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第九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文包詩”的形式再現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的創作情境。詩文互照,情景同現,是一篇形式新穎,能培養學生聯繫語言環境和故事情境發展情感的好課文。
【學情分析】
國小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在課前預習課文,讀通課文,查閱資料。初讀課文是不成問題的。但是,由於學生大多沒有“送別”的經歷,特別是沒有“今日一別,難以再見”的體驗,對“飲酒話別”、“目送吟詩”細節中所傳達出來的情感不能正確把握,很難產生共鳴。同時在理解感悟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習古詩文的能力,更是教學中需要處理的關鍵點。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再現李白與孟浩然分別時的情景。
4.體會“文包詩”課文的特點。
過程方法習慣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2.抓住重點的詞語和句子感悟,讀中悟,悟中讀。
3.養成誦讀、積累古詩的好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體會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2.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和詩句意思,體會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難點:再現李白與孟浩然分別時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突破重難點措施】
1.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領悟內涵。
2. 藉助多媒體,創設情境。詩文對照,理解詩詞意思;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朗讀爲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設計】
課件採用Powerpoint格式,共設計11頁,點擊鼠標播放下一頁。點擊聲音圖標播放音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音樂:《送別》,背景圖片爲揚州景色。)[目的:由熟識的歌曲導入新課,從而先營造一種送別的氛圍,感受揚州的繁花似錦,將學生帶入揚州送別的情境中。]
聽了這首歌,你想到了什麼?
2.“多情自古傷離別。”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也以此爲話題,吟詠出許多詩作名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目的:在創設揚州送別的情境之後,自然而然地出示古詩,整體感知詩中濃濃的離別意,奠定本課的感情基調。]
師範讀。這首詩是誰寫的?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你還知道李白的哪些詩篇?
3.這首詩寫了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黃鶴樓送別》,相信學過課文後,不需要老師講,同學們自己就明白了。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通過課前查閱資料,你對黃鶴樓有哪些瞭解?
學生交流資料後,教師總結補充。
(幻燈片出示黃鶴樓圖片,並加資料:黃鶴樓,中國四大名樓之一,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傳說是仙人乘鶴飛昇之地。共五層,高51.4米,72根圓柱,60個翹角。檐角具有顯著的南方建築特點,如飛一般,遠遠看去只覺得飛檐凌空。它位於長江邊上,從樓上往下看,就可見滾滾的長江水,所以課文中說它俯臨長江。)[目的:通過黃鶴樓圖片和簡介,使學生對黃鶴樓充滿了感嘆和嚮往之情。而且,藉助圖片能幫助學生理解“飛檐凌空”和“ 俯臨長江”兩個詞語。]
2.那麼,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呢?
3.現在,就讓我們跨越時空,走進這個故事。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一看:你讀懂了什麼?
2.(出示詞語:“煙霧迷濛”“ 繁花似錦”,其中“煙”和“花”爲紅色加粗字體。背景圖爲揚州三月景色。)[目的:藉助圖片,讓學生了解揚州三月的特點,自主探究詞語的含義,進而理解“煙花三月”的名稱由來。]
交流: “煙霧迷濛”“ 繁花似錦”是什麼意思?所以人們通常把江南的三月稱爲煙花三月。“餞行”是什麼意思?(設酒席送行)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煙花三月,江邊酒樓,美酒佳餚,李白和孟浩然在做什麼?
2.交流:他們是在欣賞醉人的春色嗎?那他們藏在心底的是什麼心情?
3.古代交通落後,離別容易,相見難,今日一別,何時相見?想着再也不能一塊月下吟詩、花間暢談,不由得悲從中來,道別的話語再也說不出口。一聲珍重也是那麼的沉重。唯有相對無言。
4.誰能讀出他們面對離別的痛徹心扉?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不忍別,終需別。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卻終要說出啊!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請同學們認真讀讀李白的話,你能從中體會到李白怎樣的思想感情?
2.(出示課文句子: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說:“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目的:重點句出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句子、重點的詞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而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交流:
A.李白很敬仰孟浩然。請你抓住重點詞語談一談你的體會。
李白號稱“詩仙”啊,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爲什麼獨獨對孟浩然這樣敬仰?孟浩然何許人也?老師請大家蒐集了孟浩然的資料,誰來說一說?
(當時孟浩然四十歲,李白二十八歲,孟浩然已經詩名遠揚,在詩詞創作上給了李白悉心的指導。不願意與貪官污吏爲伍,寧願和青松白雲相伴到老。)
就是這樣一位人格高尚、滿腹詩篇的良師益友,怎麼能讓李白不敬仰呢?
B.依依惜別之情。從哪兒看出來的?
未曾分手,卻盼着再次相見。從這裏,足見他對孟浩然的難捨難分。
C.請大家把李白的話再讀一讀,用心去感受這份敬仰之情和難捨之意。
3.從同學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李白的傷感、難捨。其實,孟夫子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他卻把那份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李白。他是怎樣寬慰的?
(出示句子: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說道:“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目的:重點句出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語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在課文中是指什麼?(李白和孟浩然雖然分別了,但是他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永世不絕”是什麼意思?
4.感悟朗讀。
一杯酒,幾句話。道不完的朋友情,敘不完的離別誼,讓我們舉起酒杯,感受這依依惜別的場面吧!(分角色讀)
(出示句子: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說:“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說道:“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目的:整體出示重點句,分角色朗讀,感受人物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之情。]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走下黃鶴樓,他們來到了長江邊上。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它們也彷彿沾染了他們的離愁別緒。友人登上了船,慢慢消失在天邊。李白離去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李白江邊凝望的背景圖,出示句子: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目的:重點句出示,通過背景圖情境和後文的語言情境的創設,感悟人物內心深深的離愁。同時,出示句子還便於學生的有感情的朗讀。]
請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個句子,說一說你的體會。
2.別時的話語仍在耳邊迴響,淡淡的離愁在心間瀰漫……讓我們都來讀一讀,體會那種依依不捨之情。
創設情境朗讀:友人已經登上了船,(生讀: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生讀: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小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生讀: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白目送友人登船遠去,離情別緒溢滿心胸,他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膾炙人口”是什麼意思?(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人們都稱讚。)多少年過去了,每當我們和親朋好友離別的時候,依然會滿懷深情地吟誦起這首詩。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首膾炙人口的詩。
(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目的:再次出示古詩,迴歸整體,既可起到總結的作用,又便於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那麼這首詩到底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情景?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讀課文,然後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長江作爲我國重要的河道,應該有很多船隻在這停靠、起航,爲什麼作者說這隻船是“孤帆”?真是:“千船萬帆皆不見,心中只有孟浩然”。
你認爲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4.暮春三月,煙霧迷濛,繁花似錦,楊柳依依,沙鷗點點。再美的景色也無法沖淡友人間的離情別緒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三、拓展昇華
1.李白和孟浩然的這段故事成爲我們中國流傳的一段千古佳話,有人把它寫成了一首歌,以李白的口吻,道出了對良師益友孟浩然的深情關懷。
(課件播放音樂《煙花三月》,並且出示歌詞: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波濤萬里長江水送你下揚州。真情伴你走,春色爲你留,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揚州城有沒有人爲你分擔憂和愁。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知心人,揚州城有沒有人和你風雨同舟。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裏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西湖瘦。)[目的:美妙的曲調,把學生再次帶入那個充滿離愁的揚州三月;婉轉的歌詞,訴不盡悠長的離愁別緒。這樣的詞和曲,讓學生的感情再次得到昇華。]
2.再次朗讀課文,再現李白與孟浩然分別時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四、課後作業
1.這節課學完了,你們還有什麼想繼續學習的嗎?
(送別詩、李白的詩、孟浩然的詩……)
2.古詩詞是我國曆代聖賢思想、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粹,擁有它們也就擁有了伴隨終生的“精神護照”。
3.作業:
(課件出示:
寫一寫 選一首你最喜歡的送別詩,仿照本文 “文包詩” 的形式寫成文章。
找一找 蒐集李白和孟浩然的詩,體會詩人的情懷。
讀一讀 課外積累更多的送別詩文,並把它摘抄在讀書筆記上,讀一讀。)
[目的:開放性的作業設置,既可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寫作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能養成學生積累語言的好習慣。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
 
【教學反思】
本節課,緊扣學習目標,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中的深厚情感。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通過課件和老師的引導語言,力圖創設當時情境。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品味,並通過“以讀激情”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內部,感悟語言文字背後蘊含的人物的豐富情感。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對“文包詩”這類課文的教學把握還不夠,如何在教學中做到詩和文不割裂,從文理解詩?我仍然處在困惑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比較注重課文的理解,對文和詩的結合處理得還不夠細膩,結合環節還是需進一步落實的。
 
【專家點評】
本節課有以下特點:
一是用學生熟悉的歌曲《送別》、熟知的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課,自然、貼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是注重了字詞的教學。爲引導學生跟好的理解課文,老師抓住了課文的重點段、重點詞,如“煙霧迷濛”“ 繁花似錦” “永世不絕”等,引導學生理解在語境中的恰當意思,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是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學生在大量的讀書、思考、感悟、交流等閱讀實踐中,解決了心中的困惑;學生的情感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薰陶感染。這既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又體現了教師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
四是注重學生的課外拓展。本課設計,教師打破課內外界限,由教材內容拓展出去,及時將課外蒐集到的資料引入課堂,既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可培養學生蒐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既可發展學生的認識,又可使學生在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形成語文學習的能力。
五是多媒體能很好的輔助教學。教師製作的課件簡單、實用,教師運用的時機恰當,很好的輔助了教學。
(中學高級教師:孫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