意圖:

通過前一階段的“瓶藝”活動,幼兒充分體驗到在製作過程中的樂趣,也在多姿多彩的成品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因此,我結合主題活動“七彩世界”開展藝術活動:“七彩花瓶”,滿足幼兒的創作興趣,進一步提供豐富的材料,爲幼兒創設自由發揮的平臺,使幼兒在製作七彩花瓶的過程中創造美、感受美,並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試用多種材料,在光滑的瓶身上創造性地進行裝飾,能耐心地完成作品。

2、讓幼兒學習、體驗新的裝飾方法:“灌沙”法、“粘沙”法。

3、感受作品的色彩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各種瓶子,作品展示臺。

2、彩紙、固體膠、剪刀、橡皮泥、彩沙、膠帶、毛筆、丙稀顏料。

3、統計表。

四、活動過程:

1、導入話題,激發幼兒的活動願望。

(1)引導幼兒談論、回憶已有的製作經驗。

(2)擴散幼兒的思維,啓發幼兒想象用其他材料來製作。

(3)介紹提供的新材料:彩沙,讓幼兒學習新的裝飾方法:粘沙法、灌沙法。

2、製作七彩花瓶。

(1)交代活動要求,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2)幼兒製作,老師適當指導。

3、七彩花瓶展示會。

(1)讓幼兒將自己製作的花瓶放在展示臺上。

(2)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重點欣賞作品中豐富多變的色彩。並交流自己的感受。

(3)介紹有關統計表。

延伸區角活動:

幼兒自由欣賞瓶藝作品,並可填寫統計表,數一數相同材料裝飾的瓶子有幾個。

優秀說課稿 篇七

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唯一的聽衆》,我將從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課件2)

《唯一的聽衆》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位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傳授樸拙無私的資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可以大概在種種文藝晚會上爲成百上千的觀衆演奏的事,歌頌了老傳授敬服、勉勵年輕人成才的優美心靈,表達了“我”對老傳授的敬佩感謝之情。

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生理、舉措的變革,一條是老傳授的語言變革。教學中我將圍繞老太婆的語言形貌、樣子容貌形狀形貌引領學生走進人物的心田,感覺老傳授的美德。

2、學情分析:(課件3)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初讀課文後瞭解大意,教師應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知,將閱讀空間與時間,表達的權利充分放手給學生。所以本課我重在引導學生通過“讀”去感受、去聯想、去認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加強。

3、說教學目標:(課件4)

根據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結合新課標中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通過自讀自悟、創設情境、朗讀、想象等方式,培養學生潛心會文的能力和朗讀能力。

同時把目標(1)中的第二項作爲本課的重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課件5)

本課我將重點抓住老人的語言、三次平靜的眼神,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引生入境、換位思考、情境想象等方法,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感悟人物的美好心靈。

三、說教學過程:(課件6)

今天我所說的是第二課時。

一、播放樂曲,引生入境:(課件7)

播放小提琴曲《月光曲》,教師導入:

多麼美妙的小提琴曲啊!可是要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卻絕非易事。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小提琴愛好者,剛開始,他被父親和妹妹認爲是音樂白癡,(板書:音樂白癡),他拉出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鋸牀腿,可後來呢?他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爲成百上千的觀衆演奏,成爲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演奏家。(板書:小提琴演奏家)那麼這成功的背後是誰創造了奇蹟呢?(老教授)是的,這都得益於他的這位——唯一的聽衆。(板書課題)

這樣設計,不僅讓學生對小提琴曲有了初步的感受,還回顧了本課的內容。

二、走近老人,感悟內心。

1、我首先以問題過渡:唯一的聽衆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爲什麼年輕人把她視爲自己唯一的聽衆?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再次走入課文。這時出示自學要求:(課件8)請同學們朗讀課文,邊讀邊找,用——線畫出老人的語言描寫,用﹏﹏畫出老人的神態描寫。聯繫上下文,細細品味,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2、學生自學之後全班交流老人的語言。(課件9)

課件依次出示老人的語言,每次都引導學生想象:這句話是老人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如果你就是這位老人,你爲什麼要這麼說呢?

這樣設計重點是讓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去品讀,創設情境,換位思考,使學生真正地融入文本,受到心靈的啓迪,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老人對年輕人的鼓勵與關愛。(板書:鼓勵關愛)

4、作爲一個自稱耳聾的音樂教授,她鼓勵、幫助我的另一種形式就是平靜的眼神。學生找出描寫眼神的三處語句後課件出示:(課件10)

老人的眼神是平靜的,可她的內心卻是極其的不平靜。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進行想象並填空。

課件出示:

當我拉出像鋸牀腿一樣的琴聲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說:“”

當我有了幾分信心,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說:“”

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人物的神態,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揣摩人物內心,來感受老人的美好品質。

三、創設情境,指導說話:

分角色朗讀9、10段,當妹妹驚訝地告訴“我”真相時,我會怎樣想呢?此時創設情境,出示畫面(文中的插圖)(課件11):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中,老人已早早地等待着“我”,我一如既往地來到樹林,此刻,“我”有着千言萬語想要對老人說,讓學生針對文中的省略號想象補白。

說話這個環節的設計,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年輕人對老人的感激敬佩之情。

四、總結全文,感情昇華:

此刻,你明白了嗎?到底是什麼使我發生了奇蹟般的轉變呢?

這個環節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總結,又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老人是那麼懂得去尊重、引導、鼓勵這位青年人。真是一位教育藝術家。

五、拓展延伸、傳遞關愛:(課件12)

讓我們伴着這柔美的旋律來同讀這首小詩,也把這份關愛,這份溫暖通報下去!(大屏幕出示一首詩):

給你一支燭炬,點亮一段人生。給你一句勉勵,灌溉一片心田。如春天的甘露,如隆冬的暖風,如夏季的清泉,如黑夜的明燈„„

給渺茫的心靈,指明進步的偏向, 給無助的人生,繫上盼望的風鈴„„

在這裏我再一次插播小提琴曲,並共讀一首小詩,目標是讓學生在柔美的音樂聲中,感覺勉勵與關愛的氣力。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範文一:繩子作畫 篇八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運用多種線條進行創造性的表現,感受繩子作畫的樂趣。

2、感受色彩、線條、節奏的美,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棉繩、草繩若干、顏料、護衣、抹布。

活動過程:

1、通過歌曲《走路》,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小動物們好,今天小青蛙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我們一起走路去吧。先聽音樂邊唱邊走路。

2、想象動物走路的樣子與線條之間的關係。

小兔走路跳跳跳,教師邊說邊示範。夷,小路上留下了小兔走路的腳印,看看是什麼樣子的呀?小蝸牛也說:“真好玩,真好玩,我也來試試。”小蝸牛的腳印會是什麼樣的呢?誰上來試試。小動物可高興了,都想走一走,看看自己的腳印是什麼樣的,你們想不想也去試一試呀?

3、交代作畫要求,幼兒作畫。

今天我們來了一個客人,是誰啊?介紹兩種繩子。繩子寶寶想和你們一起學小動物走腳印,你們要把它扶起來,用它的“小腳”來畫。看誰能動腦筋畫的小動物的腳印和大家不一樣,你們可以一邊唱歌一邊走路。老師還準備了幾種顏料,你們在畫腳印的時候想一想,走路輕的、快的小動物腳印可以用什麼顏色?走路慢的、重的的可以用什麼顏色?很多小動物都想在小路上走腳印,如果別人的腳印擋住你的時候怎麼辦?`

放歌曲《走路》,教師鼓勵幼兒能大膽地運用多種線條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4、交流、評價作品

小路上都有哪些小動物走路的腳印啊?觀察兩種繩子不同的效果。你剛纔畫了那些小動物走路的腳印,你們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放音樂,鼓勵幼兒找同伴相互看一看、唱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