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稅局考察報告多篇

稅局考察報告多篇

【第1篇】地稅局學習考察報告

一、合、蚌、六三市地稅局徵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稅收全面質量管理的共性做法

1、編寫了詳細的幹部工作手冊。所考察的分局每位幹部都獨自編寫了《工作手冊》,內容包括崗位職責、工作目標、控制要點、執行依據、監測辦法、考覈標準等。

2、制定了《過程控制持續改進工作實施的辦法》,明確控制與監測的人員、辦法、環節、要點和記錄載體,把崗位職責和目標有機地與過程控制聯繫起來。

3、做好過程記錄,主要是做好工作日誌、表證單書、徵管軟件三大類載體的記錄工作。每名稅幹按日對過程記錄(資料),按9大業務流程和持續改進分類別存檔。

4、開展監測考覈。一是開展自我監測。稅幹每天在《工作日誌》上記錄工作過程和工作結果,對照每日工作計劃進行日常監測,按月填寫《個人自我監測表》,經分局點評後,列入崗位考覈;二是開展互相監測。即在一個工作流程中,下一個工作流程工作人員對上一個環節交付的業務進行監測,發現有不合格項目的,製作《不合格項目糾正預防通知書》,連同傳遞單一併退回上一環節糾正,監測無誤後,方可開展本環節工作;三是開展組織監測。分局要考覈的項目。召開管理評審分析會,填寫《稅收全面質量管理監測彙總表》,評測結果與績效掛鉤;四是開展外部監測。與工商、國稅等有關單位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召開特邀監察員會議,調查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地稅的滿意度;五是改我所錯。通過《不合格項目糾正預防通知單》,通知責任人進行原因分析並採取糾正預防措施,限時糾正,並對糾正落實情況進行驗證,並將糾錯情況報上級審覈備案。

【第2篇】國稅局基層建設考察報告

深化徵管體制改革 加強國稅基層建設

——雲南省大理州國稅局基層建設考察報告

“上有千條線,下有一根針。”這是我們在考察時,聽到大理基層稅務人員說的一句話。大理州國稅局副局長趙學周解釋說:“上級稅務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就像是縱橫交錯的千條線,基層就是這千條線要穿過的那根針。”這普通的一句話,我們不僅深深體味到了大理國稅人說這句話時所表達的一種責任感和自豪感,也更加認清了基層位置的特殊性和基層建設的重要性。

基層建設是一個動態進程,昨天的建設就是今天的基礎。這個問題搞清楚了,今後基層建設的思路纔會清晰。

隨着徵管改革的深化,基層建設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今後的基層建設走什麼路,怎麼搞?帶着這一問題,北碚區國稅局的領導決定到兄弟局去找答案。5月20日,副局長王慶法帶領我們一行15人到雲南省大理州國稅局考察了基層建設工作。

大理州國稅局自1994年9月成立以來,現有機構設置爲1個州局機關,12個縣市局基層單位,內設68個科、股、室,15個事業單位和41個徵收、管理、稽查分局。全州共有在職幹部982人,大專以上學歷的612人,黨員415人,團員24人。2003年全州財政收入爲27億多元,其中國稅部門組織收入146597萬元。國稅部門稅收收入計劃數145000萬元,兩稅收入計劃數138800萬元。

加強基層建設,是大理州國稅系統在新時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與時俱進,推進依法治稅,加強隊伍建設的根本要求和基礎,是實現稅收管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現就大理州的基層建設情況彙報如下:

一、領導班子建設方面,以提高依法行政、科學管理和抵禦腐蝕的能力爲重點,加強基層領導班子思想、組織、作風建設

一是領導班子政治理論建設,緊密圍繞服務於國稅中心工作來進行,一直以來,該州國稅局非常注重理論學習與各項業務工作相結合,使州下各縣市國稅局領導班子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多渠道的教育和引導,以確保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國稅機關的各項工作任務的正確貫徹執行。

二是強化縣市局黨組理論中心學習組制度的建設、監督和管理,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的政治理論水平和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大理州國稅局黨組理論中心學習組制度自建立起到現在已有五年多時間,通過各級黨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極大地提高了縣市局領導班子成員科學決策、綜合分析、駕馭全局地能力,豐富了領導幹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增強了對處理稅收工作的理性思維能力。

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

幾年來,該局立足抓文明創建帶動單位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徵管效率上檔次,該局在創建思想上始終樹立“爭”字,在創建工作中堅決突出“實”字,在考評標準上認真堅持“嚴”字,在創建活動方式上體現“深”字上下功夫,使基層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到2003年底,該局先後創建國家稅務總局命名的文明單位3個;雲南省國稅局命名的文明系統3個;雲南省國稅局命名的文明單位25個;雲南省國稅局命名的先進集體9個;雲南省國稅局命名的先進領導班子2個;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文明單位3個;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單位11個。這些喜人成績的取得,是與該局長期抓以人爲本,樹立爭先創優意識,廉政勤政意識和建立激和幹部機制,提升幹部素質分不開的,是大理國稅人上下一心、凝心聚力、與時俱進、全力創新、弘揚正氣的結果,是大理各級國稅機關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講學習、講文明、講團結、講貢獻、身體力行以德治稅、以德帶隊的結果。

三、幹部隊伍建設方面

1、政治思想建設。在全州國稅系統內認真組織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該州國稅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認真貫徹《全國稅務系統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在廣大職工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經常進行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和黨風廉政教育,廣泛開展羣衆性的政治思想工作,使該州國稅幹部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

2、業務素質建設。按照“注重綜合素質,提升崗位能力,創新培訓方式,實施全員培訓,促進終身學習”的思路,該州幾年來,充分利用系統內外的教育資源,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格局。今年初,該局採取送出去的辦法,將各縣市局80多名副科以上幹部送到揚州稅務培訓中心進行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去年,該局還出臺了《大理州國稅系統業務考試暫行辦法》,規定每年都要組織一次全員業務考試,大力開展崗位練兵。通過這幾年的努力,該局層層選拔、培養了自己的業務能手、業務骨幹。在職工業務培訓的同時,該局還抓緊抓好學歷教育,提高幹部學歷層次。在成人學歷教育方面,該局採取鼓勵多渠道自學,單位和個人兩個積極性相結合的辦法,開展學歷教育。機構分設時,全州共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10人,佔職工總數的20%,到2003年,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達到612人,佔職工總數的62%。目前,全州還有在讀研究生2人,專升本在讀人員72人,高升專在讀人員136人,學歷結構已得到根本好轉。

綜上所述,大理州國稅局在基層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應取長補短,吸取精華。應以“領導加指導,管理加服務”爲原則,堅持“硬件軟件一起上,突出軟件建設”的工作方針,典型示範,扶管並重,突出抓好基層建設的規範化、示範化,使我局基層建設水平有整體升位。

一、制定規劃。爲切實加強我局稅務基層建設,適應新時期稅收工作需要,依據《全國稅務系統基層建設綱要(試行)》規定,應制定適應我局實際的基層建設規劃,明確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堅持的原則、建設的要求及保障措施,確定“硬件”與“軟件”建設的標準。使我局整個基層建設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逐步步入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

二、加大投入。一是在工作力度上加大對基層投入。堅持經常抓和重點抓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崗位目標責任制,月月有考覈,年年有總結,並通過一定的形式和載體突出基層建設工作這個重點。二是在經費使用上加大對基層的傾斜。充分體現總局提出的“面向基層、面向徵管”的工作要求,在經費上不斷加大對基層的傾斜力度,大力扶持基礎薄弱的基層單位,進一步改善基層辦公環境,使基層建設有可靠的經費保障,加快建設步伐,提高建設質量。

三、強化教育。本着建立“大教育”格局、建立素質教育體系、從根本上改進改善幹部知識能力結構的長遠工作思路,把提高全局幹部素質作爲稅務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稅收中心工作爲主線,以崗位培訓爲基礎,以幹部的實際需求爲導向,以領導幹部的培訓爲重點,以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更新知識培訓和專門業務培訓爲主要形式,以完善機制爲保障,以提高幹部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爲目標,統一組織,統籌安排,不斷加大幹部培訓力度,建立“不培訓不上崗,不培訓不任職,不培訓不提拔”的工作機制。同時,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了“幹部崗位能級管理”,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和性質,把現有崗位合理劃分,確定崗位業務分類達標標準,按不同崗位對幹部進行培訓後,由區局統一對崗位業務達標進行考評驗收。同時,崗位業務能級達標檔次應同幹部競聘、任用掛鉤,與獎金掛鉤,納入目標管理,並實行專項獎勵,纔能有效調動幹部進行有針對性學習的積極性。

四、加強稅收信息化建設。加強基層建設,深化稅收徵管改革,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而信息化建設要求必須加強計算機設備和人才的投入。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管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引導稅務人員不斷更新觀念,加強對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的學習、培訓,提高實際操作應用能力。進一步優化和重組稅收業務,科學設計業務流程,完善工作制度,簡化工作手續,規範工作程序,杜絕重複建設、重複開發,提高數據質量和網絡安全,逐步實現資源共享,使計算機的應用滲透到稅收工作的各個角落,從而達到加強稅源監控、提高徵管質量的目的。

【第3篇】市地稅局赴杭州、福州等地考察報告

四川省委八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了工業強省戰略,要求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不懈的進取精神,毫不動搖地走工業強省的道路。xx市亦提出了今後一段時間工業強市的思路: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結構調整爲主線,優勢資源爲依託,工業園區爲載體,項目建設爲重點,加強自主創新,破解發展難題,轉移增長方式,培育產業集羣,努力把規模總量做大、質量效益做高、產業佈局做優、縣域工業做強、民營工業做活,推動工業經濟集約化、多元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特色工業強市。工業發展對於省、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至關重要。在工業強市中,稅務機關需要發揮積極作用,作出應有貢獻。面對工業強市發展戰略稅收工作如何定位、如何服務,成爲我們重要課題。爲了進一步做好稅收工作,服務經濟發展、服務工業強市戰略,學習經濟較發達地區稅收工作先進經驗,由市局黨組書記、局長xxx帶隊,xxx、xx、xx、xxx組成的考察組,經請示省局領導同意並通過省局與浙江省地稅局、福建省地稅局取得聯繫,選擇了兩省經濟較發達且工業經濟實力較雄厚的杭州、寧波、紹興、福州和廈門作爲考察地,於XX年4月26日至5月3日對上述幾個城市進行了學習考察。現將學習考察情況作如下彙報:

浙江、福建是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區域,杭州、寧波、紹興、福州和廈門均是經濟、社會較發達城市。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副省級城市。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人口652萬,杭州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城而過。江河縱橫,湖泊密佈,物產豐富。杭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

寧波位於我國海岸線中段,東有舟山羣島爲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三門灣。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爲1033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56.7萬人。寧波有漫長的海岸線,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佈。全市海域總面積爲9758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爲1562公里,其中大陸岸線爲788公里,島嶼岸線爲774公里,佔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全市共有大小島嶼531個,面積524.07平方公里。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北侖港已經成爲我國著名的深水良港。XX年吞吐量已突破億噸,現全年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2.7億噸和520.8萬標箱。

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是蔡元培、魯迅、周恩來的故鄉,毛澤東稱紹興爲“鑑湖越臺名士鄉”。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面積8256平方公里,人口434萬,其中市區面積339平方公里,人口64萬。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東瀕東海,與臺灣省隔海相望,全市土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爲660萬人。擁有經濟高速發展的地理、交通條件,馬尾擁有良好地理環境,是中國現代船政發祥地。

廈門市與金門島比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萬,經濟發達,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島嶼城市。

上述五個城市經濟發展通過發揮其自然稟賦和國家扶持作用,特別是發揮沿海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先期政策優勢,二、三產業發展迅猛,產業結構二、三產業比重較大,經濟總量快速增長,達到相對較大的規模。XX年,杭州市gdp達2918億元,較上年增長12%,人均gdp44487元,超過5000美元,財政總收入520.79億元,三次產業比爲5.5:53:41.5,XX年杭州綜合競爭力名列我國200個大中城市第十一位,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五;寧波市gdp244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5%,人均gdp達38733元,超過4700美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2.4億元,三次產業比爲5.3:55.3:39.4,XX年寧波綜合競爭力名列我國200個大中城市第十二位,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六;紹興市gdp1440億元,比XX年翻一番,年均增長13.8%,人均gdp達到3.3萬元,超過4000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50.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6.1億元,三次產業比爲6.6:61:32.4;福州市生產總值達1400億元,地稅機關組織稅收收入近80億元;廈門市生產總值1024億元,地稅機關組織收入突破百億,其中稅收收入70億元。

上述五城市經濟發展中,稅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在改革開放初期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和財政政策,優化投資稅收環境,使投資者在較寬鬆的環境中發展,促使各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和結構優化。另一方面,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大和高速增長,使得這些地區擁有充足的稅源,稅務機關要完成稅收任務根本不存在問題,有較大餘地使稅收徵管處於較合理寬鬆的環境,充分發揮稅收調節職能,進一步爲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上述五個城市稅務機關認爲經濟能夠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綜合政策(包括髮展規劃、財政、稅收、土地政策以及思想觀念在政策中的反映)等,但稅收工作對經濟發展仍然有影響作用。在稅務機關直接的稅收調節手段有限的情況下,以及可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減少或已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上述五城市稅務工作促進經濟發展的重點也發生較大變化。一方面研究稅收政策,合理有效利用稅收政策,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如紹興市強化對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扶持,鼓勵和引導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改造升級,對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給予設備實際投資額1.5%的財政補助。另一方面更主要通過徵管、服務等方式營造規範、寬鬆稅收環境,把良好的環境作爲發揮地稅職能的着力點,通過高效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減少納稅人的稅收成本支出,支持經濟發展,支持經濟結構優化,支持優勢產業做大做強。一是爲政府服務。研究產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地稅收入持續增長和財力增長相關性分析,爲各級政府提供信息,當好參謀。二是爲納稅人服務。拓展服務方式、領域,深化服務內涵,營造良好的徵納關係和稅收環境,間接地促進經濟發展。如拓展電子化服務,推行網上報稅、涉稅審批、稅銀聯網電子繳稅、開通12366服務熱線和表報下載等,爲納稅人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網上稅務登記、發票發售、諮詢服務、申報繳納等一系列遠程服務,節約納稅成本,實現納稅服務手段的新突破。實行個性化服務,提供預約服務、綠色通道、提醒服務、送政策上門等個性化服務,開展徵納雙向互動服務,通過稅企郵箱、語音電話、網上調查增進徵納雙方的瞭解溝通。推行維權服務,實現納稅服務內容的新突破。注重程序性服務,簡化辦稅流程、辦稅環節、審批程序和辦稅手續,實現納稅服務效率的新突破。在杭州、寧波等地,地稅機關設立專門的登記機構,快捷高效地爲納稅人免費辦理稅務登記證,降低納稅人的稅收成本。

考察組通過短暫的學習考察,結合我市工業強市戰略,有如下體會:

一是我市提出工業強市戰略符合我市市情,xx因鋼鐵釩鈦工業基地建市,我們擁有資源優勢,特別是擁有釩鈦資源絕對優勢,具有一定工業基礎,包括人力、技術等基礎,但又面臨交通、資金和信息劣勢等問題,大力發展工業是發揮資源優勢,建立特色工業,破解交通難題,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必由之路。地稅機關利用好手中的稅收管理資源,研究和利用好現有稅收優惠政策,營造良好招商引資環境,特別要支持釩鈦工業區的發展,扶持釩鈦工業、化工工業等特色工業的發展,是我們在工業強市中要認真做好的重要工作。

二是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經濟。在工業強市戰略中,稅收工作要發揮積極作用,爲工業強市作出應有貢獻,同時不能誇大稅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稅務幹部要樹立規範執法就是對經濟發展最好支持的觀念。建立規範、穩定、寬鬆的執法環境、良好的稅收環境,要有長遠觀念,避免出現因過度使用稅收優惠的短期效應而不利於長期穩定稅收環境的培養,增大稅收風險的不利情況。

三是稅收收入要遵循從經濟到稅收原則,樹立稅收經濟觀、財政觀,在做大經濟總量基礎上,積極使稅收規模上一個臺階,使政府在運用財政政策、加大城市建設力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有較充裕的可用財力。同時,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正確對待縣區政府下達的稅收任務。決不能寅吃卯糧、竭澤而漁,靠收過頭稅來增加稅收收入總量。

四是城市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環境建設,城市環境建設不能走先發展後治理之路。xx已列爲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一,這已經引起了廣大市民的強烈不滿,一個污染嚴重的城市,是不適宜人居的城市,不利於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發展xx工業,要有以人爲本的理念,在發展中努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人文基礎,重塑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宿感。稅務部門將在支持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良性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五是稅收徵管要突出效率,包括管理效率、服務效率。稅收管理要推陳出新,加大稅收徵管信息化開發力度,整合稅收徵收管理流程,提高徵管效率。稅收服務要不斷深化,進一步簡化辦稅流程、辦稅環節、審批程序和辦稅手續。高效率稅務環境可以使稅收徵管在有限資源的基礎上能夠取得較好成績,也使得納稅人減少納稅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