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三國演義經典故事情節(新版多篇)

三國演義經典故事情節(新版多篇)

國演義的故事情節 篇一

得隴望蜀的故事

東漢初年,有兩個反對光武帝的地方勢力,一個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一個是稱霸隴西(今甘肅東部)的隗囂。公元32年,大將軍岑彭隨光武帝親征隴西的隗囂,將隗囂圍困在西域,把公孫述的援兵也包圍了起來。光武帝見一時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詔書給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詔書一看,上面寫着:如果攻佔了隴地兩城,便可率軍攻打蜀地的公孫述。人總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樣,已經得到隴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雖然得隴望蜀的典故最早發生在劉秀身上,然而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這樣一段和這個成語相關的故事:

“……曹操已得東川,主簿司馬懿進曰:“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也。”曹操嘆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劉曄曰:“司馬仲達之言是也。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爲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爲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

還記得應該是國小四年級的時候,翻的是連環畫版的演義。看到這一節後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學到一個新成語,但同時總覺得用在這個地方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爲那時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臉,一個反面人物,那麼他怎麼會不復望蜀,不貪心呢?

我起初給曹操找的解釋是他怕陷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益州。幾乎就在這個想法產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馬懿和劉曄已經替我解釋了。

那麼就是因爲戰線太長,因爲襄樊和合肥戰場的壓力了。但這也是不成立的。襄陽曹仁,合肥張遼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才,而且當時這兩線的戰事並不是那麼吃緊。再說有滿寵李典等人的協助和“賊來乃發。”的木夾的指點,即便是逍遙津這樣的會戰,堅守到救兵到來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這裏的老不是指年齡,不是老驥伏櫪那個老,而是一種在於內心的滄桑,厭倦和疲憊。連年的征戰特別是赤壁戰後破馬超滅張魯這幾年這幾仗,那顆曾經不已的壯心裏的烈火漸漸熄滅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經老了,沒有了如日中天的氣勢與激情,論英雄的豪情,觀滄海的壯志,賦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遙津戰後,錯過了平西川最好機會的曹操同衆官議曰:“此時可收西川否?”劉曄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備,不可擊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於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淵,張頜守漢中。

空城計

諸葛亮由於錯用了馬謖,致使街亭失守。司馬懿親率十五萬大軍,已向西城撲來,而且馬上就要到了。這時,諸葛亮身邊只剩下一些文官,連一員武將也沒有。根本無法作戰。

諸葛亮稍一沉吟,計上心頭,他披上一件寬大長衫,戴一頂便帽,登上城樓,賃着樓上欄杆端端正正地坐下,點燃香。然後,虛望前方,安然自得彈起琴來。

司馬懿來到城下看了許久,聽了很長時間,無論從對方人物的表情動作還是諸葛亮所彈出的琴聲中,都看不出絲毫破綻。

其子和其他將士紛紛要求進兵攻城。可司馬懿凝然不動,仍靜靜諦聽。忽然他神色一變,露出緊張模樣,忙下令:“後隊改作前鋒,先鋒變爲後隊,馬上撤退!”

西城中的諸葛亮,見司馬懿帶兵疾忙退去,輕輕長吁一口氣,用手拭了額上的冷汗,笑了起來。司馬懿得知中計後不覺由衷嘆贊:“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草船借箭

東吳與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命諸葛亮十日內製作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只擊需三日,並立下軍令狀。魯肅來見諸葛亮,第一天不見動靜,第二天也不動。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上。

同時,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好,向曹營進發。此時,江上大霧迷漫,對面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隻接近曹營。諸葛亮讓軍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裝作周瑜來偷襲。

無奈江上霧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調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滿了箭,天已放亮,諸葛亮下令收船。軍士們高喊着:“謝謝曹丞相的箭。”高高興興地往回走了。回營後,把箭取下,十萬有餘。

智取陳倉的故事

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國,領精兵三十萬奔陳倉道口而來。陳倉口守將郝昭有勇有謀,更得大將王雙相助,諸葛亮造雲梯,制衝車,填城壕,掘地道,強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辦法幾乎都用上了,陳倉口還是久攻不下。諸葛亮鬱悶至極,一時無措,無奈問計姜維。姜維仔細分析了陳倉城池堅固,兼守將郝昭堅持防禦戰,防禦工事牢固,更得王雙相助,認爲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於是建議諸葛亮暫停攻城,派大將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關隘要道防止敵方從街亭進攻,自己派人獻書詐降魏國大都督曹真,暗裏襲擊曹軍大本營祁山。曹真中計,損失兵折將,於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陳倉口指日可待。

如嚼雞肋的故事

曹操出兵漢中時,本來企圖進攻劉備,可是駐入漢中後,估計情勢,卻又發覺很多不利,進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於面子不好看。正在猶豫,恰巧廚子送進一盤燉雞來,他就一邊吃,一邊繼續盤算。這時,部將夏侯惇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說了兩個字:“雞肋”。楊修知道了,便叫勤務兵給他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把漢中當作雞肋,他覺得留在這裏沒有什麼味道,所以要回去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還朝。

後來,人們就借“雞肋”來比喻乏味,說是“如嚼雞肋”,或“味如雞肋”。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趙子龍單騎救主

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慌亂中,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軍中尋找。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

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殺來,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衝。曹將殺來,趙雲力戰衆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

之後,曹軍蜂擁而來,張飛在長阪坡誤解趙雲已經降曹,後經解釋解去疑惑。張飛獨擋曹軍,命手下在橋後砍倒樹木綁在馬後往來奔馳作疑兵之計,飛在橋上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衆將一齊望西奔走。後關羽從江夏借到兵馬,殺退曹兵,又得孔明起夏口軍前來接應,劉備突出了重圍。

木門道張郃中計

在諸葛亮五出祁山的時候,諸葛亮用裝神弄鬼之計割取了隴上的麥子,以充軍糧,又在滷城(今甘肅天水西南)伏擊了司馬懿,並大敗魏的西涼援兵。但是駐守永安(今四川奉節)、負責供應大軍糧草的李嚴,卻因軍糧籌措不好,害怕諸葛亮怪罪,就假造了東吳要進攻蜀國的消息,派人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得到報告後,很是吃驚,爲避免被東吳抄了大本營,他下令馬上撤軍回國。他先命駐守祁山大寨的兵馬退回西川,然後又令楊儀、馬忠領兵在劍閣(今四川劍閣北)和木門道(今甘肅天水西南)兩處埋伏,約定炮聲爲號,塞斷道路,兩下夾擊追兵,又令魏延、關興引兵斷後,又在滷城虛設旗號,然後大軍向木門道撤退。

當巡哨兵把蜀軍撤退的情況報告給司馬懿時,司馬懿高興地說:現在諸葛亮已經撤退,誰敢去追司馬懿手下大將張郃要求領兵追擊,但司馬懿卻說:你性子太急躁,不能讓你去。張郃不服地說:都督出兵之時,已命我爲先鋒。現在正是殺敵立功之時,你卻又不用我了,我不知這是什麼原因司馬懿說:蜀軍現在撤退,一定會在險阻之處設下埋伏,只有十分仔細的人,纔可以去追擊他們。張郃又說:這點我也曉得,請都督不必掛慮。司馬懿只得說:這是你自己要去的,到時可不要追悔。張郃奮然說:大丈夫理當捨身報國,我雖萬死也不會悔恨。司馬懿無法,只好說:你既然堅持要去,那就帶領五千兵馬先行,再讓魏平率二萬部隊押後,以防埋伏,我再率三千人在後面接應。

出言不遜的故事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親率精兵攻打袁紹的糧倉烏巢,袁紹不聽大將張郃的援糧倉守軍的建議,採用謀士郭圖的取曹大本營的建議,結果兵敗,郭圖藉機誣陷張郃對袁紹出言不遜,造成張郃投奔曹操,助曹統一北方。

國演義故事梗概 篇二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一共分爲三十二回。

小說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將近百年的歷史故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在北方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殲滅袁紹、袁術之後,統一了黃河流域,佔據了中原地帶,劉備在請得諸葛亮出山之後,聯吳抗曹。赤壁之戰後佔領西川全境,而孫權佔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自此之後,魏吳蜀三國崛起,三足鼎立之勢形成。

在三國戰局拉開後,孫權趁關羽和曹兵交戰之時,一舉奪下荊州。曹操死後,其子曹丕廢漢自立,建立魏國。劉備爲報關羽之仇,親征江東,被陸遜打敗作文,病死於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七擒孟獲之後,穩定了後方,繼而討伐魏國,但均以失敗告終,不幸病死在軍中。他死後,姜維先後帶兵九伐中原,均無功而返。最後,魏國先滅蜀,後滅吳,改國號西晉,三分天下至此重歸統一。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在這一節中充分體現出諸葛亮的智慧和果斷,無論是從實戰,還是心理戰術上,都體現出諸葛亮的深思熟慮。自古以來,都是勝者爲王,爲了蜀國的長遠利益,諸葛亮就用七擒孟獲收復了孟獲。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知道此道理,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要走一步,看十步,規劃好我們的人生,不斷的向着理想努力奮鬥。

國演義經典故事情節3:諸葛亮三氣周瑜 篇三

一氣周瑜——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曹仁據守的南郡失敗,劉備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時失利受傷,於是便將計就計,打敗了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真是一舉兩得!

二氣周瑜——劉備的夫人死後,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仁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了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還真要把女兒許配給他。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並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爭奪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敗了。諸葛亮隨後使計讓劉備安然回到了荊州,並且讓周瑜中了埋伏,還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嘲諷周瑜,讓周瑜氣得吐血。

三氣周瑜——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展壯大自己,然而東吳怕養虎爲患致使劉備強大後對自己構成威脅,三番五次要求其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還荊州爲由拒絕東吳的要求,卻又遲遲不攻取,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了名爲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實則攻取荊州之際,不想卻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吳軍被圍,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最終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嘆而不治身亡。

看罷“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喜歡諸葛亮的大可不必爲諸葛亮喝彩,熱愛周瑜的也沒有必要爲周瑜難過,因爲“以上純屬虛構”。

在三國曆史上,南郡之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役,如果要弄一個名次的話,其重要性應該僅次於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滅吳之役、滅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爲正是這場戰役最終確定了曹操、孫權、劉備在荊州的勢力範圍。和演義中不同,南郡之戰主要表現的不是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而是周瑜的文韜武略。

國演義經典故事情節1: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篇四

赤壁之戰中,爲了讓曹操上當,以便火攻曹軍,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黃蓋願行此計,便在周瑜與衆將商議退敵之策時,故意大唱反調。於是周瑜下令將黃蓋打得皮開肉綻,臥牀不起。隨後,黃蓋詐降曹操,率船火燒曹操水軍,立下大功。

國演義經典故事情節2:白門樓呂布殞命 篇五

白門樓呂布殞命,這是我國民間廣爲流傳的《三國演義》裏的故事(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

董卓被殺後,餘黨李榷、郭汜、張濟、樊稠 等人一邊抵抗呂布,一邊攻破京城,殺了王允。呂布先後投奔南陽太守袁術、渤海太守袁紹,上黨太守張楊、陳留太守張邈,均不長久。後來又帶兵投奔剛剛得了徐州的劉備。劉備要讓徐州給呂布,但義弟張飛容不得,只好叫呂布駐軍在徐州附近的沛縣。

呂布在沛縣駐軍後,曹操採納謀士荀彧的“驅虎吞狼”計,獵用天子的名義要劉備去討伐袁術,卻讓呂布乘機奪了徐州。呂布奪得徐州後,又採用謀士陳宮的意見,請討伐袁術失敗的劉備回徐州,駐軍沛縣。剛好與原來劉備駐徐州、呂布駐沛縣來了個掉換。無奈之下,劉備只好接受。而且,兩邊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當袁術派紀靈率大軍討伐劉備時,呂布出面調解,轅門射戟,使紀靈不敢進攻劉備,解了劉備的危難,兩家關係更好。呂布曾對劉備說:“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難,今後得志,不可相忘!”劉備再三感謝。後來,張飛攔路搶了呂布派人從山東買回的一百五十匹馬,引發了兩家矛盾,呂布圍攻沛縣討馬,劉備等突圍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軍親征徐州,呂布兵敗,退入下邳城堅守。兩個月後,呂布在睡覺時被手下人捆綁開城門投降。曹操在白門樓上處置呂布及其隨從。當曹操下樓時,呂布對劉備說:“公爲座上客,布爲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救呢?”劉備點頭應允。一會兒曹操上樓,呂布表示自己願意投降,輔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頭問劉備說:“何如?”劉備卻回答:“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氣得呂布大罵劉備:“這個傢伙是最無信的人!”又譴責說:“大耳兒!不記得轅門射戟時了嗎?”劉備一言不發,曹操於是下令將呂布縊死,一代名將,就此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