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一

一、課前準備情況:(備課、教法、教具等):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的課件與學習卷;

2、“人的性狀區別”圖片資料;

3、討論法、講授法;

二、課堂教學實效反饋(教學內容多少、難易、教學方法;學生反應、學習氣氛;達標情況;主要情況記錄;學困生情況;教學心得、體會等):

1、《生物的遺傳和變異》講述的是細胞核中的微小世界,沒有直觀的現象給學生看,內容抽象,一直以來是生物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作爲第二章的首節,有重大的意義,上好了這節課,也就是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一章開了個好頭,對學生來說,學習這章也就有了個好的開始,所以這節課對教師來說,具有較大的難度。

2、“性狀”一詞較難理解。通過兩個學生之間相互觀察,耳垂、捲舌、大拇指、眼皮。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一過渡掌握的不太好。感性方面,學生都積極參與,上升到理性認識時,即總結性狀的概念時,學生仍然一知半解。教師應着重介紹概念中“形態結特徵”、“生理特性”、“行爲方式”的感性認識,特別是前兩個,會經常考到。

3、“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不同表現形式,解釋完後,讓學生舉例,同時做一些典型例題,能達到預期效果。或者是教師出判斷題,讓學生判斷是否爲相對性狀。

4、“基因控制性狀”,導入銜接不太好,沒起到預期作用。解釋資料分析時,應重點突出“大鼠生長激素基因”。

三、課後輔導及交流情況:

學生覺得基因、性狀、相對性狀三個新名詞,比較難理解,舉例時容易混淆。分析原因:與七年級時生物基礎不紮實有關,不知道七年級學習的細胞核、染色體、基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學習卷兩節合在一起,有點亂,學卷題目較難。

四、主要優點:

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同桌的外在性狀,不同性狀的不同表現給學生帶來了樂趣,對性狀產生一個感性認識,而後上升到理性認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

五、主要不足:

1、“性狀”與“相對性狀”的區別,沒有更好的例子,只是純粹的講解,學生不願意聽,覺得太難了;

2、兩節的內容合在一起,題目有點亂,學生有點模糊。以後應該把兩節內容的分成兩份學卷,以免混淆;

3、將這節抽象內容形象化,對教師的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六、今後改進措施、方法:

1、加強學習,對這章學習內容要用充分的準備,查找更多更好的教學資源,如Flash、錄像,努力使抽象內容形象化;

2、進一步備好課,使活動時間、自學時間與各個教學環節銜接更加融洽和諧自然。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二

這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同學的探究活動總結出鳥類適於飛行生活的特點。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我首先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制定相關的觀察計劃,然後通過展示出不同鳥類的圖片,引導學生探究鳥類的體形、翼、肌肉、骨骼特點等方面是如何與其飛翔生活相適應的,培養了學生探究合作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認爲在教學方法方面的成功之處是,以《飛得更高》這首歌曲導入,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處理“觀察與思考”這部分內容時,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獨立去完成探究活動,並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這節課的不足就是沒有通過練習題及時鞏固已學知識,沒能達到教學目標。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認爲課堂上儘量鼓勵學生大膽去想象、思考,大膽質疑,不要害怕控制不了局面,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必須適時地啓發引導,讓整個課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三

這堂課我採用“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論爲指導,以多媒體爲基礎進行教學,通過學生調查、資料收集、小組討論和自主學習,實現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養成教育。在其中一個班上課時卻出現了意外,當時我正在講魚的呼吸器官是鰓,立刻有學生問我“那魚的鼻孔是用來幹什麼的啊?”一下把我問住了,這個問題在備課時並未涉及和考慮,於是我發動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到了第二節課,學生熱情高漲,紛紛主動將答案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而我作爲一個教師也在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獲得新知:魚嘴外面有兩個小孔,注入水水不能進去,這小孔是魚的鼻子,這說明魚的“鼻孔”和嘴、腮、肚子沒有明顯相通。多數魚有鼻孔,其內有嗅覺細胞,魚使用它來嗅附近水流的氣味。例如,鯊魚使用嗅覺來找尋它們的獵物的所在位置。魚的鼻孔和呼吸無關,只管嗅覺。

在學習體驗中生成新的問題,在爭論中解決問題,這讓他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這節課讓我在學生面前“出醜”了,但是我想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跟上的話,以後“出醜”的機會會更打大,這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考驗,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此外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繼續貫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思想,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傳授學生常用的生物學學習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力爭每位學生學有所獲。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四

生物是一門具科學性、思考性、知識的學科,問題的提出要有思考性。國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他們也希望能夠在智慧課堂中跳動思維、擦出思維的火花。一個很有思考性的問題的提出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挑戰的慾望、激發學生的思維,當知識對學生來說成了一種觸動他的思想和情感,激發他去進行探索,使他產生需要而變成自己的東西時,才能說這是掌握知識。掌握一這個詞意味着對事實進行積極的思考,對事物、事實、現象抱研究的態度。

本節教學有兩處預設較好地得以生成,其一對調查活動結果“我唯一”現象的感悟,從情感上同學們認同了世界“唯一的我”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其他生命體亦如此,要更加的熱愛生命;其二實例分析時特意加入“白化牛犢”是有利還是不利變異進行討論,令同學們認識到要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促進其思維的發展。當時看到學生眼光瞬間的閃亮、頓悟的表情和會意的頻頻點頭,很是讓我欣慰。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挖素材,拓展資源,在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上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五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學中能夠有一個好的引入也就顯得十重要了。那麼,如何做到成功地導入呢?在這裏就教學導入方式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

借教具導入

授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具,諸如:掛圖、模型、實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於不熟悉的教具,馬上就會提出疑問:“這是什麼東西呀?”由此,教師可以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通過設問導入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貯存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由靜息狀態轉變成動作狀態(即活躍狀態),減少新知識輸入的阻抗,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一定的“心智緊張度”。例如,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教師設問,以探究活動爲主的引導發現法,可啓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形成科學思想和方法。

新課講授

在講授新課中,可用討論法,這樣可以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針對性強、便於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特點,但往往使知識缺少系統性;自學輔導法,有利於學生獨立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但只適合於較簡單的學習內容;而講解法雖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統、邏輯性強的優點(這些優點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對於知識接受爲主要目標的課型,講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教學目標的多重性、教學系統本身的複雜性、教學客觀條件的千差萬別和千變萬化,使得我們不可能找到適合於一切教學環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學情境的教學公式,一種方法的優點,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克服其劣勢,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與組合,使方法結構協調、合理,各種方法優勢互補,長短相濟,立體結合。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六

應該說,通過這節課的講解,我又一次感受了理化生組的熱情和領導的重視。在評課過程中,各位同仁的點評既熱情洋溢又恰到好處。在這裏一併表示感謝。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一些:

優點:讓學生練得很充分而且有學生主動參與非常難得;

學生聽課、講解的狀態很自然,有疑義能馬上提出來。

不足:仿生可以由學生講解並舉例,聯繫實際;

應該讓學生多說說答題時語言組織的技巧,讓學生表述更準確。聽了這麼多的意見和建議,心裏感到特別溫暖。要不是她們一次次誠懇的幫助,我就不會有一丁點兒的進步,哪敢嘗試課改的講解?發現自己有許多不足:課堂的藝術不高,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等還需加強。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七

本節課的課題包括的範圍比較大,知識比較零散,如何把握本節目標和突出重難點很關鍵。另外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並體驗運動的產生和運動的意義至關重要。因此,在設計本節課時主要從這兩方面爲突破口,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

在課前熱身環節,播放視頻歌曲《健身歌》,學生可以跟着唱或做動作。這首歌歡快活潑,學生都十分熟悉,而且喜聞樂見,都會唱,跳也可以很隨意,所以不但能吸引學生注意,而且能激發學生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又和運動直接相關,不但可以使學生輕鬆進入課堂,也爲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緊接着播放動物運動時優美姿態的視頻,讓學生欣賞,這樣就由近及遠,帶給學生無限遐想,再聯繫生活實際,說出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關於運動的話題。給學生以美的視聽享受。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以話題的形式展開,這對我來說是個突破。因爲我覺得關於運動學生知道的較多,他們會很有話說。因此我跳出了常規的教學思維,設置了三個話題,在三個話題進行中適時請出嘉賓,出示圖片,給學生更多的感性認識,再通過交流和體驗,使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的環境下感受新知,比常規的教學要更吸引學生注意,這樣更能接近師生的距離,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教學的重難點迎刃而解。

在話題一進行中通過現場嘉賓的助演,給本節課增添了亮點,也是對身邊教學資源的一種開發,再請出“神祕嘉賓”(四個人體骨骼標本)使學生對運動系統的組成一目瞭然,印象更深刻。在分析關節特點時,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更易理解。在設計時此處並不是本節的重點,只需要讓學生通過一些感性認識瞭解運動系統的組成就可以了,知道各部分在運動中的作用即可,不必佔用更多的時間。

關鍵是話題二運動的機理,主要通過各種體驗活動來實現的。體驗過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並且採用記時的形式,讓學生堅持用力屈肘30秒,再談感受,這樣就輕而易舉的將難點擊破了。

而對動物運動意義的話題採用先給學生觀看視頻,與學生交流動物運動的意義,近而再說出人們生活中的運動的意義,由學生的生活入手,再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也符合新課標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

最後以這樣的語言來結束本節課“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探討有關運動的話題!希望運動伴隨我們的一生,讓運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滿活力!更加精彩!”以這樣富有激情的話語結束本課,我覺得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爲關於運動的話題不是一節課就能說完的,這樣就可以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讓他們到生活中去盡情體會,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

通過上這節課,使我更深的體會到生物課特有的魅力!因爲它的教學資源實在是豐富,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靈活的進行整合,許多資源就在身邊。另外,在教學形式上,教育者應多創造一些和諧自然的氛圍,記得一位教育家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教育者能隨意帶動求知者,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獲取知識。”,我們都應追求這種狀態。

本節課還有一個問題值得老師們思考,就是知識的完整性更重要還是體驗運動的機理、意義更重要!我覺得,一節課時間把運動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運動機理、運動的意義都面面俱到,是不現實的,而且也不符合新課標的理念,看起來內容很豐富,可實際上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我認爲本節課必須明確教學的重難點是運動的機理和運動的意義,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去觀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受!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這樣才能真正體驗到運動對生命的意義!因此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更重要!必須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動畫等形式,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運動的機理,感受運動的快樂,才能使本節課的情感得以昇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覺得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課前的熱身,還沒有達到最佳效果,如果教師能和學生一起唱起來、跳起來會更好,結尾也以師生共同運動來結束就更好了!新時期的教師就應該是演員一樣,需要動起來時就應該動起來,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和學生在有效的時間裏達成共鳴。

在探討話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像一個主持人一樣,做到收放自如,輕鬆自然,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尤其是語言的高潮迭起,會使課堂大放異彩,感覺自己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對語言沒有精心琢磨,尤其是對課件操作的熟練程度還不夠,因此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總之,在本節課我進行了一次大膽嘗試,經驗源於實踐。我想我在本節課中的得失將使我終生難忘,這些經驗將串連成許多“快樂的音符”伴隨我在未來的路途中一路歡歌!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八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培養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是提高教師的自我評價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學年我擔任八年級3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從十月月考情況來看,成績還好。爲了進一步完善下步的教育教學工作,力爭使自己以後的工作開展得更好更有序,現對這一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作如下總結:

本章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章,也是新學年教學的第一章。根據課標要求“概述無脊椎動物的不同類羣(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概述脊椎動物的不同類羣(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全章安排七節,平均每節介紹一或兩個動物類羣。對於每個動物類羣,教材基本上都是從動物的多樣性、主要特徵、與人類生活的關係這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在歸納總結各動物類羣的主要特徵時,側重從形態、結構方面提煉出三條左右的特徵,便於學生記憶。只要學生能夠根據主要特徵,認識到不同動物類羣之間的主要區別,將給出的動物歸入相應的類羣即可。

基於上述原因,結合我校學生由生活經驗中得到的生物學背景知識十分欠缺的實際,本章的實際教學中的幾點經驗做法值得總結: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樹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採用學案教學法。首先,在學案編制時,將新課內容的任務導學的全部習題,都採用直接照搬課本的課點語句,然後挖空重點字詞形成填空題,把學案自學的難度降到最低,讓學生不論是在課堂上當堂自學,還是課餘在家預習自學,都基本上能夠做獨立、自主地完成。其次,由於本章內容涉及面很廣,對學生的要求又不要太精深,所以教材在編寫時基本採用的是科普介紹性質的做法,非常適合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學。教師只要做好區別對比、聯繫歸納、綜合概括和適當的拓展延伸,精講精練,不必照本宣科,費時費力。這樣一來,基本可以做到每節教學內容花一到二個課時就能完成,保證教學進度的合理性,爲今後的教學進度安排贏得更多的時間。

二、利用本章的知識樹,整體性教學原則一貫始終。從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開始,都用PPT給學生展示一下本章的知識體系,也就是本章教材的編排體例,以後每節重現。這樣,既讓學生認識到本節所學的知識在整章中所處的位置,又讓學生明白本節所學的動物在整個動界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非常有利於學生知識的系統化理解和結構化記憶,而且能很好地落實“引導學生髮現動物的身體結構越來越複雜,地位也越來越高等的大體趨勢,從而認同並初步形成生物是逐漸進化、不斷髮展的基本觀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深入體會教材編者的編寫意圖與用心,引導學生認真利用教材活學活用。本章各節內容的呈現方式,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個性和開放性。各章節基本上從代表動物開始,以點帶面,認識動物的多樣性。再有側重地歸納本類動物的幾點主要特徵。最後,以辯證的觀點,從有利和有害兩方面簡單介紹本類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簡單是爲了開放,是爲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抓住上述特點,盡最大努力來優化教師、學生與教材三大要素之間的資源整合,本章的學習學生基本可以按部就班地開展自學。而在安排第七節時,教材體例有變換,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與概括”的能力,教材以“技能訓練”的方式給予呈現。

以上反思與總結是我這一個多月以來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思考,但更多的是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作及時調整,認真改進,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進步和改變。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知識,並能夠把所學的知識儘量運用到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經過不斷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迎難而上,繼續認真總結反思,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煥發出生機盎然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