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西餐禮儀常識【多篇】

西餐禮儀常識【多篇】

西餐禮儀常識 篇一

西餐上菜的服務與中餐有相同點,但也有所不同,尤其在擺臺、上菜和上酒的具體操作手法上中西餐各有其特點,在這裏通過介紹法式、美式和俄式上菜程序上的禮儀及各自的上菜服務原則來詳細分析西餐上菜的服務禮儀常識。

西餐上菜服務禮儀介紹

西餐法式上菜

上菜人員將所有食品用小推車送上,因食物在廚房內只進行了初加工,成爲半成品,加工爲成品菜餚需在小車上完成,所以上菜人員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

具體程序是:客人就坐,上菜人員送飲料,再將廚房中燒煮各好的菜放進餐廳的手推小車上,在客人面前完成上菜的準備工作,將未燒好的半成品燒成食品並裝盤,同時調味汁也需由上菜人員在客人面前調好,把燒好的菜放入盤裏後再送給客人。麪包、白脫、色拉或其他小物品裝盤時,用左手從客人左邊送上外,其他所有食品都從客人右邊用右手送上,包括飲料。

另外,注意撤盤時仍用右手從客人右邊拿走,端盤時應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手指不要碰到盤邊的上部,以保證衛生。待所有客人吃完以後,要清除檯面。主菜撤去後,將調味瓶也撤下,此時可以送上甜點了。法式上菜程序使客人感到很舒適,但上菜人員則在不停地工作。

西餐美式上菜

客人坐下後習慣先喝一杯冰水,這時應在客人的右邊將水杯內倒滿冰水,如有不喝冰水的客人,應爲他送上雞尾酒或其他開胃酒,再爲所有賓客送上面包、白脫、湯中開胃品(色拉)等,用左手從左邊送上,將開胃酒杯從右邊撤下,再上主菜,一般是在廚房裏裝盤,放在托盤內送出,同時將湯和開胃品盤從右邊撤下。主菜從客人左邊送上,從左邊再加麪包和白脫,如需加咖啡,一般與主菜一起上,不過咖啡須從客人右邊上,用右手把咖啡杯倒滿,如果有甜點,把主菜盤撤走,再自左側送上甜點盤,並加滿飲料和咖啡。可見美式上菜速度快,方法簡便。

西餐俄式上菜

客人就坐後,先上飲料,食物在廚房內已完全備好。當服務人員將大盤菜從客人的左邊用右手分送給客人時,按逆時針方向進行。另外,大盤內分剩的菜可重新送回廚房,被再利用,減少浪費。

西餐上菜的順序

1、頭盤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爲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或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薰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爲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爲主,而且數量較少,質量較高。

2、湯

與中餐有極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爲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周打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局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

魚類菜餚一般作爲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爲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麪包類、酥盒菜餚品均稱爲副菜。因爲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

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爲主菜。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爲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靡菇汁、白尼斯汁等。

食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可炸、可烤、可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

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爲一道菜,或稱之爲一種配菜。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爲沙拉。與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爲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幹島汁、奶酪沙拉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做爲頭盤食用。

還有一些蔬菜是熟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是與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之爲配菜。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茶

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飲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西餐禮儀禁忌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類時(如牛扒)應從角落開始切,吃完一塊再切下一塊。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將它移到碟邊。

3、如嘴裏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儘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類或飯一類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西餐禮儀常識 篇二

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1、刀

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裏送。記住: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麪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麪包上面。

2、叉

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裏送的,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

3、勺子

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於分食湯的,常見於自助餐。切莫搞錯。

西餐餐具的擺放

餐具的擺放是根據上菜先後順序從外到內擺放。有的菜用過後,會撤掉一部分刀叉。刀叉放的方向和位置都有講究。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處,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収走。

西餐刀叉拿法

用刀叉吃東西時,應以叉子將左邊固定 ww ,用刀子切一小口大小,蘸上調味汁送入口中。

美式的吃法是先將食物全部切成小塊,再換右手拿叉子慢慢吃。但如果吃的是多汁的肉類菜餚,肉汁會流潢盤子,並不雅觀。因此最好是切一口吃一口。

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有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仙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

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

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

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在四點鐘方向即可。酒瓶以近水平的斜面放置,這樣瓶中沉澱物就不會和酒混在一起。

西餐刀叉使用方法

1、一般而言,慣用右手的人通常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以手由上方握住刀與叉,兩手食指按在刀叉上使用。

2、食用米飯、玉米、青豆等小顆粒食物時,可以把叉子反過來當湯匙般使用,將細小食物用刀幫忙聚集在叉子凹陷處,舀着食用。

3、歐洲人用餐右手持刀左手持叉,邊切邊叉,將食物送入口中。美國人則是切每一口食物後,將右手的刀放下,把叉子換到右手,再以叉子正面將食物送入口中。英國人則習慣用刀把食物掃到叉背上,壓平後送入口中。種種吃法並無優劣之分,最好都能熟悉運用,則與不同國家人用餐,入境隨俗,更能左右逢源。

4、不慎將刀叉落地,可請服務員代撿,並取一份新的來替換,客人千萬不要鑽到桌下撿拾,很難看。

5、每吃完一道菜,把刀叉併攏刀鋒朝自己,叉背朝下,以4-10點方向並排斜放再盤上,服務員即知可收掉盤子。

6、中餐吃飯時要端着飯碗,西餐用餐時千萬不可端着盤子吃。

西餐禮儀常識 篇三

牛排的歷史

根據記載,食用牛肉得習慣最早來源於歐洲中世紀時期,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得高級肉品,尊貴得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到了18世紀,英國已經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國。今天,美國是消費牛肉的最大國家,牛排則早於在十九世紀中葉成了美國人最愛的食用方式。但在亞洲,人們對牛肉有着兩級化的反應,比如日本,可說是將牛肉發揮到了極致。

各國對牛肉的態度、習慣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羅馬風味的佛跳牆則最讓人津津樂道,料理後,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黃,並注入白葡萄酒,據說這樣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過敏症;對英國人來說,仍習慣於將大塊的牛排叉起來烤;法式牛排特別注重醬汁的調配,用各式的醬汁凸顯牛排的尊貴地位;至於德國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聽名字就夠讓人匪夷所思,而生鮮牛肉則更是需要拿出勇氣嘗試的;在日本,一般燒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燒烤醬被運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風照燒沙朗牛排口味別具一格……

目前中國普通西餐館中流行的牛排多數屬於美式風味。

牛排的分類

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肋排,牛小排……這些西餐廳菜單上常見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牛排的分類,也是基於牛排肉取材的部位。以下是對幾種較爲常見的牛排品種的詳細說明:

1、牛小排

取材部分:牛小排取自於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

特色風味:牛小排帶骨帶筋肉質肥腴鮮美,多汁且耐嚼,有大理石紋,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製成的「臺塑牛小排」,嫩而不澀,肉量豐鬱的全熟肉質,即使是怕生的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創造出牛小排的另類魅力。

推薦火候:全熟

2、沙朗牛排

取材部分:沙朗牛排一般是指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的牛肉,基本上取自於牛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具體位置不同,風味也各有千秋。比較正宗的沙朗取自「後腰脊肉」,但特殊的品種例如紐約客,則是取自於類似菲力的前腰脊肉。

特色風味:沙朗牛排肉質鮮嫩且香甜多汁,富有口感,受入門級牛排行家所偏好。例如正宗的沙朗是牛運動量極少的部位,肉質細嫩還油花滿布,像大理石紋般美豔動人,相對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鮮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讓食客第一口就驚豔於牛肉的極致鮮甜。而紐約客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佈不那麼均勻漂亮,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相當過癮,其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

3、肋眼牛排

取材部分:肋眼(Rib Eye),顧名思義,取自於牛肋脊部位,即牛骨邊上的肉。

特色風味:肋眼牛排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但「骨邊肉」向來好吃,肋眼就有這種味道,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着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鬱,是受年輕男食客好評不斷,又獲行家肯定的牛排。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

4、腓(菲)力牛排

取材部分:腓力牛排取自於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運動量少,且肉質最嫩,並且油花較少,因每頭牛就一小條而顯得「物稀爲貴」。

特色風味:腓力牛排肉質鮮嫩精瘦,但也缺乏肉汁及咬勁,即口感好卻沒有嚼頭,並且烹煮過頭就顯得老澀,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推薦火候:三至七分熟

5、丁骨牛排(T Bone)

取材部分:

特色風味:丁骨或紅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塊肉排中間夾着T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

推薦火候:五至八分熟

除了上述的五大品種,餐桌上常見的還有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脅肉、上後腿肉等,這些部位雖然肉質纖維較粗,無法媲美以上品種,但重在價格便宜,因此常常作爲入門級的牛排原料,例如國內常見的黑胡椒牛排等等。

該注意的禮儀:

1、菜序:開胃菜、麪包、湯、主菜、點心、甜品、果品、熱飲料,西便餐則是開胃菜、湯、主菜、甜品、咖啡。

2、刀叉:正規的西餐通常講究吃一道菜換一副刀叉,使用竅門是依次從兩邊由外側向內取食。吃甜品的刀叉一般被橫向放置在用餐者正前方。

3、佐餐酒:爲紅或白葡萄酒,魚肉等海鮮和雞肉配白葡萄酒,牛肉、羊肉、豬肉等配紅酒。

4、斟酒:按順時針方向或從尊長開始斟酒,洋酒是不講究斟滿的。

5、乾杯:正規的西餐中,祝酒乾杯只用香檳酒,應先飲去一半的杯中之酒,而絕不能以葡萄酒或啤酒濫竽充數。

6、餐巾:餐巾可用來擦拭口部、剔牙時掩口,當女主人鋪開餐巾時則表示可以用餐,而當女主人將餐巾放到桌上時則表示用餐結束。

7、飲茶:喝紅茶和奶茶時,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將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時將其放在杯託上即可。

8、麪包:吃麪包時要注意不能用麪包擦着盤子裏的湯底吃。

9、餐匙:個頭較大的叫湯匙,通常被擺放在用餐者右側最外端,與餐刀並列縱放。另一把個頭較小的餐匙則叫作甜品匙,在一般情況下,應當被橫向擺放在甜品刀叉正上方,兩種餐匙不可混用。

看完了上面關於吃牛排的禮儀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於如何吃牛排比較優雅已經瞭解清楚了。原來吃的時候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此外刀與餐盤的角度爲15度左右,還有不能隨便改變餐具的位置等,只要注意好上面介紹的這些禮儀,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吃起來更加端莊優雅。

西餐禮儀知識 篇四

西餐桌上的餐具

一個正式的全餐裏有許多道菜,每道菜都有其搭配的飲料。通常餐具會這樣擺放在餐桌上。

中央:大餐盤一般放在你位置餐桌的前方中央。

右邊:從裏到外是主菜用刀、一把魚刀或一把湯勺、一把頭盤菜刀。

左邊:從裏到外是一把進主菜的叉、一把魚叉、一把頭盤菜用叉。

墊盤上方:一把甜食叉、一把魚叉、一把頭盤菜用叉。

左邊外側:一個麪包和一把黃油刀。麪包盤要放在最外端叉子的左邊。黃油刀放在盤上右側,刀鋒向左。應與墊盤右邊的其他刀子呼應。

杯子的擺放:一隻白酒杯、一隻紅酒杯、一隻水杯,排成三角形(鬱金香型)或排成一行。

正確使用刀叉

使用刀叉進餐時,刀用來切割食物,叉用來送食物入口。需要注意的是,千萬別用刀取食物送人嘴裏。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背上。

切東西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外向。若有兩把以上刀叉,應由外面的一把向內依次取用,因爲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

如果在餐桌上需要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須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揮舞搖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用叉取菜。

刀叉用餐會傳遞這些信號

刀叉的擺放方式會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用餐結束”的信息,服務員可能會根據你的這些信息判斷用餐情況,以及是否收拾餐具準備接下來的服務等等。所以要特別注意刀叉的擺放方式,避免發出錯誤的信息。

無論何種情況下,刀刃的一側必須面向自己,而且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進餐中需要暫時放下刀刃時,應擺成“八”字形,分別放在餐桌邊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還要繼續吃。

用餐結束後,將叉的`背面向上,刀的刀刃一側應向內與叉併攏,平行放置在餐盤上。儘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由於觸碰而掉落,服務員也容易收拾。

西餐的餐巾

如果參加的是正式宴請,一定要牢記:只有女主人把餐巾鋪在腿上之後,纔是宴會開始的標誌,這也意味着餐巾暗示着宴會的開始或結束,如果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便是宴會結束的標誌。

一般而言,就餐時,餐巾要鋪在腿上,並且疊成長條形或者三角形,爲着裝保潔是餐巾的第二個作用。

如果你中途要離開一下,回來還接着吃的話,餐巾就要放在你座椅的椅面上。而把餐巾直接放在桌上,則等於告訴別人自己不吃了。此外,餐巾還可以用來擦嘴,但是不能擦刀叉和擦汗。

女主人會選用哪種酒杯

西餐中,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所以對酒杯的講究也比中餐多。通常不同的酒杯用來喝不同的酒。

在每位用餐者右邊餐刀的上方,會擺着三四隻酒水杯,可依次由外側向內側使用。也可以緊跟女主人的選擇。一般來說,香檳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補充一點。當你的餐具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如果彎腰去撿,不僅姿勢不雅觀,也會弄髒手指。不妨請服務生前來處理,並更換新的餐具。

在過去,西餐可能對大多數中國人是十分陌生的。而如今,吃西餐已經不是少數人的特權,也不再是身份地位的一種炫耀。不過,當我們離西餐越來越近的時候,對西餐的文化和禮儀又瞭解多少呢?

無論是追求高雅的情調還是商務社交的需求,作爲一個優雅的女人,請記得多學點中餐或西餐的禮儀,這不是必須,但這能讓你在必要的時候,不那麼尷尬和無知。