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黨課:做到“五個必須” 提高實踐能力

黨課:做到“五個必須” 提高實踐能力

黨課:做到“五個必須” 提高實踐能力

同志們:

我們黨既要政治堅定,也要本領高強。本領是完成本職工作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一個政黨完成領導和執政使命需要具備基本的領導能力、執政能力,領導幹部完成領導職責也必須具備相應的領導能力。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黨員幹部的領導能力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工農革命、武裝鬥爭成爲黨員幹部能力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又紅又專成爲黨員幹部能力的顯著標識;改革開放以來,從鄧小平提出領導幹部“四化”方針,到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再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領導幹部要提高八個本領,黨員幹部能力的範圍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員幹部能力建設,多次就領導能力問題發表講話,提出了一系列能力要求,如2020年10月10日在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要求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羣衆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等。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圍繞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提出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維能力、提升實踐能力的三個方面要求。對於提升實踐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實踐要求,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羣衆、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着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無疑,把提升實踐能力作爲落腳點,在當前複雜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提升實踐能力必須掌握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實踐能力本質上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認識和解決問題總是受到一定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基本理論的制約。面對同樣的問題,立場不同、方法不同,解決的思路也會截然不同。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必須依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立場觀點方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人民滿意。

站在人民立場思考和解決問題。立場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作爲黨的指導思想,黨員領導幹部思考和解決問題必須站在人民立場上,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爲衡量自己工作的根本標準,做到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黨能夠發展到今天,取得歷史性成就,靠的就是人民支持。因此,我們黨總結百年成功歷史經驗,得出堅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結論,強調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羣衆。要求全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羣衆路線,始終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爲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人民立場必須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和政績觀,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反對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爲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這一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能夠使我們正確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增強“四個自信”,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能夠堅定信心,做到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強大的真理性和科學性,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理論指南和行動遵循。黨的二十大作出“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大論斷,要求做到“六個堅持”,爲黨員領導幹部更好地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出了表率、指明瞭方向。掌握好這一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全黨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任務。

善於運用科學工作方法。任何工作都有其正確的方法,方法是對規律的認識和運用,方法的任務是解決過河的橋和船的問題,方法正確可以事半功倍,方法錯誤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掌握相應的工作方法,做經濟工作必須掌握做經濟工作的方法,做思想工作也必須掌握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當然,也有一些共同的工作方法,如調查研究的方法、先試點後推開的方法、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等,掌握了這些方法,才能在各項工作中有條不紊、有的放矢。相反,如果不懂正確的工作方法,甚至自以爲是,亂抓一氣,只會造成工作的混亂,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嚴重損失,這方面的教訓極其深刻,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都要牢記。

二、提升實踐能力必須在瞭解實際上下功夫

要做到正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要了解實際,就是要了解所處的發展階段,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通曉事情發展的關鍵環節,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基礎,更是正確決策的前提。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真正全面準確地瞭解實際,不會犯官僚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的錯誤。我們黨的成功,根本就在於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更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典範。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爲我們行動的嚮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的探索、偉大成就的取得,無一不是實事求是的結果。而任何時候違背實事求是,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我們黨把黨的思想路線進一步發展爲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賦予黨的思想路線以新的時代內涵,實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的與時俱進。

堅持深入實際。實際就是事物的本來,也是問題的原貌,而問題主要在基層、在具體的工作中,因此,深入實際主要指的是深入基層,深入羣衆,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毛澤東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瞭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領導幹部必須掌握正確的調查研究方法,要克服不重視調查研究、不善於調查研究的問題,尤其不能走過場,只看“盆景式”典型,滿足於聽聽、轉轉、看看,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必須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幹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組成部分,2020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了年輕幹部要提高的七種能力,其中把調查研究能力放在第二位,凸顯了這一能力的極端重要性。目前個別幹部調查研究能力缺乏,嚴重製約了對實際情況的瞭解,也造成了一些決策失誤,教訓極爲深刻。

抓住主要矛盾。實際情況總是錯綜複雜的,而且站在不同角度,對實際的看法也會不同,這就需要黨員領導幹部要能夠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不爲細枝末節所動。那麼什麼是主要矛盾呢,主要矛盾就是與其他諸種矛盾相比較而言,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因爲事物往往存在多個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發展的關鍵,也就牽住了“牛鼻子”,就能夠制定正確的政策來解決矛盾。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各方面工作中抓住這一主要矛盾,對於許多問題也就會作出正確判斷,許多問題往往也會迎刃而解。

當然,良好的學風也非常重要,只有實事求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甘當人民的小學生,才能聽真話、明實情、務實效,也才能真正提高實踐能力,切實解決人民羣衆急難愁盼的各種問題。

三、提升實踐能力必須善於解決發展難題

能力需要在實踐中提升和檢驗。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中心環節,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關係中,發展是目標,是中心,沒有發展,改革難以深化,穩定也難以實現。特別是對於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必須把發展放在首要位置,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在發展中增長才幹。

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其他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看到,在經過40多年持續高速發展之後,我國經濟在發展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如結構有待優化、質量不高、創新性不強,甚至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貧富分化加劇等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對經濟和其他領域發展的制約就會更加突出,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又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我們在發展中需要不斷調整理念、目標、戰略、步驟等,使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要不斷提高解決發展問題的能力,既要關注經濟發展,同時還要提高本地方本單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能力。

堅持問題導向。瞭解實際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實現新的發展。發展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的。舊的問題解決了,必然會出現新的問題。簡單的問題解決了,必然會積累一系列難題。如果難題不解決,最終會造成難題成堆,其他問題也會死灰復燃,變得更加難以解決。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方面,凸顯了我們黨對問題導向的深入思考。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複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鉅程度明顯加深了。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以深化改革解決發展難題。發展難題之難,就在於其關係全局,涉及各方,影響利益,要解決往往需要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也要有系統思維,不能就事論事。用改革思維破解發展難題是一條可行思路,我們黨正是因爲堅持了深化改革,才能一步一步攻堅克難、推進發展。因此,在解決發展難題時,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進一步發揮改革的先導和突破作用,深入研究創新舉措,明確目標任務,加快推進落實,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激活動能,實現改革與發展的相互促進。

有啃硬骨頭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是如此,發展也是如此。面對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必須以改革精神、以啃硬骨頭精神加以推進。特別是對於其中的優化產業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經濟“雙循環”等,必須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擔當和勇氣,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四、提升實踐能力必須強化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提升實踐能力需要直面問題、難題,不能等靠要,也不能繞着走,只能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發揮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黨百年奮鬥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堅持敢於鬥爭。正如《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的,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通過不斷鬥爭取得的。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爲了人民、國家、民族,爲了理想信念,無論敵人如何強大、道路如何艱險、挑戰如何嚴峻,黨總是絕不畏懼、絕不退縮,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只要我們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強化鬥爭精神。鬥爭精神就是面對問題毫不退縮、迎難而上、敢打必勝的精神,就是亮劍精神。鬥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特質,是中國共產黨的獨特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我們黨從一個幾十人的小黨,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在14億人口的東方大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鬥爭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把堅持敢於鬥爭列爲黨的百年奮鬥的重要歷史經驗。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作爲“三個務必”的重要內容,把“堅持發揚鬥爭精神”作爲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鬥爭精神對於黨的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我們將面臨更多更復雜的考驗,各級黨員幹部必須強化鬥爭精神,錘鍊鬥爭意志,隨時準備迎接更艱鉅的挑戰。

增強鬥爭本領。鬥爭需要勇氣和決心,更是一門需要智慧的本領和藝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鬥爭是一門藝術,要善於鬥爭”“既要敢於鬥爭,勇於碰硬,又要善於鬥爭,講究鬥爭藝術和策略”。“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也就是說,沒有高超的本領,鬥爭就難以取得勝利。我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靠的是高超的軍事鬥爭藝術;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靠的是對革命和建設規律的探索和把握;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靠的是對改革發展穩定等一系列重大關係的成功駕馭。今天,鬥爭本領不僅在宏觀上有其新的時代內涵,而且在各方面都有其新的時代要求,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軍事領域等的鬥爭日益突出,全黨不斷增強鬥爭本領關係改革成敗、國家興亡。

堅定勝利信心。信心比什麼都重要,有了信心就能夠在鬥爭中無所畏懼、不怕犧牲、勇於嘗試、敢於突破,從而取得最終勝利。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經歷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經受了別人難以理解的質疑,但我們始終保持勝利的信心、高昂的鬥志,最終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歷史性成功。當然,信心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基於對歷史規律的深刻認識、對自身優勢的正確把握、對社會實際的全面認知,只有這樣,勝利信心纔會更加堅定。我們的領導幹部在工作中要增強信心,也必須從歷史規律、自身優勢、已有成績和社會實際中尋找答案,爲增強“四個自信”打牢基礎。

五、提升實踐能力必須善於防範風險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會越來越多,遇到的外部挑戰也會越來越大,特別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爲了一己私利,必然會千方百計阻撓遏制我國發展,使國際意識形態鬥爭更加尖銳複雜。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的,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同時,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擡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樹立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是指人們在做決策或面對挑戰時,要考慮自己的底線,即最小可接受的結果,以便在面對風險時更加明智地採取對策。它是一種以保護自己最基本利益爲出發點的思維方式,是一種防範性思維,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和損失。概括地說,底線思維就是“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維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纔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憂患意識,才能夠對任何危險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承受最壞結果的準備,也才能去爭取最好的結果。一個黨一個國家如此,對於擔負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領導職務的領導幹部來說也是如此。

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風險。面對風險積聚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以人民安全爲宗旨,以政治安全爲根本,以經濟安全爲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爲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爲依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其中意識形態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意識形態安全最重要的就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信息化和互聯網時代,人們思想受各種因素影響的程度加深、頻度加快,要守住意識形態陣地面臨更大的考驗,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把意識形態責任扛在肩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爲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作出自己的貢獻。

做好預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失敗兩種可能,只有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準備好應對各種結果的預備方案,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失敗的風險,爭取勝利的可能。因此,備好預案纔是化不利爲有利、變失敗爲成功的關鍵所在。不管是改革還是發展,抑或面對突發事件,必須增強預見性,做好預案,這樣才能使工作有條不紊,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也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特別是在自然災害頻發、各種系統性和非系統性風險疊加的情況下,做好預案越來越重要。

同志們,黨員領導幹部的實踐能力具有綜合性和豐富內涵,要切實提高這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作出多方面的努力。作爲黨員領導幹部,要高度重視實踐能力建設,自覺在學習和實踐中鍛鍊提升自己,切實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使自己的實踐能力有一個大的提高,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