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多篇有關《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多篇有關《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一

教學片斷: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到課文結尾,教師們總要讓學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之後會怎麼樣?我上學期有一次校內教研課時,也是這樣教的。

學生紛紛發言,講了青蛙跳出井口之後,各種各樣的情形,大多講青蛙這才知道了天果真是無邊無際大得很,他於是和小鳥一起周遊世界。這時,我腦海時跳出一個問題,於是脫口而出。

師:同學們,你們講了這麼多青蛙跳出井口之後的美好結局,但你們想過沒有,青蛙是否願意跳出來呢?

生:當然願意。外面這麼好!

師:是嗎?這可不一定是青蛙的看法。有不同意見嗎?

生:可能不願意,因爲青蛙這麼固執,不會聽從小鳥的話的。

師:很好,能從課文中青蛙的性格來分析。還有嗎?

生:我也認爲青蛙不願意跳出。因爲它在井裏住慣了,以爲自己的家最好。

師:對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狗窩。家是最好的。

生:井裏有一個優點,冬暖夏涼,很舒服。

師:很好,又找到一個理由。還有嗎?

生:青蛙它可能不敢跳出來。

師:爲什麼?

生:因爲它怕小鳥是騙它的。把它騙出來然後吃了它。

師:哦(真沒想到學生會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你真會思考。是啊,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有道理。不錯。還有嗎?

生:青蛙住在井裏,它就是主人,它就是皇帝,它就是國王。可如果它一出來,就什麼也不是了。

師:不錯。

生:青蛙在井裏沒有敵人,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如果到井外面,它就會遇到蛇等天敵,會整天提心吊膽,睡不好覺的。

師:真會想,真會說。

這時我又想到另一個問題,於是接着問:

師:同學們,我們剛纔從課文中知道同一個天,小鳥說天無邊無際,青蛙卻說只有井口那麼大。那麼青蛙是否有錯?

生:錯了。

師:果真錯了嗎?青蛙是在說假話嗎?

生:(一楞)沒有。

師:是啊。青蛙其實也在說實話。它說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是因爲它看到的天

生:就只有井口那麼大。

師:對極了。那麼你們說青蛙爲什麼說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生:因爲它天天住在井裏,沒有去過外面。

生:因爲井口限住了它的視線。

師:對。是青蛙住的環境侷限了它的眼界。正如我們,如果沒有走出過椒江,又怎麼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所以要想使自己知道外面精彩的世界,就應該

生:走出椒江

師:走出台州,走出浙江,走出中國。正如古人所說:讀萬卷書

生:行萬里路!

反思:

以上教學片斷,可以有幾點值得反思:

一是好的課堂永遠是必要預設和隨機生成的有機統一。上課不能沒有備課,一定的預設是我們教學的依據與計劃,它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果沒有預設,那麼課堂教學勢必會變成隨波逐流,上到哪兒算哪兒。上課不能有太多的隨意性的。它必須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設。但上課又不能侷限於預設的方案,如果按部就班,絲毫不變,那麼上課又變成機械操作,僵硬死板,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的靈活性。因此,在一定的時機裏,隨着學生的思維潮流,教師如果有靈感出現,而且是吻合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那麼及時捕捉住,並付於實踐,及時轉變爲教學行爲。有時,隨機生成的教學行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發教學高潮。

二是一篇課文的學習主題可以是多元的。《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原意是諷刺青蛙的眼光狹小,固執已見。但本課教學中,由於有了後兩個問題的討論,就豐富了學習主題,提升了本課的教學價值。如第一個問題青蛙是否願意跳出來,它指向的是一個人的內心立場和主觀狀態。它引導學生來揣摩青蛙的內心世界,揣摩它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的。是否跳出來的討論,其實是一個價值選擇的過程。而第二個問題青蛙有沒有錯,其實是在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潛移默化的啓蒙。它是一種辯證法的思想,從客觀的角度實事求是地分析一個角色的思想。正如我們討論秦始皇的是非功過一樣。

三是我們的學生其實是富有創造性的。從以上教學片斷,我們不難看出,只要教師給以適當的引導,一定的啓發,學生的思維就會激發起來,綻放出創造性的火花,讓人驚喜。從這裏,我們也可以想到另一個問題,即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有心理基礎的。那些不是我們外加給學生的,學生的內心其實都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和激情。而我們所做的,是引發他們的動機,提供一定的機會,培養一定的方法,再給以適當的鼓勵。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喚醒、激勵和鼓舞!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二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怎樣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讓學生在簡單愉悅中透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做一做——動手實驗解難釋疑

課文中青蛙說“天但是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青蛙爲什麼說天但是井口那麼大呢?爲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做了個實驗:拿出紙捲成圓筒狀。

然後透過圓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說說與平日看到的有什麼不同。學生動手實驗,爲每個孩子創造了參與的空間,弄清爲什麼青蛙說“天但是井口那麼大”這一疑難問題。學生在實驗中動手,動腦。既培養了實際的操作潛力,也培養了觀察和思維潛力。

二、看一看——利用圖畫明白寓意

課文中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小鳥爲什麼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我出示課件,讓學生看一組畫,自己根據畫面進行解說。

這樣學生最後明白了: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學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啓示受到教育。語文教學不僅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潛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薰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透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三、說一說——拓展延伸培養想象

課文中青蛙認爲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自己不會弄錯。它錯了沒有,我們怎樣才能讓青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於是讓學生動腦想辦法,同時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東瞧瞧,西望望。它會怎樣想,怎樣說呢?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領悟,又訓練了語言表達潛力,積累了語感。既豐富了課文資料,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

四演一演——扮演主角再現情景

課文結束後,讓學生把學過的故事進行表演,個性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後的表現演出來。學生透過表演把從課文語言文字中獲得建立的表象進行再現,學生入情入境。

這樣,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構成逆向思維,不僅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同時鍛鍊了語言表達潛力和創造潛力,培養了語文素養。

總之,在《坐井觀天》一文的教學中,我透過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簡單愉悅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潛力,提高了素養。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三

我選取了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寓言故事《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短小精悍,主要通過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的高才能看得遠,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整節課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安排的:

1、播放動畫故事《坐井觀天》導入本課的學習;

2、在初讀課文中,提出問題“本文講了誰和誰,它們在哪裏,在幹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比較有針對性。

3、檢查生字詞。出示本課生字,接着讀詞語,最後展示課文中的長句子,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

4、在精讀課文中,重點圍繞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進行講解,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一百多裏”、“大話”、“無邊無際”、青蛙和小鳥的“笑”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正是因爲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天是不同的。

5、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思考“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又會對小鳥說些什麼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6、佈置作業,讓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課後續編這個故事。

教師備好課,學生才能上好課,但是課堂上學生是能動的個體,實際的課堂上是存在生成的。在這節課中,我在講解生字時,沒有給予學生示範性的指導,這是一個重大的失誤;此外,上課啓發引導學生不到位,沒有讓學生真正明白“坐井觀天”的深層含義。接着,劉老師給予了指導:在學生初讀課文前,提的問題應該不超出兩個,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他們記憶力有限,問題太多就會記不住。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四

《坐井觀天》是一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透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關於本文解析,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爲文章理解的關鍵。透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透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必須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透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爲小鳥說大話時的情緒。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向在困惑着我。最後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麼是說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瞭解,這些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說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並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情緒了。

透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爲什麼笑,小鳥爲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爲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透過對"笑"的揣摩,學生明白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爲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爲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二)關於寓意達成的反思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理解新事物,虛心理解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取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怎樣到達這個效果呢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環節,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動聽的音樂,展示小鳥見過的繽紛世界:飛過廣闊的海洋,飛過無邊的沙漠,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燦爛的田野,飛過清澈的小溪,也沒有看到天的邊,而這時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擡頭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時小鳥的廣博見識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聞構成鮮明的比較,讓學生順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麼的枯燥乏味。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收穫。

能夠這樣說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着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後,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課文中我着重讓小鳥和青蛙,從語言,生活習性等各方面進行了比較。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擡頭"讓學生理解青蛙的自負,和小鳥的謙虛。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

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爲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透過分析青蛙的表情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透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主角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到達表演讀的程度。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朗讀,不光學生潛在的朗讀才能得到開發,還能使學生讀中更透徹的理解文章的寓意。

(三)關於課堂不足的反思

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心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體此刻,在重點詞語的把握上漏掉了一個較重要的詞"井沿",其實我能夠透過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井沿的意思,感受對話發生的場所等,並且引出文章第一段話,讓文章透過三個詞連成一個整體,不會讓人有斷章的感覺,所以在在以後教學中,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

另外,要注意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潛力的培養。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究。在課堂的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這隻可憐的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讓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後教學中必須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潛力和合作潛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爲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大話”、“無邊無際”、“坐井觀天”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問題爲線索,理解爲什麼小鳥認爲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詞。

2、體會寓言的寓意。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樂學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坐井觀天。

師: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們自己來學懂,你們能不能做到啊?

生:(齊答)能!

師:學習前給大家提出兩點要求:

第一,要會讀,讀懂這個故事。

第二,要會想,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請小朋友們把書翻開,先自己讀一讀這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並動筆勾畫出有幾個自然段,等會來比一比,男生和女生哪邊讀得最好。現在大家抓緊時間練習讀書吧。(教師巡視指導)

[我在上課的前5分鐘內,簡潔地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之後,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讀的時候,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流利、讀得好。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生:(自由小聲朗讀課文)

師:(學生讀完之後)哪位小朋友代表男生參加朗讀比賽呀大家認真聽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什麼地方讀得好

[教師有目的地安排學生讀書,在初讀課文基礎上動筆勾畫出自然段。爲激勵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開展男女生朗讀比賽。]

(一個男生站起來朗讀)

師:讀得真好,請坐。你們聽出來了嗎他的第四自然段中有讀錯了的字。(學生舉手)請你說一說。

生甲:我覺得他“說大話”的“大”字沒讀好。

生乙:“那麼遠”的“遠”字沒讀好。

師:(請學生讀“說大話”“那麼遠”以後)我另請一位女生與剛纔那位男生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師:讀得太好了。誰讀得最好呢

[教師讓學生自我進行學習過程的評價,及時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訂正讀中的錯誤和不足,這對學生不斷提高朗讀能力很有必要。教師不僅注意讓學生齊讀,還重視個別朗讀。]

師:認爲男生代表讀得好的拍掌(掌聲);認爲女生代表讀得好的拍掌(掌聲)(女生代表讀完之後掌聲特別響亮)

師:兩位同學讀得都很好。(在黑板上給“男生”和“女生”下面各畫上一面小紅旗)老師再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邊讀邊想,課文裏有哪些詞不懂,用筆勾畫下來,結合課後思考題想一想,有哪些問題不明白,等會兒提出來我們一塊兒解決。

[教師很注意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結合課文後的思考題讀書,把不懂的地方用筆勾畫下來。]

(全班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二、以疑引讀,思後釋疑

師:好!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能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有哪些不懂。

[教會學生質疑問難,啓發學生質疑,這樣教師就把學生擺到了主體的地位,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以利於克服教師教學時牽着學生走的毛病,讓學生真正讀懂學會。]

生甲:我不懂“坐井觀天”的意思是什麼

生乙:什麼是“井沿”(板書:井沿)

生丙:我不懂什麼叫“無邊無際”(板書:無邊無際)

生丁:我不知道什麼是“大話”(板書:大話)

生戊:老師,我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爲了一件什麼事爭論起來。

(板書:爭論)

師:這位小朋友是不知道它們到底是在爭論一件什麼事呀!真能幹!還有什麼疑問嗎

生: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板書:誰對)

師:他是不知道誰說得對還有嗎

生:我不知道什麼叫一百多裏

師:誰知道一百多裏說明了什麼

生:一百里是……

師:說明小鳥飛得怎麼樣

生:飛得很遠。

師:你知道了嗎

生:什麼叫“不信”

師:誰知道“不信”是什麼意思

生:不信就是不相信。

師:真能幹!你知道了嗎(詢問提問的那位學生是否還有問題。)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善於梳理,能當場解釋的字詞,採取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能者爲師,討論式地解答。]

生:我不知道它們爲什麼要爭論這個問題

師:你們提出了這麼多問題,還是要靠小朋友們自己來解答。請你們帶着這些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圖,聯繫上下文想想提出來的詞語在課文裏是什麼意思這些不懂的問題讀課文後能不能弄懂好,自己再讀,找答案。

[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問,尤其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放手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啓發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有層次地去讀讀,議議,練練。]

(自由朗讀,讀完的學生舉手)

師:哪位小朋友當小老師幫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呀我們先來看,什麼是“井沿”(指板書)這個詞在哪個自然段請你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生讀)

師:你找得真準。我們聯繫圖,想一想什麼是“井沿”。(教師出示掛圖,邊貼邊講)這是一口井,誰能說一說“井沿”在哪兒(指一男生)你來說。

生甲:井沿就是井的邊沿。

生乙:井沿是井口的邊。

師:哪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畫上的井沿究竟在哪兒並且幫老師把小鳥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擺一擺(出示小鳥和青蛙圖),老師請你來吧(指一名學生)。哪裏是井沿用手畫畫。青蛙坐在哪裏小鳥在哪裏它是怎麼來到這裏的?

[教師充分利用書中放大的插圖,直觀形象地讓學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鳥各在什麼位置。]

生:井沿在這兒。(先用手指出井沿)青蛙坐在井底。(貼圖)小鳥從天上飛來,落到井沿上。(邊說邊比畫,再貼小鳥圖)

師:他說得好不好,貼得對不對(生齊聲“對!”)表揚他。

師:“無邊無際”這個詞在課文的哪句話中請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天特別大,看不到邊。

師:說得好。這個詞是指非常寬廣,看不到邊。你們還可以從小鳥的哪句話中看出天是無邊無際,大得很。(指一生)你說。

生:從第三段中小鳥回答說“我飛了一百多裏”這句話看出天大得很。

師:對!從這兒是可以看出天非常大,無邊無際。那誰能用讚歎的語氣讀出來。自己先練一練。

(生自由朗讀)

師:我發覺這位小朋友讀得最有感情,請你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

師:很好。天真大啊!小朋友們,像他一樣,把天很大很大的語氣讀出來。“小鳥說,你弄錯了……”開始。

(生齊讀)

師:讀得好。小鳥認爲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可是青蛙卻認爲小鳥說的那些話都是大話。誰知道什麼是大話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

[從理解“無邊無際”到理解什麼是“大話”,我循着學生質疑的順序依次解疑。並對每個疑問讓學生充分討論,發表己見,尊重不同意見,直至理解到位。]

生甲:大話就是吹牛。

生乙:大話就是做不到的事,也要把它說出來。

師:就是做不到,偏要這樣說,是吧那就不符合實際了,對不對你來說。(指另一生)

生:大話就是沒有根據的話。

師:沒有根據的話,而且這個話怎麼樣?

生:假的。

師:好的,請坐,你來說。(另指一生)

生:大話就是太誇張了。

師:大話的意思我們知道了,還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鳥到底在爭論什麼”,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讀青蛙說的話,一個讀小鳥說的話,你們也試着爭論一下吧!

三、讀後悟理,角色體驗

(生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師:好了!剛纔你們像小鳥和青蛙一樣爭論了一下。誰來說說爭什麼呀

生: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的問題。

師:天的什麼問題能不能再說具體一點誰來幫幫他你來說。(指一生)

生: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師:它倆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我們請兩位小朋友讀,一個當小鳥,一個當青蛙,大家聽他倆的爭論。

(一男生讀青蛙說的話,一女生讀小鳥說的話,把爭論天有多大的句子讀出來。)

師:讀得真好,只有一處讀錯了。跟老師讀“不信”。他倆在讀的時候,是男生讀得好,還是女生讀得好

[分角色讀安排了三次,第一次同桌分角色讀,第二次指名讀,第三次男生、女生分角色讀。]

(生爭論起來,男女生各說自己讀得好。)

師:老師覺得是男生讀得好。全班小朋友來學習小鳥和青蛙爭論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讀青蛙的話,女生讀小鳥的話。這次看哪邊讀得好。“青蛙”準備。青蛙看到一隻小鳥落到了井沿上,於是它就問道……

(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真不錯。這一次兩邊小朋友都可以畫紅旗。(教師在黑板畫紅旗)現在我們知道了他倆在爭論什麼了,誰說說小鳥和青蛙哪個的看法對呢(全班舉手)那麼多小朋友都知道啊,全班同學告訴老師。

生:(齊答)鳥說得對。

師:小鳥說的是對的,那青蛙說的肯定就──

生:(齊答)錯了。

師: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小朋友們幫老師解決一下。青蛙爲什麼會說錯了呢小鳥又爲什麼會說對了呢我們先來幫小鳥找找原因。請大家先讀一讀小鳥說的話,然後同桌討論一下:小鳥爲什麼會說對啊

[提出了學生沒有想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代替了本來想對學生進行講解的內容。這種啓發式教學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學,既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又體現了學生的自讀、自悟、自得。這個問題的討論,爲思考題“學了這篇課文,應該明白什麼道理”奠定了基礎。]

(生讀後同桌討論,教師巡視)

師:剛纔幫小鳥找原因的時候,講到了青蛙,現在只是幫小鳥找一找他爲什麼能說對的原因,再討論。老師聽哪個小朋友說得最好。

(生繼續討論)

師:好了,誰來幫小鳥找一找說對的原因

生:因爲小鳥根本就沒有見過天的邊。

師:它爲什麼沒有見過天的邊呀?

生:因爲它飛了很長的時間,都還沒有見到天的邊,所以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真會想!還有沒有男生真會想,女生着急了,女生說一說。

生:我覺得是小鳥說得對,因爲小鳥每天在天上左飛右飛的,所以它懂的知識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師:老師從你的話裏知道了,小鳥飛的地方多了,見到的東西也多,知識就多,是嗎誰還想說,你來說吧。

生:我覺得應該是小鳥說得對,因爲小鳥每天都想看到天的邊,他每天都不斷地飛,還沒看見邊,他每天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師:根據剛纔幾個小朋友說的,老師幫他找找原因。因爲小鳥飛的地方多,見識廣。他都見過什麼啊,請大家看錄相。

(放動畫片)

[在學生討論之後,作適當小結,再讓學生觀看多媒體動畫片,進一步啓發學生認識小鳥爲什麼說得對,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師:小鳥都去過哪些地方啊請你說。

生:飛過海洋。

師:(許多學生舉手要說)說過的就不說了。你來說。

生:飛過雪山、草地、村莊、田野……

師:小鳥飛了這麼多的地方,還是沒有見到天的邊在哪兒。那青蛙爲什麼又會錯了呢?請大家先看動畫片。(放多媒體軟件)先讀一讀青蛙說的這段話。

(生讀)

師:大家讀了青蛙說的這段話,聯繫圖想一想,他的話錯在哪兒?

生:因爲那個井壁把天的其他地方都擋住了,只剩了井口大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師:在這裏擋住了天,還擋住了青蛙的什麼?

生:擋住了青蛙的視線。

師:老師從你的話裏知道了青蛙的視線範圍很小,它只能看到那個井口。還有沒有你來說。

生:因爲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師:誰最聰明,能用青蛙的表情和根據它說的話,再幫青蛙找一找它還有什麼錯呀?

生:它笑着說:“我不會弄錯的。”

師:還有什麼錯?

生甲:自以爲自己是對的。

生乙:青蛙不相信別人說的。他每天關在井裏,被井壁擋住了視線。(該生用左手指捲成圓筒狀的洞,再用左眼從洞裏看出去,表示被井壁擋住了周圍的視線。)

師:這位小朋友不僅會想,而且還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小實驗。(教師比劃剛纔那個同學做的動作,很多學生也跟着做)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爲什麼錯了,就因爲他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爲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學到這裏,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經過老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逐步認識了青蛙的錯誤,進而深究“坐井觀天”的含義。]

生甲:坐在井裏觀察天。

生乙:坐在井裏看天。

師:“觀”就是看的意思。上課前張老師說過了,坐井觀天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坐在井裏看天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麼錯誤的人呢

[啓發學生體會課文的寓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生:批評自以爲是的人。

師:對的,誰能說得更完整些。

生: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批評看得少,見識少而又自以爲是的人。

師:說得好!表揚他。(齊鼓掌)哪個小朋友能把前兩個同學說的話連起來說得更完整一點

生甲:坐井觀天的意思是……(發言的學生有些緊張,教師鼓勵他:“別慌,你會說好的。”)

生乙:坐井觀天就是青蛙坐在井裏擡頭看天,批評了自以爲是的人。

生丙:批評見識少還自以爲是的人。

師:小朋友一個比一個說得好。哪個小朋友願意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讀一讀。就請你吧!(指一生)

(生讀課文)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什麼請哪個小朋友說。(指一生)

[讓學生說說學了本課後有些什麼想法,鼓勵學生髮散思維和求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爲自己什麼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師:你學得真好,你來說。(指另一生)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要多學一點知識,見識要廣一點。

師: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爲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

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課後反思:

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說話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

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給學生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要求。讀書時思考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讀課文,大部分內容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對暫時不懂的問題,既不急於解答也不輕易放過,而是適時地要求學生再讀課文解決。特別強調邊讀邊思考,使朗讀、提問緊密結合。學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爲什麼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我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礎上,教師又組織學生討論、釋疑。

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令我滿意的是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着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爲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裏,爲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

三、重視語言文字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並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在朗讀和說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爲小鳥說“大話”那段文字後,我先讓學生弄懂什麼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爲“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說出來”“沒有根據的話”“假的”“太誇張了”,經過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爲能力。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六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選編了一些能給人以啓迪的成語和故事。《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還自以爲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爲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

本課計劃用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和初讀課文,第二課時理解課文,第三課時朗讀背誦,練習鞏固。理解課文時,我這樣安排:激趣導入——整體感知——研讀感悟——演讀入境——拓展延伸。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課文視頻,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知道青蛙和小鳥所在的位置,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印象,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其次,在學習課文中,我主要抓住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還讓學生體會青蛙的自以爲是。抓住句子: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小鳥飛呀飛,飛過了哪裏。讓學生仿照句式說句子。通過讓學生動手實驗後,用“因爲……所以……”說說自己的理解。最後進行對話表演。

最後,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麼?說了什麼?

不足之處:

1、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夠。在提出問題後沒有給學生思考回答,自己就先給答案了,以後要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

2、訓練說句子時不敢放手。如:在說_____無邊無際,打得很哪!這個句子時,我出示大海、森林、沙漠、草原這張圖片讓學生看圖說句子,應讓學生想想說說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的。

3、沒有關注到每位學生。在課堂上我沒有關注到每一位學生,這是一個老師不該犯的錯誤,在以後的課堂中都要把每個學生當做主角。

總而言之,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創新,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願意去學、在快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