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學案例與反思【精品多篇】

教學案例與反思【精品多篇】

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一

[案例]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6自然段,看看狼是怎樣找碴兒的。(多媒體播放動畫)

師:請同學們邊看邊想:狼找了幾次碴兒?

生:狼我了三次碴。

師:同學們看得很認真,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狼找碴兒的。

二、讀文質疑,讀議解疑,學會讀書

1、讀文質疑

師:我們先來看狼第一次是怎樣找碴兒的,請大家自由讀2~3自然段,邊讀邊想,有哪些內容讀不懂可以提出來。(讀書思考後質疑)

生:哪裏是上游?哪裏是下游?

生:溫和、找碴兒各是什麼意思?

生:狼是怎樣找碴兒的?它的態度怎樣?

生:它爲什麼要找碴兒?

生:小羊是怎樣講道理的?(師摘要記錄學生提出的問題)

師:同學們真聰明,會讀書會思考,不僅能發現問題還能提出問題,真了不起。(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所提問題)

2、讀議解疑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思考,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不懂,可以四人一組討論解決。(生自讀後,展開討論)

生:我覺得溫和就是善良,和藹,溫柔的意思。

師:你能溫和地跟大家說一句話嗎?

生:親愛的小羊,我真爲你擔心!

生:找碴兒就是找藉口、挑毛病。

生:狼是有意說小羊把它喝的水弄髒,實際上是想吃小羊。

生:小羊跟狼講道理說自己在下游,狼在上游,自己不會把狼喝的水弄髒的。它講話的態度很溫和。

師:誰來指一指哪是上游?哪是下游?(多媒體顯示圖畫)

師:學完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對話,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生:真是氣人,狼爲什麼非要找小羊的碴兒,和小羊同飲一條河裏的水不是很好嗎?

生:狼是不會和小羊同飲一條河裏的水的,因爲它想找藉口吃掉小羊。

3、感情練讀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下面我們再來比一比誰能把這段話有感情地讀出來。其他同學都來當小老師聽一聽他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得不好。

師:請大家先自由練讀,再指名讀。(引導評價)

生:他讀出了狼說話時有意找藉口,盛氣凌人的語氣。

生:他把小羊說的話讀得很溫和,但是沒有讀出小羊小心翼翼據理申辯的語氣。

師:你聽得真仔細,你能把這段話再讀一讀嗎?

三、總結學法,小組合作學習4~5自然段

師:我們在學習狼和小羊第一次對話時,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

生:先讀書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再讀書討論弄懂問題,最後練習感情朗讀。

師:我們還用這種方法學習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對話。請大家自由結合分成學習小組,先讀讀課文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內容再討論解決,最後練習分角色感情朗讀。(多媒體顯示學法)

生:(自讀思考後,小組討論學習)

師:(巡視指導交流)

師:哪一組來彙報一下學習情況。

生:狼第二次找碴兒比第一次態度更壞了。它氣沖沖地說,不管小羊怎麼申辯,都是壞傢伙。

師;你能用氣沖沖的語氣跟大家說一句話嗎?

生:兇惡的狼你真是個壞傢伙,總想辦法找藉口幹壞事。

生:狼又找一個藉口,說小羊去年在背後說它的壞話,這個藉口真可笑,那時候小羊還沒生出來呢!

生:小羊真可憐,它在向兇惡的狼求情,和它講道理也沒有用。

師:大家學得非常認真,哪一組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把這段話讀一讀。

師:自學了這一段你對狼和小羊有什麼看法?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四、自主探究學習第六自然段

師:雖然小羊駁倒了狼,但是窮兇極惡的狼會就此罷休嗎?請同學們用學習2、3自然段的方法獨立學習第六自然段。(生自學,師巡視指導)

生:狼第三次找碴兒,態度變得非常殘暴,它罵小羊是個小壞蛋。

生:狼找不到理由,只好說小羊的爸爸說過它的壞話,它不許小羊再申辯了,露出了原形,齜着牙向小羊撲去。

師:兇惡的狼就要吃掉可憐的小羊(多媒體顯示狼撲向小羊的定格畫面),在它撲向小羊的一瞬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生:小羊被狼吃掉了。

生:狼等不急了,撲向小羊的時候用力太大了,栽到河裏,在河裏掙扎着淹死了。

生:狼撲向小羊的時候,小羊靈機一動,用它的小角猛戳狼的肚皮,狼疼得怪叫,這時候一位獵人聽到了,一槍打死了狼。

五、分角色表演複述故事

[反思]

1、注重閱讀感悟。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在這一教學片段中,讀貫穿始終。首先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其次採用多種形式的閱讀,如:自由練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最後引導學生參與朗讀評價,做到了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說。既培養了閱讀的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2、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構建自主、發現探究式學習策略。

縱觀整個教學片段無論是引導學習2、3自然段,還是自主探索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學習4、5、6自然段,都體現了在教師創設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讀議結合解決問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深入領會的教學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把發現問題的權利留給學生,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再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學習狀態。另外小組合作形式多樣,有兩人組、四人組、自由結合組,在合作學習中,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注重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拓展想像。

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教學中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學法,即:讀文質疑讀議解疑感情練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有法可循,學會讀書。另外寓言故事留有豐富的想像空間,教學課文結尾時,利用多媒體定格狼撲向小羊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在學生奇妙的想像中賦予故事新的結尾。

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二

教學理念

新課程要求在美術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並在動手實踐中能力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朝着目標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五角星》活動一(尋找不同質感的物體,如麻繩,紡織品,硬幣,樹葉等,用蠟筆或鉛筆拓印的方法制作肌理圖,分小組將各自表現的材質效果進行剪貼拼組)意在讓學生在興趣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參與,並通過操作,經歷和體驗拓印的過程,掌握拓印的方法,體會拓印帶來的樂趣和美感,培養學生髮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五角星》這一課活動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的內容。本課的設置是爲了使學生在活動中來認識、發現和體驗實物紋理所具有立體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運用蠟筆等工具皴塗後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形象,這種簡單的方法是學生易掌握的。在本課的圖例中展示的自然紋理和實物紋理,是爲了引導學生去尋找發現更多紋理清晰的實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多種顏色、形式拓印,在作業中體現操作能力、創造力,使實物的紋理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呈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

學生活躍了起來,相互說着魔術的神奇。

師:那老師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

學生安靜下來,注意力集中了。

師:看,我手中有張紙,兩面都是空白的,(師出示一片樹葉)現在老師要把這片樹葉變到紙上去,告訴我,你們想要什麼顏色的?

生1:紅色的。

生2:樹葉變黃了,我想讓它還是綠色。

生3:我想讓樹葉上有各種顏色。

師:哪兒有彩色的樹葉,當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我們一定行。

教師拿出大部分同學選擇的綠色,並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樹葉放在紙下,用蠟筆拓印。

師:瞧,一片新的綠葉變出來了。

師:大家想知道怎樣變嗎?

生:想。

教師將紙挪開,呈現紙下的`樹葉。

生:原來老師是印的,我也會了。

師:大家可以試一試。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學生動手拓印。(教室伴隨音樂)

結果:有的同學拓印成功,紋理清晰,有的卻沒有出現紋理。

師:讓我們來找找原因吧。

2、請拓印好的學生演示拓印過程。

生:把樹葉反面向上放好,蓋上紙,用手按好後,再用蠟筆平塗。

大家一起誇誇拓印成功的同學,並找自己失敗的原因。

生1:我的樹葉是正面朝上了。

生2:我一塗,樹葉、紙動了。

……

3、質疑,體驗紋理。

師:樹葉爲什麼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紋理呢?大家摸一摸樹葉的兩面,有什麼感覺?

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

師:大家真聰明,樹葉反面有許多紋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們在拓印時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紋理,而正面沒有凹凸不平的紋理,就拓印不出花紋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有美麗的紋理,都可以拓印出來。

電腦課件展示,讓學生拓展思維。

師:大家覺得美嗎?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老師這裏還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來拓印?

教師將物品(麻布,紡織品,硬幣,各種樹葉)按小組分發,讓學生摸,體驗紋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

師:下面大家可以選擇你想拓印的物品,開始拓印吧。

4、鼓勵創造,體現個性。

師:在剛上課時,有同學想要彩色樹葉,現在動手試試,看看誰能作業變得更漂亮。

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時表揚,感染全體學生不斷創新。

結果:有的學生將樹葉拓印成一朵盛開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樹葉,有的將硬幣印成五環……

師:大家除了用蠟筆拓印還可以用什麼拓印也能讓花紋展現出來呢?

生1:我今天沒有帶蠟筆,用鉛筆側着塗也可以印出花紋。

生2:老師,我還有更好的辦法,把東西直接蓋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紋。

教師積極肯定學生做法。

分小組將各自表現的材質效果進行剪貼拼組。

三。總結

展現拼組圖,進行評比。

師:這節課玩得高興嗎?

生:高興。

師:今天我們的方法叫拓印。(板書課題:拓印)

師:你們覺得拓印有趣嗎?

生:有趣。

師:大家下課後還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紋理的物品,把它變成美麗的畫。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同學們學得輕鬆,玩得愉快,並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有趣的作品,課堂成爲了同學們的樂園。反思這節課,有以下幾點讓師生共同受益。

一、“趣”貫穿於教學始終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原動力,特別是對於八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們的興趣才能使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在本課活動之初,我首先問學生:“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引起學生興趣,再進一步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要變魔術”,有效的把學生興趣引入到教師設置的活動中,通過“變魔術”,把學生最初的“感興趣”提升爲“探索祕密的興趣”,爲後面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打下基礎。

在學生帶着興趣去發現了祕密——拓印,就能在活動中不斷體驗拓印帶來的樂趣,體會到成功拓印的喜悅,讓學生在趣的引導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斷去創造,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動手操作成爲學生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

幼兒園教學反思的案例 篇三

有一天,早晨大課間,我正在組織小朋友們上廁所,玲玲走過來告訴我說佳佳摔倒把褲子弄髒了。於是我過去拉起佳佳,並準備給弄乾淨,沒想到,傑傑也過來給往淨弄,很讓我感動。回頭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着鼻子,一副厭惡的表情。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佳佳弄好衣服後,關心地問她:“佳佳,剛纔大家都笑你,你心裏好受嗎?”佳佳難過地搖搖頭。接着,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摔倒了,你會怎麼辦?”有的小朋友說:“不應該笑話她。”“應該拉他一把,不應該。”大家發言非常積極,最後經過討論:小朋友知道我們大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助朋友。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爲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爲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教學反思的案例 篇四

每週一上午的第二個活動是我們班的撕紙特色活動,在這一個特色活動中,我們會安排一個有關撕紙的手工活動,這周的撕紙特色活動是學習對稱撕紙“愛心”。在活動之前,單老師已經爲孩子們準備好了撕紙的材料,對稱摺疊好的粉紅色紙,紙上還畫好了半個愛心輪廓。當我看到這些準備好的材料時,還對她說:“我們老師是不是做的太多了,他們就撕一下而已,應該會的。”單老師說:“顧老師,你不要太高估他們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是很弱的。”我也就贊同了單老師的看法,於是開始教授孩子們什麼對稱、如何撕愛心的過程了。等到孩子們拿到撕紙材料開始自己獨立撕紙時,問題就出現了:有的孩子把愛心差點分成了兩半、有的孩子拿着紙不動嘴裏一直唸叨“我不會撕”、有的孩子只顧着撕紙沒有照着愛心輪廓來撕、有的孩子叫會撕的小朋友幫他撕……當然也有成功的孩子,但是寥寥無幾。爲什麼我認爲的一個極其簡單的對稱撕紙,在我們班實施的時候會發現這麼多的問題呢?活動結束後我開始反思。

一、動手操作的機會太少

雖然從上學期開始,我們班每週的撕紙活動都會開展,但是僅僅一週一次的撕紙活動完全不能達到孩子撕紙練習的效果。再加上孩子平時的動手機會也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在家裏,家長一來擔心孩子的危險,不讓孩子接觸剪刀這類美工工具,二來怕孩子把家裏弄得一塌糊塗,不讓孩子玩撕紙、手工等會製造出他們認爲是一些垃圾的活動。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得不到相應的練習,以至於孩子們在撕紙的時候會出現小手不靈活未能完成撕紙作品的現象。

二、幼兒手指肌肉發育不成熟

孩子的身體各部分的發育都有一定的時間段,可能小班孩子的手部肌肉發育還沒有很好的發育,特別是需要手指活動的這一精細動作,小班孩子還是有困難的。針對這個手指肌肉不發達的現象,我們老師可以多創設一些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手部精細動作的遊戲活動,比如:扣鈕釦、串珠子、塗色等。這樣孩子在這些遊戲活動中就能更好地發展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

三、個別幼兒膽子太小不敢嘗試

我班孩子的個別差異較大,動手能力差異也就很明顯。這些膽小的孩子,他們之所以不敢動手撕紙,一是可能是因爲怕撕壞作品所以遲遲不敢動手撕紙;二是可能是因爲不知道從哪個地方開始下手,如果老師給他撕開一個口子,估計他就會開始獨立進行撕紙了;三是可能在老師教授的時候沒有聽,他不知道做些什麼。針對這些現象,在今後的撕紙活動中我們老師要特別鼓勵這些膽小的孩子大膽撕紙,告訴他們撕壞了沒有關係,只要是自己撕出的作品都是非常棒的。還有教師要在幼兒操作之前,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夠看得到自己的示範,而且要用各種形式吸引孩子來看示範活動。

四、整班操作導致教師指導不及時

撕紙活動適合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因爲區域活動人少,便於老師指導。而我們整班進行撕紙活動,孩子們同時進行,當老師在指導其中一組孩子的時候,可能就有其他組的小朋友因爲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已經把操作材料給破壞了。這樣等到老師來指導的時候已經沒有材料再讓孩子重新進行撕紙活動了。針對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指導這一問題,我們暫時只能多爲孩子準備一些操作材料,萬一孩子在操作失誤的情況下能夠有再次撕紙操作的機會。

幼兒園教學反思的案例 篇五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都會被打亂或帶來很多不便。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生活中的數字》就以孩子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爲內容,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用途,並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在這次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互相交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前我先請幼兒收集、尋找、記錄一些生活中的數字,請幼兒將事先收集好的有數字的東西拿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些數字的作用。孩子們先個別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上數字的作用;因爲孩子們都很想表達自己的發現,因此我讓幼兒自己和邊上的小夥伴說說自己的發現;接着我把我準備的有數字的物品和孩子們一起分析我的“發現”。

第二是經驗遷移,感知數字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在第一環節中孩子們拿着自己的東西,在第二環節中要求幼兒脫離直觀物體,引發幼兒已有的經驗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孩子們很會找,什麼公交車的路線號,汽車摩托車的牌照,超市裏也有很多的數字,他們基本上都能知道這些數字作用的一二。孩子們發現有數字的【本站】地方還真不少,就連衣服拉鍊頭上有數字也被他們發現了。真所謂人多力量大,我們共同找到的有數字的東西還真多。

第三部分是幼兒操作。利用幼兒的對生活中數字的理解運用到實際中去。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收穫不少,整個活動環節很清楚,一環一環之間緊緊相扣、層層遞進,設計的問題也具有有效性,能開動幼兒的小腦筋。但缺點也有存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要注意。在這個活動中讓我深刻地瞭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課堂所需的東西是很重要。在活動中孩子們願意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採擷自己感興趣的“果子”,他們採來的“果子”是絢麗多姿的,然後回到課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豐富,起到“以一當數十”的作用。

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他們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親身實踐活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