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泊船瓜洲原文簡析【新版多篇】

泊船瓜洲原文簡析【新版多篇】

解釋: 篇一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3、瓜洲: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4、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爲“河”,長江特稱爲“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爲“水”,如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這裏的“一水”指長江。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

5、間:根據平仄來認讀jiàn四聲。

6、鐘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7、綠:吹綠,拂綠。

8、還:回。

註釋 篇二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綠:吹綠。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4、瓜洲: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5、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爲“河”,長江特稱爲“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爲“水”,如

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這裏的“一水”指長江。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

6、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區東。

泊船瓜洲賞析 篇三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分類標籤:描寫春天思鄉詩國小

作品賞析

【註釋】:

[1]京口:今江蘇鎮江。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2]鐘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簡析】:

詩人乘船路過瓜洲,懷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詩。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着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邊。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喲,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裏?

【賞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縣)人,是我國封建社會一位身體力行致力於改革的傑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據史料記載,王安石1069年開始推行新法,數年後,因新舊黨爭十分激烈,宋神宗終於下令“權罷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辭官。晚年在鐘山過着隱居生活。

據說王安石辭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進京。一日,詩人乘船路過瓜洲,因懷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時,王安石立在船頭遠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條長江,鐘山也只是相隔着幾座大山,春風已經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這裏,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變法運動,他深信自己一定會使變法成功,怎奈朝廷內部鬥爭尖銳,自覺前途迷惘,不由又觸動了對家鄉的情思。面對此情此景,詩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絕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在這四句詩中詩人特別喜歡“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因爲春風暗示了他推行的變法運動,可是,又覺得“到”這個字用得還不夠生動,他想改成“入”和“過”,後來又想到了“滿”,又都覺得不滿意。整整想了一夜,卻沒有結果。第二天一早,他又來到船頭,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蔥綠,於是心中一亮,這個“綠”字就此誕生了,春風又綠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這首詩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它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從詩題中我們又知道,詩人的立足點是在長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的是遠眺所見,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由此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不過隔了幾座大山,也不遠了,於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鐘山只隔數重山”。前者寫的是所見,而後者寫的是所想,這一想,就爲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再塑空間。同時,“鐘山只隔數重山”不僅寫了瓜洲與鐘山之間並不遙遠的距離,也流露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濃濃的情懷。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個“又”字,又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再看句中的“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遊子此時的思鄉情結。“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情懷自然引發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不覺寄情於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陪伴着我回歸故里呢?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

詩人在詩作中十分注重用詞的準確性、生動性與形象化,“綠”字原本是一個形容詞,可在詩中卻是“吹綠”的意思,這在古漢語中叫做使動用法,是形容詞的動詞妙用,足見詩人遣詞造句的非凡功力。

原文: 篇四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王安石簡介 篇五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個人恩怨

作者:佚名

說到蘇東坡的政敵,最難措辭的莫過於王安石了,然而事實上又絕對無法迴避王安石,因爲兩人不但分屬兩個政治營壘,又是上下級關係,而且彼此之間還有糾纏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石去世後,中書舍人蘇軾爲其撰《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足見關係的不一般。

東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舊黨爭,他的父親和弟弟、他敬愛的朝中元老、他的親朋好友,幾乎無一不是站在舊黨一邊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東坡本人的政治觀念與新法南轅北轍,他的學術思想也與新學格格不入,忠鯁讜直的他不可能違心地對方興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勢必要成爲新黨的政敵,也勢必要與新黨黨魁王安石發生衝突。

蘇洵與王安石素不相協,嘉祐年間蘇洵以文章名動京師,王安石卻未有一言褒獎。王安石的母親去世,朝中大臣紛紛前去弔唁,蘇洵獨不前往。東坡對其父寫《辨姦論》是不以爲然的,認爲有些話說得太過分。東坡對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讚賞,曾稱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實錄》爲本朝史書中寫得最好的。

但是東坡對王安石好爲大言詭論的行爲非常不滿,曾在祭劉敞的祭文中予以譏刺。熙寧二年(1069),東坡上疏論貢舉之法不當輕改,神宗非常重視,當天就予接見,然後又想讓東坡修中書條例,王安石阻攔併力薦呂惠卿。同年,東坡爲國子監舉人考官,策題以歷史上君主獨斷或興或亡之事爲問,王安石大爲不悅。神宗又想讓東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卻說東坡不是“可獎之人”。神宗說東坡文學出衆,爲人亦平靜,司馬光、韓維等大臣都稱道之。王安石回答說東坡是“邪險之人”,還說1066年東坡遭父喪時,韓琦等贈送賻金不受,卻利用運喪的官船販賣蘇木入蜀,還說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東坡雖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當個通判,不可大用。

然而王安石卻絕非奸佞小人,他與蘇東坡的矛盾僅僅是政治觀念的不同,爲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當然要打擊,排斥清洗反對-本站§ 派,但也僅僅是將其降職或外放,從不羅絡罪名陷害對手,也從未企圖將對方置於死地。甚至,當“烏臺詩案”發生時,已經辭官的王安石還挺身而出上書皇帝,營救朋友兼政敵蘇東坡,直言“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要知道王安石與蘇東坡長期政見不和,而蘇東坡卻正是因爲蔟擊新政而罹禍,王安石卻能摒棄私見主持公道。更何況,當時不但蘇軾本人已經屈打成招,就連他自己的許多親朋好友都噤若寒蟬,無人敢爲蘇東坡說一句話,而王安石這時卻是一個被皇帝和百官厭棄的人,此時他受盡攻擊遍體鱗傷,又痛失愛子家破人亡,一人孤獨在家獨守貧寒,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冒險在蘇東坡的親友都不敢爲他說話時上書皇帝爲他申冤,正因爲個人品德高尚,所以他可以不顧個人好惡寧肯冒着危險在別人都不敢爲蘇軾說話,甚至連其親朋好友都不敢爲其說話時在自己失勢的情況下仍然挺身而出爲蘇軾向皇帝直言鳴冤,真可謂高風亮節!

同樣,蘇軾對王安石的不滿也僅僅限於政治觀念上,蘇東坡不但在王安石落難之後寫詩給他,說“從公已覺十年遲”,而且在代宋哲宗所擬的敕書中,高度評價自己的這位政敵,說正因爲天意要託付“非常之大事”,才產生王安石這樣的“希世之異人”,並稱贊他“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期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

此外,王安石的品行不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十分敬佩,無話可說。王安石質樸,節儉,博學多才,在當時士大夫中有極高威望,且是歷史上惟一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後無任何遺產的宰相。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篇六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作品賞析

中心思想: 篇七

該詩是流露着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作品評論 篇八

南宋許顗《彥周詩話》: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

現代作家錢鍾書《宋詩選注》:這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也是王安石講究修辭的有名例子。

現代教育家程千帆《古詩今選》:“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個“綠”字,的確很形象地寫出了春風對於植物的綠化作用,但還不如《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除卻春風沙際綠”這個“綠”字。因爲在那一句中,春風與綠究竟是兩樣東西,詩寫由於春風,江南岸變綠了。這和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用意略同。而這一句則以爲並非春風能使草水呈現綠色,而是春風本身就是綠的,因此吹到之處,水邊沙際,就無往而非一片綠色了。以春風爲有色而且可染,是詩人功參造化處。

現代詩人臧克家《臧克家古典詩文欣賞集》:這“綠”’字,在視覺上是給人以色彩鮮明的感覺,在人心上,引起春意無涯的生趣;但我嫌它太顯露,限制了春意豐富的內涵,扼殺了讀者廣闊美麗的想象。如果不用“綠”字而用“到”或“過”,反覺含蓄有味些。

創作背景 篇九

《泊船瓜洲》作於王安石晚期,但對具體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都有爭議,具體主要有三種意見:①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後所作;②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③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泊船瓜洲 篇十

朝代:宋代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