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機智案例(通用多篇)

教育機智案例(通用多篇)

發揮教育機智 篇一

發揮教育機智,應對意外事件

常州市覓渡橋國小:周雲

班上位學生叫楊樓浩,從接班以來我一直認爲她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但她的自控能力較差,課上喜歡和同學說話,影響課堂紀律。有一次我在課堂講得正帶勁,發現她又在和同學嘰嘰喳喳說話了,我很生氣,就責問他:“楊樓浩,你在幹什麼?”我等待着華的回答,按照經驗,她或者會慚愧的低下頭,或者會小聲給我一個解釋,沒想到她卻頭一橫,眼一瞪,大聲說:“我在說話,怎麼着!”聽到這句話,我頓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只感到血一陣一陣往臉上涌。此時的教室鴉雀無聲,所有的學生都深深埋下了頭,似乎在等待一場暴風雨的來臨。這尷尬的幾分鐘是如此漫長,但我終於還是定了定神,在心裏對自己說:“不能發火。發了火又怎麼樣;她情緒反常,必定有其他原因。”於是,慢慢調整了一下自己急促的呼吸,我用平靜的語調對她、對全班說:“老師看得出來,你今天心情不好,是嗎?沒關係,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老師也是。不過老師的經驗是,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有一個辦法,你想試一試嗎?” 她疑惑的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點了點頭。我順勢接着說:“一個人情緒不好時,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我們剛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把分數的基本性質給大家讀一遍。,怎麼樣?”她開始讀了,雖然聲音不大,但教室終於恢復了以往的平靜。課後,我並沒有急於找學生談話訓導,而是先找了他的幾個好朋友,瞭解他情緒反常的原因。通過這一層面的接觸,我瞭解到華最近家裏出現一些問題,父母關係不和,近些日子正在鬧離婚,我立刻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晚上回家後,我又給他母親打了個電話,證實了這個情況;同時,委婉的勸告其要關心孩子,以孩子的學業爲重,不能因爲父母的原因影響孩子。在做好這些工作之後,我感到情況都瞭解了,胸有成竹了;同時,學生的情緒估計也已平靜下來,這才找她長談了一次,並在她父母的問題上和她交流了看法,給了她一些建議。這件事後我發現她的態度好多了,課上也在儘量控制着不開小差,不隨便講話,有時還會幫着管其他同學。

在平時與課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種突如其來的事情,以上的例子就是。那麼,該如何應對呢,我的體會是:

首先,切忌當場動怒,要學會給自己找臺階下。例如在這個案例中,教師若當場大發脾氣,勢必造成師生間的劍拔弩張之勢,兩個情緒失控的人將最終導致課堂教學陷於癱瘓,並且還極有可能落下“後遺症”。因此,教師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情感,學會低調處理這類容易讓人頭腦發熱的事。不急不躁,可以使我們在難堪的處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依然能作出冷靜準確的判斷,教育教學的智慧或許就會在這一瞬間閃現,這就爲以後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贏得了主動。

其次,要展開細緻入微的調查和疏導工作,找到問題的根子。

通過這個事件,我認識到,教育是一個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過程,隨時有可能發生以上種種意想不到的事件,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環境的影響干擾,有可能是教師對學生的預見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師與學生間、或學生與學生間暗藏着的矛盾。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引起的意外事件,都需要教師對這些意外事件作出迅速準確的判斷,並妥善解決,以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教育機智》——讀後感 篇二

《教育機智》——讀後感

海鹽縣博才實驗學校 沈偉

俄國烏申斯基說:“不論教育者是怎樣地研究教育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不可能成爲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

《教育機智》一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使我更感受到教育機智在教學實際中的重要。

對待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嚴謹的工作態度,更需要我們對學生傾注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師應具有的師德,正所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要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教師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師德,讓學生特別是那些個性有缺點的學生始終生活在充滿愛的教育環境中,使他們的人格發展得以正常地發展。

有首詩寫得好:當園丁——用我們的勤懇,讓科學的百花園五彩繽紛;當春蠶——用我們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的身上延伸;當蠟燭——用我們的忠誠,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光明;這正是我們廣大教師真實的寫照。

教師要在短暫的時間裏作出反饋,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更不能寄託於教師隨心所欲的“靈機一動”,教師需積累各方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才能讓靈動的教學機智奏出精彩的樂章。

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教師的知識不能僅僅侷限在他所教的本學科的範圍內,尤其當今社會,新科技不斷涌現,知識信息的總量成倍地增加,教師要不斷地吸取新信息,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在三尺講臺前得心應手,課堂上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

現在的學生思維敏捷,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多種多樣,視野非常開闊。有時候我們教師不怎麼了解的事,他們卻能說得頭頭是道。因此,在教學中偶爾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問題,我們必須靈活對待,不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我們不妨可以先聽聽學生的想法,畢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我們可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他們談談,同時我們也可以聽一下其他同學們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適時給予點撥,讓學生自己在探索中解決問題。現在不少的學生都是根據對老師的喜好來選擇自己的興趣,因此教學能否成功,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機智,爲此,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教學機智要以豐富的學識做後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紮實的專業知識,只有隨時積累,更新觀念,擴充知識面,才能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隨機應變地處理課堂教學中可能碰到的各種問題;

2、深入瞭解學生的思想,做學生的知心人

教師必須瞭解學生的情況,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把握好教學中的“度”,既不能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提出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學生不能回答致使課堂教學陷入被動;也不能低看學生水平,否則,激發不起學生的求知慾望;

3、要學會傾聽

懂得傾聽的教師其實不僅僅在聽學生的發言,更是在收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並尋找點撥提升學生的最佳契機,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教師要在學生中間安插“間諜”,這種交流應該是開誠佈公的;教師要學會機智用語,當出現偶發事件時,切忌長篇大論的思想教育,拖泥帶水,要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在學習或者做事的時候不要以自己爲中心,也要考慮考慮其他同學。

總之,教育的智慧源於對孩子的愛、強烈的教育責任心、源於對孩子的尊重、理解,源於教師對教育行爲的反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才能探索出一條具有現代化的新型的反饋機智之路。

教學機智案例 篇三

教學機智案例

[摘要] 教學機智是指教師具有一定的理論修養,並在長期的實踐體驗和實際 摘要] 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善於處理課堂突發問題的臨場應變能力。教學機智在 國小語文課堂中的運用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國小語文課堂中運用教學機智的方 法主要有:利用自己的錯誤,巧妙施教;承認自己不足,以誠感人;發揮教師 主導作用,直引主題;保護孩子心靈,借題發揮;聯繫實際生活,讓學生參與 體驗等等。教學機智的運用,既化解了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尷尬,又保證了教學 計劃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 國小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機智 運用方法 關鍵詞] 《國小語文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求,要從知識與能力、過 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要教會 學生怎樣學習,怎樣做人。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方式方法,並能夠靈活運用一定的教育技巧。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珂說過: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 徵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當前的國小語文教學對語文教師在課 堂中的機智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學機智的運用也就顯得更爲重要。教學機智就是教師具有一定的理論修養,並在長期的實踐體驗和實際經驗的 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善於處理課堂突發問題的臨場應變能力。教學機智是教師智慧的體現,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教學機智在國小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教學機智在國小語文課堂中運用的案例分析教師雖然可以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測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爲偶發情況預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那麼,作爲教師如何對國小語文課堂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隨 機調控,以做到教學機智的正確運用呢?下面我們

就這個問題結合具體的例子來 加以分析:

1、利用自己的錯誤,巧妙施教 每個人都會犯錯,教師也不例外,在面對一些特殊的教學場面時,教師出錯的現象會更容易發生。如果課堂上一旦出現失誤,教師必須保持沉着冷靜,千萬不能手忙腳亂。對於個別失誤,教師可以不急於改錯,而是恰當地利用自己的錯 誤,引出一點教訓,從而強化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更深刻的記憶。比如,有位教師在上公開課的時候,由於緊張,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 的‚高粱‛二字寫成了‚高梁‛。一位學生站起來吃驚地說: ‚老師你錯了,‘高 粱’的‘粱’底下是‘米’。‛這時教師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馬上意識到了自己 的失誤。當坐在下面的聽課老師都爲其捏了一把汗時,卻只見這位教師依然面帶 微笑,神情自若地說: ‚這位同學說得非常正確,看來同學們看得都很仔細。以 往老師在教授這個字時,有不少同學會犯同樣的錯誤。‛接着老師又問: ‚你們知 道‘高粱’的‘粱’字爲什麼下面是‘米’嗎?‛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因爲 ‚高粱‛是糧食,所以是‚米‛。接着,老師強調: ‚對,同學們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糧食的一種,所以下面是‘米’字,而這個‘樑’是棟樑,是一棟房 子最重要的支撐點,是用木頭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記住了嗎?以後 可不能再犯和老師同樣的錯誤哦!‛ 就這樣,這位教師運用教學機智化解了一場課堂危機,既挽回了自己的‚面 子‛,也使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承認自身不足,以誠感人。現在的學生視野寬廣,思維敏捷,而且有些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課堂上,往往會提出一些超過教師認知水平的問題。教師應該實事求是地處理 學生提出的問題,既不能不懂裝懂,胡編濫造以矇蔽學生,也不應壓抑學生的積 極性和求知慾。這時,教師可以將這些問題留給全體學生討論,這樣,既能讓師 生之間進行平等的情感溝通,又能使學生們的

思維得到激發和碰撞。如果問題仍 然解決不了,則可留在課後解決,從而保證正常教學過程的順利完成。我在實習的過程中曾聽過這樣一節課,教學內容是國小三年級的《西湖》。當講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時候,有位學生站起來提出了一個問題: ‚老師,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那位老師顯然是沒有準備到這個內容,看着同 學們等待答案時的充滿渴求的目光,老師坦白地說: ‚不好意思,同學們,老師 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那麼同學們有誰去過杭州,遊過西湖嗎?有誰願意來說說 啊?‛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回答了起來,但沒有一人能說全。老師想了想,說: 2 ‚這個問題,老師也說不準,等查完資料後再告訴大家。現在我們繼續來了解杭 州十景之一的西湖。‛課後,老師通過查資料,把答案告訴了學生。學生們都爲 她的誠懇態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動,既感受到教師的人格,又沐浴了知識的甘露,獲益匪淺。

3、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直引主題課堂上,有些學生會提出一些古怪的或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問題,這時,教師不必急於回答,可以將問題拋給學生,通過引導,巧妙地把學生又拉回到課堂 教學的主題上來。例如,有一次,錢夢龍先生執教《故鄉》一文,學生突然提出 一個與課文主旨毫無關係的問題: 跳魚怎麼會有青蛙似的兩隻腳呢?當時錢夢龍 先生是這樣應對的: 師:是啊,魚怎麼會有腳? 生:有!師:什麼魚啊? 生:娃娃魚。(笑)師:啊,你真見多識廣!我想跳魚也有兩隻腳,可我沒有看到過,你們有誰看到過? 生:(齊)沒有。師:可是少年閏土就知道這種跳魚,這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少年閏土見多識廣,他‚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 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提問,錢夢龍先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有的放失,從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保護孩子心靈,借題發揮 教育機智是一種教育行動,是一種直接指向學生的行動。範梅南指出: ‚教 育機智不僅僅在於以巧妙 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術,更應該關注兒童成長的 環境和過程,保護孩子的脆弱性。‛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不恰當的語 言、行爲都會傷害孩子們脆弱的心靈。教師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情感,借 着出現的問題,伺機發揮。試想,假如老師一味地責備、批評和挖苦學生,那將 多麼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使尷尬的局面更爲尷尬,甚至使教學活動無法進行。因此,面對突發事件,教師應該巧妙、出奇、適度地採取一定的措施,讓 學生的知識與情感雙豐收。實習時,在講授新課《做一片美的葉子》介紹作者金波的時候,有位學生開 玩笑地問: ‚老師,吳金波和金波有什麼關係嗎?‛這時,另外一個學生在下面 起鬨,‚有什麼關係啊,金波爺爺可是作家,可是吳金波是個差生!‛同學們聽了 都哈哈大笑。這時,我發現班上的吳金波同學慚愧地低下了頭。面對這個突然的 局面,我冷靜地思索了一下,然後說: ‚誰說沒有關係呢,金波爺爺和我們每一 位同學都有關係,他寫的文章我們都很喜歡,而且我相信吳金波同學也喜歡,或 許還讀過他的不少作品呢!對嗎,吳金波同學?說不定啊,以後他還會成爲一名 大作家,我們大家還要找他簽名呢!‛這時,同學們又笑了,但笑的感覺已經變 了,吳金波同學也面帶會心地微笑重新擡起了頭。

5、‚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行動‛ 雖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希望出現種種不和諧的音符,但課堂突發事件是隨 機性很強且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一些由課堂周圍的環境引起的突發事件,都 有可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採取 ‚不行動‛ 的方式,正如範梅南所說的 ‚有時候,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行動‛,這樣也可以使學生 很快地安靜下來,再加上教師的一句 ‚剛纔講到哪裏了‛的提示,以此把學生 的注意力吸引到原來的課堂教學中來。還記得曾上過這樣一堂課:語文老師正在上課,突然,粘在黑板上的詞語卡 片脫開一角斜在那裏,前排的一位同學低聲指

出: ‚老師,卡片掉了!‛只見這位 教師瞪了他一眼,說: ‚別管它!‛於是,這位‚緊急報告者‛情緒明顯低落下來,再也不見他舉手發言了。記得在心理學課上,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類似的事件。在一堂課上,‚啪‛ 忽然 的一聲脆響,一塊掛着的小黑板掉了下來,大家都嚇了一跳。教師不慌不忙地把 小黑板拾起重新掛起來,接着問: ‚同學們,剛纔我們講到哪裏了?‛學生們的 目光一下子又投到課本上,斷開的思路又被重新連綴起來了。兩相比較,哪一種處理方式更明智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教學機智在國小語文課堂中運用的案例總結古希臘哲學家說: ‚一個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與此同理,一個教師 4 即使是執教同一內容也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課堂。課堂如河流,它是流動的、發 展的、向前的。課堂永遠處於千變萬化的動態中,教學機智的運用也就千差萬別,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具體的問題,選擇不同的應對方法。但綜觀以上多個教學機智 運用的案例,我們也不難發現,它們有着許多的共同點:

1、目的是明確的 教學機智是偶然發生的,它具有靈活性、隨機性。在課堂中,我們不知道 何時會產生一點小狀況,也不知道會採用何種方法來應付。但是,不管教師採用 什麼方法,他們的目的總是明確的,就是保持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使學生在掌 握知識的同時,也保護了孩子的情感。

2、情感是好的 每一節語文課都不是風平浪靜的,每一位教師都會有運用教學機智的機會。但這並不代表每一位教師都能運用好教學機智。觀察上面的教學案例,發現要發揮好教學機智,教師都是飽含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着,對學生的真誠與親切。他們發揮教學機智是發自於內心的,是來源於真實情感的感動,他們都願意用微 笑代替責備,因爲他們的情感是好的,都飽含了對學生濃濃的情感。

3、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課堂中的意外千變萬化,教師就必須在這

些千變萬化的意外情況下,因時而 變,因情而變,甚至因錯而變,抓住課堂中的偶發事件,捕捉教學挈機,這就表 示處理課堂意外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小事化大,強化處理;有的卻是大 事化小;有的甚至是不處理,教師一笑置之……

二、運用教學機智時應注意的問題我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在課堂上運用教學機智的機會,但有些教師是爲 了表現機智而機智,他們不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是爲了更好的使學生掌握知 識、獲得情感的陶冶。他們只是覺得運用教學機智會使課堂變得精彩,而沒有考 慮到自己使用的教學機智是不是適用於這堂課,是不是適用於這些學生,從而讓 學生們覺得老師是在顧弄玄虛,是在使用小伎倆,課堂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教學機智的運用追求的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收到的應該是‚大雪 無痕‛‚點石成金‛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應要快而準,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當,適時、適情、適度,於巧中見奇,於奇中生效。教師在 課堂上使用教學機智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一)教學機智的運用應充分爲學生服務,全面關注學生範梅南說過: ‚教育機智與其說是一種知識,不如說是對孩子們的關心。‛正 是因爲這種全身心的投入——一種指向於學生的關注,使教師進入一種專業狀 態,從而發展着教師的專業品質——教師的教學機智。新課程標準着力於對人的 關注,只有關注學生,纔會有教學智慧的生成與發展。教師應該對學生有愛心,用心去打造學生心靈的世界,這樣才能使教學機智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機智是裝 不來的,虛僞的機智只能算作狡猾。

(二)在必要時運用教學機智,切忌濫用教學機智的巧妙運用會使課堂精彩異常,但是不合時宜地運用教學機智卻只 能弄巧成拙。有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動不動就使用教學機智來處理課堂上所發生的 意外,他們以爲這是自身能力的體現,實際上,他們錯了,教師的心血來潮不是 教育機智,行動必與當時當地的情境相契合。

《學記》有言: ‚不憤不啓,不悱不 發。‛因憤而啓,因悱才發,這纔是教學機智。如果教師一味濫用教學機智,用 得多了,教學機智也就失去了原來的作用,或許還會有礙於課堂良好效果的獲得。

(三)切忌給教學機智套上模式,應靈活運用教學機智的運用方法多種多樣,這就需要教師在遇到課堂突發事件時,要具 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恰當的教學機智來解決突發情況,有好多教師在運用教學 機智時喜歡給教學機智安上一種模式,準備每次照搬來解決課堂中的突然情況,這種機械地使用教學機智是大錯特錯的。每一個事件的發生都有它特定的時間和 環境,作爲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切忌給教學機智套上固定的模式,而應有效地運用教學機智,在瞬間作出果決的判斷和機敏的反應,保證課堂教學 有序地進行。

(四)注重教師自身知識、經驗的積累教學機智不是信手拈來的,它是在許多因素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教師的知識 積累和教學經驗等。教學機智不是臨機一動。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 ‚把教學 機智與所謂臨機一動扯在一起是荒謬的。教學機智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表現,它 僅僅屬於成熟的、經驗豐富的教師。[3] 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注重知識、經驗的積累,培養良好的敏捷的應變能力,才能真正取得教學的 主動權。我相信,只要我們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地去感悟新理念,落實新理念,就一 定能品味到新理念指導教學所帶來的甘甜。讓我們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刻苦磨礪,恰當地理解和運用教學機智,在教學、科研領域中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廣闊天 地。

教學機智案例 曾美霞

幾乎每個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因爲體育課裏他們可以“瘋”,可以“玩”。

殊不知,作爲一名體育老師,要控制好學生的“瘋”可不是件輕鬆的事。大家知道,體育課有別於其他學科,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上課地點的不同,一個室內,一個室外。相對來說,室外的環境存在多變性、複雜性、危險性,所以對於課堂的引導者來講要保證一節有質量、有安全且孩子又喜歡的課,除了要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巧外,更應該學會如何隨機應變,駕奴課堂。

我有個體會。

那一天,我心情特別爽。上課了,我熱情地跟學生問好,希望把我愉快的心情帶給學生,感染他們,激發他們的運動熱情。可是我卻在門檻上栽了跟頭,沒想到一開課,學生的心情比我更“爽”,隊伍裏的人唧唧喳喳,興奮極了,原來有個學生趁我不注意時,把我準備好的上課器材----大喇叭在玩,而且正向同學炫耀呢,一時間一大堆同學圍了上去,左看看,右瞧瞧,還找到開關在“海嘯”,此時此刻不但影響了上課的秩序,還無形中養成了壞習慣,現在不控制的話或許以後就亂套了,所以我急啊。怎麼辦?嚴厲呵斥?還是給一個理解,換一個法子?就那一瞬間,我走過去,並說了一句:我教你,開關在這呢!並順勢把大喇叭接了過來。然後繼續上課。那節課我特意改變了一下內容,進行了2次的30M接力競賽,同學們個個樂得不亦樂乎。最後我特意將剩餘的10分鐘作了放鬆:體育委員集好隊後,我讓每個學生輕輕閉上眼睛認真聽,剛纔上課時我給學生示範的開關是:錄音。學生很驚訝:因爲裏面有他們在接力賽時的吶喊聲、勝利時的歡呼聲,集隊時的悄悄話,甚至還有意見不合時的爭吵聲、、、、、、學生聽後先是一陣大笑,接着是異常的安靜。我只說了一句話:以後要借大喇叭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哦,下課!、、、、、、後面傳來的又是一片笑聲。

自從那次,以後的他們就更喜歡上體育課咯

數學教學中的小故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爲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國小生,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對他們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一課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的。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記得第一節課剛開始的時候,剛走進教室就看到講臺上整齊的擺放新華書店補發的《課外閱讀》書。便靈機一動,何不就利用這一現成的教學資源呢?就拿起其中一本,告訴大家這本書有74頁,如果現在有12本這樣的書,一共多少頁呢?怎樣列算式解答? 15本呢?20本呢?並指名學生板書。分別讓學生列豎式解答。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爲生活服務的緊密聯繫,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由於學生前面已經會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整十數乘整十數,所以對於本單元的內容完全可

以運用遷移學習方法,通過自己嘗試計算,然後比較交流總結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認爲在課堂上,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儘可能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師給與肯定。只有在不規範不準確的地方教師纔可以作補充說明,教師不必要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做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又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

三、題組訓練,以舊帶新,發現規律。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學,主要是利用題組,運用遷移的方法,總結出積的末尾的0的確定。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規律,並鞏固簡便的筆算方法。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信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

三、數學課堂教學機智的常見表現。

1、創設輕鬆氛圍

數學是一門具有理性美的學科。但由於年齡特點,國小生們往往不能欣賞這種美。在他們看來,那些數字、規律和法則都是比較枯燥的。如果在這枯燥而緊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能適當加一些得體的幽默,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不僅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幽默精神。而學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學生心靈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學生創新的條件,因此,利用得體的小幽默,創設輕鬆氛圍是數學教師運用教學機智的主要表現。

例如:在教學分數乘法計算時,許多學生多對單調的計算感到乏味,顯得心不在焉,特別是對“先約分後計算”這一計算要點不能很好運用。這時我就講了這樣一個小幽默:每個分數都是一位穿着棉襖的工人,每次相乘都是一次工作。工作時當然都要儘可能脫掉不必要的棉襖(能約分要先約分),要不然工作起來不方便。不過,天實在冷的話(不能約分時)不僅不要脫棉襖,還要湊在一起想辦法取暖呢(分數乘法計算法則)!聽了這個小幽默,學生們都會心的笑了。這一笑,不僅調節了課堂氣氛,調整了學生情緒,更讓學生回味無窮。

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運用教學機智創設輕鬆氛圍時,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那種無聊乏味、一味追求輕鬆氣氛的幽默,那種喧賓奪主,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的幽默,絕不是數學課堂教學機智應有的表現。

2、充分把握時機

在教學中,學生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就應當儘可能地考慮問題的內涵與外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討。或把學生的思維“聚焦”,引向問題深處;或把學生的思維“發散”,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去分析問題。在教學中,善於利用學生的問題契機,充分把握引導的時機,則是一個數學教師發揮教學機智的重要表現。

例如:在六年級總複習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一匹260米長的布,做上衣可做60

件,若做褲子可做120條,問這匹布可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有學生提出質疑,做衣服用布多少應該是面積單位的,爲什麼題中用長度單位呢?表面看來,這似乎是一個無意義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卻涉及了許多方面的數學知識。於是我就告訴學生:因爲大多數布匹的寬度是一定的,所以布匹的長度足以說明布匹面積的大小,再加上縫衣的實際需要等原因,人們通常就用布匹的長度來說明用布量的多少。表面問題解決了,但探索的步子並沒有停。接着,我又問學生:“你們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說明這種現象嗎?”經過思考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這說明布匹的寬度一定,長與面積成正比例,布匹越長,用布量越多。”有的說:“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的積。現在寬不變,也就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積也隨着擴大。因此布匹越長,用布量越多。”還有的說:“縫衣時,可以將所需的布匹面積預先算好,寬不變,就可以用長方形面積除以寬就求出長。所以買布時知道布匹的長度,就等於得知了布匹面積。”„„正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常常被人們忽視的問題就這樣應發了學生如此多的創新思考。

當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師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並不能立即作出準確的判定,立即進行解答,當然更不能引導探究。這時,教師就應該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或發揚民主,鼓勵學生自行探索,協作解決問題,或在課後認真思考,及時作出解答。那種對學生提出的難題採取種種辦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輕,左顧右言決不是我們所說的數學課堂教學機智。

3、靈活反饋調節

數學課堂教學機智的運用還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反應作出機巧的調節上。一般來說,學生在反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是由於學生現有的數學思維結構不適應拓展新的數學思維結構的需要而產生的。這就需要教師能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反應,發現他們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繼而對教學作出靈活機巧的調節,引導學生能創造性地從正反兩方面去認識問題。而靈活的反饋調節常能使課堂教學起到化平淡爲新奇,化消極爲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的新授結束後,爲了辨別比較,我要求學生分別計算一個底爲2米,高爲1.5米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一個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結果一部分後進生由於定勢干擾,都採用了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來列式。列式爲

S平行四邊形=(2+)×1.5÷2 s三角形=(2+)×1.5÷2。

進行錯誤分析時,學生們鬨堂大笑。原因很明顯,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考慮成了梯形。但是,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在特定情形下能不能作爲梯形來考慮面積計算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能同時適用這三種圖形嗎?當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後,大部分學生先是笑着直覺地表示反對,一部分學生則是模糊不定。但經過進一步引導後,學生們發現:當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底縮短時就成了一個梯形,所以平行四邊形可以看成是上底和下底等長的特殊梯形;當梯形上底無限縮短爲0時就成了一個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爲0的特殊梯形。由此可知,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稍加改變能同時適用三種圖形。變式分別是

s平行四邊形=(a+a)×h÷2 s三角形=(a+0)×h÷2 s梯形=(a+b)×h÷2。

在這裏,由於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學作了較爲靈活的調節,使得學生的錯誤反而成了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開放型”題材。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數學課堂教學機智表現之一的反饋調節決不是簡單的錯誤評析,而是針對學生臨時發生的思維障礙所採取的創新性處置措施,目的不僅要使學生能認識錯誤,還要能多維度的分析錯誤。因此,靈活的反饋調節尤其能體現出因勢利導,順水推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