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通用多篇】

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通用多篇】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一

1、醫務人員在診療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及突發不明原因的傳染病時,應遵循《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

2、傳染病報告病種(37種)

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

乙甲傳染病(25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0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3、傳染病疫情報告時限:甲類傳染病2小時;乙、丙類傳染病24小時。

4、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必須立即電話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及醫教部,醫教部應於2小時內向醫院領導及上級衛生部門報告,首診醫生於2小時內上報《傳染病報告卡》。

5、出現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時,應按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和方式報告疫情。

6、需報告病原攜帶者的病種包括霍亂、脊髓灰質炎、艾滋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其他傳染病。

7、地方傳染病病員向區疾病控制中心網絡直報,部隊傳染病病員應向醫院預防保健科報告,由預防保健科向衛生處報告。

8、發生食物中毒、大批不明原因病員、當地未有過或者國家已宣佈消滅的傳染病時,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報告醫教部,同時向院首長報告,醫院應在最短時間內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9、嚴格登記制度。門診、急診各接診醫師、放射科、檢驗科必須建立疫情登記本,做好接診病例登記,對接診及檢出的傳染病病員必須詳細登記,及時報告。

10、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要求。

11、未經批准,不得對外通報、公佈和引用發表未經公佈的傳染病疫情。

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篇二

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1、醫務人員在診療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及突發不明原因的傳染病時,應遵循《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 2. 傳染病報告病種(37種) 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

乙甲傳染病(25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0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3. 傳染病疫情報告時限:甲類傳染病2小時;乙、丙類傳染病24小時。 4. 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必須立即電話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及醫教部,醫教部應於2小時內向醫院領導及上級衛生部門報告,首診醫生於2小時內上報《傳染病報告卡》。

5、出現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時,應按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和方式報告疫情。

6、需報告病原攜帶者的病種包括霍亂、脊髓灰質炎、艾滋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其他傳染病。

7、地方傳染病病員向區疾病控制中心網絡直報,部隊傳染病病員應向醫院預防保健科報告,由預防保健科向衛生處報告。

8、發生食物中毒、大批不明原因病員、當地未有過或者國家已宣佈消滅的傳染病時,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報告醫教部,同時向院首長報告,醫院應在最短時間內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9、嚴格登記制度。門診、急診各接診醫師、放射科、檢驗科必須建立疫情登記本,做好接診病例登記,對接診及檢出的傳染病病員必須詳細登記,及時報告。

10、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要求。

11、未經批准,不得對外通報、公佈和引用發表未經公佈的傳染病疫情。

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獎懲制

1、對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監督管理工作成績顯著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2、發現並及時報告重大疫情的醫務人員,獎勵當事人500元。 3. 各級醫護人員不得隱瞞、謊報(包括漏報、遲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如有這類事情發生,甲類傳染病按醫療事故處理,乙類傳染病按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獎懲規定處理。對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其他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4. 傳染病遲報超過法定時限:①≥24小時每例扣當事人獎金50元;②≥48小時每例扣當事人獎金100元;③≥72小時按院內自查漏報處理。

5、院內自查漏報一例扣科室獎金1000元。

6、上級主管部門檢查漏報一例扣科室/病區當月獎金5000元。 7. 對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三

爲進一步加強傳染病管理工作,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確保疫情數字及時、準確、完整,不斷提高醫療質量,保障廣大人民身體健康,特規定如下:

1、傳染病疫情報告範圍:

甲類傳染病2種。乙類傳染病24種。

2、報告制度:

①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爲責任疫情報告人,其他醫務人員或病人家屬爲義務報告人。

②門診醫師發現傳染病(包括疑似病人),應在門診日誌中認真填寫,並填寫傳染卡在傳染病登記冊上登記,在門診日誌、病歷上註明:“疫情已報”、“注意疫報”。

③住院患者如已確診爲疑似傳染病,亦應填寫傳染卡,並應及時填寫“轉歸訂正”。

④傳染卡的填寫項目要求完整、清晰、字跡不得潦草。

⑤甲類傳染病線電話報告,於2小時內通過網絡報出,再補送傳染病報告卡,並在未確診前作疑似報告;乙類傳染病於6小時內報出;丙類傳染病於24小時內報出。

⑥每天由各科室疫情報告兼職人員將傳染病報告卡送預防保健科負責傳染病管理的人員,再有預防保健科負責傳染病管理的人員彙總、登記並及時按規定的時限上報區防疫站。

⑦一人同時患有兩種傳染病時,應同時報兩張傳染病報告卡。遷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未愈者,應每年報傳染病報告卡一次。

⑧急性食物中毒也列入報告的範圍,應電話報告疾控部門,在填寫報告卡上報。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四

爲加強學校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學校內的發生與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報告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具體措施:

1、爲嚴防傳染病疫情在學校內傳播流行,設置學校傳染病疫情主要報告員(張薇),疫情報告員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發病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單位報告。

疫情報告員在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

疫情報告人在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在規定時間內報告。

疫情報告人在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報告。

2、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校內發生傳染病,每一位教師均爲義務報告員,應立即報告學校領導,第一時間告之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員,由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員與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單位聯繫立即採取有效隔離措施,嚴防傳染病出現鬚髮和多發病例。

3、班主任嚴密觀察學生健康狀況,發現異常立即安排專人到醫療部門就診治療,防止傳染病發生。如果出現傳染病的遲、漏報現象,除對外依照傳染病法追究情況外,學校按照情節嚴重與否將與當月和年終獎金掛鉤。

4、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學生時,立即採取隔離措施,請示校領導,進一步到醫療單位診治。

5、加強傳染病防治意識,對未上課同學要立即與家長聯繫,詢問未上課原因,做好傳染病的疫情報告。

6、加強學生的晨檢制度,發現可疑傳染病時,要立即報告領導,逐級進行覈實診斷。

7、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疫情報告員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發現傳染病疑似病或診斷病人時,要立即採取應急措施進行投藥和預防工作,防止傳染病進一步擴大或續發。

8、學校領導要及時下班級,收集未上課學生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生病狀況,對傳染病做到防患於未然。

9、學校疫情報告員發現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如因疫情報告員玩忽職守造成學校內傳染病傳播流行,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10、學校傳染病疫情即時進行直報,同時由疫情報告員彙總登記在《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登記本》上備查。

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篇五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一、醫務人員在診療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及突發不明原因的傳染病時,應遵循《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規定的內容、程序、時限報告。

二、傳染病報告病種(39種)

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7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0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三、傳染病疫情報告時限:甲類傳染病2小時;乙、丙類傳染病24小時。

四、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 必須立即電話報告醫院辦公室、疾控科,醫院辦公室、疾控科應 1

於2小時內向醫院領導及上級衛生部門報告,首診醫生於2小時內上報《傳染病報告卡》,疾控科進行網絡直報。

五、出現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時,應按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和方式報告疫情。

六、需報告病原攜帶者的病種包括霍亂、脊髓灰質炎、艾滋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其他傳染病。

七、發生食物中毒、大批不明原因病員、當地未有過或者國家已宣佈消滅的傳染病時,醫院辦公室應立即向院長報告,醫院應在最短時間內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同時填報《傳染病報告卡》。

八、嚴格登記制度。門診、急診各接診醫師、放射科、檢驗科必須建立疫情登記本,做好接診病例登記,對接診及檢出的傳染病病員必須詳細登記,及時報告。

九、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

十、未經批准,不得對外通報、公佈和引用發表未經公佈的傳染病疫情。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六

1、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遵循醫院感染標準預防原則,認真執行隔離防護措施,注意醫務人員和病員的雙向保護。

2、醫務人員上班時必須按要求着工作服,接觸病員前後要洗手,操作中接觸血液或體液,必須戴手套,並根據情況穿隔離衣、戴護目鏡。

3、醫務人員應按要求使用流動水洗手,保持手部皮膚清潔,必要時使用消毒劑或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4、醫務人員在接觸病員前後,特別是在接觸有破損的皮膚、粘膜及侵入性操作前後,進行無菌操作前,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燒傷病房、傳染病房等重點病房時,戴口罩和穿脫隔離衣前後,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後,脫去手套後等情況下必須洗手。

5、住院病員的安置應感染病員與非感染病員分開,同類感染病員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員單獨安置。

6、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

7、病牀應一牀一巾溼式清掃,牀頭櫃應一桌一抹布,用後消毒清洗晾乾。

8、地面溼式清掃,當有污染時先用消毒劑處理後再清潔。拖把應分區設置,標記明確,懸掛晾乾備用。

9、病房應嚴格執行消毒常規,病員出院、轉科或死亡後,所有物品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10、治療室、換藥室、監護室、手術室、產房、嬰兒室、急救室等重點診療場所,必須有嚴格的人員進出規定,定期消毒。

11、進行無菌操作前必須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12、進入人體組織和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

13、根據物品的性能選用消毒或滅菌方法。凡耐熱、耐溼的物品如手術器械、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法。油、粉、膏等首選乾熱滅菌法。不耐熱物品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人工移植物等選用環氧乙烷滅菌或其他低溫方式滅菌。消毒首選煮沸、流通蒸汽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時選擇化學消毒方法。

14、醫務人員要了解化學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根據不同情況合理選擇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及滅菌劑。

15、配製化學消毒劑時必須檢測有效濃度,並定期監測。

16、更換消毒、滅菌劑時,用於浸泡消毒、滅菌物品的容器必須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17、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其中傳染病病員和特殊細菌感染病員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消毒後清洗,再消毒或滅菌處理。

18、所有醫療器械在檢修前應先消毒或滅菌處理。

19、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棉籤、針頭、刀片等醫療廢物在科室按規定使用專用收集袋或利器盒分類放置,對醫療廢物種類、數量等詳細登記,由護保中心統一收集、運輸、暫存,轉交指定的醫療廢物處置廠家,交接登記項目齊全。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七

一、每月對全院傳染病報告情況進行自查,主要對傳染病登記本、門診日誌、住院病人及卡片對照,看是否符合,有無漏報、遲報現象。主管院長每月檢查一次疫情報告制度的落實情況。

二、查門診登記本、日誌及卡片是否填寫完整,清楚,及時。

三、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處理和整改措施

四、對在自查中發現的`問題給予獎懲

(一)如傳染病漏報率達零且門診日誌填寫及時、準確、完整,則每年給予科室300元獎勵;

(二)出現傳染病遲報1例,當事人扣50元;漏報1例,當事人扣100元。

(三)卡片填寫不準確或缺項扣20元。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八

1、對可疑或確診的艾滋病病員採取“血液/體液隔離”措施,單人隔離,同種病原感染者可同室隔離。

2、接觸病員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時戴手套,臉部可能被血液或體液溢出及濺落污染時應戴眼罩,脫手套後洗手。

3、在血液、體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時應穿隔離衣。

4、接觸病員及污染性物品後立即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洗手。

5、處理所有尖銳利器物品時,小心操作,防止銳器損傷。

6、被病員血液及體液污染的器械、用品、被服,應按“消-洗-消”的原則進行處理。

7、醫療廢物分類放置,放入專用醫療廢物收集袋或利器盒,採用雙袋包裝處理,標識明顯。

8、病人出院後病房、牀單位、所有物品進行終末消毒處理,用含氯1000mg/l消毒液擦洗、浸泡消毒。

9、建立醫務人員銳器損傷報告和登記制度。發生針刺後應立即用除菌皁及清水沖洗皮膚傷口,粘膜則以清水沖洗。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進行相應的處理及追蹤觀察。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 篇九

一、計算機網絡管理維護及人員配置

(一)配備專用計算機1臺進行疫情網絡直報工作;

(二)配備2名工作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收集、錄入、初審及相關傳染病管理工作,建立AB角工作制。

二、責任報告人填卡要求

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後,應立即填寫完整的合格的傳染病紙質報告卡。包括初次報告、訂正報告(含死亡訂正)。醫生填卡時,盡力詢問病人的詳細現住地址,得到病人的準確可靠地址,具體到鄉鎮、街名和門牌號。

三、直報人員職責及網絡填報要求

(一)直報人員必須爲疫情管理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狀監測等項工作的網絡直報及電話報告工作;

(二)直報人員負責每日的收卡、錄入、初審工作。常規錄卡應在每日17點前完成;特殊情況應立即錄入,不得延誤;

(三)在國家疫情網絡直報系統中,按要求直接網絡直報。

(四)在國網錄卡時,將“現住址國標”下拉框逐級選至鄉鎮級;

(五)若病人爲學生,必須在患者單位欄內填寫學校正式全稱及班級名稱,勿用簡稱;

(六)建立完整的計算機工作日誌、通訊日誌、維修記錄等;妥善保管好用戶編碼及密碼,確保直報系統處於正常、安全的運行狀態;

(七)紙質卡片是電子疫情資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據,要保留3年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