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望賞析(精選1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1篇《春望賞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春望賞析》相關的範文。

春望賞析(精選11篇)

篇1:《春望》詩歌賞析

《春望》詩歌賞析

杜甫《春望》

陳才智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題解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於至德二載(757)。詩人當時爲安史叛軍所俘,身陷長安。

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生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句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來了,長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聯從大處着眼,爲悲壯之筆。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自然規律不會因時勢的變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恆時空的對比,使詩人更強烈地感覺着內心的荒涼寂寞,以至於所見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此聯明爲寫景,實爲抒情,寄情於物,託感於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籤》稱讚這一聯:“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百代而下,當無復繼。”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不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頷聯從小處落筆,情因景生,景隨情移,其含義有兩種解說:一說這是對比寫法,詩人爲國家殘破和親人離別而傷愁,所以看見繁花爛漫,反使之痛苦流淚,聽到鳥鳴也感到心驚。另一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二說皆可通,都是爲了表明詩人感時之深,恨別之切,其比喻之妙,實爲少見,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評曰:“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訊難得,一信抵得上萬兩黃金。頸聯上句寫戰事長久,下句寫音訊隔絕。雖是說自己,但準確概括了戰亂之中親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後來成爲表達人們在亂離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語。郁達夫《奉贈》詩之五:“一紙家書抵萬金,少陵此語感人深。”“連三月”,從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亂起到《春望》寫作時,正好過了兩個三月,所以說是“連三月”。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頭髮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前一聯寫了憂國憂家之愁,這一聯寫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頭”因愁而生,“搔”,即抓撓,表示心緒煩亂。“更短”,言愁的程度越來越深。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更增添一層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說:“落句方思濟世,而自傷其老。”“渾欲”,簡直要。“簪”,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

評解

這是一首意蘊深沉的愛國憂民的名作,其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全詩不過四十字,但讀來耐人尋味。

詩的前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前兩聯以“望”字統攝,詩人俯瞻仰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其中的頸聯,因道出了當時和後人在同類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爲千古傳誦的名句。

篇2:春望詩詞賞析

春望詩詞賞析

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賞析: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裏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一“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 的歷史滄桑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爲之落淚驚心。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 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地感嘆憂憤。國家**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 時候收到家書尤爲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 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髮,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多, 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全詩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爲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爲流傳千古之名言。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爲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 “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 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 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對亂世別離的悲涼情景,花也爲之落淚,鳥也爲之驚心。作者觸景生情,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並運用互文手法,可譯爲“感時恨別花濺淚,感時恨別鳥驚心”.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山河到城,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 “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 “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春望一詩中的對偶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詩人這一年剛45歲,但“白頭”是寫實--半年後,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髮。”“白頭”而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他蒼老得這麼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杜甫陷賊中八個月,大約寫了二十來首詩,論深沉含蓄,當以此詩爲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篇3:《春望》原文及賞析

《春望》原文及賞析

【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處】唐・杜甫《春望》。

【譯註1】國家殘破,人事全非,只有 山河依然如故,春天又來到長安城,但 見草木幽深,人跡稀少。國破:指安祿 山起兵反叛,攻破長安城,也兼指國家 遭戰火破壞。山河在:極言戰爭破壞的 嚴重,除山河之外更無餘物。草木深: 是說人煙稀少而致草木橫生,形容 荒涼。

【譯註2】

“國破”表明物是人非,盛唐王朝時輝煌的景象都已消失,“山河在”指自然景物依舊,“城春”指長安的春天本是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生機盎然。但“草木深”顯示出雜草叢生,樹木蒼蒼,一片凋敝荒涼的景象,與“春”形成鮮明的對比,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關心國家命運的感情。

【用法例釋】

一、用以形容戰亂後城 池殘破,人跡稀少的'荒涼蕭條景象。 [例]“煉獄火花”是“孤島”寫生,當時日 寇侵華,上海淪陷,“國破山河在,城春 草木生”,孤城落日,敵愾同仇,表達的 多是激楚蒼涼的興亡之感。(柯靈《〈柯 靈散文選〉序》)

二、後一句用以形容春 天城裏草木茂盛的景色。[例]我沒有 “感時花濺淚”的多情,但有“城春草木 深”的感慨。這城,肯定是帶城牆的。 不帶城牆的城,即使春天深了,草木未 必就深。(車前子《帶城牆的家園》)

【全詩】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

1。國破:國家殘破,指安祿山叛軍蹂躪黃河南北,潼關東西,並佔領長安。草木深:草木橫生,喻人跡稀少,景色荒涼。

2。感時:感慨時局。恨別:深恨離別。花濺淚:對花濺淚。一說:花似有知,亦感時而濺淚。下“鳥驚”句同。

3。烽火:戰火。至德二年的正月到三月,潼關、睢陽一線,太原、河東一帶,官兵與叛軍反覆激戰。抵萬金:值萬金,極言家信珍貴難得。

4。搔:《詩・邶風・靜女》:“搔首踟躕。”搔頭,顯示了惶急無奈之情。渾:簡直。簪:古人用以束髮於冠的飾具。

【全詩鑑賞】

此詩作於肅宗至德二載(757)三月,時杜甫身陷安祿山叛軍佔領的長安。當時長安被叛軍燒殺劫掠,由繁華變成荒涼。全詩以景託情,以情染景,對危難的祖國和隔絕的家人表示深刻的憂愁和思念。

此詩寫於安史之亂翌年(757)二月。時杜甫陷身於長安。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字,看似平淡無奇,尤其首句之動詞“在”,只表述了某物的存在,並未言及其他,卻有深刻之內涵深蘊其中,因爲它啓示人們思考那些不存在了的東西。如司馬光所評:“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而“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溫公續詩話》)

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被叛軍抓去。在他逃出長安之前,寫了這首詩,描寫他在陷落後的長安城中的所見所感,抒發感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

這首詩以感情深沉、筆墨凝鍊、言簡意豐著稱。全詩遣詞用字精當準確,含蘊豐富; 又環環緊扣,前後照應,結構十分嚴謹。詩人圍繞“望”字着筆。一二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借景抒情,直寫國都殘破、城郭荒蕪的蕭索景色。句中對照,兩句又互相對照,加上“破”、“深”二字,畫出劫後長安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淒涼春景,使人怵目驚心,蘊含着詩人的無限悲痛。三四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移情人物。花兒流出感時之淚,鳥雀因傷別而驚。一句寫花,寫所見,寫時局;一句寫鳥,寫所聞,寫家事。通過擬人手法,又以樂景寫悲情,概括了憂傷國事、久別家人的深沉之感。五六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敘事中抒情。“烽火”、“家書”分別與上聯的“感時”、“恨別”照應。

特別是後一句,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思緒,因而千古傳誦。末兩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通過一個“搔首”的動作,形象地揭示自己焦慮憂愁之情。詩人因愁而發白,因心煩意亂而搔首,在搔中頓覺短髮稀疏,可見愁情之深。這裏在寫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悲哀加深一層。這一結尾,使這位滿頭白髮、憂國思家嘆老的詩人形象躍然而出,令人難以忘懷。

篇4:《春望》唐詩賞析

《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篇5:《春望》唐詩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爲,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篇6:唐詩《春望》賞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賞析】

一首名作能傳誦千古,必定是因爲它能高度概括時人和後人在同類境遇中共同的感受和體會。《春望》就是如此。

國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而山河是永恆的存在;破城遇到春天,草木照樣生長,自然規律不會因時勢的變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恆時空的對比,使詩人更強烈地感受着內心的'荒涼落寞,以至於所見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曠。但是山河草木雖然無情,詩人即使它們都變成了有情之物,花鳥會同詩人一樣因感時而濺淚,因恨別而傷心。足見人間深重的苦難也能驚動造化。花兒帶露、鳥兒啼鳴不過是自然現象,而所濺之淚所驚之心實出自詩人。因此花和鳥的濺淚和驚心只是人的移情。歷來稱讚此詩人移情於景的手法新穎,但它能夠感人還是得力於開頭兩句的深刻含蘊。

一春三月,烽火不息,所以家書難得,可邸萬金。兩句是因果關係的流水對,這一年的正月,李光弼正與史思明戰於太原,郭子儀進擊河東,叛將安守忠自長安向武功出兵,長安、鄜州都捲入戰事,自然音問難通。這句是實寫自己與家人音訊隔絕,但也概括了一個共通的道理:戰亂之中親人的平安消息比什麼都珍貴。由於能將個人的感受提煉成人之常情,這兩句遂成爲表達人們在亂離中盼望家信的成語。

這首詩各聯結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變疏。加工對仗精工,聲情悲壯,自然成爲最能概括家國之恨的代表作。

篇7:杜甫《春望》賞析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篇8:杜甫《春望》的賞析

杜甫《春望》的賞析

春望

唐杜甫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主要寫春望之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主要抒春望之情)

【註釋】

國破:指都城長安被攻陷,一說指國家殘破。城:長安城。草木深:草木叢生,極言荒涼。

感時:感傷時局動盪。花濺淚:是說詩人見花而流淚,同時覺得花也像人一樣流淚。恨別:悵恨與家人離別。鳥驚心:是說詩人聞鳥鳴而驚心,同時覺得鳥也像人一樣驚心。

烽火:戰火。連三月:據史書記載,這年春季的三個月,安史叛軍與唐軍之間的戰爭一直未斷。

渾欲:簡直要。不勝:比不上。

【賞析】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改元至德,是爲肅宗。杜甫自鄜周羌村隻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爲安史叛軍所俘,押回淪陷後的長安。公元757年3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臨到這座歷經洗劫、繁華銷盡的都城。杜甫憂傷地徘徊於曲江一帶,他感時念亂、睹物神傷,吟成了這首名作。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通過眺望淪陷後長安的破敗景象,抒發了感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寧、嚮往幸福的願望。

“望”是全篇的貫穿線索,從所望的景色開始,以望者的情態作結。抒寫主人公形象鮮明突出,是這首詩的重要藝術特色,它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善於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爲一體,是這首詩的又一成功之處。它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利用大自然的`和諧景象(“花”、“鳥”)和詩人內心的不和諧情緒(“感時”、“恨別”)之間的矛盾,使所要表現的憂思更加突出,從而增強了藝術效果。

首聯從大處落筆,總寫望中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上句蘊含山河依舊、世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極寫城池殘破、人煙稀少的荒蕪景象。“國”、“破”、“春”分別點明地點、背景、節令。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頷聯由大到小,由總覽轉爲具體抒寫自己在這特殊的春天裏的感受。這兩句一般解釋是,對亂世別離的悲涼情景,花也爲之落淚,鳥也爲之驚心。作者觸景生情,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並運用互文手法,可譯爲“感時恨別花濺淚,感時恨別鳥驚心”。

頸聯分別從“感時”、“恨別”轉出,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戰火不斷,是寫國憂;消息隔絕,是說家愁。這聯深一層寫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深摯。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尾聯以正面描繪詩人的自我形象作爲全篇的收束。通過白髮日稀、頻頻搔首的外在形態,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出征》)的深廣憂思。

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爲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爲流傳千古之名言。

篇9:《春望》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春望詞四首·其二

唐代: 薛濤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譯文: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採摘小草結成同心結,將它贈送給我相知相愛的心上人。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春愁伴着春光同我告別時,那不知我心事的子規鳥卻哀鳴不歇。

註釋:

攬(lǎn)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攬草:採草。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結同心:同心結。舊時用香輩或銷帶打成的連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作男女相愛的象徵。

賞析:

這首詩中的“攬草結同心”是指用草編成同心結。將香草結成同心的樣式,準備送給理想中的戀人,表現出懷春的感情。“將以遺知音”是指贈送給我相知相愛的情人。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用兩典故:“同心結”和“子規鳥”來表示心中的情愛。同心結”典出《玉臺新詠》梁武帝蕭衍《有所思》:“腰中雙綺帶,夢爲同心結。”古人用來表示男女相愛的象徵。

【《春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

篇10:《春望》原文翻譯及賞析

《春望》原文:

春望

杜甫 〔唐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

(1)在:依舊。

(2)草木深:指草木叢生。

(3)烽火:戰火。連三月:三月不斷,指整個春天。

(4)抵:值,相當。

(5)白頭:白髮。

(6)渾:簡直。不勝簪:插不上發窖。

《春望》拼音解讀:

guó pò shān hé zài ,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

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 ,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

bái tóu sāo gèng duǎn ,hún yù bù shèng zān 。

相關翻譯

國家破碎, 山河仍在,城空人稀,今春荒草深深。

感傷國事,稀鮮花也會流淚;離恨深深,聽鳥覺驚心。

戰爭已持續了三個月,音訊難求,一封家書能抵萬金。

因憂搔頭, 白髮日漸稀短,頭髮脫落得幾乎不能插簪。

相關賞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了唐朝的都城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因爲他官卑職微,所以未被囚禁。於次年(至德二年)月寫下此詩。

詩人目睹長安淪陷後的破敗春景,身歷亂世心念親人,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前四句寫春望所見。起首一句“國破山河在”,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淒涼景象,帶着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真可謂觸目驚心。司馬光說: “"國破山河在,明無餘物矣;“城春草木深,明無人跡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則泣,聞之則悲,則時可知矣。” (《溫公續詩話》)“國破”與“城春”、“草木深”對照強烈,而看花濺淚,聞鳥驚心,更是眼中景與心中傷情渾然一體,令人傷心慘目。

後四句寫戰火連續不斷,心念親人境況。“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杜甫心繫天下,憂時傷世,全詩的感情沉痛之至, ”此第一等好詩。想天寶、至德以至大曆之亂,不忍讀也” (方回《瀛奎律髓》)

作者介紹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稱“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鞏縣。詩人社審言之孫。年輕時應進士舉,不第,浸遊各地,後客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中提奔唐肅宗,授左拾遺。後棄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式重中任參謀,表爲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嚴武死後攜家出題,漂油江南,病元於途中。其詩以古體、律詩見長,展現了唐代由盛而我的歷史過程,被稱爲“講史”。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李白齊名,並稱“李杜”。

篇11:《春望》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唐代〕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春天漢壽城邊野草叢生,那荒祠和古墓狗面荊棘滿布。田裏的牧童燒化着丟棄的芻狗,路上的行人在觀看墓狗的石麟。指示路途的華表,如今已經被雷電轟擊得半殘;縱橫的斷碑,通體蒙塵,碑文依稀可辨。不知什麼指候又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呢,到那指,這裏又會成爲南北交通的要津。

註釋

漢壽:縣名,在今湖南常德東南。荊榛:荊棘。牧豎:牧童。芻狗:古代用茅草紮成的狗作祭品,祭後就被拋棄。陌:田間小路。石麟:石頭雕刻的麒麟,這裏泛指古代王公貴族墓狗的石刻。華表:古代位於宮殿及墓地狗座標志與裝飾用的石柱。才見:依稀可見。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要路津:交通要道。

賞析

此詩雖題爲春望,但所望卻是滿目荒涼衰敗景象,這樣的景色正寄託着詩人遭貶謫後的身世淒涼之感,乃是以景寫情之篇。

這首詩雖然極力地描繪了漢壽城遺址的荒涼、破敗的景象,但是格調毫不低沉。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充分地表現了詩人發展變化的樸素辯證觀點,使全詩充滿了積極的進取精神。這首詩打破了一般律詩起、承、轉、合的框框,首、頷、頸三聯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址的荒蕪、破敗的景象,構成了全詩的整體層次。

“漢壽城邊野草春”點明瞭“春望”的地點,含蓄而又凝鍊地表現漢壽城已是一片廢墟了。“野草春”三字讓人產生聯想,如果漢壽不是一片蕪城,還象當年那樣人煙輻輳,無比繁華,春日遲遲,一派生機的話,詩人怎麼會用城邊野草剛剛發芽來描繪它的春色呢。首聯對句勾勒出來的景物頗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獨沒有人煙。正因爲此,詩人用“對”字組合起來的柯、墓、荊、榛之類愈多,便使人愈感荒涼。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句雖有“牧童”和行人”出現,但也沒有增添任何生氣。牧豎燒芻狗予田中,說明墳山冷落,祭掃無人“田地荒蕪,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於陌止。是因爲荊榛莽莽,別無可以觀賞盼景物,唯古墓前石獸羣尚可注目而已。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句清楚地告訴人們漢壽城今非昔比,當年繁華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敗不堪了。當年指示路途的華表,如今已經被雷電轟擊得半殘,縱橫的斷碑,通體蒙塵,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華,今朝破敗,盡在殘缺華表,斷裂石碑中顯露了出來。詩人不惜耗費大量筆墨大寫特寫這樣的破敗和荒涼,完全是爲着尾聯的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作準備的。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則談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即興和廢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詩人認爲:興和廢不是永恆的,不變的;而是有興就有廢,有廢就有興,興可以變成爲廢,廢亦可以變成爲興的。這正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樣,是具有樸素辯證法觀點的。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標籤:賞析 春望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