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教育筆記新版多篇

幼兒園教育筆記新版多篇

幼兒園教育筆記 篇一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裏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令的口氣,很多孩子把這樣的不良習慣也帶到了幼兒園。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區域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氣對小朋友講話。如:奎瑤給我拿鉛筆來,潤琪給我拿着樹葉和剪刀等等,針對班級的這種狀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

1、幼兒以自我爲中心,不替別的幼兒着想,幼兒的行爲動機初始一般都是“爲我”而不是“爲他”。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之後,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佔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來進行選取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思考別人。

2、幼兒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間進行語言交流,往往認爲自己不必客氣,常常有意無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氣說話,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

3、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說話的口氣,幼兒行爲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爲了改掉幼兒用命令式的口氣說話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互相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級更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創造處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並且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懷、愛護,其次要耐心細緻地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請別人幫忙就應有禮貌別人才樂意幫忙你,說話像下命令、別人會厭惡你,不願幫忙你。我們還透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然後,要在一日活動中我要時刻持續高度的敏感性,隨時糾正幼兒命令式的講話。如果發現幼兒是在情緒不好時命令別人,老師就告訴他:“心裏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就告訴老師,用命式的口氣講話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把情緒帶給別人。”

透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氣講話的不良習慣,還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十分高興。

幼兒園教育筆記 篇二

孩子們排着隊去上音樂課了,我整理好桌上的東西準備回辦公室,在走過小姜座位時,一本書留住了我的步伐,哎,小姜他也看《讀者》?不是我對他有偏見,實在是半年來我幾乎從沒有看到過他認真好學的樣子,就連作業有時也要我多次督促才能完成,一直認爲自己還挺關注他的,難道是我對他關心還遠遠不夠,難道是數學老師的緣故,忙着批作業而很少對學生感興趣的課外書多做了解,難道……

於是拿起書本坐在小姜的座位上看了起來,不知不覺孩子們上完音樂課回來了,我放下書本,問:“小姜,這本書是你訂的嗎?”

小姜點了點頭,說:“沈老師,你拿去看吧!”

“不用了,謝謝!我剛纔已經看得差不多了。這本書不錯,你可要好好看啊!”說完我又批起了作業。

本來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覺得孩子我們真的需要再多花點時間來關心和了解,可是兩天後,當我正在辦公室裏備課時,小姜進來了,手裏還拿了本書,“沈老師,這是剛到的,您看嗎?”

“那你先看,看完了再借給我吧!”

“沒關係的,您先看吧!”

“好吧!”望着小姜一臉真誠的樣子,我真不好意思推辭,“那我呆會兒就還你。”

“您慢慢看吧!明天給我好了。”說完就放下書走了。

瞬時,我感動之極,原來他有這麼關心我,就看到過我看過他的《讀者》,新書到了,馬上讓我來做他新書的第一個讀者。

關心是一種智慧,關心也是一種感情,關心又是一種境界。培養這種情感,便於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有了這種情懷便易於達到這種境界,便會提升爲神聖的使命和責任感。在具體的“人生實踐書”教師身上,學生在試着分辨什麼是真、善、美。在學習怎樣思維;怎樣處理問題;怎樣和別人相處。在學習怎樣做人,老師不僅僅是學生無聲的楷模,甚至於是學生認識、評論社會的模式和標準。從而;一名老師的言行不完全屬於自己,他還屬於他率領的集體,屬於他的學生們,也屬於社會。

你往往是希望將自己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你的學生,還往往因爲他們的貪玩而批評他們,他們很少記住你批評過他們,但是對於你的喜好很多孩子往往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如果有機會,一定會把你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這些家中的“王子公主”們甘願自己排在後面。孩子就是這樣,你給他六十分之一的關心,而他卻給了你百分百的關注。多用點心看待我們的孩子,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一定能讓我有更多的收穫!

幼兒園教育筆記 篇三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着孩子的間的各種矛盾,一件事情剛處理完又會出現另一些矛盾,久而久之,教師心理就會出現“無視孩子間的矛盾”,那後果會怎麼樣呢?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呢?下面就我親身觀察到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午餐過後,寶寶們開着小火車去散步,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火車出發了,辰辰排在婷婷的後面,辰辰就去拉婷婷衣服後面的帶子,婷婷立即回頭說:“不要拉我的帶子”,但辰辰不肯鬆手,婷婷嘟起小嘴生氣的說:“你幹嘛拉我的帶子”,說着就將身體扭來扭去不讓他拉,辰辰剛一鬆手,婷婷就隨着隊伍走到了前面,辰辰立即追上去繼續拉住婷婷的帶子,這時婷婷大喊:“不要拉我帶子,再拉我去告訴老師”。

說着到了目的地,婷婷這時走到老師跟前說:“老師,辰辰拉我的帶子”,這位老師正好跟同事在交流着即將開會的內容,老師聽了婷婷的話:“快去和同伴玩”,這時婷婷又轉身向另外一名老師求助:“史老師,辰辰拉我的帶子”,史老師一邊幫着孩子繫鞋帶,一邊說:“你自己告訴他不要拉”,婷婷想了一會兒,立即走到辰辰面前,緊緊的拉住辰辰的衣服,不讓他走,這時辰辰大叫“走開,走開,別拉我”,說着就要動手打婷婷,一場矛盾展開了??????婷婷先是試圖自己處理與辰辰之間的衝突,多次警告無效之後纔去告訴老師,誰知,兩位老師都採取了忽視的態度,於是,婷婷採用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來對付辰辰。顯然,教師的“不作爲”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婷婷與辰辰之間衝突的升級,可見,教師對幼兒之間的衝突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應及時介入,妥善處理。在婷婷告狀後,應將辰辰請來,引導他換位思考:“如果別人總是拉你的衣服,你會感覺怎樣?”這既能使辰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能化解婷婷心中的不快。

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忽視的孩子的話語,孩子有孩子的心裏,我們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從而更好的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