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稱呼禮儀技巧知識(精品多篇)

稱呼禮儀技巧知識(精品多篇)

職場中的稱呼禮儀常識 篇一

一、工作中的稱呼

在職場上,職員所採用的稱呼理應正式、莊重而規範。它們大體上可分爲下述四類。

1、職務性稱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對象的行政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並表達敬意,是公務交往中最爲常見的。在實踐中,它具體又可分爲如下三種情況:

一是僅稱行政職務,例如,董事長、總經理、主任,等等。它多用於熟人之間。

二是在行政職務前加上姓氏,例如,譚董事、汪經理、李祕書,等等。它適用於一般場合。

三是在行政職務前加上姓名,例如,王惟一董事長、滕樹經理、林蔭主任,等等。它多見於極爲正式的場合。

2、職稱性稱呼

對於擁有中、高級技術職稱者,可在工作中直接以此相稱。如果在有必要強調對方的技術水準的場合,尤其需要這麼做。通常,它亦可分爲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僅稱技術職稱,例如,總工程師、會計師,等等。它適用於熟人之間。

二是在技術職稱前加上姓氏,例如,謝教授、嚴律師,等等。它多用於一般場合。

三是在技術職稱前加上姓名,例如,柳民偉研究員、何娟工程師,等等。它常見於十分正式的場合。

3、學銜性稱呼

在一些有必要強調科技或知識含量的場合,可以學銜作爲稱呼,以示對對方學術水平的認可和對知識的強調。它大體上有下面四種情況:

一是僅稱學銜,例如,博士。它多見於熟人之間。

二是在學銜前加上姓氏,例如,侯博士。它常用於一般性交往。

三是在學銜前加上姓名,例如,侯釗博士。它僅用於較爲正式的場合。

四是在具體化的學銜之後加上姓名,即明確其學銜所屬學科,例如,經濟學博士鄒飛、工商管理碩士馬月紅、法學學士衣霞,等等。此種稱呼顯得最爲鄭重其事。

4、行業性稱呼

在工作中,若不瞭解交往對象的具體職務、職稱、學銜,有時不妨直接以其所在行業的職業性稱呼或約定俗成的稱呼相稱。它多分爲下述兩種情況:

一是以其職業性稱呼相稱。在一般情況下,常以交往對象的職業稱呼對方。例如,可以稱教員爲老師,稱醫生爲大夫,稱駕駛員爲司機,稱警察爲警官,等等。此類稱呼前,一般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以其約定俗成的稱呼相稱。例如,對公司、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人們一般習慣於按其性別不同,分別稱之爲小姐或先生。在這類稱呼前,亦可冠以姓氏或姓名。

商務稱呼禮儀 篇二

商務見面中的稱呼禮儀規範:職稱性稱謂

對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可以稱姓氏加職稱。如:“馮教授”,“陳工程師”或簡稱“陳工”等。

商務見面中的稱呼禮儀規範:聆聽應認真專注

聽他人說話應認真專注,要有耐心。切忌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更不能做出一些其他的動作,顯出不耐煩的樣子。在聽人說話時,最好的辦法是挺直胸脯,用微笑的神態注視對方,並使自己的表情與說話人相呼應,尤其是對方說到關鍵的地方應小聲附和或點頭示意。

商務見面中的稱呼禮儀規範:稱呼禮儀規範

在商務活動中,稱呼要莊重、正式、規範。一句得體的稱呼,既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依照商務慣例,在商務會面中,最正式的稱呼有三種,即應當稱呼交往對象的行政職務、技術職稱,或是其泛尊稱。泛尊稱,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類可以廣泛使用的尊稱。

在商務活動中,以對方的行政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佳,是最常見的一種稱呼方法。可以僅稱職務,如“局長”、“處長”、“經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職務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長”、“張董事長”等。

對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有職稱和學位的人士,均可單獨稱“醫生”、“教授”、“法官”、“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師先生”、“張博士先生”等。這樣可以表示你對他職稱的認可和尊敬。

對於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沒有具體的職務也沒有具體的職稱的人,可以直接稱呼他們爲“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們的姓氏,就最好在這些泛尊稱的前面帶上對方的姓,如“張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稱的時候,對於男士,不管多大年紀,都可以稱呼對方爲“先生”,但是對於女士來說,“夫人”這個稱呼可不能亂用的,必須在知道對方已經結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商務見面中的稱呼禮儀規範:稱呼的注意事項

第一,初次見面更要注意稱呼。初次與人見面或談業務時,要稱呼姓加職務,要一字一字地說得特別清楚,比如:“王總經理,你說得真對。.。.。”如果對方是個副總經理,可刪去那個“副”字;但若對方是總經理,不要爲了方便把“總”字去掉,而變爲經理。

第二,關係越熟越要注意稱呼。與對方十分熟悉之後,千萬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對對方的稱呼,一定要堅持稱呼對方的姓加職務(職稱),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變得隨隨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聲“唉”、“喂”來稱呼了,這樣極不禮貌,是令對方難以接受的。

稱呼對方時不要一帶而過。在交談過程中,稱呼對方時,要加重語氣,稱呼完了停頓一會兒,然後再談要說的事,這樣才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他會認真地聽下去。如果你稱呼得很輕又很快,有種一帶而過的感覺,對方聽着不會太順耳,有時也聽不清楚,就引不起聽話的興趣。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對方的姓名,而過分強調了要談的事情,那就會適得其反,對方不會對你的事情感興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對方完整的稱呼,很認真很清楚很緩慢地講出來,以顯示對對方的尊重。

商務見面中的稱呼禮儀規範:商務會面中不適當的稱呼

1、無稱呼。在商務活動中不稱呼對方,就直接開始談話是非常失禮的行爲。

2、不適當的俗稱。有些稱呼不適宜正式商務場合,切勿使用。“兄弟”、“哥們”等稱呼,會顯得使用這種稱呼的人檔次不高,缺乏修養。

3、地方性稱呼。有些稱呼具有很強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愛稱人爲“師傅”,山東人愛稱人爲“夥計”,而在南方人聽來,“師傅”等於“出家人”,“夥計”肯定是“打工仔”。

商務稱呼禮儀 篇三

1、主動與被動

主動要求與對方握手是表示尊重與友好,但要視具體環境、對象、氣氛而定,並非每個人都主動伸手。男女之間,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後才握手。如果女方不伸手,男方就只能點頭或鞠躬致意。如果男性是女性父輩的年齡,男性先伸手是適宜的。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離別時,應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再見。主人先伸手等於催客人離開,不禮貌。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者先伸出手;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出手。平輩相見先伸手者有禮、主動。

2、握手的力度

握手要緊,表示誠意或感激之情,但不要握痛對方的手;也不可抓住對方的手使勁的搖動。而漫不經心、缺乏應有的熱情和力度,不僅對別人是輕蔑、失禮,而且也表現了自己缺乏教養。

3、速度與時間

伸手的快慢,說明自願或勉強,握手時間一般3~5秒。

4、身體彎度

對長者握手時要稍彎腰,對一般人握手時雖不必彎腰,但也不要腰板筆挺,昂首挺胸,給人造成無禮、傲慢的印象。

5、面部表情

握手時面部要露出真摯的笑容,以友善的眼光看着對方。千萬不能一面握手,一面斜視他處,東張西望或和他人說話。

6、其他

站在離對方有一胳膊遠的位置。握手需用右手,一般伸出左手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如果正在幹活的人,對方主動伸出手,這時可以一面點頭致意,一面攤開雙手,表示歉意,取得對方諒解。如果正在幹活的人,一時疏忽,伸出髒手與你相握,這時你應以熱情相握,切不可當着對方的面擦拭自己的手。

①、握手力道不宜過重,也不宜過輕

見面握手時,要防止有氣無力地握手方式,同樣地,霸道的用力握住對方的手也絕不可取。對女性朋友來說,這兩方面都要注意。當你有氣無力地和別人握手時,對方也許會猜測你輕視他。所以,這樣的情況要避免。特別要注意的一點,那些握着別人的時候猛搖的做法千萬不要做。這不是熱情好客的表現,相反地,別人會覺得你太不禮貌了。一般握手時,手只需要輕輕點三下即可。

②、點到爲止

      握着不放也是一大禁忌。輕輕點兩下之後就要把手縮回來。即使對方是你仰慕已久的人,也不要留戀地握着不放,這會讓別人產生對你不利的印象。

③、女士要先伸手錶示友好

      如果你是男士和女士見面的握手,女士就要先大方地伸出自己的手。假使對面的男士是你希望認識的對象,就不要羞於把你的手伸出來。因爲在握手禮中,男女間的握手必須是女士發起,這是男士對女士尊重的表現。如果對方想都不想就要和你握手,這說明他還不是一名紳士。

商務稱呼禮儀 篇四

職場商務中的稱呼分類

在職場中,稱呼一般劃分爲以下幾類:

【職務類稱呼】

在職場中最好以職務相稱,如林處長、臧廳長、楊總、李經理、石主管等。

【學術類稱呼】

學術類稱呼如吳教授、姜博士、懷老師等。

【泛尊稱】

泛尊稱如金先生、郭女士、拓小姐等。

【稱呼對方姓名】

稱呼對方姓名時,可以稱其全姓名,如張三、李四,比較莊嚴、嚴肅。

職場商務中的稱呼禮儀規範

在商務活動中,稱呼要莊重、正式、規範。一句得體的稱呼,既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依照商務慣例,在商務會面中,最正式的稱呼有三種,即應當稱呼交往對象的行政職務、技術職稱,或是其泛尊稱。泛尊稱,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類可以廣泛使用的尊稱。

在商務活動中,以對方的行政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佳,是最常見的一種稱呼方法。可以僅稱職務,如“局長”、“處長”、“經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職務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長”、“張董事長”等。

對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有職稱和學位的人士,均可單獨稱“醫生”、“教授”、“法官”、“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師先生”、“張博士先生”等。這樣可以表示你對他職稱的認可和尊敬。

對於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沒有具體的職務也沒有具體的職稱的人,可以直接稱呼他們爲“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們的姓氏,就最好在這些泛尊稱的前面帶上對方的姓,如“張先生”、“李小姐”等。在使用泛尊稱的時候,對於男士,不管多大年紀,都可以稱呼對方爲“先生”,但是對於女士來說,“夫人”這個稱呼可不能亂用的,必須在知道對方已經結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商務會面中不適當的稱呼

1、無稱呼。在商務活動中不稱呼對方,就直接開始談話是非常失禮的行爲。

2、地方性稱呼。有些稱呼具有很強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愛稱人爲“師傅”,山東人愛稱人爲“夥計”,而在南方人聽來,“師傅”等於“出家人”,“夥計”肯定是“打工仔”。

3、不適當的俗稱。有些稱呼不適宜正式商務場合,切勿使用。“兄弟”、“哥們”等稱呼,會顯得使用這種稱呼的人檔次不高,缺乏修養。

職場稱呼禮儀的重要性:

商務交往,禮貌當先;與人交談,稱謂當先。使用稱謂,應當謹慎,稍有差錯,便貽笑於人,恰當的使用稱謂,是商業交往順利進行的第一步。有一位商業人員,在給一家公司寫信時,由於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和性別,所以,就猜測用“親愛的某某小姐,你好”,結果他的信件被扔在垃圾箱裏,原因是被稱呼的人是一位男性,這說明商務禮儀中稱呼是至關重要的,它是進一步交往的敲門磚。

商務稱呼禮儀 篇五

一、職稱型

如:“你好!李總”,“你好!趙董事長”。.。.。

二、名字型

如:“你好,Peter”。

當你是第一次到一家公司時,要多留意一下他們公司的職員是怎麼稱呼他們的上級的。如果他們稱:“你好!李總”,你也要這樣稱呼。如果他們稱:“你好,Peter,你就要稱:”你好!李總“。

三、進進練習

要多練習一下,當你跟你的你合作伙伴見面握手時,你要說:”你好!李總,我是某某,這是我的名片,請多多關照“。遞名片時要雙手遞上,並且有字的一面要順着對方,以便對方觀看,眼睛要平視對方。握手的力度要適當,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輕。要清楚地報上自己的名字。

四、名片

現在中國人過情節人、聖誕節,吃肯德基。.。.都非常火,說明現在人們正學西方人。所以下面介紹一下西方的名片一些小知識,這個也許對我們將來會有幫助的。

P.P:即介紹,意思是當你的合作伙伴劉總送給一張名片上左下角寫着這個字樣的時,你不用着急,”咦?這是什麼意思呀,我打個電話問問劉總吧!“。這個意思是讓你去認識一個人。你要打電話到你要認識的那個人那邊去,說:”你好我是某某公司的誰誰,是劉總讓我打電話給你的。"

P.F:如果名字左下角寫着這樣的字樣是表示當有什麼節日或有什麼事時,你的朋友爲了敬祝或答謝你,送你的禮物。他在禮物上留了一張名片,並在名片左下角寫上P.P。表示敬賀的意思。

P.R:表達謹謝。這時當你收到地方的禮物時,想回敬時,也可以在禮物上放上一個名片左下角寫上P.R。當對方收到禮物時,看看名片就知道是你的回敬了。

N.B 意爲請注意。當接到這樣的名片時,意爲請你注意的意思。

商務稱呼禮儀 篇六

在商務交際中,人際稱呼很有講究,須慎重對待。人際稱呼的格調有雅俗、高低之分,它不僅反映人的身份、性別、社會地位和婚姻狀況,而且反映與對方的態度及其親疏關係。不同的稱呼內容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情感。在交際開始時,只有使用高格調的稱呼,纔會使交際對象產生同你交往的慾望。因此,使用稱呼語時要遵循如下三個原則:

(一)禮貌原則

這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之一。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禮節的稱呼,正是表達對他人尊重和表現自己有禮貌修養的一種方式。交際時,稱呼對方要用尊稱,現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請您;“貴”———貴姓、貴公司、貴方、貴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著作);“老”———張老、郭老、您老;“高”———高壽、高見;“芳”———芳名、芳齡,等等。在交際場合,對任何交際對象都忌用諢號、綽號。

(二)尊重原則

一般來說,漢族人有從大、從老、從高的心態。對同齡人,可稱呼對方爲哥、姐;對既可稱“叔叔”又可稱“伯伯”的長者,以稱“伯伯”爲宜;對副科長、副處長、副廠長等,也可在姓後直接以正職相稱。

(三)適度原則

要視交際對象、場合、雙方關係等選擇恰當的稱呼。如有些人往往喜歡稱別人爲師傅,雖然親熱有餘但文雅不足,且普適性較差。對理髮師、廚師、企業工人稱師傅恰如其分,但對醫生、教師、軍人、幹部、商務工作者稱師傅就不合適了。在與衆多的人打招呼時,還要注意親疏遠近和主次關係,一般以先長後幼、先高後低、先女後男、先親後疏爲宜。

稱呼的種類

(一)泛稱呼在社交場合,由於不熟悉交往對象的詳細情況,或因其他原因,僅以性別區分,對男性一律稱之爲“先生”,對女性一律稱之爲“小姐”或“女士”,一般而言,對未婚女性稱“小姐”,對已婚女性稱“女士”,對年長但不明婚姻狀況的女子或職業女性稱女士。這些稱呼均可冠以姓名、職稱、銜稱等。如“布萊爾先生”、“漢斯小姐”、“懷特夫人”等。

(二)職務性稱呼

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通常有三種情況:稱職務,在職務前加上姓氏,在職務前加上姓名(適用於非常正式的場合)。如“李局長”、“王科長”、“徐主任”、“江華處長”等。

(三)職稱性稱呼

對於具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職稱相稱。稱職稱時可以只稱職稱、在職稱前加上姓氏、在職稱前加上姓名(適用於十分正式的場合)。如“張教授”、“劉工程師”等。

(四)行業(職業)性稱呼

在工作中,有時可按行業進行稱呼。對於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的人,可直接稱呼對方的職業,如老師、醫生、會計、律師等,也可以在職業前加上姓氏、姓名。

(五)姓名性稱呼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姓名稱呼一般適用於年齡、職務相仿,或是同學、好友之間。有三種情況:可以直呼其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前綴;只稱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於同性之間,尤其是上司稱呼下級、長輩稱呼晚輩,在親友、同學、鄰里之間,也可使用這種稱呼。

(六)擬親性稱呼如“汪爺爺”、“餘叔叔”、“範阿姨”等。需要注意的是,對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家的男士可以“先生”相稱。對日本婦女一般不稱“小姐”、“女士”而稱“先生”。君主制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后爲“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爲“殿下”,對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稱,也可稱“閣下”或“先生”。對有學位、軍銜、技術職稱的人士,可以稱他們的頭銜,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將軍、某某工程師等。外國人一般不用行政職務稱呼人,不稱“某某局長”、“某某校長”、“某某經理”等。在美國,人們常把直呼其名視爲親切的表示,只是對長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常見職場禮儀 篇七

常見職場禮儀問題:介紹與被介紹

握手是人與人的身體接觸,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與某人握手感覺不舒服時,我們常常會聯想到那個人消極的性格特徵。強有力的握手、眼睛直視對方將會搭起積極交流的舞臺。女士們請注意:爲了避免在介紹時發生誤會,在與人打招呼時最好先伸出手。記住,在工作場所男女是平等的。

社交中的稱謂 篇八

(1)稱呼語的特徵

①簡潔性。人們在使用稱呼語時,其音節較少,形式較爲簡單,叫起來方便,易引起對方的注意與興趣。

②褒貶性。在稱呼時,明顯地表現出褒貶之意。

③開啓性。人們使用稱呼語是爲了引起對方注意,進而表述更多的內容。

(2)稱呼語的作用

①稱呼語的運用標誌着人際關係的實質。

②表現一個人對他人的評價和情感。

③顯示出人與人之間親疏恩怨的概貌。

④決定人們情緒的消長和事情的成敗。

(3)使用稱呼語的原則

其基本原則是根據對方的年齡、職業、地位、身份、輩分以及與自己關係的親疏,感情的深淺選擇恰當的稱呼。

稱呼語比較典型的有尊稱和泛稱兩種。尊稱是指對人尊敬的稱呼;泛稱是指對人的一般稱呼。

①尊稱。現代漢語常用的有:“您”、“貴姓”、“某老”。其中“某老”專指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三種用法:

A:您+老,如“您老近來如何?”B:姓+老,如“馮老”、“李老”。

C:雙音名字中的頭—個字老,如“望老”(對著名語言學家陳望道先生的尊稱)。

②泛稱。以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來劃分,常用的稱呼有以下幾種:

(1)姓或姓名+職銜稱/職務/職業稱/爵位

(2)姓名

(3)泛尊稱或職業稱

(4)老/小+姓()王教授、李×上將、劉廳長、愛德華公爵、張曉麗同志、先生、小姐、大使先生、老李、小張非正式

(5)姓+輩分稱呼或輩分稱呼

(6)名或名+同志()李伯伯、王叔叔、鐵安或鐵安同志

(4)使用稱呼語應注意的問題

①在多人交談的場合,要顧及主從關係。稱呼人的順序,一般爲先上後下,先長後幼,先疏後親,先女後男。

②對某些情況比較特殊的人,如生理有缺陷的人,應絕對避免使用帶有刺激的或輕蔑的字眼。

③考慮稱呼的使用範圍,應避免不恰當的稱呼語。不恰當的稱呼語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變“專稱”爲“泛稱”。最典型的是“師傅”這一稱呼語。“師傅”,本指工、商、戲劇等行業中向徒弟傳授技藝的人,是對手藝人或藝人的尊稱。但如果與陌生人打交道,言必稱“師傅”,就會造成情感上的障礙。

二是變“貶稱”爲“褒稱”。這種情形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表現在稱呼語的同義語選擇上和稱呼語的語詞結構上。

三是跨文化交際中的生搬硬套。“老”字稱呼語,在我國是一種尊稱,但是西方一些國家卻忌諱說“老”。在涉外場合,不宜使用“愛人”這個稱謂,因爲“愛人”在英語裏是“情人”的意思,若使用這個稱謂,難免引起對方誤會。

④根據自己的角色和現實位置,採取不同的稱呼。有時環境不同、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對某一個人的稱呼就不同。

⑤注意稱呼的時代特色,應摒棄那些帶有封建色彩的稱呼。

⑥稱呼時要加重語氣,認真、緩慢、清楚地說出稱呼語,稱呼完了要停頓片刻。然後再談你要說的事兒,這樣纔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稱呼禮儀 篇九

在社會交往中,稱呼是需要注意的,選擇正確、得體的稱呼,不僅體現了自己的教養,也體現了重視。

一般是按職務、姓名、職業、一般、年齡等進行稱呼。

職務:董事長、博士、律師、教授、科長、老闆等。

姓名:後跟“先生,女士”。

職業:祕書小姐,服務生等。

年齡:叔叔、阿姨等。

在稱呼別人時,要注意主次關係以及年齡特徵。

商務稱呼禮儀 篇十

稱呼,一般是指人們在交往應酬中彼此之間所採用的稱謂語。選擇正確的、適當的稱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養,又體現着對他人的重視程度,有時甚至還體現着雙方關係所發展到的具體程度。

職場商務人員在正式場合所使用的稱呼,主要應注意如下兩點。

(一)稱呼正規

在工作崗位上,人們所使用的`稱呼自有其特殊性。下述正規的五種稱呼方式,是可以廣泛採用的。

1、稱呼行政職務。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在對外界的交往中,此類稱呼最爲常用。意在表示交往雙方身份有別。

2、稱呼技術職稱。對於具有技術職稱者,特別是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者,在工作中可直稱其技術職稱,以示對其敬意有加。

3、稱呼職業名稱。一般來說,直接稱呼被稱呼者的職業名稱,往往都是可行的。

4、稱呼通行尊稱。通行尊稱,也稱爲泛尊稱,它通常適用於各類被稱呼者。諸如“同志”、“先生”等,都屬於通行尊稱。不過,其具體適用對象也存在差別。

5、稱呼對方姓名。稱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稱呼其姓名,以示關係親近。但對尊長、外人,顯然不可如此。

(二)稱呼之忌

以下四種錯誤稱呼,都是職場人員平日不宜採用的。

1、庸俗的稱呼。職場人員在正式場合假如採用低級庸俗的稱呼,是既失禮,又失自己身份的。

2、他人的綽號。在任何情況下,當面以綽號稱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3、地域性稱呼。有些稱呼,諸如,“師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徵不宜不分對象地濫用。

4、簡化性稱呼。在正式場合,有不少稱呼不宜隨意簡化。例如,把“張局長”、“王處長”稱爲“張局”、“王處”,就顯得不倫不類,又不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